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這些歷史要讀

    要知道,周王朱恭枵可是一位養尊處優的大明王爺,能談得上什麼勇猛麼?

    如果不是題主提出了這個問題,估計大家都不知道明末還有朱恭枵這麼一號人物。實際上,擋住李自成幾次進攻的,是拼死守城的數萬明軍將士,他朱恭枵可是從頭到尾都沒上城督戰過,一直都躲在王府中。

    不過,朱恭枵比那位被李自成給燉了的福王朱常洵要聰明。當初,闖王李自成率軍猛攻洛陽城,守城將領希望腰纏萬貫的福王朱常洵能拿點錢出來,犒賞守城將士、修繕城防。結果,朱常洵卻一毛不拔,最終洛陽城破,他的鉅額財富悉數落入李自成手上,而他最後也被李自成給燉了。

    或許是有了福王朱常洵這個前車之鑑,周王朱恭枵在闖軍攻開啟封時,可是毫不吝嗇自己的家財,主動拿出自己的庫金五十萬,餉守城將士,加築開封城防。而且,他還懸下賞格,殺一賊者賞五十金。朱恭枵的這一系列舉措,的確對明軍守開封城起到一定的作用。

    至於,題中所說的朱恭枵“最後全身而退”,這其實是一次相當狼狽的出逃。當時,李自成“決黃河,以水灌城”,遂攻陷開封。在破城之際,朱恭枵和他的王妃、王子、及部分宗室和王府官員,便在洪水和起義軍攻城的喊殺聲中狼狽出逃,一路逃到開封城郊的樹林,在風雨中藏匿了數日,直至官軍援軍趕來,才得以脫險。最後由於開封城被大水泡的一塌糊塗,朱恭枵一族只好轉而寄居到彰德府。

    而在整個逃亡過程中,周王朱恭枵可沒半點勇猛可言。這比起能部署防線、指揮衡陽守軍作戰的桂王朱常灜(永曆帝朱由榔之父),可就差遠了。

    當然,相比於其他欺壓百姓、貪得無厭的明朝宗親,溫文儒雅的周王朱恭枵,還算是比較厚道的。

    在明朝眾藩系中,周王一系應該說是最為潔身自好、淡薄政治的。第一代周定王朱橚,愛好文學,無心政治。他先後組織編著了諸如《救荒本草》、《保生餘錄》、《袖珍方》和《普濟方》等醫學著作,對中國古代醫藥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之後的歷代周王,不是愛好文學、就是愛好戲曲,遠離政治,同時對封地百姓也相對比較仁厚。

    而朱恭枵自幼也得到其父王周端王朱肅溱的教導,即位後也懂得善待自己封地內的百姓,不像福王、楚王這些藩王那樣貪得無厭.......

  • 2 # 伯虎42

    明萬曆八年(公元1580年)三月初三,河南開封周王府,周世子朱肅溱的嫡長子出生了;在時任周王、嬰兒的祖父朱在鋌奏報朝廷並得到肯定答覆後,這個小孩按照兩百年前太祖皇帝所立下的字派、被賜名為:恭枵,這也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末代周王朱恭枵。

    萬曆十四年(1586年)五月,周敬王朱在鋌去世,朱恭枵的父親、周世子朱肅溱承襲了周王王爵。萬曆十七年(公元1589年),十歲的朱恭枵被冊立為周世子,成為周藩的繼承人。

    天啟元年(1621年),四十二歲的朱恭枵從父親周端王朱肅溱手中接過周王王爵,正式成為大明周藩第十一代、第十三位親王。而他不會知道,自己就是最後一代周王。

    自天啟元年(1621年)至崇禎十三年(1640年),這二十年裡,雖然農民起義和外敵入侵此起彼伏、聲勢浩大,使得大明朝廷陷入風雨飄搖、內外交困之中,但是地處中原腹地的開封因為遠離動盪區域,還能基本保持穩定,封國於此的周藩也得以安穩度日,憑藉天潢貴胄的身份安享榮華富貴。時任周王朱恭枵在這個平靜的封國內當了二十年太平親王,優哉遊哉,如果不出意外,他將像之前歷代周王那樣,富貴一生、平安老死於開封,最後把王爵傳給子孫,延續周藩的傳承。

    崇禎十四年(1641年)正月,李自成起義軍攻克洛陽,俘獲並處死了就藩於洛陽的福王朱常洵,將福藩所有財物一掃而空;二月,張獻忠起義軍破襄陽,殺襄王朱翊銘,襄藩宗人大部分都死於非命,逃出生天者寥寥無幾。

    洛陽、襄陽都在中原腹地,這些之前較為安全的地方,如今都被農民軍攻克,藩王們也被斬殺。嚴峻的形勢,不得不讓就藩開封的周王朱恭枵提高了警惕、會同開封駐軍守將加強防衛,以防備可能到來的農民軍。

    崇禎十四年(1641年)二月,攻克洛陽不久的李自成得到了開封城駐軍薄弱、防衛吃力、且糧草兵甲都不完備的訊息後,立即親率三萬大軍,自洛陽疾馳東進,三天就到達開封郊外,準備一鼓作氣,攻破開封,再次沉重打擊搖搖欲墜的大明朝廷。

    和顢頇無能、又庸懦吝嗇的福王、襄王所不同的是,周王朱恭枵在當時的宗室藩王中算得上是一個聰明人,眼光長遠且慷慨大方。在得到李自成軍即將抵達開封、預備攻城的時候,周王立即會同駐守開封的文武官員:河南左布政使梁炳、右布政使蔡懋德、開封知府吳士講、河南巡按高名衡、分守道梁壯、管河同知桑開第、開封府推官黃澍、祥符知縣王燮、河南副總兵陳永福、遊擊高謙、張德昌等,安排佈置防守作戰,加固城防。

    之後又主動從王府內拿出超過五十萬兩的白銀,一面“買米麥,日夜造飯屑面,犒賞守陴者”,一面重金懸賞,以求殺敵:“斬首一級,賞五十兩;守城射死一敵,賞三十兩;傷一敵亦賞十兩。”

    如此高的賞格,使得開封守軍頓時士氣大漲,不但士兵們得到有力的鼓舞,就連開封百姓們也為了獲得獎勵而自發製造武器,爭先恐後地登上開封城牆,史稱“百姓挈弓矢刀槊登城者,紛紛恐後。”

    周王朱恭枵為了鼓勵守軍全力守城,特意向勸慰他稍稍留意花費的王府屬官們訓示:

    “城垣既陷,身且不有,而況於金乎?城苟得保,何患乎無金!”

