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麗芳說兒童心理
-
2 # 心理強哥
單純去回憶或者呈現不好的回憶,不能說像往傷口上撒鹽,至少也是看著傷口什麼都不做,對於傷口而言還是傷口。你的痛苦還是你的痛苦。除非你看到傷口以外的事實,並且採取措施去處理這個傷口,否則只能依靠自然療法了。
還有一種非自然療法。這種療法首先需要你注意到以下事實:
1)寬恕他人將會治癒你;寬恕切斷了你和傷害你的人之間的鎖鏈;你可以放棄懲罰的慾望,內心充滿愛;愛和寬恕可以幫助你克服任何阻礙、困難和心痛;你可以不必讓自己遭受的對待來決定你是誰;對於每一個情境你都可以選擇愛和寬恕的態度迴應;你也可以寬恕自己並且愛自己;你可以選擇同情之心,原諒並從過去解放出來。
2)你可以依據內在的真我而選擇成為有價值的人;無條件的愛是唯一真正的滿足;你可以只以真理和愛來回應一切;你可以選擇向他人敞開胸懷,體驗生命中的愛和喜悅;你可以只因自己的本質而感覺完整和圓滿;你可以選擇享受生活,慶賀生活;你可以選擇愛和尊重自己和他人,並接受他們迴應的愛和尊重。
3)當你的意識和理解擴充套件時,真相變得清晰,你可以選擇看到真相併據此行動;你可以選擇相信存在於內心的實相,相信真理可以讓你獲得自由;你是可愛的、被寬恕的、有價值的、充滿希望的;你可以讓自己安全;你可以愛真實的自己,也可以信任自己和他人;你可以選擇享受每一刻,每一刻你都是有選擇的。
當你看到這些事實,然後再回過頭來看到回憶或傷口,你就可以採取正確的行動,讓愛與充滿治癒能力的宇宙和世界能量開始治癒自己。
我此刻也全心全意希望你幸福。
-
3 # 廣種薄收
看得出來,又是一個試圖透過閱讀心理學理論進行自我療愈的失敗者。先區分兩個問題,自我療愈能不能做到?答案是當然可以,即使那些選擇心理諮詢的求助者,最根本的好轉也是透過自我療愈實現的,當然也別忽略了,是在諮詢師的幫助下。可不可以透過看一兩本心理書進行自我療愈,答案是大機率不可以。所以你不是第一個感受到這種痛苦的人,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原因我慢慢來講。
第一,理論本身儘可能追求簡單,這樣才可以把某個問題說得清楚明白。但現實本身是複雜的,尤其複雜的是生活在現實中的人,人性的複雜到目前為還沒有哪一個理論可以完整描述。每一種心理學理論都是把人簡單化處理之後進行分析,這是一種不得已而採取的方法,畢竟我們的能力有限,做不到完整的分析解釋人,卻又試圖去解釋分析,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一句話,所有的心理學理論都有一定道理,但也存在著天然的缺陷,這種缺陷根植於我們自身的無能中,目前來看無解。越是無能的人越不想讓他人看到自己的無能,心理學家也一樣,所以沒有哪一個心理學家會告訴你自己的理論有哪些問題和缺陷,每個人都會大講特講其理論的合理的一面。門外漢尤其是傳統的理科生進入這門學科很容易把理科生的絕對性思維帶進來,看到一個理論就完全相信它,就會按照這個理論分析自己,而忽略了理論的不完善和自身的複雜,所以很有可能適得其反,痛上加痛。
第二,很多有心理問題的人其實最大的問題是缺少構建現實社會關係的能力,比如你所提到的親密關係。簡單分析一下就知道,這種能力透過閱讀直接提升的機率不大,哪裡有問題就在哪裡解決問題,關係出了問題就在關係中解決問題,而你現在脫離現實關係,試圖和一本書或者說和一個離你很遠的作者建立現實關係,可能性不大,即使建立了也是單向關係,你在讀他的書理解他的思想,他會反饋你嗎,這不是真正的社會關係,真正社會關係應該是有互動的,有來有往,你瞭解他,他也瞭解你,就心理療愈來講,更重要的是他和你一起了解你,畢竟問題是你的問題,每一個人的問題都有他自己的特殊性和生動性,不會和他人的問題完全一樣,而你現在想要從書中照搬解決他人問題的方法,行得通嗎?
