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神俊秀

    舉世聞名,氣勢雄偉的宮堡式古建築群——布達拉宮。仰望這座宮殿,大家可以看到宮殿紅白相接,結構緊湊,白宮呈"凹"字形,由低至高鱗次櫛比;紅宮居中,層次分明,錯落有致,使整個布達拉宮形似雙手捧著一座佛塔;紅宮的金頂在Sunny照射下熠熠生輝,似乎顯示著它的至高無上。

    巍峨壯觀的布達拉宮,它是高原聖城拉薩的象徵。它以悠久的歷史、古老的文化、獨特的建築博得世人的矚目與讚賞。布達拉宮坐北朝南,是一座集宮殿、城堡和寺廟於一體的宮堡式建築群,整座宮殿依山而建,氣勢磅礴,具有鮮明的藏式風格,東西長約360多米,南北寬約270多米,坐落在海拔3700米的瑪布日山上,距今已有1300多年曆史。經過多年的修建、重建和擴建,現在佔地面積4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3萬平方米,主樓紅宮高達115.7米。紅宮外觀十三層,裡面實際是九層,東西白宮最高處達七層,其中宮殿、靈塔殿、佛殿、經堂、僧舍、庭院等一應俱全,是西藏地區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宮堡式建築群,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規模最大的宮殿。布達拉宮還是藏族建築藝術的傑出代表,它的宮殿佈局、土木工程、金屬冶煉、繪畫、雕刻等等方面均聞名於世,體現了以藏族為主,漢、蒙、滿各族能工巧匠高超技藝和藏族建築藝術的偉大成就,被譽為“世界屋脊上的明珠”。

    瑪布日山因山體岩石及土壤略呈紅色,所以又被稱為紅山。“布達拉”是藏語,就是“普陀羅”,意思是持舟山,傳說是觀音菩薩的剎地淨土。藏傳佛教信徒認為紅山可以與觀世音菩薩的道場普陀山相媲美,把它比作第二個殊勝的普陀羅,布達拉宮由此得名。

    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藏王松贊干布時期,重建於17世紀清初五世達賴喇嘛阿旺羅桑嘉措時期,建成於20世紀清末十三世達賴喇嘛土登嘉措時期。相傳公元641年,松贊干布迎娶大唐文成公主,為其“營造宮室,以居公主”,這就是現在的一些書籍記載的松贊干布為文成公主建造的宮殿說法的由來,傳說有宮室九百九十九間,加上頂層的一間佛堂共計一千間,宮堡之間複道行空,格外壯觀。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正確。

    因為松贊干布娶不娶文成公主,都會在瑪布日山上修這座宮殿。最早瑪布日山上的宮殿不叫布達拉宮,而是叫紅山宮,紅山宮是公認的布達拉宮最初的雛形。而早在紅山宮之前,松贊干布的祖先,吐蕃第二十七代贊普拉託託日年贊就在瑪布日山的山頂修建有一座宮殿,名叫森康噶布,意思是白色的宮殿,就是後來紅山宮的前身。

    紅山宮建在這裡的主要原因,是因為當時的西藏四分五裂,雄才大略的松贊干布繼承了王位後,先後兼併了吐蕃周邊的許多部落,統一了整個雪域高原。為了更好的控制吐蕃,鞏固政權,將統治中心從山南的雍布拉康遷到了雅魯藏布江北岸的邏些,就是現在的拉薩,在祖先拉脫脫日年贊修行和居住過的瑪布日山上修建了新的宮殿。新宮殿規模宏大,外有三道城牆,內有千座宮室,這些宮室都裝有金鈴、珍珠網等物,十分壯麗,可以與天宮媲美。松贊干布在此建立了強大的吐蕃王朝,並與鄰國結成姻親關係或訂立盟約,加強了各民族經濟和文化的交流,促進了吐蕃王朝社會的繁榮,從此布達拉宮成為王朝的政治中心,地位非常顯赫。

