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GUCUG

    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什麼是氣態星球,氣態星球就是不以岩石或其他固體為主要成分構成的星球。幾乎所有恆星都是氣態星球,當然也有眾多氣態行星,比如就在我們所處的太陽系內就有4顆氣態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因為它具有巨大的質量,質量越大,引力就越強,組成它的氣體就被束縛得越牢固。更有甚者,大質量的氣態星球會不斷用它的強大引力場俘獲星際空間稀薄的星際物質,使它自己的質量變得越來越大。

    經過幾十億年的形成 已經形成了一個穩定的自傳公轉體系,如果會被風吹走,早就已經不存在了,當然,如果恆星氣體的熱速度足夠大,那麼它也是可以自己逃逸的。

  • 2 # 五彩祥雲

    氣體行星,或者行星的大氣被吹散的機制主要有三大類,熱力學逃逸、非熱力學逃逸、撞擊侵蝕[1]:熱力學逃逸主要有:金斯逃逸、流體動力學逃逸金斯逃逸:氣體分子的速度服從麥克斯韋-玻爾茲曼分佈,其中一定有一部分處於該行星的逃逸速度之上(對於地球來說是第二宇宙速度),那麼這部分氣體分子會因為熱運動而逃出行星的引力場,根據麥克斯韋-玻爾茲曼分佈的公式,分子量越低的氣體平均速度越快,更有可能逃逸。流體動力學逃逸:指外界的熱源(包括但不限於日光、太陽風、流星體等)對大氣層的某一層進行加熱使得其膨脹而逃離行星的引力範圍(這種方式一般出現在熱木星上)。

    非熱力學逃逸有:光化學逃逸、濺射逃逸、電荷交換逃逸、極風逃逸。光化學逃逸指太陽風高能粒子或者輻射使得一些較重氣體發生光解,產生比較輕的產物,這部分產物會因為其它的方式逃離該行星。(如水會被紫外線光解產生氫與氧,氫氣會逃逸)濺射逃逸指太陽風的高能粒子轟擊在氣體分子上,這可能會給氣體分子一個可以逃離行星重力場的速度引發氣體散逸。電荷交換逃逸指太陽風中的離子,或是行星輻射帶中的離子與大氣中的分子發生電荷交換,產生一個電中性分子與一顆帶電離子,離子被磁場捕獲而電中性分子逃逸。極風逃逸:行星的兩極處的磁力線不是閉合的,在這裡太陽風的影響比其餘地方強,這會導致一部分氣體分子被電離,產生的離子沿著磁力線逃逸。一些情況下它們會被行星磁場重新捕獲形成輻射帶,一些情況下則會逃逸。撞擊侵蝕則是當一顆小行星撞擊行星表面時,撞擊本身會在大氣中產生類似石頭扔進水中的波紋,這將把一部分大氣拋進太空。其釋放的能量可能會導致一部分大氣被剝離,撞擊產生的蒸汽也會逃逸到太空。

    行星的溫度與逃逸速度對其能留住的氣體的關係根據行星大氣散逸的機制可以看出,一般越小越熱的星球越難留下它們的氣體,比如月球難於留存任何氣體,火星勉強留住了二氧化碳(44)(氮氣和氧氣(28和32)是被太陽風電離(變成14和16)而逃逸的),土衛六留住了氮氣(28)(離得遠以及一部分軌道在土星磁層裡,太陽風影響比較小),地球留住了水蒸氣(18)(丟失的原因是光解),巨行星如木星土星則非常輕鬆地鎖住了氫和氦(2和4)。對於地球來說,地球的質量和溫度使其無法留住氫和氦,無法形成氣體行星,目前地球大氣散逸的主要原因是電荷轉移逃逸、金斯逃逸、極風逃逸[2],總的效應是每秒大約流失3kg氫與50g氦,以及1500g氧等較重氣體[3],即每年流失10萬噸。但綜合考慮地球上水的分解、火山活動釋放氣體等因素,地球的氧氮為主的大氣層在一個較長的地質時期內內仍然是比較穩定的,但隨著太陽亮度的增加,未來地球很可能因為太陽輻射而失去水分,逐漸變得和金星一樣。對於木星來說,它的引力更高(逃逸速度更高,59.5km/s),溫度更低(高速運動的分子更少,130K)使得它的大氣逃逸速率更低(~1kg/s),再加上大得多的質量,使得其成分以氫氦為主,在太陽生命週期內也無法被吹散。

