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這漫長的歲月裡。地球經歷了什麼樣的演變?
14
回覆列表
  • 1 # 玉滿華夏

    首先,你以為地球(含宇宙、太陽、月球)真的有幾億幾十億年曆史嗎?它的依據是什麼?現代科學家普遍採取的是放射性元素測定方法,即化石中鈾經過一系列變化衰變為鉛的時間,由此鑑定地質的年齡。無奈衰變的速度並不恆定,好比一座失靈的座鐘,你根本掌不了具體時間。比如科學家曾試驗測量十九世紀初在美國夏威夷水中形成的火山岩石,儀器竟顯示出的是幾億年前形成的岩石。原來進化論認為地層需要數萬年才會演變成的,所以地球歷史一定極其古老,使萬物才有了由簡單到完美的逐漸進化的機會,而人類經過億萬年工夫,由魚類、兩棲類、哺乳類、猿類最後發展成人是符合科學的。但是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美國聖海倫火山噴發後流出的大量岩漿,不到一天就形成了地層,這不說明了地球誕生時間不長嘛。再者,科學家透過精確測量的海水鹽份每年增加的速率,宇宙粉塵每年落入海中形成沉澱物的比率,地球磁場每年衰減的程度,石油和天然氣在地下貯存的年限,太陽晝夜燃燒的變化速度,月球與地球的距離變動,進一步證明了地球歷史是暫短的,進化論更是假說而非事實的。

  • 2 # 地外天使講科學

    對於地球誕生至今已經46億年了,這四十六億年裡,到底發生了什麼呢之話題,我個人的觀點認為,區別於地球的形成,取決於地球聚集太空物質所形成的體積與質量,通常情況下,太空物體聚集太空物質需要達到直徑800公里之後,才會呈現出圓形狀態,才可稱之為球,地球的形成也不例外。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

    我們的太陽和太陽系已誕生了約為50億年漫長的時間,太陽和太陽系誕生之初,只有恆星(太陽)的存在,是沒有八大行星現象存在的情況。隨著時間之箭的推移,一方面,太陽擁有一個巨大的不可視見的磁場存在,太陽磁場涉及的太空間範圍,就是太陽系的太空間範圍。有磁場的存在,就必定會有區間性磁力線圈的存在,太陽的自轉運動,會連帶性地牽引著其巨大的磁場及其磁力線圈進行圓周迴圈運動,會自然形成太陽系太空間衛體物質(各類星體)不同區間的執行軌道現象。

    二方面,太陽擁有巨大質量的核能物質,能持續透過核聚變超高溫燃燒的自然手段,向太陽系的太空間源源不斷地釋放出光和熱以及龐大數量的塵粒流物質,為太陽系太空間萬物的誕生與形成提供了塵粒流物質的來源,孕育著太陽系太空間物質的成長與壯大。我們地球的執行軌道,是處於太陽系第三條磁力線圈軌道上而執行,太陽和太陽系誕生的初期,地球是不存在的,隨著太陽核聚變燃燒過程所散發在太陽系的太空間之塵粒流物質越來越多,部分逐漸圍繞著太空間第三條磁力線圈軌道而執行,從而實現了太陽塵粒流物質量的積累現象,並從塵粒→塵埃雲團→小石快→中石快→大石快→巨石塊→小行星→中行星逐漸增殖遞進的演化過程,經過太陽系初期上述約4億年演化之後,第三條磁力線圈軌道執行的中行星,其體積與質量已經達到直徑約為800公里或以上,從呈現出圓形狀態開始,才稱之為地球。即是地球誕生於約為46億年前。

    地球誕生之後,仍然保持著上述的增殖狀態,體積和質量會逐漸地發展壯大,一方面,地球也有一個磁場存在,有助於地球大氣層的形成;二方面,地球執行軌道,是太陽熱能溫差適中的軌道,是溫度處於宜居帶空間位置;三方面,地球地表會有恆溫帶現象形成,能持續保持著5~40攝氏度之間的溫度環境;四方面,地球會呈現出穩定液態水體(海洋)自然現象,能為生物的持續誕生與進化生存創造了條件。

    以上四個方面,共同為地球營造出生命可持續誕生與進化生存的自然環境,塑造出地球生物圈階段性之生存形態,直到目前為止,才能在現時的這個生命發展階段中演化出現了我們智慧的人類,人類現階段的出現,實屬是地球生物發展階段現時期的幸運。

