回覆列表
  • 1 # 鯤抓封D資大息奇貴族

    主題講軍事才能,那就放下其他。

    陸抗的軍事能力鐵定是比羊祜強的。

    當年,司馬晉朝,實力完勝東吳,但是羊祜一直沒有化優勢為勝利,卻學著司馬懿依靠耗死對方的精英。充分說明羊祜的能力只能算一般般。更無法與岳飛、鐵木真等等這樣的高手相提並論。假如叫羊祜指揮打淮海戰役,只怕輸的可能性很大。

    陸抗則完全不一樣。國力如此劣勢下,不但西陵之戰直接遙指擊敗羊祜的攻擊,而且防禦邊境時叫晉軍優勢無從下口。

    總之,陸抗水平,絕對不下陸遜,是個十足十的高手。羊祜嘛,最多不是個昏指揮而已。

  • 2 # 信陵侃史

    陸抗、羊祜二人皆為三國晚期人,二人分屬東吳、魏晉兩個陣營,同時也是各自君主頗為倚重的重臣。陸抗的軍事才能在三國後期是超一流水平,絕對稱得上是三國名將,而羊祜的軍事才能遜色於陸抗,羊祜厲害的是政治才能。

    陸、羊二人都出自名門望族,陸抗的父親是三國時期鼎鼎有名的東吳大都督陸遜,虎父無犬子,陸抗也是繼承了其父的軍事才能,早在其20歲的時候便已為將。羊祜是漢魏名門之後,同時也是司馬家族的姻親,和陸抗不同,羊祜早年是以文采見長,曹魏朝廷曾對他多次徵辟,皆不就,直到司馬昭執政之後才入仕且為文官。羊祜第一次擔任武職是在晉代魏前夕,被司馬炎任命為中領軍,統率御林軍。相比之下,陸抗的軍事履歷要比羊祜豐富得多。

    陸抗作為東吳末期難得的良將被吳主常年安置於荊州邊境以御北方之敵,其一生中最大的戰績莫過於西陵之戰。

    公元272年,東吳西陵督步闡降晉,吳主孫皓立即派陸抗去征討他,司馬炎便派羊祜、楊肇等人前往救援步闡,面對來勢洶洶的晉軍,陸抗並沒有聽從部下之言急攻西陵,而是令軍士在西陵外圍一線築造高牆,在陸抗看來,西陵城城固糧足,想要攻下來非一朝一夕之功,現在當務之急當是要切斷晉軍與西陵叛軍的聯絡,這樣外能抵禦晉軍,內能圍困叛軍,才有勝算。

    但就在吳軍築牆之際,羊祜已率五萬晉軍到達了江陵,此時十萬火急,如果江陵一旦城破,吳軍必將更加危機,因而將領們都進言陸抗前往江陵禦敵,但陸抗卻認為西陵的戰略意義比江陵更加重要,首先江陵城堅兵足,不可能輕易被攻破,其次,即使江陵城破也沒有西陵城破損失大,西陵一旦為晉軍所佔領,則周圍的夷人皆有可能叛亂,這才是更大的危機。

    最終,吳軍在陸抗的正確領導下以區區三萬之眾大敗晉軍的八萬之眾,足見陸抗軍事能力之強悍。此次戰役讓晉軍主將羊祜認識到吳國雖已衰弱,但仍是塊難啃的骨頭,遂改變了對吳政策,採用懷柔政策對待。

    單就軍事才能而言,羊祜的確不是陸抗的對手,但就戰略眼光而言,羊祜確有過人之處,早在其都督荊州諸軍務時,他便認識到荊州的防務不足,到任荊州的第一件事便是經營荊州,這為西晉日後滅吳打下了夯實的基礎。在西陵戰敗之後,羊祜也是認識到滅吳時機未到,於是積極調整戰略,改為軍事蠶食及施恩於吳,吳最後也正是亡於這一戰略下,吳雖亡於羊祜過世之後,但羊祜實際才是滅吳的第一功臣。

