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石三叔
-
2 # 使用者46401212138824行
春秋。是史書,以魯國十二公為次序。起於魯隱公元年,公元722,到魯哀公丨4年,公元481年。所以春秋要從魯隱公元年,公元722年算起!
-
3 # 楊大俠
現代人考證朝代歷史的時間始終,史學資料是很重要的參考。
關於春秋這段歷史,最有力的時間佐證資料就是春秋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而三傳中,又以《左傳》馬首是瞻,因為《左傳》的作者左丘明是魯華人,而三傳都是以魯國為核心進行記錄。
左丘明記載春秋是從魯隱公元年開始,也就是公元前722年開始,所以不只是柏楊,很多人都是把這一年定為春秋起始。
-
4 # 白水老哥說歷史
這是因為,公元前722年是《春秋》這部書的起始年。
“春秋”的含義“春秋”有兩個含義,一是指《春秋》這部史書,一是指春秋這一時期。這兩個含義,實際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春秋時期”這一說法來源於《春秋》這部書的名字,《春秋》這部書寫的也是春秋時期的事。而《春秋》是魯國的史書,是從魯隱公元年開始紀錄的,第一句話是:
“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儀父盟於蔑。夏五月,鄭伯克段於鄢。”
魯隱公元年是公元前722年。所以題中說,春秋時期起始於公元前722年,就是這個意思。既然公元前722年來自魯國的《春秋》,那為什麼不選別的國家的史書呢,其他史書的起始年可能就不是公元前722年了。
為什麼要選《春秋》這部書在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都有本國的史書,而且用的大都是“春秋”這個名字,比如說魯國。當然,也有用別的名字的,晉國的史書就叫作《乘》,楚國的史書叫作《檮杌》。但是,晉國的《乘》,在秦始皇焚書坑儒的時候,給燒掉了。《檮杌》和其他國家的史書,後來也都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只有魯國的《春秋》傳了下來。所以,沒有別的可選 ,只能選魯國的《春秋》了。另外,由於《春秋》是孔子寫的,出於名人效應和孔子的影響力,後世也願意用這部書的名字。
孔子為什麼寫春秋呢?孟子是這麼解釋的:“孔子懼,作《春秋》”。當時,弒君事件頻發,“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孔子害怕禮崩樂壞,因此就寫了《春秋》,用春秋筆法和微言大義,來使“亂臣賊子懼”,讓他們不要再破壞周禮。同時,孔子把他的道也寫在了《春秋》裡面,希望後世有明君,來實現他的治國理念。
各國史書為什麼要用“春秋”這個名字呢?因為史書記載的都是國家大事,而這些大事,大都發生在春秋兩季。這兩個季節,沒有嚴寒酷暑,適合朝見周王、會盟這樣的長途跋涉。秋天豐收了,地裡也沒有什麼農活了,有糧又有兵,天氣不冷也不熱,正是發動戰爭的好時機,所以有“多事之秋”這一說法。同時,春種和秋收,也是國事中的重中之重。從自然規律方面來說,春和秋,寓意著一個國家的興盛與衰亡。所以,用春秋這個名字是再恰當不過了。
《春秋》這部書結束於什麼時間呢孔子寫春秋,只寫到魯哀公十四年。當時,有人捉到了一隻麒麟。因為當時是亂世,而麒麟是祥瑞的象徵,所以,孔子就說:
“丘,猶麟也!麟之出,因不遇明王而遭害;丘生不逢時,不遇明王,故吾道難行於世,而終至於窮矣!”
所以,孔子就結束了《春秋》的寫作。兩年以後,孔子就死了。
通常說的春秋時期, 時間跨度和《春秋》這部書並不一致通常說的春秋時期,起始於周平王元年,也就是公元前770年,這一年,周平王把都城東遷到了洛邑。關於春秋結束的時間,教課書上說是公元前476年,因為這一年是《史記》開始記敘“六國時事”的時間。當然,這也是司馬遷的名人效應。而有些人主張用別的時間,比如,《春秋》絕筆那一年、孔子逝世那一年、三家滅智那一年、三家分晉那一年。
-
5 # 穿越時空的歲月
著名思想家柏楊先生,把春秋戰國起始時間定在公元前722年。這是柏楊先生根據孔子編纂的、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巜春秋》所確定的。
孔子編纂的巜春秋》,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即公元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481年共242年曆史。巜春秋》作為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是中國傳統史學的源頭。
由於它所記歷史事實的起止年代,大體上與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時期相當,所以歷代史學家便把《春秋》這個書名作為這個歷史時期的名稱。所以柏楊先生也遵循了這一思想,把春秋戰國時期起點時間定在公元前722年。
-
6 # 常棣tandy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公元前 722 年,即東周時代之魯隱公元年,是《春秋》二百四十二年記事之首年:
一、《春秋》為什麼從這一年開始?
《春秋》記事,一共二百四十二年,但在進入首句“元年春王正月”之前,卻還有一個困惑了人們許久的問題,即《春秋》為什麼要從魯隱公元年開始?
