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湘俚伢子
-
2 # 小賴沒有料
1,產蛋需要 春天氣溫慢慢升高,太陽曬得越來越久,是雞產蛋的旺季,為了讓雞多生蛋,必須多喂點營養的給它吃。
2,避免髒蛋、碎蛋,籠養蛋雞要及時清除底網上的糞便,產蛋箱中的墊料要保持清潔。要勤撿蛋,大群產蛋雞每天至少要撿蛋4次,且要輕撿輕放,防止蛋的髒汙和破損。
3,做好病蟲害預防, 春季氣溫漸升,各種病菌大量繁殖。為了減少疾病的發生,最好在天氣轉暖前對雞舍進行一次徹底的清掃和消毒。並注意雞舍的通風換氣,保持雞舍乾燥,還要注意保溫。
4,及時清理病雞和低產雞 春季不產蛋的雞,大多是病雞和低產雞,應及時淘汰,以節省飼料。
-
3 # 鄉下曹十一
01.防寒保溫
早春氣候仍寒冷多變,低溫對產蛋雞的影響十分明顯。可採取適當增加飼養密度、關閉門窗、加掛草簾、飲用溫水和火爐取暖等方式進行禦寒保溫,要特別注意夜間溫度管理,舍內溫度控制在16℃-26℃為宜。
02.調整日糧,增加營養
早春氣溫低,蛋雞的熱能消耗大,為保持高產穩產,要提高日糧的營養水平,增加動物性原料的比例,提高日糧的能量水平,增加玉米、穀物等能量飼料的比例,全面滿足蛋雞對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的需要。
03.人工補充光照
早春夜長晝短,光照不足會引起蛋雞產蛋率下降,可人工補充光照,每天光照的總時間不應低於15.5小時,也不能超過17小時,補充人工光照的強度以每平方米雞舍面積2-4瓦燈光為宜。
04.保持舍內乾燥、空氣新鮮
早春時節雞舍仍封閉嚴密,飼養密度高,雞呼吸量大,排洩物多,氨氣、硫化氫、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含量高,易使雞發生呼吸道疾病。因此,必須注意通風換氣,降低有害氣體的濃度,保持舍內乾燥。籠養雞應勤清除糞便,在中午較暖和時通風換氣,最好採取縱向通風。
05.防應激
雞舍溫度低時,要適當增加能量飼料的比例,給雞飼餵防冷應激的藥物,並在飼料中加入維生素,以增強機體抗應激能力和抗病能力。另外,要保持雞舍內外及周圍環境的安靜,飼養員保持相對穩定、固定工作服和工作程式,動作輕緩,還要嚴禁閒雜人員進入雞舍,嚴防犬、貓、鼠等動物進雞舍。
06.搞好消毒
早春易發生蛋雞呼吸道病、新城疫等疾病,做好消毒工作尤為重要。要定期搞好雞舍內外、水槽、料槽、用具等的消毒。消毒劑要選擇三低二高的消毒劑,即低腐蝕性、低刺激性、低條件性、高效、高穩定性。要選擇三種以上不同劑型的消毒液交叉輪換使用,以防產生抗藥性。
07.疾病預防
根據本地區傳染病情況和自己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防疫程式,定期進行防疫,接種疫苗前,應檢查雞群是否健康,不健康或雞體較弱的雞群應慎用疫苗,及時使用預防保健的產品,預防雞群疾病。
-
4 # 木子聊科普1
在我們新疆尤其是達坂城早春早晚溫差特別的大。中午的時候紫外線相當的強,而到了早晚,尤其晚上後半午夜出去的時候還要穿加絨衣。。早春時節的氣候真的是多變的,這種氣候的多變性會給很多家禽養殖戶帶來不便,拿蛋雞來說,如果沒有注意好管理細節,很可能會導致產蛋率下降。
我總結了蛋雞早春飼養大摡注意事項有這幾點。
一、注意保暖與通風
早春養雞應適當增加飼養密度,關閉門窗,加掛草簾,飲用溫水等方式進行禦寒保溫。由於雞舍門窗關閉,通風量減少,積聚在雞舍內的廢氣和雞糞發酵產生的氨氣、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濃度增加,易誘發蛋雞呼吸道等疾病。因此,早春養雞要處理好通風與保暖的關係,及時清除雞舍內的糞便和雜物,保證雞舍空氣清新。中午天氣晴暖時,應開窗通風,使舍內空氣清新。