    至於這二位是否能躋身於三國頂級統帥,可以參考一下唐代追封的武成王廟六十四將,這二位皆在其列,其同一時代的還有關羽、張飛、周瑜、陸遜等人,皆是三國當世之名將。

  • 3 # 袁衛宇

    陸抗和羊祜,都是三國後期的名將,但是名將和名將是不一樣的。陸抗可以算作是頂級作戰指揮型別的名將,羊祜算是謀略大師。

    如果把陸抗和羊祜放在一起比較的話,可以發現論行軍作戰,陸抗比羊祜在行得多。就謀略而言,陸抗和羊祜旗鼓相當。所以綜合比較的話,陸抗是勝過羊祜的。

    在西陵之戰中,陸抗和羊祜交手,一下子就把羊祜幹趴下了。雖然這是陸抗和羊祜交手唯一的一次交手記錄,但是羊祜明顯感覺到,自己不是陸抗的對手。羊祜甚至覺得整個西晉,都沒有人是陸抗的對手。戰後,羊祜上書晉武帝,稱只要陸抗還活著,就不要進行伐吳。等陸抗死了再說。

    也確實如此。西晉建立後,三國中只剩東吳還在苟延殘喘。而西晉在綜合國力明顯超過東吳的情況下,仍然不敢輕易伐吳,就是陸抗在支撐著。其實大當時西晉並非沒有伐吳的資本,只是在陸抗力抗西晉的情況下,西晉伐吳即便取得成功,也要付出相當大的代價。所以,在陸抗活著時,西晉雖然為伐吳之戰進行了大量準備,卻一直沒有開打。一直到陸抗死了,羊祜才趕緊上書晉武帝,說西晉已經沒有對手了,趕緊伐吳。果然,西晉以摧枯拉朽之勢,攻滅了東吳。

    西陵之戰後,陸抗和羊祜再沒有交手,兩個人在各自的防區相安無事,甚至還上演了“羊陸之交”的戲碼。東吳末帝孫皓聽說陸抗和羊祜在襄陽“搞曖昧”,恨不得剁了陸抗,只不過礙於陸氏家族在江東的勢力,沒有動手罷了。

    羊祜在襄陽也沒閒著,主要就是在研究日後的伐吳之戰怎麼打,羊祜臨死前把自己進行策劃的伐吳策略交給了晉武帝,而西晉伐吳,也基本是案羊祜的作戰計劃展開的。足見羊祜的謀略之高。

    陸抗在皇帝猜忌、國事日非的情況下,以一人之力,支撐東吳。他的軍事水平當然是一流的,和曹劉孫時代的名將相比,也毫不遜色。陸抗當然是三國時期的頂級統帥了。

    羊祜是單純的謀略大事,作戰指揮他真不在行。所以羊祜當然不能算是三國時期的頂級統帥了。

  • 4 # 蘇小衿

    陸抗和羊祜都是三國時期名將,的確可以算得上三國時期不可多得的軍事統帥。兩人的實際軍事才能之間的差異,可以從兩人的生平來看。

    先看兩人在西陵之戰的對決

    公元269年,晉武帝司馬炎籌備滅吳,讓羊祜都督荊州諸軍事、假節,以此籌備滅吳事宜。當時荊州被西晉和東吳各佔南北一部分,為了對抗羊祜在荊州的威脅,東吳讓陸抗去荊州。

    公元272年,西陵督步闡擔心被害投降西晉,陸抗發兵進攻西陵。西晉一方,晉武帝派荊州刺史楊肇和巴東監軍徐胤去西陵接應步闡,另派當時荊州都督羊祜率軍攻打江陵,以牽制陸抗兵力。

    陸抗分析當時戰場形勢,果斷前往西陵督戰,利用孫遵在長江南岸阻攔羊祜大軍,又派留慮、朱琬攔截徐胤水軍,自己親自率領精銳對抗楊肇。

    在大敗楊肇之後,羊祜也不得不撤兵,陸抗這才揮師攻打西陵,誅殺背叛的步闡。西陵之戰最終以東吳陸抗的勝利為結局,羊祜雖率五萬大軍卻並未取得什麼大的戰果。

    從這場西陵之戰的經過來看,陸抗對於戰場形勢的分析十分準確,在面對西陵城存在久攻不下的情況,並未倉促攻城給羊祜、楊肇的西晉援軍機會,而是隻圍不打,建造高牆防備西晉軍隊。