    後來隨著吐蕃王朝的覆滅,作為統治中心的布達拉宮失去了往日的地位。這座輝煌的宮殿因受雷電和戰火的洗劫,變得破敗不堪,面目全非。在公元9世紀到17世紀的800多年中,由於西藏長期的政治割據,以及歷代的藏區政權都未曾定都拉薩,紅山宮一直未能重建,這時的布達拉宮只是大昭寺隸屬的一處宗教活動場所。到了公元1645年,五世達賴羅桑嘉措為鞏固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擴大格魯派的政治影響,宣佈在紅山修建布達拉宮。重建時拆毀了吐蕃王朝時期的古遺址,用了三年時間興建了白宮,從此以後,布達拉宮成為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和達賴喇嘛的冬宮,因而有著重大的歷史意義和宗教意義。五世達賴圓寂後,他的總管桑傑嘉措又在紅山中部修建了紅宮和五世達賴靈塔,以紅宮為主體的建築群竣工於1694年,再後來經過歷代達賴喇嘛對布達拉宮的擴建,形成了今天巨大的規模。現在的布達拉宮建築群,保留了早期的法王修行洞和帕巴拉康聖觀音殿兩處,其餘都是十七世紀及以後陸續擴建的。

    布達拉宮包括四大部分:紅山上的紅宮、白宮、山後的龍王潭和山腳下的雪城。紅宮是歷代達賴喇嘛靈塔殿和各類的佛堂,位於整個建築的中心和頂點,是須彌佛土的境界,也是宇宙的中心。白宮合抱著紅宮,有歷世達賴喇嘛的宮殿、經堂、噶廈政府機構和僧官學校等。達賴的寢宮位於白宮最高處,又稱日光殿。龍王潭是布達拉宮後花園,中間有湖,湖中有島,島上建有龍王宮。雪城在山腳下,有噶廈政府的監獄,印經所、作坊、馬廄,周圍是宮牆和碉堡。佛教中有“三界”之說,三界即:“欲界”、“色界”和“無色界”,我們可以看到布宮的整體佈局,把紅宮、白宮和雪城由上而下分作三個層次縱向排列,體現了佛教裡“三界”的說法。布達拉宮主體建築的色彩分別代表了不同的含義,與佛教傳統密切相關:白色象徵慈悲與和平、紅色象徵智慧與力量,金色則標誌著至高無上的權力。

    建國後黨和國家對布達拉宮的保護和管理十分重視,為了更好的保護布達拉宮,1961年3月4日由國務院把它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布達拉宮正式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這是世界對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勞動成果的肯定。2000年和2001年,大昭寺和羅布林卡相繼增補納入了這個世界文化遺產。

  • 2 # 大鯊魚資訊

    這就是布達拉宮的故事:

    在古代,吐蕃有一位活了一百二十多歲的贊普叫託託日年贊。那時他住在山南雍布拉康王宮,有一天晴空萬里中突然電閃雷鳴,天空中發出隆隆的聲響,分明是有人在說話。

    那聲音說:“再過五代人,將有天子下凡,吐蕃將會興旺,果然五代後,公元569年,離拉薩東面近100公里的甲瑪明久王宮裡誕生了當時的藏王囊日松讚的唯一太子,才智過人,武藝高強,英明勇猛的強雄(松贊)贊普---松贊干布(傳說是慈悲觀音菩薩的化身)。

    他從十三歲開始親政,登上王位。為了拓展疆土,實現宏圖大志,公元583年松贊干布十五歲的時候,他帶著吐蕃王室貴族和臣僚及成千上萬的兵將戰騎,從甲瑪地方開拔,浩浩蕩蕩遷都渦塘(留淌著乳汁的草原)今拉薩地區。他望著眼前一片旌旗蔟浪氣高帳展的景象,心理仍沒有滿足。他計劃儘快建一座最宏偉的王宮,於是又率領著大臣們把整個拉薩平原巡察一遍。最後松贊干布選中平原中心三座峰巒之一的瑪布日(紅山)建造了布達拉宮。

