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很疼
-
2 # 李合禮律師
忠臣容易幹一些逆鱗的事兒,皇帝本人也是一個普通人的思維,很多的時候是『受不了』的,因此、聽話的奸臣成為了高官厚祿的享有者。
-
3 # 憤哥
要弄清這個問題,我們要明確什麼是忠臣?丞相的職責?以及造反的原因。
首先,什麼是忠臣?
百度百科上說忠臣與奸臣、貳臣相對,指忠於君主,為君主效忠的官吏;這麼看來,評判一個人是不是忠臣,得看他是不是忠於君主。而看一個人是不是忠於君主誰說了算?兩方勢力,一方時君主;一方是除君主以外的大眾。在家天下的時代,皇帝就是天下的主宰,天下事都是他說了算,所以他認為誰是忠臣誰就是忠臣,民意可在乎,也可置之不理。歷史上的很多丞相,比如李林甫;比如嚴嵩;比如楊國忠,他們在皇帝眼裡難道不是忠臣嗎?安祿山當時反心昭然若揭,李隆基不還是相信他是忠臣?
其次,丞相的職責是什麼?
封建社會這麼多年,丞相的官名一直在變,所處的機構也在變。但其職責從沒變過,那就是輔助君上治理國家,這樣說來,丞相應該具備的一項重要技能就是如何更好的、更有效的將上至朝廷下至州縣的大小事情治理的經井井有條,也就是說要有高超的政治思想和治國理念。
再者,造反的原因。
歷史上造反的原因太過了,但歸根結底,出於兩大根源:第一君主昏庸,第二臣子功高震主。其中第一條佔絕大多數,因為是在家族內部選,又遵循嫡長子繼承製,誰能保證生的第一個兒子聰明絕頂,不說有可能是傻子,其性格本身就是多樣的,適不適合做君主就更有待商榷,所以昏庸帝王造成的民不聊生是英雄想取而代之的起點。
要說我們認為的忠臣當丞相,是不是就可以使國家安定富強,國祚永享呢?也不然,因為要想駕馭人才,那君主一定要更加英明果敢,比如李世民,手下賢才良佐不計其數。終貞觀一朝,相安無事。到了李治就完了,因為資歷淺,根本鎮不住長孫無忌和褚遂良這樣的元老人物。他們也算是李唐的忠臣,可因為政見不合還是沒能從一而終。
從這個角度看,丞相的選擇不是有才就能用,得符合在位者的胃口才行。因為封建制度是家天下,劉家的就是劉家的,李家的就是李家的,你一個外人想要高官厚祿,你得看主人讓不讓,這就造成了很多人報國無門,究其根本,其實是因為那個圈不讓你進,你再有才也沒有用。
另外,忠臣有的時候並不適合當丞相,舉個例子:海瑞,海清天,有著名的《治安疏》,海瑞一心為國,可就因為太有稜有角,做事不夠圓滑。有句話說:狐狸狡猾,你要比它更狡猾。正確的處理事情才能更好地發展,尤其是在政治領域,想要得到某樣東西,就要學會放棄。想要為民做事,就得放棄自己偏激的行為,這樣才能更好地展現自己,而海瑞雖有忠義之名,卻沒有政治之才,如何能當丞相?
綜上所述,定義忠臣本來就不是普通人說了算的,更何況耿直的忠臣根本沒法上位。造反也都不是有忠臣就能阻止的,天下民心不是一兩個人就能說的算的。就因為如此,封建社會朝代更替,戰火不斷也不是能阻止的。
-
4 # 血色衣冠
首先說一下,你這個問題就是個偽命題;
歷史上做丞相的忠臣多了去了;如:秦朝丞相李斯(沒有造反吧),西漢第一功臣蕭何,多智近妖的諸葛亮(演義版本)這幾位都是有機會自立的;
再來說說奸臣做丞相,並且造反的~~~~說實話,我也算是對歷史比較瞭解了,還真沒想出來一個;(曹操這種單位自己也沒反啊!)
