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佳思佑考場語文
-
2 # 張子談教育
山園小梅
宋代 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
《山園小梅》是宋代詩人 林逋創作的七言律詩組詩作品。這是其中最常見的一首,這首詩突出地寫出梅花特有的姿態美和高潔的品性,以梅的品性比喻自己孤高幽逸的生活情趣。作者賦予梅花以人的品格,作者與梅花的關係達到了精神上的無間契合。
這首詩開頭先寫梅花的品質不同凡花。頷聯從姿態和香氣上完美地表現出梅花的淡雅和嫻靜。頸聯從霜禽、粉蝶對梅花的態度,側面加強前一聯描繪出來的梅花的美。最後一5聯說可以親近梅花的,幸喜還有低吟詩句那樣的清雅,而不須要酒宴歌舞這樣的豪華。
我覺得首先應該逐字逐句的弄懂詩的意思,要想做到這一點,要加強對於古詩文的閱讀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對於如何讀懂詩詞要掌握規律性的知識。這才會有助於你理解。當然還要對作者加以瞭解,弄清楚他的生平及寫作詩歌的背景,你才能更好的分析詩歌。
-
3 # 燈下閱讀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林逋(967-1028),字君復,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死後宋仁宗賜諡和靖先生,所以後世稱他為林和靖。
他的一生從未做官,過著清靜淡泊的生活。他特別喜歡梅花,幾十年在孤山種梅養鶴,素有"梅妻鶴子""之稱。
寫出這樣美的梅花詩,是有他的生活基礎的。《山園小梅》是一首詠物詩。
在中國詩史上,有許多詩都是透過對物的吟詠,抒發詩人的感情的,稱為詠物詩。
詠梅,又是詠物詩中所佔比重比較大的一個部分。古今往來,有不少詩人都詠過梅花。
這首《山園小梅》,先寫梅花的品質不同凡花。"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說百花飄零凋謝,獨有梅花卻茂盛妍麗地開放,小園中只有它佔盡美好的風光。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一聯詩,歷來被讀者譽為詠梅的絕唱。梅花的美,不同於牡丹的富麗,更不同於桃花的妖豔,而是一種淡雅和嫻靜的美。在這一聯詩中,正好完美地表現出梅花的這種淡雅和嫻靜,作者是怎麼取得這種藝術效果的呢?他不是簡單的介紹,而是寫它的姿態,寫它的香氣。上句疏疏落落的梅枝縱橫交錯,映在清淺明澈的池塘中,這裡寫的是姿態,但又不是直接寫姿態,而是著重寫水中的梅影。所以讀者更加感受到它的搖曳多姿。下句,黃昏的淡月下,飄散著縷縷幽香,這是寫梅花的香氣。我們中國傳統的欣賞趣味,講究雅和韻。這裡所寫的香氣,正是那種淡淡的幽香,所以很雅緻,很有韻味。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是說霜禽,粉蝶對梅花的態度。霜禽,指寒霜中的飛禽,也指禽的羽毛潔白如霜。霜禽想要在梅花之上停息,必須先偷眼看看。這裡寫出了霜禽對梅花不敢隨隨便便,而是又愛又敬。粉蝶如果知道有梅花,也一定是對它無限深情。這樣,梅花的美又從其他動物如何對待它的態度中表現出來了。這裡上句是實寫,下句"如、合"這樣假設猜度,是虛寫,用詞十分講究。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與金樽。"就是說,可以親近梅花的,幸喜還有低吟詩句那樣的清雅;而不需要酒宴歌舞這樣的繁華。作者在這裡賦予梅花以人的品格。這個人,不是那種空虛庸俗下追求物質享受的俗人,而是品格高尚的風雅之士。這樣,詩中梅花的形象,就帶有作者本人的濃厚的感情色彩。詩人與梅花就不是客觀的描寫與被描寫的關係,而是達到了精神上的無間契合。
