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貳一橙
-
2 # 文史漫談
隋煬帝三徵高句麗,就像是自己拿著刀子,往自己身上捅了三刀。這三刀挨下來,隋朝大勢已去。那麼隋煬帝為何要三徵高句麗呢?
一、高句麗對隋朝來說是一個極不穩定的定時炸彈高句麗起源於西漢末年,
到隋朝時期,高句麗已經很強大了,國土大概包擴今天的遼寧東部、吉林南部和北韓半島北部這些地方。
雖然高麗的國土面積不大,但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在古代,漢族政權面臨的主要威脅來自北方的少數遊牧民族,而高麗的所處的地理位置正好能在漢族和少數民族之間起到一定的緩衝作用(在現在這個時期特指隋朝和突厥),因此高麗國的政治立場就顯得十分重要。
如果親近隋朝,可以制約突厥南下侵犯;如果親近突厥,則可以聯合突厥共同進犯隋朝。
所以,對於如何處理與高麗的關係,是隋朝外交方面的頭等大事之一。
但麻煩的是,對於隋朝來說,現在的高麗就是顆隨時可能爆炸的定時炸彈,在周邊的國際環境中是個十分不穩定的因素。
因為一直以來,高麗表面上向隋朝稱臣,但實則常懷叵測之心。
在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高麗就曾“驅逼靺鞨,固禁契丹”,出兵進犯遼西,並暗中聯絡東突厥,企圖共同對抗隋朝。
當時在位的隋文帝楊堅想著手收拾高麗,立即徵調水陸大軍三十萬討伐高麗,不料行至中途,大軍便遭遇洪水和瘟疫,傷亡人數達到十之八九,只能被迫班師,此次出征就這麼不了了之。
這下不光是政治因素,在感情上,高麗也成了隋朝君臣無法忘卻的一塊心病。
到隋煬帝楊廣即位後,在大業三年(公元607年)北巡時,曾命高麗王高元入朝覲見,但高元卻置若罔聞,徹底激怒了隋煬帝。
綜合上述種種原因,隋煬帝隨即開始積極備戰,終於在大業八年(公元612年)第一次東征高麗。
然而,隋煬帝太過自信,一徵高麗投入百萬大軍,沒成想數十萬帝國將士捐屍疆場,寸功未建。
楊廣驕傲自負,不甘失敗大業九年再發兵圍攻遼東城。這時,在黎陽倉督運軍糧的楊玄感看到“百姓苦役,天下思亂”,便乘機起兵反隋。楊廣被迫從遼東撤軍。楊玄感敗亡後,楊廣下令追究,殺了三萬餘人,並且籍沒這些人的家人與財產。三分之二的人是被冤殺的。楊廣還流徙六千餘人。楊玄感圍東都洛陽時,曾開倉賑給百姓。楊廣命人將接受米的人都坑殺在都城以南。大業十年(614年),楊廣第三次發兵進攻高句麗,但是死隋末農民起義戰火已經遍及全國,隋王朝岌岌可危,最後只好議和收兵。
因為隋煬帝採取錯誤的戰略,無視自然條件帶來的後勤壓力,一味地堆砌兵力,遙控掣肘,用人失當,最終導致三徵高句麗的殘酷失敗,大批隋軍士兵傷亡被俘,龐大的軍事作業耗盡了大隋的民力,最終導致隋末天下板蕩,中原戰亂,四夷受益,突厥崛起,牙帳南下定襄,可汗有效法北魏太武帝入主中原之意,吐谷渾復興,而高句麗藉助戰勝隋朝的戰爭紅利更加強盛,逐漸侵奪遼西山地的土地。
總結高句麗不是一個小國,對於中國的威脅極大,楊廣這個人戰略眼光很強大,所以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攻打高句麗。他雖然好大喜功,但是攻打高句麗的戰略方向沒有錯,錯的是他沒有考慮國內形勢,或者說無視了國內形勢,對以天下一統的過度執著。
