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村小文文哥
-
2 # 厚德載物49056
一、連年種植的大棚土壤存在的問題有:
1、土壤有機質含量少
連年過量的使用複合肥,不注重有機肥的投入,導致土壤中氮、磷礦物元素超標,有機質含量匱乏,土壤的團粒結構被破壞造成土壤板結、鹽漬化。
2、連作障害引起的土壤問題
①土壤理化性質的惡化及次生鹽漬化。
連年種植,破壞土壤團粒結構,造成土壤板結,通透性變差;大量施用化肥,導致土壤中鹽分過量,產生了土壤次生鹽漬化及酸化,影響土壤養分的有效性,引發生理性病害。
②土壤養分的失衡
栽種過程中施肥相對固定,基本都是氮磷鉀,造成了土壤養分的不均衡,同時氮磷鉀多了,拮抗其他中微量元素,作物就容易出現缺素症狀,最終使生育受阻,產量和品質下降。
病原微生物的代謝產物和植物殘體及根系的分泌物會留在土壤中,對同茬或下茬再栽種的同種或同科作物生長髮育產生抑制作用。
④土壤微生物減少
有機質是土壤微生物的食物,隨著土壤有機質的不斷降低,有益微生物也隨之減少,造成土壤板結,同時有益微生物的減少會降低對有害菌的抑制能力以及對養分的轉化能力,造成大棚土傳病害嚴重。
3、土壤中鹽分聚積
大棚栽培,棚內土壤缺少雨水淋溶,再加上施肥的不合理,導致施肥過程中產生的鹽分在耕作層大量累積。造成土壤鹽濃度高於植物細胞溶液濃度,作物吸水困難,易發生根腐。
4、二氧化氮和氨過剩中毒
在施肥過程中,氮肥過量,銨態氮易轉化為亞硝酸NO2氣化,造成蔬菜葉片、葉背產生白斑和黃小斑點等肥害症狀,同時植株內遊離氨過多,病蟲害極易侵染。
二、解決措施:
1、合理輪作:該辦法是防治土傳病害比較經濟又有效的一種措施,在種植過程中,注意作物與作物之間的輪作,避免某些病菌長時間的在土壤中生存繁殖,達到預防的目的。
2、科學施肥:土壤調理,底肥--減施複合肥,增菌肥、碳素有機肥。不論是種植哪種作物,在肥料的施用上,要遵循兩點,一是不要過量,二是不要偏施某一種元素,氮、磷、鉀大量元素和其他的中微量元素,綜合補充,既減輕了病害,又增加了產量。
3、增質有機肥:對於土傳病害發生嚴重的地塊,增施有機肥,能提高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破壞病菌的生存空間,以此來減輕病害的發生。
4、使用微生物菌劑:優質的微生物菌劑施入土壤後,透過快速定植、增殖,佔領土壤空間,有益微生物佔據群體優勢時,能夠對有害微生物病菌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同時,部分有益微生物能夠透過吞噬、分泌有機酸溶解、分泌抗生素抑制有害微生物病菌的生長繁殖,達到預防土傳病害發生的目的。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一款來自英國康姆豐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的產品-地專家,能夠預防和治療土傳性和種傳性病害,活化土壤,改善大棚土壤環境。
奧農樂+地力旺+碳素有機肥:可有效修復土壤,解決土壤鹽漬化、酸化、板結等。同時可為土壤補充有益微生物、礦物元素以及有機質。
奧農樂:由中草藥、海藻、礦物質復混後,新增固氮菌、固碳菌、蘇雲金芽孢桿菌等8種有益微生物發酵而成,含有多糖類、生物鹼類、氨基酸類、腐殖酸類、海藻素等高能量物質以及鉀、鈣、鎂、磷、硫、鐵、鋅、硼、錳、鉬等礦物元素。
三,土壤問題造成葉果部病害嚴重的解決方案
葉面噴施腐植酸、氨基酸、甲殼素、氨基寡糖素等。
葉面噴施靚果安、沃豐素、氨基酸葉面肥、氨基寡糖素等。靚果安為中草藥製劑,具有藥肥雙效的雙重作用,不僅含有多種營養物質,如多糖、多肽、氨基酸等,同時還含有生物鹼、黃酮類物質、苷類物質等殺菌物質,既能營養又能防病治病;沃豐素為螯合態葉面肥,含有多種有機小分子碳、微量元素及天然植物生長調節劑,包括植物活性苷肽、黃腐酸鉀、氨基寡糖素、氨基酸、螯合態鋅硼、蕓薹素內酯等,可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快速參與營養迴圈,可防治黃葉、小葉、卷葉等缺素症狀,使葉片柔韌、油綠、葉脈粗壯,同時具有一定控旺作用。
-
3 # 稻荷藝文
你這個問題,是大棚種植普遍存在的問題。現全面分析如下:
大棚種植作物屬高投入高產出、人為調控能力較強的一種農業生產方式。利用大棚連年種植果蔬時, 廣大農戶為獲得高產只注重施肥, 而忽視對土壤的管理等問題, 特別是盲目施肥現象, 使大棚土壤日趨酸化和不同程度惡化而危及農產品高產優質, 並已成為擺在廣大農業科技人員及菜農面前的一大難題。透過科學的土壤管理及合理的施肥手段解決大棚土壤存在的問題, 才能確保大棚作物持續高產優質 。
1 大棚土壤存在的問題
1.1 土壤酸化