    表明了不做吝嗇鬼,重蹈福王覆轍的堅定立場。他的這番表態,更加使得開封守軍免除後顧之憂,全力展開守城作戰。

    崇禎十四年(1641年)二月十二,農民軍在李自成的率領下抵達開封,即刻對開封展開攻擊。農民軍使用“剜城”、“挖城”的戰術:讓士兵用門板、大車之類豎立起來,抵達城牆下,遮擋城上打下來的箭石,然後趁機鑿下城表的磚石,向內部掏挖成一個洞,人躲進洞中,然後繼續挖掘,使得城牆逐漸被挖空、坍塌,農民軍得以乘勢進入城內。一時間駐軍不能破解,局勢危急——“匿洞中,矢石不能加,晝夜築掘,無法可退,合城甚危。”

    這時候,開封城內一個名叫張堅的秀才設計了一種懸樓,用厚柏木製成,長度跨越三五個垛口,伸出城牆之外,懸樓裡裝載計程車兵可以向下拋火罐或者射箭,打擊城牆腳的農民軍。開封推官黃澍檢視之後,覺得可行,於是命工匠連夜趕製五十座,佈置於城牆之上。果然在此後的戰鬥中對於城下“剜城”的農民軍打擊很大,就此消除了挖城危機。

    之後農民軍再次以雲梯進攻開封,又被駐軍用大炮連連擊毀,傷亡慘重,此時河南巡撫李仙鳳也率軍從河北趕回救援,進入開封,守軍增添了力量,駐守更為堅固。

    二月十七,李自成親自督戰,站立城下,指揮農民軍攻城。守軍也不甘示弱,紛紛以大炮、弓箭回擊,戰鬥陷入焦灼中。混戰中,開封守將陳永福的兒子千總陳德見李自成站立位置距自己不遠,於是暗中發箭,不偏不斜,正好射中了李自成左眼。這突發事件大大打擊了農民軍的意志,於是紛紛驚擁而退,並於二月十八黎明向西撤退,至日落前農民軍全部從開封城下撤走。歷時七天的第一次開封之戰結束。

    崇禎十四年(1641年)十二月,李自成聯合另一支農民軍羅汝才部,接連攻克了河南南陽、洧川(今尉氏西南)、許州(今許昌)、鄢陵等十餘州縣,擒殺了明唐王朱聿鏌,於是攜大勝之際第二次攻開啟封。周王朱恭枵如同之前一樣,又再次釋出懸賞令,號召開封軍民抵禦農民軍攻城,並且派周王左長史李映春率王府護衛巡查城內,大聲呼喊:“有能退敵解圍者,賞銀十萬兩。”

    同時,周王額外增給已升任河南巡撫的高名衡、升任河南總兵的陳永福五萬兩白銀,讓他們緊急增派人手,加固城牆、增添兵甲火藥,嚴密防守,以抵擋農民軍進攻。

    十二月十四,李自成、羅汝才號稱五十萬的聯軍展開對開封的第二次進攻。農民軍首先擊敗了明督師丁啟睿的援軍,隔絕開封外援,再使用了炸藥來對開封城牆進行攻擊。守軍則以乾草、火油、金汁等堆滿外牆,以火牆阻隔農民軍用炸藥炸城牆。

    十二月二十七,一部分農民軍好不容易接近城牆東北角,埋放炸藥點火轟擊。不料城牆堅固,點火引發炸藥後磚石四散迸發,將城牆附近的農民軍殺傷無數,導致之後農民軍不敢再以火藥轟擊城牆。攻勢漸漸顯頹。

    當時正值隆冬,天氣寒冷,農民軍駐紮城外,處境艱難,而開封駐軍又乘虛出城,偷襲並焚燒了農民軍的糧草大營,使得農民軍後勤補給不利。另外明保定總督楊文嶽也率河北援軍前來救援。在眾志成城、同仇敵愾的開封守軍頑強抵抗之下,農民軍腹背受敵,不得不在崇禎十五年(1642年)正月撤圍西返,放棄攻擊開封。開封守軍再一次打退了農民軍的進攻,歷時一個月的第二次開封之戰結束。

    得到開封守軍第二次擊退農民軍、保全城池的訊息後,遠在京師的崇禎帝欣喜不已,對堅守開封城的文武官員大加褒獎,並親自致書給周王朱恭枵:

    “此高皇帝神靈憫宗室子孫維城莫固,啟王心而降之福也。”

    高度讚揚了這位遠房族兄的清醒頭腦和慷慨舉措。

    崇禎十五年(1642年)五月初二,在拔取了開封周圍西華、郾城、襄城、睢陽、陳縣、太康、商丘、寧陵、考城等三十餘城、使得開封斷絕外援成為孤城之後,李自成和羅汝才聯軍第三次進攻開封城。這一次,農民軍吸取了前兩次的失利教訓,不再強攻,而是以一部分兵力長期圍困,另以大部分兵力圍點打援,準備消滅來援的明軍。

    五月二十二,農民軍在開封西南的朱仙鎮大破來援的明督師丁啟睿、保定總督楊文嶽及總兵左良玉、虎大威、楊德政、方國安等部十八萬明軍,收降明軍數萬,馬匹七千餘,直接摧毀了援救開封的最重要力量。獲勝後,李自成命投降的明軍向開封城內喊話,以迫使開封守軍投降。

    但是,以周王朱恭枵、河南巡撫高名衡、河南總兵陳永福為首的開封文武官員堅決不投降。周王朱恭枵更是傾其所有,把周王府歷年積藏全部拿出,用於支援守軍堅守城池。

    至九月初,開封歷經近四個月圍城後,依舊沒有投降,但因農民軍割去城外莊稼,並斷絕上游水源,導致城內糧食斷絕,飲水不濟,再也不能堅守了。

    崇禎十五年(1642年)九月十五,開封城北的黃河大堤被掘開,洶湧的河水灌入開封內城。至於是誰掘開的大堤,史書中記載是農民軍掘的馬家口,開封駐軍掘的朱家寨,這裡就採用農民軍與明軍不約而同的掘堤放水,以水淹對方這一說吧。

    黃河決堤後,滔滔巨浪洶湧入城,導致開封城全城被淹沒,城中軍民溺死達數十萬,城外農民軍也被淹死了數萬人。河南因此經歷了驚天浩劫,黃河也由此改道,河南、安徽以下等省都被殃及。