    但是,對於目前發現的許多系外行星的話,情況就不太一樣了。我們在太陽系外發現了許多熱木星,它們距離恆星很近,溫度很高,其主要成分也是氫和氦,它們的大氣散失率就會高很多,例如系外行星HD 209458b,其半徑約為1.35倍木星半徑,但只有0.7倍木星質量,溫度高達1000K[4]。在分析其光譜後天文學家發現其大氣層每秒散失1~5億kg氫氣,乃至觀測到了一條氫尾拖在這顆行星後面。但在其母星HD 209458的生命週期中這顆行星會流失掉其質量的7%,不足以稱之為吹散。

    如果恆星的輻射強到一定程度,那麼氣態行星的大氣確實會被剝離,但最後會剩下一個鐵質或巖質的核心,在天文學上,這種行星被稱為冥府行星。但截至目前,沒有冥府行星被觀測到,唯一被認為可能是冥府行星的系外行星是柯洛7b。綜上,目前觀測到的氣體行星被其母恆星吹散的時間一般都會長過母恆星的壽命,因此不會被吹散。

  • 3 # 鹹魚冷知識

    首先我們先了解一下什麼是氣態星球?

    氣態星球的主要成分不是岩石或者其他固體而是氣體,但是氣態星球不完全都是由氣體組成的,它們同樣有岩石或者金屬,只不過氣態星球的質量主要是氣體,比如大家熟悉的木星主要質量就來至於氫和氦。

    那麼氣態星球的氣體為什麼不會被吹散呢?

    因為星球的質量足夠大,質量越大,引力也就越強,星球周圍的氣體會被巨大的引力束縛著,這些氣體永遠也無法擺脫星球的牽引,更有質量大的星球,他們的強大引力不斷地捕獲周邊星球的氣體,使自己變得越來越大。

    如果有強大的力量能不能把星球上的氣體吹散呢?

    如果有足夠的力量是可以把星球上的氣體吹散的,比如我們的地球,每年都會被吹走一些氣體,據科學家統計,每年地球會被吹走10萬噸的氣體,如果每年地球外圍都會失去這麼多的氣體,那久而久之,地球外圍的大氣層是不是會全部被吹掉?其實地球外圍的大氣層是不可能會全部被吹掉的,因為地球的質量也是非常大的,擁有著強大的引力,地球周邊的氣體也會被牽引過來,還有一個原因,雖然地球每年都在失去大量的氣體,但是地球也會產生一部分氣體,比如動植物呼吸作用產生的氣體等,這些氣體的產生使地球的大氣層一直處於一種平衡的狀態當中。

    所以,星球上的氣體不會那麼容易被吹散的。

  • 4 # 句理

    “氣態巨行星”這個名詞是科幻小說家詹姆斯·布利希在1952年創造出來的,當時是指所有的巨行星。氣態巨行星這個並不完全準確,因為所有體積巨大的巨行星內部都有很高的壓力,所以內部的物質不會全部都是氣體的形態。

    除了固體的核心和大氣層的上層,所有的物質都是在臨界點,那裡沒有液體和氣體之間的區別。之所以使用這個名詞是因為行星科學家通常使用岩石、氣體和冰的速記符號來描述所發現行星的元素、成分和分類。通常在外太陽系,氫和氦是氣體;水、甲烷和氨都是冰;鹽類和金屬是岩石。

    如果說類地行星的形成是因為距離太陽較近,溫度高、太陽風強勁,把氫、氦、甲烷等氣體或易揮發物質“吹”走了,那麼氣態巨行星的形成就是因為距離太陽遙遠。

    木星的測量溫度(124 K)與該行星自形成以來透過開爾文-亥姆霍茲機制不斷向空間輻射其原始熱量的預期一致。內部的熱量仍然足夠高,以保持液態金屬內部的高度對流,結果是行星的大部分在100年左右的時間尺度上徹底混合。這種金屬氫內部的強烈對流使木星周圍有著極強的磁場。