最後說一說,在體制內上位成功的;最出名的就是王莽和楊堅了,他兩都是以大司馬的身份上位(這是有軍權的),稍微次一點的兩位郭威和趙匡胤,以節度使的身份被黃袍加身;再下一級,東晉之後的那幾位:劉裕,蕭道成,蕭衍,陳霸先,除了蕭衍是大司馬上位,其他幾人倒都是丞相上位,但這上位前基本已經是軍權傍身,大權在握了,丞相的名號也沒什麼意義;
所以是不是丞相和造反沒有必然聯絡;只與有沒有野心和軍權有關係,而歷史上大部分丞相是無法染指軍權的;
在統一安定的王朝,大部分都實行了軍政分離的制度;丞相本就沒有造反的條件;而在亂世,君主一般都比較強勢,那就更沒有丞相什麼事了;
-
5 # 昌柏
首先,要明確忠臣和能臣的區別,忠臣之所以忠,為國為民,難免不會逆了龍鱗,有的時候還會出行愚忠,這樣看來,對皇帝沒有好處,對社會也不能進步,這樣的人,雖不至於造反,但無論如何不是丞相人選;能臣就不一樣了,只要有Sunny,就能燦爛,有水,就能翻起浪!這樣的人,雖有才幹,但某種程度上,不容易掌控,所以,皇帝通常會縱容朝堂上有幾方勢力,相互博弈,權利限制。
-
6 # 瘋言MAX
皇帝從哪知道誰是忠臣,誰是奸臣?你以為這是玩遊戲呀,只要用滑鼠往別人身上一點,然後他的屬性就一目瞭然了。
但凡是能混到朝廷上為官的,哪個不是人精。不管私底下如何,扮演忠臣孝子的功夫,任何人都不會缺少。宋太祖的一句“奸邪無狀”可謂是一針見血。
況且,忠臣並不代表能臣。丞相的職責歷朝歷代都在不停變化,但毫無疑問,這是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崗位。這個位置更加註重能力,要是上去一個忠誠有餘,能力不足的老實人的話,恐怕等不到有人造反,他就自己把國家給拖垮了。
對於帝王來講,不管他們的實際能力如何,但卻都很有自信自己能夠駕馭群臣(當然其中也有很多自大狂,也有一些朝代的末代君主沒這份自信)。那他們自然會選擇,他們自認為對國家有利的存在來擔任丞相的位置。
德才兼備,是對傳統士人的最高評價,但這種人實在是太少了。所以帝王們對丞相的選擇,無非就集中在選德,還是選才這兩項上了。
雖然,一直以來宣傳的是用人首重用德,但實際操作卻往往朝著相反的方向發展。造成這種情況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品德的高低,是個很抽象的概念。皇帝從何得知?而且就算得知之後,會不會相信呢,終究欺世盜名之徒實在是出現的太多太多了;
2.每年多收了多少稅,多捐了多少糧,這是實打實的政績。君子和小人同樣去完成這樣的任務的話,毫無疑問,小人會完成的更好。因為他更加的不擇手段。在帝王看來,能更好完成任務的人,才是自己的忠臣。
回覆列表
舉個例子吧………
忠臣是對一位大臣的極高稱謂,無數戲曲都在歌頌“忠臣孝子”,無數官員都在追求當忠臣以青史留名。
但有這麼一位朝廷重臣居然對皇帝說他不想當忠臣,他就是魏徵。
唐太宗李世民初登大位,勵精政道。他非常看重具有治國才幹的魏徵,甚至多次把魏徵召到臥房裡,單獨詢問治國施政的得失。魏徵才能出眾又性情耿直,即使面對皇帝也敢於直言是非。而唐太宗不以他的態度為忤,總是欣然接受他的意見。
很快,得到重用的魏徵就升官成為尚書左丞。
魏徵本來是李建成的洗馬,當年經常勸誡李建成防備李世民,在一些人看來,應該對他多加防備。但是魏徵現在因為整天說些不好聽的話,偏又得到李世民的重用,豈能不令人妒忌。
在貞觀元年十二月,有人告發魏徵偏袒他的親屬,唐太宗派御吏大夫溫彥博查問,結果是根本就沒有這回事兒。文彥博對太宗彙報說:“魏徵辦事不留準確的行跡,遠遠地避開嫌疑,所以才被誹謗,他內心雖然無私,但也應受到責備。”太宗讓溫彥博去責問魏徵,而且說道:“從今以後,辦理公務必須留下確鑿的行跡。”
就此事,魏徵上奏唐太宗:“我聽說君主與臣應該同心一體,如果都不去追求公道,而是去追求形式,那麼國家的興亡就難以預料了,臣不敢奉詔。”
唐太宗吃驚地說:“我已經後悔了。”
魏徵再次拜道:“我很榮幸能為陛下做事,願陛下讓臣做良臣,不要讓臣做忠臣。”
唐太宗奇怪地問:“忠臣、良臣有什麼區別嗎?”