    不知這樣的回答是否準確?!如讀者閱後覺得我說的對或有道理,希給個點贊並點選關注我,可閱讀到我相關生命科學領域前沿近二千道的原創答題,定能閱覽到你感興趣的前沿科學知識。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和學習。宇明於東莞市。(注:原創作品,版權所有,抄襲可恥。歡迎轉發。)

  • 3 # 模糊黃金紅

    地球是46億年前超新星爆炸的殘骸,初始是一團熾熱的氣態物質,在大約經過10億年茫茫太空遊蕩後逐漸冷卻,由於地球一直在不停地自轉冷卻後形成赤道略長的扁正球形,在進入太陽引力區後被太陽捕獲,成為太陽系中排行第三的一顆有很多水的生命行星。

  • 4 # 尋找未知

    聊地球,不得不說太陽。太陽是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恆星,它是由超新星爆發而來,因為宇宙早期只有氫,大量的氫聚集形成恆星,恆星內部核聚變,形成氦,氦再核聚變等等以此類推,而當聚變到鐵時,由於鐵元素穩定,聚變不產生能量,恆星坍塌,爆炸,超新星爆發,這時候,所有的元素都聚變出來了。太陽不夠大,只能進行90億年的氫聚變和10億年的氦聚變,形成不了重元素,而地球和其他行星上有大量的重元素。所以,在太陽之前,還發生過大太陽的爆炸。

    在50億年前,超新星爆炸,大部分物質受引力影響,迴歸中心,形成太陽,其餘少數物質圍繞太陽運動,融合,形成行星,行星吞噬隕石等物質,把自己的軌道清理出來。有時候隕石太大,也算是一顆小行星了,當相遇時,有的直接相撞合一,有的是小的圍繞大的運動,形成衛星。

    地球在開始形成後的幾百萬年,是一片火海,不斷的經受大小隕石的衝擊,下著火焰雨。一切穩定後,地球又經歷了幾萬年的狂風暴雨,形成海洋。由於地球自轉快,那時候一晝夜只有10小時,地球上狂風呼嘯。由於月球的作用,現在一天變成了24小時,月球也遠離地球,束縛的沒那麼緊了。

    大約在30億年前地球出現單細胞生物,它們在海洋裡遊了30億年,這30億年,是收穫氧氣的時期,為5億年前的寒武紀生物大爆發奠定基礎。而現在的海洋裡還存在著大量的氧化鐵礦脈,相信有段時期,整個海洋是紅色的,那是鐵元素含量高的表現,是氧氣讓鐵元素沉澱下來。

    5億年前,地球上突然出現了大量的多細胞生物,它們多種多樣,精彩紛呈。之後的白堊紀,侏羅紀等等也是地球上的一段美妙的歲月。

    據科學家推測,7000萬年前一個直徑50公里的彗星撞擊地球,打斷生物的進化,滅絕了百分之九十五的生物。

    700萬年前出現人類始祖,在非洲向外遷徙。

    300萬年前人類分化成直立人,尼安德特人,智人。

    10萬年前,智人對其他人種進行種族滅絕,只剩下智人一種人類,而不是像其他物種,比如,蛇有很多種蛇,鹿有很多種鹿。而北京直立人並不是我們的祖先,我們的祖先來自非洲,滅絕了直立人。

    如果有神仙,那麼他會出現在未來,而不是過去。後面的40億年,人類將親手製造出神,他們會永生。

  • 5 # 跪射俑

    https://m.toutiaocdn.com/group/6403890378915594498/?app=news_article&timestamp=1587396350&req_id=202004202325500100140400820E469075&group_id=6403890378915594498

    登入進入上述網頁瞭解詳情↑

  • 6 # 晶格常數

    一般認為地球作為一個行星,起源於46億年以前的原始太陽星雲。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樣,經歷了吸積、碰撞這樣一些共同的物理演化過程。形成原始地球的物質主要是星雲盤的原始物質,其組成主要是氫和氦,它們約佔總質量的98%。

    地球在剛形成時,溫度比較低,並無分層結構,後來由於隕石等物質的轟擊、放射性衰變致熱和原始地球的重力收縮,才使地球的溫度逐漸升高,最後成為粘稠的熔融狀態。在熾熱的火球旋轉和重力作用下,地球內部的物質開始分異。較重的物質漸漸地聚集到地球的中心部位,形成地核;較輕的物質則懸浮於地球的表層,形成地殼;介於兩者之間的物質則構成了地幔。這樣就具備了所謂的層圈結構。