唐朝唐太宗同樣看出了高句麗的威脅,而且應該有想跟楊廣在文治武功上一較高下的想法 ,所以他同樣出兵高句麗。但是李世民雖然勝績頗多,但是仍沒有徵服高句麗。完成隋煬帝、唐太宗二人心願的是唐高宗。
-
3 # 舊時樓臺月
隋朝歷經兩代就滅亡了,後世在分析隋朝滅亡的原因時總少不了隋煬帝三徵高句麗。大業八年,隋朝大軍慘敗,大業九年,隋煬帝征討高句麗時楊玄感造反,隋煬帝不得不撤軍,大業十年,在隋朝第三次征討高句麗時,民間爆發了多場農民起義,最終隋朝不得不向高句麗議和。
其實隋煬帝之所以這麼執著征討高句麗,是有著長遠的打算的,當時的高句麗已經進入到了高速發展階段,一定程度上威脅到了中國的東北邊境,置之不管必然會威脅到中原王朝的統治。並且,攻打高句麗這件事,並不只是隋煬帝的執念,在他之前的隋文帝也曾發兵高句麗,相信他們都看到了高句麗對中原王朝所產生的影響。
一、隋煬帝三徵高句麗的政治原因(一)內部原因
高句麗政權建立於公元前37年,這一政權並非獨立興起的國家,而是西漢時受封的一箇中原王朝的藩屬國。唐太宗在討伐高句麗時就曾說過“遼東舊中國之友,自魏設州,置之度外”。自東漢末年至隋朝中原政權,頻繁更迭,為了更好的鞏固統治,歷代中原政權都縮小了控制範圍,這一定程度上導致中央政府對邊境地區的控制減弱。
在這一時期高句麗,抓住了發展的好機會,開始了迅速的擴張,隋朝時,高句麗已經成為了東北地區的一個大國,疆域東西長達2000裡,南北達到了1000多里。可以說當時高句麗已然成為了除了中國以外最強大的東亞國家。
高句麗的壯大顯然引發了中原政權的擔憂,作為一個受中原王朝冊封的藩屬國,高句麗本該每年向中原王朝進貢並且服從中原王朝的安排,可是此時的高句麗卻不斷擴張領土,甚至威脅到了中國東北邊境一帶的安危。所以從政治方面來說,征討高句麗是一場必然要進行的穩定地方秩序收復固有領土的戰爭。
(二)外部原因
隋煬帝時剛建立一代的隋朝政權也並不安穩,隋朝建立於亂世當中,自西晉的永嘉之亂起,中原王朝陷入了一片混亂當中,本以為在南北朝頻繁更迭的情況下魏政權能夠長久,但是僅過百年就又被周齊所取代,孝文帝為了壯大政權,進行了改革,可卻壯大了門閥之風。門閥可以說是導致當時數百年天下分裂的最重要的原因。
隋朝的建立離不開關隴門閥的幫助,不過隋朝的兩代統治者深知門閥的危害,所以他們在位時期採取了很多削減門閥勢力的措施。遷都洛陽便是消除關隴門閥對朝廷影響的重要措施之一,這一措施既防範了河北六鎮的勢力又打壓了門閥官員。吏治改革扶植了南方和河北地區計程車族,培養了能夠與官僚們法相抗衡的官僚勢力。京杭大運河的開通更是壯大了南方勢力。但是,關隴門閥手中的“府兵”依然對隋朝政府有著致命的威脅。消除這一威脅,最好的方式就是對外出戰,從出征前隋煬帝所做的軍事準備就可以看出他的這一目的。
在第一次出戰前,他將國庫軍糧轉移到了江都,這間接造成第一次高句麗之戰的失敗。之後他不顧損失依舊發動了第二次和第三次戰爭,這是因為一定程度上他並不在乎戰爭損失,只是想讓這些門閥貴族手中的“府兵”數量削減,從而達到控制門閥的目的。
二、隋煬帝三徵高句麗的外交原因(一)高句麗與隋朝的外交關係
作為主動接受中央政權冊封的藩屬國,高句麗表面上還是和中原王朝維持著和睦的關係,但其是隨著封建社會的發展,到了隋朝初期高句麗已經與中原王朝面和心不和了。
