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伊娃小峰
-
2 # 石遺
這個“很多老人”是怎麼得來的?倘若是很多的話,那麼主動選擇死去的卻為何很少很少見?再者什麼叫“有尊嚴的死”,比如自殺是不是有尊嚴地死?
可以肯定,提出此問題的人,或是說“與其痛苦的活著,不如有尊嚴的死”的人,是沒有面臨“痛苦的活著”這種情況的。
有句俗話,叫做“好死不如賴活”。生命只有一次,因此,但凡是人,都希望活的時間長些,哪怕生活質量很差。
遭受病痛折磨的人,有“想死”之念者是有的。但大都只是“想”而已。當然,也有終結生命的。終結的方式基本上是自殺。自殺,是有尊嚴的死嗎?
在回答者中,有些人主張安樂死。安樂死,是有尊嚴的死嗎?其尊嚴在哪裡?主動地死亡不是有尊嚴地死。
忍受不了痛苦而終結生命,可以,但不要說的那麼高尚,叫做“有尊嚴的死”。
沒有質量地活著,痛苦地活著,給自己帶來痛苦,也給家人帶來痛苦。但是能因為痛苦而結束其生命嗎?還美其名曰“有尊嚴的死”。其邏輯和生命觀是什麼!
-
3 # 陳濟民5
這話很正確。什麼是人類垃圾?人老了生活不能自理,失能失智病魔纏身,成了沒有任何價值的行屍走肉,這就是人類垃圾。《民法典》第二章生命權 身體權和健康權第一千零二條生命權“自然人享有生命安全和生命尊嚴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權”。生命權是以自然人的生命安全和生命尊嚴為客體的人格權。成為了人類垃圾,談何生命享有權?談何生命維護權?那只有行使生命支配權,成為人類垃圾後無法奢談生的有尊嚴,那就要死的有尊嚴既安樂死,這應該受法律保護吧。
請求安樂死是行使生命保護請求權,哪些司法機關、行政機關或者負有法定救助義務的組織或個人幫助我們獲得死的有尊嚴既安樂死?這是問題的關鍵。這個問題得不到不解決,《民法典》第一千零二條生命權就是形同虛設。
-
4 # 款款深情93661566
我覺得這樣做挺好的。如果是我得了老年痴呆,或重病。我絕不會讓孩子們替我去做無謂的治療。那是勞民傷財的事。不僅救不了我們的生命。治不好我們的病痛。反而讓我們苟延殘喘地活著,生不如死。活的沒有尊嚴。事事要靠別人來侍候你。不如讓我們走去,既然人生不如意,與其讓我們這樣半死不活地活著,給別人增加太多的負擔,不如讓我們早走,早去天堂,幸福地離去,有尊嚴的走完人生。最近我一個鄰居,六十八歲,得了腦中風,家裡又貧窮,她女兒盡一片孝心,打了120。送到市級醫院進了ICU病房,總共不到一個星期10萬元花光了,而這些錢除了女兒出了三萬多外,都是兒子東借西湊來的。醫生說就是搶救過來,以後也是半身不遂,只能終年躺在床上,靠別人侍候。因為她以前就中風過一次。繼續治療還不知要花多少錢?他們是農民,只有農村醫保。為了他媽媽已經債臺高築。還要花多少錢還是個無底洞。她女兒一定要治,很孝順。可沒多少錢。兒子家更窮,其實我覺得真的沒必要花這冤枉錢。就是搶救過來最好也是半身不遂,,醫生說的。那你兒女們不要工作來整天侍候她,有可能嗎?久病床前無孝子,更何況貧窮的兒女家庭。但是不救,眼巴巴看著老媽死去,孩子心裡肯定不捨得。唉真難為了孩子們。如果她自己能清醒肯定不肯繼續治療。寧可自己走掉。人世間就有這麼兩難的事呀!