這首詩的影響很深遠。
深度理解這首詩,要結合詩的意境去理解。
-
4 # 江南詩丐
很簡單:
多去山水行,
便知大地情。
小橋流水邊,
與君將詩吟。
-
5 # 鄭顯亮
這是極其經典的詠物詩,意境清雅深遠,手法靈動多樣。
要深入理解這首詩,需要先熟悉相關知識:林逋的人生經歷及特點;詠物詩的基本特點。
在此基礎上,熟讀背誦後,再借助表現手法的分析深入領會梅花的神韻。
首聯,關鍵詞是“暄妍”,運用的是對比。將眾花與梅花相比,一個“獨”凸顯了梅的風骨。
頸聯,從視覺、嗅覺正面描寫梅花。妙的是,詩人選擇了月下賞梅,增添了一種朦朧迷幻的美。有清澈見底的水,橫斜的“疏影”,愈顯疏淡、淡雅;有恬靜柔美的月,浮動的“暗香”尤其美妙醉人。而且將梅花不張揚,不奔競的特點刻劃得入木三分。
頸聯,側面烘托。“霜禽”想停下來欣賞梅花,太心急了,先從高遠處偷偷窺視。“粉蝶”穿梭於春季的花叢,如果它知道世間還有梅花在,如果它欣賞到了梅花的美,它一定會陶醉消魂的。梅花到底美到什麼程度?“霜禽“會先偷看,”粉蝶”會銷魂,側面烘托將梅花的美展現得淋漓盡致。同時,這一聯是詩人想象的情景,手法上也屬於虛寫。
尾聯,與首聯相似,議中帶比。詩人將月下賞梅詠梅同奢華高貴的生活對比,對前者,詩人感到慶幸;對後者,詩人則明顯的不屑,從而突出了對梅花的喜愛。
詠物詩,多是託物言志的。詩人喜歡讚美梅花,其實是喜歡讚美具有梅花一樣品格的人,更是對自己品格及追求的抒發。
-
6 # 天下文樞2020
在所有的詠梅詩中,最著名的就是宋代隱逸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它被稱為詠梅之絕唱”。
林逋在“學而優則仕”的年代,終身不仕,隱居杭州孤山二十年,種梅養鶴,人稱“梅妻鶴子”。
他一生喜梅、植梅、寫梅花詩,梅花既是他精神的寫照,也是他靈魂的化身。這首詩沒有一個梅字,專注於寫意,採取從側面烘托的筆法,達到了“曲徑通幽”,出神入化的境地。
“眾芳搖落獨暄妍”,一個獨字,寫出了梅花不與人同的高傲風骨和凌寒獨自開的品質。“眾”與“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寫出了梅花的孤標傲世、與眾不同。隱喻詩人自己
不流於世俗的鮮明個性。
“佔盡風情向小園”,一個“盡”字,描寫出了詩人自己內心的堅持,和對自身價值的高度肯定和自信。
最為經典流傳的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全詩意境全出。“疏”字寫出了梅花的疏朗和輕盈。“橫斜”表現出了梅花的姿態,“水清淺”是用水的靈動和梅的嫵媚相互映襯,展現出了一幅梅花臥水的形態。
暗”字表現出梅花了梅花的“香”,不濃烈,不張揚,恰似詩人自己的性格寫照。“月黃昏”,使得整首詩呈現出了一幅月明星稀的優美畫面,恰如詩人自己那如詩如畫的精神世界。
這首詩讓我們品味到了中國詩詞的精微美學和中國文字運用的精妙絕倫。
-
7 # 老貓一九七一
如何欣賞《山園小梅.其一》
山園小梅宋: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前言:描寫梅花意象絕美的代表詩人,首推北宋隱士林逋。而林逋最富盛名的詠梅詩,當仁不讓的該屬這首《山園小梅.其一》。此詩一出,自宋以降,詠梅詩中無有出其右者。尤其是“疏影橫斜水清淺 ,暗香浮動月黃昏”一聯,更被後人稱譽為詠梅的千古絕唱。