二、注意消毒與降溼
早春氣溫較低,細菌活動頻率下降,但雞體的抵抗力也普遍減弱。如果忽視消毒,極易導致疾病暴發流行,造成慘重損失。因此,必須做好嚴格的消毒工作。早春養雞由於舍內通風量較小,水分蒸發量減少,如果消毒不當更會增加雞舍內溼度,給細菌和寄生蟲的大量繁殖創造良好條件。因此,早春養雞一定要強化管理,注意保持雞舍內環境的清潔與乾燥。
三、注意飼養與管理
早春季節外界氣溫較低,雞體禦寒的能量消耗較多,因此飼料消耗要比其他季節增加10%左右。所以日糧中必須保證一定的蛋白質和適當增加含糖量較高的高能量飼料,以滿足雞體的生理和生產需要。早春養雞由於蛋雞的抵抗力下降,要特別注意搞好防疫防病工作,定期進行預防接種。根據實際情況,可定期有計劃地投餵預防性藥物,適當增加飼料中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以增強蛋雞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
5 # 新鄉貓MAO醫聖
正值冬春換季氣溫不穩,應激增加,且疾病多發,養殖戶更應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飼料利用率和料蛋比,從而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收益。
1、適宜的溫度
雞舍保持適宜的溫度,是產蛋率保持平穩和提高飼料利用率所必須的。初春時,氣溫較低,應根據當地具體情況逐漸地將防寒設施撤去,儘量使產蛋雞舍氣溫維持在10~15℃以上。據悉,15℃以下,溫度每降1℃,產蛋率將下降1.5%,20℃時產蛋率佳,26℃以上蛋殼變薄,30℃以上破蛋率明顯增加,育成及產蛋雞的日溫差應控制在6℃之內。
同時也要兼顧通風換氣。在每天中午氣溫高時開啟門窗,以排出有害氣體。雞舍相對溼度應保持在60%~70%,舍內二氧化碳含量不能高於0.3%,氨氣濃度不能低於15~20μl/L。
2、合理的光照
春季開產階段,光照要增加,密閉式雞舍一般早、晚各開、關燈1次,比較理想的是採用早晨補充光照,紅燈光照效果更佳。產蛋雞應每天早5點開燈,晚9點關燈,使光照時間穩定於16個小時。光照時間要逐漸增加,可在原來8h/d的基礎上,每週增加1h,連續2星期以後,再每週增加0.5h,多不超過17h,以後保持穩定。開放式雞舍全靠自然光照,不足16h的部分可用人工光照補充,光照強度以10Lx為宜。燈泡應每1~2周擦拭一遍,以保持足夠照度。設定可調變壓器,同時安裝光照時間控制器,減輕對雞群的應激。
3、飼料的需要
春季換季後,要提高飼料中蛋白質、礦物質和維生素的比例,根據具體情況增加飼料中鹽的含量,控制能量飼料。
隨著氣溫逐漸升高,能量飼料多會使雞體重增加,雞的產蛋率會降低。要減少玉米等穀物在雞飼料中的含量比例,降低代謝能,以提高雞的產蛋率。
蛋雞開產後,對蛋白質的需要會相應增加,可在飼料中多新增魚粉、豆餅等。當雞產蛋率達50%時,其蛋白質含量應到達15.5%。以後雞產蛋率每提高10%,其飼料中中的可消化蛋白質含量應提高0.5%,但多不可超過16.5%,否則易引發痛風症。
4、減少應激
春季氣溫變化幅度較大,忽冷忽熱,雞群經過一個冬天,機體開產本身應激等使雞群處於亞健康狀態,容易誘發各種疾病。生產管理程式要規範,開燈、喂料、撿蛋、清糞等工作要定時,給水要充足。
注意更換飼料引發的應激。春季氣溫升高,空氣潮溼,飼料中的原料玉米、豆粕等易發生黴變使雞體腸粘膜的通透性增加,造成蛋雞腹瀉。隨著產蛋量的增加,蛋雞日糧中的石粉新增量也會增加,此時應注意石粉新增量過多或增加過快,導致蛋雞的血鈣過高,腎臟負擔加重,引起腎腫,終引起腹瀉。有時為增強食慾,防止啄羽、啄肛等現象發生,在雞飼料中添加了過多的食鹽,使雞飲水過度,也常會出現強烈腹瀉。另外,魚粉的新增量過大或新增的魚粉本身含鹽多,也容易導致飼料中的食鹽含量過高,引起蛋雞腹瀉。日糧中豆粕的新增比例增加,刺激腸道,加快代謝,雞糞便發黃變稀,飼料轉化率降低,蛋白含量過高易對蛋雞的肝、腎功能造成應激,導致尿酸鹽大量沉積,發生痛風症。
