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今古雜壇
-
2 # 逆流的風雨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賀知章酒後騎馬,晃晃悠悠,如在乘船。他眼睛昏花墜入井中,竟在井底睡著了。
杜甫活用這一典故,用誇張手法描摹賀知章酒後騎馬的醉態與醉意,瀰漫著一種諧謔滑稽與歡快的情調,惟妙惟肖地表現了他曠達縱逸的性格特徵。
-
3 # 謝華
《飲中八仙》開篇就寫的是賀知章,我們從這兩句就可以看出來: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賀知章騎馬就像在乘船一樣,搖搖晃晃,形象地刻畫出了其喝酒後的醉態。第二句更是神來之筆:眼花落井水底眠——醉眼昏花,掉落井中居然可以在水底睡覺,醉態可掬,不僅讓人莞爾。
僅僅兩句,一個隨性而為的形象就鮮活地呈現在讀者面前,不得不讓人讚歎詩聖杜甫的
描摹人物功力之深厚。
賀知章(659—744),字季真,號四明狂客,漢族,唐越州(今紹興)永興(今浙江蕭山)人,賀知章詩文以絕句見長,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景、抒懷之作風格獨特,清新瀟灑,著名的《詠柳》《回鄉偶書》兩首膾炙人口,千古傳誦。
附:
飲中八仙歌 (杜甫)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世賢。
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
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
-
4 # 老街味道
問題:
《飲中八仙歌》中哪句是對賀知章的描寫?如何理解?
前言《飲中八仙歌》是杜甫在長安時做的一首古體詩: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世賢。宗之瀟灑美少年,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蘇晉長齋繡佛前,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聖傳,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談雄辨驚四筵。這首詩寫了八個人,賀知章在第一排。
《飲中八仙歌》有幾個與眾不同的地方,下面簡單說一說。
一、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先說一下題主的問題,這首詩前兩句說的是賀知章。
杜甫這首詩,寫了八個人,其中李白用了4句;賀知章、焦遂和蘇晉用了2句;汝陽王李璡、左丞相李適之、齊國公崔宗之、草聖張旭用了3句。
賀知章是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區)人,其實很善於坐船。杜甫開玩笑說賀知章不善於騎馬,就像普通人坐船一樣搖搖晃晃,眼睛一花掉到了井裡,還沒有醒酒。
宋朝時,晁說之作詩戲說:
知章騎馬似乘船,我今乘船若騎馬。舳鳴艫噴索莫馭,左磬右控手不把。《乘小艇戲作》賀知章騎馬像坐船,我坐船像騎馬,船一開,東倒西歪,哪裡都抓不牢。
二、 重複押韻杜甫的《飲中八仙歌》中,有重複押韻的現象:
二船字: 知章騎馬似乘船、天子呼來不上船。二眠字:汝陽三鬥始朝天、舉觴白眼望青天。三前字:皎如玉樹臨風前、蘇晉長齋繡佛前、脫帽露頂王公前。這種對於重複押韻,明人李沂《唐詩援》解釋說,是杜甫的創體:
蔡元度謂此歌分篇人人各異,雖重押韻無害。予謂此是老杜創體,參差歷落,不衫不履,各極其致,彼以重韻病之,淺矣。其實不是杜甫自創的,這種情況前人挺常見的,例如南北朝江淹《雜體詩》 :
‘韓公淪賣藥,梅生隱市門’,又曰:‘太平多歡娛,飛蓋東都門’,一篇押二門字。再早一些,東漢末年王粲《從軍詩》 :
‘連舫逾萬艘,帶甲千萬人’,又曰:‘我有素餐責,誠愧伐檀人’,一篇押二人字。杜甫除了這首詩以外,其他詩也有重韻的現象,例如《園人送瓜》:
沈浮亂水玉,愛惜如芝草。 .....園人非故侯,種此何草草。兩個草。《贈李八秘書別三十韻》:
事殊迎代邸,喜異賞朱虛 .....風煙巫峽遠,臺榭楚宮虛。兩個虛。三、句句押韻漢武帝時,有聯句的七言詩,句句押韻。
在魏晉時,曹丕有一首《燕歌行》: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遊多思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為淹留寄他方。賤妾煢煢守空房,憂來思君不敢忘,不覺淚下沾衣裳。援琴鳴弦發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長。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牽牛織女遙相望,爾獨何辜限河梁。這種不換韻、句句押韻的七言詩,被稱為柏梁體,柏梁體一般指很多一起聯句的詩,但是曹丕、蘇軾都做過這種一個人的柏梁體。
詩聖杜甫的這首《飲中八仙歌》也可以算是柏梁體。
結束語柏梁體的不換韻,並不是指和律詩一樣必須同一個韻部,鄰韻通押也可以。
柏梁體和上面提到的重複押韻的詩,都不是格律詩,是古體詩。
-
5 # 臥龍觀世界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是說賀知章酒後騎馬之態好似坐船一般,搖晃不定,一時間眼花繚亂掉在了井中,酣然入睡。高度表達了賀知章嗜酒如命的性格
回覆列表
飲中八仙歌
[ 唐 ] 杜甫
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陽三鬥始朝天,
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興費萬錢,
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杯樂聖稱世賢。宗之瀟灑美少年,
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蘇晉長齋繡佛前,
醉中往往愛逃禪。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張旭三杯草聖傳,
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談雄辨驚四筵。
杜甫在這首短短二十二句一百五十四個字的短詩中,運用他卓絕冠群的藝術技巧,塑造了八個既有共性又有獨特鮮明個性的藝術形象。這,也應該是很了不起的吧! 現在讓我們來看一看這首《飲中八仙歌》。
所謂飲中八仙,指的是賀知章、李璡、李適之、崔宗之、蘇晉、李白、張旭、焦遂等八個人。這八個人都喜歡喝酒,杜甫把他們的生活和醉態寫在一首詩歌裡,並稱之為“仙”,題曰“飲中八仙歌”。其實,他們八人,雖然是同時代的人,先後都在過長安,但並不同時都在長安,也有碰不到頭的。這裡,杜甫是抓住了他們的共性——喜歡飲酒——這個特點,集中地描繪了他們的醉態,塑造了他們各具不同特點的性格形象,將他們栩栩如生地再現在讀者的面前。
人們常常說“爛醉如泥”,但如果將八個人都如此描寫,讀者早就要棄卷而走了。這首詩的妙處是在杜甫抓住了他們不同的生活經歷、政治地位、個性特點,使人看了並不覺得厭煩,而反覺得新鮮有味。
先看對賀知章的描寫,賀知章是一個詩人,會稽(今浙江紹興)人,性曠達,自號四明狂客,後棄官回鄉為道士。杜甫說他是“知章騎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十分恰切地寫出了他的“狂客”的“狂態”,又十分切合他江南水鄉人的特性。酒喝多了,身不由主,騎在馬上如乘在波濤洶湧的水面上行駛的船上一樣,搖搖晃晃,這比喻是多麼確切!可是畢竟是在馬上,眼一花,便落在井中,在水底下睡著了。這當然是誇張之詞,酒醉落水,淹死是肯定無疑的了,而竟在“水底眠”,非“仙”又何耶?
