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司馬講史

    《水滸傳》一書中出現了不少武藝高強的人,如林沖、盧俊義、武松。除了這些武藝高強的人外,還有一部分人的實力不容小覷,他們往往在兩軍對壘的時候起著關鍵作用,他們就是一些擁有法術的人,在《水滸傳》一書中,一共出現了7位法術高強的人,大家看清楚不是6位。

    術最厲害的人——羅真人

    羅真人是梁山好漢公孫勝的師父,他是位法力高強的道士,曾傳授弟子公孫勝天罡五雷正法,才得以使弟子戰勝高廉。

    法術最為稀鬆平常的人——高廉

    高高廉是高俅的本家兄弟,官拜高唐州知府。他會一些簡單的法術,卻自命不凡,後與公孫勝鬥法的過程種不敵入雲龍,為雷橫所殺。

    法術得到大家認可的人——公孫勝

    看破紅塵,及早收手的公孫勝是梁山好漢中為數不多得到善終的人。在梁山好漢中,他做事不張揚,有很好的人緣。

    法術略遜於公孫勝的人——喬道清

    在戰場上,喬道清不敵公孫勝,後拜公孫勝為師。算是棄暗投明吧。

    法術略高於公孫勝的人——包道乙

    包道乙是方臘的人,此人陰險毒辣,曾差點利用法術殺死武松。他是梁山好漢們的勁敵。

    法術高超,和公孫勝勢均力敵的人——鄭彪

    鄭彪是包道乙的得意弟子。師徒二人同為方臘效力,鄭彪武藝精通,曾殺死王英夫婦,後被大刀關勝砍死,也算是罪有應得吧。

    法術尚可的梁山好漢——混世魔王樊瑞

    如果給公孫勝的法術打85分的話,樊瑞的法術僅僅在65分。樊瑞後來看破紅塵,跟著公孫勝隱退江湖,結局還算不錯。

    綜上所述,7人中,法術最高的為羅真人,其次為包道乙,公孫勝略高於喬道清,喬道清和鄭彪法術差不多,鄭彪高於高廉,高廉高於樊瑞。

  • 2 # 魁哥說歷史

    不是6人,而是7人。

    水滸作為中國古典名著,主要寫的是宋徽宗年間,宋江等人被逼無奈上梁山替天行道的故事。既然是歷史題材,發生在敬畏鬼神的封建時代,所以作者施耐庵為了豐富內容,發揮讀者想象力,也像以往的古代故事一樣加入了些許神幻情節。而擁有法術的人往往道法高深,一人便可扭轉乾坤,決定成敗。

    而在水滸中,擁有法術的大神卻不少,如“入雲龍”公孫勝就是梁山好漢中的一張王牌,使宋江等人多次化險為夷,脫離險境。但是除了梁山泊外,其他的地方勢力也有高人相助。那在水滸中一共有多少人擁有法術,他們的結局如何呢?

    羅真人

    如果說誰是水滸中法力最強者,那必是半仙之體的羅真人。羅真人是公孫勝的師傅,可謂法力通天,什麼呼風喚雨,占卜未來都不在話下。而且羅真人還傳授給公孫勝天罡五雷正法,公孫勝才可幫助宋江破了高廉法術。雖然戲份不多,但羅真人神通廣大,可謂人間天仙。在水滸傳的結局,公孫勝、樊瑞、朱武、喬道清、馬靈等人都拜在羅真人門下,隨真人學道,可以說羅真人是整個水滸中真正的世外高人。

    公孫勝

    公孫勝是梁山的元老之一,是早期隨晁蓋智取生辰綱,一起上梁山的好漢。雖然公孫勝一心想拯救百姓於水火之中,心存大義,但卻是一個學道之人,在看清梁山無善果時,便託辭回家照顧老母,一心學道。