    在滔天洪水中,河南巡撫高名衡、河南總兵陳永福乘小舟前往周王府救援周王及其家眷。周王朱恭枵在大水中幾乎喪失了全部家產,和家人隨同高名衡、陳永福坐船避難於開封城頭。當時又逢大雨滂沱,一片泥沼,飲食幾乎斷絕,周王和諸文武官員七天不得食物,幾乎餓死於城內。

    幸好水勢稍退後,駐在河北的山西明軍監軍王燮冒險用小船越過黃河,抵達已成澤國的開封,才將周王、高名衡、陳永福等救出,而開封同知蘇茂灼,通判彭士奇等則經不住飢寒交迫,餓死於城頭。周王等人也是最後一批離開的守軍,他們堅持到了最後一刻,才被迫撤離開封。

    在明軍撤離同時,農民軍也乘舟進入開封,不過此時開封全城被淹,沒有了駐守價值,所以不久也撤離開封,向河南西部轉移。

    周王朱恭枵被救出開封后,於風雨之中逃亡到開封郊外,由陳永福屬下的軍士護衛,在樹林中躲避藏身良久。李自成退兵後,才返回開封。不過此時開封都被洪水淹沒,周王府宮殿房屋全部倒塌或者沒於水中,不能居住。周王的家產也在三次開封之戰中或用於賞賜守軍、或被大水吞沒,坦然無存。周藩上下生計無著、陷入困頓。

    崇禎帝得知周王的窘迫後很是掛念,賜書慰問,並賜內帑金帛及物料,以撫慰周藩。由於開封藩地歷經大戰已經殘破不堪,不宜居住,所以崇禎帝特別下旨,讓周王及其家眷可以離開封地,前往彰德府寄居,稍做安頓。

    經歷了驚心動魄的兩年守城作戰,年過六旬的周王朱恭枵身體大受打擊,再加上洪水破城後家產被滌盪一空,更加摧垮了周王的意志和信念,在寄居彰德後不久,心力交瘁的周王朱恭枵就罹患重病,臥床不起。

    崇禎十七年(1644年),農民軍自陝西向京師進發,並出兵攻取河南,周王只得再次離開彰德,向南方躲避。三月二十一,就在崇禎帝於煤山自盡後的第三天,六十五歲的周王朱恭枵於南逃途中病薨於淮安附近所寄居的舟船上。

    因為當時國勢混亂,明中央朝廷已經覆滅於李自成農民軍,所以周王身後的賜諡、賜祭、承襲等典儀無人承辦,均沒有來得及進行。直到當年五月十五,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成為南明弘光帝后,才以“平生忠弗屈、孝盡已”的讚譽名義追封朱恭枵諡號“孝”,稱“周孝王”。而後清兵南下,南明弘光政權覆滅,周王朱恭枵的子孫被迫隨繼立的隆武、紹武政權南遷,最後在廣州被尾追而至的清軍殺死,周藩傳承斷絕。

    周王朱恭枵在明末諸藩中,算得上聰明靈活,也能顧全大局、趨利避禍,和其他蠢笨貪財、至死也一毛不拔的庸碌藩王相比,絕對是出類拔萃的清醒者。他懂得“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的道理,也深知“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含義,所以在面對李自成農民軍大舉來攻之際,他傾其所有、大力支援乃至賞賜守城軍民,致使全城上下齊心,堅決抵抗,使得農民軍費勁周折也沒有徹底控制開封城。

    開封的城牆遠遠比不上洛陽、西安、太原等大城那麼堅固、高聳,但面對農民軍的進攻卻堅守時間最長,這和藩國在此的周王朱恭枵盡散帑金、重賞守軍、凝聚軍民意志是有著莫大的關係的,他慷慨大方、盡散家財以犒守軍的舉動在守城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不可忽視。雖然朱恭枵在堅守開封過程中的實際表現不能用勇猛、強悍來形容,只能說盡到了自己作為守土藩王應盡的義務,但是和其他明末藩王在同樣局面下的小氣吝嗇、顢頇渾噩、貪生怕死情形作為對比,他已經算是識大體、顧大局、深謀遠慮的優秀藩王了。

  • 3 # 別酒流年

    周王朱恭枵抵禦李自成

    周王朱恭枵(xiāo),朱元璋十一世孫,朱元璋五子周王朱橚(sù)後代,可以說是明朝最後一任周王(南明冊立的不算),他死後一個月,崇禎帝朱由檢上吊自殺。

    朱恭枵的封地在河南開封,開封屬於中原重鎮,因此,朱恭枵和明末起義軍多有交集。

    崇禎十四年(1641)正月,李自成的大順軍攻打下洛陽後乘勝包圍了開封。周王朱恭枵和監察御史高名衡抵擋住了李自成的第一波攻擊。

    崇禎十四年(1641)十二月底,李自成又一次包圍開封,結果開封沒打下來還被射中了左眼。

    崇禎十五年(1642)四月,大順軍再一次來到開封城下。這次他們圍而不攻,半年之後,趁著黃河汛期,掘開了黃河堤岸,水淹開封。朱恭枵和宗室躲藏到城外得以倖免。後來明軍收復開封,開封城破壞嚴重,朱恭枵等人只好暫時寄居到彰德府(今河南安陽市)。

    從大順軍幾次攻開啟封來看,朱恭枵比其他藩王要強上不少,能夠抵禦長達兩年之久。為何朱恭枵能夠抵擋住李自成的進攻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明末著名的福王朱常洵,比較一下二人對待起義軍的態度。

    明朝藩王貪財,朱常洵是其中的佼佼者。

    朱常洵是明末時期最有錢的藩王,不僅有朝廷供給,他還掌握著當地的賦稅。而他下面的百姓呢?