在中原王朝的發展程序中無論中央政權是統一還是分裂都沒有放棄對高句麗的冊封權,中原和高句麗也維持著緊密的聯絡,以及名義上的臣服關係,在歷史文獻中相關的記載有很多,比如說“太宗泰始,後廢帝元徽中,貢獻不絕”、“太祖建元……三年,遣使貢獻”等。
高句麗與中原王朝的關係變化主要分為三個階段,漢朝時,中央王朝對高句麗的控制力較強,高句裡對中央王朝也表示臣服。漢末到魏晉南北朝時期高句麗遊走在各個中原割據政權之間,藉助這種各政權相互制約的局面,高句麗迎來了一個有力的擴張時期。隋朝建立後,高句麗一邊派遣使者前來接受冊封,另一邊又與陳國相互溝通,這顯然引起了隋朝的不滿。
(二)高句麗與周邊政權的外交關係
在南北朝時中原地區一片混亂,周邊的少數民族趁機向中原擴張,突厥南下,東聯高句麗,西聯吐谷渾。漸漸的這些少數民族政權對隋朝形成了一個包圍圈。在這一政治聯盟中,高句麗起著主導全域性的作用。在這些少數民族政權的威脅下,隋朝內部只要有稍許動盪,都有可能引發少數民族的進攻。顯然此時的隋王朝很難穩定的發展經濟恢復生產。
這一政治聯盟的形成,對於隨王朝來說可以算是極大的挑釁了,在隋朝的統治者看來,朝貢體系下整個東亞地區的中心只能是隋朝。並且中原地區周邊的各少數民族政權大多都和中原王朝屬於宗藩關係,但此時他們卻依附於另外一個國家,這嚴重破壞了總犯體系,使隋朝在東亞領導者的地位有所下降。
三、隋煬帝三徵高句麗的軍事原因(一)高句麗的多次挑釁
高句麗這個國家之所以發展壯大,離不開不斷的軍事拓展。東漢末年後高句麗就開始了統一北韓半島的戰爭,在這一統一活動的進行當中,高句麗甚至不顧中原王朝的威嚴。
公元598年,高句麗侵略百濟,百濟君主曾上表隋文帝,隨後文帝下詔高句麗不可討伐百濟,但是高句麗依然出兵,兩國邊境地區。除了北韓半島以外,高句麗還不斷向西北和北部地區擴張,甚至蠶食了中國東北邊境地區。
(二)軍事同盟的出現
隋煬帝時期,在東北地區的一個部落叫做“粟末部”,這支部落遭到了高句麗的侵略,失敗後被迫離開南遷,依附於隋朝。在南遷到隋朝後,這支部落一方面學習中原文化,另一方面謀求“復國”。想要達成這兩個目的“慄末部”必然要與隋王朝進行合作,遼東之役時,“粟末部”的首領度地稽曾率領部隊與隋朝共同出兵。
據《舊唐書》記載“(度地稽)子行,偉貌,武力絕人……其部落家僮數千人,以財力雄邊,為夷人所憚”由此可見,這支軍隊實力極強,其部落也財力優厚。
度地稽作為一個依附於中原王朝的少數民族將帥,他並沒有固守在某個地區,而是率領著部隊同隋煬帝一同作戰。由此可見,他十分受隋煬帝的信賴。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二者之間,不單單是簡單的臣屬關係,而是一種政治軍事聯盟。收復高句麗既是隋煬帝維護宗藩體系,維護疆域穩定的一場軍事活動,又是協助“粟末部”迴歸領地的一場軍事活動。
因此隋煬帝征討高句麗的三次軍事活動,有其特殊的軍事原因,如果隋煬帝不趁此機會出兵的話,很有可能會失去“粟末部”這個實力強大的軍事同盟。
總結:隋煬帝三次征討高句麗的行為,只顧政治目的,忽視了百姓利益,進而動搖了國家根基,推動了隋朝的滅亡。這告訴我們,人民才是國家統治的根基,一切政治行為都要保證人民利益。
-
4 # 數碼直擊
這個問題好!
