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孫少俠品金庸

    這個問題還是非常有內涵的。金庸之所以這樣寫,顯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他老人家在此公私兼顧,有“美化”先祖的用意。

    首先,這是小說《鹿鼎記》劇情的需要,《鹿鼎記》這本書的時代背景就是康熙初年,那個時候正是反清復明最激烈的時候,而朝廷對這個問題也比較敏感,才大興文字獄絕對禁錮百姓的思想。

    其次,聊齋《大力將軍》的主角之一查一璜就是清初最大文字獄的告密者,他是金庸先生的先祖。

    在歷史上,查一璜和大力將軍吳六奇包括《鹿鼎記》裡被韋小寶多次戲耍的揚州知府吳之榮都是真實的歷史人物。

    因為有這個真實往事,有清一代當時除了蒲松齡的《聊齋志異》,還有幾本很有名的散文筆記對查一璜和吳六奇的故事均有記載。

    查一璜對吳六奇確實有知遇之恩,所以金庸就地取材,把這段佳話發揚光大,讓查一潢和吳六奇的人品得以美化。

    而在歷史上,這兩個人的人品是有爭議的,查一潢以告密起家,吳六奇以賣國做漢奸得到清庭重用,這裡就不再過多贅述。

    第三,如此寫法,在純文字的《鹿鼎記》小說裡,吳六奇是個很出彩的人物,和天地會總舵主陳近南、百勝刀王胡逸之一樣光彩奪目。

    而且對於男主角韋小寶和女主角之一的雙兒來說也至關重要。

    最後,吳六奇認了雙兒做了義妹,事實上成了鹿鼎公的大舅子。

    他的人品,和雙兒的感情,包括送給雙兒的禮物,這些情節的設計,還是非常成功的。

    在小說裡,他成功的成為了一個悲劇英雄。

  • 2 # 風鈴中的濤聲

    蒲松齡在康熙十八年(1679年)完成了《聊齋志異》,其生於崇禎十三年卒於康熙五十四年,而《鹿鼎記》故事的歷史背景則設定在了1644年-1689年,即崇禎十七年到康熙二十八年,故事的發生均在蒲松齡在世生活的時間段內。

    《鹿鼎記》書中第一章主要由呂留良等幾位老先生講了“明史案”和“雪中鐵丐”兩個故事,後者就是題主所說的大力將軍,其實也就是後來的乞丐、吳六奇,都是指同一人。

    按小說文中大體情節以及備註,實則出自清朝江蘇吳江人士鈕琇所著的《觚剩.雪遘》。不同的地方在於查伊璜第一次見了乞丐後的次年再次見面情節。

    如下是《觚剩》書中提到的二次見面情形描寫:

    丐披袍而去,亦不求見致謝。明年,孝廉寄寓杭之長明寺,暮春之初,偕侶攜觴,薄遊湖上,忽遇前丐於放鶴亭側,露肘跣足,昂首獨行。復挈之歸寺,詢以舊袍何在,曰:“時當春杪,安用此為,已質錢付酒家矣。”孝廉奇其言,因問曾讀書識字否,丐曰:“不讀書識字不至為丐也。”

    再看下《鹿鼎記》書中關於這部分的描寫:

    第二年春天,查伊璜到杭州遊玩,一日在一座破廟之中,見到有口極大的古鐘,少說也有四百來斤,他正在鑑賞鐘上所刻的文字花紋,忽有一名乞丐大踏步走進佛殿,左手抓住鍾鈕,向上一提,一口大鐘竟然離地數尺。那乞丐在鐘下取出一大完肉,一大缽酒來,放在一旁,再將古鐘置於原處。查伊璜見他如此神力,不禁赫然,仔細看時,竟然便是去冬一起喝酒的那乞丐,笑問:“兄臺還認得我嗎?”那乞丐向他望了一眼,笑道:“啊,原來是你。今日我來作東,大家再喝個痛快,來來來,喝酒。”說著將土缽遞了過去。