大棚作物在形成產量時從土壤中吸收並移走大量中性和鹼性的營養物質, 由於沒有得到及時補充, 使土壤向酸化趨勢發展 。據我們調查和對作物土壤的分析化驗, 大棚作物普遍存在過量施肥現象, 大棚土壤酸化趨勢明顯, 很多大棚 pH值已降至6以下, 致使生理病害發生嚴重。鈣、鎂 、硼、鉬等中微量元素缺乏引起臍腐病、畸形果 、莖裂 、花而不實等生理病害呈多發趨重態勢, 青枯病 、枯萎病等土傳病害越來越重。
1.2 土壤鹽漬化
據調查在連續栽種作物 3年以上的大棚中, 土壤可溶鹽積累問題已經較嚴重, 土壤一干燥地表就變成白色, 出現白色結晶, 表明積鹽量已相當高, 地表面長出綠苔, 表明鹽分濃度已很高 。導致作物受害最初表現生長矮小, 產量降低, 嚴重者不能立苗、植株枯萎或絕產。土壤鹽分的積累主要來源於大量施肥 (如雞糞和化肥 ) 。
1.3 連作障礙發生嚴重
大棚作物效益來源於規模效應, 一鄉一村一品的種植模式, 常年種植某類作物致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發生變化, 使有害病菌成了優勢群體, 導致作物發病;作物自毒現象也是連年高產的主要限制因素 。而導致大棚作物生產難度進一步加大, 各種病蟲害 (特別土傳性病害等 ) 的發生日益嚴重, 加大了病蟲害防治的生產成本, 影響到作物的生產及食用安全。
1.4作物對肥料的敏感性降低
隨大量單施化肥與土體富營養化, 大棚作物作物及土壤對投入肥料的敏感性降低, 相應肥效降低, 造成增肥不增產, 導致在原有施肥結構下產量難以維持和提高。
1.5活性有機質匱乏
大棚條件下土壤微生物活躍, 加快了有機質礦化的程序, 加之連續高產的耕種消耗土壤大量活性有機質, 降低水穩定性土壤團粒結構, 造成土壤板結, 通透性差, 致使根際缺氧誘發多種根部病害, 同時對有毒有害物質的緩衝能力降低, 導致作物抗逆能力降低和殘留超標。同時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又作用於肥效等 。
1.6營養元素平衡失調
片面追求一時高產, 大量投入化肥 (氮 、磷 、鉀 ), 由於離子間的拮抗作用, 造成養分吸收異常,導致營養失調。作物缺素症狀及併發症時有發生,並已成為進一步高產的主要限制因子。肥料的大量使用, 致使鈣與其他鹽基 (鉀 、氮 )不平衡常會誘發缺鈣現象, 鎂之缺乏在生產中常有發生, 對鎂的吸收應注意鈣鎂 、鉀鎂、氮硫之間的關係, 特別應強調鈣對鎂的啟用作用, 鐵之缺乏與過量施用磷與生物固氮消耗所致, 高鉀亦是引起硼、鐵缺乏另一因素
2.大棚土壤問題有效解決方法
本著用地與養地相結合, 有機、無機相結合的原則, 加強土壤管理和養分平衡施肥是解決大棚土壤問題和實現持續高產的關鍵措施。
2.1 土壤管理技術
土壤管理的重點是土壤的理化特性的管理, 特別關注大棚土壤的酸化趨勢。在大棚作物收穫後要對土壤性狀進行測定, 並進行土壤處理, 對酸化土壤可採用增施鹼性肥料和有機肥及補鈣的方式。並對重病地採用石灰氮加秸稈處理土壤, 根結線蟲嚴重的地塊可採用溴甲烷或棉隆進行土壤處理, 並進行高溫悶棚處理。2.2 重視有機肥料的施用
實踐證明, 施用含有大量有益微生物的有機肥料, 其有益微生物對大棚作物連作自毒性產物和土壤鹽分有一定的分解作用, 同時對土壤中的特定病原菌產生有害物質或透過競爭營養等途徑來減少病原菌和根系感染, 從而減少病害;有機肥實際上是某種意義上的氮素緩釋肥料 ;還可促進養分的降解和平衡供應, 增加土壤中各種養分的有效含量,使土壤養分結構更合理, 並改善土壤的酸鹼度, 能起到改良土壤, 提高地力的作用, 持久的保持大棚土壤具有較高的生產能力 。
2.2 配方施肥技術
生產中要根據作物的需肥特點和不同作物種植方式及立足大棚作物可持續發展等原則要求, 制定最佳的大棚作物底肥及追肥方案。
2.2.1 底肥
底肥要求有機肥料 +化肥 +有益微生物 +中微量元素四者共有。具體施肥方法可根據土壤測定結果分類進行。對土壤已呈酸化趨勢的大棚, 每畝用弱鹼性的以木質素汙泥 (木質素汙泥呈鹼性, 且含有多種植物生長需要的常量和微量元素及有機質, 將其施用於酸性土壤, 不僅能中和土壤的酸度, 還能補充酸性土壤所缺乏的鈣、鎂等元素 )為基料生產的 “蔡倫中科 ”有機肥料300 ~ 600kg加硫酸鉀複合肥 75 ~ 100kg等;土壤近中性的大棚在施用腐熟土雜肥的基礎上, 可每畝用腐熟糞肥 2~ 4方加優質工廠化生物有機肥料 (如 “蔡倫中科”、“大源一號 ”、“鼎泰 ”等 )100 ~ 200kg加硫酸鉀複合肥 50kg等 。各種大棚作物依需肥量不同而選定合適的用量, 需肥多的作物如番茄、黃瓜 、茄子 、絲瓜宜選用高用量, 洋香瓜 、椒類 、豆類等宜選用低用量, 同時大棚應選用隔年施雞糞的方法, 對多年的老棚區應儘量減少雞糞用量以減少鹽分危害 ;儘量避免施用含氯量高的肥料。