魏徵回答道:“后稷、契、皋陶,君臣齊心合力,共享榮耀,這就是所說的良臣。龍逄、比干犯顏直諫,身死國亡,這就是所說的忠臣。良臣者,自身獲得美名,君主得到光耀,子孫傳得福祿。忠臣者,自身遭禍被殺,君主陷於殘暴,國家最終破敗,後代家破人亡,只得到一個忠臣的空名。” 唐太宗深以為然,對魏徵“賜絹五百匹”。
這就是唐太宗和魏徵的忠臣、良臣論。
現在還有一種說法。忠臣,就是忠於皇帝,無論皇帝是英明還是愚昧,都一味迎合皇上,“君令臣死臣不得不死”就是他們的格言,比如蒙恬、扶蘇,僅僅是名義上是秦始皇的一份矯詔,就令兩人乖乖交出兵權,一個自殺一個被綁。良臣,就是忠於國家高於忠於君主,當皇帝的作為和國家的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就以國家的利益優先,這種人就比大熊貓還稀少,因為他們基本沒有當高官的機會,勉強找到王忠嗣、太史伯、李綱等人。
毫無疑問,魏徵屬於良臣系列的。甚至還有人說,魏徵是“良臣忠國不忠君”觀點的始作俑者。但我們仔細看魏徵與唐太宗的談話,還真沒包含這層意思。
魏徵與其是說忠臣、良臣兩類大臣,不如說是在勸誡唐太宗應該做哪類皇帝。好的皇帝會造就良臣,壞的皇帝只會催生所謂的忠臣。
許多人都納悶,唐太宗善於納諫,怎麼魏徵只有一個,難道做一個勇於說真話的大臣那麼難嗎?只要勇敢地說真話就會成為高官,上前直言進諫的還不如過江之鯽?
勇於說真話、直言納諫的還真不多。即使有,也早就不知道被髮配到哪個犄角旮旯了,弄不好還給你個誹謗之罪。唐太宗曾經嫌棄打報告的太多,“欲加黜責”。
像魏徵這樣,明明是勸誡皇上,卻從大臣說起,即達到目的還話語不生硬,才是諫臣的最高標準。甚至說,如果你沒有卓絕的政治才能和高超的語言藝術,連做諍臣的資格都沒有。
唐太宗對魏徵這番話為臣論實為君論的話,十分有感觸。
幾天之後,唐太宗就問魏徵為君之道:“君主如何做稱之為明,如何做稱之為暗?”魏徵答道:“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從前堯帝體恤民情,詳細詢問民間疾苦,所以知道有苗的惡行;舜帝目明視四方,耳聰聽四方,所以共工、鯀、兜不能掩匿罪過。秦二世偏信趙高,造成望夷宮之禍;梁武帝偏信朱異,招來臺城之辱;隋煬帝偏信虞世基,導致彭城閣之變。所以君主善於聽取各方面意見,則親貴大臣就無法阻塞言路,下情也就得以上達。”
後來唐太宗評價魏徵說:“貞觀之後,盡心對我,安國利民,犯顏正諫,糾正朕的過失,唯魏徵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