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玩古董的趙半仙
-
2 # 名家國畫藝術
1、書房掛竹子圖,傲然風骨,拼搏向上,給孩子以激勵。
石開新品花鳥畫《竹》
石開四尺橫幅國畫竹子圖《綠陰清韻 勁節虛心》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悟者樂竹。竹是中國美德的物質載體,是君子的象徵。竹子在中國文化中留下的審美意象,也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華人。《埠雅》:“竹,物之有筋節者也。”竹,清高而有節,寧折不屈,開懷大度。華人愛竹,不僅僅愛竹子的勁節英姿,也是勉勵自己像竹子一樣有傲然風骨。
竹,非花非草非木,實在是造物主的一件絕活兒。可如天然去雕飾的素妝少女婀娜娉婷,也可如浩浩然有英雄氣的鬚眉男子枝橫雲夢,葉拍蒼天。做人當如竹,高風亮節,謙遜豁達,拼搏向上,在自家孩子書房裡掛一幅竹子圖,給孩子以借鑑,給孩子以激勵。
2、書房掛竹子圖,節節高升,是不可多得的風水掛畫。
石開國畫紅竹四尺佳作《竹林》
石開三尺豎幅蘭竹畫《鄭板橋題竹詩》
竹有凌雲志,千磨萬擊還堅勁,看到竹子,人們自然想到它不畏逆境,不懼艱辛,拼搏向上,中通外直,寧折不屈的品格,這是一種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審美價值。
它生而有節,一節一節不斷向上生長,步步高昇,頂天立地,四季常青,勁節有力,蓬勃向上,直指雲天,掛在書房象徵事業發展順利,事事順心,並且還給自己帶來平安祝福。石開老師紅色竹子的繪畫作品,紅諧音“鴻”,亦有鴻運當頭之意,硃紅墨彩的運用,愈發詮釋了竹子奔放的俠骨柔情。
3、書房掛竹子圖,林中君子,高風亮節,彰顯主人高潔的品性及志趣。
石開六尺橫幅國畫竹子作品《新竹》
竹,在文人雅士心中是高風亮節的君子,寧折不彎,是竹子的豪氣;中通外直,是竹子的度量;不畏艱辛,是竹子的堅韌......如果辦公室裡有竹畫,必然是一件極具風雅之事。
綠色是充滿著生命力的色彩,綠色的竹子展現著頑強的生命力,綠色的竹子也被視為平安竹,寓意平安、吉祥如意。石開作品《新竹》清新唯美,姿態高雅,給人一種微風拂過、竹香沁滿懷的韻味,用於裝飾書房,自得自然與高雅。
總之,書房選擇掛竹子畫,增添的不僅是美感,是藝術氣息,更是祝福,還是主人人文修養和獨特魅力的彰顯。
-
3 # 漢字之美值得鍾愛
梅蘭竹菊四君子,是國畫當中比較常見的傳統題材。因其具有君子的品格、德行,四君子自身所具有的品行高潔、堅持雅操、剛直不阿等品質,深受華人的喜愛,也契合華人的審美標準。
四君子各有其美,又特別適合入畫,是許多文人雅士喜歡描繪的物件,歷代畫家關於四君子皆有許多精彩的作品,雅俗共賞,美不勝收。
在書畫家的筆下,花花草草並不是單純的植物,而是被賦予了種種人格的象徵。畫家透過筆墨語言,展示的是自己內心的寄託和情懷,一花一草,一樹一石,皆被賦予了生命的含義。欣賞那些優秀的作品,在感知畫面的和諧與美好的同時,更能感知到其中蘊含的真摯情感,那些有靈魂的作品,往往令人感動,或讚歎。
四君子,即是表達畫者、讀者心靈寄寓非常好的題材。其中,竹子以虛心、高潔、節節高升、竹報平安之意,這些美好的寓意,使得竹子擁有很多的粉絲,古往今來,愛竹者,不乏其人。
用竹子,作為居家裝飾的搭配,不論客廳、書房,都非常適合,又特別雅緻。
蘇東坡在《於潛僧綠筠軒》中說:"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由此可見,東坡先生對竹的熱愛與鍾情。
在中國文化中,竹子被喻為高風亮節、虛懷若谷的君子。 古訓有:虛心竹有低頭葉,傲骨梅無仰面花!竹子虛心有節,從不倨傲自矜。人們對竹的喜愛,亦是對高尚人格的渴望與讚美。一個虛懷若谷的人,因其謙遜與寬容,自有謙謙君子之風,自有坦坦蕩蕩之襟懷。這樣的人格魅力,是有其境界與高度的。
