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123雨季

    關羽華容道放走曹操是諸葛亮成全關羽的絕妙好棋。

    1、三國的玄機。劉備顛沛流離,最終找到諸葛亮,借東吳的勢力,搶下一片天。三國的正規化和智慧,成為經典,在大國博弈和軍事商業謀略中還經常上演。

    2、為什麼要三國?兩國直接對抗與和好,最終基本上是一方消滅或兼併另一方為告終。三方,就有很大的周旋空間和餘地。為什麼要把孫劉聯合作為國策?這是東吳西蜀不二法則。可惜後來關羽意氣用事,毀掉了這個聯盟,最後都走向死衚衕。

    3、為什麼諸葛亮不派張飛和趙雲守華容道?因為想自己立威,成全關羽,放走曹操,一棋三受益,非常高明。俗話說得好“老不看三國”,因為三國裡謀略太深太高,老人看了傷神,不良之人還會借計謀壞事做盡。諸葛亮剛來,年輕,關羽看不起,正好立下軍令狀,饒你關羽一命,以後不敢造次。關羽忠義,藉機還情,留下美名,和曹操也一筆勾銷。放走曹操,是曹氏實力強大,劉備實力可憐,不想惹火燒身。殺了曹操,對劉備最不利,最有利的是東吳,東吳可能坐享其成,最後滅掉劉備。三國鼎立是最佳正規化。

    4、小時候看三國,是看熱鬧。三國你讀一百遍,但每遍都有收穫。很多人對三華人物比拼樂不可支,細節記得很清楚。但三國演義本質是忠義之道、智慧之道、謀略之道。

    5、諸葛亮曹操關羽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諸葛亮是智的化身,關羽是義的代言,曹操過去被作為奸的象徵,其實他多疑,可以看著信的反面,不信。仁義禮智信勇等等,都能找到對應的人物。

    6、三國的每個人物都很鮮明,都讓人難忘,刻畫得生動,栩栩如生。三國不是小說,是人生教科書!

  • 2 # 老龔166916589

    關羽捉放曹。

    既不是忠義,也是愚蠢,是不過國家利益,為了私人恩怨,為大哥劉備拆臺。這種行為,非好漢所該之為。

  • 3 # 曾雲金飛馬

    我認為華容道放曹,關二爺談不上忠,充其量只能有私義,就如我們傳統文化中“受人滴水之恩,必當湧泉報”是一樣的,關羽只是報了曹操當年“禮遇有嘉,掛印封金”之恩,卻沒有將劉備集團的忠做為首要執行。

    但是關羽這樣做,是冒著殺頭的風險,因《三國演義》中立下了軍令狀的。

    有沒有這種可能,不放曹,將曹拿住,並將曹請之劉備和諸葛亮面前,與曹操談判,以曹丞相的性格特點,一定會拿得起放得下,然後再放,這樣應該能獲取對劉備集團最大的利益,同樣也不枉忠義之名。

  • 4 # 阿呆夢話

    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是忠義還是愚義?

    首先,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是小說《三國演義》中杜撰的情節,是演義,而並非歷史。

    從《三國演義》的角度說,作者是為了表現關羽義薄雲天的形象,塑造的很成功。果然,經過後來的各種話本、喜劇,將關羽推成了“忠義”的化身。成了武聖,“義絕”,成了漢文化中一個代表符號。

    既然是演義,事實並不存在,就談不上什麼忠義還是愚義。

    假如真的如此,那麼只能說關羽無意中做了個正確的選擇。

    假如曹操在赤壁之戰被關羽給殺了。那麼,劉備集團徹底完蛋了。

    1、按照當時的局勢,又將開始一個新的“類董卓時代”。曹操一死,漢獻帝又成了香餑餑,誰控制漢獻帝,誰就是正宗的中央政權。無論是孫權,還是劉璋,甚至是張魯,都想抓住這個機會。將又是一片混戰。

