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鴻雁讀書感悟
-
2 # 三國演義的智慧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大意是,季文子做每件事都再三考慮然後才做。孔子聽到後,說:“再考慮一次,就可以了。”
行事風格穩重是很好的,怎樣兼顧效率,是更高水平的體現。
有的人,一聽到什麼,或者一發現什麼情況,或者一想到什麼想法,就立刻行動,表面上似乎很有效率,實則不然。因為這樣行事往往是莽撞,最後的結果往往是事與願違!
有的人,像季文子這樣的,凡事都是三思而後行,想來想去,想很多,一來為未必有必要,一來會浪費許多時間和機會。人,也比較沒有魄力和效率。
我們做事,應該穩重,同時也要具有魄力和效率。但凡事情,正面想一想,反面想一想,考慮一下此時此地該怎樣做比較合理,基本沒有太多偏差。這樣是在兼顧穩重和效率。
養成凡事多思考的習慣是有價值的。但是,這是在平時的思慮時,以便形成考慮周全的能力。但是,凡是處理事情時,便要簡潔、明瞭,兼顧穩重和效率,不能拖拖沓沓、影響了大局。
-
3 # 江湖夜雨92
如此穩重的人,何必三思呢?
季文子,從名字看,是魯國大夫。文,是他死後國君贈給他的諡號,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論語》不是孔子所做,是他的徒子徒孫,在他死後收錄整理的。能夠獲得“文”的稱號,表明季文子聰敏,好學,文質彬彬。這樣一個穩重,謹慎的人,遇到事了還要三思而後行,三,在這裡是約數,表示反覆權衡。孔子聽說後,便糾正到,考慮兩次就行了。儒家講究中庸之道,做什麼事,都要把握好分寸,有些關緊事,等你拿注意,你磨磨唧唧,等想好了,黃花菜也涼了。這就叫,聰明的人,不違時,也不失時。
可見,做事,尤其是教育孩子,要因人而異,區別對待,不能一刀切。如果是子路,孔子肯定會對他說,怎麼能再思之呢?應三思而後行。每一個都有不同的出身,個性,品行,教育孩子時,要因人而異。
有一回,子路問:聞斯行諸,孔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之,孔子答,聞斯行之。你看,同樣的問題,答案卻不同。子路問,是不是聽到就做呢?孔子說不行。而冉有問,聽了就做咋樣?孔子說,行。有學生很疑惑,孔子就說了,子路,膽子太大,我得壓壓他。冉有卻膽子太小,遇事退縮,我得鼓勵鼓勵他。這就是孔子的靈活,高明之處。再看看現在,我們教育孩子,能不能深入瞭解孩子,能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呢?
所以,再思,和三思都是因人而異。東吳諸葛瑾的兒子諸葛恪拜相之後,由於他性情浮躁,有大臣就勸諫他,遇事要十思,意思是要反覆斟酌。結果還是因為行為草率,不能深謀遠慮而被夷滅三族。 -
4 # 杖芒徐行
“三思”可能不是準確的三次,而是一次又一次,古文中的“三”“九”常被用來泛指多數;同樣孔子說的“再”可能不是準確的兩次,是幾次,就如同我們現在常說的“我考慮兩天”,真是兩天嗎?誠然不是。
我覺得這樣翻譯比較貼合生活:
季文子辦事情總是遲遲拿不定注意,反覆考慮一遍又一遍才去做,孔子聽到了就說:“考慮幾次就行了。”對話有中庸的思想在裡面,要體會“度”的重要性。
這句話的意義有以下幾方面:
做事要謹慎孔子雖然說:“再,斯可矣。”,但並不代表他不主張做事前要謹慎的思想。
《論語·為政篇》中孔子說:“慎言其餘,則寡尤;慎行其餘,則寡悔。”意思是謹慎說話,可以減少失誤;謹慎實行,可以減少後悔。由此可見,孔子是主張謹慎辦事的。
謹慎是行動的前提,只有多聽、多看、多思,權衡利弊,我們才能對事情的走向提前預判,進而掌控全域性。反之,如果莽撞浮躁,急功近利,一旦事情變動,我們處理不及很可能導致行動失敗。
謹慎要掌握“度”孔子在《論語·為政篇》中曾說過一句話,正好契合了上面對季文子做事的評價。
子曰:“攻乎異端,斯害也已!”意思是說:“做事情過或者不及,都是禍害啊!”
謹慎是良好的德行,但是要掌握好心中的尺度,符合中庸的標準:“不偏不倚,恰到好處”。一味謹慎只會生出諸多顧慮,怯懦不前。所以我們辦事前,思慮周全、衡量厲害關係的同時也要堅定果斷,做到“敏於行”。
考慮適度才合宜,否則過猶不及,考慮太過導致畏手畏腳,跟不考慮的效果也沒什麼不同。
教育者要靈活變通他深知季文子是個謹小慎微的人,而且季文子的功業也印證了他不是小心到投鼠忌器的人,他只不過是想有備無患。孔子十分認可季文子的品行,在這裡的評價我覺得並不代表他不認可季文子的做法,只不過稍加指點罷了。
這也說明了孔子的思想並不固化,反而很超前,他主張的核心思想從來不變,但是他在教育方面有很強的針對性,所謂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我覺得這是當代教育者應該認真學習的地方。
-
5 # 以畫隨出
一是想,二是做。
邊做邊思知對錯。
錯了馬上停!