《竹石》是鄭板橋的一首很有名的詩,“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何等的堅貞、堅韌與頑強的竹啊,哪怕出生在艱苦惡劣的環境裡,面臨種種的打擊與磨礪,依然初心不改,風雨中凜然不屈。
要說歷史上眾多畫竹名家中,誰的竹子畫的最好,文同,應該是其中的一位佼佼者。文同(1018—1079),字與可,自號石室先生,又號笑笑先生,四川梓潼人。曾官司封員外郎、秘閣校理。傳世作品有《墨竹圖》。此圖用水墨畫倒垂竹枝,以獨創深墨為面、淡墨為背之法寫竹葉,濃淡相宜,靈氣頓顯。筆法謹嚴有致,又現瀟灑之態。
文同墨竹畫,大大超過了前人,所謂“黃鐘一震,瓦釜失聲”。由於文同畫竹,把中國書法的抽象美和佈局美引入墨竹畫中,使墨竹畫脫離了工筆設色花鳥畫而自成一派,故其墨竹畫寫實而不繁瑣,形神兼備。同時代的蘇軾等人都學習他的畫法,其後的追隨者眾矣,中國畫壇由此形成“湖州竹派”,文同也就被尊稱為一代宗師。
華人愛竹,不僅僅愛竹子的清雅澹泊,也是勉勵自己像竹子一樣有傲然風骨。
願愛竹之人,也有竹一般的胸懷,竹一般的風骨,也願竿竿翠竹,給您帶來陣陣清風,帶來闔家平安。
-
4 # 韓天傑
竹之坤道易經解釋姜子龍中國畫墨竹作品,書房裡掛這些竹子比較合適!
《易·坤》:“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
坤道,謂大地的屬性,出自《易·坤》。
中國藝術家姜子龍老師筆下的墨竹,展現的是中國文化裡代表符號之一,竹子。這個在全球分佈廣泛的物種,在華人心中有著獨特的含義,彰顯氣節,雖不粗壯,但卻正直,堅韌挺拔;不懼嚴寒酷暑,萬古長青。花中君子,雖曰卓爾,卻不似松,風能折松,卻不能折竹,原因在於,順乎天道,懷柔風雪。我們的竹子,雪竹墨竹毛竹君子竹,在姜子龍老師揮毫潑墨的酣暢淋漓之中,如同萬化的坤道,講述人的生命如何融入竹文化。那漫天遍野的竹子,如同沒有火焰的烈火,而且是厚德載物的君子,以深厚的道德承擔起負載人類文明繁榮的重任。君子之道生長,小人之道憂愁。竹子以深埋地下的隱忍,消散憂愁,而以雨後春筍的速度,征服一切阻隔。
姜子龍墨竹作品
【坤】文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後得主而有常,含萬物而化光。坤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
孔穎達 疏:“言坤道柔順,承奉於天以量時而行。” 宋朝的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雜說》:“西北,乾道也;東南,坤道也。東南奈何?曰:其土薄而水淺,其生物滋。”竹子柔中有剛,漢代時人們已用竹纜繩打出了深厚度達1600米的鹽井,在鋼鐵柔軟如柳的情況下,竹子的身軀依然剛強。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竹子橫著生長,發育成新的地下莖,因此竹子都是成片成林的生長,如同奔騰的馬隊,需要強大的母親。竹子用了4年時間僅僅長了3CM,從第五年開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瘋狂的生長,僅僅用了六週時間就長到了15米。其實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將根在土壤裡延伸了數百平米,它的瀰漫沒有方向,它在地下的橫衝直撞,不過為自己的將來造就的德之載體。西南會有同伴,竹子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東亞、東南亞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島嶼上分佈最集中;東北會遇到強大的松柏。安貞吉,是最好祝福,和無邊無際的坤道相應。
竹子是坤道在中國文化裡非常靈秀的體現,行走在坤道的君子怎樣詮釋自己的生命,姜子龍老師筆下又是怎樣演繹坤道的君子人生?
