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因斯坦的愛
-
2 # 中學數學深度研究
從哲學上來看,矛盾是無處不存在的,即便以確定無疑著稱的數學也不例外。數學中有大大小小的許多矛盾,例如正與負、加與減、微分與積分、有理數與無理數、實數與虛數等等。在整個數學發展過程中,還有許多深刻的矛盾,例如有窮與無窮、連續與離散、存在與構造、邏輯與直觀、具體物件與抽象物件、概念與計算等等。
在數學史上,貫穿著矛盾的鬥爭與解決。當矛盾激化到涉及整個數學的基礎時,就會產生數學危機。而危機的解決,往往能給數學帶來新的內容、新的發展,甚至引起革命性的變革。無理數的發現,引起了第一次數學危機。
希帕索斯的冤案,無理數的誕生在古希臘,有一位了不起的數學家,叫做畢達哥拉斯。他創辦了一所學院“畢達哥拉斯學院”,教導了眾多的學生,從而形成了“畢達哥拉斯學派”。他認為:“數是世界的生存法則,是主宰生死的力量”,因而,他們像崇拜上帝一樣重視並推崇數學。
面對畢達哥拉斯提出的“數只有整數和分數”,他的學生希帕索斯疑惑:邊長為1的正方形,它的對角線為什麼不能用整數之比來表達 ?
作為他的老師,畢達哥拉斯大為吃驚,“新數”的提出推翻了畢達哥拉斯學派的理論,動搖了當時希臘人所持有的“一切量都可以用有理數表示”的信仰。
為了維護學派威信,他們嚴封帕索斯的發現,但是“紙是包不住火的”。該發現還是被許多人知道,學派“忠實粉”追查出是帕索斯後,認為其背叛老師,違背信仰,他們殘忍地將帕索斯扔進了地中海。
為了紀念他,人們就把希帕索斯發現的這個矛盾,叫做希帕索斯悖論,發現的“新數”稱為“無理數”。正如後人所說的,“發現無理數的人可以被消滅,無理數本身卻不能被殺戮”,
此外,這場“冤案”的出現,證明直覺和經驗不一定靠得住,推理證明才是可靠的。至此以後,希臘人開始由重視計算轉向重視推理,由重視算術轉向重視幾何學,並建立幾何公理體系。
無理數小數表示的無窮性要寫出一個無理數,需要將它的所有小數羅列出來。然而,這個數列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無窮性:如果數列是有窮的或是無限迴圈的, 就證明這個無理數可以被寫成兩個整數的比,那麼這就應當是一個有理數。
無窮性的特點只體現在小數的書寫中,但是它說明了一個事實:這些數字的確是一個無窮過程的結果。假設我們想確認兩個無理數是否相等, 那就必須將兩個無理數的小數一位一位地比較——這將是一個無止境的工作。
對無理數的所有運算得到的結果都是無理數。無理數既是有窮的也是無窮的,這取決於我們的思考角度:從長度角度來說,線段是有窮的;但從構成線段的點的數量角度來說,線段又是無窮的。
1837年,數學家Gustav Lejeune Dirichlet發現,只要你對誤差不太在意,就很容易找到無理數的近似值。他證明了對於每一個無理數來說,都存在無窮多個分數與這個數字相近。
1941年,物理學家Richard Duffin和數學家Albert Schaeffer提出了一個簡單的猜想來回答這些問題。當要對無理數進行近似時,首先要選一個無限長的分母序列,這可以是一個任意數的列表,比如所有奇數、所有偶數、所有10的倍數,或者所有質數等等的序列。因此,在Duffin-Schaeffer猜想中含有一個專門用來計算每個分母可以給出的唯一分數(最簡分數)的數量的項,這個項被稱為尤拉函式。
但直到到十九世紀下半葉,實數理論建立後,無理數本質被徹底搞清,無理數在數學中合法地位的確立,才真正徹底、圓滿地解決了第一次數學危機。 實數理論的建立,則有賴於微積分的發展,因為,微積分是建立在極限運算基礎上的變數數學,而極限運算,需要一個封閉的數域。無理數正是實數域連續性的關鍵。變數數學獨立建造完備數域的歷史任務,終於在19世紀後半葉,由魏爾斯特(Weierstrass),戴德金(R.Dedekind)、康託(G.Cantor)等人加以完成了。
1872年,是近代數學史上最值得紀念的一年。這一年,克萊因(F.Kline)提出了著名的“埃爾朗根綱領”(Erlanger Programm),魏爾斯特拉斯給出了處處連續但處處不可微函式的著名例子。也正是在這一年,實數的三大派理論:戴德金“分割”理論;康託的“基本序列”理論,以及魏爾斯特拉的“有界單調序列”理論,同時在德國出現了。實數的三大派理論本質上是對無理數給出嚴格定義,從而建立了完備的實數域。實數域的構造成功,使得兩千多年來存在於算術與幾何之間的鴻溝得以完全填平,無理數不再是“無理的數”了,古希臘人的算術連續統的設想,也終於在嚴格的科學意義下得以實現。
無理數可數嗎?或者說實數可數嗎?答案是:NO
康托爾運用對角線法來論證這一點,證明過程很短,卻堪稱精妙絕倫!(媽媽問我為何跪下看書系列)
考慮整個實數集是否可數,我們先考慮0-1之間的所有實數是否可數。假設存在某種規則能夠列出0-1之間的所有實數:
0.1598545445……
0.6589745454……
0.5968974132……
0.9887946456……
0.3521587487……
0.1659842412……
……
以上的數隨便寫的,此時康托爾問,0.267865……在什麼位置?