    在破壞水上糧道牽制羊祜主力之後,陸抗親赴西陵指揮,讓弱勢兵力牽制西晉主力部隊,集中兵力擊敗楊肇,合攏兵力對抗姍姍來遲的羊祜大軍,最終取得了西陵之戰的勝利。

    在這場陸抗與羊祜之間的對決之中,陸抗能夠利用戰場形勢指揮自若,牽制西晉軍力,讓劣勢轉為優勢,最終取得勝利。而羊祜在指揮西晉主力的優勢下,卻只能被陸抗牽制主力行進速度,可見兩人在戰場實際指揮上的軍事才能的差異了。

    荊州的羊陸之交,羊祜對荊州的經營

    從西陵之戰的失敗中,羊祜也知道陸抗在軍事上的才能,因此他經營荊州的策略也發生了改變,由原先的軍事主動侵擾,轉變為了緩慢軍事蠶食及利用懷柔感化的方式,來扭轉在軍事直接對抗上的弱勢。

    羊祜先是出兵佔據了荊州東部五座城池,以此為根基吸引吳人的投靠。並且羊祜對東吳軍民施行懷柔策略,施以仁義,與吳軍對戰中也不主動偷襲,善待東吳降將。這些做法,讓羊祜在荊州被東吳軍民信服,都稱其為“羊公”。甚至陸抗生病時,都去跟羊祜求藥,被人稱作“羊陸之交”。

    經過羊祜用心經營的荊州,讓荊州西晉軍力逐漸超過東吳,再加之陸抗病死之後,荊州已經不再成為西晉滅吳的阻礙。

    從羊祜在荊州的經營來看,羊祜雖然在直接的軍事指揮對抗上不如陸抗,但卻在謀略等方面超過陸抗。尤其是他根據荊州形勢,果斷改變原有的對抗方式,利用懷柔和蠶食方式,扭轉在荊州劣勢,最終得以徹底消除荊州對西晉滅吳的阻礙。

    羊祜的平吳之策今若引梁益之兵水陸俱下,荊楚之眾進臨江陵,平南、豫州,直指夏口,徐、揚、青、兗並向秣陵,鼓旆以疑之,多方以誤之,以一隅之吳,當天下之眾,勢分形散,所備皆急,巴漢奇兵出其空虛,一處傾壞,則上下震盪。——《晉書·羊祜傳》

    不僅如此,陸抗死後,荊州無礙,羊祜認為滅吳時機已到,便向晉武帝司馬炎上表著名的《請伐吳疏》,陳述西晉與東吳形勢,以及利用多線出戰出兵,水陸並進的伐吳之策。這種戰爭策略,從後期西晉滅吳的六線並進的行動來看,完全是符合當時羊祜所建議的滅吳之策。

    由此可見,即便羊祜在直接的軍事指揮才能上不如陸抗,但是在策略謀算上是強於陸抗的。其根據形勢所定滅吳之策,在西晉滅吳的過程之中得到印證,也是羊祜軍事才能的體現。

    總結

    綜上所述,在直接軍事指揮對抗上的才能,羊祜不如陸抗;但是羊祜能夠根據荊州形勢,改變軍事策略,利用懷柔和軍事蠶食的方式,扭轉在荊州的劣勢,這是在策略謀劃上的優勢;並且,羊祜所定《請伐吳疏》中的伐吳之策,是非常符合當時晉、吳形勢的良策,也是其在軍事策略謀劃上才能的體現。陸抗和羊祜兩人,在軍事才能上各有偏重,一個善於用兵,一個擅長謀劃,都是三國時期不可多得的頂級軍事統帥。

  • 5 # 亮珠

    陸抗軍事才能大大超越羊祜!羊祜是政治才能高。陸抗的軍事實力在整個三國期間都可以排前十的!大的戰略戰役算無遺策,可以跟周瑜一較高下的頂級三國軍事天才!江東鼠輩輩出!難得陸遜陸抗父子不在其列。