對了直前行。
想到就去做,
敗者欠思索!
做事不去思,
如同整體斯!
本是簡單事,
做錯悔可惜!
路有彎彎曲,
更有高和低。
如果太直板,
猶如自罪犯!
想過順心路,
必須三思行。
-
6 # 環評紅樓
這個“三”是多次的意思,不確指數字三。季文子是個很謹慎的人,遇事思慮周到,但也有點現在的“強迫症”之嫌。孔子非常瞭解他這個特點,給他指出了一個良方,那就是既要周密圓潤,又要果斷行事,別婆婆媽媽的沒個完。
《易經》第四卦蒙卦有這樣的一句話,“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君子以果行育德。”意思是這樣的,每個人如果有矇昧不懂的地方,如果馬上找明白人請教弄懂弄透了,工作和生活就會亨通。世界上沒有生下來就會的,這裡面有個時機把握的問題,人要果斷,不要黏黏糊糊。
“中庸之道”的核心是什麼呢?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的話,那就是一個“機”字。我們常說的一句俗語“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就是這個意思。大家從“機”的繁體字可以看出,它最初的含義是胎兒出生後,將臍帶用剪刀剪斷的那一瞬間。這是鮮活生命降臨世間的第一關口,也是“生機”一詞的生動形象。
孔子對季文子的這一修正,文化意義十分深遠。為世代後人把握機遇、當機立斷民族品質的形成,具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加速器作用。毛澤東主席指揮的“四渡赤水”之神勇,“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之豪邁,粟裕指揮的孟良崮戰役之顛覆,都是對機遇的精準把握。
孔子生於公元前551,他之前的歷史上有許多聖人賢達,他也自稱“敏而好古,述而不作”,表達了對古人優秀文化的崇敬和酷愛。為什麼只有孔子成為了“至聖先師”,成為儒家文化的開創者?一是他的觀點順應和傳承了中華民族之魂魄;二是他的思想接地氣,老百姓“日用而不知”,學的來用得上,這是偉大的歷史貢獻。
-
7 # 米樂讀書
“三思而後行”在今天是一個成語,指經過反覆考慮,然後再去做。這個成語在我們生活中經常用到,通常是用來勸誡某人做事要多考慮,不要急於求成或是武斷地下結論。為什麼孔子對季文子三思而後行的行為提出了反對的意見呢?是反對“三思而後行”的行為方式麼?我認為孔子所要表達的意思並非如此。
在《論語》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這段記載出自於《論語》的《先進》篇裡。大意是子路和冉有都問孔子同樣一個問題:凡事一聽到就行動嗎?結果孔子分別對子路和冉有給出了截然相反的答案,對子路的要求是“做事前想想爸爸和哥哥,先消停會兒,別衝動”,對冉有的要求卻是“做事別猶豫,要敢於大膽邁進”。結果公西華在旁聽得一頭霧水,就問老師,為啥兩位師兄問得是同一個問題,答案卻不一樣呢?孔子對此的解答是:子路為人剛強魯莽,所以教他行事要考慮到父兄尚在,不要勇猛過頭;而冉求生性懦弱,遇事退縮,見義不一定上前勇為,因此鼓勵他邁進。
這則事例實際上是孔子因材施教是一個縮影。孔子對待不同心性的人,採取不同的方法來施教,一進一退之間,使學生受益終生。在這裡他對子路的教誨,就是要子路做事前多想想,別衝動,大概就是讓他“三思而後行”。
孔子並非反對“三思而後行”的行為方式《論語》的記載中,孔子對類似反覆思考琢磨,能夠做到反求諸己的學生通常都是持讚揚的態度。比如“三省吾身”的曾參是孔子門下的高足,他自己評價一生“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般的行事,來避免身體受損,有違對父母的孝道。如果曾參做事不“三思而後行”,怎麼可能做到處處謹慎小心?
另外,還有“三復白圭”的南宮适。難道孔子只是因為南宮子容多次吟誦《詩經·大雅·抑之》的詩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蘭之玷,不可為也”就把侄女嫁給了他麼?當然不可能,孔子嫁侄女是因為孔子喜歡南宮适做事踏實、說話慎重。
儒家從孔子開始,極力提倡“慎言”,不該說的話絕對不說。就如同南容反覆所誦的那句話:白玉被玷汙了,還可以把它磨去,而說錯了的話,則無法挽回。希望人們言語要謹慎。孔子把自己的侄女嫁給了南容,表明他很欣賞南容的慎言。怎樣做到“慎言”,還不是得做事說話前考慮清楚,要“三思而後行”麼?
