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保定漢學會

    以探春的能力,基本不需要擔心她過得好不好。問題在於,在古人看來,遠嫁總是不好的。原因主要是,古時交通不便,一旦遠嫁,基本就意味著與孃家生離死別,從此再男見到親人了。萬一在婆家受了欺辱之類,孃家人顧不上了。

  • 2 # 阿米意

    不敢說絕對,但絕對是諸春之中結局最好的!

    元春雖然貴為皇妃,但是她並不快樂,進宮也非發自自願,或許更多的是為了家族長遠利益而已。元春並沒有自己的孩子,才活了四十多歲,而且宮庭內規矩多,各種複雜關係。。。。。。進宮那麼久,也只回來省親一次而已。元春是家族的榮耀,但對她自己個人來說是不快樂的。有她自己的話語為證:“當日既送我到那見不得人處。。。。。。”,還“邊說邊拭淚”。這足以說明她內心是痛苦的。

    迎春是最慘的,活活被折磨死了;惜春出家了。只有探春正常出嫁了,或許離家遠一點,但是她才是三春中擁有正常人生的人 。或許還會有一大家子,都有可能。紅樓姐妹夜宴中玩遊戲就有判詞說她“可得貴婿”,太虛幻境判辭也只提示她嫁得遠見父母不容易而已,並沒說她會嫁得不好,過得不好。反過來說,要不是探春遠嫁了,說不定下場更慘!看看賈府其他女眷的遭遇就知道高低了

  • 3 # 韻雅茶馨

    好結果。最起碼以依探春在大觀園的表現。她強勢的性格、出事決斷、賞罰分明的做事態度,她將來會是個有出息的王妃。

  • 4 # 太古水月

    探春遠嫁,紅樓一書中不止一次做了暗示;可惜這些女孩子的命運,統統歸於薄命。探春雖然嫁得好,按照曹雪芹原來的安排,也是難逃宿命。

    大觀園中一眾女子的命運,《紅樓夢》第五回‘遊幻境指迷十二釵’一回中集中展示了線索。第五回中,寶玉在《金陵十二釵正冊》上看到:後面又畫著兩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隻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狀。也有四句寫雲: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

    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接下來警幻演示十二曲《紅樓夢》,探春這一支是:

    [分骨肉]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另外,第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也再次暗示了這一眾女孩子日後的命運:

    探春笑道:"我還不知得個什麼呢。"伸手掣了一根出來,自己一瞧,便擲在地下,紅了臉,笑道:"這東西不好,不該行這令。這原是外頭男人們行的令,許多混話在上頭。"眾人不解,襲人等忙拾了起來,眾人看上面是一枝杏花,那紅字寫著"瑤池仙品"四字,詩云:

    日邊紅杏倚雲栽。

    注云:"得此籤者,必得貴婿,大家恭賀一杯,共同飲一杯。"眾人笑道:"我說是什麼呢。這籤原是閨閣中取戲的,除了這兩三根有這話的,並無雜話,這有何妨。我們家已有了個王妃,難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說著,大家來敬。探春那裡肯飲,卻被史湘雲,香菱,李紈等三四個人強死強活灌了下去。

  • 5 # 桃樹下吃桃

    賈探春是榮國府賈政與趙姨娘的女兒,雖是庶出,但因賈母非常疼愛孫女,因此賈探春是從小在賈母身邊長大的。題主說賈探春遠嫁後是否會有好結果,我認為會的,具體原因如下:

    1、賈探春從小在賈母身邊長大,雖是庶女,但是大家族對於子女的教育是非常看重的,因此賈探春的學識見地自然也不會太差,但是也因為是庶女,手中的權利有限,賈探春即便有豐富的學識,不凡的見地,也沒有辦法去真正的發揮出來。在賈府尚且如此,倘若不遠嫁,在皇城腳下並非找不到一個可託付之人,但是,越是世家大族,越講究門當戶對,皇城腳下的嫡子是不會去一個庶女的,因此,賈探春只能嫁一個家室差不多的庶子,庶子庶媳的境遇與探春在賈府的境遇沒有什麼太大的差別,而賈探春是一個有野心,有心機的人,因此,這樣的生活未必就是賈探春想要的。但是遠嫁未必就不好,紅樓夢中對賈探春的判詞是這樣說的“才自精明志自高,生逢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在這句判詞中,千里東風一夢遙,我所理解的是,她雖遠嫁,但是仍會想念賈府。無論是在哪個年代,傷春悲秋雖然是不需要成本的,但是如果是一個過的不太好的家庭或個人來說,她是沒有時間去做這件事情的,因為他需要考慮的是如何生存或者更好的生存,因此從這一點上來看,至少探春過的是不錯的。另一方面,探春是遠嫁還在一位王爺,雖然沒有說明是哪一國的王爺,但是以探春的容貌,性格,才學,心機,探春都不會讓自己過的很差,同時也可以施展她真正的能力和手段。

    2、榮國府在探春遠嫁後面臨抄家的現狀,家中女眷死的死逃的逃,剩下的也被賣到了妓院,假設探春沒有遠嫁,而是與皇城中其他世家結親,一個庶出的兒媳,在兒媳孃家徹底垮臺後,她的日子只會更慘,以探春的心性來說一定更為痛苦。

    因此,我認為,對於賈探春而言,遠嫁反而是最好的一種結果。

  • 6 # 快樂人生40206654

    謝邀!按書中作者的宿命論而言,結果應該是“杏花村裡杏花雨,魚舟唱晚杏花村"。探春是曹雪芹賦予的命中必招貴婿的杏花,賦予她才自清明志自高,到哪裡都會立於不敗之地,賦予了"生在末世運偏梢",有才得不到施展。雖然是到海疆遠離爹孃,而她早就看透了親人之間唯利是圖爾虞我詐的嘴臉,很失望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後院起火,禍起蕭牆。離開的也只是傷心地,留戀不捨的也只是大觀園裡的詩社,以及鄉愁中的思念…在那“半床落月蛩聲切,萬里寒雲雁陣遲"的歲月裡,她是唯一見證"枝無全葉翠離披",見證殘局的人。遠在海疆的人,再富貴又能幸福多少?獨在異鄉為異客…遍插茱萸少一人!

  • 7 # 秋水長天H

    "探春遠嫁“作為紅樓夢裡一個重要情節,歷來讓讀者“掬淚而讀“。“一番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人來拋閃",滿腔的哀怨,滿滿的悲涼。“告爹孃休把兒懸念……從此分兩地,各自保平安",道不盡的牽掛與不捨,話不盡的未知和迷茫!

    探春遠嫁何地

    探春的父親賈政在江西糧道任上,突然接到同僚周瓊的一封信,提出了兩家結成兒女親家的邀約。周瓊是賈政的同鄉,曾與賈政同為京官,後來賈政外放江西,周瓊調至海疆。不知何故,一向孝順的賈政連賈母都沒稟告一聲,就匆匆的做出了把探春遠嫁海疆的決定。此時賈府家道中落,賈政做出的這個決定耐人尋味。

    關於探春遠嫁,紅學界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探春嫁到了現今印度尼西亞一帶的爪窪國了,此地離京師當在三千里以外。在此前,探春因“選秀"而為皇帝矚目,被認了“乾女兒"。故以"皇親“身份遠嫁蠻夷屬國做王妃,是為了“和親"。

    不管是嫁給海關官員的兒子,還是遠嫁爪窪國,探春這個弱小女子的命運,聯絡了一個府邸乃至一個朝庭的前程和追求,註定不會一帆風順。

    探春性格中的弱點:自卑

    探春是賈政與趙姨娘所生,庶出的身份和親生母趙姨娘的下作使她常常感到自卑,探春在賈府的種種作為,無非要建立優越感、樹立自己"主子"的尊嚴。

    探春的"主子"氣派,在管家期間可謂發揮到了極致。鳳姐因為小月不能管家,王夫人便命李紈、探春和寶釵幫著料理一陣子,李紈寡居不愛生事,寶釵又是一個“外人“,這正好給探春樹立“主子"威嚴,博得賈母、王夫人歡心的好時機。可巧趙姨娘的兄弟趙國基死了。探春按照舊例賞很二十兩,趙姨娘埋怨探春親舅舅死了,你如今管家就不能多賞點?想不到探春卻說:“誰是我舅舅?我舅舅年下才升了九省檢點,哪裡又跑出一個舅舅來?"如此漠視親情,令人寒心。尊王夫人為嫡母的探春自然只認王夫人的兄弟王子騰這一個舅舅,真正意義血緣關係的舅舅趙國基是“奴才“,並不值得尊敬。