隋煬帝這麼幹的唯一解釋就是不得不這麼幹,因為之後唐太宗皇帝打了高句麗打了3次。也許很怪異,唐太宗瘋了嗎,一直以隋忘為借鑑的英明神武太宗還要打他,那是因為不打他不成。高句麗國已經嚴重威脅到了中原王朝的統治。隨唐兩朝不能容忍有這樣一個王朝出現在身邊。
以下摘自百度:
高句麗社會隨著農業經濟的進展、興盛,手工業生產技術也不斷興旺發達起來,有發達的製陶業、冶鐵業、鍊銅業、鎏金、金銀器製造業、糅漆業、紡織手工業、造船業等等眾多產業。高句麗的社會經濟,儘管是以農業為主體,但是也從事一定的漁業和牧業。高句麗多大山深谷,草木茂盛,有著天然的最好牧區。可以牧馬、養豬、放牛、放羊。高句麗人還在春、秋兩季獵取野生動物。
可以看出高句麗已經擁有雄厚的農業,對於中原王朝在馬鞍發明之前單純的馴牧民族並不太可怕,因為他們不能長久和中原王朝相持,而高句麗就不同了有強大的後勤保障,如果任其繼續在北方蠶食河北下來,勢必對中原王朝形成致命威脅,與其你更加強大起來還不如我先揍你。這個可以參考唐滅以後宋朝和契丹的對峙,隋唐二朝非要除之而後快也就是基於以上原因。但因為戰略原因一個成功了而另一個政府卻因此而滅亡。
-
5 # 常山公子
個人觀點:1、高句麗自秦漢始就是中原王朝的郡縣,作為一個大一統王朝必須收回。
2、高句麗經過長期的發展國力比較強大了,而且高句麗具有非常大的野心,各種侵犯吞併鄰國領土,出於長治久安必須將其拿下。
3、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鼾睡
-
6 # 亭殿閣
提到高勾麗,相信很多人馬上就會聯想到楊廣,沒辦法,隋煬帝三徵高句麗,一直都被當做隋煬帝窮兵黷武的經典反面例子,說到了今天,想不被人知道都難。
那麼問題來了,隋煬帝楊廣為什麼要三徵高句麗呢?是他的昏庸無道,愛好殺戮使然?還是別有隱情?
關於隋煬帝三徵高句麗,反對者大多數認為這是他愛好殺伐的天性使然,由於這種說法帶有濃厚的個人偏見色彩,我們就先不予討論,先來說一說另外一種廣為流傳的說法——為了打擊門閥貴族階級,損耗關隴集團貴族門閥實力,而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隋朝的科舉制沒有從打擊到門閥貴族,寒門子弟人才依舊沒有很多機會為國效力。這一理由看似也能說的過去,但是隻要稍微一推敲,根本站不住腳。第一,楊廣自己就是關隴貴族出身,再怎麼無私的皇帝,都不可能這麼拿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二,三徵高句麗,打仗的又不是關隴貴族子弟,甚至連他們的私兵都不是,而是百姓子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就是那些寒門子弟做了炮灰。從這兩點來看,雖然上面說到的理由很高尚,實則毫無根據,甚至是胡亂推測而來的。既然如此,那麼,真正讓楊廣三徵高句麗,想要消滅這個國家的理由,又是什麼呢?解答這個問題,我們先要對高句麗有一個大致的瞭解。
