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小青聊武俠

    刻瓷是集繪畫、書法、刻鏤於一身,集筆、墨、色、刀為一體的傳統藝術。用特製刀具在瓷器、瓷板表面刻劃、鑿鐫各種形象和圖案,通常也指在瓷器、瓷板上刻鑿成的雕塑工藝品。當代代表人物:張明文 、李梓源、田法忠、王一君 、趙新建等。

    現存最早的刻瓷是清代道光年間的。同治至光緒年間,北京的書畫家鄧石如、華法在瓷器上自寫自畫自刻,促進了刻瓷的發展。華法的刻瓷以工筆山水畫為主,以刀代筆,運用自如,並傳授給北京朱友麟、陳智光等人。光緒二十八年(1902),清廷農工商部工藝局學堂設有鐫瓷科。朱友麟為第一屆畢業生,後留校任教。他的傳世作品有“一品紅”等。20世紀,北京、上海、淄博、青島、南京等地均產刻瓷。

    刻瓷所用的特製刀具用高碳鋼和金剛鑽石製成,頂端呈錐狀,便於在堅硬的瓷器表面刻、鑿。刻瓷主要有以下幾道工序:①在白瓷器上用墨書寫或繪畫。②依據瓷器上的墨稿用鑽刀刻劃、鑿鐫。傳統技法有鑽刀法、雙勾法和刮刀法。鑽刀法是用小木錘均勻地敲打高碳鋼鑽刀,使之在瓷器表面形成大小、疏密、深淺不同的點的排列,構成所需要的畫面或字型。雙勾法是用銳利的金剛鑽石刀沿字型或畫面的外輪廓刻劃,用雙線表現字型和畫面。刮刀法是先用雙勾法刻出字畫輪廓,然後再將雙線間的瓷釉颳去,以便填色。③填色,一般填著黑色。刻瓷的品種有文具、茶具、瓶、盤、瓷板等。刻瓷風格素雅,講究刻鑿,既能體現傳統書畫藝術風格,又能保持瓷器表面的晶瑩光潔,形成獨特的效果。

  • 2 # 玉見沈華

    刻瓷是一種手工藝術表現的手法,它是集繪畫,書法,雕刻為一身,及筆墨色刀為一體的一種傳統藝術。

    在瓷器上刻畫詩文,山水,花鳥,人物等圖案,透過刻瓷的工藝,使瓷器具有更高的藝術價值,刻瓷是從歷史悠久的刻玉和石刻印章中演變而來的,優質精美的玉器和瓷器,不僅是實用器皿,也是人們喜愛的觀賞器,那麼最早是由文人墨客在陶瓷器物上,詠詩銘文為永久儲存,就讓藝人把這種瓷器把這種詩文刻在瓷器上,用單刀直線的方式刻出詩文字畫的輪廓。

    宋代定窯瓷器的裝飾,就是在瓷胚上刻出花紋後,施秞燒製的典型代表,精湛的特色工藝已經成為不朽的藝術品,也充分的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卓越才能。

  • 3 # 建設踐行者

    刻瓷是集繪畫、書法、刻鏤於一身,集筆、墨、色、刀為一體的傳統藝術。用特製刀具在瓷器、瓷板表面刻劃、鑿鐫各種形象和圖案,通常也指在瓷器、瓷板上刻鑿成的雕塑工藝品。

    關於刻瓷藝術的起源,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是認為秦漢時便有剝鑿瓷釉的藝術,稱為“剝玉”,伴隨著制瓷業的發展,大量精美優質的瓷器問世。大約從魏晉開始,帝王、官宦和一些文人墨客在玩賞瓷器之餘,很想把詠詩題文的墨跡留存於其上,以便永久儲存。當時的刻瓷藝人便在使釉前的胚上刻出花紋後施釉燒成的典型代表。實際上,胚上的刻畫與釉面上雕刻有著本質的區別。

    第二種觀點認為刻瓷藝術起源於清代乾隆年間的宮廷。著名陶瓷鑑定專家耿寶昌在其所著的《明清瓷器鑑定》一書中指出:“刻瓷工藝最早見於乾隆年間,光緒及民國時期較為流行。“常見器物有缸、盆、溫器、茶壺等。清代“康乾盛世”期間,三朝統治者深諳漢文化,對於陶瓷情有獨鍾,特別是乾隆皇帝,非常欣賞宋、明兩代的優美瓷器,凡過目喜愛瓷器,多即興提筆賦詩讚頌之。為將皇帝的墨跡永世保留,宮內的能工巧匠用硬質工具將其雕刻,並敷著墨色,墨色浸入瓷胎之內,經久不變。從此開始,在瓷器上雕刻御筆詩詞的藝術加工出現了。也就是刻瓷藝術出現了。在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的宋代和明代的瓷器,有很多是清朝帝王在瓷器背面附加親筆題寫,有藝人加以雕刻。

  • 4 # 換換換

    通常,我們對瓷器的認識是在瓷胚被燒成成品,實際上這個過程中還有很多技術工藝。比如刻瓷與嵌瓷等,這些工藝技術高超,被譽為在瓷器上繡花等!