  • 6 # 知行合一1365

    頂級統帥就必須要在頂級戰役中證明自己,不然就是生不逢時。從這個標準上說,兩位都不是。這樣的人很多,徐向前元帥也是,可惜了。

  • 7 # 欲雲談史論今

    陸抗與羊祜(hù),是三國末期的兩位著名軍事將領,分屬吳國和魏國(後來的西晉)陣營。

    兩人都系出名門:陸抗是東吳名將陸遜之子;羊祜祖父是東漢末年的南陽太守,父親羊衜(音dào)是曹魏時期的上黨太守,母親是漢代名儒蔡邕(音yōng)的女兒,姐姐嫁給了司馬懿之子司馬師為妻。從兩人的家庭背景看,陸抗雖然出生名門,但東吳的政治環境使得陸抗顯得人單力薄;而羊祜相對來說要好得多,特別是他姐姐的這次婚姻,為羊祜的未來發展助益甚多。

    從兩人所處陣營的政治環境對比:東吳在孫權晚期時,政治上已越來越昏暗;孫權過世後,東吳政權更是每況愈下,整體發展已遠遠落後於魏國(後來的西晉);魏國則正處於曹魏向西晉政權轉化的過程中,司馬氏與曹氏的政治鬥爭激烈,存在諸多的不確定性,但無論是曹魏還是西晉,在經濟、政治、軍事、人才等等各方面都已遠超東吳。

    從兩人所屬陣營的領導層對比:早在陸抗父親陸遜時期,孫權就已對陸遜產生了疑心;孫權死後,東吳歷任皇帝對陸抗的任用也只是軍事才能,政治上卻鮮少讓他插手。因此對陸抗來說,唯一能發揮的,就只有他的軍事指揮才華。在曹魏時期,羊祜的才能並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但在司馬氏篡奪了曹魏政權後,因為羊祜的這層親戚關係,使得司馬氏對羊祜之才極為看重,所以羊祜幾乎得到了西晉領導層的絕對信任。

    體現陸抗才華的關鍵一戰,在於西陵一戰。

    公元272年8月,孫皓突然徵召西陵督步闡入京。由於東吳在孫皓時期屢有失政,且多有濫殺大臣之名,這次突然徵召讓步闡誤以為自己被人誣陷、性命難保。因此,9月步闡就投降了西晉,並把侄兒送到了洛陽作為人質。

    10月,陸抗緊急派兵前往平叛,圍攻西陵。西晉則派荊州刺史楊肇前往西陵營救步闡,另一方面派出羊祜帥五萬兵馬去攻打江陵,徐胤率水軍去攻打建平。陸抗一方面要平叛,另一方面還得應付西晉的三路救援大軍,形勢可謂是萬分危急!

    為避免腹背受敵,陸抗命令圍攻西陵的部隊構築高牆,一方面是實現長期圍困,另一方面是防止晉軍攻擊。對於羊祜的攻打江陵之師,陸抗卻採取聽之任之的態度:“江陵城池堅固,且兵力充足,不用擔心;但如敵人與西陵叛軍會合,那麼南方諸夷都將騷亂,那才是大患!”隨後陸抗就親赴西陵,指揮作戰。

    這時羊祜突然放風,要破壞江陵上游的大壩,以救步闡。陸抗得知這一情報後,卻緊急命令守衛大壩的張鹹毀壞大壩!諸位下屬都頗為不解,前來勸阻,但陸抗堅持如此。到了後來,吳軍才知道羊祜原本想利用水道運糧到江陵;可因為水道被毀,晉軍被迫改為陸上運糧,路長而耗時,嚴重耽誤了西晉的前進速度。陸抗的臨場應變能力之強,由此可見。

    11月,楊肇的援軍到達了西陵,徐胤的水軍也到達建平,與東吳軍隊形成了對峙。就在這時,東吳將領朱喬、俞贊突然叛逃晉軍。與晉人的戰事還沒正式開打,東吳的叛逃卻已是接二連三了,這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陸抗說道:“俞贊是軍中老將,熟知我軍底細。以往夷兵訓練不精,敵人來攻必定從此下手!”於是,他連夜調整軍隊部署,把該地全部換上了精兵。果然,第二天楊肇就派人來攻打此處;在吳國精兵的反擊下,晉軍大敗!

