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魑魅涅磐
-
2 # 兔哥哨位
這個問題很難說清楚,俄羅斯方面對蘇-57戰鬥機的效能非常信誓旦旦,可以說是五代機中的翹楚,不過西方國家對蘇-57戰鬥機則是譏諷不斷,說蘇-57是一架拍扁了的蘇-27戰鬥機。直到最近,俄羅斯才確定要批次採購蘇-57戰鬥機,計劃在2024年前採購22架蘇-57戰鬥機。
蘇-57戰鬥機的雷達系統確實是一個亮點,整個機身上安裝了五套雷達系統,整套雷達系統稱N036“松鼠”雷達系統,屬於有源相控陣雷達。“松鼠”系統包括:(1)機頭安裝的N036-1-01雷達系統,該雷達也是蘇-57的主雷達,由1552個T/R模組單元組成,工作在X波段,該雷達據說探測距離超過400公里,這個距離和其它隱身五代機處於同行位置,並不突出;
(2)安裝於前機身側面的N036B-1-01小型相控陣雷達,一邊一個。該雷達由358個T/R模組單元組成,工作在X波段,可以看出來,是和機頭主雷達共同構成前面270度的掃描扇面;
(3)2個分別安裝於兩側機翼前緣延伸部位的N036L-1-01雷達,工作在L波段。L波段雷達主要用於敵我識別及電子戰,同時能夠對隱身目標進行探測,據說X波段也能探測隱身目標,那麼,蘇-57的雷達系統就有一個問題,整合化水平不是太好,是屬於無奈之舉?還是標新立異?答案只有俄羅斯自己知道。
透過蘇-57的五個雷達系統組合模式,可以看出蘇-57的雷達效能,從距離上並不能說明什麼,還要看空空導彈的水平如何,能探測1000公里的目標,導彈射程只有120公里,所以光看的遠不行,還要打的著才行。蘇-57的雷達由五個雷達分單元構成,但這並不能說明蘇-57的雷達先進,如果一架隱身機用一部雷達就把蘇-57的五部雷達乾的事都幹完了,你說那個先進?
蘇-57戰鬥機除了雷達系統獨特,還有更獨特的,就是光電雷達系統,蘇-57的光電系統比其它的隱身五代機都多。蘇-57配有101KS AtoII“環礁”電子光學系統,該系統由一個101KS-V紅外搜尋和跟蹤裝置、4個紫外線導彈接近警告感測器、2個101KS-O紅外定向干擾感測器、1個用於低空飛行和降落的101KS-P小型前視紅外感測器組成。這還不算,俄羅斯最近給蘇-57研製出了101KS-N光學瞄準吊艙,而且,據說這個光學吊艙是整個“環礁”光電系統的一部分,也就是說,蘇-57的這個吊艙實在無法安裝進機體內,只能是外掛在機體下面的。蘇-57的這個光學吊艙外掛模式,是三代機的普遍做法,因為它會增加雷達反射訊號,所以,其它的隱身五代機,除了F-22時間早,後來的隱身五代機都用機載EOTS光學跟蹤裝置替代了這樣的光學瞄準吊艙。
從蘇-57的整體效能而言,是符合俄羅斯口味的,由於在電子領域、整合化技術上的差異,蘇-57的各種裝置“堆砌”方式依舊,但總體效能是不錯的,具有俄式暴力美學的風格,既然俄羅斯認可其效能,別人怎麼說也就無所謂了,隨著時間推移,蘇-57的效能會越來越先進。
-
3 # 狼煙火燎
第一架量產型蘇57全身上下各種探測裝置
這個還真不好說,從蘇57全身上下的探測裝置來看,對戰場感知能力方面確實下足了功夫,全身N036有緣相控陣雷達就包含了7部天線,機頭的N035A前視雷達;兩側側面分別一個N036B可以照顧側面270度範圍的探測感知能力,這3個天線組合都是X波段,探測範圍幾乎覆蓋了蘇57周圍360°範圍,這也是第一款戰鬥機達到這種360°球狀的戰場態勢監控。除了這個以外,機翼前緣和進氣道前緣可動翼面還安裝了N036—L波段雷達天線,L波段屬於分米波雷達,雷達波長越長對隱身目標的有更好的探測效果,顯然蘇57在隱身探測能力上還是下足了功夫的。而且這些雷達天線採用與 機身蒙皮相結合的共形天線,顯然俄羅斯在這方面的成就非常的高。