    刻瓷就是用刻刀在瓷器釉面進行書畫雕刻的傳統藝術,沉澱著深厚的民族傳統文化,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刻瓷是集繪畫、書法、刻鏤於一身,集筆、墨、色、刀為一體。

    刻瓷的歷史,可至秦漢時期,當時出現剝鑿瓷釉的方法,稱為剝玉,是刻瓷的前身。刻瓷藝術已經很興盛,而這卻不是真正的刻瓷,清初,在瓷釉上雕刻的藝術才算是刻瓷的真正開始。

    魏晉時的陶瓷藝人也不一般,他們用簡單的刀具,在瓷釉上刻畫一番,詩文書畫便躍然於上,這種在瓷器上刻畫文字影象的方法便流傳下來了,這就是中國最早的刻瓷。

    乾隆後期,“造辦處”還專門製造供皇宮使用的刻瓷工藝品,不限於詩文,山水花鳥等形象也栩栩如生地出現,這個時期,刻瓷真正發展成為了一門新的瓷器裝飾藝術。

  • 5 # 太行山下小小強

    “刻瓷”—顧名思義,就是在瓷器上進行雕刻。

    不要小看這個手藝,這是門兒高難度的技術活,拿起筆墨,在宣紙上進行創作,已經很不容易了,練過毛筆字的也都知道,看別人寫起來,“筆走龍蛇”,短短几分鐘就能寫一幅書法作品,但是自己拿起毛筆,卻發現,書法真的“很難”。

    而“刻瓷”是在瓷器上進行創作,不僅僅限於書法作品,還有山水、花鳥、蟲魚之類的國畫,而最頂級的刻瓷大師,能在瓷器上雕刻人物肖像,還有小動物,栩栩如生,一點不比油彩畫差。

    何況,瓷器大部分情況下,都不是“平面”,需要藝術家,用特製的“畫筆”,比如鑽石筆、合金刀、錘子、磨具等一系列工具,在瓷器上面,一筆一刀,把書法和繪畫“雕刻”出來。

    瓷器不是大石碑,很多時候,都是小巧晶瑩的東西,所以上面的這些工具,也都是小巧型的,這就好比在瓷器上面做“外科手術”,雖然工具很輕,但是難度係數很高(不是簡單刻出來就行了,需要繪圖、選料、描圖、雕刻、著色、表面處理等多道工序,十分複雜)。

    刻瓷屬於我們的傳統文化,國外是沒有的,中國的刻瓷藝術品,也多次在國際上獲獎,可見外華人對我們的刻瓷藝術還是很欣賞的。

    只是,正如上面所說,現在年輕人,能寫幾個毛筆字,已經是“很稀罕”了,何況要在瓷器上面雕刻書法作品,難度係數如此之高,也導致,從事這個行業的藝術家,或者說,繼承人,非常的有限。

    2016年,刻瓷被列入山東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

    下面介紹一下“刻瓷”這門藝術的“歷史淵源”!

    1、“刻瓷藝術”起源的“三種版本”。

    第一種版本是,起源於秦漢時代。

    翻開“刻瓷”這個詞語的百科介紹,都會看到,這樣的介紹。

    刻瓷藝術是一種傳統手工藝術,秦漢時便有剝鑿瓷釉的方法,稱為“剝玉”。

    啥是“剝玉”?