    12月,在僵持了一個多月都沒能取得進展後,黔驢技窮的楊肇只能趁夜逃走。陸抗命部下擂鼓佯作攻擊,楊肇嚇得落荒而逃,結果被吳軍輕兵擊潰。楊肇敗走,羊祜和徐胤隨後也撤了軍。最後,陸抗再全力圍攻西陵,擒殺了步闡!

    大敵當前,又面臨內部數次叛亂,可陸抗卻能臨機應變、指揮若定,一一化解了多次突如其來的危機,並最終取得整場戰役的全面勝利。可以說,陸抗的軍事才能即便是放在整個三國時期,也是頂級的軍事人才。遺憾的是,由於東吳政治的黑暗,使得陸抗終身都只能作為邊防將領,而無法在政治和軍事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埋沒了他的其它才能。如果東吳在政治上能啟用陸抗,也許他能取得更大成就,而不僅僅是一軍事統帥。

    羊祜首先是一位優秀的政治家,其次才是一位出色的軍事戰略人才。但他的軍事指揮才能,是遠遜於陸抗的。也就是說,羊祜強項是在“略”,而不是“術”。羊祜看出,西晉的綜合國力遠遠強於東吳,因此西晉要想戰勝東吳,只要全心全意地發展經濟、安撫百姓、懷柔吳人,就可穩居上風。

    如果不是東吳有陸抗這一軍事天才,羊祜生前也許就能看到東吳的覆滅。但是,因為有了陸抗在,使得西晉雖然在戰略上佔據了很大優勢,但戰略上的優勢卻遲遲未能轉化成戰術上的勝勢!

    西陵之戰失利後,羊祜意識到東吳實力猶存,便主張軍事蠶食與提倡信義的對吳措施,以積蓄實力,瓦解對手。羊祜對吳國百姓和軍隊都講究信義,連與吳人作戰時都事先約定時間,不搞偷襲;晉軍在邊界抓到了兩位吳國將領的小孩,羊祜馬上命人送回;吳將戰死,羊祜也命人將他們厚禮斂葬;吳將進犯被俘,羊祜又將他給送回……。晉國原本就佔據了上風,在羊祜這一系列懷柔之策下,讓不少吳將紛紛投向了西晉。

    為此,屢戰屢勝的陸抗對羊祜也衷心佩服:“羊祜以德服人,如果我們一味只是暴力侵犯,那樣就會不戰而被人征服。我們能保住邊界就行了,不要因為小利而互相侵擾。”陸抗都只是以保住邊界為目標,西晉與東吳的長期對抗最終勝者是誰,已不言而喻了——羊祜的目標,可是要吞併東吳!

    可惜的是,在陸抗死後,羊祜為滅東吳作了大量準備工作;但還沒得及實現他的消滅東吳夢想,羊祜就去世了。公元278年,羊祜去世,臨終前建議伐吳;他死後兩年,杜預就按他的策略,消滅了東吳。當滿潮文武舉杯慶賀之時,司馬炎舉著酒杯、眼中飽含熱淚說道:“這是羊太傅的功勞啊!”

    雖然在戰術上,羊祜對陸抗是屢戰屢敗;但在戰略上,羊祜卻最終戰勝了陸抗!羊祜或許算不上頂級的軍事統帥,但他的戰略眼光和政治才能,在當時無疑屬於一流。

  • 8 # 玄鋒夜話

    羊祜基本上沒什麼機會表現出太大的軍事才能。陸抗則有效的抵抗了一陣,軍事能力應該不錯。主要原因是西晉國力強於東吳太多,泰山壓卵,打贏是應該的,更何況羊祜時期還沒真正贏,所以總體看來,陸抗軍事能力強於羊祜。三國時期,魏蜀吳實力相差最近的時候是劉備漢中戰役勝利,孫劉聯盟未破裂之前。這時孫劉實力加起來,勉強和魏能四六開。隨後孫劉聯盟破裂,大打出手,實力大損。雖然後來又修復了聯盟,但魏可沒閒著,實力一直在提高。等司馬代晉,劉禪投降後,西晉的總體實力已經超出東吳六七倍,滅掉東吳已經純粹是時間和方式問題。