第三,具體來說一下原生家庭理論,這是從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一脈相承下來的理論,這個理論的基石是潛意識,潛意識就是自我壓抑的本能和痛苦經歷,是自我不敢面對不願面對的,不然怎麼會成為潛意識。既然是自我壓抑的,又怎麼能單靠自我把它挖掘出來,自己和自己過不去,那不是傻子嗎。所以潛意識的挖掘是需要精神分析師幫助的,要兩個人一起才有可能找到它,通常還需要很漫長的時間,少則幾年,多則十幾年一生的都有。不是你想的看幾本書就可以解決問題,真的沒那麼容易。
最後總結一下,如果你覺得自己有一些親密關係的問題要需解決,建議你還是多和人交流,在現實中解決問題,如果問題比較嚴重,在現實生活中解決效果不好,可以找心理諮詢師尋求幫助,諮詢師至少是和你建立了真實的關係,雖然是在你的生活之外,但可以一定程度幫你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如果你一定要自己透過閱讀解決問題,多讀各種理論,同時要結合自己深入地思考,看到底哪種理論適合解決自己的問題,千萬不要拿一本書就當聖經,心理學這門學科中目前沒有聖經,以後應該也不會有。
-
4 # 心之愛心理諮詢
心理書籍和心理治療的最大區別是,心理書籍高度理論化和概括,某種程度上可以給讀者以意識上的認知指導,也就是說讓你懂得很多道理,而無法觸到潛意識和體驗到真實互動帶來的情緒感受。而潛意識意識化和在互動中體驗情緒情感則是心理治療產生效果的根本因素,人只有在關係中去體驗和覺察自己的行為模式方能帶來強烈的情緒體驗,這就相當於重新體驗了過去的成長經歷,固著在這裡的情結只有經過反覆的修通,才能慢慢地消除,並在與治療師的互動中逐漸發現自己的親密關係模式。
有時心理書籍看多了反而會起到負面作用,這是因為理論會強化讀者的理智化防禦和智力化防禦,就是說讀者會什麼東西都去套理論,而忽略了去體驗自己真實的情緒,而讀者的個人體驗每個時刻和每個階段都可能非常不同,並帶有獨一無二的個人特徵,心理書籍沒有這種即時性。
你說你看了關於原生家庭和親密關係的書,反而更加沉浸在過去的痛苦之中,這是因為這些理論強化了你的負面認知,負面認知導致負面情緒的產生,漸漸地你感到越來越痛苦,使得認知框架越來越狹窄。比如,關於原生家庭的書基本說,孩子的心理問題都是父母養育不當造成的,這便可能引起讀者的憤怒、失望等等。然而,這種情緒、情感並不是產生於真實的體驗,而在心理治療中把諮詢師當成父母而產生的情緒(移情)才是真實的,且有體驗的價值和領悟的作用。所以,在心理治療中,有一句話說“沒有體驗就沒有治療,沒有移情就沒有治療。”
-
5 # 裡外雅堂
近年來,隨著心理健康常識的普及,人們對心理學開始越來越關注,也越發好奇(當然,牴觸者也還存在)。各種心理學或打著心理學旗號的書籍陸續出版,網路上也出現了各種關於心理學的影片推薦,甚至出現了關於心理學的或以心理學為噱頭的綜藝節目,網路上也開始流行一些以情感為主的,所謂的心理學培訓課程。
我們為什麼需要心理諮詢你的身體健康產生問題了,需要找醫生;心理健康產生問題了,當然是找心理諮詢師了。
多數發達國家的公眾有一種普遍的認知:成功認識一般離不開兩類人,一類是法律顧問,一類是心理諮詢師。他們將接受心理諮詢看成是自信的象徵。而在中國,人們將接受心理諮詢看成是精神病和浪費時間的象徵。
當有人提到要去心理諮詢時,多數人的反應就是:這人有毛病。
“什麼樣的人需要心理諮詢?”
