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以史為鑑漫浸生活
-
2 # 悠然過客
對於,封建皇帝的追求來說,國家太平,皇權鞏固古代有四民,士農工商!每每國朝都是從上而下的土地兼併引起的國朝不寧!
歷朝歷代也好,明朝也罷,是否皇帝的利益與百姓就一定衝突,其實不然!對於皇帝來說,皇權鞏固,國家太平是其追求,對於普通百姓而已,國朝興盛,安居樂業,是其追求,所以說兩者並無矛盾!
-
3 # 愛妮品歷史
明末那可不是一般的慘。
舉個例子,假設你是個生活在16世紀末的普通農民。某一天你在家老老實實過日子,有個王爺的小弟過來跟你說,某某王爺的某某兒子封爵了,你這塊地屬於他的封地,所以這塊地名以上屬於某某爵爺的了。但鑑於某某爵爺不會種地,還是你來種,但產出的大部分要上交。你想想那爵爺祖上倒騰十幾代可是太祖高皇帝呀惹不起。想想吃的少就少點吧還能活下去就算了。
然後又過了幾年,後金要打過來了。朝廷要收三餉,王爺要你交的產出不變,你想想還是朝廷牛逼算了勒緊褲腰帶活著就行。
然後又過了幾年,大旱來了。褲腰帶給自己吃掉了沒法勒了。你想想再忍忍,啃啃樹皮說不定明年就大豐收了呢。
然後第二年,撈災來了。。。。。
正當你絕望的不行的時候,你聽某人說某某爵爺被一個叫李自成的給幹了讓你入夥。入夥就有東西吃,然後叫你陪著他打北京。打下北京隨便拿隨便吃運氣好還能當個官。
這時你會怎麼選?入夥還是等死。
當時大部分的明朝人跟你做了同樣的選擇。
自晨發,出郭門二十里,又行四十里。此日天色甚霽,搴帷而眺,則四十里中一望皆黃茅白草,察所過之處,皆行地畝中,畝之疆界尚在,而禾把之跡無一存者,計耕作久廢矣。即問輿夫:‘此縣東西南北,其田地荒蕪盡如此乎?’夫答曰:‘如此者十有八九。息縣較好,然如此者亦十有四五矣。’心怪其言,到驛舍見有備中火老人及吏役在焉,即呼問曰:‘向所見一路荒蕪之田,無差糧乎?’數人同聲對曰:‘前此皆膏腴之業,差糧如何得蠲?’即問:‘何不耕?’對曰:‘無牛。’問:‘何以無牛?’則謂:‘多盜賣出境者,無牛因以無佃,此其一端也。又本縣馬戶差徭苛急,每報一人,人不堪役,則先賣其牛棄其地,久之而其人亦逃矣。人去則田無主,故不耕。人去而糧猶在,則坐賠於本戶,戶不堪賠則坐之本里,或又坐之親戚。此被坐之家,在富者猶捐橐以償,至貧者則盡棄戶而去。故今村落為墟,田畝盡廢,皆由此耳。’因又問:‘此有田棄走之家,始何不賣以與人,而甘拋棄若此?’則又對曰:‘夫差徭政為有田地者苦耳,今賠者欲棄其產而不得。況受其業,而糧即派其家,能堪之耶?於是相率而逃,相率而荒,日甚一日,故遂至此極矣。’又問:‘獨無以此情白之縣者乎?’對曰:‘此縣令多舉貢,日暮途窮,貪得為念,又衙門弊多,度力不足以區處,遂日操鞭撲,設法扳坐,只求糧完,自免上司譴責耳,何暇顧人戶之逃、田畝之荒也。甚至有告理者則反笞之,所以百姓雖愁怨,率無敢言者。’予又問:‘此是通衢,司道必由此乎?’曰:‘然。’‘撫按由此乎?’曰:‘然。’‘州郡由此乎?’曰:‘然。’予問:‘曾有由此而問厥故者乎?’僉曰:‘無有。’予不覺浩嘆。
當西北邊軍和老百姓在天災人禍三餉壓迫下大批大批餓死,吃完蓬草吃樹皮吃完樹皮吃石頭的時候,各地藩王佔有的土地甚至超過了某些省份的半數,而這時江南士大夫和豪商們享受著十兩銀子的茶稅和基本不存在的商稅,和收不上來的大部分田稅,因為這些田都是舉人和進士老爺們名下的,在江南的手工業作坊裡有著大批大批奴工,後世某些人所讚美的資本主義萌芽就在這裡,這些奴工明末發起了不止一次起義,而在兩湖,每年有數千萬石的糧食賣往江南以供養江南繁盛的資本主義萌芽,出口換取更多的白銀以供養士大夫們和豪商們,而於此同時兩湖能收上來的糧食不過一百五十萬石,其收取的田賦還比糟了大災的西北要輕的多。。。明末社會矛盾太激烈了,只是說下我零零散散瞭解到的
-
4 # 候塞雷的歷史手札
明朝皇帝的利益是否跟百姓衝突?
