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極地搜
-
2 # 晨光天下
我喜歡《花樣年華》《重慶森林》
王家衛的風格是透過冰涼的機器把每個人的味道都發揮到極致。
電影是由無數個鏡頭組成的,如果仔細觀看,你會發現,王家衛尤其會捕捉鏡頭。無論是人物,才是空鏡頭,都有他的情緒表達在裡面。
用晃動的鏡頭表現林青霞丟了毒品奔跑時的絕望,用長鏡頭表現金城武給所有人打電話時的孤獨和渴望交流,用快鏡頭表現王菲偷偷暗戀梁朝偉的小女人心理。
這些鏡頭的運用在王家衛手裡,如同手術刀,一刀刀剖開人物的外邊,把深深藏在最裡面的心掏出來給大家看。或許,這也是為什麼許多人喜歡王家衛電影的原因吧!
-
3 # 娛圈理中客
王家衛是藝術電影導演的傑出代表。他拍的故事。不是講古也不是講今。而是講好遠好遠的未來的故事。王家衛的電影拍出來時讓人看不懂。但是在若干年之後你再去看你就發現你能看懂他的這部電影。王家衛的電影世界很廣大。他包括的是現實世界當中的每一個人。訴說的是現實當中每一個人的故事。可見王家衛的魄力是多麼的大。對於電影世界反映社會現實又是領略的多麼深刻。比較著名的就是《東邪西毒》。這一部匯聚了張國榮,林青霞,張曼玉,梁朝偉的影片。究竟講了什麼?有很多人看不懂。就連張國榮在《東邪西毒》首映後,都悄悄地問旁邊的記者。你看懂了嗎?反正我沒有看懂。但是這部電影放到現在來看。就發現。不論是歐陽鋒還是黃藥師。亦或是慕容嫣。電影裡的每一個人物,每一個故事。都可以在現實當中找到影子。甚至這裡的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我們。王家衛的電影世界太超前。也充滿著想象力。對於光與影的運用更是絕妙。為了呈現出最好的光影效果。他居然拿鳥籠在林青霞跟張國榮的臉上打陰影。後來出現的鏡頭也是非常美。
-
4 # 小落草
喜歡他的每部電影,受影響最深的是《重慶森林》。人物的表演,配曲,情節,都浪漫至極。它述說的後現代酷到死式愛情應該是電影史上最特別的。而且是用少見的手段描述港式愛情,這隻有王家衛能做到吧。
-
5 # 糖不甜茶不苦
王家衛,中國香港電影導演、編劇、製片人,在中國電影中也算一面旗幟。在他眾多的電影中,個人比較喜歡他的《東邪西毒》。他喜歡弱化情節來強化情緒,但情緒又通常很飽滿,很有張力,他的電影故事性比較強,節奏緩慢,多半偏向於靈魂的探索,善於表現人物內心風格,揭露人物本質,在人物塑造上,強調自我表白的慾望,將人物刻畫的淋漓盡致,再加上用色彩,音樂來營造出的氛圍,打破了以往以人為中心講述一個完整故事的桎梏。人的性格、情感、經歷等等都被之前提到的支離破碎的感覺代替。他的電影看似摸不著頭腦,但卻極具深度和內涵,引發人們的共鳴,而且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收穫,
-
6 # 真相666真意
最愛《一代宗師》。
“都說人生無悔,若真無悔,那該多無趣啊” “人不辭路,虎不辭山” “其實人生如戲,這幾年宮先生文戲武唱,可是唱的有板有眼功架十足,可惜,就差個轉身。”
每一句臺詞都不白給。