再看汝陽郡王李璡。他是唐王朝的宗室,杜甫在長安時,曾作他家中之賓客。既然是“皇親”,自然朝見天子,得到封賜是尋常之事,因此“汝陽三鬥始朝天,道逢麴車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三句,也是十分切合他的身分的,他先飲三鬥,才去朝見天子,可是在路上遇見曲(酒母)車,仍然要口水直淌,恨不能移封到酒泉去。酒泉,郡名,今甘肅省酒泉縣,傳說城下有金泉,泉水味美如酒。移封酒泉,極言其嗜酒之程度,真令人生畏!
第三個飲中之仙是左相李適之,“左相日興費萬錢,飲如長鯨吸百川,銜懷樂聖稱避賢”,就是說的他。“費萬錢”,極言其奢侈,“吸百川”,極狀其縱飲;正合其達官的身分。“樂聖”和“避賢”是他解職後的詩句:“避賢初罷相,樂聖且銜杯。為問門前客,今朝幾個來?”古人稱酒清者為聖人,濁者謂賢人,這裡的“聖”,可以看作是“酒”的代名詞。用他自己的詩句來描寫他自己,這是最體現他的個性的了。
第四第五個是崔宗之和蘇晉,一個是美少年,意氣昂然,舉觴望天,醉後之態如皎潔的玉樹臨風而搖曳;一個是佛教信徒,但一見酒來,往往連禪戒也不顧了,真是寫得活龍活現,入木三分。
值得稱道的詩人的好友李白。杜甫在這裡用了“李白一斗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四句,對李白傲岸不羈的性格作了生動的描繪。這也是有事實根據的。李白一生豪飲,能因酒興而賦詩。故以“斗酒詩百篇”言其興之豪與才之敏,並且據說唐玄宗數次召見李白,李白往往正醉眠於市。有一次玄宗泛白蓮池,李白不在。天子召他作序,他已是喝得酩酊大醉,由高力士扶以登舟。“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生動地寫出了李白因酒醉而連天子都不放在眼裡的情景,不是詩人與李白有深厚的友誼,是不可能把李白的性格挖掘得如此深刻的。
“飲中八仙”的最後“二仙”是張旭和焦遂。張旭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善草書。《舊唐書》上說他“好酒,每醉後號呼狂走,索筆揮灑,變化無窮,若有神助。”作者寫他之所以草書寫得入神,“揮毫落紙如雲煙”,全在於“三杯”落肚。這時他運筆如神,已達無人之境界,連在王公前也都“脫帽露頂”了。焦遂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人,沒有任何官職,但常和詩人們往來。據說他口吃,但酒醉之後,卻卓然獨立,“高談雄辯驚四筵”了。
讀完這首詩,我們的腦海裡會出現各各不同的八個形象:有在馬上搖晃的賀知章;有既醉見酒淌口水的李璡;有情願讓賢而樂於銜杯的李適之;有如玉樹在風前搖曳的美少年崔宗之;有為酒而逃禪的蘇晉;有酒後不聽天子使喚的李白;有狂呼號走脫帽露頂的草書家張旭;有高談雄辯的焦遂。如有畫家,儘可據此而作“飲中八仙圖”,恐怕也是很有意思的吧。
這首詩的另一個特點是韻腳的急促和章法的多變。所謂韻腳的急促,是指每一句都押韻,雖然有的韻重了,有的押了三次。所謂章法的多變,是說有的一章二句,有的一章三句,有的一章四句,極其變化錯落,但仍極有條理,這樣從形式上來看,無疑是一種創新。王嗣奭說:“此係創格,前古無所因,後人不能學,描寫八公各極生平醉趣,而都帶仙氣,或兩句,或三句四句,如雲在晴空,卷舒自如,本詩中之仙也”,倒也是說到了要害處的。
當然,這首詩從思想內容上來看,並無多大的積極意義,我們也無須去學那些飲中八仙喝得酩酊大醉,這樣於身體也並無益處,但是從藝術上來看,這首詩確是有獨創,並且是很成功的。我們應該而且可以從中得到有益的借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