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葛大爺57453673

    這段時間在網上看見了很多關於實體店的和電商之間爭論。我不算完全的電商,也不是完全的實體店。按照網上爭論的所謂實體店就是單純的銷售產品的,我算不上實體店,我來說說我的看法。我覺得電商的出現給人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也讓購物的成本有了不少的降低,還可以所謂的七天無條件退貨,而實體店價格高,服務差等,這就是很多人贊成和鼓勵電商發現的原因。但是看問題要一分為二的看,不能一葉障目,不能只看見眼前的一點方便和利益。從開始又了商品的流通就出現了商人,而商人的出現使得商品的流通出現了快速的增長,促進了社會商品交易的發展。現在也一樣,商品有其商品的本性。就是在不同地方的價格差異化和價值增值化。這兩點屬性才使得社會的商品越來越豐富。社會經濟越來越活躍。回想一下,在電商出現和發展起來之前,那個時候社會上流動的資金可比現在少得太多了,人們能只配的資金也比現在少得多,但是,為什麼那個時候社會經濟很活躍,人間煙火味道很重,大街上總是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各種門店林立,人們的購物熱情也很高,錢也相對於現在好掙得多,普通民眾工資和收入每年都在增加也沒有見幾個要破產的人,而現在呢?瀕臨破產的增加了不止千倍,普通民眾的錢更難掙,收入沒有見增加多少,有的幾年沒有漲過工資,這是為什麼呢?有沒有人理智的想想,眼光放寬點的去看?我認為電商的出現是其很大的原因。首先電商的出現,打斷了商品的生產和流通鏈。讓在原來在這個流通鏈上受益的每一個人是去了收入,或者減少了收入。這可是相當大的一個群體。他們的失業或者收入的減少勢必讓其消費的減少,從而影響到整個社會的消費。而電商產品的價格透明又使得電商之間為了提高自己的銷量而採用最為見效的手段價格競爭。於是同樣的商品,你賣一元,我就賣九毛五,你賣九毛五我就賣八毛,形成一個惡性的價格競爭。而為了保證自己的受益於是隻有到生產廠家那裡壓價,而生產廠家也陷入電商相同的尷尬局面,而生產廠家同樣需要生存和發展,於是就只有在成本上想辦法控制了。從而偷工減料,以次充好,假冒偽劣產品層出不窮。就這樣,整個商品的生產銷售形成了一個惡性迴圈。這樣的結果就是實體店無以為繼倒閉如潮,而電商和生產廠家利潤微薄。當老闆賺不到錢,一味只為生存而操心的時候,其員工收入增加停滯甚至減少,這樣從根本上影響到了每一個人,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社會中的一員,看起來一時的得利,其實是長久的傷害,也是對於整個國家的傷害,影響到了整個社會的穩定和發展。現在社會看起來風平浪靜,但是不穩定的因素太多,而最大的不穩定因素之一就是失業人數增加,普通民眾生活壓力的增加。安居和樂業是兩大最為重要的穩定基礎。當一個普通民眾擺一個地攤都能養活一家人的時候,這個社會想不穩定都難,我們每一個人想不增加收入都難。不要給我說實體店的失業人口變成了快遞員,增加了就業。真的對比一下,因為電商的衝擊失業的人口和就業的人口根本就不成比例。如果有三千萬快遞員的失業,那麼絕對有九千萬的實體店帶來的就業。還有那些所謂說實體店的服務態度差的,真不知道是自己沒有去實體店買個東西呢?還是人云我雲?去實體店看看吧,體驗一下吧,現在的實體店還有幾個敢服務態度差的?都恨不得把進店的客人當爹了。有沒有服務差得?肯定有,難道電商所有的服務態度都很好嗎?電商能七天退貨,現在的實體店有多少步能退貨的?特別是大型商場裡面的店。當然實體店需要改進的地方也很多。實體店的發展需要支援,實體店的發展讓大多數人可以賺到錢,可以消費,帶動經濟的發展,而電商只能讓少部分人賺到錢,讓平臺成為最終的得利者,看看那些電商平臺的身價該明白了點吧,少數人暴富起來對於整個社會並不會產生多大的作用。只可能讓他們從企業家變為資本家。