    大意就是雕刻玉石,根據地質學的知識,玉石有“軟玉”和“硬玉”兩種,但是咱們通常所說的玉石,一般都是軟玉,軟玉便於雕刻。

    大名鼎鼎“和氏璧”,大概就是一塊“軟玉”(因為如果是硬玉,那個時代的人,用什麼雕刻?),由於和氏璧最後失傳了,所以也沒人知道,它到底是啥材料。

    相傳,和氏璧被秦國搶了過去,製成了傳國玉璽,但是也沒傳多久,大概唐朝後就“不知所蹤”了。

    從這件事能看出,秦漢時代的確有“雕刻玉石”的手藝人,但是當時究竟用什麼雕刻,能達到什麼樣的藝術水平,這個就不得而知了,因為唯一的“證據”,和氏璧,也失傳了。

    第二種版本是,起源於宋朝。

    因為在宋朝,有文獻記載。

    依據為清末學者葉昌熾所著《語石》中,載有在瓷器上刻字的簡要記述:“瓷刻之文有三。一為‘曹調造磁盆題字’,僅有‘七年’二字,紀年一泐。二為‘鄭德興與寶林三十一娘捨東嶽廟蓮盆題字’元豐元年正月。兩器皆在福建省垣。三為‘元延佑二年瓷甕題字’,在淄川縣高氏”( 元豐元年即公元1078年、延祐二年即1315年)。

    都是和時間有關,和“出廠日期”差不多,就是簡單的幾個字,遠遠沒有達到藝術的水準,就算是這樣,現在依然沒有發現“物證”,講道理,瓷器這種東西,不是太容易儲存,一摔就碎了。

    所以說,起源於宋朝這種說法,也不是很靠譜。

    我們現代人確定歷史座標,主要透過“物證”和“文獻”兩種方式進行,而“文獻”會在後人的整理過程中,由於主觀情感,錯誤的理解,誇大的修飾,存在“虛假”的情況,而“物證”就不一樣了,是什麼就是什麼,“鐵證如山”,沒有絲毫狡辯的機會。

    所以,關於人類文明的程序確定,也主要是靠“物證”來進行的,“文獻”只是參考,這也是考古學者存在的意義,雖然有些東西,根據“文獻”和其他“證物”的推論,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是你沒有確鑿的“物證”,就永遠都是一種推測。

    就像恐龍一樣,沒有化石,就無法證明地球上曾經生活過這種生物,還有咱們的“北京人”和“山頂洞人”,雖然當年是確定挖出了化石,但是在1941年,由於中日戰爭,這批珍貴的化石,在轉移的途中,“失蹤了”,現在儲存在博物館裡面的北京人頭蓋骨,只是複製品。

    這就導致很多相關研究無法繼續進行,因為最重要的“物證”—“頭蓋骨”丟了,要不然用現代的基因技術檢測一下,或許還會有大發現,但是沒有“物證”,就很“無奈”了。‘’

    據說現在有很多人依然在尋找這批化石,有的是為了研究,有的是為了發財(這批化石如果真能找到,哪怕找到一點殘骸,估計也是秒殺黃金鑽石的存在)。

    所以下面要說的第三種版本,就非常靠譜了,因為不但有“文獻”,還有“物證”。

    第三種版本是,起源於清朝乾隆時代。

    先來看“物證”。

    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陶瓷藏品中有一件“北宋汝窯洗”,其底部鐫刻有乾隆皇帝的御製詩:

    “淡青冰裂細紋披,秘器猶存修內遺,古丙科為今甲第,人才嘆亦或如斯”。詩末署:“乾隆 甲午春御題”( 乾隆三十九年:即公元1774年) ,並落“雙龍乾卦”圖章。文字用隸書寫之,字型規整,鐫刻精緻,編排錯落有序。

    具體啥模樣,請看下圖,字型可能不清楚,但是東西錯不了,北宋汝窯洗,有記錄的傳世汝窯瓷器全世界僅存67件,是官窯系統中傳世最少的一個品種,所以,“且看且珍惜”吧。

    這就是“物證”,鐵證如山,至於明朝,康熙、雍正啥的,真的沒找到物證,所以無法斷定刻瓷藝術,是否在他們那個時代就有了。

    乾隆喜歡作詩,字也寫的不錯,所以他的“刻瓷藝術品”,可不止這一件。

    臺北故宮博物院,2006年底舉辦的“大觀一北宋汝窯特展”藏品圖集中,詳細介紹了所藏的21件汝窯瓷器(這是全部家底了,北宋汝窯,臺北故宮博物院僅有21件),其中,13件刻有乾隆御題詩詞跋文。