對於皇帝來說,他從小所接受的教育、執政之後所採取的各種手段、甚至玩弄帝王術,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加強中央集權,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
但實際上皇帝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慾,需要吃喝拉撒睡,衣食住行玩,他的精力也有限,因此他需要建立一套自己的領導班子,需要有官員替他管理地方,需要有軍士替他鎮守邊疆,需要有奴僕、妃子伺候他的吃喝拉撒睡和衣食住行玩等等。
只是這些東西都需要花錢,皇帝和後宮妃嬪要吃穿用度、官員要領俸祿、軍士要吃軍餉、奴僕要領工錢,時不時還得給點賞錢、賞賜點物件。
但是在春秋戰國之後這部分人很大程度上是不再從事農業生產和商業活動的,也就是說他們並不能依靠自身創造實際價值,不能生錢。
那麼這些花銷需要的錢從哪裡來,最終就是從百姓身上來,需要老百姓繳納稅賦。
對於百姓來說,他們並不想要承擔這筆花銷,並不想繳納賦稅。封建社會以農業為基礎,普通百姓大多從事農業種植和紡織等圍繞農業展開的行業。
但是在古代,在沒有化肥農藥的時代,完完全全就是一個看天吃飯的行業,要是碰上個豐收年還好一點,交完賦稅之後有些餘糧,能夠多吃上幾餐飽飯,甚至改善一下生活;要是碰上個平年,交完賦稅的餘糧只能保證自己不被餓死。
要是碰上發蝗災、大旱或者洪水的災荒年,那麼再好的水利工程再好的金屬農具,再健壯的耕牛,一年的辛勞都得打水漂,顆粒無收,人都得餓死。
但賦稅可不會看你沒收成就減少,尤其是古代很多時候名義上是一視同仁,大家都需要交納,實際上某些特權階層仗著特權拒不繳納,這些賦稅最後都得分攤到百姓頭上。
而且農耕時代,年輕力壯的青年男子是家中最重要的勞動力,但他們往往需要服徭役,而徭役一般有力役、軍役和雜役,名目繁多,尤其碰到戰事或者國家修建大型工程,出去一趟經常就是一年半載甚至長達好幾年。
沒有了壯勞力,家裡的農活都會耽誤,收成自然也會受到影響。
而且皇帝要委派官員統治地方,但不是每一個官員都是海瑞那樣一心為民的清官賢官,尤其是捐官制度出現之後,許多人當官的目的就是為了升官發財,他們必然要在老百姓身上搜刮各種財物來滿足自己升官發財的願望。
所以說,封建社會皇帝,包括明朝皇帝,其利益與百姓的利益一直處於衝突當中。
而如何處理這個衝突,便非常考驗皇帝的執政智慧。處理得好,便會出現“文景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這樣的繁榮場面,如果處理不好,就會像秦二世、隋煬帝一樣將家產拜個精光,來個二世而亡。
-
5 # 文人鬼
皇帝與百姓哪個朝代都有利益衝突,明朝皇帝自然也與百姓有利益衝突。
按照階級矛盾來說,皇帝是統治階級的最高代表,而百姓是被統治階級,統治與被統治當然有矛盾衝突。所有的矛盾背後都是利益衝突。
古代皇帝是封建地主階級的代表,而百姓大多是農民階級居多。皇家有錢、有權、有房、有女人,皇帝一個人佔據天下的各種好處,而普通百姓則要啥沒啥,即便有也是很少的。
因此,古代皇帝與百姓肯定有諸多利益衝突,明朝皇帝自然也一樣。
權力與地位不平等,權利與義務也不平等,所以有利益衝突。
皇帝憑啥能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而平民老百姓就只能一夫一妻,最多也三妻四妾。
皇帝憑啥養尊處優,不有生產就有吃有穿,不用納稅,不用服兵役,幹農活?而老百姓卻要辛苦勞動,還要交各種稅,平時辛苦勞動,戰時還有充當“義務兵”服兵役。
所以,古代皇帝與百姓肯定是有很多利益衝突的,只不過百姓沒多少人都得這層利益關係而已。
平時矛盾不激烈,百姓也沒有與皇帝的直接利息衝突,畢竟山高皇帝遠。
古代實行中央與地方分治,中央集權制度,所以普通百姓不會與皇帝有直接利益衝突,最多是與地方統治者如縣令、知府等有較直接的利益衝突。
所以,一般情況下老百姓與皇帝的利益衝突並不會凸顯,甚至百姓會將皇帝視作自己維權的方式之一,比如告御狀。老百姓與地方州府縣衙等有地方矛盾有時會請中央的皇帝來主持公道,比如去京城上訪告御狀,或者向全國巡視組欽差告狀等。