5、搞好衛生,加強防疫
初春時疾病少,抓住病源淨化時機,之後,隨著氣溫升高,蚊蠅等昆蟲、微生物也開始滋生繁殖,此時的氣候特點利於疾病傳播,搞好環境衛生和加強防疫應列為日常管理工作的重點。雞場門口設定消毒池,儘量做到每天消毒水的更換,整個雞場內外和雞舍內徹底清掃,定期消毒。對每個蛋雞舍做好記錄,將病、弱、殘等不產蛋雞挑出淘汰,增加撿蛋次數,每天記錄料蛋比,根據情況更換日糧,還要做好新城疫的抗體檢測工作,春天增加除糞頻率和消毒次數,可以進行預防性免疫。
-
6 # 三存的業餘生活
要知道早春時節的氣候是多變的,這種氣候的多變性會給很多家禽養殖戶帶來不便,拿蛋雞來說,如果沒有注意好管理細節,很可能會導致產蛋率下降,下面一起學習一下蛋雞早春飼養注意事項。
一、注意保暖與通風
早春養雞應適當增加飼養密度,關閉門窗,加掛草簾,飲用溫水等方式進行禦寒保溫。由於雞舍門窗關閉,通風量減少,積聚在雞舍內的廢氣和雞糞發酵產生的氨氣、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濃度增加,易誘發蛋雞呼吸道等疾病。因此,早春養雞要處理好通風與保暖的關係,及時清除雞舍內的糞便和雜物,保證雞舍空氣清新。中午天氣晴暖時,應開窗通風,使舍內空氣清新。
二、注意消毒與降溼
早春氣溫較低,細菌活動頻率下降,但雞體的抵抗力也普遍減弱。如果忽視消毒,極易導致疾病暴發流行,造成慘重損失。因此,必須做好嚴格的消毒工作。早春養雞由於舍內通風量較小,水分蒸發量減少,如果消毒不當更會增加雞舍內溼度,給細菌和寄生蟲的大量繁殖創造良好條件。因此,早春養雞一定要強化管理,注意保持雞舍內環境的清潔與乾燥。
三、注意飼養與管理
早春季節外界氣溫較低,雞體禦寒的能量消耗較多,因此飼料消耗要比其他季節增加10%左右。所以日糧中必須保證一定的蛋白質和適當增加含糖量較高的高能量飼料,以滿足雞體的生理和生產需要。早春養雞由於蛋雞的抵抗力下降,要特別注意搞好防疫防病工作,定期進行預防接種。根據實際情況,可定期有計劃地投餵預防性藥物,適當增加飼料中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以增強蛋雞體質,提高抗病能力。
-
7 # 蛋雞養殖小宋
早春氣溫變化較大,溼氣較重,這些環境因素對於養雞來說都十分不利,很容易導致雞出現生病等情況,那麼怎麼做才能減少雞在早春時出現生病的情況,讓雞安全度過呢?那就要做好以下這些管理事項。
保暖
早春氣候寒冷多變,給養雞生產帶來許多不便,特別是低溫對產蛋雞的影響十分明顯。因此,一般情況下,可採取適當增加飼養密度,關閉門窗,加掛草簾,飲用溫水和火爐取暖等方式進行禦寒保溫,使雞舍溫度最低維持在3℃~5℃。
通風
早春由於氣溫較低,雞舍門窗關閉較嚴,通風量減少,但雞排出的廢氣和雞糞發酵產生的氨氣、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會積聚在雞舍中,易誘發雞的呼吸道等疾病。因此,早春養雞要切實處理好通風與保暖的關係,及時清除雞舍內的糞便和雜物,保證雞舍空氣清新。在中午天氣較好時,應開窗通風,使舍內空氣清新,氧氣充足,防患於未然。但通風時千萬注意,不要使冷風直接吹在雞體上,以防止雞患感冒。
降溼
早春雞舍內通風量小,水分蒸發量減少,加之舍內的熱空氣接觸到冷的屋頂和牆壁會凝結成大量水珠,造成雞舍內過度潮溼,給細菌和寄生蟲的大量繁殖創造了條件。因此,早春一定要強化管理,注意保持雞舍內的清潔和乾燥,及時維修損壞的水槽,加水時切忌過多過滿,嚴禁向舍內地面潑水等。
消毒