    福王藩屬洛陽,崇禎年間當地旱、蝗兩災相繼,人們易子而食。朱常洵則飲酒取樂,唯一的愛好就是美女和優伶。一支被派往前線與農民軍作戰的政府軍中,就有人發牢騷說,福王府裡金錢百萬,卻讓我們餓著肚皮去送死。

    當時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省親居於洛陽,得知軍隊的這些不滿後,跑到王宮向朱常洵諫言“散財餉士,以振人心”。

    朱常洵卻不以為意。

    當李自成的大軍到了洛陽城下的時候,城中明軍和農民軍內外呼應,破了洛陽。朱常洵被抓後,李自成從他身上割下一塊肉剁碎跟鹿肉拌在一起當下酒菜,取名“福祿酒”,讓朱常洵看著吃完(或許還逼他吃了點),之後處死。

    朱恭枵則比朱常洵聰明的多。

    當李自成大軍攻到開封城下時,朱恭枵拿出五十萬兩白銀(有記載則是一百萬兩)犒勞守城將士,並懸下賞格,殺一賊給五十金。

    況且,開封地區沒有發生豫西和陝西那樣的天災,當地百姓參與造反的人極少。

    此外,朱恭枵還自己出資來加固開封城防。這讓守城將士有了抵抗的信心。

    其次,監察御史高名衡用兵得當

    李自成第一次攻開啟封,還沒攻下開封,高名衡調回之前救援洛陽的副將陳永福,兩軍內外夾擊,擊敗李自成。

    第二次,李自成又在明軍援兵的攻擊下潰敗。

    第三次,李自成圍而不打,高名衡趁黃河汛期打開了黃河堤岸(同時李自成也扒開了黃河決口),農民軍損失慘重,這給後來明軍收復開封創造了條件。

    最後,開封城城高牆厚,城防完善,並且地處要衝,救援方便

    開封原來是宋朝的汴都,金朝皇帝南遷時又曾再建,城牆厚度有幾丈,裡邊堅實,外邊疏鬆。

    李自成攻城時命令士兵用炸藥炸城,結果火藥爆炸後城磚四飛,農民軍先受到攻擊,內城牆並無大礙。

    後來李自成用挖城牆腳的方法攻城。高名衡在城上鑿橫道,一聽到下面有聲音,便用有毒和汙穢的東西往下灌,結果農民軍多有死者。

    同時,開封地處華中地區、河南東部、中原腹地、黃河之濱,交通便利,便於明軍機動。明軍數次擊退李自成全是依賴外有援軍。

  • 4 # 闡釋君

    明朝政府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窮的封建大一統王朝政府,這種窮體現不受商業稅和對於藩王的鉅額補貼之上,而這些藩王天天除了生孩子幾乎無事可做,造就了能力低下的結果,特別是明末晚期,那些藩王眼光短淺,自私自利,極其吝嗇,哪怕國家已經到了為難之時依然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快活著,結果就是城破人亡,大筆財產成為了起義軍的軍餉。這裡有一個諸侯王例外,那就是周王朱恭枵,他散盡家財用以支援前線,親力親為,使李自成前後動用數十萬部隊攻開啟封三次最後是挖開黃河河道才得以攻進開封府。

    明末時期和百姓餓死街頭對比明顯的是明宗室王府中那些王爺們的驕奢淫逸

    明朝的施行的是宗室供養政策,就是沒有降爵位一說,世代傳承,清朝最出名的十二鐵帽子王,在明朝就更鬧著玩似的,這要是皇帝的兒子不犯錯聶爵位就能代代相傳。明後期僅是用於宗室供養所花費的費用就幾乎佔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明朝後期窮到無法提供糧餉,無法救濟百姓,甚至裁撤很多政府部門都是因為窮,明亡於宗室們的吸血也是有道理的。

    從萬曆時期開始,明朝內部危機四伏,農民起義不斷,到了明崇禎時期就已經開始越發不可收拾,並且此時明朝天災連連百姓們是苦不堪言啊,自古百姓就是一條命,只要你讓他們好好活是不會造反的,但是你要逼迫他們到連吃口飽飯都沒有,橫豎都是死,索性就造反了,這是從始皇帝開始就一直存在的規律。崇禎皇帝雖然勵精圖治,可是他本人並沒有力挽狂瀾的能力和運氣,為了節省開支,他聽從文官的建議取消了部分地區信差這個職務的編制,造成很多人下崗失去了飯碗,李自成就是其中一位,他不像劉邦,項羽,那樣生來就理智要王天下,他只想老婆孩子熱炕頭,吃飽飯,睡好覺,偶爾喝喝小酒侃侃大山,可是國家連最後這點希望都剝奪了,李自成走投無路開始了造反之路,隨後的事情大家都很瞭解。

    河南這個地方地處中原,因為黃河流過土地肥沃,物產豐富,聚天下之中,彙集各地物產,所以明朝很多得寵的皇子封底就安排在這,共有7名藩王就藩河南,他們憑藉自身的地位和關係吞併土地加上天災連連,河南的人民們苦不堪言。河南的藩王中最出名的就數福王朱常洵和周王朱恭枵,福王是萬曆三子,十分得寵,萬曆為了他還和百官 有一場國本之爭就是想廢棄大兒子立這個三兒子為太子,遭到了大臣們的反對,這個事件前後歷經十餘年,最終以萬曆的失敗告終,萬曆也因此心灰意冷,從此不再上朝。萬曆隨後讓福王就藩可以說當時最富有的洛陽地區,洛陽是古都,不管是地理位置還只政治地位都高於其他藩王,並上次良田萬頃,甚至都覆蓋了其他藩王的領土,為此萬曆甚至擴編的洛陽的邊境,福王也是任性,還要求將巴蜀的鹽稅收入賞賜給他,萬曆也答應了,隨後福王要求將淮水的鹽稅給他也都答應了,福王王府金碧輝煌,遠超皇宮,可以說富可敵國,當時的將是都好說皇帝把天下財富都賞賜給福王,卻讓他們為國家拼命,是十分不公平的,這也為日後福王的悲慘下場埋下伏筆。李自成初入河南本無人跟隨,但是河南被宗室們壓迫的太慘了,李自成一句免賦稅,分土地,瞬間聚攏數萬流民,於是逐漸成為一方勢力,並攻打洛陽,但是有人給福王提意見說你把財產拿出來賞賜給那些悲慘的農民們,他們會感恩的,福王不聽,隨後洛陽城被破,福王急忙逃走依然被抓獲,歷史上甚至有李自成親自烹煮福王的傳說,可見百姓有多疼恨他。和福王相比周王就聰明和有遠見很多。

    周王散盡家財為開封保衛戰立下功勞,可以說如果明宗室皆是周王這般明要亡也會如此迅速

    周王朱恭枵生於萬曆八年,萬曆十七年封為世子,天啟元年承繼周王爵位,他任周王的二十四年間是大明朝最風雨飄搖的二十四年。

    崇禎十四年,李自成攻破洛陽殺福王,訊息一出滿朝震驚,對於那些已經智力退化的王爺們來說,也只是震驚,甚至還有羨慕嫉妒恨的會鼓掌稱快,對於周王來說,他無疑意識到國家他們的大明朝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此時如果在抱著自己的那點家財,可真的會死的不能再死。