    2、曹魏內部也會因為曹操的突然死去,內部大亂。曹操的兒子們親戚們,夏侯子弟曹性宗親們,缺乏一個能統攬全域性的人物,擁漢反曹的勢力也會趁機上位。

    3、劉備集團當時很弱小,一下子成了曹魏必須殲滅的死敵。這時,劉備集團對於孫權來說,也沒有什麼存在的價值,不如當成誘餌去吸引曹魏兵力。

    4、西涼的馬超會趁機殺入關內,馬氏父子加上韓遂,估計是第二次西涼兵馬控制朝廷。

    總之,歷史上曹操並沒有華容道的那一次經歷。關羽也沒有那一次義舉。

    其次,如果真的發生了,那說明關公英明。否則,又一次大混亂的戰爭開始了。

  • 5 # 中行偃1

    答:我認為,關羽根本就沒有讀過《春秋》,他天天捧著本《春秋》在裝腔作勢!而曹操正是知道他不懂或者不真懂《春秋》,才利用他的迂腐,巧妙地轉危為安。關羽為此吃了一隻天大的蒼蠅!

    我們先把這個典故簡單的說說:鄭國派子濯孺子侵犯衛國,衛國派庾公之斯追擊他。子濯孺子說:“今天我的病發作了,不能拿弓,我是必死無疑的了。”問他的駕車人:“追我的人是誰?”駕車的說:“是庾公之斯。”子濯孺子說:“我能活了!”駕車的說:“庾公之斯是衛國善於射箭的人;您(反而)說我能活了,為什麼這樣說呢?”子濯孺子說:“庾公之斯是跟尹公之他學的射箭,尹公之他是跟我學的射箭。尹公之他是正派人,他看中的朋友一定也是正派的。

    庾公之斯追到跟前,說:“先生為什麼不拿弓?”子濯孺子說:“今天我的病發作了,無法拿弓。”庾公之斯說:“我向尹公之他學射箭,尹公之他是向您學射箭,我不忍心用您傳授的技術反過來傷害您。雖然這麼說,可是今天這事,是國君交付的事,我不敢不辦。”說完便抽出箭來,在車輪上敲,敲掉箭頭,射了四箭之後返身回去了。

    曹操先給關羽戴上了一個高帽:“將軍深明《春秋》,豈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

    雲長是個義重如山之人,想起當日曹操許多恩義,與後來五關斬將之事,如何不動心?又見曹軍惶惶,皆欲垂淚,一發心中不忍。於是把馬頭勒回,謂眾軍曰:“四散擺開。”

    這裡就有話要說了:假如關羽是真的知道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的典故,那麼最重要的是要拿下曹操,殺了曹操顯然不是明智的選擇,而且違背“義重如山”的口碑,這是關羽無論如何不能做的!但是,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時是怎麼做的?國君交給我的事,不能不辦,射了四支沒有箭頭的箭!既傷不著子濯孺子,又算是對國君的交待了。這才是義重如山的風格。我之所以說關羽根本就不知道這個典故,就是因為他什麼事都沒做!愚蠢至極地把曹操給放了……然後,他領死。

    為什麼?因為,曹操曾經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典故叫做“割發代首”,關羽不會不知道!他既然知道這個典故,就應該知道曹操的頭髮是完全可以當成曹操的首級的。當時,他向曹操借幾根頭髮,你們說曹操給不給!為了他的手下他非給不可。關羽拿著曹操的頭髮回去可就不是領死了!那是趾高氣滴!!!趙雲的戰利品不是多嗎?來咱倆比一比吧……首功一件。還不傷及曹操的性命,任務完成的極其出色。這時誰能說關羽不重義氣?

    然而,關羽沒有讀過《春秋》,他不知道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的時候都做了什麼。你們看,曹操都知道我關羽熟讀《春秋》,我能說我沒讀過嗎?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是什麼意思我雖然不知道,但是,目前曹操是要讓我放了他,這是我知道的。所以我放了曹操就等於是我讀過《春秋》了。死要面子活受罪……這就是關羽吧?

  • 6 # 杏林帥哥

    “華容道”義釋曹操,是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赤壁之戰,曹操兵敗,曹操帶領殘兵敗將連夜逃跑。

    諸葛亮在夏口調兵遣將,唯獨對關羽全然不理,關羽要求委用,諸葛亮答覆:擔心你念昔日之情,放走曹操。關羽擔保不會,並立下軍令狀,

    曹操一路逃亡到華容道,遇到關羽,已是無力抵抗,於是重提舊日恩義,關羽果然不忍,放走了曹操!