那麼,如何去欣賞這樣一首空前絕後的佳作呢?請聽我娓娓道來。
一:瞭解詩人生平及創作背景林逋(967—1028),北宋著名詩人、隱士,浙江杭州錢塘人。字君復,號和靖。幼時好學,通曉經史。生性孤高,喜好恬淡,“弗趨榮利,趣向博遠”。早年曾遊歷江淮,後隱居杭州西湖。終生不仕,終身不娶。結廬孤山,種梅養鶴,愛鶴之高潔,慕梅之孤幽,自稱“梅妻鶴子”。“暗香浮動,不若孤山先訪梅”(劉過《沁園春.斗酒彘肩,風雨渡江》)即謂此事。所以他種梅、賞梅,寫梅、畫梅,都是秋水盈盈,含情帶意地遠觀近狎。且眼中之梅,筆下之梅,更具神清骨冷,婉轉多姿。這樣,就不難理解,詩中梅花的形象,不僅僅帶有詩人濃厚的感情色彩,更是精神上的相互依託和無間契合。
二:疑義相與析,讀懂全文。百花凋敝,獨有梅花迎著寒風盎然盛開,明媚豔麗的景色佔盡了小園的風光。稀疏的枝影,橫斜在清淺的水面,清幽的芬芳飄逸在昏黃的月色裡。白鶴想飛下來時,先偷看梅花一眼,粉色的蝴蝶如果知道梅花如此美妍,一定會懊惱得丟了魂魄。幸好我能低聲吟誦高雅的詩句,可以和梅花狎暱親近;而不需要俗人敲著檀板唱歌,執著金盃飲酒來欣賞她了。
在這裡,特別注意“月黃昏”三字,並不是傍晚的月亮,而應理解為昏黃的月色,指月色朦朧。與上句“水清淺”相對應。
對於“霜禽”的理解,字面上的意義是羽毛潔白的禽鳥。根據詩人“梅妻鶴子”的趣稱,理解為“白鶴”更好一些。
三:奇文共欣賞,鑑賞淺見。首聯開篇直述,讚賞梅花不同凡花的品質。隆冬季節,百花凋敝,獨有梅花妍麗地開放,一花獨秀的她,佔盡了小小山園的全部風情。用對比的手法,顯示出梅的孤高和素潔。一個“獨”字,一個“盡”字,淋漓盡致地表現了梅花不同凡品的特性和引人入勝的風韻。
頷聯承接首聯,進一步對梅花作出具體的形象描述。這一聯,寫盡了梅花的幽逸氣質和綽約風姿。疏疏落落的枝條,旁逸斜出,映照在清澈涓淺的水池。淡淡的幽香在昏黃的月色下縷縷飄散。上句淡筆勾勒出梅的筋骨,下句又濃墨描摹梅之風韻。完美地詮釋了梅的淡雅和嫻靜之美。
頸聯調轉筆頭,虛實結合,恣意渲染。“先偷眼”傳神地寫出了“霜禽”急不可耐地要欣賞梅花的美豔,身在空中尚未完全落下,眼光就已經先偷偷地瞄了一眼。“粉蝶”如果知道在冬天還有這麼美豔的花兒可以欣賞,會懊惱得失魂落魄。這是怎樣的美豔不可方物啊!讓“霜禽”、“粉碟”如此這般急切的惦念。透過擬人化的手法,從側面更進一步襯托出詩人對梅花的喜愛。
尾聯收束,點明主旨。賦予了梅花的人格化。梅花化身詩人,詩人融入梅花。她是高雅的、素潔的。她不需要庸俗奢華的歌舞酒宴相邀約,只要詩人吟詠著高雅清幽的詩句,就會心甘情願地依偎著心上的人兒狎暱親近。作者寫意傳神,突出了梅花孤高幽潔的風骨,極富神韻。
四:結束語詩人以梅為妻,我更願意把這首詩,看成是夫妻之間的一次深度交流,一次互相欣賞的心靈碰撞。把握了這個情感的脈絡,可能更加有利於我們理解全詩的宗旨,還詩人和梅花一個本真的面目。
縱觀全詩,詩人寫梅,沒有用工筆細描一葉一花,而是寫意傳神。從不同的角度渲染了梅花的孤高幽潔的風韻。詩人用飽含深情的目光,在昏黃的月色下獨自欣賞著這一樹梅花。此時此刻,他的內心是溫柔而安寧的,因為,梅是他的嬌妻。他的目光愛撫地在花枝間逡巡,愜意地在花叢中踱步徘徊,淺吟低誦,向心愛的人傾訴自己內心深處的思緒。詩人孤高自許,清雅超逸,只有嬌妻真正懂得自己,又何必在意天下人的感受呢!其實詩人以花自況,梅之超凡脫俗,就是他自己幽獨高冷,自甘淡泊的人格寫照。
-
8 # 小話詩詞