    公孫勝道號一清,是羅真人的得意學生。在梁山攻打高唐州救柴進之時,宋江被高廉的妖術所困,不得已求助公孫勝。而公孫勝在老師羅真人的授意下,學得天罡五雷正法,在高唐州大敗高廉,此後便跟隨宋江等人一起招安,南征北戰。

    公孫勝道法高強,畢竟是羅真人的嫡傳弟子,打遍天下無敵手。基本上在宋江等人遇到會法術的對手時,只要公孫勝出手,必定可以克敵制勝。

    但平定淮西王慶後,宋江班師回朝,駐紮在東京城外陳橋驛。公孫勝想起羅真人"遇汴而還"之語,便向宋江辭行,返回薊州二仙山,"從師學道,侍養老母,以終天年"。公孫勝的離開,可能就是為宋江後面攻打方臘損兵折將埋下的伏筆。

    樊瑞

    可能是公孫勝名頭太大,很多人都忽略了梁山上的“混世魔王”樊瑞。樊瑞原為芒碭山寨主。他曾揚言要吞併梁山,結果遭到宋江的征剿,不過最終歸順了梁山。樊瑞法力不敵公孫勝,於是拜公孫勝為師。

    在梁山聚義時,樊瑞排名第61位。在隨宋江等人一起招安後,隨大軍南征北戰,頗有戰功。可以說公孫勝不在的時候,作為第二法師的樊瑞就迎頭上陣,大展神威。尤其在徵方臘的時候,樊瑞與南軍國師包道乙鬥法。他在關勝頭頂變出一尊烏龍天將,包道乙則在鄭彪頭頂變出一尊金甲神人。最終烏龍天將戰敗金甲神人,鄭彪也被關勝一刀斬於馬下。

    在平定南方宋江班師回朝時,作為僅存的好漢,樊瑞辭官不做,與朱武一起尋公孫勝處出家,以終天年。

    喬道清

    喬道清原來是田虎麾下的法師,精通幻術,曾欲拜羅真人為師,卻被羅真人拒之門外。因為喬道清學的是"外道",不是正道,必須等到"遇德魔降"後才能成為羅真人的徒弟。從此喬道清流落江湖,因為擅長幻術,得了一個綽號"幻魔君"。後又投靠到田虎麾下,成了田虎的國師。

    在宋江等人攻打田虎時,喬道清出馬抵禦宋軍,喬道清法術高強,利用幻術,生擒梁山多位好漢,讓宋江等人寸步難行。樊瑞多次對抗不敵。最終還是公孫勝出馬,用五雷正法擊敗了喬道清。在同鄉孫安的勸降下,喬道清決心歸順宋軍。喬道清隨宋江等人擊敗王慶。在功成名就之時,孫安卻病死了,喬道清十分悲傷,與另一降將馬靈一同拜別宋江,飄然而去,後來都到羅真人處從師學道。

    馬靈

    田虎麾下頭領,綽號"神駒子",又稱"小華光",會神行、金磚術。可以說是個加強版的神行太保。當然馬靈對付一般的軍士還是十分厲害的,梁山很多好漢被都馬靈擊傷。但馬靈的法術都是邪術,若遇到正法就不顯靈了。在與公孫勝鬥法的時候不敵想跑,戴宗在後追趕,可是馬靈的神行法更勝一籌,追不上。可惜馬靈正撞著魯智深,被一禪杖生擒而去。

    馬靈見梁山好漢十分義氣,願意投降。宋江等人大喜,其後馬靈隨宋江等人一起剿滅王慶,在喬道清告別時,與喬道清一起到羅真人處學道,以終天年。

    包道乙

    如果說上面的法師都最終成就正果,那下面這二位卻助紂為虐,最終都死於非命,與正果無緣。包道乙作為方臘的國師,更是法力非凡。包道乙本來是在金華山出家的道士,之後跟隨方臘,圖謀造反,以邪作正。但遇交鋒,必使妖法害人。有一口寶劍,號為玄天混元劍,能飛百步取人。武松的左臂就是因在打鬥中被包道乙暗算所斷。