    可見乾隆是真的喜歡“刻瓷”,把自己的詩刻在瓷器上,既能賞心悅目,還能流芳千古,乾隆不愧是“活的最久”的皇帝,很會玩。

    詩詞內容就不再介紹了,因為乾隆的詩,不是咱們這次介紹的重點,直接看圖片,感受一下,什麼是“刻瓷藝術”就好了。

    以上都是乾隆的“御筆”,大家可以慢慢欣賞,但是“乾隆爺”作為“刻瓷界”的“一哥”,可不僅僅只有13件作品,上面的是“北宋汝窯洗”,比較珍貴,一共也沒留下來多少。

    2011年年底,臺北故宮博物院曾舉辦了一屆以乾隆帝的陶瓷鑑賞閒章“得佳趣“命名的”得佳趣一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特展。

    在這次展覽上,有90件鐫刻有乾隆御製詩的古陶瓷亮相,其品種數量之多,堪稱世界之最(展覽圖冊附錄刊載:目前北京故宮博物院此類藏品23件,大英博物館藏品30件),且器型豐富,多數系屬歷代宮廷用瓷。在這些作品中又以定、汝、官、哥、均、龍泉窯和明宣德朝製品為主及部分清代的仿官窯製品。

    雖然數量還是不多,但是清朝末年,中國遭遇了西方列強的“侵略”和“欺壓”,不但把好東西賠給人家,還讓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搶走了不少珍貴文物。

    現在能留下乾隆爺這麼多的“刻瓷藝術品”,已經很不容易了,不過這也從側面反映了,乾隆爺的刻瓷是真的很多。

    原因也很多,一個是活得久,乾隆活了89歲,是所有皇帝中,最長壽的一個,二個是喜歡作詩,一生作詩超過一萬首,雖然沒有啥流傳千古的名作,但是禁不住數量多啊,詩仙李白,才流傳下來1千來首詩,就算遺失很多,也距離萬首詩,差的有點太懸殊了。

    其他的高產詩人,陸游9千首,顧毓琇7千首,都已經算是很“勤奮”了,所以如果作詩有吉尼斯世界記錄的話,乾隆或許還能獲獎。

    三是,乾隆不但愛寫詩,還喜歡瓷器,寫了很多歌詠瓷器的詩篇(據統計,有200多篇)。

    畢竟是萬歲爺,當初乾隆可能只是喜歡在瓷器上面“寫詩”和“練書法”,但是下面的人很會“討好”乾隆,把他的詩直接雕刻在瓷器上面,這或許是“刻瓷藝術”發源的原始動力吧。

    作為詩詞和瓷器愛好者,能看到自己的“大作”被雕刻在瓷器上,乾隆想必是“龍心大悅”,隨便一個“賞”字,就是不菲的財富。

    只是一開始,只能雕刻乾隆的詩作,而且也都是以“小字”為主,藝術水平有限,和現在的“刻瓷”相比,這種小字,都算“小兒科”。

    後來,可能是乾隆後期,刻瓷的技術水平提高了,清朝專門成立了“造辦處”,一個專門製造宮廷工藝品的部門。

    在這個部門,有“能人”可以用鋼刀在瓷板上或其他器皿上雕刻山水、花鳥、草蟲等繪畫作品,而且品質很高,很有藝術水平。

    所以說,到這個階段,刻瓷才真正發展成為一門新的、獨立的瓷器裝飾藝術(只是刻點小字的話,真的難登藝術的殿堂)。

    但是這一切,都離不開乾隆,不管是前期簡單的刻詩,還是後期雕刻複雜的山水畫,從根本上講,這些都是為了滿足乾隆的“御用生活”(假如乾隆不喜歡陶瓷文化的話,這門藝術能不能誕生,就不好說了,就算能誕生,估計也會很晚了)

    所以說,“刻瓷藝術”始於乾隆,甚至由乾隆爺“引領”和“創造”出來,也不為過,但是不管怎麼說,刻瓷藝術從乾隆時代開始,應該是沒錯的。

    2、乾隆之後的“刻瓷時代”

    乾隆開創了“刻瓷時代”,後面的子孫後代,對這種藝術也很欣賞,其實這算是清朝的傳統了,從康熙開始,他們就對陶瓷文化很重視,這本身也是漢文化的一種,最重要的是,這是一種產業,能作為商品提高GDP的。