誠邀,一縷英雄為您解答
回答問題之前,我還是採用一貫以來的回答方法,先把作者生平和詩作背景介紹一下,也就是我常說的那句話“知人論世,知人論詩”,我還曾引用過孟子的那句話“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所以,如果想要把一首詩歌解讀好,就要從作者談起。
對與樓主的這個問題,我還是會從作者簡介開始談起,逐步地解讀這首詩。如樓主所說,《山園小梅》這首詩就是出自於林逋的手筆。原詩如下: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林逋其人其事林逋(?-1028年),字君復,錢塘人(今浙江杭州)北宋詩人,後人稱為“和靖先生”。《宋史》記載:
林逋,字君復,杭州錢塘人。少孤,力學,不為章句。性恬淡好古,弗趨榮利,家貧衣食不足,晏如也。初放遊江、淮間,久之歸杭州,結廬西湖之孤山,二十年足不及城市。(《林逋畫像》·清代徐浩)
林逋是宋朝初年的人,根據《宋史》記載可知:林逋性格孤傲,潔身自好,他喜歡過恬淡平靜的生活,自甘貧困,看淡名利。成年後,林逋遍遊江淮一帶的風景名勝,這也擴大了他的視野和見聞。
大約40歲後,林逋隱居杭州西湖畔的孤山,常駕小舟遍遊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經常唱和。林逋以湖山為伴,他一直寄情與山水,足跡20餘年不曾踏入城市,布衣一生。
林逋選擇隱逸的生活,與他恬淡的性格有關,他沒有參加科舉考試,沒有進入仕途,林逋一生未婚,也沒有後代。他在孤山種植了大量的梅花,莊園裡還養了很多的鶴,自謂“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
每當有客人前來拜訪林逋時,叫門童子縱鶴放飛,在湖中泛舟的林逋看見飛鶴之後,知道是有客人來了,然後他就棹舟歸來。當時的丞相王隨、杭州郡守薛映、李及等人都很敬佩林逋的為人,又愛他的詩作,都曾來到孤山做客,與林逋詩歌唱和。
見於詩人的清貧的生活,他們都給予了林逋力所能及的幫助,對林逋的生活也很照顧,還為他修建了新宅。林逋交遊廣泛,他與范仲淹、梅堯臣也都有詩唱和。
薛映、李及在杭州,每造其廬,清談終日而去。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宋真宗聞其名,賜予了林逋一些必要的生活物資,並詔告府縣要時常關照林逋的生活。林逋並沒有因為這樣的殊榮而去誇耀,他還是過著一如既往的隱士生活。
(清代畫家徐浩筆下的林逋)
周圍的人勸他進入仕途,都被林逋婉言謝絕,他說:“然吾志之所適,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貴也,只覺青山綠水與我情相宜。”由此可見林逋真心向往的生活,就是他當下選擇的孤山隱逸生活。
天聖六年(1028)卒,林逋去世,享年61歲。時任朝散大夫侄子林彰、時任盈州(今天津寶坻)令的侄子林彬聽聞叔父林逋去世,同至杭州,為他置辦了喪禮。墳塋就在他生前居住的孤山故廬側。
當地官員也向朝廷上報了林逋的死訊,宋仁宗聽聞林逋去世,嗟悼不已,賜諡“和靖先生”。現杭州西湖孤山面對北山路一側,仍有“放鶴亭”和“林和靖先生墓”,是紀念林逋的景勝。
(林逋·《林和靖詩集》書影)
林逋今存詞三首,詩三百餘首。後人輯有《林和靖先生詩集》四卷,其中《將歸四明夜話別任君》、《送丁秀才歸四明》等為思鄉之作。故宮繪畫館藏有所書詩卷。林逋的事蹟在《宋史》卷四五七《隱逸傳》中有記載。