    洛陽的城池比開封打得過,堅固的多,但是周王相信一切還是要看人,於是親自拿出庫金五十萬,餉守者軍士,並懸下賞格,殺一賊給五十金,這就意味著殺死一名起義軍就是一個金元寶,這是極大的誘惑。他還自己出資來加築開封城,以防禦起義軍。當李自成攻城時,守城者投以火,賊被燒死者不可勝計,乃解圍。此乃第一次開封保衛戰,介紹的簡短,但是過程必然是很是不容易的,起義軍必然是看其他城池輕易被攻破,沒有把開封當回事,結果被當場教訓,死傷慘重只得退去。保城之戰開始之後,城中留守的官員分別負責把守各門,具體分工如下:東門:左布政使梁炳負責守衛。曹門:開封城的東面共有兩座城門,即東門和東門以北曹門,由右布政使蔡懋德守衛。北門:管河同知桑開第守衛。南門:開封府知府吳士講負責守衛。西門:是農民軍圍攻的重點,由巡按高名衡負責守衛,守道蘇壯、推官黃澍等人協守。此外,祥符縣知縣王燮率領衙役守衛西城,周王府的承奉官曹坤、左長史李映春率領王府的八百勇士登上西城城牆參戰。

    攻城方面,主力是李自成的軍隊,而且聯合河南當地的農民軍,如《流寇志》中說:“戊午十三,寇將糾土寇瓦罐子、一斗谷等攻開封。”

    瓦罐子、一斗谷都是河南農民軍的將領,名字很接地氣,一望可知他們都來自社會的底層。

    《守汴日誌》中給出了農民軍具體的數字:總數是三萬多人,其中的精兵不到三千,其餘都是脅從之眾。

    這裡所謂的精兵,大概就是李自成的軍隊,脅從之眾就是瓦罐子他們率領的河南本地的土寇。

    此役的勝利使崇禎皇帝視周王為最佳,進行宣揚,崇禎下詔褒獎,曰:“此高皇帝神靈憫宗室子孫維城莫固,啟王心而降之福也。”但此時眾朝臣皆知大明這艘破落船是一個周王所不能拯救的。

    第二年正月李自成再度發兵攻開啟封,吸取了上次的教訓,決定這次穩紮穩打,使用木板和盾牌遮擋,隨後起義軍用鐵鍬等物挖城牆,企圖挖穿城牆,這個辦法還是十分管用的,城上守軍確實沒有辦法,城牆幾乎要被挖穿。

    《汴圍溼襟錄》記載,農民軍的攻城戰術很簡單,就是“剜城”、“挖城”:首先是驅使大批鄉民,把門板、大車之類送到城下,豎立起來,遮擋城上打下來的矢石。農民軍混雜在鄉民中間,衝到城下,鑿下城牆外表的磚石,向城牆內部掏挖成一個洞,人躲進洞中,“賊匿洞中,矢石不能加,晝夜築掘,無法可退,合城甚危。”

    很快,開封的城牆下面就被挖出來許多洞。

    此時天氣寒冷,城上守軍衣著不足以取暖,並且食不果腹,但是大家都不好意思向周王掌嘴了要錢了,王燮於是毛遂自薦去周王府要錢糧,周王毫不遲疑的又捐出白銀數萬糧以資軍用。在周王的帶動下,官府也動員民間捐出棉被、毛毯,為守城士兵取暖所用,一天之內便籌集到兩萬多件。另外由鄉紳們提供的糧食,在上方寺擺起數百口大鍋,為守軍提供飲食。

    巡撫高名衡為此向城中百姓表示了感謝。有了周王積極支援,文臣武將的指揮若定,全城官兵士氣高漲,開封城註定成為一座難以輕易攻破的銅牆鐵壁。也有人勸說周王,如此接濟是不行的要為自己著想,他的回答是:“城垣既陷,身且不有,而況於金乎?城苟得保,何患乎無金”可見其覺悟。

    為了解決起義軍挖城牆的戰術,巡按御史任浚便直接擺出2000兩銀子,用紅筆書寫下“能奪此洞,賞銀2000兩。”如此鉅額獎賞使守軍將領們都紅了眼,紛紛絞盡腦汁,想策解決,名叫朱呈祥的將官帶兵自告奮勇出擊,他的辦法就是使用火攻,將點燃的藥草扔進被掏空的城牆中,將其中作業的起義軍燻出,朱呈祥趁民軍退出間隙,迅速命人將準備好的大量水傾倒入洞滅火降溫,爾後率領敢死隊跳入洞穴中,很快將巨洞奪取。照這個辦法三十幾處巨洞都被奪回,起義軍十幾日的進攻化為破影,士氣大損,正月初八,巡按任浚率500精兵由水門潛出,突然將民軍大營突襲。連日進攻起義軍是又冷又餓,他們起義本就是為了吃飯活命,如此待遇,還有揹負一個造反的名義很多人內心開始動搖,於是城內官兵藉此機會,拜上大鍋,開始對他們進行心理戰,來了就有肉吃,既往不咎。發起情感攻勢,並往給洞內的民軍投送大餅,使得不少民軍調轉槍頭,轉而嚮明軍投降。

    心理戰能削弱並影響民軍士氣,但有李自成嫡系3萬老營督戰,民軍攻勢仍持續進行。而火攻對守軍也說仍是對付鑿牆掘洞民軍的最有效手段。官府在民間收集大量柴草,而周王府也貢獻尤多,到初九這一天,曹門城上已囤積了10餘萬束柴草。守軍正枕戈待旦等待民軍的下一波攻勢。混戰中,親臨一線指揮攻城的李自成本人也被總兵陳永福一箭射中左眼(後明史將李自成稱為“瞎賊”),遂無奈主動撤軍,這是第二次開封保衛戰。李自成也因此對開封懷恨在心

    崇禎十五年夏季,開封地區雨季,黃河水位上漲,李自成知道這是進攻開封的好時候,於是包圍開封,將成為即將成熟的糧食收割走,包圍城池,隨後挖開黃河,引黃河水衝擊開封城池,也有說法是明軍自己挖黃河水企圖衝擊起義軍,我相信是雙發都在挖,因為黃河決堤的太快了,洪水不僅沖垮了城牆,也衝擊了起義軍。