    小說原文中的這段描寫和《聊齋志異》中的情形十分相似,拿過《聊齋志異》的原文再對比一下就可見的,區別和相似之處十分明顯。

    查伊璜,浙人,清明飲野寺中,見殿前有古鐘,大於兩石甕;而上下土痕手跡,滑然如新。疑之。俯窺其下,有竹筐,不知所貯何物。使數人摳耳,力掀舉之,無少動,益駭。乃坐飲以伺其人;居無何,有乞兒入,攜所得糗糒(糗糒:乾糧),堆累鐘下。乃以一手起鍾,一手掬餌置筐內,往返數回始盡。已複合之,乃去,移時復來,探取食之,輕若啟櫝。一座盡駭。查問:“若個男兒胡行乞?”答以:“啖噉多,無傭者。”查以其健,勸投行伍,乞人愀然慮無階。查遂攜歸,餌之,計其食略倍五六人。為易衣履,又以五十金贈之行。 後十餘年,查猶子令於閩,有吳將軍六一者,忽來通謁……

    就這這第二次見面一段的描寫,《觚剩》文雅而《聊齋》驚異,金庸經過藝術加工的方式體現在小說中,讓讀者看了不至於鼓譟乏味。

    以上可以是這種說法的一點佐證,小說書中還有提到“大力將軍”,黃宗羲道:“此事必是大力將軍所為。”呂留良道:“大力將軍是誰?到要請教。“黃宗羲道:“兩年之前……”,大家都知道,“大力將軍”出處即是《聊齋志異.大力將軍》。

    《觚剩》和《聊齋志異》兩部作品中,前者成書於康熙三十九年,雖然晚於《聊齋志異》,但是刊刻要比《聊齋志異》早很多,而《聊齋志異》的刊刻直至乾隆三十一年,但《聊齋志異》無疑影響遠勝於《觚剩》,更多的為大眾所知曉。更何況《鹿鼎記》書中還引用了其中的部分情節,有說複製了《聊齋志異》的大力將軍的故事也是有些依據的。

  • 3 # 小島知風

    可以算得上是這麼說,主要因為《鹿鼎記》開篇是以金庸先生的祖先査繼佐和好朋友黃宗羲等人故事展開,金庸先生的祖先査繼佐是歷史上比較有名的文人,他確實在早年救助過落魄的吳六奇,並且吳六奇得到査繼佐的幫助,才得以進入明末的桂王朱由榔的軍隊從軍。

    《聊齋》中的大力將軍的故事是清朝自康熙中後期一直流傳的當時一則非常有名的故事,這段故事主要講的是査繼佐在年輕時曾經資助過年輕落魄淪為乞丐的吳六奇,並且發現吳六奇膂力過人,建議他從軍報國。

    後來吳六奇果然在査繼佐的協助下加入了明朝桂王朱由榔的軍隊,並且憑藉出眾的能力成為軍隊頭目,後來吳六奇叛變了朱由榔,投降了清朝,在順治年間官至提督(相當於省軍區司令員)。

    而査繼佐則因為順治末年康熙初年的《明史》一案被牽連入獄,吳六奇知道此事後為報査繼佐一飯之恩,為査繼佐千里奔走,方解救査繼佐出獄。

    上圖為吳六奇著官服畫像

    關於査繼佐和吳六奇的故事在康熙後期和後世民間以及査繼佐老家海寧流傳非常廣泛,所以金庸先生在創作時正好就地取材選擇了祖先査繼佐的故事作為小說開篇。

    其實不管是金庸先生《鹿鼎記》小說中的査繼佐和吳六奇,以及《聊齋志異》中大力將軍吳六奇和査繼佐,他們的所作所為和形象都與歷史上相差太遠,完全是小說家之言。

    歷史上査繼佐出身海寧查家,是當地有名的名門望族,世代書香門第,歷史上的査繼佐確實是曾經熱血的反清志士,他曾經在魯王朱以海政府出任過官職,並且他在後世還得以儲存到比較完整的在清朝時期算作反書主要以介紹明末清初歷史事蹟的《罪惟錄》。

    但是魯王朱以海覆滅以後,査繼佐就再無反清意志,順治末年康熙初年轟動一時的江南莊氏的《明史》一案爆發,當時莊廷鑨看重査繼佐的名聲,故此未徵得査繼佐同意便在參校名單中加進了査繼佐的名字。

    後來査繼佐感覺這部書是禁書,他和另外兩個也未授權就被加進名單中的江南文人一起去學道那舉報了莊廷鑨,都知道“江南明史”一案第一位舉報者是莊廷鑨本縣知縣吳之榮,其實在清代很多史書中都有記載,第一時間舉報莊廷鑨的是査繼佐。