2.2.2 追肥
以氮、鉀 、鈣為主, 座果初期應少施,膨果盛期加大施肥量, 後期應減少施肥量, 並注意冬季選用暖性肥料及含硝態氮的速效肥, 可交替使用含腐植酸水溶肥料等。做到促、養、護根工作, 保證作物吸收功能和高產。
2.2.3 葉面施肥
可作為補中微量元素及植株營養的施肥手段。選用高鈣營養劑、植物全營養素等調節植株, 增加葉綠素及光合速率, 防止生理病害及缺素症狀發生 。
-
4 # 農人顧流芳
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髮展,生產經濟作物的面積不斷增加。逐漸造成大棚土壤重茬、鹽漬化、酸鹼失衡嚴重問題,漸而導致產量卻越來越低,作物的正常生長得不當有效的保障。因此,對於這類問題我們種植戶需要重視起來,想要維持作物的產出量以及品質,我們需要在保障土壤良好的條件下,掌握科學合理的施肥用肥技術。
如何才能有效的調理,大棚土壤重茬、鹽漬化、酸鹼失衡問題?☑、合理輪作、科學用肥
1、合理輪作:對於我們有條件的種植,在種植時應注意合理輪作,這樣做能夠有效緩解重茬造成的養分失衡情況。另外,歇茬期相對較長的地塊,我們種植戶可種植吸肥能力較強、具備解磷解鉀作用的作物,這樣不僅可以作為綠肥翻入土壤,緩解鹽害,同時還能起到增加作物產量的作用。
2、科學用肥:部分土壤板結的大棚要減少化學肥料的施用,適量增加秸稈、腐熟農家肥的用量,促使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能夠有效預防或改善土壤板結。其次,鹽漬化的大棚土壤,底肥配比中應防止施用普通氮磷鉀複合肥,並減少含鹽量較高的農家肥用量,同時增加秸稈、綠肥及生物菌肥的施用。這樣不僅能夠防止土壤板結,同時還能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良土壤結構,並達到有效增強土壤對鹽分的吸附作用,促進減輕鹽害現象發生。
☑、選用抗性品種、合理灌溉
1、選用抗性品種:不同作物對土壤酸鹼濃度的承受能力不同;因此,同作物的不同品種的耐鹽能力也有一定差異,在品種的選用時應選擇耐鹽能力強的品種進行種植。
2、合理灌溉:我們在給作物給予水分的期間,需要注意灌水量應逐漸加大,澆足澆透,把表土積累的鹽分稀釋下淋。或採用滴灌措施,把土壤中的鹽分透過埋設的地下暗管排出塑膠大棚外。
☑、深耕整地、有效追肥
1、深耕整地:我們在種植前後可適當加大耕作深度,加厚活土層,曬垡,以增加土壤通透性,降低表土的鹽離子濃度。在種植生長作物過程中精細整地,起壟栽培,一般都能有效減少鹽漬的危害。
2、有效追肥:常見的大棚土壤中鉀肥含量超標嚴重,其主要的多因作物在結果期高鉀肥的大量施用。因此,種植戶在追肥階段需要根據作物不同的生長需要進行追肥。隨著作物生長,底肥中的養分損耗相對較快,種植戶應慢慢轉變追施肥含腐殖酸肥料最好,而作物結果期應以營養肥料為主。不過在施用的過程中,不要過量施用造成沒必要的浪費。
因受種植戶重茬種植或多年輪作相同型別作物,逐漸導致大棚土壤出現嚴重鹽漬化、酸鹼失衡,漸而造成土壤中的有害病害蟲增多,土傳病害嚴重;因此,種植戶可在悶棚防毒後適時適量的施用生物菌用以改善土壤結構。
種植戶預防大棚土壤出現鹽漬化、酸鹼失衡是長期的過程,需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保持綜合治理的措施,才能使土壤得到有效的改良,為作物生長髮育創造良好的條件,同時有效提高作物產量並將種植效益達到最大化的作用。
-
5 # 關注三農的點點滴滴
大棚生產的發展,多種棚菜給農民帶來了明顯的經濟效益,但是大棚在使用多年後,各種病害尤其是土傳病害也日趨嚴重,已成為棚菜生產中必須引起重視的問題,解決重茬病最好採用綜合措施,具體措施包括:
一、實行輪作倒茬:
根據不同蔬菜作物的要求,間隔一定時期再種植,最好進行水旱輪作,如辣椒騰茬後種植一季水稻或者栽植水生蔬菜蓮藕等。輪作對防止土傳病害效果好。
二、採用嫁接栽植:
利用耐(抗)病砧木嫁接栽植,提高蔬菜的抗病性。西瓜、黃瓜、番茄、茄子常遭黃萎病、枯萎病、根腐病、青枯病等致命性病害的危害,一旦發病,面臨絕產和換茬。嫁接能很好地防止這些病害的發生,據測定,嫁接後西瓜、黃瓜、番茄、茄子病害發生率為零,而未嫁接的西瓜種植3年的發病率為90%,黃瓜種植3-5年後發病率為30%-50%。
三、進行無土栽培:
不用土壤而是用營養液栽種蔬菜的方法。採用這種方法節水節肥,產量高,品質好,無汙染公害,生產快,效益好,可從根本上解決土傳重茬病的問題,特別適合於工廠化的生產。無土栽培不受地域限制,廣泛應用於多種蔬菜的生產,但技術要求比較嚴格。
四、藥劑消毒:
大棚蔬菜騰茬後,對棚內進行藥劑消毒也有比較好的效果。如防治真菌性病害可選用30%土菌消500-800倍液噴淋;也可用根腐寧或惡黴靈500-1000倍液噴淋或按每畝用藥3-5公斤拌適量細土均勻撒施。防治青枯病、軟腐病等細菌性病害,可選用80%水合黴素1000倍液、72%農用鏈黴素3000-5000倍液或絡氨銅適量噴淋。用這些藥劑進行土壤消毒應在播種前進行。
五、高溫悶棚:
高溫悶棚是一種預防蔬菜重茬病害經濟有效的方法,即利用太陽能高溫處理,消毒滅菌。具體方法是每年6-9月的高溫階段,一般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進行,成本低、汙染小、操作簡單、效果好。利用兩茬作物種植的間隔期,或結合換茬的整地施肥進行,殺死基施有機肥中的病菌。可按以下步驟進行:
一是整地施肥:結合精細整地施入農家肥,可提高和維持地溫,消毒效果更好。地整好後做壟或做高低畦,使地膜與地面之間形成一定空間,有利於提高地溫。
二是灌水:土壤含水量與消毒效果密切相關,含水量過高,不利於提高地溫,含水量過低,殺菌效果不佳,以田間最大持水量60%時滅菌效果最好。
三是藥物處理:把氯化苦注射到畦內,每50平方釐米挖一個穴(深10-15釐米),每穴注4毫升,然後蓋上地膜。在密閉大棚前對棚內物體表面噴施一次殺菌劑和殺蟲劑。
四是密閉大棚:利用大棚膜和地膜進行雙層覆蓋。據測定,悶棚期間溫室內溫度可達52℃以上,地表下10釐米處最高地溫可達70℃,20釐米處可達45℃,殺菌率可達80%以上。
絕大多數病菌如菌核病、立枯病、黃萎病、疫病等病菌不耐高溫,經10天左右熱處理即可殺死,而根腐病、根腫病和枯萎病等土傳病害,分佈在較深土層中,必須處理30-50天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
總之,必須結合棚內所種作物及相應病菌的抗熱能力來確定悶棚消毒滅菌時間,採用大棚高溫滅菌方法,消毒效果一般能持續2年。
-
6 # 燕趙農業
很多種植設施蔬菜的朋友們都知道,溫室種的時間長了,重茬作物長勢弱、鹽漬化突然酸鹼失衡等很多問題開始出現,尤其是河北省很多老棚區的菜農經常遇到這種問題,一般遇到這些情況大多數人採取的措施就是採用換土、不同作物輪作等方法來解決,但對於習慣於多年種植同一個蔬菜品種的老鄉來說,這都不是最經濟的,透過多年的試驗,其實不用換土就能有效解決這方面的問題,下面我就來說一下我的經驗。
現狀:大棚地面紅白綠,蔬菜根系遭鹽欺種設施蔬菜的老鄉都有這樣的感受,大棚蔬菜連續種植三年以上,重茬問題、鹽漬化問題、以及由此造成的酸鹼失衡問題不斷出現。主要表現就是土壤表面就會變綠,接下來可能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發白或者發紅症狀,其實這些症狀就是土壤鹽漬化的表現。一旦出現了這些您就要該提早採取措施了,否則不僅會給咱們的作物造成減產,還會加重病蟲害的發生。我們編了一個順口溜是什麼大棚地面紅白綠 蔬菜根系遭鹽欺,它為什麼說呢?大棚地面紅白綠,蔬菜根系遭鹽欺,說明出現這三種顏色以後,這個土壤的鹽分已經非常高了,它對土壤的根系,對它這個營養吸收和水分,都會造成極大的破壞作用。
原因:土壤板結鹽分不能淋溶,過量肥料鹽分不斷積累至於為什麼會造成土壤紅白綠現象,透過這麼多年的調查分析,我認為主要原因有三個,首先是大棚內的土壤因不受降雨的影響,土壤中的鹽分不能隨雨水流失或淋溶到土壤深層中去,而殘留在土壤耕層內。 另外由於灌水次數頻繁,土壤的團粒結構遭到破壞,形成板結層,大孔隙減少,通透性變差,鹽分不能滲透到土壤深層,水分蒸發後使鹽分積累下來。第三由於過量施用肥料,使得土壤中殘留下來的化肥、雞糞等肥料的中鹽分不斷積累。
解決:配方施肥巧調理,改良土壤減肥害在不能進行輪作或換棚、換土的情況下,要想解決鹽漬化問題,這第一就是要選擇抗病能力強的品種,第二要採用配方施肥技術。透過合理施肥的辦法,來減緩鹽漬化的危害 我們可以從兩個措施來解決,一個是透過底肥量,另外透過追肥上。
底肥上我們提倡使用餅肥,就是發酵好的餅肥,另外減少雞糞或者是鴨糞的用量,或者是不使用這個雞糞鴨糞,如果非得使用的情況下呢,我建議每畝地使用三到五方,並且發酵好它再使用 。除此之外,還應注意施用農作物秸稈、鋸末以及豬馬糞等,以增加土壤中的通透性,降解多餘的鹽分。
另一個方面呢追肥,追肥這一塊,我們可以使用低殘留的這些肥料,比如這個養田保田系列的複合肥,一般建議使用16個氮6個磷40個鉀的配比比較好,還可以降低土壤的鹽分殘留,對這個作物後期這個生長比較好,同時還能補充一些微量元素 。把這些都做好了以後,在棚內作物育苗和定植前後,還要用土壤改良劑對棚內土壤進行噴施或隨水衝施,以增強棚內作物抗性。
另外,為了比較好的調理土壤,我建議大家還可以採用土壤改良的措施,目前採用一種比較好的土壤改良劑,比如說根力壯呀、重茬靈呀這些都可以,具體怎麼用呢?咱們可以在育苗的時候、或者是移栽期透過灌根或者衝施效果也非常明顯,對鹽害和肥害效果非常好。
-
7 # 大別山鷹