    在地球演化早期,原始大氣都逃逸了。但隨著物質的重新組合和分化,原先在地球內部的各種氣體上升到地表成為新的大氣層。由於地球內部溫度的升高,使內部結晶水汽化。後來隨著地表溫度的逐漸下降,氣態水經過凝結,積聚到一定程度後,又透過降雨重新落到地面,這種情況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於是在地面上形成水圈。

    此後,地球經歷了五個時期的發展:

    地球從誕生至今分為五個時期:太古代,遠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1、太古代:地球剛形成,沒有陸地,一片汪洋。約開始於46(或50)億年前,結束於24億年前。發現的化石僅有晚期出現的菌類和低等的藍藻。由於經過多次的地殼變動和岩漿活動,所有岩石受到深度的變質,所以化石很難儲存下來。

    2、元古代:出現陸地的雛形。晚期亞歐板塊開始分離。海洋中出現單細胞的浮游生物。從距今25.0億~8.0億年的漫長時期內,生物界由原核生物演變為真核生物,占主導地位的是菌類、藻類,因此元古代也稱作菌藻時代

    3、古生代:亞歐大陸的七大板塊基本開成。藻類的產生、低等無脊椎動物的產生,少量植物的產生。古生代包括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其中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又合稱早古生代,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又合稱晚古生代。

    4、中生代:可分為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三個紀,動植物的大量產生和繁殖,天氣開始形成,恐龍經歷了產生和滅絕。

    5、 新生代:新生代,距今6500萬年是地球歷史上最新的一個地質時代。新生代被分為三個紀:古近紀和新近紀和第四紀。新生代以哺乳動物和被子植物的高度繁盛為特徵,由於生物界逐漸呈現了現代的面貌,故名新生代,即現代生物的時代。

  • 7 # 陝西地礦科技楊為先

    地球的歷史至今有46億年,從它誕生至今一直在變化著,只是發生的變化有時大、有時小,有時急劇、短暫,有時漫長而緩慢,從科學的角度,一般把大的、急劇的變化稱為突變。縱觀全球,認為地球演化過程中至少發生了八次大的突變。

    第一次突變是在距今約40億年,地球表面從紅色變為藍色。地球剛剛開始時是個高溫熔融狀態的紅色球體,後來重的鐵、鎳逐漸沉到中心而成為高溫固體狀的地核心,較輕的高溫液體狀的鐵、鎳、硫、矽形成了地外核;而更輕的氧化鐵、氧化鎂、二氧化矽、三氧化鋁在下,橄欖石、正輝石在中,上為高溫熔融粘滯層,這三個圈形成地幔層,其上部冷卻形成地殼。地殼在太平洋最深處只有5km,在青藏高原最厚處卻達80km,但它們對於地球半徑6371km來說,只能算是薄板而已。地殼形成時噴出大量的水和氣,從而形成原始的水圈,當時陸地極少,故地球表面成為藍色的海洋。

    第二次突變大約是距今25億年的太古代晚期,形成了陸核泛大陸。地殼剛形成時各地厚度差別不大,僅有少數較厚的地面露出水面,稱為陸核,如中國華北、加拿大、澳洲、南極洲、非洲的部分地區。露出水面的岩石經風化後就由大變小,最後形成岩屑、砂礫、淤泥並進入海洋而沉積下來,從而形成最早的沉積岩。由於有水和大氣,儘管當時大氣中80%是水蒸汽,11%是二氧化碳、5%是硫化氫、1%是氮,其餘為一氧化碳、甲烷等,沒有氧氣,但卻適合只有細胞壁和原生質的低等生物——細胞和冬藻的生長和繁衍。儘管它們極小,卻能在沉積岩中形成化石。到了距今25億年時,分散在各地的陸核可能相撞在一起而第一次形成泛大陸。相撞造成了強烈的地殼運動。目前依據是在河北遵化縣發現了陸核相撞而形成的縫合線,以及洋底才有的大片蛇綠岩;而且當時華北在十幾億年中在海底沉積的13000m厚的地層也發生強烈的褶皺,並形成了今天所見的山西五臺山等,故此次運動在中國一般稱五臺山運動。