    在管家期間,這位"才自精明志自高"的三姑娘,積極的興利除弊,被認為是一個關心家族命運,清除家族積弊的“改革者“。連鳳姐聽說探春作為時是連聲說好,賈府大管家鳳姐對探春也是由衷的讚賞。

    王熙鳳帶著婆子丫頭們抄點大觀園,探春“命眾丫鬟秉燭開門而待“。王保善家的仗著是刑夫人的陪房,且探春又是庶出,她能怎麼?去拉著探春的裙子,卻被探春扇了一耳光,“你打諒我是同你們姑娘那樣好性兒,由著你們欺負,你錯了主意!“

    自尊自強是自卑的探春最有力的防護,使她在賈府、大觀園中落下一個好人緣。但這種矛盾的性格,將在她日後遠嫁海外時受累。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探春遠嫁,或海疆或化外,或為家族利益或為國家利益,淼淼千里,前途未卜,在“萬豔同悲“的紅樓意境中,探春遠嫁的結局又能好到哪裡去!

    感謝閱讀!

  • 8 # 文學與教育

    應該會有好的結果的。

    1 . 看探春的判詞。

    “才自清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泣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這個判詞寫出了探春,她有"清明的才″ "高的智″,然而她作為賈家的姑娘這是很難施展的,難怪她說,如果自己是個男兒早要離開這裡了。然而她的婚姻使她只有離開這裡了。這正是她作為一個女兒,實現她男兒志向的一個突破。

    這個判詞出自薄命司,但從事實來看,探春透過外嫁已完成她在原有家庭的蛻變。

    2 . 看探春的曲子

    她的曲是《分骨肉》: “一帆風雨路三幹,把骨肉家園,齊來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探春的外嫁她是很清楚的,也清楚外嫁意味著什麼,"奴去也,莫牽連”這是一個客觀結果,探春就要掀開自己人生的新一頁了。

    3 . 看探春的迷語

    “階下兒童仰面時,清明妝點最堪宜。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

    雖然她依戀於自己的原生家庭,但她無法不脫離這個家庭。

    探春脫離原生家庭,實際上就是她的一次人生的脫胎換骨。相信憑藉他的“才”,憑藉她的“志”,憑藉她身份的轉身,完全能夠在新的家庭中有一番大的作為。

    同時從文字的內容來看,探春也是被其她王妃所看中,之後才實現外嫁的。探春到新的家庭中,應該說探春的個性是適合這個新家庭的需要的,況且新的家庭也不一定是"末世″。

  • 9 # 靳樹懷

    一番風雨路三千,當前利益大於天,把骨肉家人全拋閃,圖福棄親行孝免。

    告爹孃休把兒懸念,養兒防老是枉然,從此分兩地,各自保平安。

    說平安,難平安,心內似刀剜。

    幸福未知迷茫掩,掬淚想親實難見,爹孃牽掛抉心肝,可惜風箏斷了線。

    看今天,探春遠嫁成樣板;婚姻自主兒女權,何管爹孃啥意願。

    一心只為我計算,獨生女兒也這般,僵持幾年未改變,可憐爹孃輸的殘。

    眼看門裡香火斷,九泉無臉見祖先;雖然視屏能常見,鏡裡棉襖不解寒。

    老父忽然病魔纏,女兒坐月不方便,死到臨頭未會面,送殯議論成焦點,太心寒呀,太心寒!