  • 2 # 禹山客

    實體經濟的衰弱利倒閉,是當今的必然結果,高昂的租金,各種雜費稅金,人工工資,逼迫實體店必須抬高售價,一件廣州三十元左右的女裝,到最後賣到了三丶四百元,而同款的在網上可能也就是三十五,四十元左右,包郵到戶,對比之下,誰會去實體店充當傻大冒?

    網路經濟也是經濟,也是發展的必然結果,優生劣汰是自然規律,無論馬雲有意還是無意,最終決定的是事物的發展規律。

  • 3 # 使用者根

    實體店的衰落和倒閉是中國的網商沒有把大眾底層經濟在應用過程中出現了拐彎路,沒有把握好怎麼樣去拉動實體店經營發展而是把實體店的經營範圍給搞垮了這是在中國拉動經濟運行當中出現的最大錯誤,還有就是抱國家銀行成了空架子這是馬雲的錯,銀行成了放貸款了,那麼錢都到那裡去了?都去了這些戶聯網老闆個人手裡瞭如果政府不取消網上的一些不良運營那麼中國的經濟是要倒退的有很多人要失業沒錢掙沒飯吃怎麼辦,只有搶等等社會不穩定。

  • 4 # 執著信念在我心中蔓延06

    實體店的倒閉很大程度上都是電商造成的,實體店雖然價格高,但都是你賺我的錢,我賺你的錢,大家都有錢賺,經濟很活躍。現在我們都在網上買東西,的確便宜了很多,我們的錢一點一點的被平臺蠶食,東西再便宜到最後我們都沒有錢了,錢全部流向了平臺,平臺最大的莊家是國外,我們從他們那裡一分錢都拿不到,就好比我們去賭場賭錢一樣,到最後只有賭場賺到了錢。其實我們都意識到了這一點,現在都習慣成自然了,就算是實體店比網上便宜,我們也懶得出門懶得去選貨了,到時候大家都自身自滅吧!

  • 5 # 溢泉之水

    看來小個體戶要從歷史舞臺落幕了。錢都在往少數人手裡流動,做網店也要受到電商平臺的各種剝削。看來以後只能養雞鴨鵝豬馬羊驢來維持生活了。

  • 6 # 藍色之戀5678

    現在還關心老闆們的生活?他們能餓死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還是多關心一下給他們打工的員工們吧誰知道欠他們多少工資呢?

  • 7 # 學富五缸

    過剩、飽和才是經濟衰落的根本原因。實體也好,電商也好,一哄而上時,都逃不過微利時代的碾壓覆蓋。暴利只存於新生業態的開端,從傳統生意中滾爬出來的人不易發現新業態,因為他們已養成了傳統的思維定式,一旦離開凋蔽的傳統生意,就像上岸的魚,落水的貓,迷茫、掙扎、然後死去。

    世界變了,不需要大而全的廣度,而需要小而精的深度,在一件事上深耕細作,仍可存活。若還要粗放經營,註定是淘汰物件。病萬變藥亦萬變,如果你認為生意就是租鋪擺貨,等客上門就萬事大吉,那誰也救不了你。

  • 8 # 鄭雄家電

    俺就實體店,我想50年內不會倒閉,原因我來說說,首先實體店並不一比網上貴,相反同樣的型號比網上還便宜,我們一般會主動比網價。再說售後,咱們實體店,隨叫隨到,這個服務網上真沒法比,再者象小家電網購的壞了,一般鄉鎮沒售後點,還得到市內,你說仍了吧,才用個把月,返回去麻煩,還沒用的,本人感覺,生意越來越好