    後歷經1693年第巴桑結嘉措的擴建、六世至十三世達賴喇嘛不同程度的增建。形成今天的規模。布達拉宮建築總高117.19米,共13層,有房屋1000多間。宮殿由白宮和紅宮兩部分組成。紅宮為歷代達賴喇嘛的靈塔殿和佛堂:白宮則為達賴寢宮、攝政王、達賴經師寢室和西藏噶廈政府辦公集會場所。整個建築為城堡和寺院建築為一身。五世和十三世達賴高大的靈塔最為精美壯觀,這裡不僅可以欣賞到雄偉建築藝術,還可以看到宮藏的無數唐卡、雕塑珍品以及壁畫和清朝皇帝贈送的禮品和御書匾額等,1994年列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 3 # 一棵紮了根的楊樹

    布達拉”一般譯為“普陀珞珈”,意為“小白花樹”、“光明海島”等,為梵文“Potalaka”之音譯。佛教傳說中為觀世音菩薩的常住道場,原位於印度南部,浙江舟山的普陀山之名亦源於此。

    布達拉宮坐落在中國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的瑪布日山(紅山)上,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宮堡式建築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興建。於17世紀重建後,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為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

    公元7世紀初,松贊干布統一西藏,定都拉薩,建立起強大的吐蕃政權。641年,他與尼泊爾塔庫裡王朝和中原唐王朝聯姻,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在瑪布日山上修建了宮殿。

    當時的布達拉宮有大小房屋一千間,但是在赤松德贊統治時期遭遇雷火燒燬了一部分。後來在吐蕃王朝滅亡時,宮殿也幾乎全部被毀,只留下了兩座佛堂倖免於戰火。此後隨著西藏的政治中心移至薩迦,布達拉宮也一直處於破敗之中。

    1642年,五世達賴喇嘛洛桑嘉措建立了噶丹頗章政權,拉薩再度成為青藏高原的政治中心。1645年,他開始重建布達拉宮,三年後竣工,是為白宮。1653年,五世達賴入住宮中。從這時起,歷代達賴喇嘛都居住在這裡,重大的宗教和政治儀式也都在這裡舉行,布達拉宮由此成為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

  • 4 # 精衛填

    布達拉宮建於公元七世紀,是藏王松藏乾布為迎娶唐朝文成公主而建的。

    “布達拉”,是梵語的音譯,又譯作“普陀羅”或“普陀”,原指觀世音菩薩所居之島,因而布達拉宮俗稱“第二普陀羅山”。布達拉宮修建於西藏拉薩紅山之腰,海拔達到3700米。它依山而建,佔地36萬多平方米,由紅宮和白宮兩大部分組成,紅宮居中,白宮橫貫兩翼,紅白相間,群樓重疊,異常壯觀。

      在布達拉宮的最中央,也就是紅山的最高點,是松贊干布修建的修行室。這是一座巖洞式佛堂,內有松贊干布、文成公主、尼泊爾赤尊公主和松贊干布的大臣祿東贊等人的塑像,這都是七世紀吐蕃時期的藝術珍品。

      布達拉宮雖然是藏傳佛教典型的宮堡建築,但同時也保留有漢族建築雕花樑柱等特色,它是1300年前藏漢聯姻留下的印跡,同時也是藏漢民族團結的歷史見證。無論是藏族還是漢族,人們都在傳說著1300年前那個美麗的故事。

      公元七世紀,西藏當時正處於吐蕃王朝時期,藏王松贊干布勤政愛民,吐蕃日益強大。為了與中原的唐朝建立友好關係,引進中原先進技術和文化,松贊干布決定向唐朝文成公主求婚。求婚使臣祿東贊帶著禮物到了唐朝國都長安(今西安),才知道唐朝周邊幾個國家也派出使臣,向才貌雙全的文成公主求婚。唐朝太宗皇帝決定讓各國使臣比試智慧,他出了三道題,全部答對的才能被許婚。

      第一道題是,花園裡有十棵木頭,兩頭一樣粗細,使臣要區分哪頭是根部,哪頭是尾部。聰明的祿東贊將木頭放入水中,因為樹木根部密度大,所以向水裡傾斜,於是他就分出了木頭的頭和尾。