-
5 # 安之若素77652840
一方面看老人是否有養老金,一方面要看孩子的管養方式了,對於既沒有養老金和孩子也無贍養能力的老人而言,老無可依的確很淒涼。晚年衣食無果對老人身體和精神的摧殘不言而喻。所以加快這類老人的養老模式是各地方政府應該重視的重要工作。
-
6 # 使用者一片落葉
人活在世上是為了享受生活,人老了連基本的吃都不會了,拉也管不住了,還能享受什麼?這還活個什麼勁,誰的老年都是腥風血雨,都要經過病痛的折磨尤其是進了急救室,把人綁在床上,插滿各種管子,唉!那是受刑啊!科學那麼發達了,人都可以上月球了,難道人類不可以給自己一個好的歸宿嗎?在疾病不可治癒時,能不能人性化一點,讓病人少受點罪,早點離開這個世界,最後的搶救階段無非就是延長生命幾天,幾個月,可對重病人來說那是度日如年啊!如果國家立法安樂死,,我想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數會更高,不再耽悠最後終老的痛苦,也為家屬解輕負擔,也給國家節省資源,為什麼不呢?
-
7 # 散戶俱樂部
我感覺說的很對,一個人有兩個生命,其中政治的生命比人身的生命更重要。如果能夠維護自己的政治生命的尊嚴而死了要比活著一百歲還重要。
有很多的革命烈士,她們追求政治信仰,她們為了自己的尊嚴,為了民族的尊嚴,為了人民的幸福,而努力奮鬥不怕流血犧牲 ,這樣的人死了也是英雄。
當然題目的意思是人生的生活質量的生與死,生活質量的生與死也要有意義,即便是我們不想活著了,我們也應該死的有點意義。我願意有意義的死,不願意在痛苦中折磨自己。
折磨有疾病的折磨,也有社會不公,社會疾病的折磨,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為了根除社會疾病做一點什麼吧。
-
8 # 大哥198118443
忘記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艱苦奮鬥為人民創造的一切美好。痛恨社會是不應該的,別人十四億都艱苦奮鬥,這種心態糟透了!
-
9 # 潔森
我贊成支援這種說法。人到七老八十得了重病,看不好也死不成,躺在病床上不能自理,痛苦不堪,真不如有尊嚴的一死了之,也省了給子女給親人添麻煩。
-
10 # 湖北老衛
我非常贊同這個觀點。先說兩個身邊的事例。
第一個例子。我有一年已八旬的同事,一天夜間突然腦卒中被送往醫院。經過各項檢查之後,醫生很負責任地告訴親屬,根據病人情況,要麼順其自然,要麼手術。但手術的結果一是或許下不了手術檯,二是人救過來後可能成為植物人。在眾人都猶豫不決地情況下,病人的兒子當即立斷回答醫生:手術後如能保證老人生活自理,無論花多大代價都治;如一切努力都白費,最終還是植物人,那就放棄手術。最終這位老人沒作手術,沒過幾天便謝世了。事後,她的兒子告訴我,他是狠著心作出這一決定的。因為老人一輩子文靜、漂亮、有氣質,他不想讓他母親最後留下一個赤身裸體、全身插著管子的毫無尊嚴形象離開這個世界。
第二個例子,是我一戰友的妻子,一位活潑、開朗、能幹的企業領導幹部。她也是突發腦梗。當她被送往醫院後,她的女兒哭得死去活來的求醫生救她母親的命,說她不能沒有媽。醫生告訴她,就是盡再大努力,搶救過來也可能是個植物人。但女兒堅持就要母親那口氣。最後的結果真是應了醫生的那句話,除了有口氣,進食、排便都得靠管子幫忙,而且是整整拖了十年。人到這個地步,還有什麼尊嚴可言!
從以上的事例不難看出,毫無尊嚴地活著,實在是一場災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想大都是因為子女或不捨親情,或迫於社會輿論壓力,亦或有其它別的原因,才對病入膏肓的老人過渡搶救。這樣,既害慘了老人,也拖累了子女。因此,特希望一是在社會輿讓上要支援老人有尊嚴地離開這個世界,二是要在醫療制度上對過度搶救有一定限制措施,三是要給予法律支援,真正讓老人有尊嚴地離開這個世界。
-
11 # 吾本是真人
我為什麼這樣猜測呢?