高句麗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曹魏時期由於中原內亂,高句麗趁機迅速發展;南北朝時期,中原混亂割據,此時的高句麗在好太王的統治下,開始進入鼎盛時期。這樣一個國家,任何一個稍微有政治意識的人,都嗅出危險的氣息,而翻開史書,果然,在它從發展到進入鼎盛時期的過程裡,和中原也一直有衝突。第一次與中原王朝的正面衝突便是曹魏時期,處於發展上升期的高句麗,聯魏攻遼東,卻又終止與曹魏合作,突然偷襲曹魏政權遼東西部地區,侵寇之仇讓魏國派毋丘儉東征,這一戰差點讓高句麗遭受滅頂之災,嚇得其四十餘年戰戰兢兢,對中原王朝畢恭畢敬。至於這第二次大規模的對高句麗的遠征,就發生在隋朝,這時的高句麗好了傷疤忘了疼,對隋朝的臣屬要求時常陰奉陽違,598年,高句麗更是派兵攻遼西,於是隋煬帝楊廣也就不含糊的大手一揮,帶兵遠征了。三次遠征,付出了極大代價,多餘的也不廢話,至少亡了隋朝是不爭事實。
自此,關於隋煬帝楊廣的歷史可以說是慢慢落幕了,而我們開始提出的問題還沒有得到解答,的確,要得出這個結論,如果只瞭解到這裡,是無解的,必須還得把歷史繼續往下看。高句麗最後還是滅亡了,亡在了李唐帝王手上,唐太宗三徵高句麗未果,唐高宗繼承先帝遺志,於公元666年讓高句麗這個也曾盛極一時的王國不存於世。
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七世紀,八百年的光陰,中原從第一個黃金時期漢到另外一個盛世年間唐變遷,高句麗由建立到滅亡。在此之前,高句麗和中原的戰爭之前從來沒有過真正的結束,打了四百多年,血流成河,尤其是中原男兒,無數人客死他鄉,百姓更是苦不堪言,直到它滅亡,這一切才畫上句號。
其實話到此時,我們不難發現,並不是隋煬帝一個人拼了命也要滅了高句麗,所以,與其說要找為什麼隋煬帝楊廣要三徵高句麗的答案,不如說要解釋為什麼中原王朝一定要滅了高句麗。
隋煬帝沒有告訴我們答案,其他帝王也沒有說過,但慶幸的是,唐太宗給了——“今天下大定,唯遼東未賓,後嗣因士馬盛強,謀臣導以征討,喪亂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寥寥數語,卻把幾百年的戰事原因交代清楚了,是的,不是我們不愛好和平,而是日益強大成東南亞第一的高句麗不是盞省油燈,它就像潛伏在身邊的一匹狼,隨時趁你不注意衝出來咬你一口——每逢中原動盪不安,高句麗就伺機發展並蠶食中國邊疆就是最好的證明,它太虎視眈眈看著中原這塊肥肉了,要麼殺了它,要麼被它殺。而且,從客觀角度而言,中原亡了高句麗,至少不會對它的子民趕盡殺絕,還讓他們融入中原,可如果反過來,高句麗未必會如此對待中原子民。
綜上可知,隋煬帝楊廣三徵高句麗,從本質來說是沒有錯的,初心也是為了家國天下,只是他用力過猛了,一不小心引火燒身,他這個人本來留下了一身是非功過,說不清,道不明,如果不是唐太宗留下了幾句話,估計三徵高句麗也永遠得不到後人的理解。
回覆列表
隋煬帝徵高句麗,和修大運河一起被列為煬帝的兩大暴政,在對付高句麗的時候,楊廣動用了過百萬的民工和軍隊,連續三次不遠千里的征伐終於激起了民變:一徵高句麗時山東農民起義;二徵高句麗時貴族楊玄感造反;三徵高句麗時全國就都反了。
事實上,楊廣其人雖然好大喜功,總是希望建立一個四海臣服的大隋帝國,不止北方突厥、西域吐谷渾、東北高句麗,就連東海小國琉球都在其目光所及之處,可是楊廣對於高句麗的態度卻不同突厥、吐谷渾,他之所以征伐高句麗也有其不得已之處。