    俗話“惡有惡報”,包道乙可能壞事做太多了,最後包道乙的法術被樊瑞所破,在城上不慎被轟天LEVIN震的火炮擊中,即使法力再高也難敵火炮,被炸得粉身碎骨。

    鄭彪

    江南方臘手下大將,鄭彪自幼使得槍棒慣熟。鄭彪因喜愛法術,曾拜包道乙為師,學得他許多法術在身。但遇廝殺之處,必有云氣相隨。因此別人都叫他為"鄭魔君"。

    鄭彪法術與馬靈相似,會做法術還會飛打金磚,可憐的矮腳虎王英與一丈青扈三娘都死在鄭彪之手。鄭彪用幻術嚇得王英失了槍法,一槍刺死王英。扈三娘要為丈夫報仇,鄭彪摸出一塊鍍金銅磚,扭回身看著一丈青面門上,只一磚打落下馬而死。

    接下來就是鄭彪與包道乙師徒對戰宋江主力,大刀關勝出馬對戰鄭彪,包道乙見鄭彪不敵,於是用法術掩護,而宋江陣中樊瑞也做法將包道乙的幻術破掉,因此鄭彪被關勝一刀結果。

    以上七人都是水滸中的法力強者,可以憑藉道術所向披靡,但要成正果還需天命造化,所以有的被殺,有的修道成仙也是命中註定。不過像張天師與智真長老這樣的半仙之人就不在其列了。

    以上資料主要參考《水滸傳》。

  • 3 # 韶華傾夢

    水滸傳中的能人有不少,如劍術當世無雙的金劍先生李助,百步穿楊的龐萬春,以及力壓盧俊義的杜壆等等。當然,除了這些人外,還有一些會道法的異人,像包道乙、鄭彪、羅真人、公孫勝、喬道清、樊瑞、高廉,以及馬靈等等。

    包道乙:飛劍可百步取人首級

    包道乙,原本是金華山出家的一位道士。後來,包道乙遇到了方臘,兩人趣味相投。自此後,包道乙便跟隨方臘圖謀造反,以邪作正。

    包道乙不僅道法厲害,還會一手飛劍。飛劍名為玄天混元劍,在包道乙唸完口訣後,能飛百步取人首級,被方臘尊為靈應天師。

    在睦州之戰中,包道乙和夏侯成等人率軍和宋江大軍對峙。在戰場上,包道乙以飛劍砍斷武松一臂,但最後被魯智深奪去了飛劍。包道乙雖然道法厲害,但是近身武藝卻不強。飛劍被奪去後,包道乙只好撤退。

    但是,最後和樊瑞鬥法的時候,不幸被樊瑞和宋江所破。在撤退的時候,不幸被凌振的轟天炮射中,戰死於睦州。

    鄭彪:雲氣相隨鄭魔君

    鄭彪,其原本是婺州蘭溪縣的都頭,後來跟隨方臘,被方臘所器重,升任為殿帥府太尉。鄭彪酷愛道法,在加入方臘軍後,碰到了包道乙,最後拜其為師。

    鄭彪的天賦不錯,在跟隨包道乙期間,學會了很多道法。而且,鄭彪也是一個愛出風頭的人物,每次廝殺的時候,總會使道法,讓雲氣跟隨在自己的身邊。所以,他也被人稱為“鄭魔君”。