因為現在人都是這樣,健康的人聽說一些病了的老人的境況,總是說這樣活著也是痛苦受罪,打針吃藥撐個三月半年的什麼意思。要是我的話我可不受那個罪,不如痛快死了利索。可人真到了那個時候就不是這個心理了。
我有一遠房大伯,七十多歲,肺癌晚期。醫院醫生說手術後也活不過一年。再加上家庭不是很富裕,就回家吃點藥打點止痛針熬著。大伯知道真相後,怕得要命,堅決要住院治療,最後死在醫院裡。
我一爺爺輩的,九十七歲,高壽,沒病。但腿腳不靈,兒女輪流侍候,沒人侍候就在屋裡拉尿,人見人煩。但最怕死,誰要在他面前說"死"字,先罵死你。最後癱在床上,非要上醫院。在醫院查了查身體,醫生說沒病,就是老了。但懶在醫院就是不回家。
人都說人越老越怕死,越有病越怕死是有道理的。如果中國真的實行安樂死,真敢簽字的病人老人有多少還真不好說。如果有人說,我籤。我告訴你,現在說了不算。
-
12 # 薔薇xxpp
“與其痛苦的活著,不如有尊嚴的死”,此話特別有道理,也人人都翹首以盼,但問題是,你打算怎麼有尊嚴的去死?你想“安樂死”嗎?中國沒有,而且永遠不會有,唯一一條路有尊嚴去死的路,就是自我了結,題主會嗎?敢嗎?
所以都是空話一場,誰不希望有尊嚴的活著?誰願意痛苦煎熬著?但在中國永遠實行不了“安樂死”的情況下,所有人重病纏身時,你都必須痛苦的煎熬著,折磨著,被折磨成人不人,鬼不鬼,成了一具活骷髏,閻王爺才肯接收你!現實就這麼殘酷,你不得不接受,所以,別夢想“有尊嚴的死”,到最後都沒有尊嚴可談!
可惜大家都沒有那個好命,能夠生活在“瑞士”,在中國的土地上,你就得面對現實,你就得做好老年疾病纏身時,沒有尊嚴的活著,沒有尊嚴的死,無一例外,這道坎,誰都躲不掉!
我這一生肯定是盼不到“安樂死”的實行了,幾十年後,不知道情況怎麼樣?也可能下個世紀出生的人能趕上,也可能永遠是個實現不了的美夢!
所以我才特別享受麻醉後的那種感受,那就是短暫的“安樂死”,昨天做腸鏡,打完麻藥我立馬就昏了過去,做完把我推出來,見到家人的第一句話我竟然說“到現在還沒給我做”,家人說“已經做好了,結果都出來了”,哦才想起來,剛才是給我打了麻藥,後面的事統統忘記了,感覺太美妙了!能在這種狀態下走,絕對是莫大的期盼!
-
13 # 夏日綠茵冬日暖陽
我覺得這句話是對的。
我聽我表姐說過一個這樣的人,是她家的親戚,她育有三個兒子,都相繼成家立業,個個過得都不錯,其中有一個兒子還蓋起了小洋樓,她在六十多歲的時候,因病癱瘓了,臥床不起,不能自理,孩子嫌她髒,就把她放在了屋外的一個很簡陋的小門房裡,每天簡單的喂她點吃的,簡單的處理一下拉尿,就放在那不再光顧。
我的表姐去看她,見到她呆滯又絕望的眼神,渴望的就是儘快的離世,已經受不起這份苦和痛,表姐說,老人滿身的臭味,滿頭的蝨子,想必她得有多麼的瘙癢,自己又不會撓,那得有多難受,她餓了的時候,又不能及時的吃到,得有多麼的無助,她便了的時候,沒有人及時的清理,得有多麼的煎熬,……,此時的她,是一百個想死,可是,她沒有這個能力去死,只有在痛苦中掙扎和煎熬,完全喪失了一個正常人的尊嚴。
其實,有多少這樣無奈、痛苦、又沒有尊嚴的失智失能的病人,在無助的煎熬著!
真是“與其痛苦的活著,還不如有尊嚴的死”,是有道理的。
-
14 # 宇麟321弘揚正能量
什麼話都不要說了!非常贊同“與其痛苦地活著,不如有尊嚴地死去”!
鄭重向國家衛生法制部門申請:
“安樂死”是時候推出來了!