雖然蘇57的雷達很多,但是有一點不得不說,俄羅斯的電子裝置方面落後世界先進水平一代左右,這是不爭的事實,比如在四代機還沒有出來,三代機雄霸天下的時候,同樣採用多普勒雷達,世界各國都先後放棄IRST紅外探測裝置,唯獨俄羅斯的保留了下來,為什麼?說白了就是雷達探測效能不足,需要IRST進行輔助搜尋目標,中國在引進蘇27中國產化的殲11A後,之後中國產化的殲11B主要就是更換整套的航電系統,重要的就是採用中國產雷達,因為老毛子的雷達確實差了一個檔次。當然後來四代隱身戰機的出現,讓蘇27裝備的IRST紅外探測裝置反而具有先見之明,其實還是誤打誤撞。
而現在俄羅斯的生產的有緣相控陣雷達效能到底如何?個人覺得,應該與中國、美國和歐洲的同代產品效能應該還是差一些,只是俄羅斯一向習慣將各種資料搞得很亮眼,讓人找不出破綻。但同時我們不得不承認俄羅斯的整合能力和創新思想,用側面雷達來監視兩側甚至後方目標,這個是很值得學習的。包括用L波段了來反隱身,這個可能在未來空戰中會發揮決定性作用,畢竟先一步發現目標並率先佔位開火,也就搶得了空戰的絕對主動權。
第一架量產型的蘇57:01
另外,除了雷達蘇57還裝備了一套被命名101KS的光電紅外探測系統,“環礁”由101KS-V紅外搜尋和跟蹤(IRST)裝置、四個紫外線導彈接近警告感測器(MAWS)、兩個101KS-O紅外定向干擾感測器、一個用於低空飛行和降落的101KS-P小型前視紅外感測器組成,這套系統非常有特點,他能對飛機周圍全向空間實施光電紅外監視(尤其針對隱身戰機搜尋),並同時具備向來襲紅外引導頭導彈實施定向干擾,這也是世界戰鬥機史上第一次在戰鬥機上用上了紅外定向干擾。101KS-O紅外定向干擾感測器是一種全新的、以前戰鬥機沒有采用過的,對紅外製導的格鬥導彈進行主動干擾的電子對抗裝置。
目前世界主流的格鬥彈的紅外引導頭都是陣列的引導頭,並非1個或者兩個紅外探測頭,他是4*4、8*8、16*8的一個陣列形成的紅外探測器,能夠根據接受到的目標、機身、機翼、機頭、機尾不同的紅外溫度,這樣形成一個大致的成像,傳統誘餌彈在陣列引導頭上就是一個亮點,會被直接斷定為假目標,然後被直接過濾掉,誘餌彈這種干擾對現代紅外引導頭已經基本無效了,也就是說引導頭能夠分辨和跟蹤一個尾部溫度非常高且類似飛行形狀的目標。而蘇57安裝的紅外定向干擾器就是用來對付這種引導頭的盾成像,他是直接發射一種鐳射對引導頭進行持續定向照射,讓其致盲也好或者直接燒燬引導頭也罷,總之應該是經過俄羅斯測試有效的,才會這樣裝備上去。當然這是一種新技術,一個新的創新,如何精確定位並定向干擾速度很快、又很小的紅外引導頭?干擾的效果到底如何?這個還需要實戰檢驗才能知道效果。
從目前國外媒體透露出的訊息來看,蘇57飛機上X波段的機頭+兩側雷達,分別檢測飛機周圍的環境,這樣技術說明蘇57對戰場態勢的監控尤其是空中環境的監控是下了大功夫的,另外還在機翼前緣和進氣道前可動翼面安裝L波段雷達以提高對隱身戰機的探測能力,還有全套的101KS光電紅外探測裝置,以及俄羅斯最新的L402電子戰系統,因此蘇57絕對不能簡單的理解成這就是一架拍扁的蘇27,輕視敵人是要付出代價的。而蘇57之所以能夠躋身五代機的行列,除了在隱身上有缺陷外,其在戰場態勢監控上,在紅外成像的干擾上,它是有自己獨到之處的,這反映了俄羅斯人在飛機設計總體把握上,隱身方面確實是不太行,但有些東西在創新性、超前性是非常好的,因此我們說不能輕視蘇57戰鬥機的空戰能力。