    內部的深層迴圈還沒有被很好地理解。大多數模型假定氣體區域和金屬區域是均勻的。由於木星和土星仍然釋放出比它們從太陽接收到的更多的能量,這意味著在行星內部有著活躍的對流現象。

    這是一個很好的假設,只要氫氦混合物足夠不透明,對流換熱比輻射換熱更有效。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這在金屬氫區域是正確的,該區域被認為對熱光子是高度不透明的,但對金屬不是特別導電。

    然而,在分子氫區,一些模型表明,不透明度可能足夠小的阿爾克巴壓力水平,以允許存在一個輻射區,它可以作為對流的屏障。這也可能發生在土星上。同樣,如果存在一個不連續的相邊界,則分子-金屬介面也可能如此。

    在巨行星形成的過程中,藉助核心吸積模型,深層物質被認為比後來被吸積的物質更冰冷,後者包含了越來越多的星雲氣體。如果整個內部都是對流不穩定的,那麼這些差異就會迅速消失。對流屏障的存在意味著,在屏障之上和之下的物質今天仍未達到平衡。

    旅行者2號觀察到海王星的大氣動力學更加劇烈,風速接近400米每秒。

    太陽風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風,而是指從太陽大氣射出的超聲速等離子帶電粒子流,運動速度高達200-800km/s,由於產生的效應與空氣流動類似,故形象稱其為“太陽風”。

    在太陽日冕層的高溫(幾百萬開氏度)下,氫、氦等原子已經被電離成帶正電的質子、氦原子核和帶負電的自由電子等。這些帶電粒子運動速度極快,以致不斷有帶電的粒子掙脫太陽的引力束縛,射向太陽的外圍,形成太陽風。

    雖然流動速度高,但太陽風的密度與地球上風的密度相比是非常稀薄而微不足道的。在地球附近的行星際空間中,每立方厘米有幾個到幾十個粒子,而地球上風的密度則為每立方厘米有2687億億個分子。

    因此,太陽風並不能如人們想象的一樣輕而易舉的把氣體吹散或吹動物體。太陽風的吹動距離有限,能量來自太陽耀斑,在太陽磁場的推動下,粒子流只能到達1.6億千米以內的空間。顯然距離太陽28億千米的天王星很難感受得到太陽風的吹拂。

    高溫高壓、引力巨大的氣態行星,氣體被緊緊的“吸附”在行星表面,不可能被太陽風吹散了。

    此外,由於太陽風是帶電粒子流,因此在磁場的作用下向兩極移動,發生偏移、電離等現象,可以說行星的磁場起著保護作用,使太陽風難以近距離接觸行星表面。

  • 5 # 時空通訊

    在宇宙中,氣態星球為什麼不會被太陽風吹散?

    我也可以反問一句,為什麼會被太陽風吹散?

    大家可能對太陽風不瞭解,更多看到的是太陽風速度很快,每秒可以達到900千米,最慢的也有200km/s。這是駭人的速度,這如果擱在地球上,肯定把地殼都掀掉了,露出地殼下面的岩漿,然後岩漿也被吹散了,成為太空一塊塊小行星碎片。

    要知道地球上12級颱風的風速才不過每秒30來米,而人類設定的頂級17級颶風也才每秒60來米,時速也才200多點千米。這點速度在太陽風面前,說小巫見大巫還是高看了很多,因為太陽風速是地球風速的數萬倍。

    但我們不能用地球上的風來想象太陽風。

    太陽風是什麼?它就是太陽輻射出來的帶電粒子,這些帶電粒子不像地球風由大氣分子組成,而是比原子還小的粒子~電子或質子組成。這些帶電粒子從太陽日冕層釋放到太空,是一種等離子體,攜帶著能量,是太陽能量的強勁外溢。

    這些帶電粒子在太陽周圍比較密集,因此可以烤焦氣化一切,但隨著在太空真空旅行,就漸漸被稀釋了,到達我們地球時,已經很稀薄了,每立方厘米只有幾個到幾十個粒子。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稀薄狀態呢?可以說人類除了在太空實驗室能夠製造出這種極度真空,在地球上最高度的真空,也就是在歐洲大型強子對撞機裡,製造的真空也達到每立方厘米上千個大氣分子,而被視為高度真空的電視機映象管裡,每立方厘米有幾百億個大氣分子存在。

    月球被視為沒有大氣的星球,呈現出高度真空狀態,但月表每立方厘米也有上萬個氣體分子。科學研究認為在距離地球63萬千米的高空,已經大大超出了地月之間的距離,每立方厘米還有數百個氣體分子。也就是說,這些地方雖然高度真空,也比太陽風粒子密度要高出很多。

    地球風的密度是多少呢?