這個數是怎麼取的呢?取第一個數的第一位小數加1,取第二個數的第二位小數加1,取第三個數的第三位小數加1,取第四個數的第四位小數加1……,也就是上面數中加粗的數字加1。
假如0.267865……在第n個位置上,則它的第n位小數應該等於第n個數(也就是它自身)的第n位小數加1。
簡單說,這個數的第n位小數等於它本身第n位小數加1。顯然這是不可能存在的!
所以不存在任何一種方法能夠把0-1之間所有的實數全部列舉出來,當然也不可能存在一種方法能夠把全體實力列出來。
像這樣的無窮稱為不可數無窮,不管你承認還是不承認,同樣是無窮,也能分出不同種類。無理數集、實數集稱為不可數集。
在數軸上任取一段線段,由這些連續著的點構成的集合均為不可數集,又稱連續統。基數記為c。既然已經明確了有理數代表著可數無窮,而無理數則代表著不可數無窮,那可數與不可數到底誰更多呢?換句話說,ℵ0與c誰更大呢?
事實上,從機率的角度來看,在數軸上任取一點,取到有理數的機率為0。無理數是無限不迴圈小數,有理數包含整數、有限小數和無限迴圈小數,我們可以把整數和有限小數看成後面的小數位均為0的數,舉個例子,1.8=1.800000……,後面的小數位都是0。
現在我們給一個數填充小數位,有無數個小數位需要我們填充,而填充的數字都是隨機取的,所以說都取0或者說取到一列迴圈數的機率為0。藉助於這樣一個想法,無理數不僅比有理數多,而且多得多!
怎麼樣能夠比無窮還要多?對於集合{1},它有兩個子集:空集、{1},子集組成的集合的基數為2^1;對於集合{1,2},它有四個子集空集、{1}、{2}、{1,2},子集組成的集合的基數為2^2,以此類推,若一個集合的基礎為n,則其子集構成的冪集基數是2^n。
那如果原集合的基數是ℵ0呢?
事實上,康托爾已經證明出,c=2^ℵ0,這裡的ℵ0是無窮大的,所以能想象c有多大嗎?
康托爾所做的事情不止於此,他還猜想,在ℵ0和c之間不存在其他的無窮,即在ℵ0後的下一個無窮量便是c,即c=ℵ1(ℵ1即ℵ0後一個無窮量),這就是著名的“連續統假說”。1900年世界數學家大會上,希爾伯特把這個問題排在了20世紀23大有待解決的重要數學問題之首。
說簡單點,任何數在實數數域上都是唯一確定的,只不過有理數的小數部分是迴圈的,無理數不迴圈而已。
從無理數和有理數的分佈上看,在數軸上,無理數的個數是不可數的,有理數的個數是可數的,無理數的可數性由黎曼最早證明;這個性質在某種程度上說明了無理數遠遠多於有理數,如果我們在數軸上隨機選取一點,那麼這點對應的數幾乎肯定是無理數。
結語由於第一次數學危機的發生和解決,希臘數學則走上完全不同的發展道路,形成了歐幾里得《原本》的公理體系與亞里士多德的邏輯體系,為世界數學作出了另一種傑出的貢獻。
回覆列表
無理數當然是確定的數,這與它的小數位是否無窮沒有任何關係。無理數不能寫成兩整數之比,其小數形式為無限不迴圈小數。而有理數總能寫成兩整數之比,有理數的小數形式為有限小數或無限迴圈小數。例如1/3,其小數形式為0.333333…,它的小數位數是無窮的,只不過都是3。
無理數有非完全平方數的平方根如√2、√3等,以及圓周率π和自然常數e。無理數最早是由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弟子希伯索斯發現,由於無理數的發現動搖了畢達哥拉斯的理論與權威,希伯索斯最終被畢達哥拉斯學派的門徒殘忍地投入水中殺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