    清代谷應泰所著的《明史紀事本末》中就有明確記載:湖州莊廷鑨作明史,以查伊璜刻入校閱姓氏。伊璜知,即檢舉學道,發查存案。此年七月,歸安知縣吳之榮持書出首,累計伊璜,伊璜辨曰:“查繼佑系杭州舉人,不幸薄有微名,莊廷鑨遂將繼佐刻入校閱。繼佑一聞,即出檢舉,蓋在庚子十月,吳之榮為莊廷鑨本縣父母,其出首在辛丑七月。若以出首早為功,則繼佑前之榮後,繼佑之功當在之榮上;若以檢舉遲為罪,則繼佑早而之榮遲,之榮罪不應在繼佑之下。今之榮以罪受上賞,而繼佑以功受顯戮,則是非顛倒極矣!諸法臺幸為參祥。”(按,繼佑是繼佐原名,因科舉之錯而從其誤)而査繼佐的學生沈起所著《查東山先生年譜》也記載很明確:清順治十八年,莊史案將發時,陸子麗京(圻,字景宣,錢塘人)告先生曰:“南潯有莊鑨者(字子相,湖州人,貢生)作《明史紀略》,參閱姓氏首列東山(摘按,即查繼佐),次範子文白(驤),次及某,共十八人。(日記作廿一人)作序者李霜回(令皙)也。”先生殊駭,所謂大警者定以此矣。擬牒當事,從刀筆家稱此書不工。先生曰:“吾三人不工,此書是仇莊,非善。”因投牒督學,手著四六體,中一聯:“倘或犯於所忌,間有非所宜言。”併入範、陸名於牒,範、陸不知也。率此一聯,生三家三百餘口。

    除了以上兩書中有記載,清代還有很多筆記傳聞都明確記載査繼佐因為舉報莊廷鑨禁書一案為首功,後來江南望族朱家和莊家因為明史一案家破人亡,他們的部分家產被康熙政府賜給了査繼佐作為獎勵。

    如果說其它文人或許有誣陷査繼佐的嫌疑,但是査繼佐的學生沈起為老師所撰寫的年譜是經過他本人親自批閱,因此也間接算是他本人承認了他首發莊廷鑨禁書一案。所以說在清朝時期的査繼佐可不再是積極反清的志士,而是默認了清政府的統治,並且為了避免禍及自身,他還告發了一些文人。

    而査繼佐早期所著寫的《罪惟錄》也一直被他和家人隱藏得非常好,有清一代這部書一直沒有被發覺,直到1912年民國成立,這部書才得以出現在世人面前。

    所以說從這些記載中也可以看出吳六奇為了査繼佐牽連入獄奔走出力一事根本就不存在,吳六奇算是明末清初的鐵桿漢奸,由於他是明朝軍隊投降過來的,所以他非常忌憚別人把他和明朝的一些事蹟扯上關係,所以以他當時的性格,他即使知道査繼佐被牽連入獄,涉及到明史大案,他也絕不敢為査繼佐出頭。

    所以當康熙時期大力將軍的故事傳的比較廣泛的時候,査繼佐尚在人世,他當時也曾經跟他學生沈起否定過吳六奇曾經在江南明史案中為他出過力。

    沈起所著《查東山先生年譜》:葛如(吳六奇號葛如),方布衣野走,世傳餘有一飯之恩,懷之而思報。其實無是也。是則公在時已傳其事,故公為之辨。

    因此這個故事本身就是文人美化出來的,而且吳六奇本人是清朝政府鐵桿擁護者,他投降清朝以後,經常作為急先鋒率軍與臺灣鄭成功的軍隊作戰,而且吳六奇堅決擁護清政府的海禁政策,在潮汕地區實行海禁,潮汕海民不服從海禁政策,吳六奇採取了暴力鐵血鎮壓,為了立威,吳六奇在潮汕地區大肆殺戮海民,死難者數以萬計。

    而《鹿鼎記》美化了吳六奇,其實也是小說之言,金庸先生在小說後記中明確交代了歷史上的吳六奇實際是清朝政策的鐵桿擁護者,從無反清之意。

    吳六奇由於出身明朝軍隊,投降清朝以後處嫌疑之地,所以他只能用實際行動想清政府表明自己堅決的態度,他一生非常怕把自己和明朝餘孽扯上關係,所以他在為人處世中都很謙虛低調,如果他在泉下知道自己在書中被寫成了天地會安插在清政府的臥底,估計吳六奇的棺材板都該按不住了,他得高喊:“那絕對不是我,我可從來沒有想過要反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柑橘出現流膠病是什麼原因?怎麼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