    在睦州之戰時,鄭彪接連殺死王矮虎和扈三娘。在宋江率軍攻打的時候,鄭彪還喚出黑霧,直接困住了宋江大軍。當武松和魯智深來救援時,他的師傅包道乙則用飛劍砍斷武松一臂。

    後來,在包道乙和樊瑞鬥法的時候,鄭彪和關勝拼殺,但不幸被關勝所殺。

    羅真人:呼風喚雨

    羅真人道法通天,能呼喚天神,知卜未來。更神奇的是,羅真人還能夠透過葫蘆來變人,被人稱為人間天仙。

    在水滸中,道法最為高強的就是羅真人,他是入雲龍公孫勝的師傅,曾傳授公孫勝天罡五雷正法。在公孫勝下山的時候,羅真人還給了他一句箴言“逢幽而止,遇汴而還”。

    公孫勝:從師學道,侍養老母

    公孫勝自幼好習槍棒,有幸在二仙山紫虛宮拜得羅真人為師。在跟隨羅真人學習道法期間,公孫勝學會了呼風喚雨,騰雲駕霧。

    公孫勝曾和晁蓋,吳用等人結義,一同擷取生辰綱,而後上梁山。在宋江奪取梁山首領之位時,公孫勝離開梁山,回鄉侍奉母親。後來,宋江率軍久攻高唐州不下,派戴宗前去請公孫勝出山。

    在戴宗等人的苦苦哀求下,公孫勝才在羅真人的師命下同意下山。下山前,羅真人傳授了天罡五雷正法。在高唐州和高廉鬥法的時候,公孫勝就是用此法鬥敗了高廉。後來,在平定淮西后,公孫勝向宋江請辭,回到了二仙山侍奉師傅,以及侍養老母,以終天年。

    喬道清:幻術大師

    喬道清八歲時好使弄棒,在一次偶然的機會,喬道清在崆峒山遇到了一位異人。在異人的傳授下,喬道清學會了幻術,能呼風喚雨。後來,他聽到二仙山羅真人的名聲,便前去拜師學道。但是,羅真人看到他已學會了幻術後,便沒有接見他。

    而且,羅真人還讓門童給喬道清帶了一句話:“你攻於外道,不悟玄微,待你遇德魔將,然後見我。”也就是說,羅真人在心中還是有意收喬道清為徒的,但時機未到。

    後來,喬道清加入了田虎勢力,成為蘇林嶺守將脫招元帥的軍師,秦明等人奉命攻打蘇林嶺的時候,喬道清做法,只見陰雲四起,霹靂響處,狂風大作,天昏地黑。等到天覆清明的時候,秦明和凌振等人早已被捉走了。而後,喬道清又用幻術把雷橫等人困在白虎嶺迷魂洞中,但卻沒有殺害他們。

    到了後來,公孫勝從羅真人那裡再次學得新法術,才破了喬道清的道法。最後,喬道清投降於梁山,但在梁山征討方臘的時候,喬道清請辭離去了。

    樊瑞:混世魔王

    樊瑞,早年曾作全真先生,習得一身道法,不僅能夠呼風喚雨,而且擅使流星錘,神出鬼沒,讓人防不勝防。後來,他佔據了芒碭山,與項充,李袞等為芒碭山寨主。起初,他揚言要吞併梁山,但被公孫勝所降服,而後歸降於梁山。

    後來,在宋江的說情下,樊瑞得以拜公孫勝為師,學得天罡五雷正法。在征討田虎時,樊瑞曾和喬道清鬥法,但不敵於喬道清。在征討方臘的時候,樊瑞和包道乙鬥法。

    在睦州之戰時,樊瑞和關勝鬥包道乙和鄭彪。當時,包道乙在鄭彪頭頂上變幻出一尊金甲神人,樊瑞則在關勝頭頂上變幻出一尊烏龍天將。最後,還是樊瑞稍勝一籌,烏龍天將擊敗了金甲神人,而關勝也在最終時刻斬殺了鄭彪。

    在平定方臘後,樊瑞辭官不做,和朱武一起跟隨公孫勝出家,在二仙山學道,以終天年。

    高廉:麾下有三百飛天神兵

    高廉,是高俅的叔伯兄弟,官拜高唐州知府,精通道法。其麾下有三百梯己軍士,又稱飛天神兵,他們都是高廉從兩浙精挑細選出來的好漢。

    宋江在攻打高唐州的時候,就是被高廉所阻,曾二敗梁山。在和公孫勝鬥法的時候,高廉從神兵處取下聚獸銅牌,只要用劍擊打三下,便見神兵隊裡捲起一陣黃砂來,罩的天昏地暗,日色無光。喊聲起處,豺狼虎豹,怪獸毒蟲,就這黃砂內卷將出來。

