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學洞悉
-
2 # 未解謎之屋
啟明星也是古代對金星的別稱,金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如果按離太陽由近及遠的次序排在第二顆,也是和我們地球最近的行星鄰居。在結構和大小上與地球相似,只比地球半徑小300公里,體積是地球的0.88倍,質量為地球的4/5,平均密度略小於地球。但它的旋轉方向卻和大多數行星相反。它是太陽系中最熱的行星,其表面溫度高達465℃~485℃。下面我就從幾方面大概介紹一下金星的特點吧。
金星的結構金星的結構在許多方面與地球相似,它的半徑約為6073公里。上面是一層由熱岩石構成的地幔,表面是一層薄薄的岩石外殼,隨著金星的地幔移動並形成火山,岩石會膨脹並運動。
金星的大氣環境金星的大氣層主要由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氮氣組成。厚厚的大氣層吸收了太陽的熱量,造成了溫室效應,導致地表溫度高達465℃~485℃。大氣層有許多不同溫度的層,在距地面約50公里處的雲層中,其溫度與地球表面上的溫度大致相同。
金星的表面從太空看,金星是亮白色的。金星表面的岩石是不同深淺的灰色,就像地球上的岩石一樣,但是厚厚的大氣層過濾了Sunny,所以如果你站在地球上,看起來就是橙色的。
金星表面有山脈、山谷和成千上萬的火山,是太陽系擁有火山數量最多的行星,大型火山有1600多處,小的就不計其數了,其中最高的火山是奧林匹斯山。
金星的公轉自轉金星是僅有的兩顆從東向西旋轉的行星之一,只有金星和天王星是這種旋轉方式。243個地球日才完成一次自轉,是太陽系中所有行星中自轉最慢的,甚至比金星上的一年還要長。在金星上,一個晝夜週期需要117個地球日,因為金星的旋轉方向和它圍繞太陽的公轉方向相反。金星幾乎是垂直旋轉,因此不會有明顯的季節變化。
透過以上幾方面,你對金星的特點了解了嗎?
-
3 #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地球的直徑是12740千米,金星的直徑為12100千米,金星直徑比地球略小640千米,金星的體積是地球的88%,所以金星比地球略小一點。金星的平均密度略小於地球,質量相當於地球質量的80%。
金星,中國古代民間稱為啟明星,早上出現在東方時又叫曉星、太白,傍晚出現在西方時叫昏星、長庚。 在中國道教傳說中,太白金星可謂是重要核心成員之一,地位僅在三清,四御,五老,六司,七元,八極之下,名列九曜(金、木、水、火、土及太陽、太陰、計都和羅睺等九位星君,以太白金星為首),高於十都。太白金星就像代表玉皇大帝巡查的欽差大臣。
金星是離太陽第二遠的行星,每224.7個地球日圍繞太陽執行一次。在西方金星是以羅馬愛美女神維納斯命名的。在月亮之後,它是夜空中最亮的自然物體,表觀星等達到-4.6,明亮到足以投射陰影。 金星被歸類為類地行星,由於其相似的大小、質量和體積,它有時被稱為地球的“姐妹行星”。
金星覆蓋著一層不透明的高反射硫酸雲,防止在可見光下從太空中看到它的表面。金星擁有太陽系所有類地行星中密度最大的大氣層,主要由二氧化碳組成。 金星沒有碳迴圈將碳鎖定在岩石和表面特徵中,也似乎沒有任何有機生命將它吸收在生物質中。
科學家曾認為早期的金星擁有類似地球的海洋,但隨著溫度的升高,這些海洋蒸發了。金星表面佈滿灰塵的乾燥沙漠,有許多板狀岩石,週期性地被火山活動重新整理。由於缺乏行星磁場,氫氣已經被太陽風吹進了星際空間。金星表面的大氣壓力是地球的92倍。
-
4 # 時空通訊
啟明星是地球多少倍?它有什麼特點?