    清光緒二十八(1902年),順天府府尹陳璧奉旨創辦工藝學堂,特設刻瓷一科,聘著名藝匠華法(字約三)為導師,教授三十人。”——《清史·工商志》

    光緒設立學堂,當時才教授30個人,的確很少。

    後來朱友麟、陳之光把刻瓷藝術繼承和發揚起來,他們雕刻的瓷器,被視為珍貴的藝術品,宮裡面很多達官貴人都喜歡收藏。

    上圖是刻瓷大師——朱友麟

    清朝滅亡之後,手藝人流向了民間,在民國初年,一度是很繁榮的。

    1915年舊金山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朱友麟的刻瓷作品曾作為藝術精品參展。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北平市政府秘書處所編纂《舊都文物 略》所載:“刻瓷以朱友麟為著世,居北平,設廠館肆曰‘師古齋’用鑽石刻仕女眉目衣褶,用鏨刀刻山石樹本均極工。皺 染處如寫紙上,出自天然。吳南愚亦工此技。”

    這個時期,朱友麟的刻瓷已經很出名了(朱友麟的作品,曾被周恩來總理稱為“國寶”。),還多了一個吳南愚(都是刻瓷大師)。

    兩位大師,把刻瓷藝術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雕刻的山水、人物、花鳥都比以前更加“爐火純青”了。

    但是不幸的是,後來爆發了戰爭。

    1937年日本發動侵華戰爭,華北局勢不穩,朱氏舉家南下,無考。

    朱友麟一家隱居了,當年日本對這些文化名人,是希望“抓”起來給他們服務的。

    所以說刻瓷於1938年前後,暫時從歷史上“消亡”了(因為這是一門手藝,一門技術活,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學會的,刻瓷大師隱居起來,也就不會有刻瓷藝術品問世)。

    建國後,中央政府要求搶救頻臨消亡的民間傳統手工藝。北京市政府把刻瓷工藝作為傳統保留專案,組織搶救。

    刻瓷老藝人朱友麟、陳之光領銜在北京市工藝美術研 究所開展恢復研究工作。中國刻瓷重新到得恢復。

    不過,1957年、1958年陳、朱兩位老藝人相繼去世,這門傳統手藝,又斷代了,再次進入了“後繼無人”的“消亡期”。

    1968年任青島市工藝美術研究所所長的石可先生,自己研究“刻瓷藝術”,並在實踐中對刀具、技法作了改進,也把刻瓷技藝傳給第子鄭惠敏。

    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沒有發展起來。

    1975年夏,山東省領導人高雲先生視察淄博時提出:淄博是著名的陶瓷產區,有豐富的陶瓷資源和陶瓷藝術人才,應對刻瓷工藝進行研究、挖掘和開發。

    後來刻瓷藝術在淄博逐漸發揚光大,出現了一批有名的“刻瓷大師”,以至於現在有說法:“世界刻瓷在中國,中國刻瓷看淄博。”

    1982年李梓源的刻瓷作品《魯青瓷五頭刻瓷文具》 在西德慕尼黑第34屆手工藝國際博覽會獲得金質獎章和最佳 成就者稱號後,在國內外引起轟動。

    (李梓源也是淄博人)

    之後,淄博的刻瓷藝術品,多次在國內外獲得大獎,還作為國家禮品流傳到世界幾十個家和地區,人才也是全國最多的。

    總結:

    以上就是“刻瓷藝術”的“歷史淵源”,其實說起源於“秦漢時代”,也未嘗不可,畢竟刻瓷第一步就是“雕刻藝術”,這種藝術起源於秦漢時代。

    至於起源於宋朝,一個是沒有物證,一個是,只簡單刻一個“日期”,算不上藝術。

    所以嚴苛來說,“刻瓷”作為一門藝術,是從乾隆後期才發展起來的,歷史並不算特別悠久。

    中間還經歷了幾次“消亡危機”(其實很多傳統手藝,都面臨這種危機,這也是為啥要保護拯救的原因),但是好在“兜兜轉轉”,刻瓷藝術在淄博生根發芽了。

    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從1975年開始算,也不到50年),也算形成了一種地域文化,這很不容易。

    但是這門藝術,依然是小眾和冷門的,雖然得到了很多支援和認可,在國內和國外都有一定的影響力,但是依然沒有形成氣候,刻瓷隊伍和人才,依然存在“斷代”的風險。

    雖然高校有這方面課程的設定,但是這些學生畢業之後,能不能在“刻瓷藝術”上更進一步,也是一個考驗。

    好訊息是,很多退休老人,將刻瓷作為自己生活中的樂趣,樂此不疲(這也是一個壞訊息,說明刻瓷藝術缺少新鮮血液)。

    至於未來刻瓷藝術的走向,就交給未來吧,或者被“保護起來”,或者“發揚光大”,或者“逐漸消亡”,很多傳統手藝,都面臨這種問題,刻瓷也自然不會例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輕薄與效能兼具的膝上型電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