如果心理諮詢師告訴你心理不健康的人需要心理諮詢,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我的心理很健康。”實際上,越是嘴巴說自己健康的人,往往越不怎麼健康。
一個人在社會上生活,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是正常現象,這些情緒可能有正面的,也可能有負面的。假如是一時的憤怒,或許是很容易就平復,但如果是來自原生家庭的創傷,需要的卻是長期的療愈,有的人甚至需要花一生的時間。
心理諮詢所針對的是:面對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心理困惑、認知誤區、人際關係誤區、情感困擾等看似簡單的生活小問題而引發的情緒不良反應。有的可能已經嚴重影響個人的工作效率。
如果一個人的不良情緒長期沒有得到適當的疏導和排解,不僅對他的個人生活會造成影響,還可能影響身體健康。
研究表明,心理和生理是相互影響的。很多疾病和心理有很大關係,比如胃病、婦科病。而“癌症病人80%是被自己嚇死的”這句話,更證明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我們為什麼幻想透過一本書、一部影片等迅速解決心理創傷人們之所以不願意進行心理諮詢,很大程度上是由於面子問題和心理諮詢認識不深,以為走進心理諮詢室的人都是有病的。很多人至今將“心理問題”定義為貶義。
實際上,“問題”是一箇中性詞,日常生活無處不存在著問題,有家庭問題、學習問題、健康問題、社會問題,問題並非代表貶義和出毛病,只是對一個存在現象的描述詞。心理問題也是一樣的。
在心理學上,心理問題劃分為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和異常心理問題。如果真要說貶義,最後一個才算。
另一方面,人們將心理不健康等同於心理不正常。然而,正如身體有亞健康現象,心理也有亞健康現象,心理不健康可以說是心理亞健康的另一種表述,只是為多數人所不接受。而心理不正常則不能說亞正常,因為心理異常是沒有辦法和正常一樣的,屬於需要被治療的心理問題。而一般心理問題和嚴重心理問題可以透過心理諮詢慢慢緩解。
不過,多數人至今認為心理諮詢也就是陪人聊聊天、嘮嘮嗑而已,憑什麼要收費?多數人眼裡,認為心理諮詢根本不需要什麼付出,因而不願意付費諮詢,有的甚至認為既然是服務業,就應該免費。
這個社會的服務行業有很多,旅遊業、餐飲業、運輸業……你總不可能去旅遊不付錢,去下館子要求免費,坐高鐵不買票吧?如果你有特殊身份,那另當別論,但廣大人民群眾還是要付費的,同樣是服務業,有的付出的是體力,有的付出的是精力。心理諮詢付出的正是精力,那些你在影視劇和綜藝節目裡看起來好像很簡單的心理諮詢,實際情況中,往往傾注了心理諮詢師很多心血。而成為一名合格的心理諮詢師,並不是考個證就可以(2017年已經停考),還需要後期的進修、培訓、督導,至少5-10年才能正式接諮詢。
某些情況下,多數人幻想著迅速解決問題,但心理問題的形成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把冰層砸開,需要先找到著力點,自然不可能一次性解決。很多人因為不瞭解這個情況,覺得心理諮詢是在浪費時間,於是不願意進行心理諮詢,加上綜藝節目的過度渲染(批評一下越來越糟糕的《心理訪談》和《挑戰不可能》,以及一些拿心理學當噱頭的中國產影視劇)社會上各種快餐文化——7天解決你的拖延症,7天解決你的焦慮症,看完這部電影就治癒了,看完這本書就好了……於是寧願選擇所謂的“快速療效”。
實際上,那些能夠看完一本書或一部影視劇就突然豁然開朗的人並不多,而他們之所以能夠想通,有時候是因為正好那本書或那部劇的某個地方觸動了他,給了他一道光,但要說每個人都可以用這種方式治癒自己,就顯得有點片面了。不過,人們似乎的僥倖心理是一直存在的,因而也就不奇怪為什麼總有人前赴後繼。
當然,不可忽視的人的安全感意識。人們認為,對著一個陌生人把自己給剖析了,有點恐怖,但是,他們卻往往願意在網路上對著陌生人吐槽。為什麼?因為吐槽無壓力,被分析有恐懼。
事實上,對著陌生人吐槽的風險性更大。心理學上有一個詞叫“曝光效應”,指的是當一個人對某一個人或物有好感,越接觸,好感越多。反之亦然。許多網戀和婚外情也是這麼來的。而一直在網路世界尋找精神慰藉的結果就是,你可能會面臨家庭危機、經濟危機,甚至人身安全問題。相比之下,進行心理諮詢要安全得多,畢竟,心理諮詢師任意洩露案例實情是違背職業道德,甚至是犯法的。
總結綜上所述,僅靠一本書就想解決原生家庭帶來的問題不太切合實際,不僅僅是因為原生家庭帶來的問題是長期積累的、固化的行為模式,還因為市面上很多所謂的原生家庭書籍並沒有太多的實質內容,更多的只是事件陳述與心靈雞湯。
看完一本書,為什麼會更痛苦,因為你與書中的案例產生情緒共鳴,從而引發潛意識裡壓抑的情緒,繼而更加痛苦。建議你還是找一個心理諮詢師吧,不要把問題一拖再拖,最後嚴重化了,才想到抓住救命稻草。要知道,既然是稻草,就有可能斷。