最嘆就是宮二的悲劇人生。在父親看來,宮二“眼睛裡只有勝負,沒有人情世故”。或許,“過了山,眼界就開闊了”。遺憾,宮二“爬過山”的代價太大,待眼界開闊之時,卻已曲終人散。復仇便是宮二的那座山。
“一個女人,你能幹嘛?不如認命吧,好好嫁人帶孩子就行了。”可是宮二不認同,她說“我們宮家不是沒人”“或許我就是天意”。一句“不是你還的,是我自己拿回來的”“還回來”和“拿回來”是不一樣的。悲涼孤獨的後半生,贏得了面子,卻輸了裡子。
一諾已是一生。
-
7 # 一月小鋪
6
《阿飛正傳》是對王家衛作品的印象。
“我聽別人說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一直飛呀飛呀,飛累了就在風裡面睡覺.這種鳥一輩子只能下地一次,那就是它死亡的時候”。
張國榮在這部影片裡是個撩妹高手的文藝青年,沒有搞不定的妞。同時,又是一個自私冷酷,身邊女人就像走馬燈一樣。張曼玉為情所傷,劉嘉玲玩世不恭,張學友不自信下的內斂,在張國榮扮演的這個旭仔面前,都黯然失色。
屌絲生活,但有文藝氣質。終日無所事事,但卻有住有吃,日子過得一般,但也會每天花三個鋼鏰去泡張曼玉演的售貨員。很會穿著打扮,乾淨整潔,還會隨著音樂在家獨自翩翩起舞。在影片裡跳出了華語影壇最經典的獨舞。
血可流,頭可斷,髮型不能亂。
為了養母,找到猥瑣男胖揍一頓,第一件事居然在鏡子面前整理頭髮,一副帥得掉渣的樣子,吸引了劉嘉玲扮演的舞女咪咪。到臨死髮型衣服都沒亂過。
男人不壞女人不愛。這句話是整個影片張國榮詮釋得淋漓盡致。獲得兩個女人的芳心,絕不是巧合,就是旭仔那種隨性的態度和壞壞的氣質 ,女人們都付出了真摯的感情。
是否他真愛不得而知,他的生活狀態和行為不讓她們喜歡,但卻越來越離不開他,因為他身上的那種說不出的魅力。
一個說:“我可以和你不結婚,但是我希望和你在一起。”
另一個說:“要是錢不夠,我可以掙錢養你。”
兩個女人都傻嗎?而是他會說高階情話。
“十六號,四月十六號。一九六零年四月十六號下午三點的一分鐘你和我在一起,因為你我會記住這一分鐘。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是一分鐘的朋友,這是事實,你改變不了,因為已經過去了。我明天還會來。”這是電影裡張國榮和張曼玉第一次見面,張國榮說的話。
“我不知道他有沒有因為我而記住那一分鐘,但我一直都記住這個人。之後他真的每天都來,我們就一分鐘的朋友變成兩分鐘的朋友,沒多久我們每天至少見面一小時。”之後張曼玉扮演的蘇麗珍說的。
最後把自己比作無腳鳥的那句,就是說給女孩子聽的。
而這部影片王家衛讓一個無業青年的愛情生活充滿了視覺美感,氛圍渲染,電影的語言在其中好到了極點。
-
8 # 娛樂有星聞
他作品中始終貫徹的一個主題就是:人與人之間對某種傾訴和溝通的渴望以及對遠比這種渴望更為強烈的個體交流不可能性的無奈。在華語電影圈中還沒有人可以像王家衛那樣更善於把這一主題表達得如此細膩而傳神。
最喜歡《2046 》裡有句經典臺詞,我曾經試做另外一個夢,然而,我卻失敗了,我終於明白,我的夢只屬於那個離去的人!我也發現,有夢原來是一件痛苦的事!