-
4 # Mao500Knight21206299
這些年蘇聯遺留的戰鬥機在全球被西方戰機吊打,西方老牌資本主義強國親自上陣,各種干擾一開,一出門就跟瞎子差不多。俄華人自己也不指望自己的su57出門還能得到自家太多的系統支援,做好了各種單打獨鬥的準備,然而就那麼大點的天線,跟西方電子對抗估計還是不夠看,不能說他東西不好,只是對手太強,俄國又太衰弱了。
-
5 # 從此蕭郎是路人甲
蘇57複雜的雷達系統就是為了彌補隱身和探測方面的不足。
近期命途坎坷的蘇57總算是迎來一個好訊息,在首飛10年多後,第一架量產型蘇57即將交付,俄羅斯空天軍也即將進入五代機時代。
說起來這架蘇57並不是蘇57的首架量產機,原本計劃於一年前交付的第一架量產機在工廠試飛時墜毀,使得蘇57的服役年限又延後了一年。當然,這第一架量產型蘇57也是交付給測試中心,俄羅斯空天軍的作戰部隊裝備蘇57還得再等等。
比蘇57晚一年首飛的殲20已經服役4年了,而且早已裝備前線作戰部隊並執行戰備值班任務,這也體現了兩個國家迥異的國運。當然肯定又朋友拿發動機槓一下,這不裝備太行改型發動機的殲20已經服役,推力增大不僅提升了殲20的飛行效能,而且增強的發電能力也更能兌現殲20強大的航電系統的潛力。
說回蘇57,中國軍迷朋友對這款俄羅斯五代機的評價可謂是爭議極大,吹捧者被它眼花繚亂的超機動效能迷得五迷三道,當然更多的軍迷對它的隱身效能不屑一顧,認為它算不上真正的五代機。拋開這些非黑即白的二極體行為不談,作為一個擁有深厚戰機研製底蘊、並且仍然具備高超研製能力的國家,俄羅斯確實在五代機的研製上有一些獨特的思路,比如蘇57上覆雜的感測器系統,其中又以機載雷達系統為代表。
一般戰鬥機只在機頭方向安裝一部機載雷達,主要用於對戰機最重要的前向目標進行探測,而蘇57除了在機頭安裝了一部N036型AESA雷達,還在機頭側方分別安裝了2部稍小一些的AESA雷達。此外,還在機翼前緣安裝了一部L波段雷達,之前很多半吊子軍事自媒體宣稱這部襟翼L波段雷達是用於探測隱身目標,其實看這雷達的尺寸就知道,這部小雷達不可能具備對隱身目標有效的探測能力,其用處主要是敵我識別。即便如此,蘇57的三面陣機載雷達還是頗為特立獨行,為戰機提供了超過270度的探測範圍,理論上提供了戰機的態勢感知能力。
蘇57採用三面陣雷達,很大程度上是為了彌補自身隱身效能方面的缺陷。受制於種種主管和客觀原因,蘇57的隱身效能並不理想,僅僅是對前向隱身重點進行了最佳化(即便如此,蘇57的前向隱身效能與F22、F35、殲20也差距較大),而側向隱身效能非常差,在空戰中很容易被對手利用隱身優勢在側向偷襲成功。那怎麼彌補這個巨大的技術缺陷呢?俄羅斯人就想出了這個簡單粗暴的辦法:既然你能偷襲我側面,那我在側面裝個雷達也早早發現你唄。
值得一提的是,機載三面陣雷達並不是俄羅斯人的獨門秘技,中國在2018年航展上也展出過KLJ-7A三面陣機載AESA雷達,用於梟龍BLOCK3的雷達競標。
蘇57作為目前唯一採用三面陣的戰鬥機,其雷達探測效果還有待檢驗。至於說蘇57的雷達探測能力是否世界第一,筆者持懷疑態度。無論是前蘇聯還是俄羅斯時代,受制於電子和化工工業水平,其機載雷達就費拉不堪,與歐美等國有10-20年的差距,近年來也被中國超過。君不見殲11B中國產化的頭一件事情就是用中國產機載雷達換掉蘇27SK上的N001。蘇57採用三面陣雷達於其說是獨闢蹊徑,倒不如說是技術差距下的寄希望於大力出奇跡。
-
6 # 歷史堆中的胖子
如果雷達裝的多就代表探測能力,那f22、f35、殲20這些都是傻了才不裝的嗎?