    開封府有三十萬百姓,被洪水衝擊後,只剩下不足七萬,周王也在眾人的保護下倉惶離開,但是周王也因此一蹶不振,隨後病逝。

    開封相對於,洛陽和西安城池堅固上司相差巨大的,但為何開封能堅持如此之久,和周王的傾盡家財奮力保護有關,那時還是家天下的時代,你老朱家自己都不在和這個天下,讓士兵和百姓白白犧牲,顯然古人不是傻人,也知道誰當皇帝不是當,為了你我憑啥。這就是蜀王,秦王,王,福王,坐擁萬貫家財,堅固的城池,卻依然失敗的原因。這就是朱家養豬政策的後果,藩王們一個個除了在房事中能像個男人,在生活裡估計連雞都不敢殺。

  • 5 # 慧麗猶在

    不是周王朱恭枵他本人有多勇猛,是他懂得“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個道理,是他捨得動用重金犒賞三軍為他賣命,同時自己以身做則,親做表率,調動起來士兵計程車氣,幾次絕境之下,置之死地而後生,抵抗住了李自成率領的起義軍的多次攻城。

    周王朱恭枵的智慧和謀略有值得我們後人借鑑的地方,他告訴了我們當身陷險境時,要不畏艱難,不畏艱險,不要膽怯,採取正確的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絕地逢生,化險為夷。

    以上是我本人對這個問題的淺薄看法,做的不足之處還請多多指教。

  • 6 # 自畫小石頭

    以名取人有時候非常的不靠譜,這一點在周王朱恭枵身上尤為突出!

    枵 (xiāo) (1)(形聲。從木,號聲。本義:木根)    (2) 假借為虛——虛枵一聲之轉。空虛 歲在星紀,而淫於玄枵。玄枵,虛中也。——《左傳·襄公二十八年》 。又如:枵朽(空虛腐朽);枵如(空虛的樣子);枵枵(空虛的樣子);枵虛(空虛)   (3)布類的絲縷稀疏而薄:又有蕉紗,乃閩中取芭蕉皮析緝為之,輕細之甚,值賤而質枵,不可為衣也。——《天工開物》    (4)指腹空,飢餓 。如:枵腹而守(餓著肚子仍堅持防守);枵棗(無核棗。按照字面理解,朱恭枵就是一個腐朽空虛的無能之輩,但在明末對抗李自成義軍的開封保衛戰總表現可圈可點。

    明王朝建立之後,開國皇帝朱元璋吸取歷代治國的經驗教訓,採取藩封的方法,分派子孫駐守各地,世襲罔替,以期朱氏子孫們永綏祿位,藩屏帝室,特別是在中央皇權受到威脅的時候朱氏子孫能夠以藩兵勤王。然而理想與現實總是存在著差距,在明朝末年農民大起義的洪流中,大多數皇室子孫的表現令人失望,不僅未能發揮拱衛之效,還屢屢成為地方防衛的掣肘。最終在農民軍摧枯拉朽般的攻勢下,宗藩貴族們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當然,不可否認,還是有小部分宗藩能夠在王朝面臨內憂外患之際,挺身而出,力所能及地協助地方守衛城池。周王朱恭枵就是比較典型的一位,正是他的出資出力,讓一生攻打名藩大鎮無數的李自成在開封城下遭遇到了他軍事生涯中最費時、最費力、最艱辛的一場攻城戰。崇禎十四年二月,躊躇滿志的李自成統率大軍席捲而至開封城,開封外無援兵,內無兵餉,岌岌可危,周王朱恭枵慷慨陳詞: “城垣既陷,身且不有,而況於金乎?城苟得保,何患乎無金?”堅決不願意做農民軍的“錢財保管員”,亟發內庫數萬兩銀子犒勞軍士,併發布懸賞,但凡能擊退農民軍者賞銀十萬兩,並保奏朝廷加官升職。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城內軍民積極性立刻被調動了起來。農民軍雖奮勇攻城,攻勢一波猛於一波,開封城四面城牆有七處被開啟缺口,城牆有二十餘丈被炸開,但是農民軍始終無法攻入城內,就連李自成本人在激戰中亦被弓箭射中左眼,無奈退兵,一開啟封就此草草收場。耿耿於懷的闖王怎肯善罷甘休,重整兵馬後,著手二開啟封,然而依舊無功而返。面對固若金湯的開封城,李自成不停地感嘆無計可用。在謀士的建議下,李自成改

    變策略,強攻不成,就用智取,三開啟封城,久攻不下之後採取長期圍困與掘河灌城的辦法,這才迫使周王朱恭枵撤出開封。僅就城防工事的修築而言,開封遠遠比不上洛陽與西安,但監守時間卻是最長,周王朱恭枵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不容忽視。只可惜明王朝宗藩中有此深謀遠慮者著實不多。

    宗藩們在明末大動亂中不僅沒有為崇禎帝分憂解難,反而讓朝廷背上沉重的包袱。其原因何在?這就不得不從明朝為宗藩所制定的典章制度談起。朱元璋建立宗藩制度,希望子孫們“永綏祿位,以藩屏帝室”,給予了宗藩尊隆的地位、優厚的俸祿,並賦予他們兵權。然而,朱元璋的繼承人建文帝登基不久,燕王朱棣就以一場“靖難之役”奪取了皇位。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朱棣及其孫子朱瞻基親眼見證了宗藩掌兵所帶來的威脅,為防止舊轍重蹈,著手對宗藩的特權大加裁抑,剝奪了宗室的掌兵與從政特權,之後又相繼出臺了宗藩出城之禁、藩王相見之禁、入朝之,交結官宦之禁等。面對嚴密的禁網,宗藩不得掌兵、不得從政、不得從民四業,無所事事的他們要麼待在王府內坐吃祿米,生兒育女,要麼瘋狂擴充莊田,追求經濟上的奢侈,要麼追求風流好文的雅緻生活,要麼乾脆混跡街巷,形同無賴。雖然朝廷為他們配置了專門的王府官吏,但這些官吏大多昏庸懦弱,根本無法勝任宗藩輔導的工作,更談不上對他們道德品質的塑造了。因而當李自成的起義軍席捲各地時,根本無法指望這些平時嬌生慣養、不識兵事的皇室子孫能夠擔當起挽救明王朝的重任,即使個別宗室“深明大義”,主動要求起兵勤王,亦為朝廷所不許,唐王朱聿鍵上書請求練兵靖亂,被朝廷以叛逆的罪名發配南京高牆。對朝廷來說,宗室掌兵是尤為忌諱,即使處於風雨飄搖之時,也絲毫未放鬆對宗藩的監控。因而對明代各地的宗藩來說,面對農民軍勢如破竹的攻擊,除了固守封地和逃跑外別無他法。由於政治上和軍事上的無所作為,宗藩便將精力轉移到財富的掠奪上,對財富的貪婪追求使得大部分的上層宗藩聚斂了巨大的資財,但也扭曲了他們的性格,個個顯得異常吝嗇,愛財如命。當地方府庫空空若洗,軍隊急需兵餉之時,無論地方官吏何等地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藩王們就是不肯捐資助餉。看到錢財堆積如山的藩王這般的吝嗇,飢腸轆轆的軍士們自然憤憤不平,軍隊譁變是勢在難免了。正是因為這嚴密的“藩禁”政策,將宗室們圈定在了皇權的牢籠之中,無所事事的囚籠生活塑造出一批酒囊飯袋之徒,加上王府教育的失敗,註定了在明末大動亂中大部分宗藩表現的拙劣,即使少數宗藩試圖力挽狂瀾,也是無補於事。在李自成,張獻忠大軍的席捲之下,宗藩制度隨明朝一起土崩瓦解。