土壤是農作物賴以生存的基礎,土質的好壞直接影響作物的生長和收成,因此,搞好土壤改良是保證農業增產增收的重要工作。
近十幾年來,一些地方以蔬菜大棚種植的耕作方式如雨後春筍般興起,農民以種植大棚蔬菜等高效農作物得到了實惠,走上了發財致富之路。然而,由於大棚蔬菜種植的土地侷限性,以及片面追求農作物速生速長來獲取生產利潤,大量在有限的土地上施用化肥和農藥,導致土地不同程度上出現了鹽鹼、板結和重茬,對作物的持續生長和土地的利用十分不利,因此,就必須對現有土地進行有效地改良來提高土地地力和作物抵抗病蟲害能力,走農業良性迴圈發展之路。
那麼,怎樣做才能解決大棚重茬、鹽漬和酸鹼失衡的問題呢?下面我簡單介紹幾種方法:
【1】深耕翻曬土地:大棚蔬菜種植由於長期處於高溫多溼的環境中,加上過多施用化肥和澆水,這樣就使土壤之間間隙減少,土壤含氧量不足,透氣性差,土傳病毒和害蟲卵含量高,因此,要在蔬菜收穫的間隔時間裡對大棚土壤要進行深翻暴曬,以改善土壤的結構變得鬆散,同時,降低病蟲害生存空間。
【2】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大田翻耕後,大田裡普遍撒施生石灰消毒滅菌。
【3】增施農家肥:農家肥是有機質含量高,質地疏鬆透氣性強,肥效後勁足持續長久,有利於作物根系生長和抗病能力強的肥料,應大力提倡使用農家肥,儘量減少使用化肥用量。
【4】實行水旱作物輪換種植:在大棚蔬菜品種中,有許多是十字花科作物,十字花科作物連作時間過久極易感染本科病毒而造成作物病害,因此,實行水旱輪作,不同作物輪作是避免大棚作物減產的有效方式。
【5】大棚種植宜作高畦:大棚蔬菜種植由於長期處於高溫密閉的環境之中,這就造成棚內高溫多溼現象嚴重,而土壤長期處於潮溼排水不良的狀態下,也極易造成酸鹼度失衡和病蟲害加劇,因此,除中午進行通風換氣排溼外,作高畦也有利於作物根系生長,防止病蟲害滋生。
-
8 # 金齊放
土壤酸化
大棚作物在形成產量時從土壤中吸收並移走大量中性和鹼性的營養物質, 由於沒有得到及時補充, 使土壤向酸化趨勢發展 。據我們調查和對作物土壤的分析化驗, 大棚作物普遍存在過量施肥現象, 大棚土壤酸化趨勢明顯, 很多大棚 pH值已降至6以下, 致使生理病害發生嚴重。鈣、鎂 、硼、鉬等中微量元素缺乏引起臍腐病、畸形果 、莖裂 、花而不實等生理病害呈多發趨重態勢, 青枯病 、枯萎病等土傳病害越來越重。
1.2 土壤鹽漬化
據調查在連續栽種作物 3年以上的大棚中, 土壤可溶鹽積累問題已經較嚴重, 土壤一干燥地表就變成白色, 出現白色結晶, 表明積鹽量已相當高, 地表面長出綠苔, 表明鹽分濃度已很高 。導致作物受害最初表現生長矮小, 產量降低, 嚴重者不能立苗、植株枯萎或絕產。土壤鹽分的積累主要來源於大量施肥 (如雞糞和化肥 ) 。
1.3 連作障礙發生嚴重
大棚作物效益來源於規模效應, 一鄉一村一品的種植模式, 常年種植某類作物致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發生變化, 使有害病菌成了優勢群體, 導致作物發病;作物自毒現象也是連年高產的主要限制因素 。而導致大棚作物生產難度進一步加大, 各種病蟲害 (特別土傳性病害等 ) 的發生日益嚴重, 加大了病蟲害防治的生產成本, 影響到作物的生產及食用安全。
1.4作物對肥料的敏感性降低
隨大量單施化肥與土體富營養化, 大棚作物作物及土壤對投入肥料的敏感性降低, 相應肥效降低, 造成增肥不增產, 導致在原有施肥結構下產量難以維持和提高。
1.5活性有機質匱乏
大棚條件下土壤微生物活躍, 加快了有機質礦化的程序, 加之連續高產的耕種消耗土壤大量活性有機質, 降低水穩定性土壤團粒結構, 造成土壤板結, 通透性差, 致使根際缺氧誘發多種根部病害, 同時對有毒有害物質的緩衝能力降低, 導致作物抗逆能力降低和殘留超標。同時對土壤酶活性的影響又作用於肥效等 。
1.6營養元素平衡失調
片面追求一時高產, 大量投入化肥 (氮 、磷 、鉀 ), 由於離子間的拮抗作用, 造成養分吸收異常,導致營養失調。作物缺素症狀及併發症時有發生,並已成為進一步高產的主要限制因子。肥料的大量使用, 致使鈣與其他鹽基 (鉀 、氮 )不平衡常會誘發缺鈣現象, 鎂之缺乏在生產中常有發生, 對鎂的吸收應注意鈣鎂 、鉀鎂、氮硫之間的關係, 特別應強調鈣對鎂的啟用作用, 鐵之缺乏與過量施用磷與生物固氮消耗所致, 高鉀亦是引起硼、鐵缺乏另一因素
-
9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大棚土壤重茬、鹽漬化、酸鹼失衡等土壤惡化的情況在現今的國內農業生產中表現得比較明顯,很多的種植大棚在提高肥料用量的基礎上還是不能有效的穩產、增產。那麼如何有效的對土壤已經惡化的大棚進行調理呢?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大棚土壤的惡化,並不是短期形成的問題。而是長期的對土壤過度剝削、長期耕種、土壤保護不利等因素造成的。詳細一點的說就是長期施用化肥、農藥和殺菌劑以及長期種植同類型的作物造成土壤中部分元素的過度缺失以及土壤有機質嚴重缺失引起的。可以說,沒有3-5年左右的光景,土壤不會惡化到如此程度。