透過對林逋生平資料的分析,可以發現,他是以隱者的形象自居的,他寄情于山水間,以梅為伴,可以說隱逸的情懷才是詩人思想中最重要的。
(杭州孤山放鶴亭·林逋雕塑像)
詩作獲得歷代讚譽林逋的《西園小梅》在宋朝就得到了很高的讚譽。尤其是詩中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人們更是讚譽有加,當時的許多詩詞評論家在他們的詩話、詞話、甚至筆記中對林逋的《西園小梅》都有評價。
如宋代汪萃寫過一首《滿江紅》的詞,詞中直接以林逋的的詩歌入詞:“唐宋諸公,誰道得、梅花親切。到和靖、先生詩出,古人俱拙。寫照乍分清淺水,傳神初付黃昏月。盡後來、 作者鬥尖新,仍重疊。”
宋代葛勝仲在《洗溪沙·梅》一詞中,也說林逋詠梅傳神:“東閣郎官巧寫真,西湖處士妙傳神。” 司馬光《溫公續詩話》說:“林逋處士……人稱其《梅花詩》雲‘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曲盡梅之體態。”
(林逋繪像)
南宋詩人方蒙仲在《和劉後村梅花百詠》中這樣寫到:“吟人寫物例浮誇,未易形容是此花。好事休刊和靖集,一 聯已足自成家。”
方蒙仲說的梅花“未易形容”,也就是說要把梅花的形狀和姿態是描摹好,是不容易的事情。林逋運用細膩精巧的筆法,非常傳神地描寫出梅花的神態與神韻,形成了得到人們高度讚賞的詠梅流派。
元代詩論家方回《題東平張智卿梅軒嘗以墨梅一幅自隨》說:“大庚嶺頭江南北,生平走遍梅花國。天下梅花詩最難,和靖居士佔第一。”方回給了林逋這首詩高度讚譽:那就是壓倒其他詠梅詩了。
(南宋詞人張炎《山中白雲詞》書影)
張炎認為在詠梅方面無能能與林逋相比,他還引用李白讚譽崔顥黃鶴樓題詩的故事,張炎評價:有了林逋的詠梅詩後,後來者就難以做詠梅詩了。
從宋至今,對這首詩的研究和評述絡繹不絕。宋元明清主要集中於“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這兩句的評鑑。
詩歌鑑賞《山園小梅》是宋代詩人林逋的七言律詩,從字裡行間來看,是寫梅花的詩,而且詳盡的描繪了梅的風姿,毋庸置疑,此詩筆筆寫梅花。如果結合詩人生平軼事,再仔細品讀鑑賞的話,就知詩人真正的著力點了。
詩人林逋旨在以梅花寫隱士,所以筆者認為隱逸思想才是這首詩的重點。詩人是以梅花言志,而這一點往往被忽略掉了,所以也像樓主問題中說的那樣“在欣賞上難壞一些學生和老師”。
《山園小梅》一詩表面寫梅,實寫隱士,梅即隱士,一筆一墨無不意在隱士。孔子就曾說過“詩言志,歌詠言”,林逋正是在梅花這一意象中寄託自己的志向和情懷,詩中的梅是林逋隱士人格和精神情感的外在表現。我從四個方面來賞析一下這首詩。
(一)梅花生長的環境,其實就是林逋隱居的環境
先來看開篇兩句“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很顯然這是梅花生長的環境,實際上點明詩人居住的環境。在百花凋零的季節裡,只有梅花不懼嚴寒、傲雪獨立,在孤獨寂寞的小園中佔盡風情,使得眾芳的平庸與梅花的獨特形成對比。
這是詩人用其他的花和梅花作比,梅花傲雪獨立的形象正是詩人孤傲、潔身自好的性格體現。為什麼這麼說呢?那就是詩中的“佔盡風情”四個字的含義,位於孤山的小園是梅花所處的環境,也是詩人林逋這位隱士的居住之所。梅花清麗脫俗的風姿和傲寒而立的形象,更是詩人隱士人格的象徵
林逋詩中多次提及小園,在給侄子林宥的詩中,他寫到:“本無高亮似陽城,但愛松風入耳聲。五畝自開林下隱,一尊聊敵世間名。”可見林逋的這個園子面積只有五畝,就像詩題中說的“山園小梅”那樣,只不過遍植了許多的梅花而已。