  • 7 # 李從嘉的戰爭茶室

    因為從第1代周王朱橚開始起,周王的名聲就很好,是明朝宗室中的白蓮花。朱橚平時被老爹訓過,但是被自己侄子流放後重新做人,組織眾多科研人員編寫了《救荒本草》、《保生餘錄》、《袖珍方》和《普濟方》等作品,是萬家生佛的賢王。《救荒本草》等書是他自掏腰包廣泛印製發放的,害怕讀者不識字還專門為圖中的植物做了圖畫說明,書中詳細描述了災年可以吃的各種野菜以及老百姓平時可以用得著的藥方。朱橚以後歷代周王也經常在開封城內進行救災等慈善活動,在開封城內人望很高,李自成進攻時也捨得出血本募兵作戰。

  • 8 # 小院之觀

    明末周王朱恭枵,稱不上勇猛,他卻是明朝藩王之中相當聰明的一個。

    朱恭枵的封地在開封,是朱元璋十一世孫,從崇禎十四年正月到崇禎十五年九月,李自成率領大軍三次圍攻開封,卻損失慘重,連他本人也被明軍悍將陳永福射瞎了一隻眼睛,最後農民軍使用了水攻之計,讓黃河決堤倒灌,才終於攻下開封。

    雖然最終拿下了開封,開封之戰也稱得上李自成從崇禎十二年再起之後的一次嚴重挫敗。如果每個城池都這麼難啃,每個藩王都像朱恭枵這樣聰明,李自成早就碰得一頭包,回商洛山裡當山大王去了,哪還敢想逐鹿中原。朱恭枵聰明在哪裡呢,他懂得“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這個道理,如果把大明比作一個公司,他朱恭枵就是個洛陽分公司名義上的CEO,經過歷代的積累,到了明末周王家業驚人,保住了開封,就是保住了自己的家業,同樣,保住了大明,也就是保住了自己的家業,如果開封被攻克了,如果大明倒了,他全家連性命都別想保住,更別說擁有現在的一切。

    為自己而戰,哪裡還能有一絲保留呢?

    除了頭腦清楚,朱恭枵還懂得激勵機制,“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句話,無論放在哪個時代都是管用的。為了防守開封,朱恭枵不計成本,除了自己出資加固開封城防,“增雲樓、儲火藥、立炮臺、添飛石、分佈周密”,還拿出自己的庫金設立懸賞,殺死一個農民軍給賞格五十金,這樣豐厚的激勵,相當於給一個公司員工工作一輩子都不可能拿到的報酬。打仗本來就是軍人的職業,此時大明尚存,李自成還是流寇,如果在周王這裡能拿到這麼多錢,那又何必為了能吃上口飯,再去投靠李自成呢?

    在我們現在看來,這似乎是很淺顯易懂的道理,不過明朝宗室們,可能是被圈養了太久,明白的卻很少。

    同在河南的另一位著名藩王——洛陽的福王朱常洵,他的富有不下於周王,卻是個看不穿的人。農民軍席捲中原,洛陽必定不能倖免,朱常洵卻繼續花天酒地的生活,對城防既不關心,更不上心,哪怕許多官員多次告誡他要加強防禦,他也不放在心上。

    同他類似的,還有另一位富甲天下的藩王——蜀王朱至澍。坐鎮成都的朱至澍,在張獻忠大軍入川,已經攻下重慶後,面對城中官員由蜀王拿出錢財,犒賞軍民,加固城防的建議卻一口回絕,甚至耍起了無賴“孤庫中錢糧有數,只有承運殿一所,老先生等拆去變賣充餉”,主持成都城防的劉之渤當場怒懟他:“殿下!承運殿無人買得起,唯有李自成是受主!”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結果還是“蜀王終不悟”,要錢不要命,鼠目寸光。

    這兩位富有的藩王最終結局如何呢?

    福王在城破後被殺,傳說還被與鹿共煮,做成了一鍋“福祿宴”。

    蜀王朱至澍則與妃嬪、宮女等投井自殺,宗室則被捕殺殆盡,張獻忠下令“凡王府室支,不分順逆,不分軍民,是朱姓者,盡皆誅殺。”

    至於他們的財富,當然是盡歸李自成和張獻忠。張獻忠著名的“江口沉銀”,就來自於蜀王府的貢獻。

    什麼原因造成了幾位藩王之間如此巨大的差別呢?要我看,還是明朝的宗藩制度,把各地的藩王們養成了一幫酒囊飯袋之輩,他們從小被圈養在王府,沒有朝廷命令,不許離開封地,更不許接觸軍事。

    如果違反了祖制,那可是要倒大黴的,比如唐王朱聿鍵,在1636年清軍入關時主動募兵北上勤王,卻被崇禎廢為庶人,關進鳳陽皇家大牢,直到崇禎自掛東南枝後才被放出,不然恐怕要被關一輩子。“藩王不掌兵”,已經成為了大明的鐵律。

    於是他們大多無所事事,大部分用酒肉美女來麻醉自己,對外界事物的感知遲鈍,對天下大勢的變化一無所知,導致了自己的悲慘結局。

    在宗藩制度的設計上,朱元璋和朱棣都可以算是徹徹底底的失敗者。

  • 9 # 坐看東南了

    明朝末年的周王朱恭枵先祖是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橚,到李自成攻城的時候,周王家在這裡已經住了250來年,開封城裡三分之一是周王家的,周王家的子孫和外戚加起來好幾萬人,一旦開封城破,周王家的幾萬人會有好下場嗎?