大多數情況下,皇帝與百姓利益衝突都不明顯,因為所有的土地與人口都是皇帝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古代封建王朝等級森嚴,所以最底層與最高層幾乎沒有直接衝突,但是所有的利益衝突都是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根本矛盾的表現。皇帝是統治階級的最高利益代表,而百姓是以農民階級為主的人民統稱,兩者之間的利益衝突是封建社會的深層次問題。
皇帝與百姓利益衝突最劇烈的農民大起義。每當底層百姓生活過不下去的時候就是利益衝突矛盾大爆發的時候,比如大的自然災害,旱災洪災以後,農民起義暴動。
最具代表性的是陳涉吳廣起義,陳涉指出了皇帝與百姓的不平等,指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明朝也如此,明末農民大起義就是體現明朝皇帝與百姓利益衝突的最劇烈表現。
李自成帶領的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逼得明思宗在景山上吊自殺,這就是明朝皇帝與百姓利益衝突的突出表現。
古代封建王朝皇帝與百姓利益衝突是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矛盾。但由於階級等級眾多,中央與地方二元政治與中央集權制度的構建,所以皇帝與百姓的利益衝突一般並不突出。
-
6 # 湟水河畔
歷史上有哪個朝代的皇帝,利益是與百姓不衝突的?打著維護百姓利益的旗號,忽悠著成千上萬的群眾拋頭顱,灑熱血,屍骨遍野去推翻一箇舊政權,建立一個新政權!新政權建立後,立刻翻臉不認帳!什麼“均田,免糧”,什麼“均平富”全忘了!開始尊崇孔夫子,三綱五常了…朝朝代代,迴圈往復!
明朝是透過農民起義建立的,朱元璋是地道農民,按理當皇帝后,會維護百姓利益,實則並不是這樣。明朝統治更嚴酷,有人說他對貪官狠,對官員狠,對百姓好。其實不然,明朝皇帝實行廠衛特務統治,除了他朱家皇族,對誰都夠狠!分封諸王,全國良田,任由他們皇族圈佔!到明末,明朝宗室人員將近百萬,由全國百姓供養著,不勞而獲!
-
7 # 花非夜
直接上答案:皇帝和百姓代表天然對立的兩個階級,他們當然有利益衝突,明朝皇帝也不例外。
中國古代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封建社會,因此,土地問題成為一切利益衝突的根源。皇帝和百姓之間利益衝突之核心就是土地歸屬問題。
王朝初期,人口稀少,百業待興,國家會出臺一系列修養生息的政策,給予農民最大的土地方便,一般農戶都會擁有自己的土地,這個時候皇帝(地主階級)和百姓(農民階級)之間的矛盾比較緩和。
到了王朝中後期,人口不斷增長,但是土地是有限的,當土地產出滿足不了剩餘人口,耕地就會變得相對稀缺。比如一個農民家裡有100畝地,本可以養活十口人,可是隨著時間遞增,家庭人口增長到三十口,100畝地就有些難以為繼,如果再來點天災,那真是雪上加霜。這種情況下,大部分農民會選擇賣掉土地,以維持一時之生存。
如此一來,地主階級的土地就會不斷擴大,很多農民就從耕農變成了佃農,地主階級為了維持自己奢侈的生活,會千方百計地榨取農民的勞動力,地主與農民之見的矛盾就會越來越突出,直至爆發農民起義。
儘管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貧農,並出臺了諸如勸課農桑、減少賦稅、打擊地主豪強、懲治貪官汙吏等種種有利於老百姓的政策,似乎是跟農民站在了統一戰線上,但是,我們不要忘了,他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封建專制統治,這就註定了他與百姓之間的天然利益衝突。
這種利益衝突,在明初可能不明顯,可是到了明朝中後期,土地和人口矛盾激化之下,終於爆發了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
回覆列表
不僅是明朝。只要在封建皇權統治下的,一家之天下的帝王時代,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封建社會始於春秋時期,是階段社會,在歷史長河當中發展的一個階段,統治階級和老百姓之間是階級矛盾,階級矛盾是不可調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