  • 10 # 昭烈名臣

    三春過後諸芳盡,對於探春而言遠嫁是她最好的結局,探春是帶刺的玫瑰,是絕不肯屈居人下的人,她的遠嫁拉開了賈府敗亡的序幕,但這對探春而言,已經是她能想到的最好的結局了,至於探春遠嫁之後的結果,我想大概可以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1 探春遠嫁是遠嫁到番邦,並不是一般的遠,書中暗示以及後來的考證,探春和可能是嫁到了緬甸,但無論如何探春嫁到番邦這一點是肯定的。

    古代的中國認為自己是天朝上國,番邦都是過著蠻夷的生活,但迫於軍事以及穩定的需要,又時不時的需要和親,所謂和親本質上就是籠絡或者說是求和的一種手段,名義上是公主,其實很可能去和親的人地位也都一般,拉過去充數而已,真的皇帝的至親很少。

    一般情況下,和親是沒人願意去的,但是探春很勇敢,他知道這是改變命運的機會,也是自己為家族出力的機會,主動提出來要遠嫁,這樣緩解了賈府的危機,這也充分說明了遠嫁和親不是一個好差事。

    但這好與不好都是相對的,跟原來的大富大貴安享太平比起來肯定是不好,但是嫁過去起碼也是個王妃,而且嫁過去和親女性的地位本質上是由國力所決定的。當時正值清朝的鼎盛時期,和親的時候肯定會把元春的身份說的很高貴,一個在怎麼破敗的番邦,其中頂尖王族的生活肯定是差不到哪裡去的,探春嫁過去之後,生活質量上肯定是有保障的。

    (2)探春是個個性很要強的人,在賈府的時候,她雖然不是嫡出,但是已經展示是非常強悍的一面,積極的為自己爭取地位和尊嚴。

    這種性格是不會隨著環境的改變而改變的,探春遠嫁之後,肯定還是會積極的為自己爭取權利,積極的讓自己的生活過的更好,作為王妃她肯定知道自己的身份絕不普通,透過有理有據的爭取,這種事情是難不倒探春的。尤其難得的是探春是大家閨秀,從小各種禮儀學的都非常精通,甚至是已經融進自己的一舉一動裡面,中國當時的周邊國家,基本上都是受儒家文化的影響,儒家文化最講究的就是禮儀,探春這麼一個大家閨秀嫁到王族之後,在禮儀方面是綽綽有餘的,所以在那邊的生活一定是能夠遊刃有餘的。

    (3)探春這個人和王熙鳳一樣,非常的有能力,絕對不是一般的弱女子,以探春的這種管理能力,在任何環境下是金子就能發光,有管理能力的人,地位又是王妃的話,遲早有一天會顯露出她的管理能力,慢慢的甚至有可能會接觸到後宮以外的權力,這些都是推測,但無論如何,以探春的管理能力而言,只要有這樣的機會,她肯定出頭。

    總之探春的遠嫁,對於賈府是緩解危機,對於探春也是一種解脫,同時也避免了日後賈府破敗之後悲慘的命運,可以說探春遠嫁是一件好事,她過去時候透過以上三點分析,大機率上講生活的應該還是可以的,畢竟小說裡沒有寫,我能做的也就是做出一個合理的推測。

  • 11 # 十點書妝

    《紅樓夢》裡賈探春遠嫁之後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01“貴婿”的含義

    壽怡紅群芳開夜宴一回,賈探春得籤“瑤池仙品”,詩云“日邊紅杏依雲栽”,注云:“得此籤者,必得貴婿,大家共賀一杯,共同飲一杯。”

    許多讀者朋友都會覺得“貴婿”很好,但是朋友們一定要知道貴婿的主要特點是“貴”,意思是探春出嫁以後也會是王妃。

    賈元春做了王妃之後,更加無度的寵溺賈寶玉,不讓賈政管的太嚴,而且下旨讓眾姐妹們陪著賈寶玉住進了大觀園。使得賈寶玉在大觀園裡更加恣情縱性,想怎麼玩就怎麼玩。

    至此,賈府門風敗壞,賈府裡的小姐丫頭們都成了外面的浮浪子弟惦念的物件。從迎春開始,已經沒有正經人家來向他們求親了,迎春只好嫁給了孫紹祖。

    與史湘雲嫁的“才貌仙郎”一比較就可以發現,探春嫁給“貴婿”,意思就是給人家做姨娘,做小老婆。所以說實際上史湘雲的叔叔和嬸子待她很好,而賈府的家長們都把女孩子當做換取利益的工具。