-
6 # 心理諮詢師大盟1. 並非真的“毫無幫助”
看一些有關原生家庭和親密關係的書,會豐富我們的知識,也能提供一些新的認知角度。當然,前提是這些書真的提供了一些切實的心理學知識和建議,有一定的專業水平,並非講一些泛泛的道理。一些把心理學過度簡化的書,其實更像雞湯文,讀起來一時爽,但爽過之後其實留不下什麼。總之,為了幫助自己,去讀書瞭解心理學知識,這條路並沒有錯。
2. 跳出自己的認知模式並不容易我們即便看了一些書,也可能還是帶著自己固有的認知去解讀書裡的內容。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重要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怎樣去看待它。這有點像戴著墨鏡看風景,無論什麼樣的景色,我們看到的都是加了墨鏡濾色後的顏色,所以會感覺一切好像還是老樣子。
3. 看書並不等於改變一個人要有所改變,要經歷探索、領悟、行動三個階段。看書可以算作探索階段的功課,但這還是不夠的,之後對自己的領悟以及行動也是不可缺少的。看書是一個起點,後面還有路需要我們繼續走下去。
4. 缺乏專業幫助我們都會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也都有被壓抑的部分。讀相關的書籍,我們可能會得到一定的情感宣洩,那些壓抑多年的情緒會湧出來,可能是多年的憤怒、悲傷,這種情緒的衝擊力往往是巨大的,大到我們可能會被捲進這個情緒的漩渦,也就是沉浸在這種情緒中出不來。
這時候,專業的幫助就是十分必要的。專業心理諮詢師或者心理援助熱線,都會給我們提供很多幫助。現在,獲取這樣的服務也變得越來越便捷。
在我看來,看書是一種很好的自我學習方式,這本身沒什麼不好,只是在後面的領悟和行動階段,我們需要別人的幫助,也需要切實的努力。如果希望今後的人生能有所不同,我們至少要去做一些不同的事情,這個希望才可能成真。共勉!
-
7 # Susta
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來自過去,並選擇主動去了解相關的知識,想要和過去和解,放下過去的痛苦,這很勇敢,你有尋求改變的動機,也很正確。
但看了很多關於原生家庭和親密關係的書,卻沒有獲得自己想要的幫助,甚至更加沉浸在過去的痛苦之中,這讓你很難過、無助。
為什麼會這樣?明明你已經很努力要改變了,想要走出過去了,可為什麼沒結果,反而更差?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如何才能改變。改變的機制:經驗→道理→新行為(改變),而不是:道理→新行為(改變)。
我們看書,只能獲得道理,積累道理,如果沒有將它和自己的經驗結合起來,很難內化那些道理,實現真正的改變。
而且如果這些道理沒有讓我們獲得內心的成長,或者沒有讓我們獲得成就感,我們就很難認同它。自然也就很難用它去指導我們對行為。
其次,為什麼會讓自己反而更加沉浸在過去的痛苦中呢?自揭傷疤,直接面對,如何不痛?
但這是傷口痊癒的必經過程。
在專業的心理諮詢中,有一種治療流派,就是讓諮詢師不斷讓來訪者回憶過去的痛苦的經歷,而且要越詳細越好,越具體越好。在什麼時候發生?有什麼樣的人在場?發生了什麼?當時的感覺是什麼樣的?現在的感覺又是什麼樣的?
所以,題主,你正在痊癒的路上,何不再堅持堅持?用你在書上學習到的知識,去幫助自己接納過去,和過去和解,和過去道別,也謹記不要沉浸在過去的痛苦中。
加油呀!你會越來越好的!
回覆列表
我可以理解你說的,看了關於原生家庭的書,認為目前遇到的所有的痛苦是原生家庭造成的。如果擁有一個更好的原生家庭,那會擁有一個美好的多的現在。因此,越是發現自己早年受過一些創傷,就越是沉浸在一個受害者的角色中。一個受害者是沒有辦法從困境中走出來的。
如果我現在說,你需要接納如實如是的父母,接納他們給你的所有不完美的愛,處在子女謙卑的位置上全然的接受,可能是無比正確的廢話,因為完全做不到。因為你只是看了關於原生家庭的書,並沒有真正的把它落實到行動當中。如果你和父母當中有一些情緒存在,你就無法全然地看到父母,你看到的只是被情緒蓋住的父母和被情緒蓋住的自己。僅僅靠看書,透過思想層面的理解,是沒有辦法化解這種情緒的。真正要化解這種情緒,需要靠的是感覺層面的和解。可以使用格式塔的空椅技術和解,也可以透過家庭系統排列或者其他心理學流派,但是確定的是,思想層面上的輸入是沒有用的。
其實每一個人從父母那邊獲得的都是殘缺不全的愛,因為沒有人的父母是神。但是有些人知道自己獲得的父母的愛是殘缺不全的,依然可以感覺到非常溫暖。但是有些人就會感覺不到這種愛。如果純粹透過思想的理解就可以改變的,那社會學或者是倫理學就能解決。如果涉及的是感覺層面的,就需要用心理學專業的方法介入。
如果每天和父母通一下電話,站在一個孩子的身份,僅僅是聆聽,這給你帶來的收益就會非常大。這遠比僅僅看書和思考要有效果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