    第三次突變是在距今約19億年的元古代中期形成了第二次泛大陸。在25億年前形成第一次泛大陸後,各大陸又逐漸分開,並在陸地周圍沉積了巨厚的地層,此時,由於藍藻的不斷光合作用,地球的氧氣不斷增加,一氧化碳、甲烷、硫化氫等有毒氣體逐漸減少,終於在中國首先發現了有細胞壁、原生質和細胞核的有核細胞生物——綠藻等化石,使生物從漫長的原核時代進入了有核時代。在距今約19億年各個陸核又一次相撞在一起,真是有分有合。碰撞又造成了強烈的地殼運動。以華北為例,相撞使早期沉積的5000m多厚的地層又發生了強烈的褶皺,形成了山西呂梁山等,故而稱呂梁運動。華北地核從此進入較穩定時期,並與北韓半島相連而形成華北板塊,經過這次運動後,又陸續形成了北美板塊、南美板塊、華南板塊等等,而且各板塊迅速分開,使地球的陸地沉積進一步擴大。

    第四次突變是在距今9億年的元古代晚期,第三次形成了泛大陸。同樣受地幔圈上部高溫粘滯層的驅動,各分開的板塊又一次聚合、相撞而形成泛大陸,並伴隨強烈的造山運動,它在中國突出地表現在華南板塊,僅在這裡沉積了幾千米厚的地層發生強烈褶皺,華南和四川、雲南的古陸、福建和浙江的華夏古陸等也在這時形成,中國通常稱為晉寧運動。也有學者認為第四次突變發生在約7億年前,當時地球全被冰雪所覆蓋,是地球上七次大冰期最寒冷的一次,整個地球成了一個白色的球,故有人稱此次突變為雪球事件。對此,目前學術界尚有爭議。

    第五次突變是在距今5.4億年的古生代寒武紀的生物大爆發。這時地球並沒有發生地殼運動,但由於此時地球氧的含量已大增,海水中磷的含量迅速提高等因素,促使地球上發生了生物大爆發。在距今10億年前後地球上雖已出現了無骨骼、無殼等蠕蟲類的多細胞動物,但量很少,化石地點也少。大爆發時,世界各地各個門類的帶骨骼、帶殼的動物突然大量出現,使海底世界呈現一片欣欣向榮、五彩繽紛的動物世界,它改變地球整個生物面貌。

    第六次突變是在距今2.6億年的古生代晚期形成的第四次泛大陸。板塊的相撞必造成強烈的地殼運動和大量的火山爆發。但由於中國各板塊與其他板塊拼合較晚,所以影響較小。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時期發生了地球上5次大滅絕中最大的一次生物滅絕,當時海生的無脊椎動物50%以上的科、80%以上的屬和95%以上的種全滅絕了,不僅如此,在大陸的大量蕨類植物,包括一些裸子植物及許多兩棲類和爬行類也都滅絕了。造成大滅絕的原因現仍眾說紛紜,意見不一。經過這次大災難,終於迎來了爬行類動物的大發展,尤其是恐龍的出現,它成為世界新的統治者。

    第七次突變是在距今6300萬年的中生代末期的恐龍大滅絕。最後一次泛大陸在中生代也開始逐漸解體,歐洲、非洲和南、北美洲逐漸分開並形成大西洋,與此同時,華南、華北板塊分別與歐亞板塊相碰撞,即著名的燕山運動。在南京和鎮江一線沉積的一萬多米厚的地層此時也褶皺抬升,接著在全國,尤其是華東沿海、華南發生了長達數千萬年的火山爆發,終於造成了恐龍的滅絕。從此,哺乳動物開始佔據地球的舞臺。

    地球最後一次大突變是距今450萬年左右。自6300萬年以後相當長一段時間,地球處於較平靜的階段,全球氣候溫暖溼潤,地殼運動也相對平緩,但在距今約450萬年,地球迎來了第七次大冰期,在兩極和高山形成了巨厚的冰川、冰蓋,許多動植物難逃厄運,但此後不久,人類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地球發展從此揭開新的一幕,地球無處不打下人類活動的烙印。

    綜上所述,自地球形成以來,陸地在不斷增多、增高,而海洋的面積在不斷地減少、加深。可以預測,隨著非洲板塊、澳洲板塊等北移,屆時地中海將消失,且與亞洲的喜馬拉雅山連成一體,澳洲將與東南亞諸島相撞連成一片⋯⋯!