    最後,公孫勝用師傅傳授的天罡五雷正法才將其擊敗,在跌下雲頭時,高廉最終被雷橫所殺。

    馬靈:神駒子

    馬靈和戴宗一樣,都會神行術。但是相對而言,馬靈的道法要比戴宗的強上一些,戴宗能日行八百里,而馬靈能夠日行萬里。而且,馬靈還有金磚法等。

    在戰場上,馬靈臨陣之時,額頭上會現出一隻眼來,綽號小華光,其中若開,箭石不能中。除此外,馬靈的金磚法,及風火二輪,若遇順風,能燒寨柵,在戰場上可是偷營傷敵的利器。

    在梁山攻打蘇林嶺的時候,馬靈曾和公孫勝,以及戴宗等人鬥法。但可惜的是,馬靈道法不及公孫勝,最後被魯智深給生擒了。最後,有感於梁山義氣,馬靈投降於梁山。

    於梁山征討方臘前,馬靈和喬道清請辭離去,而後又上二仙山向羅真人學道,以終天年。

    所以說,水滸中會道法的能人異人又很多,並不僅僅只有六位。只不過,他們在一定程度上沒有公孫勝和羅真人等有名而已。但是,這些會道法的人,有一大部分最後都會在二仙山拜師學道,以終天年。

  • 4 # 牛皮社

    看了一些回答,有說《水滸傳》中會法術的人是6個,也有說7個。其實都不對,《水滸傳》中會法術的人,一共有十多個。下面聽我細細道來:

    第一個:張天師

    在“楔子”裡出場。整個《水滸傳》故事的發端,就是洪太尉去龍虎山請張天師去京城祈禳瘟疫。洪太尉到龍虎山之後,被張天師小試身手,一頓作弄。據住持真人說:“這代天師非同小可,雖然年幼,其實道行非常。”可見天師的法術還是非常厲害的。

    在這之後,洪太尉在龍虎山上誤打誤撞,把一幫封印的妖魔放了出來,這才有了後面108將的故事。

    第二個:公孫勝

    天閒星入雲龍公孫勝,道號一清,梁山元老之一,坐第四把交椅。智取生辰綱七人組成員,隨晁蓋一起上的梁山。也是最早離開梁山的人,託辭回家照顧老母,一心跟著師父學道去了。後來復出,助梁山諸將搞定高廉。徵方臘之前,公孫勝再次辭行,"從師學道,侍養老母,以終天年"。

    第三個:戴宗

    天速星神行太保戴宗,排名20,是梁山的閃電俠。

    戴宗的法術叫作神行法,具體做法是將四片神行甲馬拴在腿上,念起咒語來,最快能日行八百里,故人稱神行太保。更神奇的是,他還可以將其中兩片甲馬拴在別人腿上,帶著別人一起飛奔。

    只是,下面這個“髡髮”造型,難不成戴宗是契丹人?

    第四個:九天玄女

    在還道村的時候,九天玄女不僅救了宋江一命,還傳授給他三卷天書。後來宋江徵遼國的時候,九天玄女再一次在夢中傳授宋江破混天象陣的方法。

    作為真正的神仙,九天玄女的法術,應該是《水滸傳》中最高的。

    第五個:高廉

    高廉,高唐州知府,高俅的叔伯兄弟,精通道法,麾下有三百飛天神兵,多次打敗梁山兵馬。宋江在攻打高唐州時,為高廉所阻,無奈派戴宗和李逵去請得公孫勝,才把高廉給收拾了。

    第六個:羅真人

    羅真人,公孫勝的師父,戲份不多,神通廣大。他傳授給公孫勝天罡五雷正法,公孫勝才得以幫助宋江破了高廉的法術。在水滸傳的結局,樊瑞、朱武、喬道清、馬靈等人也都拜在羅真人門下,和公孫勝一起隨真人學道。