      唐太宗又出了第二道題,他拿出一塊玉,玉中間有一個轉了九道彎貫穿整塊玉的細孔。唐太宗讓使臣們將細線從孔的這頭穿到那頭。使臣們都眯著眼捏著線往孔裡插線,只有祿東贊很特別,他在孔的一頭塗上蜂蜜,又將細線拴到螞蟻的腰上,然後把螞蟻放在孔的另一頭,螞蟻聞到蜂蜜的氣味開始向孔裡爬,祿東贊

      又對著孔不停地吹著螞蟻往前爬,於是螞蟻把細線帶到了孔的那一頭,祿東贊又贏了。

      唐太宗又出了第三道題,一百匹母馬和一百匹馬駒混在一起,區分哪匹馬駒是哪匹母馬生的。使臣們想了很多辦法,有的按顏色分,有的按長相分,都不對。祿東贊將母馬和馬駒分開關起來,隔了一夜,才把母馬一匹一匹放出來,馬駒一看自己的媽媽出來了,忙跑上去吃奶,不一會兒,全分出來了。

      唐太宗一看祿東贊都答對了,又加出一道題,就是使臣必須在五百名用面紗矇頭的宮女中挑出文成公主。使臣們誰都沒見過文成公主,這題太難了。但是祿東贊已經瞭解到文成公主喜歡用一種獨特的香,蜜蜂很喜歡這種香味。辯認公主那天,祿東贊偷偷地帶了一些蜜蜂在身邊,他將蜜蜂一放,蜜蜂便飛向有獨特香味的文成公主。祿東贊又一次贏了。唐太宗心想,吐蕃大臣都如此聰明,能用這樣大臣的國王肯定也很英明,於是將文成公主許配給松贊干布。

      松贊干布喜出望外,下令修建有999間殿堂的宮殿迎娶文成公主,於是在拉薩建成了布達拉宮。而松贊干布派使臣祿東贊向文成公主求婚的故事,也被生動地描繪在了布達拉宮的壁畫上。

  • 5 # 原創詩詞德春

    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

    布達拉宮最初為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1645年(清順治二年)清朝屬國和碩特汗國時期護法王固始汗和格魯派攝政者索南群培重建布達拉宮之後,成為歷代達賴喇嘛冬宮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儀式舉辦地,也是供奉歷世達賴喇嘛靈塔之地,舊時與駐藏大臣衙門共為統治中心。1988—1994年再次大規模修繕。

    布達拉宮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聖地,每年至此的朝聖者及旅遊觀光客不計其數。1961年3月,國務院列其為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12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其為世界文化遺產;2013年1月,國家旅遊局又列其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2018年11月1日起至2019年3月15日,布達拉宮實行免費參觀。

    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吐蕃王朝藏王松贊干布時期距今已有1300年的歷史。公元7世紀初,松贊干布遷都拉薩後,為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特別在紅山之上修建了共一千間宮殿的三座九層樓宇,取名叫布達拉宮。

    據史料記載,紅山內外圍城三重,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宮殿之間有一道銀銅合制的橋相連。布達拉宮東門外有松贊干布的跑馬場。當由松贊干布建立的吐蕃王朝毀滅之時,布達拉宮的大部分毀於戰火。

    公元631年(藏曆鐵兔年)布達拉宮由吐蕃松贊干布興建。當時修建的宮殿有999間,加山上修行室共1000間,後因雷擊和戰亂遭嚴重破壞。吐蕃王朝滅亡之後,古老的宮堡也大部分毀於戰火,加上雷擊等自然災害,布達拉宮的規模日益縮小,甚至一度被納入大昭寺,作為其分支機構進行管理。如今的布達拉宮只尚存有當時的法王洞和帕巴拉康。

  • 6 # 鴻英22

    我只知道布達拉宮是為松贊布娶文成公主而建。其祥不得而知。

    風神俊秀介紹得很祥細,我剛才看了一遍,不過也記不住。

  • 7 # 君憶
    布達拉宮的前世

    一、布達拉宮的歷史變遷

    布達拉宮始建於公元7世紀初,藏王松贊干布統一各部,定都邏些(今拉薩),建立吐蕃政權,在紅山之上修建布達拉宮作為王宮。據史料記載,當時修建的宮堡外有三道城牆、內有千座宮室,與藥王山之間有一座鐵索橋相連,是當時吐蕃王朝的政治中心。

