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美麗如初睿睿
-
2 # 帶著孩子數星星
不要一味的怪孩子頂嘴,不要只站在大人的角度看待問題,要分析孩子是因為什麼原因與你頂嘴。
如果與你頂嘴,是因為他要發表自己不成熟的看法、想法,我認為你應該尊重下他,不要認為父母就是權威,小孩子不懂,我說了算。應該試著與孩子以哥們(或姐弟)相處,弄懂他們的想法,才能對症下藥。
比如下面兩個例子:
你說“早點睡!”
“不,還要玩!”
“又頂嘴,看我不收拾你!”
最後一陣雞飛狗跳,這種就是典型家長權威思維。
如果換成“小xx,我們去睡覺吧?”
“不,還要玩嘛!”
“那我們一起玩五分鐘就去睡覺好不好?”
經過與孩子討價還價,協商約定好時間,孩子到時通常就乖乖去睡了。這種處理方式與前面一種高下立判。
不要認為孩子小,他們一樣需要尊重。只要你能做他的大哥哥,大姐姐,必然會減少很多劍弩拔張的摩擦。
當然,如果這樣都還要頂嘴,你也可以在一件小事上逆著他,耍耍哥哥姐姐的小脾氣,讓他知道守約定很重要。
你說這樣,他還能不聽話?
-
3 # 大貓咪和小貓咪
小孩子尤其是男孩,總是不那麼乖巧的,有主見的孩子更是不那麼聽話。在和孩子溝通上,需要講究技巧,不是一味地命令,他就能聽你的。
給孩子制訂一定的規則,要讓孩子知道,規則是不可以打破的,必須遵守。在日常生活和相處中,如果孩子觸犯了規則,那麼一定要有所懲罰,但是,如果不是什麼原則性的問題,不要對孩子的行為過多限制。限制越多,他的反抗就越多。
對孩子採取的策略,應該是“胡蘿蔔+大棒”,原則底線守住,必要時採取懲罰,但懲罰後也要給點甜頭,張弛有度。這樣,你們之間的摩擦會越來越少,因為他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不需要你整天盯著他,嘮叨他。
-
4 # 晴瑜時光
4歲孩子:狂野而美妙的年齡
每個孩子都是一朵靜靜或是鬧鬧開放的花朵,有的綻放的快,有的綻放的慢,需要我們認真、仔細、耐心的對待。
年齡特點首先,我們從年齡特點入手,瞭解4歲的孩子,在這一階段精力充沛、滑稽荒唐及不受約束,因為他們進入了一個全新未知的領域,需要他們不斷探索發現、慢慢適應。因此,我們要真正欣賞、尊重這一階段的孩子,尊重孩子的感受。
特徵表現我們要善於觀察孩子不喜歡聽什麼話,即為什麼會不聽話?其實這一階段的孩子,內心也是極其矛盾的,只是自我約束能力太差,所以需要大人的不斷提醒。
另一點,這一階段的孩子,語言表達力飛速成長,而且對髒話比較感興趣,當然一部分也是模仿家長學習來的,所以家長要注意自身的言談舉止。
正確舉措其實我們不必刻意糾結讓孩子聽話,我們應該注重關注孩子獨特的成長軌跡。正確面對孩子的個體差異。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孩子的特徵,就能用正確的舉措引導孩子聽話。
以下是我們覺得孩子不聽話時的處理技巧
1.“冷處理”或“無理取鬧”。
冷處理很好理解,在孩子不聽話時,我們自己先冷靜下來,想想和孩子對話的初衷,此時你不要搭理他,雙方冷靜下來,再找個合適的時間談談,或許效果會不錯。
無理取鬧則是讓我們的行為和孩子一樣,當然不是全部一樣,讓孩子設身處地的感受一下父母的孩子樣,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
2.和孩子一起快樂的享受文字遊戲。
處於語言爆發期的孩子是需要很多對話的,不聽話時的孩子更需要控制自己的用語規範。所以我們不妨試著用童言和孩子對話,或者一起玩文字接龍等等,提升孩子的用語規範,這樣引導孩子用規範的語言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
3.控制自己的負面反應,巧妙設定規矩
孩子不聽話我們不要第一時間發火,這樣孩子也會被我們的口氣嚇到,因而更加不聽話。此時我們要給孩子順順毛,比如規定不聽話的時候靜坐幾分鐘,或者和媽媽一起做瑜伽,和爸爸一起對視什麼的。就是短暫的暫停一下,緩解緊張的氣氛。
4.有專門陪孩子玩的時間
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歡玩,因此我們可以設定專門的時間,一心一意的陪孩子玩耍,沒有手機,沒有其他人,只有我們和孩子。就是高效的陪伴,讓我們和孩子的心更近,孩子不聽話的頻率就會少很多。
5.設定魔術用語,專屬於你們親子之間的。
6.巧用“耳語”和誇張的語言,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7.多讚美和嘉許
孩子是個閃光體,我們不能只看到孩子的缺點,卻忽視了孩子的優點。孩子不聽話時,我們要讚美他敢於表達自己,肯定他的正確行為。同時也表述一下我們的感受,“爸爸媽媽被你的童言傷到了心,現在很難過。”發揮孩子的同理心,讓他明白我們的好意。
-
5 # 天天向上啟蒙號
孩子不聽話才是常態,聽話的孩子要麼就是不靈光,要麼就是父母太過嚴厲,他不敢調皮。四歲的孩子不聽話很正常,但是在一些原則性問題時,你要讓他明白對與錯的標準。我家孩子剛好四歲,大部分時間都是蠻通情達理的,有時也會吵鬧撒潑,胡攪蠻纏,實在講理講不清打一頓就乖了。我小時候很乖,但是我內心還是希望自己調皮一點,有冒險精神一些,不要做什麼事都畏畏縮縮。所以不要要求孩子什麼事都聽大人的,也不要用大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
-
6 # 壯壯媽媽聊教育
媽媽真的想要一個“聽話”的孩子嗎?