1、休耕、還田。國內的大棚面積普遍比較小,從傳統的360平方米的大棚到1000平方米左右的大棚,都可以算作低成本的簡易大棚。這類大棚一般都是種植蔬菜等經濟作物,為了追求產量而過度的施用化肥和農藥,既對土壤肥力有一定的影響,對土壤的生態多樣性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透過對大棚地進行休耕、適當的生長雜草或者透過種植綠肥作物在進行還田,對惡化的大棚土壤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是也需要時間的積累來完成。
2、施用有機肥以及生物菌肥。不管是鹽漬化也好、酸鹼失衡也罷,究其原因還是化學肥料施用過量造成的土壤中鹽離子富集形成的鹽漬化以及土壤中酸根離子大量殘留造成的土壤酸鹼失衡。所以,想要從根本上改良這類情況,就需要透過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對鹽離子行程一定的螯合作用以及把土壤從化學性的酸鹼失衡還變成生理酸性的狀態。總得來說就是透過增加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使得土壤逐步的向健康的狀態轉化。
3、合理的輪作。由於蔬菜種類較為多樣化,不同的蔬菜對養分的需求也不同,如果長期的在同一塊大棚土壤上種植同類的蔬菜,就會出現較為嚴重的重茬、土壤中部分種類元素大量缺失的情況,也會對蔬菜的長勢、產量、病蟲害防治以及品質方面造成嚴重的影響。所以,科學、合理的進行輪作不同種類的蔬菜,也是調理土壤的一種方式。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
10 # 針織行萬里
由於連茬種植,水肥管理不當,多數棚出現鹽類濃度聚集。造成生長不正常,結果成熟不良,品質交較差。這裡要從水肥土說起。
先說水,水質較差的淺層水是主要因素,是根本原因。
施肥要按不同的植物要按比例施用,切記氮肥過高,在施農家肥時必須發酵,因高溫能蒸發出百分之八十的鹽份,另防氨氣燒苗。
土壤也很重要,我們知道偏沙是品質的關鍵,因為它滲透好,不宜板結,也不宜造成鹽類濃度聚集。
除這幾方面注意外,如出現後就用農用硫酸亞鐵衝施,畝施1500克左右雖水衝施即可。
綜上所述i
氮肥別過高,偏沙土壤好,不澆淺層水,雞糞鬚髮酵。
-
11 # 一起葡萄
老棚區普遍存在重茬、鹽漬化、酸鹼失衡的問題,病害越來越難打,越來越奇葩,生理性病害越來越普遍都是這個原因。
解鈴還需繫鈴人,找準根源才好下手。大棚管理效益高,所以大家普遍超負荷生產。僅僅靠土壤中的營養很難足量供應,所以這樣的生產方式必然要更多的補充化肥。連續大量的化學肥料的投入讓土壤中原有的微生物菌群遭到破壞,化學元素分解變得更加困難,就是這個原因,引發了一系列的鹽害,酸化。找到原因後,解決方案就很容易捋出來:
1.大量的有機肥投入稀釋有害物質,這時基礎工作,成本高見效慢但不得不做。一滴墨放在一倍水裡,可能這杯水會染黑,如果放在一桶水裡整桶水不會有太大的變化,道理很淺顯但很多朋友只是口號喊一喊,卻不願付諸行動。太過追求短平快的思想很多時候佔據主流,但基礎工作重要踏踏實實去做。
2.針對土壤表現出來的症狀投入微生物菌劑,有機質是微生物菌的載體,缺少有機質的情況下微生物菌的生存環境就會很惡劣,所以菌劑的投入要以有機質為基礎。然後再針對土壤狀況針對性的用菌劑,比如枯草芽孢桿菌可以促生根,熒光假單胞菌可以抗擊部分細菌,哈茨木黴菌有抗病作用,em菌能夠分解有害氣體... ...
功能性是重要參考因素。
3.合理使用矽肥,石灰氮等鹼性物質,目前土壤酸化比較明顯,很多朋友想要調酸,但過於依賴化學元素的酸鹼中和反應而忽視負面的東西。這樣的產品確實見效快,迎合了追求短平快的思維,好賣而且賺錢,但用多了後鹽分必然越積累越多,這些化學元素終究要透過微生物的分解才能被吸收,鹽分過大的土壤讓微生物的生存環境變得惡劣,又回到上面的狀態了。
綜合來說全面改土確實很難,但區域性的土壤改良卻相對容易,我們應該重視區域性土壤的改良,同時要堅持整體土壤的改良。
-
12 # 愷易物聯網
如何改善老棚土壤?
土壤是一個有機生命體,雖然容易被破壞,但透過有目的的調整,還是可以恢復健康的。
土壤鹽漬化
鹽漬化是大棚土壤惡化最主要的表現形式,直觀表現就是土壤表層變成綠色,嚴重的甚至出現紅、白色鹽霜,主要是土壤中鹽分不斷積累造成的,另外,土壤鹽漬化加重,造成土壤團粒結構破壞,根系吸水吸肥困難,根不好,棵子細弱!