    公元9世紀,隨著吐蕃王朝的瓦解,布達拉宮逐漸沒落,因雷電和戰火主體建築被毀,只餘“曲結竹普”和“帕巴拉康”兩處殿堂留存於世。

    公元12世紀,噶當派格西瓊布扎色曾在布達拉山上講經,此後,噶瑪噶舉派高僧和格魯派宗師宗喀巴及其弟子都曾先後在布達拉舉行講經傳法的活動,說明當時山上的建築只是講經場而已。

    1642年,五世達賴喇嘛阿旺洛桑嘉措得到蒙古和碩特部落首領固始汗的支援,建立了噶丹頗章政權,拉薩再度成為青藏高原的政治中心。

    1645年,五世達賴喇嘛命第巴索朗熱旦開始重建布達拉宮,三年後竣工,是為白宮。

    1653年,五世達賴入住宮中。從這時起,歷代達賴喇嘛都居住在這裡,重大的宗教和政治儀式也都在這裡舉行,布達拉宮由此成為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

    此後,經過各代達賴喇嘛時期的多次擴建,直至1934年十三世達賴喇嘛靈塔殿竣工,方形成今日之規模。

    二、文成公主秘聞

    吐蕃王朝時期,藏王松贊干布勤政愛民,吐蕃日益強大;為了與中原唐朝建立友好關係,引進中原先進技術和文化,松贊干布決定向唐朝文成公主求婚。

    求婚使臣祿東贊帶著禮物來到了唐朝國都長安,歷經一道道唐王的考驗,終於同意把文成公主許配給松贊干布。

    松贊干布喜出望外,下令修建有999間殿堂的宮殿迎娶文成公主,於是在拉薩建成了布達拉宮。並把松贊干布派使臣祿東贊向文成公主求婚的故事,生動的雕刻在布達拉宮的壁畫上。

    布達拉宮的今生

    之前,布達拉宮一直作為西藏的政治、宗教、文化中心而存在,時光流轉,如今的布達拉宮已成為舉世矚目的世界遺產、遊人如織的旅遊景區和西藏旅遊市場的主力軍。

    在介紹西藏的宣傳片或畫冊中,首先出現的畫面都是布達拉宮;在對遊人的訪問中,提到西藏首先聯想到的就是布達拉宮。在越來越多的人眼裡,布達拉宮已成為藏文化的標誌。

    布達拉宮文化已撕扯成無數個碎片,成為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的“囚籠”,成為遍地黃金的古堡,成為買的下半個世界的寶藏,成為舊西藏的“挖眼”“割耳”之地。

    為了滿足遊客的獵奇心理,旅遊市場更是不遺餘力,編織了無數個關於倉央嘉措的“美麗愛情故事”,對於達賴喇嘛靈塔的寶石與黃金極盡誇大之詞。

    小結:

    從松贊干布時期的王宮,到五世達賴喇嘛時期的政教中心,布達拉宮主要作為西藏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而存在,留下了非常多的珍貴文物和民俗文化。

    改革開放以來,它接受了現代知識體系的洗禮,在各方力量的角逐下,擁有了多重的角色。它的意義從“民族的”變成“世界的”,成為各方力量折射的多面體。

  • 8 # 建聞君

    布達拉宮是當年吐蕃的為了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建造的宮殿。當時的布達拉宮稱為紅山宮,距今有1300多年。根據相關歷史資料記載,紅山宮有一千多間房子,裡外三重圍牆。只不過在吐蕃王朝滅亡後,紅山宮隨著風吹雨打以及自然災害,都基本上損毀。

    在公元前17世紀的時候,五世達賴喇嘛在紅山宮的舊址之上修建了布達拉宮,作為新疆的政治和宗教中心。稱為布達拉宮,布達拉宮包括白宮、紅宮以及周邊建築等三個部分。據說紅宮是當年紅山宮留下的建築,裡面還有松贊干布和文成公主的雕像,白宮是歷代喇嘛供奉和宗教活動的地方。