蘇57裝那麼多那是體現了俄羅斯一貫粗暴的手法,能力不行數量(體積)來湊!比如蘇27的雷達就比f15和f16的雷達大的多,如果單純體積來看,蘇27雷達那就是碾壓性級別的,但很可惜,蘇27的雷達探測能力甚至還要比f15弱那麼一丟丟。但俄羅斯是真沒辦法,因為做不出既強大又體積小的機載雷達,所以才整了那麼大的,指望“大力出奇跡”。
放到蘇57上同樣如此,俄羅斯也根本沒想過雷達水平能一下子趕上來,但在蘇57上又不能像蘇27那樣裝個超大號雷達,畢竟蘇57的一切武器、燃油都要內建,根本就裝不下,於是俄羅斯就別出心裁的裝多個雷達。
至於這種辦法有沒有用那就很難說了,畢竟5個人站到一起能看到的距離也不會比一個人遠,靠雷達數量想彌補質量上的差距,恐怕是不現實的。
蘇57的雷達裝的越多,其實越說明俄羅斯的整合能力太差,探測距離更是不可能比過f22和殲20,恐怕連f35也比不過。
-
7 # 大志遠思想空間
俄羅斯雷達特點是,看得遠,能達到400公里以上,但看不清楚!看到蘇57裝了這麼多雷達,前面的,後面的,左邊的,右邊的可多呢!這個現象讓我想起了一個幽默俗語:雞多不下蛋,人多胡打亂!
什麼意思?亂了唄!互相干擾,長體系很難。就像人們看到的蘇聯軍艦,把所有的雷達都放在軍艦表面,看起來很威武,很雄壯,但現實是互相干擾特別大,其實那是沒辦法的辦法。看看現在俄羅斯製造的軍艦,比如22380護衛艦,已經捨去了雷達堆砌的思想,趨向簡潔了。
這個外表現象體現了國家的工業製造能力和工藝水平的高低。現在最講究的是雷達一體,也是發展的方向。看看世界上最先進的中國055大驅,把防空,對地攻擊,反艦等各方面的雷達都融合到了一個雷達體系中,表面看起來特別簡潔乾淨,這都是大國製造功力。
看看美國的F22,F35,看看美國的朱姆沃爾特隱身驅逐艦,哪一種武器不是表面上簡單明瞭,裡面大有崑崙?而俄羅斯的蘇57每個方向有每個方向的雷達說明俄羅斯的電子裝置製造工藝的確有商榷的地方。當然也沒必要說俄羅斯的武器落後,這可能是俄羅斯的一種風格吧,叫暴走模式!天下誰與爭鋒?
-
8 # 歷史堆中的胖子
如果雷達裝的多就代表探測能力,那f22、f35、殲20這些都是傻了才不裝的嗎?
蘇57裝那麼多那是體現了俄羅斯一貫粗暴的手法,能力不行數量(體積)來湊!比如蘇27的雷達就比f15和f16的雷達大的多,如果單純體積來看,蘇27雷達那就是碾壓性級別的,但很可惜,蘇27的雷達探測能力甚至還要比f15弱那麼一丟丟。但俄羅斯是真沒辦法,因為做不出既強大又體積小的機載雷達,所以才整了那麼大的,指望“大力出奇跡”。
放到蘇57上同樣如此,俄羅斯也根本沒想過雷達水平能一下子趕上來,但在蘇57上又不能像蘇27那樣裝個超大號雷達,畢竟蘇57的一切武器、燃油都要內建,根本就裝不下,於是俄羅斯就別出心裁的裝多個雷達。
至於這種辦法有沒有用那就很難說了,畢竟5個人站到一起能看到的距離也不會比一個人遠,靠雷達數量想彌補質量上的差距,恐怕是不現實的。
蘇57的雷達裝的越多,其實越說明俄羅斯的整合能力太差,探測距離更是不可能比過f22和殲20,恐怕連f35也比不過。
-
9 # 大志遠思想空間
俄羅斯雷達特點是,看得遠,能達到400公里以上,但看不清楚!看到蘇57裝了這麼多雷達,前面的,後面的,左邊的,右邊的可多呢!這個現象讓我想起了一個幽默俗語:雞多不下蛋,人多胡打亂!
什麼意思?亂了唄!互相干擾,長體系很難。就像人們看到的蘇聯軍艦,把所有的雷達都放在軍艦表面,看起來很威武,很雄壯,但現實是互相干擾特別大,其實那是沒辦法的辦法。看看現在俄羅斯製造的軍艦,比如22380護衛艦,已經捨去了雷達堆砌的思想,趨向簡潔了。
這個外表現象體現了國家的工業製造能力和工藝水平的高低。現在最講究的是雷達一體,也是發展的方向。看看世界上最先進的中國055大驅,把防空,對地攻擊,反艦等各方面的雷達都融合到了一個雷達體系中,表面看起來特別簡潔乾淨,這都是大國製造功力。
看看美國的F22,F35,看看美國的朱姆沃爾特隱身驅逐艦,哪一種武器不是表面上簡單明瞭,裡面大有崑崙?而俄羅斯的蘇57每個方向有每個方向的雷達說明俄羅斯的電子裝置製造工藝的確有商榷的地方。當然也沒必要說俄羅斯的武器落後,這可能是俄羅斯的一種風格吧,叫暴走模式!天下誰與爭鋒?