  • 9 # 辛沙

    所謂的實體店,其實往往由兩種人組成,一是房東,一是開店的老闆,當然也有二合一的。過去沒有電商,房東是想盡法子漲房租,店老闆則是想盡辦法賺消費者的錢。當然囉,生意嘛,這很正常。電商出現後,對實體店的衝擊,真的很大。我所在的街區,過去是一店難求,五層樓的商廈,頂層的店面都很搶手。現在除了一樓的店面尚有人開鋪,二樓以上的只能養老鼠了,許多花重金買下鋪面的房東,整日為還按揭而唉聲嘆氣。

    不過話說回來,聽說過炒股票炒期貨失敗而跳樓的,實體店關門,房東,老闆因而跳樓的,好像硬是沒聽說過。生意沒了,生活還得繼續,打工,做快遞小哥,啥都能活下去。有些人,換了一種活法,還活得挺歡喱。

  • 10 # 老牛臥地頭

    等到實體店關門那就是整條大街都是空蕩蕩的!那還有什麼可以依靠生活?難道都去做電商快遞外賣那就是都堵在一條高速路上一樣!倒閉背後就是層層是傳導塌陷/倒閉→_→失業→_→貸幣失信斷崖→_→破產→_→逃離生活壓力大的地方,,,,,。。

    實體店不會消失!只是在掙扎在減少!等生存不下去時,是不是隻有進工廠回農村種地!

  • 11 # 茶玩童老佔

    作為一個13年實體老闆的80後!我來說說實體經濟的衰落過程!

    2008年我們剛結婚開了自己第一個40平米的實體茶葉店!當年由於茶城新開業交租半年送半年,一年租金1.6萬!一個月租金1300,月平方租金合30多一平!由於地理位置不錯,年輕人經營勤勞,有禮貌!平均每天營業10小時以上。第一年收回裝修和店租並有微利。

    第二年到第四年保持每年8萬左右的純利潤,房租恢復原價沒有贈送優惠!但每年保持利潤的增長,因為顧客也在逐年積累!

    第五年到第八年有點小爆發,單位客戶逐漸增多。周邊縣城固定批發客戶也在增加。房租沒有大的變化保持在4萬一年左右!水電暖氣費一年3000左右!

    2015年剛好有門頭房空出來,100平房租18萬一年,但樓層挑高5.7米可以做隔層用做倉庫和茶室。我們雖然感覺壓力大但我們夫妻還是決定換大鋪門頭房,也算給自己一個壓力和挑戰。畢竟店面太小發展也受限!

    新店開業後15-17年算下帳基本沒有利潤,所有利潤除去房租水電人工幾乎沒有任何利潤。真正的給房東打工。2017年茶城修地鐵,門口的停車場變成施工工地,人流量銳減。壓力倍增,兩個孩子讀書,四個老人要贍養…我們還好大客戶老客戶都留有微信,客戶信任度高60%客戶都可以發貨!但每年業績都略虧幾萬,房租雖然優惠了三個月還是每年吃老本。隨著電商的興起,資訊差越來越小,電商平臺的低價低質產品讓很多消費者只認價格不認品質也流失了些客戶。地鐵施工四年茶城一年有300天老闆比客戶多。這就是現狀!

    疫情爆發後那就更是慘不忍睹。實體老闆很多轉型做直播,但90%堅持不到一個月。因為沒有流量和粉絲基礎,缺乏電商思路和經驗!

    總結來說:實體大量的倒閉潮有三大原因。

    第一:居高不下的租金只漲不跌是第一座大山。

    第二:電商和直播的興盛在革所有中間商的命。各行各業都在乾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命!資訊差越來越透明。

    第三:實體老闆學習力下降,沒有跟上市場變化的節奏,以前的賺錢思路和方式一成不變。

  • 12 # 老鄉—別走

    實體店商沒有衰落,是你的店衰落了!實體店商存在了幾千年,未來還會一直存在,至於你的店會不會存在,取決於你是否跟上了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卻絕於你是否改變,是否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圈,一個人賺的錢一定是你認知範圍內的錢,努力提升自己,直面變化並破局。店商這一條賽道會越來越好!