  • 8 # 軟分享

    地球誕生至今的46年到底經歷了什麼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大約46億年前太陽系中的一堆宇宙塵埃慢慢地形成了一顆行星——地球,這一過程用了大約7億年,地球開始形成最初的地殼。

    地球形成後,大約過了4億年的時間,大氣圈和海洋開始形成。之後地球進入了太古代,這一時期經歷了大約11億年,從約35億年前到約24億年前,這時的地球處於高溫,強太陽輻射狀態,火山噴發隨處可見。但海水中慢慢溶入了大量的有機質,這些有機質為生命的形成提供了基礎,同時在太古代末原核生物開始出現。

    太古代結束後,地球就來了元古代,這一時期持續了約18億3000萬年,從約24億年前一直到5億7000萬年前,這個時期內的地球氣溫開始下降,火山活動慢慢減少,海洋麵積增加。藍藻和細菌開始繁盛,紅藻、綠藻等真核藻類也慢慢出現,在元古代的晚期一些如海綿等的低等無脊椎動物開始形成,這也是地球發生的第一次生物大爆發,由於藍藻等藻類的光合作用,大氣圈中的氧氣開始增加。

    接著地球就進入了寒武紀,這一時期約6500萬年,約從5億7000萬年前到5億500百年前,這時的地球氣候比較溫和,大型藻類出現,同時大氣圈中的氧氣含量繼續增加,地球出現了歷史上的第二次生物大爆發,也就是常說的寒武紀生物大爆發,大量的無脊椎動物出現,三葉蟲就是這時最具代表性的動物。

    寒武紀結束後,就來到了奧陶紀,約是5億500萬年前到4億3800萬年前,經歷了約6700萬年,這一時期的地球氣候溫暖,海洋的面積也增加了,這時的地球是無脊椎動物的天下。

    但到了奧陶紀的晚期,出現了一個大範圍冰期,範圍包括今天的非洲、南美洲,全球的平均氣溫甚至只有5攝氏度,由於氣候變冷和海平面下降,地球上超過60%的物種滅絕了,這也是地球歷史上的第一次生物大滅絕。

    隨著第一次生物大滅絕的結束,地球也來到了志留紀,這一時期約從4億3800萬年前到4億800萬年前,經歷了約3000萬年,在這一時期開始出現了陸生植物,脊椎動物也在這一時期壯大了起來。

    接著就進入了泥盆紀,約從4億800萬年前至3億6000萬年前,經歷了約4800萬年,這一時期是地球生物界發生巨大變革的時期,是海洋生物向陸地大規模進軍的時期,這時出現了兩棲動物,也出現了石松、木賊、真蕨等新物種。但泥盆紀的晚期,發生了地球史上的第二次生物大滅絕。

    泥盆紀生物大滅絕後地球就來到了石炭紀,這一時期經歷了約7400萬年,約從3億6000萬年前到2億8600萬年前,這一時期的地球氣候溫和潮溼,有頻繁的造山運動,陸地面積不斷增大,陸生生物得到空前發展,出現了大規模的森林,這些森林為煤炭的形成創造了基礎,全世界煤炭儲量有50%都屬於這一時期。

    石炭紀結束後就到了二疊紀,這時的氣候乾熱,地殼褶曲,造山運動頻繁。這一時期約從2億8600萬年前到2億4800年前,共經歷了3800萬年,爬行動物開始繁盛起來。但第三次生物大滅絕也來了,也是最嚴重的一次生物大滅絕,超過了95%的生物在這次浩劫中消失了。

    接著就是三疊紀了約2億4800萬年前到2億1300萬年前,這時的地球氣候炎熱乾燥,兩極比較潮溼溫和但沒有冰川。這時地球是爬行動物和裸子植物的天下,恐龍和哺乳動物在這時也開始出現了。但也出現了地球史上的第四次生物大滅絕,海洋中大約有一半的物種都消失了。

    三疊紀生物大滅絕後,就進入到了侏羅紀,侏羅紀約從2億1300萬年前開始,到1億4400萬年前結束,約經歷了6900萬年,這時的地球氣候比較溫和潮溼,內陸的沙漠也會有雨量,所以這時的裸子植物極其繁盛,同時也是恐龍霸主的時代。

    之後就是白堊紀了,約1億44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經歷了約7900萬年,這時的地球海平面變化大、氣候溫暖,地殼運動增加。白堊紀末期,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來了,恐龍在這時就滅絕了。

    白堊紀生物大滅絕後就來到了新生代,約6500萬年前到現在,是地球上最新的一個地質時代,這一時代可以說是哺乳動物和被子植物的天下,人類也在這一時代出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不能用消滅羅南的方法消滅滅霸?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