回覆列表
最近網路上出現一張關於俄羅斯蘇57隱身戰機裝備有全球數量最多雷達的照片,在這張照片中細數下來會發現蘇57竟然裝備了多達11臺不同型別的雷達系統,那麼裝備了這麼多雷達的蘇57 ,綜合探測效能真的會領先殲20等五代隱身戰機,成為世界第一嗎?
首先需要澄清的是,這張照片中的“水分”是相當大的,因為其不僅將收發電磁波的雷達算成探測系統,同時將一些通訊導航、敵我識別、自衛告警系統所使用的雷達天線系統也一併歸類在一起來“硬湊數量”。所以真實情況是蘇57雖然從標題看裝備了多達11臺不同型別的雷達,但是核心的探測雷達數量並沒有比殲20多,範圍數的更清楚的雷達系統也充分暴露了蘇57航電系統的落後現狀。
首先從蘇57隱身戰機真正擁有的“雷達系統”來說,主要包括機頭的N036相控陣雷達、N036B側視雷達、N036L縫隙雷達三款雷達,這三款雷達的相互補充大大提升了蘇57的探測範圍和探測能力,同時從雷達數量上來說也的確比中國的殲20、美國的F35只裝備了機頭相控陣雷達數量更多,但是數量多並不一定代表著其綜合性能更為先進。
首先從機頭兩側的側視雷達和鴨翼前的縫隙雷達來說,側視雷達和縫隙雷達的加入能夠大大補充機頭雷達探測角度有限的問題,但是側視雷達和縫隙雷達自身也存在體積大、探測距離和雷達陣列面積大小有直接關係的問題。所以中國的殲20和美國的F35這兩款隱身戰機都沒有采用側視雷達,而是選擇了體積更小、探測精度更高、更難以被幹擾和戰場隱蔽性更高的分散式光電孔徑探測系統,外加座艙全系投影顯示系統來完成整個空域的對外空情探測,這套系統最大的優勢除了體積小、重量輕外,在工作狀態下不會和雷達一樣發出雷達波,所以可以做到隱身飛行下持續對外探測的能力,而這點恰恰是蘇57裝備的側視雷達和縫隙雷達所不具備的能力。
同時對於空間有限的機頭內部結構空間而言,蘇57在機頭兩側加裝了側視雷達,雖然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蘇57的探測範圍,但是側視雷達的加入勢必也會侵佔機頭主雷達的使用空間,造成主相控陣雷達天線陣列面積被迫縮小,探測距離和多目標同時追蹤能力都受此影響而下降。而且其分佈在機身各處的雷達告警系統並沒有和其他五代隱身戰機一樣整合化設計,所以不光顯得整體架構很落後,而且整體效能也比較落後。
但是中國的殲20沒有在機頭位置裝側視雷達,直裝備了體積很小的分散式孔徑探測系統,留給機頭雷達的空間仍然很大很充足,所以殲20可以在機頭位置裝備一臺尺寸更大、探測距離更遠、多目標探測追蹤能力更強、具備多種功能的機載相控陣雷達。
其次蘇57在機身各處裝備了四套不同雷達的紅外探測系統,以此來增強蘇57近距離格鬥狀態下的自衛截擊能力,但是這四套系統的出現同樣也證明了蘇57航電的落後。具體來說的話,蘇57共裝備有三套紅外探測系統和一套用於對抗紅外製導導彈的主動紅外干擾器。其三套紅外探測系統中,位於座艙前的球型101-ksv系統用於搜尋和武器制導,分佈於機身四周的101-KSU則是導彈逼近告警系統,位於翼根莢艙前端的101KSR則是用於夜間飛行和降落的紅外夜視系統。
和中國殲20採用ETOS和EODAS系統相比,蘇57裝備的四套紅外探測系統,不僅存在型號複雜繁瑣的問題,而且不同型別的紅外探測系統同時使用時,如果系統出錯不相容的話,很可能會對飛行員產生空間錯覺誤導,影響其近距離格鬥時的空情判斷。所以蘇57表面上看裝備了十幾種不同型別的探測系統,但是實際上只不過是沒有整合在一起罷了,所以看起來數量多,但是實際效能反而沒有全部整合、一體化更先進的殲20採用的航電系統先進。
再一個要真的按照數量算的話,殲20裝備的航電系統數量更多,直接放一張圖片大家數一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