消毒工作應貫穿整個養雞的全過程。早春氣溫較低,細菌活動頻率下降,但這時氣候仍較寒冷,雞的抵抗力普遍減弱。如果忽視消毒,極易導致疾病暴發流行,造成慘重損失。因此,必須做好消毒工作,定期進行消毒。
補照
光照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動力。早春仍然是晝短夜長,蛋雞常因光照不足而引起產蛋率下降。為了克服這一自然缺陷,可採用人工補充光照的方式進行彌補。在一般情況下,每天光照的總時間不應低於14小時,但也不能超過17小時(超過17小時會造成雞生理機能紊亂)。例如,白天的自然光照為12小時,每天就需要人工補充光照2小時~5小時。
增能
雞是靠吃進體內的能量飼料來獲得熱能維持體溫,外界的氣溫越低,雞用於禦寒的熱能消耗就越多。據測定,冬春雞的飼料消耗量比其他季節要增加10%左右。所以,在早春雞的飼料中必須保證充足的能量飼料,除了保證蛋白質的一定比例外,還應適當增加含澱粉和糖類較多的高能量飼料,以滿足雞的生理和生產需要。
強體
早春雞的抵抗力下降,要特別注意搞好防疫防病工作,定期進行預防接種。根據實際情況,可定期有針對性地投餵一些預防性藥物,適當增加飼料中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增強雞的體質,提高雞對疾病的預防能力和生產能力,提高養殖效益。
回覆列表
前幾天還是大太陽曬的腦殼發暈,這突然一下子又降溫下雨了,早春的天氣就是這麼無常,忽熱忽冷,令人難以忍受,同時也給搞農業生產的農民朋友們帶來了許多煩惱。比如說那些養殖蛋雞的大戶,這個時候管理上稍有疏忽,就會造成大損失。那麼到了春季,養殖蛋雞有哪些事項需要加強注意呢?
1、消毒
春天氣溫回升,天氣變暖,萬物開始復甦,一些病菌也不例外,慢慢地從冬眠中醒來,開始活躍起來。早春時天氣還沒有完全轉暖,雞的抵抗力還是比較低,如果這個時候忽視了雞舍的消毒工作,很容易導致瘟病的爆發,對養殖戶造成巨大損失。
2、保暖
像現在這種天氣,一時晴一時雨,早晚溫差又大,對養雞工作十分不利,特別是氣溫突然降低的時候,雞很容易感冒。因此在早春時,要特別注意雞舍的保暖工作。
3、通風
為了給雞舍保溫,我們通常會關閉雞舍四周的門窗,但是門窗關閉的時間一長,雞舍內空氣又變的混濁起來,同樣容易使雞得病。因此,給雞舍進行合理通風透氣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4、飼料
早春時天氣變化大,經常會出現低溫天氣,這個時候雞的抵抗力就會降低。而合理的選擇飼料進行餵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雞的抵抗能力。比如說給雛雞時,應把飼料中蛋白質的中含量提高4%,同時在飼料裡多補充一些其它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5. 光照
光照對蛋雞產蛋率的影響十分明顯。現在許多養殖戶都會在雞舍中掛上電燈泡,人工控制照明時間來提高蛋雞產蛋率,但是這個光照時間也並不是說越長越好。一般來說,對蛋雞每天進行的光照時間在14小時到17小時最佳,強度則按每平米雞舍用3W左右的燈光最好。
6.疾病防治
早春時是雞群發病的高發期,像慢性呼吸道病、禽流型感冒之類的疾病都容易在雞群中發生,這不,今天就出了新聞,邵陽一養雞場就出現了禽流感,養殖戶損失慘重。此外,春節時放煙花爆竹容易驚嚇到雞群,誘發法氏囊疾病。所以,在早春時一定要重視疾病的預防工作,一旦發現雞群中出現異常情況,需果斷採取相應措施,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總而言之,早春氣候反覆無常,對雞群的管理工作會帶來許多不便,尤其是在疾病防治這一塊,大家千萬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