隋朝時期的高句麗,已經從以往的遊牧文化逐步轉變為半漁獵文化,開始建立自己的經濟、軍事、制度體系,是當時插在隋朝邊境的一顆難拔的釘子高句麗所在於今天的東北地區的東南部和北韓半島北部,是春秋戰國時期夫餘人的一支,在三國時期鎮守遼東、自立燕王的公孫淵敗亡後,遼東一帶處於勢力空窗期,而高句麗大概就是在這個時期崛起的。隨著其吞併漢武帝時期所設的“漢四郡”後,高句麗吸收了中原文化後,開始發展出屬於自己的半島文化。
三國魏少帝曹芳時期,高句麗勢力雄厚,其主高位宮一直不滿於做邊陲小國,在正始五年開始入侵曹魏遼東西安平縣,被大將毋丘儉擊破,此後毋丘儉二徵高句麗,把這個野心勃勃又剛剛興起的國家給打得無還手之力,連首都丸城都被魏軍給屠了一遍,像霍去病封狼居胥一樣,毋丘儉也在丸城刻石記功,並將搶奪而來的人口全部遷入內地居住:
儉遣玄菟太守王頎追之,過沃沮千有餘裡,至肅慎氏南界,刻石紀功,刊丸都之山,銘不耐之城。毋丘儉北伐後,高句麗勢力一蹶不振,國民被迫北遷避禍,當然曹魏也沒加以追擊將其滅亡:
一方面此戰的目的已經達到,魏軍不能再深入,否則處境就很危險了,很容易引起北方諸部的同仇敵愾,就像當年曹操徵關中群雄一樣;而另一方面曹魏也需要在遼東製造一個相對混亂的局面,讓遼東各部互相征伐,既壓制其發展,又讓他們不得不接受中原王朝的策封和支援;在高句麗強大的時候,遼東諸部都迫於其壓力之下而屈服,而高句麗一倒,遼東諸部自然互相征戰,在他們征戰沒有結果之時,王朝的北境就是安全的了。當然如此一來,高句麗有了喘息的機會,並在三國到南北朝這四十餘年的時間裡再次發展起來,重回三國時期的榮光,甚至還發展到了另一個巔峰,這雖然是曹魏始料不及的,可也從另一方面證實了:高句麗已經不同於以往那些一被擊潰就各部分裂的夫餘、鮮卑,而是一個很有向心力、組織嚴密且生命力頑強的少數民族政權。到了兩晉南北朝時期,高句麗便在外部安穩的情況下迅速發展壯大,北魏年間,高句麗已取代了原夫餘的遼東霸主地位,統一了原夫餘地盤和部落。到隋文帝建立隋朝時期,高句麗已經成為了隋朝東北的勁敵,其經濟、文化、軍事不亞於東北諸國,儼然有問鼎東北亞霸主的實力。在文化上,高句麗也致力於中原王朝對等,比如首都平壤,國內稱為“長安城”,直接和中原帝都長安相等。
隋文帝一開始就因為道路問題而想要以文化收服高句麗,可當時掌權的高句麗王高元卻是“治兵積穀,為守拒之策”。開皇十八年,一向處於叛逆期的高句麗終於按捺不住,入侵隋朝的遼西地區,隋文帝派漢王楊諒率水陸大軍三十萬征伐高麗,結果因為運輸不繼而糧草不足、水土不服又發生瘟疫,三十萬大軍也無功而返了。
最後在高句麗的妥協下,隋文帝也順著面子罷兵,雙方恢復了往常的關係往來,可實際上,高句麗在隋朝佔不到便宜,就在周圍搶地盤,其南方的百濟、新羅,北方的契丹以及從契丹分裂出來的室韋等部國,不是被高句麗打敗就是被迫附庸,到了隋煬帝時期,高句麗已經成了尾大不掉之勢。
楊廣不是不知道高句麗難徵,可難徵也得徵,當時的高句麗已經開始連線突厥,有意南下了隋煬帝登基之後,高句麗也完成了遼東攻略,隋朝四方之地中:西域吐谷渾、高昌臣服,北方突厥也接受了冊封,南方各部分裂,僅隋書記載就有四國並立,無法對隋朝造成困擾,也都接受了楊廣的封賞,偏偏就是東面的高句麗還拿不下。
這個自建國以來就不服中原王朝的國家,不但拒絕了楊廣入朝覲見的要求,還在楊廣大力開鑿大運河的時候,不斷派兵在隋朝北境騷擾,還聯絡了突厥汗國的不少部落,遙相呼應。所以在隋煬帝大業六年開鑿好大運河、貫通南北之後,次年就發大軍數十萬開始北征高句麗。