    每當讀到這一段,我總想到另外兩個人:徐晃、郭靖。

    徐晃和關羽私交甚厚,所以襄樊大戰時,關羽才質問徐晃“何故數窮吾兒”,但徐晃回答:“今日乃國家之事,某不敢以私廢公!”

    這回答,當真大義凜然。

    《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在國難當頭之際,為了阻止敵軍的進攻,毅然決然去刺殺敵軍首領——自己從小的結義兄弟託雷。

    面對國家大計,個人私情先放到一邊,這才是真正的大忠大義!

  • 7 # 論語社

    關羽一生幹了兩件事,對其人品定位起到標杆作用,一是在劉備落敗逃命袁紹之際,不為曹操榮華利祿所誘惑,不顧生命危險,毅然追隨劉備,可謂大忠。華容道上,甘冒違犯組織紀律殺頭之罪,放了有知遇之義的曹操,有恩必報,稱得上大義。所以,關羽忠義,是一般人難以迄及。

    但關羽起了一個壞榜樣,影響民族很深。無視軍紀國法。在赤壁之戰三令五申簽了軍令之下,仍以個人恩義駕于軍令之上,滿足自己心願,壞了大區域性署,小德凌於大法之上,壞了規矩,後人仿效關公多江湖義氣,這種風氣影響民主開明法治社會建立,不能不反思警戒。

    今天學關羽忠義之精神,尤當將這稱精神與現代文明法治社會建立,有機結合起來,棄其糟粕,汲其精華,如此,國家之幸,民族之幸,也是關公之幸。

  • 8 # 星靈曉聖

    華容道關羽放曹操,許多人爭論不休,從利益說的考慮:曹操是立足與發展的心頭大患,如果把他殺了,懸著急的心就放放下,前進的絆腳石也剷除,可以安心招兵買馬,攻進許都,完成一統大業了;從忠義說的考慮:曹操再怎麼,對你關羽不錯,如果不是他讓你走,你還有今天?放他走是良心不滅,不愧關二爺忠義的稱號!

    我也不想被道德綁架,先從忠義說這邊說起吧:

    【如果是兩軍對壘,曹操不能放!】為什麼?

    一將功名萬骨枯,要謀圖霸業,不知英雄兒女要倒在槍林箭雨中!!!敵酋不死,就會東山再起,下次的孰贏孰輸,誰能肯定?捉住了敵方首腦,三軍無主就會軍心大亂,毫無鬥志,一戰而平,堪為唾手可得;舉國無主就會人心惶惶,發兵掃蕩,即可恢復。把十幾年、幾十年乃至更長更血腥的戰爭變成關羽刀下的一擒,許多人都不會怪他無情無義!而他要想心有所釋,曹操不死,可以照顧他;曹操死了,可以為他送行,不行嗎?

    鐵血拼爭論戰功,誰言關羽不英雄?

    千秋萬代曹丞相,死在人間大義中。

    若真如此,關羽罪不可赦!但問題是:關羽是處在三國之開端。

    【如果三國鼎立,曹操必須放】為什麼?

    我也不說曹操被捉被殺後,宮庭大亂,數子紛爭,幾家強臣各自為陣,天下群雄又秣馬厲兵,單說燃眉之急的就是東吳兵馬的虎視眈眈!之前曹兵壓境,為了對抗強敵,必須聯合,那時是唇亡齒寒的友軍,誰都輸不起,必須拼命支援;現在強敵一除,自己就是最強者!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鼾睡?這時候,友軍就是敵軍,自己則成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任人斬割而無力還手的冤死鬼!在中華歷史上,北宋助金滅遼,金兵強大,迫使康王跑到臨安苦守江南;南宋幫元滅金,元兵強大,最終宋朝滅亡。這就是血淋淋的憑證!!為了擺脫被動面,無論是高義還是睿智,關羽放曹,都是讓人伸大拇指稱讚!