    和其他古建築一下,布達拉宮的建築結構主要是木結構,外牆有一些岩石堆砌。地基深入岩層,為了提高牆體的穩定性,隔層灌注鐵汁,進行建築的加固。

    布達拉宮的下面有一個五層的地宮,一般是不允許外人進入,只有為數不多的老僧侶以及少數的管理者才能進入,地宮裡基本上都是布達拉宮的地基。據說出口只有一個,外人進入很難出去,這也是不讓外人進入的一個原因。

    一個好的建築不僅是外觀好看,建造結構也與當地的環境協調,布達拉宮就是這樣的一個建築。布達拉宮在美學上是建築史上的巔峰,其結構也與當地山地環境相結合,這也是布達拉宮異常堅固的一個原因。

  • 9 # 文藻巧翁

    布達拉宮———在西藏拉薩市西北瑪布日山上。布達拉,梵語意為“佛教聖地”。

    唐貞觀年間,吐番三十二世贊普松贊干布為迎娶文成公主,相傳於此處營建宮室。以後歷代屢有修建。達賴五世受朝冊封后,又在原有的基礎上大興土木,進行擴建,歷時四十餘年,形成今日規模。清順治年間,達賴五世由哲蚌寺遷居這裡,是歷代達賴的冬宮,此後一直成為西藏地方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

    布達拉宮主樓有十三層,南向,高一百一十米,東西長三百六十米,南北寬五百多米,佔地兩萬多平方米,用巨石大木為構件,依山而築,層層疊疊,氣勢宏偉,是中國著名的宮堡式的建築群。宮內有殿堂、寢宮、佛堂、經堂及靈塔殿。靈塔殿內有各世達賴靈塔共八座,塔身以金皮包裹,用寶玉鑲嵌,珠光寶氣,金碧輝煌。宮內木柱及天花皆施以彩繪,色彩明麗,燦爛奪目。殿堂內牆上,滿布壁畫,題材廣泛,線條流暢。藏族風格甚為突出。此外,明清兩代皇帝賜的詔誥及工藝珍玩等貴重文物。

  • 10 # 杉杉老師

    布達拉宮,坐落於中國西藏自治區的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瑪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宮殿、城堡和寺院於一體的宏偉建築,也是西藏最龐大、最完整的古代宮堡建築群。布達拉宮前闢有布達拉宮廣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廣場。

    布達拉宮的修建,源於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

    公元7世紀初,土蕃王朝立國之君松贊干布遷都拉薩後,為使漢藏兩族長久的團結避戰,特意上書求娶唐朝的文成公主,並特別在紅山之上依山修建了共一千間宮殿的三座九層樓宇,取名叫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主體建築分為白宮和紅宮兩部分。主樓高117米,外觀13層,內為9層。它採用分部合築、層層套接的建築型體,體現了藏族古建築迷人的特色。

    它依山壘砌,群樓重迭,殿宇嵯峨,氣勢雄偉,有橫空出世、氣貫蒼穹之勢。

    它使用紅、白、黃對比鮮明的三種色彩,堅實墩厚的花崗石牆體,松茸平展的白瑪草牆領,金碧輝煌的金頂,具有強烈裝飾效果的巨大鎏金寶瓶、幢和經幡,交相映輝。在藍天白雲下,分外美麗。

    宮殿的設計和建造根據高原地區Sunny照射的規律,牆基寬而堅固,牆基下面有四通八達的地道和通風口。屋內有柱、斗拱、雀替、梁、椽木等,組成撐架。鋪地和蓋屋頂用的是叫“阿爾嘎”的硬土,各大廳和寢室的頂部都有天窗,便於採光,調解空氣。宮內的柱樑上有各種雕刻,牆壁上的彩色壁畫面積有2,500多平方米。

    布達拉宮是藏式建築的傑出代表,也是中華民族古建築的精華之作。

    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誕生了一座偉大的建築,也是漢藏兩族人民團結友愛、文化交流的見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宇宙中,氣態星球為什麼不會被太陽風吹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