的確,既然是一部編年史的樣式,其起筆和結筆總得有點說法才是——對這個問題只要稍一深究,疑點便立刻出現:如果說《春秋》是一部魯國的編年史,那麼,從魯國第一代國君伯禽算到魯隱公,這中間還有好幾代世系,難道全都抹殺了不成?
1、儒家經典中的解釋
一個合理的解釋是:伯禽始封、魯國建國,那還是西周初期的事,幾百年下來,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天下大亂,周平王東遷洛邑,標誌著東周的開始,而魯隱公元年和周平王東遷基本在一個時間段上,所以《春秋》大體是以東周的開始來作為自己的開始的。 這是一個相當合情合理的說法,也是一個經典的解釋,晉代“左氏忠臣”杜預 《春秋經傳集解》的序言裡大體就持這一說法。
杜的意見是:周平王是東周的第一任國王,魯隱公是甘心讓位給弟弟的賢君,兩人所處之時代相近,況且魯隱公是周公之後,如果周平王能夠開創中興事業, 魯隱公也能夠光宗耀祖的話,那麼,西周當年的盛況就復興有望了,周文王和周武王也算後繼有人了。
所以《春秋》才特意選擇這個時間作為開端, “採周之舊,以會成王義”——孔穎達再作闡發,說《春秋》雖然看上去只是魯國的國史,是站在魯國這樣一個諸侯國的立場上記事的,講的似乎也僅是“諸侯之法”,但杜預之所以說它“會成王義”,是因為《春秋》所記之事尊卑盡備,故其雖是根據魯國國史而成書,卻“足以成王者之義也”,因此而“垂法將來”,使後世的天子們可以好好從中學習王者之道。
如果此說屬實,《春秋》便是一部萬世不移的帝王之法,而孔穎達之說 的另外一層意思是:《春秋》是一部以教育意義為重的經書,至少,它的教 育意義遠大於史料意義——用現代語言來說,《春秋》的寫作或編纂屬於所 謂“觀念先行”,這樣一個聖人傳統對中國古代史書編纂的影響極大。當然, 也確實有人把《春秋》當作史書,不過,用大儒的話來說,這只是“後儒淺見”。
從這層意義上說,杜預和孔穎達對始隱問題的解答雖然不一定符合於 史實,但無疑是政治上正確的,這同時也進一步泯滅了《春秋》的史學內 涵而強化了它的經學意義。經學當然是遠遠重於史學的,這個觀念長久以 來都很少受到人們的質疑。那麼,既然杜、孔言之成理,也算成功解決了《春秋》開篇的一個重大疑點。
2、《春秋》起止年限問題學者的議定
但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周平王元年是公元前 770 年,這在魯國正是魯孝公執政的晚期,魯孝公的繼任是魯惠公,魯惠公是魯隱公的父親, 而魯惠公元年卻是周平王三年,魯隱公元年則是周平王四十九年——這也 就是說,在《春秋》開始的時候,東周已經過去了四十八年。
問題由此出現:如果前述杜預的說法成立,那麼《春秋》的開端若放在周平王元年顯然是最合適不過的,這既標誌著東周從此開始,又表示了在編年上是以周天子紀年為本位的,豈不正是“尊王”之意嗎?退一步說,就算一定要以魯國紀年為本,以魯惠公元年為開端顯然要比以魯隱公元年為開端“合理” 得多,似乎也更合乎杜預的那番道理。
《春秋》這個不當不正的開端給後人帶來了不少麻煩。僅從歷史分期 上說,所謂“春秋時代”就是因《春秋》而得名的,從這層意義來講,“春 秋時代”應該就是《春秋》紀年的起訖時間。始年的問題是:一般說周代 分為兩段,前半段是西周,而從周平王東遷洛邑開始算後半段,是為東周; 東周又分為兩段,前半段被稱為“春秋時代”,後半段被稱為“戰國時代”。 那麼,如果嚴格依照《春秋》編年,從周平王元年到魯隱公元年中間的這 四十八年卻沒了著落。
建國以後,學者總述近年對這段歷史的分期之爭說: “新中國成立後,50 年代范文瀾修訂重版的《中國通史簡編》將春秋這段歷史以兩種年代標明,即東周是公元前 770 年至前 403 年,春秋是公元前 722 年至前 481 年。之後,郭沫若的《奴隸制時代》將春秋時代定為公元前 770 年始,以《史記·六國年表》所載周元王元年即前 475 年作為春秋、 戰國時代的分界線。
從此‘春秋史’的時間就定位在公元前 770 年至前 476 年。……70 年代末以來史學界對這一年代定位的下限提出了異議……所以, 我們同意將公元前 770 年至前 453 年作為春秋時代的起訖年代。”這一分期問題就這樣被“議定”出來,從周平王元年到魯隱公元年之間的四十八年就這麼塵埃落定了。但是,最初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 《春秋》到底為什麼要從魯隱公開始?