-
15 # 飛上太空666888
我非常贊同這些老人的觀點。如果一個人得了重病,生活不能自理,與其痛苦的活著,真不如有尊嚴的死去。
舉幾個例子如下:一、以前我家有個鄰居,老太太得了腦血栓、成了偏癱,躺床上八年才去世,八年時間她吃在床上,拉在床上,兒子媳婦伺候了八年,她後背長滿了褥瘡,痛苦的白天晚上不停的喊叫,聽了就叫人心疼。
二、我一個老領導,身患骨癌,每天靠打止疼針,痛苦的活著,我到醫院看他,他已經骨瘦如柴沒有人樣,活著就是活受罪,活著就是沒尊嚴,活著不如早離世。
三、我家一個親戚,得了腦溢血,半身不遂,失去語言能力,丈夫也去世了,兒女們請人伺候她二十年,看著很可憐,她不會說話,不會走路,我每次去看她,就想流淚,她痛苦的活了二十年,受盡了罪才去世。
-
16 # 蒼穹日暮
這個說法我非常贊成。
人活著就要有質量,如果活不出質量,如行屍走肉一般,反倒給兒女們添麻煩,加負擔,豬嫌狗不愛,自己也光有痛苦沒有歡樂,不如死了乾淨。
說一下我身邊的真實事例。
我姑父的老父親,七十多歲就患了老年痴呆。老大老三都說家裡人手不夠,光負責掏錢,只有姑姑和姑父負責照顧。
老人雖說頭腦不清醒,可腸胃和腿腳都挺好。家裡時刻不敢離人,就怕一不小心走出去找不著。姑姑幾乎半年都趕不了一回集,天天守在旁邊。每頓都要吃兩大碗,最要命的是能吃也就算了,關鍵是水火就是大問題。
一不注意,大小便就直接拉在屋裡,床上,要麼就弄到衣服褲子上,每次都是姑姑一把屎一把尿的擦洗乾淨。把弄髒的床單衣物拿到河邊刷洗。
記的有一次,我去姑姑家,正趕上姑父揹著一絲不掛的老父親去洗澡。老人嘴裡還不停的大聲吆喝:你要把我背哪兒去,我不去,一邊喊,一邊拼命掙扎,姑父氣的夠嗆大罵:你咋不早點死呀。
姑姑無奈的說,她剛到鄰居家拿點東西,回來就看到大便又弄了一身。唉,真是造孽,這日子啥時候是個頭兒啊。
如此這般的日子整整持續了三年,姑姑和姑父早已折騰的筋疲力盡。家裡人唯一的希望老人能早點歸天。
與其這樣沒有快樂痛苦的活著,不如有尊嚴的死了乾淨。這就是人生的無奈吧。
-
17 # 茅簷老娛
我也是這麼想的,假如生活不能自理,周身疼痛,生不如死,還不如儘快了斷,別遭那個罪了,別帶累親人,早點解脫。
-
18 # 劉承澤3
大家總是喜歡講不左就右的話,難道就沒有逢中的路可走。今年,國家出臺了有關養老方面的新政策,新促進方案,都想幫老年人過好晚年生活。
人步入老年,人人都生病,病遲早要來,要有思想準備。我2021年是68歲了,現在身體健康,但有思想準備,我的盤算是進老年公寓養老,70歲時住進去,隨著老年公寓內部情況走下去,自理型,半自理型,不能自理型,價格不一樣,服務專案不一樣。
什麼有痛苦活著,有尊嚴的死去,都寄託老年公寓了,相信國家會扶持老年事業專案。
-
19 # 竹鶴3
同意,我自己也已六十多歲了,告訴子女,以後我到病重無法自理時,不搶救,不插管,有尊嚴的死去,塵歸塵,土歸土,裸身來,不帶走一片雲彩,赤身離開這世界,希望子女能尊重我的選擇,滿足我最後的要求
-
20 # 阿香婆香姐
我非常贊同這個觀點,我婆婆小腦萎縮,後來臥床,發展到吃喝拉撒都沒反應,臥床幾年來,婆婆維持生命全部靠身上插各種管維持。在親人的眼裡,她還活著,這就是安慰!但在外人來看,她這樣活著是一種痛苦,因為親人們每看她一眼,心中都是一種打擊,都會難受。其間婆婆去醫院搶救了兩次,在醫院,看到搶救的過程慘不忍睹,尤其拿管往從口腔伸進去,往外吸痰的過程更是讓人不忍直視,心都會顫抖!我個人觀點,與其這樣被動的活著,還真不如拔去身上一大堆的管子,安靜的離去!最後希望有這樣父母,有這樣親人的兒女們好好思考一下,臨終時,讓親人們體面,安祥的走好!!!
回覆列表
的確很多老人都這麼想,假如每天還伴隨著病痛,更是生不如死,沒辦法只好可憐的忍耐,我們國家現在還沒有實行“安樂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