針對性解決措施:
(1)夏季撤棚膜、勤澆大水淋洗
在鹽漬化嚴重的大棚中,作物換茬時應及時將棚膜撤掉,接受雨水或進行大量灌水,形成3-5釐米深的積水,可使土壤中過多的鹽分隨水下滲或流出,降低土壤中的鹽分。
(2)種植喜肥作物吸鹽
夏季歇茬期較長的地方,可種植吸肥能力較強、具有解磷解鉀作用的菠菜、玉米等,既可以作為綠肥翻入土壤,緩解鹽害,也可以採收增加收入。
(3)調整底肥配比
實際上,土壤中過多的鹽分大都是我們施用的肥料,如磷酸根、硫酸根等,都是作物生長需要的養分,只不過用量過大造成了土壤鹽漬化。鹽漬化的大棚土壤,底肥配比中應避免施用普通氮磷鉀複合肥,減少含鹽量較高的禽畜糞肥用量,增加秸稈、綠肥及生物菌肥的施用,不僅避免了鹽離子的繼續投入,還可增加土壤有機質,改良土壤結構,增強土壤對鹽分的吸附作用,減輕鹽害。
(4)合理追肥
土壤鹽離子的不斷積累,更多來自於不合理的追肥。近年來大棚土壤中鉀肥含量超標嚴重,有些棚內土壤鉀含量甚至超過2000毫克千克,是正常豐富標準的五倍以上。而這都源自於結果期高鉀肥的大量施用。
追肥要考慮作物生長需要,一般來說,隨著作物生長,底肥中的養分損耗很快,應逐漸轉變含腐殖酸套餐肥料嘉美贏利來,結果期則應以海膽素套餐營養嘉美海力寶為主。每次每畝衝施3-5公斤即可,過量只會造成浪費。
養分失衡,生理性病害多
每種作物對不同養分的偏好是不一樣的,有的作物鉀肥需求量大,有的氮肥需求量大,有的對硼肥、鋅肥等某種微量元素較為敏感……而長期種植單一作物,重茬會造成土壤中營養元素逐步失衡,這也是導致近年來生理性病害高發的主要因素。如缺鈣導致臍腐病、裂瓜、瓜類生長前期爛龍頭等,缺鎂導致葡萄中下部葉片葉脈間黃化,缺鐵導致藍莓頂部新葉黃化等問題。
應對重茬導致的土壤養分失衡,要從兩方面來應對解決:
(1)合理輪作
有條件的地區,栽培應注意合理輪作,茄果類、瓜類、豆類、草莓等輪換種植,可緩解重茬導致的養分失衡狀況。
(2)合理施肥
若輪作難以進行,則應根據種植的作物種類合理調配施肥比例。農戶應先了解所種作物的養分需求量,根據不同作物對養分的需求和養分吸收的不同特點,確定合理的底肥和追肥配比。底肥應以養分全、肥效持久、改良土壤的農家肥為主,如禽畜糞肥、作物秸稈、沼渣等,配合適量鈣、鎂及鐵、硼、鋅等中微量元素肥料。追肥則應根據底肥和作物生長階段合理調控,建議嘉美紅利、海力寶、贏利來等交替施用。
回覆列表
溫室大棚由於土地長期連作種植,造成病菌、蟲卵積聚;過多施用生理酸性肥料、過量施用氮肥,同時有機肥施用又偏少,土壤緩衝性差,因而使土壤酸化,嚴重時作物會出現死苗,生長點壞死等現象;施肥種類單一、過量,造成土壤鹽分上升,鹽害加重。因此,保護地土壤的酸化、鹽化等各方面改良問題尤為重要。
大棚土壤應選擇土層厚度在50-70釐米,有機質含量2.5-3.5%,全氮0.1-0.15%,全磷0.1-0.25%,質地疏鬆,耕性好的壤土,其空隙度較大,透氣性好,土壤溶液呈中性或偏酸性,具有較強的緩衝能力,施肥後不易出現肥害,施肥不及時也不會出現肥害及脫肥現象。
一、土壤酸化
連作大棚土壤由於長期施用生理酸性肥料,過量施用氮肥,使硝態氮大量積聚,同時農家肥施用量又偏少,土壤緩衝性差,因而使土壤酸化,嚴重時作物會出現死苗,生長點壞死等現象。
二、土壤鹽漬化
大棚全年土溫較高,加之較高的溼度,土壤微生物活動旺盛,加速了土壤養分轉化和有機物質的分解速度,同時由於常年不合理的過量施肥,又缺少雨水淋溶,使殘留在土壤中的各種肥料鹽分隨澆灌水向耕層積聚,形成次生鹽漬化。據測定當土壤鹽分濃度達0.3%-0.5%時,因高於植物細胞溶液濃度,作物吸水困難,易發生凋萎,當土壤當中的鹼解氮、有效磷、速效鉀,超過鹽害臨界濃度時,作物易發生鹽分毒害,影響植株根系吸水吸肥甚至生長,發生整體萎蔫死苗。
三、二氧化氮和氨過剩中毒
農民在大棚土壤中施肥時往往偏施氮肥,以為氮肥見效快,易增產,但卻忽略了氮肥過多的情況下,銨態氮易轉化為亞硝酸二氧化氮氣化,當二氧化氮濃度達到2×10-6時,就會毒害蔬菜葉片,葉背產生白斑和黃色小斑點等肥害狀,同時植株內遊離氨過多,植物免疫力會大幅下降,蔓枯病、炭疽病、霜黴病、病毒病等病蟲害易嚴重發生。
四、土壤養分失衡
土壤養分失衡造成生理缺素障害,在連作情況下,連續大量施用相同或相似的肥料,而特定作物對養分的吸收具有一定的選擇性,這樣會使某些元素過度缺乏,而某些元素又過多剩餘積累,造成土壤養分不均衡。
土壤養分失衡具體原因如下:
1、化肥多,農家肥少,影響蔬菜的自然品質。
2、氮肥過多,鉀肥缺乏,會降低氮肥利用率,增加肥害。
3、大量元素肥料多,往往會降低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有效性,如氮磷過多就會降低鈣、硼、鋅等養分的有效性,連作大棚土壤易發生缺鈣引起的大白菜乾燒心,番茄、甜椒臍腐病等,缺硼引起蘿蔔、芹菜莖裂病,葉片扭曲變厚變脆等症狀。
五、土壤微生物群體異化,