無論如何,始於隱公元年都像是一個不當不正的開始,但在歷史上的問題是, 以《春秋》之地位,這個問題必然要有一個圓滿答案才對。杜預雖然給出了一個權威而貌似合理的解釋,但深究起來依然難以令人信服。
當代學者曾對杜預的理由一一提出過質疑,大意是:如果說時代相近,但魯隱公的父親魯惠公和周平王的時代更為接近;如果說魯隱公是周公之後,但魯國所有的國君都是周公之後;如果說魯隱公是位讓國之賢君,但他只有讓國之意卻未成讓國之事實,最後還遭人篡殺——此事原本就不足為訓,杜預此論“牽強附會,無待深辨”。杜預的解釋到此就變得站不住腳了,但聖人深意究竟何在,歷代學者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二、歷代《春秋》始於隱公元年的合理解釋
問題只有一個,答案卻有很多。
比較合理,切有代表的有以下幾種:
1、顧炎武的說法
而從魯隱公以後,世道亂了,史官 散了,孔子懼怕歷史記錄會遭中斷,這才開始編修《春秋》。魯國的歷史檔 案從魯惠公之前都還完好,又是出自良史之筆,所以孔子對這段歷史“述 而不作”;而魯隱公以後的歷史記載卻開始亂了,所以孔子才去斟酌編修, 即所謂“作《春秋》”。所以說,《春秋》並不是從魯隱公開始的,而是從魯 國建國的時候就有的,可魯惠公以前的那部分《魯春秋》早已失傳,後人 看到的只是孔子手定的斷自魯隱公以下的那部分而已。
2、清人何焯在《義門讀書記》的說法
《春秋》為什麼不始於惠公而始於隱公?答案很簡單:《春秋》是一部討伐亂臣賊子之書, 而隱公後來正是被亂臣賊子害死的。如果聯絡到隱公對桓公(殺害隱公 的合謀者之一)的好處,給人的感觸自然更深。
3、當代學者王樹民的說法
《春秋》的發端其實是和三桓有關。 孔子時代的魯國正是三桓的勢力甚囂塵上的時候——《論語》裡就沒少這些記載,魯國國君幾乎被架空,而三桓當中又以季孫氏僭越至高權力, 還曾經以天子之禮樂規格“八佾舞於庭”,搞得孔子“是可忍孰不可忍”。
這所謂三桓即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魯莊公、 慶父、叔牙、季友這兄弟四人圍繞繼承權展開一連串的生死惡鬥,後來, 慶父的後人別立宗族,稱為孟孫氏(也作仲孫氏),季友的後人就是季孫氏, 叔牙的後人就是叔孫氏,又因為慶父兄弟都是魯桓公之子,所以孟孫氏、季孫氏、叔孫氏便被合稱為“三桓”。
“三桓”這個名稱的由來是得自於魯桓公的,而這位魯桓公正是魯隱公的弟弟。這兩兄弟也曾因為君位 繼承問題很有過一番糾葛,最後魯桓公暗殺了魯隱公而即位。那麼,很容 易的理解是:孔子如果想說清楚自己所處的時代,說清楚魯國的當代史, 那就怎麼也避不開三桓;而要想說清楚三桓的歷史脈絡,就必須從魯隱公講起。所以,《春秋》才需要從魯隱公開始。
4、“二王並立”學說
《春秋左傳正義》引《竹書紀年》提到太子宜臼(即後來東遷周室的周平王)投奔西申, 被申侯、魯侯及許文公擁立為王,為突出宜臼的正牌太子身份,周王宜臼 被尊為“天王”,與周幽王形成了二王並立的局面,周幽王那邊則立了褒姒所生的伯盤為太子。而在幽王死於戰火之後,虢公翰又立王子餘臣於攜,餘臣與宜臼又形成了新的二王並立之局。
天王宜臼與攜王餘臣各有一批支持者,互相都視己方為正統,視對方為僭越。直到周平王十一年(前 760 年),攜王才被晉文侯所殺,長達十二年之久的“二王並立”局面方告結束,周平王(天王宜臼)的一統局面才在事實上確立下來。
作一下時間上的對比:魯惠公元年是前 768 年,雖然僅在周平王元年 (前 770 年)之後兩年,但這時候的天下仍處在宜臼與餘臣的二王並立時期,而魯隱公元年則在前 722 年,這時已是周平王四十九年,二王並立的局面已然結束,周平王已是無可爭議的天下共主。舊時代徹底落幕了,新舊交替時期的紛擾之局也已經塵埃落定,新時代開始,《春秋》選在這個時間作為起始,自然也是有幾分道理的。
至於孔子編修《春秋》為什麼從隱公元年開始,這個問題,孔子他老人家也沒明確交代,只能是後人基於孔子言論合理的推斷。
回覆列表
《春秋》是中國現存第一部編年體的史書。儒家經典之一。以魯國十二公為次序,起於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迄於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所以要把春秋從公元前722年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