    地球海平面大氣,每立方厘米的氣體分子達到約2700億億個。這下明白了吧,地球的風是在吹動每立方厘米2700億億個氣體分子運動,而太陽風只是每立方厘米幾個到幾十個比原子還小的粒子在運動,密度只是地球大氣的幾百億億分之一,這種比高度真空還要真空的狀態,當然就掀不起什麼波瀾了。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實際上所謂的太陽風吹過來的強度,比地球高度真空吹過來還要弱很多。因此這種太陽風幾乎空無一物,如果你漂浮在太空真空中,迎著每秒900千米的太陽風,你的一根毛也不會掀起,根本感受不到。

    所以說太陽風要吹走大氣有點像蚍蜉撼樹。

    但太陽風的危害還是很大的,還會傷人。

    這是因為太陽風是高能帶電粒子,它們掠過地球時,會引起地球磁暴、電離層暴,影響電波通訊,特別是短波。有時候還會對地面管網,如輸電、輸油、輸氣管線等造成安全事故,對執行的衛星安全也有影響。

    太陽風高能帶電粒子輻射到地表,還會對人及生物造成傷害,主要是增加生物的輻射量,就像照射了多次X射線,使人體免疫力下降,發生病變,情緒波動,甚至車禍增加等。

    磁場對地球有很好的保護作用,它們來到地球后,地球的磁場就起作用了,因為這些粒子是帶電的,磁場就可以把它們偏轉,順著磁力線劃過地球,走向更深的太空了。

    有少量的漏網太陽帶電粒子,就會在兩極磁力線發生和進入處這個薄弱點侵入,與地球大氣發生碰撞,被大氣裡的分子粒子與它們在戰鬥中消耗掉了,作戰的證據就是絢麗的極光。在南北極,人們看到的極光於絢麗越多,就說明太陽風也猛烈,入侵的帶電粒子越多。

    那麼木星大氣到底會被太陽風吹散嗎?

    一顆行星能不能圈住大氣,有多方面原因。首先大氣是受行星自身引力影響的,引力越大,越能夠拉拽住大氣;其次與恆星距離有關,距離越近,大氣分子被加熱的越高,如果氣體分子熱運動高出行星逃逸速度,大氣就會不斷喪失;第三,行星磁場的強弱,對遮蔽或減輕太陽風對星體的侵襲至關重要。

    我們來看看木星。木星引力約地球的2.5倍,完全有能力鎖住大氣;木星距離太陽比地球要遠5倍多,頂層大氣溫度只有-148℃,比地球要低很多,而且太陽風比地球稀薄了很多;木星磁場是地球的14倍,是太陽系行星中磁場最強的,能夠很好抵禦太陽風的侵襲。這些條件使木星大氣完全能夠保持住。

    雖然如此,木星的大氣並不是一點都不變動,由於種種原因,如天體撞擊等,可能會逃逸一些,也可能會再捕獲一些,這麼一點點量與木星大氣的總量相比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 6 # 優美生態環境保衛者

    在宇宙中,氣態星球為什麼不會被太陽風吹散?

    太陽的表面和我們用肉眼觀察感覺出來的的完全不一樣,並非風平浪靜。從太陽表面每時每刻都在發出巨量的帶電粒子流,這些粒子流我們形象地稱之為“太陽風”,其到達地球外層時的速度可以達到每秒幾百公里。有的小夥伴們不禁要問了,如此高的速度,為什麼沒有太陽系內那些氣態星球吹散呢?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氣態行星是如何形成的。在太陽系形成的早期,這裡還是由一片廣袤的星雲物質充斥的區域,這些星雲有很大的可能是由上一任大質量恆星,在生命末期經過超新星爆發所釋放的物質所組成。這些星雲物質在漫長的引力擾動作用下,大約在距今46-50億年之前開始逐漸地聚集,逐漸向區域的質量中心發生坍縮,在此過程中,隨著坍縮時星際物質的摩擦碰撞以及引力勢能的轉化,推動區域中心質量不斷提升,從而加劇了這個中心對外圍物質的吸收。與此同時,原來星雲物質所具備的角動量,一方面被這個中心區域形成的“恆星胚胎”所繼承,成為以後恆星自轉能量的來源,另一方面被“恆星胚胎”周圍形成的“吸積盤”所繼承,成為圍繞恆星公轉能量的來源。