王家衛1958年出生在上海,五歲時隨家人移居香港。早年在香港工藝美術學校學習平面設計時他瘋狂地迷上了攝影,特別是Robert Frank、Henri Cartier-Bresson和Richard Avedon這些大師的作品對他的影響尤為深刻。
1980年從學校畢業後,他進入香港無線電視開辦的電視製作培訓班學習劇本寫作和影視製作,後在一系列無線的電視劇集中擔任製作助理和編劇。1982年,王家衛離開無線正式進入電影圈,他先做了近五年的電影編劇。
1987年,王家衛為香港新浪潮電影的主將譚家明編寫系列影片“黑幫三部曲”的劇本,結果譚家明只採用了其中的最後一部拍成了《最後勝利》,而其中的第一部就成了1988年王家衛的首部導演作品《旺角卡門》的劇本。
從1991年的《阿飛正傳》到1995年的《墮落天使》,不斷湧現的出色作品完成了王家衛對自我藝術風格的建立和鞏固。1997年,王家衛終於憑《春光乍洩》一片獲得了戛納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得到了國際影壇的肯定。
王家衛的影像世界是高度抽象後的真實,這首先表現在他敘事時流露出的獨特的時間觀。王家衛電影裡的場景往往都線上性時間的過去和未來中呈現出一種懸置狀態,
儘管他不斷地用細節去強調時間概念,像《阿飛正傳》裡那個著名的開場、《重慶森林》裡對日期的反覆訴說和《東邪西毒》裡經常會在事件開頭指出節氣,但他講述的這些故事並沒有特別的時間背景,它們可能每天都會發生在這個城市的角落裡,它們只是從城市生活中抽離出來的標本。
如果你仔細看過《重慶森林》,你就會發現兩個故事的某些細節其實是互相交錯的,王家衛用這種捉迷藏式的遊戲來造成一種共時性的效果,既消解了傳統敘事的線性時間觀念又凸現了當代都市生活的偶然和無序,從而形成了一種存在主義式的精神意蘊。
王家衛電影的“抽象真實”還表現在他偶然性片斷式的敘事結構和對流行符碼的拼貼借用上。如果你看了王家衛的作品而感動的話,那絕不是由於整體世界的印象所引發的,而是因為細節、片斷以及絮語化的主觀獨白所喚起的氣氛能讓你產生心領神會的共鳴使然。
氣氛存在於片斷中,或夾雜在片斷與片斷間的留白裡,這很像是後現代美學對宏大敘事的摒棄和對細碎印象的偏好。在王家衛的電影裡,你可以發現大量流行文化的符號,諸如流行音樂、商標、卡通玩具等等,包括他非常喜歡使用的人物如警察、殺手、阿飛等其實都是一種都市邊緣的亞文化符號,
這種由都市提供的消費符碼經過王家衛的拼貼變得就像一面鏡子,反映出現代社會由具體實像蛻變成的符號化感性,這也使得他的電影極端敏銳,新鮮而發人深省。
王家衛是出了名的會調教演員。
有一次,需要李嘉欣拍一個曖昧的鏡頭,但王家衛怕直接告訴李嘉欣李嘉欣會拒絕。
然後,王家衛讓女神就範的方法是,透過一點一滴的細節暗示,接管她的判斷力。
從試鏡階段就開始發功,“李嘉欣小姐,你好,今天下午試鏡的時候,請你務必帶著香奈兒5號香水的味道來”……
灑特定的香水有什麼意義呢,觀眾聞得到麼?
李嘉欣不明白,但是聽上去像是藝術家作風,心想,太好了,藝術大片!
試鏡完了,王家衛繼續忽悠。
恩,李嘉欣小姐,很好,就是你了。那麼為了這部電影……我有一個小小的要求:請你在接下來三個月吃每一頓晚餐的時候,都別忘了給自己倒一杯不綠的綠茶,不要喝,不要看,更不要想,但也別讓它著涼……不要問我為什麼,世界上很多事,不依靠為什麼,就可以存在……
李嘉欣仍然不懂,但是更加堅信王家衛是藝術家風格拍電影了,想來要求的曖昧畫面也是為了藝術呈現吧!就痛痛快快的拍了。
於是就有了《墮落天使》,顛覆李嘉欣端正形象。
在一次採訪中,主持人向劉德華問道:“你拍了這麼多電影為什麼很少跟李安和王家衛這種大導演合作呢?”劉德華直言道:“我覺得可能是條件上的問題。”
劉德華接著說:“比如王家衛我會跟他說,你可不可以告訴我拍一部作品,多久以內拍多少天?,就算你告訴我5年內拍30天都沒問題,你只要告訴我需要5年。”
“但他就覺得我在挑戰他,因為沒有藝人籤合約是這樣子的,王家衛我敢說,其他我不敢說。”
1989年,劉嘉玲和張國榮、張曼玉幾位大牌明星都在車上等著為《阿飛正傳》試戲。導演王家衛先叫張學友第一個試,在皇后餐廳,給他擺了一碗義大利麵,鏡頭對準,讓他吃,吃了20多盤才結束。
到了劉嘉玲,王家衛說:桌上一個打火機、一包煙,你演吧。
劉嘉玲:沒有對白,演什麼?