啟明星就是金星,金星是太陽系的一顆行星。地球也是一顆行星,而且是太陽系類地行星裡面最大的,金星屬於老二,體積和質量都比體積略小。其中質量為4.869x10^24kg,約為地球的80%,直徑為12103.6 km,約為地球的95%。(見上圖)
何謂類地行星?就是和地球差不多結構的行星。在太陽系,有八大行星,其中有4顆是類地行星,有4顆是類木行星。根據體積和質量大小,4顆類地行星為地球、金星、火星、水星,其主要特徵就是有一層岩石外殼包裹,有固體的地表;類木行星又叫氣態巨行星,這些行星主要由氫、氦、氖等輕元素組成,沒有岩石固體表面,它們體積和質量都很龐大,密度較小,太陽系類木行星根據質量大小排列有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行星本身不發光,是依靠反射太Sunny才被我們肉眼看到,因此行星的大小,距離我們遠近,太陽照射到它們身上的角度不同,我們看到的亮度就會不一樣。而且地球和其他的行星都在運動,上述條件都會不斷髮生變化,因此在一年中,我們看到的行星亮度和位置也就不一樣。
金星為啥會成為啟明星?實際上,金星不但是啟明星,還是長庚星。啟明星出現在拂曉的東方,又叫晨星;長庚星出現在太陽落下地平線後的西方,又叫昏星。古時候人們不知道它們是一顆星星的兩種表現,就把把它分別稱為啟明星和長庚星。
我們知道,太陽系所有的行星都是圍繞著太陽旋轉,而類地行星又叫內行星,也就是運動在靠太陽比較近的內圈,金星更是在地球的內側。因此從地球上觀測,金星就常在太陽附近,就好像跟著太陽走。
從地球觀測,當金星執行在太陽的西邊時,它就總會在太陽昇起前出現,好像太陽是被這個星星拉拽著出來的,黎明是它呼喚出來的,因此叫做啟明星;而金星執行到太陽的東邊時,當太陽落下地平線後,它就會出現在西方的天際,預示著長夜的來臨,由此成為長庚星。
而水星本來也在地球內側,但由於其太小,只有地球體積的5.62%,又距離太陽太近,常常被太Sunny輝籠罩了,很難被人類觀測到,所以它雖然也會伴隨太陽出現,但卻沒有做啟明星和長庚星的資格。而地球外側的星球就沒有這種視運動現象了,這就是隻有金星能夠成為啟明星或長庚星的原因。
金星身份是如何轉換的?從地球角度來看,金星並不能被一直看到,這是因為地球和金星都在圍繞著太陽執行,而行星本身不發光,是依靠反射太Sunny才能夠看到,這樣地球和金星相對位置不一樣,看到的金星就是不一樣的,有時候很亮,有時候會暗一些,有時候還會看不到。
人類肉眼看到的金星是一顆圓圓的亮點,如果用望遠鏡觀測,就會像看到月亮一樣,根據太陽、地球、金星三者運動變化,出現盈虧圓缺,當這種變化被地球視角看到亮面最大時,而距離地球又相對最近時,就會達到最大亮度。
一般金星執行到東大距和西大距附近時,人們觀測到的金星最亮,而到達上合或下合位置時,就看不見了。因為上合時會被太陽擋住了,下合時正好在太陽與地球的中間,只有一個黑黑背陰在太陽中間,肉眼是看不到的。(見上圖)
地球公轉週期為365.24219天,金星公轉週期為224.71地球日,這樣,地球和金星每隔約584天就會有一次會合,也就是相對最近距離。而金星從東大距執行到西大距時,只需要141天,但從西大距再到東大距,要圍繞著太陽轉大半圈,因此需要443天左右。
所謂東大距、西大距就是從地球上看,金星與太陽的張角最大,因此能夠看到更多的金星陽面(太陽照耀到的那一面),且這時又相對地球更近,因此就會更亮。金星東大距和西大距時,與太陽角度約46°左右,而水星也有東大距和西大距,但角度只有18°~28°,這也是水星難以觀測的原因。
今年金星執行情況。今年,我們能夠有幸看到金星出現東大距和西大距各一次。從2019年末開始,金星就出現在西南方低空,這時金星還是長庚星,金星開始慢慢變亮;到了2020年的3月25日,金星執行到東大距,亮度達到視星等-4.5等,隨後越來越亮,4月份達到-4.7等,成為今年最亮的長庚星。
隨後金星快速接近太陽,6月上旬淹沒在太Sunny芒中,短暫消失後就出現在了東方低空,這時它已經成為啟明星。7月10日,將達到轉到太陽西側後最亮時刻,視星等可達-4.7等,之後與太陽張角越來越大,8月13日到達西大距,這時的金星距離地球越來越遠,因此亮度也相對弱了些,約為-4.4等。
9月份以後一直到年底,隨著金星越來越靠近太陽,也越來越離我們遠去,觀測會漸漸變弱,但一直可以看到它。一直到2021年3月26日,金星到達上合位置,也就是到了太陽背面,在這前後有一段短暫時間,金星就會隱匿不見了,隨後又會變成長庚星。
回覆列表
啟明星
啟明星,其實是金星的古稱。它有時黎明前出現在東方天空,是晨星,被稱為“啟明星”;有時黃昏後出現在西方天空,是昏星,被稱為“長庚星”。
金星特徵金星是一顆類地行星,因為它的大小、質量、體積與到太陽的距離,均與地球相似,所以經常被稱為地球的姊妹星。但金星表面的狀況從根本上就與地球完全不同,由於其稠密的大氣層都是二氧化碳,金星大氣的質量96.5%是二氧化碳,其餘的3.5%是氮氣。金星表面的大氣壓力是地球的92倍。其表面的平均溫度高達735 K(462 °C;863 °F),是太陽系中最熱的行星,比最靠近太陽的水星還要熱。金星被一層高反射、不透明的硫酸雲覆蓋著,阻擋了來自太空中的可見光。
對比直徑是12,092千米,只比地球少 650千米;
平均半徑為6,051.8 ± 1.0千米,相當於0.9499個地球;
表面積為4.60×10^8平方千米,相當於0.902個地球;
體積為9.28×10^11立方千米,相當於0.866個地球;
質量為4.8676×10^24千克,相當於0.815個地球;
公轉週期完成一圈的時間大約是224.65地球日,地球繞行太陽的週期約是它的1.6倍;
自轉週期243地球日,是所有行星中轉得最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