    人從演義贊豐功,

    赤兔馬如龍。

    如今又見華容道,

    膽如天、睿智無窮。

    關羽放曹,

    趙雲尋主,

    鼎立一揮中。

    遙知人去太匆匆,

    肝膽死生從。

    桃園結義傳忠義,

    向春秋凜凜威風。

    壇上是神,

    口中成聖,

    四海拜斯翁。

    (調寄一從花令)

    2020.1.20.

  • 9 # 色國丞相

    不是忠,也不是愚,只是義。

    這件事是小說杜撰的,就是為了突出關羽的“義絕”(義釋曹操),曹操的“奸決”(臨危三笑),諸葛亮的“智絕”(算準關羽會放曹操)的段子。

    只要體會關羽在這件事中因為念曹操過去的恩情而大義釋放就行了,其合理性、邏輯性是經不起推敲的。

  • 10 # 無韻詩翁

    三國演義寫關羽在華容道義釋曹操,當時問場景是曹操兵敗赤壁,惶惶然如喪家之犬如果此刻關羽殺了曹操或不殺活捉了他及隨行殘兵,逼曹操投降劉備或捋改寫三國三分天下的局面,武導致劉備一北方,成為形成與東吳劃江而冶的局面也未嘗不可。可是關羽此刻虙榮心矇住了理智,把張逾的幾句軟語求情當了為自已提升聲望的稻草,放過了曹操讓劉備失去了創業的機會,跑去西川做什麼漢中王,我認為關羽所做的義是一種無原則的虛義,不值提倡,況且違抗軍令不忠於職守,就是對劉備的不忠,他這件事情作的不忠不義。我覺得在華容道關羽為報恩,可以不殺曹操而活捉曹操,既成全了所謂的義氣又忠於職守才是真正的忠義兩全。

  • 11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三國演義中,曹操在赤壁大戰被周瑜和諸葛亮一把大火燒掉了83萬大軍,曹操本人也因為戰敗而狼狽逃竄,曹操想逃,而周瑜與劉備都派出手下的精兵強將追擊曹操,想要一舉拿下曹操,當時的關羽負責鎮守曹操逃竄的最後一站--華容道。

    要知道拿下曹操,可是天大的功勞,為何關羽視功勞為無物,僅僅因為曹操說的幾句話就放走了他呢?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的原因是什麼?是因為關羽的忠義嗎?

    並不是。

    關羽雖然忠義,可並沒有虧欠曹操什麼,曹操給予關羽的厚情,關羽已經用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這樣的功勞償還了,至少關羽認為還清了曹操的人情。

    先來看一看曹操給了關羽哪些“人情”?

    首先是曹操不殺關羽之恩。關羽雖然降漢不降曹,可是如果曹操硬攻關羽的話,關羽最後仍然守不住土山,不是戰死,就是自殺而死,但張遼以“兄弟之情”、”劉備的二位夫人性命“、”興復漢室“三個理由說服關羽暫且留命。任何人性都沒有性命為大,如果當年曹操殺了關羽,哪有後來的華容道關羽義釋曹操呢?

    其次是曹操對關羽功名利䘵和金錢、財物、美女的賞賜。曹操封關羽為偏將軍,爵位是漢壽亭侯,這是官職和爵位,曹操送綾錦及金銀器皿給關羽,送美女十人給關羽,送錦袍給關羽,送紗錦囊給關羽,送赤兔馬給關羽,關羽走了之後,曹操還送上黃金一盤,錦袍一件,關羽沒有過關文書,曹操還派出張遼專門送過關文書給關羽。

    最後是曹操對關羽感情上的拉攏,關羽投降曹操後,曹操是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招待關羽,把關羽奉為上賓,同時曹操對關羽有求必應、百依百順,這種待遇曹營任何將領也比不上。

    雖然後來關羽離開時,把曹操所賞賜的大部分財物封存起來還給了曹操,這些財物有漢壽亭侯大印、美女十人、綾錦及金銀器皿,但關羽還是帶走了錦袍、赤兔馬、紗錦囊等物品。

    這樣算起來的話,關羽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的功勞大致可以和曹操不殺關羽之恩+錦袍+赤兔馬+紗錦囊相當,但是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殺了曹操手下六員大將,這筆帳當然要算到關羽頭上,曹操就是以關羽過五關斬六將作為突破口,用關羽服軟不吃硬、傲氣沖天的性格讓關羽迫不得已經放走自己的。