姜子龍墨竹作品
初六:履霜,堅冰至。
堅冰已至,傲雪凌霜的竹林,那就是最好的我,貼地爬行的君子擁有最美的背影,隱忍並不等於認輸,它只是在等待下一次機會,不畏嚴寒,等待春天。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竹子正直,四方生長,廣大擴張,沒有那麼多的枝椏,努力向上,無所羈絆。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竹子沒有絢麗的外表,只能保持自我的青色,不改枝換葉,四季的炫麗,沒有它的功勞,它只屬於挺拔青翠。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沒有彰顯沒有殘破,竹子不在春風裡招搖,不在夏雨裡零落,竹子是安靜的,享受自己的時光。
六五:黃裳元吉。
竹子倍受華人喜愛,與梅、蘭、菊並稱為四君子,與梅、松並稱為歲寒三友,古今文人墨客,愛竹詠竹者眾多。我們喜愛竹子,就像我們的鏡子,彷彿那個挺拔修長,四季青翠,傲雪凌霜的竹子,就像鏡子裡的自我。
姜子龍墨竹作品
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當搖曳的竹子,如刀槍劍戟般,和狂風暴雨肉搏的時候,和當年的戰士一般,用自己的身軀迎接風暴的洗禮,我們為它流淚為它哭,竹子的綻放,是宿命,是抗爭,它選擇自我毀滅,把重任給以下一代,繼續傲雪凌霜。救世主只有自己,對於一隻勇敢的鯉魚,只有把自己的尾巴點燃了,照亮自我,渡劫化龍。
用六:利永貞。 用六永貞,以大終也。
老六,大終,宿命。
這是宿命,君子的坤道宿命!
姜子龍正在作畫
姜子龍老師,三十載以來,以墨與紙為載體演繹竹文化,形成自己邏輯體系,踐行君子之道的我們,深深感動。
作者/李天學
回覆列表
國畫的基本構成是線條,書法的基本構成也是線條,早期的文字多有一些象形字,所以可以說書畫本同源。早在舊石器時代,繪畫就已出現,多以山壁巖畫的形式出現,線條簡明扼要,記事為主,如狩獵、交戰等大型群體行為。新石器時代,人類從打製石器轉為磨製石器,陶器出現,燒造的陶器上面也開始出現一些簡單的幾何紋,例如三角形、菱形,還有一些常見的動物,例如魚類。之後人類進入燦爛的青銅時代,青銅器和玉器成為重要的美術載體,器物造型多樣,圖案美麗生動,玉器多有穀粒紋、回龍紋,青銅器多有饕餮紋、蟠虺紋。戰國時期有絹帛畫存世,目前藏於湖南省博物館,題材是人神鬼共存的御龍昇天圖等。秦漢之際,青銅器迅速退出歷史舞臺,鐵器漆器迅速發展,漆器成為重要的美術載體。東漢以後,造紙術的發明與改進,為國畫的發展與繁榮奠定了基礎。
中國歷史第一個有記載的職業畫家是三國時期東吳畫家曹不興,其後名家輩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顧愷之、張僧繇、陸探微等皆名噪一時,此時的中國畫,主要以倫理教化為主,以工筆重彩為主要表現形式,代表作有顧愷之《洛神賦圖》、《女史箴圖》,北齊也出現了一位擅畫佛道人物的名家曹仲達,與後世唐朝名家畫聖吳道子並稱“曹衣出水,吳帶當風”,曹仲達並無化作傳世,但現今存世的北齊佛像可窺其技法一斑。