    02賈府裡有一條很神秘的“說嘴打嘴”的讖語

    賈探春對於自己是小老婆生的常常耿耿於懷,賈探春常常“一肚子氣”,她和賈寶玉一樣,需要拿人撒氣。和賈寶玉不同的是,賈寶玉可以拿來撒氣的人很多,而可以讓賈探春拿來撒氣的人沒有幾個。

    可以讓賈探春拿來撒氣的人,除了王熙鳳和平兒以及賈府裡的下人們,最主要的就是生她養她的趙姨娘。意思是賈探春對於生她的親孃常常懷恨在心。

    她恨趙姨娘沒有把她生成男孩,恨趙姨娘不是賈政的原配夫人,實際上他就是恨自己不是賈寶玉。因為在賈府所有的孩子裡面,除了賈寶玉,最體面的就是她賈探春了,但是她一點都不知足。

    劉姥姥說“才說嘴就打嘴了”,事實上《紅樓夢》裡所有的人都被這一句話緊緊的纏繞著,誰都沒有逃開。

    比如晴雯動輒就說趕我走呀,最後就被王夫人給攆走了;襲人為了勸解賈寶玉讀書學好,也曾以離開賈府作要挾,最後襲人就改嫁了。

    探春恨她娘是姨娘,最後她也會成為姨娘,她的孩子將來會像她作賤趙姨娘一樣作賤她。那時候,她才能明白趙姨娘的無奈與艱難,才能真誠的從內心向趙姨娘懺悔。

    小老婆並不是誰想做就能做的,如果條件允許,趙姨娘也不會放著原配夫人不做給人家做小老婆,趙姨娘又不傻。賈探春的判詞“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描寫了賈探春婚後思鄉想家的情景,暗示賈探春終於理解了她的親孃。

  • 12 # 石徑斜

    探春是整部《紅樓夢》中除寶林外著墨最多的姑娘,她是賈政和趙姨娘所生,在那個社會屬於“庶出”。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敢作敢為,最後作為王妃和親遠嫁他鄉。透過閱讀全書,我發現探春的性格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高雅,帶頭建起海棠詩社

    賈政點了學差離家上任之後,寶玉在家沒了管轄,日日虛度光陰。這時探春讓翠墨給寶玉送來了一封信,建議起詩社作詩,於是大家推舉李紈為掌壇,各人又起了別號,海棠詩社正式成立。後來,又來了薛寶琴,邢岫煙,李紋、李綺四人,用寶玉的話說就是“這是你一高興起詩社,所以鬼使神差來了這些人。”大觀園裡的幾次詩詞盛會,才女們狠狠展示了一把自己的才華,令人讚歎不已,這完全要歸功於探春提出的建議,才讓大家英雄有了用武之地。為此寶玉連連稱讚探春高雅,自己怎麼也想不到這上面上去。試想探春這麼高雅的女子,又能團結一大幫人在自己身邊,即使在藩國與他人的關係也不會很差。

    二、有心,關鍵時刻能幫助別人

    1、在賈赦強娶鴛鴦不成,賈母盛怒之際,把身邊的人都怪罪上,包括王夫人。這時候,連一向喜歡湊趣的薛姨媽也不好勸解賈母,眼看王夫人就要被誤解,在場的人都有不能勸解的理由,這時探春站了出來:

    探春有心的人,想王夫人雖有委曲,如何敢辯,薛姨媽也是親姊妹,自然也不好辯的,寶釵也不便為姨母辯,李紈,鳳姐,寶玉一概不敢辯,這正用著女孩兒之時,迎春老實,惜春小,因此窗外聽了一聽,便走進來陪笑向賈母道:"這事與太太什麼相干?老太太想一想,也有大伯子要收屋裡的人,小嬸子如何知道?便知道,也推不知道。"猶未說完,賈母笑道:"可是我老糊塗了!”