  • 9 # 隨想卡卡

    大多數人讀三國演義,讀到諸葛亮鞠躬盡瘁身殞五丈原就基本算結束了,對於這之後的故事,並不是特別清楚,三國演義也沒有花特別多的篇幅去寫之後的故事,這也是很多人覺得三國演義爛尾的原因。確實到了三國末期到三國歸晉,名將凋零,能叫得上名字的將領屈指可數。今天我們來聊一聊陸抗和羊祜,這兩位三國末期的名將。唐朝曾評過六十四名將,二人都在其中。

    兩人都出身在世家名門大族。

    陸抗(226年-274年),字幼節,陸遜的次子,孫策的外孫,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中國三國時孫吳後期名將,官至大司馬、荊州牧。陸抗是陸遜的兒子,而陸遜不用多說,得以跟諸葛亮唯二能夠以臣子身份單獨列傳的東吳統帥,已經可以說明問題。陸抗自小幼就受其父的薰陶,無論軍事理論還有謀略眼光,都頗有乃父之風,真正的將門之後。

    羊祜(221年-278年),字叔子,泰山郡南城縣(今山東省新泰市)人。羊祜出身泰山名門望族羊氏家族,家族人才輩出,東漢名臣蔡邕為其外祖父,姨母更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蔡文姬,他的祖父羊續曾任南陽太守,父親羊衜曾任上黨太守;其胞姊羊徽瑜為晉景帝司馬師的皇后。雖是世家大族,但也只是文臣之後,在軍事素養上,是沒辦法跟陸抗相提並論的。

    這在之後的西陵之戰中可以得到印證。我們都知道,形勢比人強,西晉國力正盛。當時的東吳,已經傳到了殘暴不仁的新帝孫皓手上,跟他爹孫權一樣,是個疑心病患者。公元272年8月,孫皓突然徵召西陵督步闡入京,步闡以為新帝要拿自己開刀,直接就反了。陸抗受命前往西陵平叛,此時陸抗不僅要面對叛軍,還有西晉的三路援軍。要知道,東吳僅僅有三萬兵力,而西晉有八萬,加上步闡(兵力不明)怎麼算都沒有勝算。

    一方面,陸抗沉著冷靜,對於西陵裡的步闡,採取圍而不打,修築高牆防備晉軍。車騎將軍羊祜率軍進攻江陵,以解西陵之圍。陸抗識破敵軍意圖,據理說服眾將,繼續圍困西陵,並派人令江陵都督固守,令公安都督率部巡長江南岸抵禦羊祜水師,陸抗搶先一步遏制了晉軍糧草的運輸線路,掌握了先機,使羊祜大軍陷入被動狀態,最終羊祜只得退兵,在絕對優勢兵力的壓制下,這場戰爭只打了三個月,羊祜退兵告終。

    這也是陸抗的高光之戰,限於篇幅就不一一細說,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查一下資料。正是這一戰,羊祜提出了要分步蠶食東吳的策略,採取懷柔政策。他認定有陸抗在,如果強行滅東吳,也必定會付出巨大的代價。可惜的是,鳳凰二年(273年)三月,陸抗升為大司馬並領荊州牧。次年(274年)病逝,終年48歲。陸抗死後,羊祜方才向朝廷請徵東吳,僅僅五年,東吳滅亡。

    後三國時代,大家熟知的五虎上將,五子良將都凋零了,相較之下,陸抗羊祜確實沒有那麼閃耀,但是他們也確實在當時的環境條件下做到了最好,其中陸抗可以說憑藉一己之力又給東吳續命了幾年,而羊祜則更善謀略,定下了蠶食東吳的策略,這就是形勢比人強,一個人能力再強,也拗不過天命。

    個人認為,單從軍事才能來說,陸抗遠勝於羊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埃爾多安為什麼支援烏克蘭,向俄羅斯索要克里米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