(《梅石溪鳧圖》宋·馬遠· 絹本設色·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林逋隱居孤山小園,對世俗之事並不反感,他有不少身在官場的朋友。對於世俗,林逋始終滿懷包容之心。侄子林宥中進士,他還滿心歡喜地作了《喜侄宥及第》一詩。
小園作為梅花所處的環境,小園也是詩人隱居生活的環境,是一個遠離世俗之氣的地方,守衛自己的一方淨土,這是最理想的隱逸狀態。生活在孤山小園之中的林逋,他的思想和視野並未與世隔絕,他過的不是與世隔絕的生活,這一點很重要。
(二)梅花在溪邊月下的絕美,實際上是寫隱士的品德之美
接下來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寫園中梅花在溪邊月下的美麗,實際上還是寫隱士的高潔品德。梅花的美麗姿態和清香吸引人,喻指詩人閒適的隱逸生活狀態和美好的品德。
上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描繪梅花曼妙的姿態。“疏”寫出梅花五葉花朵在枝頭的稀疏之感,詩人欣賞的就是梅花稀疏的狀態,也暗喻出隱者的遠離塵世“車馬喧”的生活狀態。詩人認為真正的隱逸生活應該就是遠離喧囂,歸於淡然恬靜的狀態。
在賞析的時候,“橫斜”這個詞語也是由寓意的,“橫斜”是對梅枝曲折形態的生動描摹,是一種閒適之態,寓指隱士隨意自在的生活狀態:他們在自己的一方天地裡隨心而動,泛舟江上,閒吟閒詠,有梅相伴,有白鶴相伴。仔細一想,這位“梅妻鶴子”的詩人的隱逸生活很是愜意。
“水清淺”說明園中溪水澄澈,道出隱士生活環境和精神世界與俗人不同。世俗的生活紛繁複雜,而隱士的世界遠離俗世的車馬喧囂,淡泊清淨,如一泓清水。
“暗香浮動月黃昏”這一句寫梅花沁人心脾的清香。梅香喻指隱士的美好品德,隱士的品德之美正如梅花,香氣四溢,打動旁人。“暗”字強調梅花淡雅香氣無跡可尋的微薄感覺,說明隱士品德之美是透過隱士的人格魅力在潛移默化中感染身邊人的。
“浮動”用通感手法,把詩人賞梅時透過嗅覺感受到的香氣轉移為視覺上的體驗,“浮動”和“暗”字有互相照應,淡淡梅香慢慢擴散,瀰漫在詩人周圍。月下賞梅,梅花的清香撲鼻而來,這是隱逸生活中再美好不過的事情了。
(《梅花圖》近代·吳昌碩·紙本設色·上海博物館藏)
此句歷來為世人所稱頌,它的美學價值不僅在於表層的“梅意象”的唯美,更在於詩人的審美情趣和對隱逸生活的操守。
詩人寫梅不直接刻畫梅的姿態,而透過寫梅花在水中的倒影、梅的暗香,再透過周圍溪水和月光的環境描寫渲染出來的,這樣就將梅的風韻刻畫的異常精彩了。
(三)梅花與隱者一樣,都有迷人的魅力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這兩句寫梅花對自然生物霜禽和粉蝶的吸引,緊接上兩句隱士道德動人之處,說其道德之美對眾人的吸引。從詩意來看,這又是時間上的遞進,很明顯這是白天時的梅花狀態。
鳥兒也在遠處偷偷地看著梅花和賞梅的詩人,粉蝶也陶醉在梅花的的美麗姿態和清香中。在這裡,詩人顯示出一份孤芳自賞、自得其樂的隱者心態。
(元代吳鎮《墨梅圖》·紙本水墨·遼寧省博物館藏)
“欲”和“偷”這兩個動詞運用非常精彩,賞析的時候要注意。將鳥兒想靠近梅花卻有不敢靠近的神態表現地很傳神。鳥兒偷看與蝴蝶陶醉都說明梅花的風姿綽約是如此令人神往。
梅花與隱者一樣,都有迷人的魅力。世俗之人對隱士高潔人格的慕名也是如此。他們想前來拜訪隱者,卻又不敢輕易地接近。
宋代彭乘的《侯鯖錄》,是一本記述唐、五代詩文、詞以及人物軼事的筆記,在《墨客揮犀》一節中記述了杭州知州李及拜訪林逋的故事:“李侍郎(李及)性清介簡重,知杭州,惡其俗輕靡,不事遊燕。一日微雪,遽命出郊,眾謂當召賓朋為高會,乃獨訪林逋處士,清談至暮而歸。”