80後的一代兒時最常聽到的就是“你看隔壁家小紅小明多聽話”這句話的影響帶給我們對下一代的教育觀。
聽話是“好事”:可以讓爸媽躺在沙發放鬆不去打擾,可以自由的刷抖音 看直播,可以跟著出入各種成人的場合……
聽話是“壞事”會忽略孩子是需要陪伴的,會在孩子叛逆時後悔莫及,會在孩子爆發時泣不成聲……
因此,家長要的不是“聽話”而是“高效溝通”!
你只跟他說一句話就讓他乖乖關掉電視跟你去睡覺,你說這樣好不好?想不想知道說的什麼~~
場景:晚上10點孩子還在看電視不肯去睡覺,老母親喊了無數遍已經想動手了
1號媽媽:快點睡覺了,都十點了,你聽見沒,快點!怎麼還不去,你怎麼回事,再不去我讓你爸來揍你啊!
2號媽媽:睡覺了,到點了,快點!我數1~2~3,關電視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
3號媽媽:寶貝看你這麼高興,動畫片一定很好看吧,現在已經十點鐘了到了該睡覺的時間,你看是現在關電視還是再看5分鐘以後關電視呢?~~(通常孩子會選後者)好的,我們睡覺去,足夠的睡眠可以讓你長高長大,早點變成大人就可以自己管自己了
你是幾號媽媽?你的孩子喜歡幾號媽媽,可以跟孩子玩玩看哦
這種溝通方式我把他叫做:夾心餅乾
共情+描述事實+看到希望
-
7 # 誠寶媽媽育兒日記
第一,家長們不應對孩子頂嘴一味封殺,而應適當給孩子一定的說話權利,給孩子表白自己意見的權利和機會。只有當孩子清楚表達自己的意見之後,家長們才能因勢利導,從根本瞭解孩子的內心,進而解決成長的難題。
第二,不要在頂嘴當時大發雷霆,要耐心引導,幫助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意願。當孩子用頂嘴來與孩子“對立”時,家長們要耐心引導,要告訴孩子,頂嘴無助於事情的解決,只會讓事情越來越糟糕。尤其重要的是,在孩子情緒大發之時,切忌針鋒相對,一定要冷靜、耐心。
第三,但如果孩子出現經常性地頂嘴,或者完全是無理取鬧之時,家長就要適時嚴厲教育,等孩子冷靜後,要適當的嚴厲語氣批評孩子, 嚴肅教育孩子要懂事理。
總之,對於孩子的頂嘴現象,我們不可一味地針鋒相對,以大捧威嚇,更不可一味遷就,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胡蘿蔔或“大捧”。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更健康地成長。
-
8 # 靈兒爸的育兒筆記
對於孩子頂嘴的問題,我想從三個方面分析以下,當然,具體孩子應該具體分析,我並沒有詳細瞭解您孩子的情況,只能籠統分析。
一、孩子進入叛逆期
2~4歲的孩子可能會進入叛逆期,孩子這個時候自我意思剛剛形成,且並不成熟,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語言。家長也不用過於擔心,這是一種的正常的現象,而且這是幫著孩子學習情緒管理的最佳時期。在這個時候,很可能是家長越不讓乾的事情孩子越要幹,家長說什麼孩子都說不。孩子可能是想參與家庭的各種事情也可能是希望做一些事情來引起家長的關注。1.如果孩子只是想參與家庭的事情,父母大可以讓孩子共同參與,藉此培養孩子的合作能力。2.如果孩子只是想引起你的注意,那麼孩子很可能是缺少安全感希望引起你的關注。這種情況下,家長應多陪伴並鼓勵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二、父母可能與孩子陷入權利之爭
如果父母經常用命令的語氣對孩子講話,那麼很可能會出現這種問題。這其實並不難理解,如果父母經常強迫孩子做他們並不想做的事情,他們就會跟你說“不”,當然,家長認為自己說的是對的,而孩子並不這樣認為,於是家長自然而然的認為孩子不聽話還頂嘴。其實家長可以用開放式的問題問孩子,讓孩子自己決定應該乾的事情,當然,是在合理範圍內。比如:我們吃完晚飯了,你想去幹些什麼呢?孩子可能會告訴你玩玩具,看電視,洗澡等等。而不是命令孩子:吃完飯了趕緊去洗澡!
三、孩子有自己想法
如果孩子曾經跟家長髮表過自己的意見,而家長並沒有理睬孩子,或者直接否認孩子的想法,那麼孩子可能會“報復”父母,跟父母對著幹。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並沒有受到尊重。如果是這種情況,父母應該讓孩子把話說完,認真傾聽孩子的想法並給出建議。父母可以跟孩子說:你覺得xxx會不是更好呢?
認真傾聽他人說話是尊重他人的表現,孩子也是一樣。父母認真聽孩子說話,會潛移默化的告訴孩子:你也要認真聽別人說話,這樣才尊重別人。
願所有孩子未來的路鋪滿香花。
回覆列表
你見過哪個小朋友乖乖的?安安穩穩的?好像有,很少見。小孩子們都是靠和大人打交道才成長起來的,你就當他是朋友,多和孩子溝通,耐心傾聽,不要覺得是孩子,把心態擺正,慢慢適應,習慣了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