產生一些生物毒性物質
同種作物根系分泌物相同,導致某些土壤微生物大量繁衍,某些土壤微生物被抑制,這樣微生物群體就會異化,從而不利於土壤的熟化和肥料營養的分解轉化,易造成土壤效能惡化。另外,連作土壤中微生物群體發生變化可使病殘體逐年積累,土壤病原真菌數量迅速增加,拮抗性細菌和放線菌受到抑制,會造成枯萎病,青枯病和根結線蟲等土傳病害的嚴重發生。
六、防治措施
1、應用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
秸稈在微生物發酵菌等作用下,定向轉化成植物生長所需的二氧化碳,熱量抗病孢子、酶、有機和無機養料,在反應堆種植層內,25釐米耕作層土壤孔隙度提高一倍以上,有益微生物群體增多,水、肥、氣、熱適中,對大棚土壤連作障害有治本的作用。
2、土壤消毒
(1)大水浸泡:有條件的地方,可利用作物休閒的季節,進行20天左右的土壤浸泡,能顯著地消滅土壤中有害雜菌與病蟲。
(2)夏季高溫悶棚技術:溫室大棚在高溫季節晴天的上午,地面噴施殺蟲殺菌劑,每30斤藥液加100毫升酒精,及時覆蓋上地膜,密閉棚膜,使棚內溫度高達70℃以上,以殺死棚內和土壤中部分病菌和蟲卵。悶棚時間一般掌握在15-20天,1個月更好。
(3)溼熱殺菌法:可以有效的殺死土壤中的各種線蟲、有害真菌和細菌,解決重茬死苗的難題。具體方法:在冬春茬蔬菜拉秧後進行,每畝撒施70千克生石灰粉,10-15立方米生雞糞或其他畜禽糞便,植物秸稈3000千克,微生物發酵菌種8千克。用旋耕梨旋耕一遍,使桔稈、畜禽糞便、菌種攪拌均勻,然後深翻土地35釐米,澆透水,蓋上地膜,扣嚴棚膜,保持一個月左右,去掉地膜,耕地一遍,裸地晾曬一週,即可達到殺滅病菌、活化土壤的效果。該法對重茬導致的土傳病害具有明顯的防治效果,其中對危害黃瓜最嚴重的嫁接黃瓜根腐病和根結線蟲病防效最好。對於嫁介面細菌性腐爛病也有明顯效果。
3、增施腐熟的農家肥
多年連作的大棚要移棚換茬,對耕性差的黏質土要壓沙改良,對保水保肥效能低的沙質土要摻黏土改良。培肥菜地應以基施農家肥為主,農家肥養分全面,對土壤酸鹼度、鹽分、通透性等有很強的緩衝調節作用。保護地地常用的農家肥主要有腐熟人糞尿、畜禽糞、土雜肥和草木灰等,各種物料一定要經過充分腐熟後再施用。
4、平衡施肥 ,合理用藥
化肥施用不合理,尤其是氮肥施用過多,是連作大棚土壤障害的主導因素。因此平衡施肥是大棚生產、高產、優質、高效的關鍵措施,建議增施營養全面,能夠調節酸鹼、改良土壤,提高肥料利用率,從而健土促根、生根壯根的豐收年景、農一沃土、農一沃根。
蔬菜生產中農藥的施用,應把握“對症、適時、適量、合理、安全、高效”的施藥原則,選擇節本增效,防治效果好,在施用方法得當的情況下不但能提高蔬菜的品質和產量,而且不對環境造成汙染,高效、低毒,在蔬菜中農藥殘留不超標的能百旺、輝潤、輝澤、使百克、霜清、怪客等農藥產品。
5、合理間作、輪作倒茬
利用不同蔬菜作物對養分需求和病蟲害抗性的差異,進行合理的輪作和間、混、套作,也可以減輕土壤障害和土傳病害的發生。
(1)輪作:在瓜果生產過程中,提倡插入一茬蔥蒜類或豆科作物。蔥蒜類作物在土壤中殘留的大蒜素,對一些土傳病害可以達到抑制或殺滅的作用。豆科作物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可以培肥土壤。
(2)間作:茄子間種大蔥韭菜防治螞蟻;大棚辣椒與黃瓜間作,有效防治辣椒炭疽病和黃瓜霜黴病;大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與萵苣間作驅避菜青蟲;大蒜與油菜間作驅避菜蚜;大蒜與棉花間作驅避棉蚜;番茄與甘藍間作驅避甘藍害蟲;洋蔥與豌豆間作防治豌豆黑斑病;韭菜與大白菜間作防治大白菜軟腐病。
6、土壤洗鹽深耕
對土壤中某種鹽分含量超過0.2%的菜地,可進行大水漫灌,沖洗鹽分。鹽害嚴重時,可停種一年蔬菜,改種一茬吸鹽植物,進行生物脫鹽。對土壤深翻35-40釐米,可以增加土壤耕作層,破除土壤板結,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消除土壤連作障害。結合深翻整地進行化學消毒,也可有效減輕連作障害的發生。
7、調節土壤pH值
蔬菜連作引起土壤酸化是一種普遍現象,每年對棚內土壤要作一次pH值檢測,當pH≤5.5時,翻地時每畝可施用石灰50-100公斤,與土壤充分混勻,這樣不但可提高pH值,還對土壤病菌也有一定得殺滅作用。
8、利用抗性品種和嫁接技術
選用抗病、優質、高產品種,是提高抗病能力的前提,也是防治土傳病害最為經濟有效的措施。利用嫁接技術防治根系病害,選擇高抗根結線蟲和根部健壯的品種作為嫁接砧木,如用黑籽南瓜嫁接黃瓜等已有多年成功的經驗。特別在病害流行年和地區,與其他防治措施結合,是蔬菜穩產和豐產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