王家衛:隨便演。
劉嘉玲:演多長?
王家衛;隨便多長。
劉嘉玲拿起煙,手抖,拿了打火機,手又抖,完全不知道怎麼演。經過這次才明白,無限量給演員發揮的時候,原來很恐怖。
正式拍《阿飛正傳》像試戲一樣不停磨,劉嘉玲擦地板的一場戲擦了整整27次。那是一個唐樓,房子舊舊的,地上厚厚一層灰,劉嘉玲跪在地上,擦到地板都發光了,王家衛依然不滿意。
劉嘉玲有些抓狂,問導演:我怎麼樣才能達到你的要求?
王家衛說:就是不對。
最後劉嘉玲幾乎已經感覺到頭髮熱得冒煙,很生活很平淡地擦,王家衛才說,好了這就是我要的。王家衛要她把表演的東西抹掉,你就是角色,你就是那個人。
當演員其實很被動,一定程度上,劉嘉玲只是配合導演展現他要的東西,到最後剪接出來的節奏、畫面,配上音樂、包裝,“全部都是那個導演的作品”。
王家衛誇讚劉嘉玲有表演的潛力。
剛進《阿飛正傳》劇組的時候,王家衛表情嚴肅,不和劉嘉玲說話,這讓她很不自在。和導演講話時還會發抖,總感覺自己做不好。
王家衛發現,劉嘉玲是那種別人越是壓著她,她就越來勁的那種,一旦稍微誇她一下就有點把持不住,開始鬆懈了。
一部《阿飛正傳》,讓劉嘉玲拿了很多獎,可惜的是,志在必得的金像獎卻錯過了。
其實,和他合作過的很多演員都由衷欽佩。比如章子怡就說,是王家衛教會了他如何演戲。
梁朝偉也坦言,是《阿飛正傳》讓他會了演戲。
-
9 # 刺客武六七
他的電影往往會炮製出一個孤寂,冷漠,荒誕,虛空的世界。他能夠將不同時代,不同背景的世界投射到他製造的世界中,在這個世界中表達他的觀點,情感,以及對世界的理解。
王家衛的電影,個性明顯,都不差, 推薦一部電影的話,我想是--東邪西毒。
至於王家衛是否會再拍電影,我覺得不會吧。像這種拿獎拿到手抽筋,獲得過世界認可的導演,停下來之後,應該會尋找新的追求吧。
回覆列表
王家衛
代表作品
春光乍洩、花樣年華、阿飛正傳、重慶森林、一代宗師
他的電影風格:
個人風格走向極致。支離破碎的敘事,孤峭寂寞的角色,回味再三的臺詞。電影配樂,纏綿悱惻。拍攝角度,獨特橫斜。變化莫測的廣角鏡頭,疏離、彌亂,冷僻、孤獨,幽微的視覺意境,猶如巴山夜雨中一盞晃動的昏黃燈火。華麗都市,或大漠客棧的轉角,得、失,追尋與記憶,“王式電影”。
他喜歡用數字,比如時間,距離,日期等。這些又是敏感的證物。只有敏感的人,才會對日期、時間、距離等記得那麼清楚,因為刻骨銘心,因為不能再輕易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