    當“恆星胚胎”所吸聚的物質足夠多時,其內部溫度將達到一個臨界點(1000萬攝氏度上下),所吸聚的氫元素有較大的機率發生量子隧穿效應,從而在理論上較低的溫度下,使氫原子中的質子能夠突破原子間庫侖力的斥力,從而進入另外的氫原子核中,繼而引發核聚變反應,向外釋放光和熱,於是真正的恆星誕生了。進入這個時期以後,由於內部核聚變引發了向外的輻射壓,時刻與恆星外層物質向內的壓力保持一種動態的平衡,恆星因此保持比較穩定的狀態。

    正是由於輻射壓的存在,使得恆星繼續吸收宇宙空間中星際物質的能力大為減弱,而在太陽的外層-日冕層中存在著一些“冕洞”,這裡的恆星高能射線強度比其它區域低得多,太陽磁場在這裡相對屬於“開放”的區域,太陽表面大量的等離子體順著磁力線被激發出去,於是形成高速運動的帶電粒子流,這就是太陽風。在太陽風的吹拂下,那些沒有被太陽所吸聚的星際物質,就會被帶到距離太陽較遠的軌道之上,其中較重的元素被吹開的距離較短,於是在近日軌道上緩慢地聚合形成了固態行星;而較輕的元素則被吹到較遠的區域,逐漸聚合形成氣態行星。

    拿木星來說,它是太陽系內最大的行星,它所處的位置正好位於被太陽風吹拂下重元素和輕元素的分界線以外,在這裡所聚合的星體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大量輕元素在這裡聚集,在引力的作用下,從而可以“近水樓臺”地捕獲到更多的星際物質。當與太陽的距離進一步拉大時,隨著太陽風強度的逐漸減弱,在更遠的軌道上,其它行星所能捕獲到那些沒有被木星引力所吸住的輕元素就越來越少,於是剩下的氣態行星質量也逐漸地減小。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氣態行星之所以能夠形成,太陽風在這裡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太陽風的存在,就不可能將大量的輕元素物質吹到氣態行星所在的區域,氣態行星就失去了聚合的物質來源。氣態行星的質量大小,是在太陽風的物質輸送、太陽風剝離大氣層、自身引力俘獲大氣等因素綜合作用下的平衡結果。

    在太陽系內,地球與太陽的距離,要比氣態行星近得多,在幾十億年來,地球的大氣層時刻也都受到太陽風的影響,但至始至終也沒有被吹散,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太陽風到達近地空間後的粒子密度已經很小了,每立方厘米僅有幾個或者十幾個粒子,相比之下地球大氣層中的氣體密度每立方厘米可以達到數千億個,即使在幾十萬公里的高空,那裡是地球大氣層的外緣,那裡的氣體分子每立方厘米還可以達到幾百個。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太陽風雖然速度很快,但是由於粒子的數量實在是太少了,根本不會對地球的大氣層造成明顯影響。

    二是地球的引力將大氣層牢牢鎖住。按照萬有引力定律,地球上的大氣層也時刻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作用力的大小隨著高度的減少而降低,除了大氣層最外層的極小一部分氣體分子以外,其餘的氣體分子所具有的動能,完全不能克服地球引力的束縛,即使是太陽風帶來了很高的能量,使得外層大氣有一部分提高內能,活動劇烈,從而加快了逃逸的程序,但由於太陽風高能粒子的密度過低,以及高層大氣的氣體也非常稀薄,逃逸出去的比例實在是微不足道,而且依靠地球的引力從外太空也隨時能夠吸收一些星際氣體,逃逸和吸收的基本上呈現的是一種動態的平衡,地球的大氣層幾十億年變未發生越來越少的情況。