    關鍵時刻探春的隨機應變和有心化解了當時緊張又尷尬的氣氛,有人說探春在這裡替王夫人解圍是想在王夫人面前爭臉,為了取得王夫人的好感,讓王夫人高看她。試想一下就算我們現代社會,哪一個人不喜歡關鍵時刻維護自己,能幫自己解圍的人呢?

    2、邢夫人的兄嫂帶著女兒岫煙來京城投奔邢夫人住在賈府,岫煙因家裡窮,大冬天還穿著夾衣,平時都是荊釵裙布,在大觀園裡顯得非常寒酸,身上更沒有件像樣的首飾。是探春有心,送她一件碧玉佩,讓她時刻戴在身上。如果說探春為王夫人解圍是為了討好嫡母,那麼她有必要討好一個寄居在自家的寒薄小姐嗎?這隻能說明探春心地公道,辦事有心。

    3、迎春的乳母拿走她的累絲金鳳換錢賭博,丫頭秀桔和司琪讓她媳婦贖了送回來反被誣陷說花了他們的錢,在迎春房裡鬧得不可開交,這時黛玉,寶釵和探春來了,探春三言倆語處理完了這件事。

    探春坐下,便問:"才剛誰在這裡說話?倒象拌嘴似的。"……探春笑道:"我才聽見什麼`金鳳",又是什麼`沒有錢只和我們奴才要",誰和奴才要錢了?難道姐姐和奴才要錢了不成?難道姐姐不是和我們一樣有月錢的, 一樣有用度不成?"……探春笑道: "姐姐既沒有和他要,必定是我們或者和他們要了不成!你叫他進來,我倒要問問他。……"探春笑道:"這倒不然。我和姐姐一樣,姐姐的事和我的也是一般,他說姐姐就是說我。我那邊的人有怨我的,姐姐聽見也即同怨姐姐是一理。……探春笑道:"我不聽見便罷,既聽見,少不得替你們分解分解。"誰知探春早使個眼色與待書出去了。

    探春處理這事時一直面帶微笑,可說出來的話卻句句綿裡藏針,切中要害,直把王柱兒媳婦說得啞口無言,心裡“突突”亂跳。連黛玉都誇探春處理這事`守如處女,脫如狡兔",出其不備之妙策也。"探春具有這樣的能力和智慧,我想在遙遠的藩國,即使遇到困難,也難不倒她吧?

    三、精明細緻,言語安靜謹慎,性情和順

    1、鳳姐兒病了之後,王夫人令李紈和探春暫時管家。正巧趙姨娘的弟弟趙國基死了,吳新登家的管這事,她藐視李紈老實,探春是青年的姑娘,就想把這事糊弄著過去。沒想到探春細細地問她以前舊例是怎麼辦的?直把吳新登家的問得啞口無言,面紅耳赤。探春沒有被刁奴糊弄到,不徇私情,依照舊例,賞給了趙姨娘二十兩銀子。這本是再明白正道不過的事,沒想到趙姨娘又親自跑來興師問罪,說自己的女兒踩她,探春又耐心詳細地向她解釋:

    探春笑道:"原來為這個。我說我並不敢犯法違理。"一面便坐了,拿帳翻與趙姨娘看,又念與他聽,又說道:"這是祖宗手裡舊規矩,人人都依著,偏我改了不成?

    探春明白自己的生母趙姨娘糊塗,所以拿著賬本親自念給她聽,又特別強調自己是按規矩辦事,讓她明白自己絕沒有踩她的心思,這份耐心和謹慎仔細對一個侯門千金小姐來說也很不一般。

    2、探春管家時,針對大觀園的管理進行了改革,使得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又免除了家學裡和大觀園裡姑娘們的頭油脂粉的的重複費用。鳳姐兒是這樣誇探春的:他雖是姑娘家,心裡卻事事明白,不過是言語謹慎;他又比我知書識字,更利害一層了。這樣知書達理、精明謹慎,安靜和順的探春我想即使在異國也會活得好好的。

    綜上所述,一個高雅,有心、精明、柔順的女子,我想命運待她不會太刻薄。即使探春遠嫁到了遙遠的異國,憑她的能力,也會活得風生水起,曹公也早告訴過我們“奴去也,莫牽連”。

  • 13 # 潤楊的紅樓筆記

    探春遠嫁後不會有好結果。千紅一哭,萬豔同悲是每個金釵都逃不掉的結果。

    探春的判詞證明她的結局是遠嫁。那麼她嫁到哪裡去了呢?