孔子諷刺季文子“三思而後行”,不是孔子反對“三思而行”的行為方式,而是因為季文子這個人的行事風格。季文子是個什麼樣的人呢?這個人的叫做季孫行父,他是春秋時期魯國的正卿,姬姓,季氏,諡文,史稱“季文子”。季孫行父為人謹小慎微,克儉持家,執掌魯國朝政三十多年,厲行節儉,開一代儉樸風氣。這位季文子實際上是非常了得的人物,他上承其祖成季之遺風,下啟以季氏為首的三桓政治。正因為他的努力,魯國三桓才得以順利成長,從而成為日後凌駕於魯君之上的強勢卿家。
如此了得的一個人物,孔子憑啥諷刺季孫行父做事三思而後行?
孔子諷刺季文子“三思而後行”的主要原因季孫行父素有賢良名聲,但孔子認為他的這個名聲言過其實。季孫行父遇事猶豫不決、優柔寡斷、過於謹慎事世故,所以孔子針對季文子過於優柔的缺點,提出了對於一名執政者來說,處理問題、考慮清楚利弊得失執行就完了,沒必要猶豫不決,當斷不斷。
用我們今天話講,就是對待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有的問題需要深思熟慮,有的問題就不需要瞻前顧後。
就如《易經》所講的道理:任何事情,無論好壞、對錯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所以謹慎是要謹慎,過分謹慎就變成了小器。
另外,如果按照宋代理學家程頤對此的分析見解,孔子之所以諷刺、反對三思而行,是因為:“……再則已審,三則私意起而反惑矣。”人想事,顧慮多了的確容易起私心,容易患得患失。
-
8 # 使用者1081530476592
太考人了,三思的成度太漫長,有難言的苦衷嗎?如有難言的苦衷不如放下好得多,要不你很累,什麼就無法釋懷,又無法進行,總是自脾,又無法有勇氣做好自己,換得換失,對你是否有利呢
-
9 # 2020夢想成真
這句話是說:季文子辦事,要反覆考慮多次後才行動。孔子聽到後,說:“考慮兩次就可以了。”以告誡人們:凡事都有一個度,行動前的思考亦是如此。有時思考過多,就可能會錯失行動良機。所以要把握好思考的“度”,該出手時就當機立斷,才更容易抓住機會。
-
10 # 大道無痕唯本心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這句話的的文化意思是什麼?哈哈,我一直以為三思而後行是孔老夫子說的,原來是季文子說的,不對,是他做的。這是個好同志,好領導,做事成熟穩重,還不張揚,光做不說。日子久了,名氣大了,粉絲多了。這時候,孔老夫子正在上課。哈哈,一到這裡,我就又想到了馬雲,他就喜歡別人叫他馬老師。想想看,72鐵粉,3000普通粉,眾粉雲集,馬老師,哦不,孔老夫子唾沫也講幹了,喝口茶先,休息一下。不能冷場啊,眾粉絲,哦不,眾弟子有何問題,可一一道來。眾弟子議論紛紛,有弟子站起來,躬身一禮:當前國際形勢嚴峻,季老師粉絲大漲,先生有何對策?孔老夫子心裡一咯噔:贊老季,這不是打我臉嗎?罵老季吧,大庭廣眾,有損形象。這是把我架在火上烤啊,孔老夫子心裡吐完了槽,緩緩而道:此事再議。故事講完了,俺也累了,眾弟子,哦,眾粉絲,哦不,眾網友有何問題,可隨便提。有人說:有你這麼講的嗎?好吧,我承認我是胡說八道。就這16個字,我文化水平低,就一高中畢業,我容易嗎。感謝網際網路,感謝手機,感謝CCTV,啊,又跑題了。有何文化意義?我靠,感情我前面瞎想了。文化意義,凡是和文化沾邊的都是高大上的東西。文化部,國家辦的。文化產業,資本玩的。文化名人,連我的高中老師都要畢恭畢敬,孔老夫子都嫉妒他們,就這《論語》還是在他死後由弟子合寫的回憶錄,估計老爺子還很遺憾:俺還有話說。話還沒有來說就去了。天地同悲,可恨這後來的名人還寫日記賺美元,不亦樂乎。就講這次疫情,如果三思而後行,估計黃花菜都涼了,搞不好連俺都涼了。感謝政府,感謝醫生護士,感謝CC,等等,TV就不感謝了,它已經被我家小美女霸佔了。好了,這是特殊情況,網友追問:三思而後行,到底行不行?聯絡生活實際,有何文化意義?好吧,我就談談,衣食住行最重要的住,就是房子。有網友問:當前國際形勢嚴峻,房價大漲,先生有何對策?我靠,有錢人想買就買,沒錢人才瞻前顧後。我要是建議你們三思而後行,豈不是暴露了俺也是窮光蛋。嗯,俺也曰:“再,斯可矣。”
回覆列表
意思是,季文子每次都要思考三次再去執行,孔子說:思考兩次就夠了。其實這個三思而後行並不矛盾。因為孔子是因材施教,他是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來指定教學方案,比如季文子的性格有些優柔寡斷,孔子希望他能再果斷一點,所以對他說思考兩次就夠了。同樣的策略不一定適合其他學生,所以我們理解的時候不要照搬,要充分了解當時的語境以及當事人的特點才能正確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