    換句話說,關羽放走曹操的真正原因是關羽的性格,關羽向來服軟不吃硬,並且因為巨大的功勞和能力,一向看不起一般人,因此非常驕傲,曹操用的是激將計,因為當時關羽手下有五百校刀手,而曹操這邊只有27個人。

    關羽性格原本就驕傲得不得了,仗著武力高強,也從來沒有以多欺少,如果以500人打27人,關羽根本不屑出戰,而且還是500個以逸待勞的精銳校刀手對付曹操27個精疲力盡、人困馬乏的將士,27個人看著就可憐,關羽根本不忍心下手。

    同時,曹操說出了過五關斬六將的事情,關羽本來就虧欠曹操這個人情,曹操用過關斬將之事軟化關羽,關羽那麼驕傲的一個人,也不好意思對曹操動手了,但關羽也有些猶豫,畢竟立下了軍令狀,關羽一猶豫,張遼準時地出現在關羽面前,關羽又不忍心了,要知道張遼是曹營中與關羽關係最後的人,兩人都救過對方的性命,可謂是生死之交,關羽最終還是放過了曹操。

    關羽在華容道放了曹操,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諸葛亮早已經算準了曹操命不該絕,同時又算準了關羽會故意放了曹操,所以故意以激將計派出關羽去守華容道。

    諸葛亮派關羽守華容道的方法也是激將計,在安排任務時,故意不給關羽安排,關羽本來就驕傲,哪裡受得了這樣的氣,於是故意問諸葛亮,諸葛亮也巧妙地以激將計引誘關羽立下軍令狀去守華容道,可見驕傲和受不了激將是關羽的弱點,諸葛亮這麼用,曹操也這麼用,百試百中,所以最終原因還是關羽自身的性格原因,被人利用罷了,雖然諸葛亮的利用是善意,而曹操的利用是為救命,僅此不同而已。

  • 12 # 魚看春秋

    我認為是忠義,關羽非常重視忠義,所以放了曹操。

    當然,在戰略上,應該給予更多的考慮。

    當時劉備勢弱,比東吳低得多,如果曹操死了曹魏會立刻崩潰敵人,當時的蜀國並不能打敗東吳,因此,為了保持戰略平衡,關羽也必須釋放曹操。所以關二爺仍是我們心中忠義的武聖。

  • 13 # 歷史笑春風

    在《三國演義》中,關羽在華容道義釋曹操是著名的情節。關羽的形象,經過前面的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五關斬六將的鋪墊,到這個時候才真正的高大起來。

    在戰場上放走對方的首腦,在歷史上只有當年在彭城放走劉邦的丁公才幹過這樣的事情。可是,人們對關羽和丁公的評價為什麼相差那麼多呢?

    當年彭城之戰,劉邦被項羽打敗。在逃命的時候,被項羽手下的將領丁公追擊。眼看就要走投無路的劉邦勸告丁公說,如果自己死了,你不也就沒用了嗎?何況咱們兩個人都是賢明的人,何必相逼呢?丁公被劉邦說動,想腳踏兩條船,就放過了劉邦,讓他逃了一命。

    可是等到劉邦平定了天下,丁公跑去見劉邦,想從劉邦那裡得到好處的時候,反而被劉邦給殺了。劉邦還告示天下,讓那些對主人不忠的人都看看丁公的下場。

    而關羽在華容道攔住曹操,這個時候,曹操比當年的劉邦還要狼狽。劉邦還有力氣逃命,可曹操連反抗的力量都沒有了。可以說,這個時候,關羽要拿下曹操君臣易如反掌。

    這個時候曹操也絕望了。他的謀士程昱曰:“某素知雲長傲上而不忍下,欺強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義素著。丞相舊日有恩於彼,今只親自告之,可脫此難。”曹操聽從程昱的建議,向關羽求情活命。關羽說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已經報答過曹操的恩義。可是,當曹操提起過五關斬六將的事情,關羽確實有愧於心,無言以對。