魏晉南北朝時中國畫技法已相當純熟,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例如《洛神賦圖》中,樹比山高,人比船大。
南朝齊謝赫提出了影響後世千年的繪畫理論,即謝赫六法。氣韻生動,骨法用筆。經營位置,隨類賦彩,應物象形,傳移模寫。
隋唐名家輩出,中國歷史上第一幅真正意義上的山水畫便是隋代展子虔《遊春圖》,為民國大家張伯駒所獲,藏於故宮。唐時閻立本、閻立德皆是名家,傳世作品有《步輦圖》、《昭陵六駿》,此時的作品仍以人物工筆重彩畫為主,旨在倫理教化,但是一些動物畫名家也大放異彩,例如韓晃《五牛圖》、韓幹《照夜白》,青綠山水有李思訓、李昭道父子,張萱、周昉的仕女畫亦為千年傳承佳作。王維亦首開水墨山水,被尊為鼻祖。
五代十國時期戰亂紛紛,但不乏名家,以荊浩、關仝、董源、巨然為代表,人物畫有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花鳥畫以西蜀黃荃、黃居寀為宮廷代表,世稱黃家富貴,以南唐徐熙、徐崇嗣為民間代表,世稱徐家野逸。沒骨畫法開始出現。
兩宋時期重文輕武,繪畫大放異彩,前頭文同、蘇軾,中有宋徽宗趙佶,張擇端、王希孟,後有馬遠、夏圭、李唐、劉松年,遼、金、西夏等少數民族政權紛紛吸納中原文化,繪畫也有不同程度的發展,目前實物不多,但陵墓壁畫有見。南宋梁楷首開減筆畫先河,《潑墨仙人圖》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值得一提的是,西方學術界普遍認為人體解剖研究西方早於中國,而南宋佚名畫家的作品《骷髏幻戲圖》則表明當時的中國對於人體解剖和比例已經有比較深入的研究。
元朝是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不重視文化,所以文人多有鬱郁不得志,開始在繪畫中表現情感,文人畫開始出現,以趙孟頫為代表,黃公望、王蒙、吳鎮、倪贊等都有名作傳世。
明朝亦是名家輩出,故宮現藏有成化皇帝御筆《一團和氣》,董其昌更是提出了影響後世幾百年的南北宗的理論,民間所熟知的有人稱江南四大才子的“吳門四傑”,唐寅、沈舟、文徵明、仇英。另外嘉靖時期的徐渭也是影響當今畫壇主流審美的一個關鍵性人物。
清代畫家、畫派林立,名氣比較大的,民間有四王(王原祁、王鑑、王時敏、王翬)、四僧(石濤、八大、弘仁、髡殘),宮廷以康雍乾時期的宮廷畫家蔣廷錫、錢維城、丁觀鵬等為代表,其中義大利米蘭人郎世寧也是中國畫不可忽略的一個名家。
民國到新中國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國畫大家,齊白石、徐悲鴻、黃賓虹,張大千、吳湖帆、潘天壽、李可染等,都經受住了學術和市場的考驗,江西景德鎮也出現了一個以瓷作畫、至今影響深遠的藝術團體“珠山八友”。
現今的國畫以地域分為六大畫派,齊、徐為代表的京津畫派,石魯、趙望雲為代表的長安畫派,高劍父、高奇峰為代表的嶺南畫派,傅抱石為代表的新金陵畫派,潘天壽、陸儼少為代表的浙江畫派、任伯年、吳昌碩為代表的海上畫派。
中國畫淵源長久,題材豐富,是一個非常適合收藏的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