  • 13 # 寧靜淡泊的幸福

    怎麼又把實體店和實體經濟攪合在一起了。實體店不是實體經濟,只是一種古老的銷售方式。生產產品的才叫實體經濟。商業只是銷售產品,批發、零售,現在商業模式增加了網路銷售,由於無店鋪、經營成本低一點,我們消費者少出點錢而已。怎麼一樣人就心裡不爽了,把實體店生往實體經濟裡塞呢?提問者不會是白痴吧。

  • 14 # zd趣清逐流

    商品批發價是很低的,隨在商店的地段門面裝潢租金的不同而定價不同,以前物價局有批發到銷售利潤率規定的,是要查的違規要罰款。市場開放後價格沒有控制了,經商的都把漲價轉到了消費者頭上,實體店走到現在被淘汰也是合情合理。

  • 15 # 111299啦啦啦啦

    現在實體店太難幹了,十幾平方的小店房租就幾萬,平方大一點就幾十萬,掙的錢交上房租、水電、物業管理費、等等一年下來發現白玩一年。房價在漲漲實體就倒閉了。

  • 16 # 金融服務諮詢師

    華人口大,發展不均衡,低端製造業體量大,隨著時間的推移,國民對財富的日益增長及生活需要,工資從改革開放,增長了12倍多,勞動力市場成本增長非常大,由於大部分企業依靠大規模勞動力,運作成本非常高,國內企業利潤逐年下滑,再加上大國博弈,遭受經濟受到衝擊,國外製造業企業迴流影響,中國低端製造業普遍產能過剩,銷售規模受到衝擊,大批依靠出口加工的企業受到較大沖擊 ,當下應該提升智慧製造,提升高階製造業,高階服務業,解決企業存活能力,時代浩浩蕩蕩,永遠向前奔流,任何發展都是優勝劣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只有奮起者才改變困局,我們更多的企業家應該去適應時代的發展,積極去應對未來,未來一定是美好的,不能停滯不前,掛倒檔,回味過去的美好,企業家,應該時不我待,擁抱變化,擁抱夢想。

  • 17 # 世界工匠合力製造

    有天半夜凌晨一點,看到街頭還有家小賣店開著(那時還沒連鎖便利店),就進去買個打火機,地點好像是在深圳寶安區,買完後問四十來歲的老闆娘為啥那麼晚都不關門休息,老闆娘用廣東普話說,再守下,守多少是多少!深圳實體店有個特點,廣東人開的小店都能守住,十年前開的,十年後的現在也在開著,無論是土裡吧唧的餐飲小店還是雜貨茶葉店都好著呢,但凡是門面裝修高大上的,都是非廣東籍老闆,一經營不下去就怪電商

  • 18 # 和為貴4012969304922

    怨天尤人只是消除一些精神壓力,但日子還得自己過,什麼時代出現什麼產物是相對應的,座山雕式一勞永逸已經不被時代認可了,這條路已經堵車了明智的會選擇別的出路。

  • 19 # 薊州農夫閒聊之人

    實體經濟,工廠企業不敢說,但實體商鋪(不管是吃喝還是個人或家庭消費)直接面對消費者(對公除外,因為“錢不是他的”,拿納稅人的錢消費決不肝痛)倒閉也是自己“作”的,永無休止的漲價和永無休止的房屋上漲的租金。倒閉(包括店鋪持有者)也是活該了。底層百姓手中的錢就那麼多,他們只希望買到便宜點的東西,貨比三家,我也是在網上看看價格,再到店鋪或超市找到相同商品和廠家,無疑店鋪和超市就是貴,罵淘寶罵電商和網購,關鍵是“你們”怎麼賣!

  • 20 # 商務策劃

    馬雲也應該肚量大一點,中國有十幾億人,就你首富好多年了,全世界也出名了,民眾噴一下也應接受。畢竟實體店和小微企業大量倒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路由器幾個天線的好?好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