楊廣如此急促地征伐高句麗,最主要還是因為高句麗此時的威脅已經超過了突厥、吐谷渾,畢竟在父親開皇之治下,唯一一個沒被徹底打趴的就是高句麗,可以說高句麗不滅,則遼東不穩,這一點和後來李世民、李治兩代都要接連北征高句麗的情況一樣,不同的是楊廣做事比較急罷了;而且楊廣這人,或許也是溫室裡長成的花朵一般,沒經歷過什麼大的變動,其聰明才智多是在於文學和奪嫡之爭中,比不上其父楊堅那樣的城府和政治手段,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有小聰明卻沒有大智慧。楊廣對待周邊各國的態度是:服就賞,不服就打,不管怎麼樣都要打; 大概也是在父蔭之下建立過統一的大功,楊廣繼位後眼裡就揉不下一粒沙子,加之貴族出身,雖然是混血兒,但他卻對周圍的蠻夷十分輕視。除了高句麗、突厥、吐谷渾之外,楊廣的手還伸到了東海的琉球,本來琉球國一直遠居海外,和中原各朝都沒有貿易往來,結果隋煬帝就因為“求異俗不成”,加之語言不通,雙方發生了衝突,楊廣就直接派人攻擊,從此斷了和琉球的往來;從對待琉球一事上,足以看出楊廣為人居高自傲,完全不把別國文明放在眼裡,本來兩國之間就沒有往來,這時候海洋文化又沒發展起來,琉球國也已經自立於東海之上,和隋朝既不貿易也不臣服,相安無事,各自安好就得了。 可楊廣卻因為琉球不願臣服就派兵攻擊,勞民傷財不說,還對別國文明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焚其宮室,虜其男女數千人”,自此琉球和中原王朝的關係達到了冰點,“自爾遂絕”,直到洪武年間才開始破冰。此外,在大業三年發生的一件外交事件中,讓楊廣開始擔憂起那個看似和平的突厥來了:楊堅時期,突厥分裂為東西兩部,其中東突厥啟民可汗為楊堅所立,還把隋朝宗室義成公主嫁給了啟民,從而和突厥開始交好,到了大業三年,高句麗、突厥使者接連入隋朝貢,本來很正常的一件事,卻橫生枝節:高句麗使者居然偷偷摸摸進入了啟民的房間裡,“私通啟民所”;
而啟民可汗很自然地把這事告訴了楊廣,最後楊廣直接在詔書裡把這事挑明瞭,告誡使者,讓他告訴高麗王儘快親自來大隋見我,不然就和啟民一起去“見”你,言外之意就是要聯合突厥,兵鋒直指高句麗了:“爾還日,語高麗王曰,宜早來朝,勿自疑懼。……如或不朝,必將啟民巡行彼土”。楊廣這話,既是震懾高句麗,也是震懾啟民可汗,他要和啟民一起去高句麗,但是以什麼身份去的呢?啟民作為隊友也行,作為俘虜也行,其中意味就由啟民自己去惴測了。
除了高句麗和突厥之外,楊廣還對更遠的日本有想法,他害怕高句麗和日本勾結起來,給自己的大業造成大麻煩雖然高句麗只是個居於遼東的蕞爾小國,論國力、論地盤還不如隋朝的百分之一,可要知道:當年的匈奴、鮮卑、突厥的起身也不過是一個小部落,就是在中原王朝的羈縻手段下才發展起來,最終對中原王朝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作為經歷了南北朝局勢的楊廣,他不得不對西晉末年的五胡十六國的危害感到擔憂。而最明顯的例子也有,後面宋、明王朝的契丹、女真、蒙古,同樣也是從小部落起家,到最後不但再次重回南北朝對峙的局勢,甚至於入主中原,滅亡漢族政權。
對楊廣來說,高句麗是非滅不可的,這不但是他有意彰顯大國力量,而且對於當時東北亞的局勢來說,徵高句麗其實是一個十分正確的選擇:
楊廣時期的東北亞共有東北地區的契丹、室韋、奚、靺鞨、高句麗等國,而北韓半島則有百濟、新羅,和高句麗接壤,更遠處位於太平洋還有一個日本,除了日本隔海而望之外,基本上整個東北亞地區都已經被高句麗壓制了,而且親隋的突厥啟民可汗也在大業五年去世,其子始畢可汗繼位,隋和突厥的關係開始變得微妙起來;契丹、室韋、靺鞨等都屈服了高句麗,而新羅、百濟雖然締結了反高句麗同盟,但在和高句麗的連番爭鋒卻基本都輸了,而楊堅由於徵高句麗失敗也多次拒絕百濟、新羅的請求,不願出兵協助,長此以往,北韓半島的未來,不是百濟、新羅被高句麗吞併,就是被迫屈服,一旦北韓半島全入高句麗之手,那整個隋朝的北方就會變成突厥——高句麗——日本三足鼎立之勢,一旦他們起兵南下的話,那隋朝可就危險了;此外還有日本,這個同樣在三國時期開始和中原往來的海外島國,因為隔著大洋天險,一向都不願屈服中原王朝,像楊堅時期的日本使者,就大言不慚地說“王以天為兄,以日為弟”。要知道自董仲舒提出天人感應之後,天、日一向都是中原皇帝的代名詞,現在一個不服王化的海外國家都敢和皇帝做“親戚”了,也難怪楊堅訓斥這是“太無義理”了,還要求倭王把這說法給改了;當然日本也沒改,而是更加得意,在楊廣繼位後,倭王多利思北孤又派來了使者,更加猖狂地在國書上寫著:“日出處天子(倭王)至書日沒處天子(楊廣)無恙”,這封擺明了挑釁的國書直看得楊廣雙眼冒火,可是由於隔著高句麗等國,楊廣始終也不能對日本做出軍事行動,只能將書信束之高閣。直到大業十年,日本遣隋使不來隋朝已經四年之久,要知道自從國書事件後,日本都是每隔一年就派一次使者來隋朝學習文化的,而反推一下,日本停止來隋的時間剛好是大業六年,也就是楊廣正式征伐高句麗的準備時間。
所以楊廣必須徵高句麗,除了保護新羅、百濟這些忠心的衛星國外,更重要的是保護自己,以免讓突厥、高句麗、日本三方聯合,而三者之中,突厥表面上還算聽話,又有宗室義成公主主持,不至於和楊廣翻臉,日本則有海洋阻攔,不好打。
於是三者居中的高句麗就成了楊廣的首要目標了,只要拿下高句麗,不但可以打破東北亞逐漸一統的境地,也可以隔斷日本和突厥,到後面再分化擊之,只可惜楊廣三徵高句麗失敗,還激起了民變,以“成王敗寇”的論點而言,後人才會否認楊廣徵高句麗的舉動,認為這只是一個好大喜功的帝王的毫無意義之舉。
總結:隋煬帝徵高句麗並不是心血來潮之舉,而是自三國時期就開始的、中原王朝對待不服王化的國家的征伐行動高句麗的生命力十分強盛,歷經三國、兩晉、南北朝數百年的時間居然還可以活過來,而且公司還越做越大,但別的部落都在中原王朝的進攻、分化之下而分崩離析之時,高句麗卻始終保持著自己的文化和性格,堅決不服管教,並以其文化繼承,逐漸成為了東北亞的主宰,如此猛虎怎能任由它在自己身旁酣睡?
不止是楊堅、楊廣,就連李世民、李治都要拿下高句麗,而且不是讓它臣服,是要讓它直接滅亡,所以楊廣徵高句麗並沒有錯,這是任何一個正常的統治者都會做的事,只不過是要如何做而已,楊廣的做法太急,為了徵高句麗,在大運河開鑿完的次年就整軍備戰,在山東打造了三百多艘戰艦,不顧民力強行出征,結果所徵調的民工裡,將近一半還沒出師就死在了勞役之中,自己也死在了夢想的大業虛夢之中,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成了為他人作嫁衣裳,高句麗是如此,大運河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