    小說裡說探春嫁給海疆鎮海總制周瓊的兒子。關於這一點大家一致認為不符合前八十回的伏筆。

    探春遠嫁的物件不是總制之子,應該是藩王。探春應該是做王妃。

    第63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探春抽了一支籤,眾人看上面是一枝杏花,那紅字寫著“瑤池仙品”四字,詩云:日邊紅杏倚雲栽。注云:得此籤者必得貴婿。李紈笑道:“……我們家已有個王妃,難道你也是王妃不成?”這段話暗示探春會當王妃。

    第70回,大家放風箏。探春放的風箏是“軟翅子大鳳凰”,鳳凰是皇后,皇妃,如果是藩王便是王后和王妃。寶琴也喜歡探春的風箏,她對寶釵笑道:“你這個不大好看,不如三姐姐的那一個軟翅子大鳳凰好。”

    這個風箏再次暗示探春是王妃。

    探春能當王妃,應該是好命,為什麼說她結局不好呢?

    1.探春判詞證明她婚後生活是哭泣。

    太虛幻境的薄命司金陵十二釵正冊的判詞裡探春一章,畫了一幅畫。

    畫著兩人放風箏,一片大海,一隻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狀。也有四句寫雲: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里東風一夢遙。

    兩個人應該是趙姨娘和賈環,船上的女子是探春,她在船上哭泣。這說明探春在異國他鄉雖然做了王妃,但是並不幸福。

    01.探春想念家鄉。

    思鄉之苦是無數遊子的痛。探春離開家的時候,賈府風雨飄搖,前途未卜,她獨在異鄉為異客,每每思念故鄉,思念親人。

    探春的心情與白居易的思鄉之苦一脈相承。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干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

    弔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一條大海割斷了家鄉與探春,站在波濤滾滾的海邊,探春的眼淚也會像大海一樣奔流不息。

    02.探春婚後生活不幸福。

    探春和藩王沒有共同語言,生活習慣也完全不同,探春雖然頑強堅韌,但是他們的婚後生活不會幸福。

    再者藩王一定會有許多嬪妃,探春只是其中一個,而且沒有後臺,藩王不一定會寵她,其他妃嬪一定會對她這個異族女子充滿敵視。探春的生活一定是步步驚心。

    2.探春的詩詞說明她的後半生乏善可陳。

    大家寫柳絮詞那回,探春只寫出《南柯子》上闋,沒有寫出下闋。

    寫道是: 空掛纖纖縷,徒垂絡絡絲,也難綰系也難羈,一任東西南北各分離。

    上闋寫的是柳絮難以挽留,只好東西南北分離。分離後,會怎麼樣呢?探春寫不下去了。這暗示探春與家人分離後的日子並不好過,乏善可陳。

    3.探春的燈謎暗示,離開賈府,她便如斷線風箏。

    探春的燈謎謎面是:遊絲一斷渾無力,莫向東風怨別離。

    風箏有線牽著飛得越來越高,可是線一斷,風箏就沒有了目標只能隨風而去, 不知所蹤。

    4.探春管家無疾而終,說明她婚後也是先喜後悲。

    探春管家初期轟轟烈烈搞改革,後來探春就不大管事!後來不知什麼時候,探春就不管家了。

    探春初來乍到,藩王覺得新鮮,可能寵過探春一段時間,很快藩王就移情別戀,探春默默無聞。如果老藩王死了,探春的境遇就會更加悲慘。王昭君,文成公主的結局就是探春的結局。

    總之,探春嫁到番邦,無依無靠,一人在人生地不熟的異邦打拼,周圍強敵環繞,探春努力過後 ,還是以悲劇結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神經官能症與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哪些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