    周王自然明白這個道理,前不久封在湖北襄陽的襄王被張獻忠攻破襄陽後,全家被處死,只有極少數脫逃。而封在洛陽的福王朱常洵,也被李自成破城後處死。

    為此他聯合官軍,並招募勇士,寧可喪盡家財,也要保住開封,家丁,宗室子弟,能幫忙的全幫忙,能上陣的全上陣,為此才擋住了李自成幾次攻城。李自成三次圍攻開封,1642年5月到9月,未能取得進展,最後掘開黃河淹了開封。

    福王朱常洵為什麼沒能守住洛陽?首先就是福王在洛陽的根基不深,福王1614年才到洛陽就藩,到1641年李自成攻城,福王家在洛陽才住了27年,根本就沒有什麼基礎。福王也盡力了,只是在洛陽這個地方自己勢單力薄,未能組織起有效的防禦,以至於官軍譁變,城破人亡。

  • 10 # 未濟

    周王朱恭枵不僅僅在兩年間,抵擋住了李自成大軍的三次攻擊,甚至還射傷了李自成。哪怕是開封城陷,他還是得以全身而退。

    朱恭枵是明朝開國之初周王朱橚的後代。建文帝因為害怕朱橚支援他的同胞哥哥燕王朱棣,將朱橚貶為庶人,徙居雲南,後又被召回應天府禁錮。朱棣靖難起兵,攻入了應天,才將朱橚救出,恢復了周王爵位,命其重返封地開封。

    朱恭枵天啟元年襲爵,共計在位二十四年。他在位的時間,正好是明朝震動,農民起義接連不斷爆發的時期。崇禎十四年正月,李自成攻陷了洛陽,將萬曆最寵愛的兒子,福王朱常洵給做成了“福祿湯”。李自成則趁勢,在當年二月率軍圍困開封城。

    朱恭枵聞訊,“發庫金百萬兩,募死士殺賊”。周王殺牛宰羊,蒸米,蒸饅頭,餉軍七日,鼓舞士氣。守城軍隊則由右僉都御史高名衡指揮,力據賊軍。時在河北的河南巡撫李仙風,聞訊也率軍馳援開封。副將陳永福從城內殺出,遊擊高謙在外夾擊,一戰斬賊近三千。李自成兵敗,隨即率軍撤去。

    當年冬十二月,李自成再圍開封。朱恭枵毫不吝嗇府庫錢糧,再出“庫金五十萬,餉守陴者,懸賞格,殪一賊予五十金”。此時,右僉都御史高名衡已經升任河南巡撫都御史,副將陳永福也升任總兵官都督僉事,負責鎮守河南。期間,李自成率軍攻城,被陳永福射傷左目。李自成大怒,命大軍猛攻。守軍使用火攻計,殺敵無數。恰逢保定總督侍郎楊文嶽率軍來援。李自成無奈,再次率軍撤退。

    崇禎十五年四月,李自成再次率軍圍困開封。而且,這次李自成改變了策略,準備圍而不攻,困死朱恭枵等人。他下令築起了長長的圍城工事,斷絕一切與城外聯絡的道路。崇禎聞訊,知道事態嚴重,也急調各路援軍趕往開封解圍。總兵許定國軍潰於沁水。督師丁啟睿、保定都督楊文嶽,合同左良玉諸軍,兵至朱仙鎮。結果,左良玉跑了,諸軍皆潰。崇禎再令山東總兵劉澤清救援,與李自成戰於黃河岸邊三晝夜,不克,只得暫退,等待關中的孫傳庭率軍來援。

    開封城中糧盡,還好高名衡等將領,在朱恭枵的激勵之下,守城意志堅定。他們為了自救,決定水淹李自成。朱恭枵募民,修築了厚厚的阻水牆,“堅厚如高岸”。然後,準備鑿開朱家寨黃河堤岸。訊息被李自成得知,反而強迫數萬民夫掘開了馬家口的河堤,水淹開封城。百姓、丁夫漂沒數十萬,李自成的大軍也被淹死數萬人。城中的周王無奈,只得率守城將領、宮眷、諸郡王避水城頭,“坐於絕食者七日”。

    幸得駐紮在黃河北岸的援軍劉澤清,派御史王燮乘船救援,才將朱恭枵、高名衡等兩萬餘人救出。周王朱恭枵,已經年過花甲,經此一劫,心力交瘁,不久後病逝。

    城垣既陷,身且不有,而況於金乎?城苟得保,何患乎無金。

    為了解決起義軍挖城牆的戰術,巡按御史任浚便直接擺出2000兩銀子,用紅筆書寫下“能奪此洞,賞銀2000兩。”如此鉅額獎賞使守軍將領們都紅了眼,紛紛絞盡腦汁,想策解決,名叫朱呈祥的將官帶兵自告奮勇出擊,他的辦法就是使用火攻,將點燃的藥草扔進被掏空的城牆中,將其中作業的起義軍燻出,朱呈祥趁民軍退出間隙,迅速命人將準備好的大量水傾倒入洞滅火降溫,爾後率領敢死隊跳入洞穴中,很快將巨洞奪取。照這個辦法三十幾處巨洞都被奪回,起義軍十幾日的進攻化為破影,士氣大損。

    周王想得明白,這個時候保住江山是最重要的,否則有錢也沒地方花,所以不吝惜錢財,犒賞將士。福王就不行,一點覺悟都沒有,終究是被李自成給煮了。周王是為了朱家江山盡力的,其他藩王是既想享受又不出力。周王在對付李自成的時候已經六十多歲了,也到了該想開的年紀,也沉穩了,加上開封城內將領的支援,才有了輝煌的戰績。

  • 11 # 小樓昨夜聽風雨22

    大明開封府周王,太祖高皇帝第五子,成祖永樂帝同母弟也!地位尊崇,開封城周30裡,為海內名城巨藩,太祖定製,親王府周5裡,而周王府紫禁當宋金皇宮之舊,達周9裡13步,為藩王內最大者!!明末水患,300年王府積蓄盡入黃水中,但按清康熙年間河南巡撫上報,時開封大雨,衝出周王府窖藏銀約200萬兩!現國內博物館分存有明周王府銘文小銀佛像8尊,而佛像上記載同批共鑄造小銀佛像8848尊!河南許昌禹州有周王陵,王妃陵,高大寬闊規模有甚於神宗皇帝定陵,可見周王之富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三國演義》要塑造關羽的“義”,並帶有儒家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