可見,林逋作為一名隱者的獨特人格魅力,也可見他高尚的情操得到了詩人的讚譽,以至士大夫、文人墨客都會前來拜訪。
(四)林逋隱逸生活,以他人的詩歌唱和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雖然隱居孤山,但是林逋還是有著廣泛的交際圈的,而相交之人都是與詩人志同道合的高雅之士,雖然隱逸的生活少了城市的喧囂,少了城市的車水馬龍,但是隱居的清靜,隱逸帶來的閒適與自得其樂是城市生活所沒有的。
再有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時常能一起吟詩作賦、共賞梅花,亦或泛舟湖中,未嘗不是生活中美好的事情。詩人說“不須檀板共金樽”,這又如何賞析呢?檀板與金樽象徵著權貴,而那些不是詩人的追求,亦或說不是詩人想要的生活狀態。
從今存的林逋詩歌來看,其中如《和梅聖俞雪中同虛白上人來訪》、《送範寺丞仲淹》、《病中謝馮彭年見訪》、《酬晝師西湖春望》、《寄梅室長》、《答謝尉得替》、《和酬泉南陳賢良高見贈》等都是和他人的唱和酬答之作。
梅聖俞是詩人梅堯臣,他清高愛民,以詩著稱於世;范仲淹為政清廉,也以詩文著稱;陳堯佐為人寬厚,是士大夫中的楷模。與林逋唱和的這些人都是以人格操守和詩文著稱於世的,所以詩人說的“幸有微吟可相狎”就很好理解了。
(蘇軾手跡《書和靖林處士詩後》)
總結林逋《山園小梅》,表面上寫梅花,其實是寫詩人的隱逸之情,全詩是林逋隱逸生活的寫照,詩人以園中小梅自比,抒寫了隱者的生活環境,隱者的審美情趣,人格操守,還寫到他的交往,是一首表達自己心跡的詩作,透過詩作,可以看到林逋高尚的情操和人格魅力,以及詩人潔身自好的品德。
傲寒而立、高雅脫俗的梅花形象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美好的寓意,梅、竹、松是“歲寒三友”,梅、蘭、竹、菊是花中“四君子”,梅花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而林逋的《山園小梅》可以算的上是第一位直接用梅花寫隱者的人,從此梅花在高雅脫俗、堅忍不拔之外,更成為隱士的代稱。
《山園小梅》作為林逋詩歌中的代表作品,有著很高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林逋在詩中以梅花自比,他的隱逸思想與與梅花形象相得益彰,筆者認為這是林逋在詩中所要表達的核心思想,賞析的時候要注意這一點。
回覆列表
如何快速讀懂一首詩
孩子們的難點在於讀不懂。如何讓孩子們快速讀懂一首詩?
佳思佑語文覺得應該從字詞句學習品讀,而不是背答案。當然,見多識廣也很重要,懂得技巧也很重要。
這裡講了四種方法:題目法,作者法,詞句法,技巧法。
下面由圖片來說明。
還得囉嗦下:
如果想提高懂詩的能力,還在於多讀,多品。比如梅花古詩有很多,從中可選擇40首左右比較容易讀懂的梅花詩比較閱讀,讀完基本能理解內容,領悟寫法的高下,境界的高下。
當然對於考場上的學生還要記住這些寫法的名稱。
記住這些寫法的作用。考場上回答問題要用一定的套路,套上寫法的作用關鍵詞。
主題叢書批註·閱讀理解·背誦篇目·六下·第一冊·經典誦讀·第四課《山園小梅》。
初高中必讀必會古詩。
1.頷聯和頸聯算不算動靜結合?
2.頷聯算不算動靜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