    三是地球磁場阻擋著高能粒子的衝擊。地球的固態核心之外,因為有一層鐵-鎳液態圈層的存在,使得地球在自轉的過程中產生了磁場,當太陽風所攜帶的帶電粒子進入地球磁場時,其所帶電荷在洛侖茲力的作用下會發生偏轉,有一部分被反彈,一部分改變方向,只有極少一部分沿著平行於地球磁場的方向“引導”至兩極的上空,從而達到了保護地球免遭高能粒子侵襲的效果。

    以上是以地球為例,解釋為何地球大氣層沒有被太陽風吹跑的主要原因,與地球相比,太陽系的氣態行星與太陽的距離更遠,溫度更低,外圍大氣分子活躍程度更小,太陽風到達那裡後粒子的能量和速度更加微弱;同時,氣態行星的質量更大,對大氣層的引力更加強烈,大氣分子要想逃逸出大氣層所需要的能量就更多;另外,木星等氣態行星一般擁有更強大的磁場,從而使得太陽風中的高能粒子進入氣態行星表面的機率大大降低。所以,依靠太陽風是不可能將氣態行星吹散的。

  • 7 # 歐羅足球軍事

    氣態星球,並非就是氣態狀的氣體,它不過也是行星罷了。

    外行星部分,多為氣體星球,但卻有固體的核心部份,又因為氣體星球的緣故,所以赤道自轉快,而兩極端的自轉速度則較慢的情形。

    諸如天王星,它大氣成分多為氫氣(83%)與氦氣(15%),還有甲烷(2%)。正是因為甲烷的緣故,才使其擁有這藍青的外表,由於甲烷會吸收紅色或黃色的光,所以才只會反射出藍光或綠光而已。天王星和木星或土星不同,它的總組成只有15%是氫氣和一點的氦氣,根據證據的推測,它有岩石的核心,而也外表覆蓋著一層液態水、甲烷、氨。

    其實,氣態星球不論體積或質量,都比內行星大,但是唯一不同的是冥王星,他的性質反而偏向於類地行星,較為特殊的一點是,幾乎所有的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運動,但冥王星的軌道的傾斜卻比其他軌道明顯。

    有一些處於恆星宜居帶中的氣態行星,它們的大氣層非常的濃厚,密度也比較大,這樣的行星並沒有固態的表面,因此生物不可能從內部發展出來,但是它們的大氣層的某些深度範圍內卻可能存在適宜生命生存的溫度、溼度等大氣環境條件,所以有生物學家認為在這樣的星球上,在其大氣層中可能存在一些可以吸收恆星光能的生物。

    前幾年美國BBC曾經做過一系列外星生命的紀錄片,其邀請的科學家就在裡面講到了氣態行星上的巨型生命。這類生物可以像太陽能一樣從恆星的光輝中吸取能量,甚至可以像地球上的植物一樣透過光合作用將光能儲存起來,這類生物的體格通常都要很龐大才行,因為它們需要大面積的吸收恆星的光輝,也或者它們有像植物樹葉一樣的結構。

    其總體和地球上的植物很相似,但是又沒有地球上的植物密度大,因為它們可以漂浮於空中,依靠空氣中的水分子、二氧化碳和氧氣等維持機體的生長執行,其以前很可能像巨型蘑菇,而體積則可能比我們地球上的巨大樹木也要大得多。

    氣態星球之所以能成為“星球”,是因為它具有巨大的質量,質量越大,引力就越大,組成它的氣體就被束縛得越牢固。超大質量的氣態星球會不斷用它的強大引力場俘獲星際空間稀薄的星際物質(氣體和塵埃),使它自己的質量變得越來越大。

    至於太陽風,它作用距離有限,它的能力遠沒到到達吹跑氣態星球上氣態狀物質的能力,至於被“吹”散,首先“吹”的強度定義涵蓋範圍比較廣。比方說,我們用嘴吹掉落在桌面上的灰塵這叫“吹”,那麼要吹散一個星球上的氣體顯然是需要巨大的能量的。

    目前,一般氣態星球周圍少有巨星恆星的強風,除非被紅黑吸引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火影忍者》中為何有人認為長門打不過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