    第七個:樊瑞

    地然星“混世魔王”樊瑞,排名61。樊瑞原為芒碭山寨主,曾揚言要吞併梁山,結果被公孫勝三兩下收拾了,最終歸順了梁山,並拜公孫勝為師。

    樊瑞法力雖不敵公孫勝,但並非一無是處。公孫勝不在的時候,樊瑞就頂上作為第二法師。征討田虎時,樊瑞與北軍國師喬道清鬥法,為公孫勝來援爭取了時間。徵方臘時,樊瑞與南軍國師包道乙鬥法,在關勝頭頂變出一尊烏龍天將,戰勝了包道乙在鄭彪頭頂變出的金甲神人,鄭彪也被關勝一刀斬於馬下。

    樊瑞最後辭官不做,與朱武一起投公孫勝處出家,得意善終。

    第八個:喬道清

    喬道清原來是田虎麾下的法師,精通幻術。

    關於喬道清的出身,有兩種說法。在簡本中,喬道清是羅真人的師弟、公孫勝的師叔;而在120回本中,喬道清原名喬冽,綽號“幻魔君”,曾找羅真人拜師而被拒。

    120回本中,宋江攻打田虎時,在喬道清手下吃夠了苦頭,還被生擒了多位梁山好漢,樊瑞也多次對抗不敵。最終是公孫勝出馬擊敗了喬道清,喬後來歸降宋軍並拜公孫勝為師。最後,喬道清也是辭官離開,到羅真人處學道了。

    第九個:馬靈

    馬靈是田虎麾下頭領。書中寫道:“那馬靈是涿州人,素有妖術:腳踏風火二輪,日行千里,因此人稱他做神駒子;又有金磚法,打人最是利害;凡上陣時,額上又現出一隻妖眼,因此人又稱他做小華光。”這這這,簡直是集合了哪吒的法寶、楊戩的神眼啊,跑起來比戴宗還快。

    不過,馬靈顯然是低配版的哪吒和楊戩,碰到公孫勝法術就不靈了,最後被魯智深生擒,歸降了宋江。最後,馬靈與喬道清一起離開,都到羅真人處去學道了。

    第十個:包道乙

    包道乙,方臘的國師,本是在金華山出家的道士,後隨方臘造反。有一口玄天混元劍,能飛百步取人。武松的左臂就是在打鬥中被他暗算所砍斷的。最後,包道乙的法術被樊瑞所破,然後被轟天LEVIN震的火炮擊中,被炸得粉身碎骨。

    第十一個:鄭彪

    江南方臘手下大將,包道乙的徒弟,會幻術和飛磚,人稱"鄭魔君"。鄭彪殺死了矮腳虎王英與一丈青扈三娘,最後被關勝一刀結果。

    第十二個:智真長老

    在《水滸傳》第九十回"五臺山宋江參禪 雙林鎮燕青遇故"中寫道,五臺山的智真長老,原來是故宋時一個當世的活佛,知得過去未來之事。智真長老不但在一開始就看出魯智深有慧根,還能把魯智深的未來一一預測準確,絕對是位神人。

  • 5 # 天香雲外飄

    《水滸傳》中會法術的人主要有:

    1,羅真人。羅真人是入雲龍公孫勝的師傅。按原作小說的描述,因為李逵曾經斧劈過羅真人,因此羅真人作法讓金甲神人懲罰教訓過李逵過。後來,也是羅真人勸誡公孫勝,要公孫勝在徵遼平王慶、田虎之後馬上急流勇退的。

    2,九天玄女。在《水滸傳》原作小說當中,九天玄女的身份其實更像是宋江的“御用法師”。可以說,正是九天玄女的託夢勸說,宋江才最終打定主意落草梁山為寇的。後來,也是九天玄女現身施法,宋江等人才能夠打破遼國兀顏光所佈下的“九宮八卦陣”的。

    3,公孫勝。入雲龍公孫勝是《水滸傳》小說“實戰法術的第一人”。正是依靠公孫勝超強的法術本領,梁山才先後打敗並收服了混世魔王樊瑞、喬道清和馬靈等人,並且打破了遼國小將擺下的“九宮八卦陣”的。

    4,樊瑞。樊瑞綽號叫做“混世魔王”。樊瑞原本是芒碭山上的強盜,後來才加入梁山的團隊的。相對而言,樊瑞的法術比較低階。後來樊瑞拜公孫勝為師一起學道並且雲遊四海去了。

    5,高廉。高廉原是駐守高唐州的一位主將。同樣,按原作小說的描述,高廉也是一個會法術的人。在梁山軍隊攻打高唐州的時候,高廉曾經施展法術大敗過樑山軍隊過。

    6,喬道清(喬冽)。喬道清喬冽的法術比樊瑞等人還要更厲害得多。在《水滸傳》原作小說當中,喬道清可以說是僅次於公孫勝的“實戰法術的第二人”。喬道清原是王慶的部下,喬道清曾經和公孫勝PK過法術,結果是被公孫勝施展正宗的五雷天心法打敗了。喬道清後來也和公孫勝雲遊四海去了。

    7,鄭彪。鄭彪綽號叫做“鄭魔君”。鄭彪原本是方臘的手下。鄭彪擅長使用“金磚術”。在實戰之中,只要鄭彪念動咒語,就能夠讓金磚飛起來打人。

    8,包道乙。包道乙也是方臘的手下。而且包道乙還是鄭彪的法術師傅。正是這位包道乙把寶劍祭起在空中,然後寶劍落下,砍斷了武松的一隻胳膊的。

    此外,還有“金劍先生”李助。李助是王慶的一個手下,“金劍先生”是李助的綽號。因為在原作小說當中,曾經講到“金劍先生李助有劍術”。因此也有一些人認為李助其實也算是會法術之人。金劍先生李助也是原作小說當中為數不多的能夠令盧俊義“手忙腳亂”的人之一。

  • 6 # 老槍快慢機

    《水滸傳》中會“法術”(妖術)的人不少啊!除了正道的張天師羅真人公孫勝以外,還有梁山的“混世魔王”樊瑞,朝廷的高唐州知府高廉,遼國的副統軍賀重寶,河北田虎手下的喬道清馬靈,淮西王慶手下的“毒焰鬼王”寇威,方臘手下的包道乙鄭彪。有爭議的則有梁山戴宗和淮西王慶手下的軍師“金劍先生”李助。因為戴宗除了“神行法”之外就不會別的法術了,基本可以排除;而李助是否會“妖術”卻讓讀者爭論不休。

    有些讀者認為“金劍先生”李助的武藝高過盧俊義,因為他的劍術讓盧俊義“抵擋不住”;而更多的人則認為李助用的是法術或曰“妖術”,所以擊敗盧俊義是“勝之不武”!

    在下覺得:李助應該不會法術(妖術),估計是在荊南遇“異人”傳了他兩手御劍之術,賜給他一柄“法劍”而已。他就相當於《蜀山劍俠傳》中初得紫郢劍的李英瓊。一劍在手,所向披靡!劍一離手,立成弱雞!所以公孫勝一施法搞掉他手中的“金劍”,他就馬上如小雞般被盧俊義活捉了。

    總之,李助既不會妖術,也不是憑真正的武藝擊敗盧俊義的,而是憑著半吊子“御劍之術”佔了上風而已!因為沒有哪個武林高人能把一個完全不會武藝的算命先生,半年左右就調教成武藝超過盧俊義的超級高手!而“旁門左道”卻可以!他手中的“金劍”就是附有一點法力的“法劍”,是一件開了掛的武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康熙和秦始皇是千古一帝,鮮有稱朱元璋為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