    當年關羽過五關斬六將,曹操確實是容情的。關羽攜帶劉備的家眷,每天行程有限。如果曹操真的要為難關羽,關羽是根本走不出曹操的管區的。這一點,曹操和關羽心知肚明,關羽確實對曹操有愧。

    因為如此,關羽的性格又和程昱說的一樣,恩怨分明。既受了人家的恩義,反過來又要恩將仇報,關羽確實下不去手。因此,關羽最終選擇了放了曹操,自己回去領死的做法。

    關羽和丁公,都是放走了對手。可是一個人是為了自己的私利,腳踩兩條船,對主公不忠。而關羽則是恩怨分明,因為自己對曹操的虧欠。這樣一對比,大家當然鄙夷丁公,同情關羽。

    不過,在《三國演義》中的這一段,可並非只是關羽放走曹操這麼簡單。在諸葛亮派關羽去華容道的時候,諸葛亮先是讓關羽立下軍令狀,然後在關羽走後,和劉備對話中,我們可以看出隱藏在這一切後面的一絲端倪。

    劉備素知關羽的性格,他對派關羽去把守華容道頗不放心。他對諸葛亮說:“吾弟義氣深重,若曹操果然投華容道去時,只恐端的放了。”孔明曰:“亮夜觀乾象,操賊未合身亡。留這人情,教雲長做了,亦是美事。”玄德曰:“先生神算,世所罕及!”

    可是,我們看到這裡,就會感到一個疑問。那就是,這裡有些事情實在是太過於奇怪了,於情理不通。一是,既然知道曹操必走華容道,關羽必然要放曹操走,可是為什麼還要關羽立下軍令狀去守華容道?二是,既然曹操天相所示,命不該絕,又何必多此一舉,讓關羽去走上一遭?

    其實,要理解這些不合理的事情也很簡單。那就是,曹操在這個時候還不能死,也就是諸葛亮說的命不該絕。這是從這個時候力量的對比和對劉備集團將來的發展影響來決定的。

    因為這個時候,劉備的力量還十分弱小。在當陽大敗後,劉備的實力還沒有恢復,赤壁之戰主要還是依靠東吳的力量。如果這個時候曹操一死,那麼整個曹操的控制區將是一片大亂。在這個時候,實力對劉備佔絕對優勢的東吳,將會獲得最好的發展機會。

    如果那樣的話,劉備的弱小的軍隊是無法跟東吳相抗衡的。面對周瑜這種強橫的對手,劉備集團很可能會面臨被東吳吞併的危險。所以說,這個時候曹操還不能死。只有他留下來,東吳才不得不和劉備聯盟。這樣,劉備才可以得到發展的機會。這才是諸葛亮讓關羽放走曹操的根本原因。

    那麼,有人說,既然要放走曹操,就根本不派關羽去華容道,任曹操自己逃走就得了。在這裡,我們還要注意一個細節。那就是諸葛亮和關羽互立軍令狀的細節。關羽給諸葛亮立軍令狀,保證不放走曹操。而諸葛亮為關羽立軍令狀,保證曹操走華容道。

    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細節,那就是諸葛亮說立軍令狀的時候,關羽的表情,“大喜”。不錯,就是大喜。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關羽在內心是不服諸葛亮的。他處處都在找諸葛亮的毛病。

    在前面的一系列的戰役中,諸葛亮採用各種神機妙算,多次建立功勳。象張飛這樣的粗人,早就拜服在諸葛亮的腳下。可是關羽則不同,他文武雙全,喜讀《春秋》,武藝絕倫,根本就看不上諸葛亮。

    因此,為了劉備集團的發展,諸葛亮必須要收服關羽。這一次華容道之行,就是諸葛亮為了收服關羽使的一計。這一計當然不能向劉備明說了。

    後面果然如劉備和諸葛亮所料,關羽放走了曹操。當關羽向諸葛亮請罪的時候,諸葛亮也就走了個過場,沒有深究。但是,諸葛亮和關羽心裡都明白。關羽知道自己確實不如諸葛亮神機妙算,也在政治上不是諸葛亮的對手。

    再加上有軍令狀的時,把柄落在諸葛亮的手中,一輩子也難抬起頭。這樣一來,雖然關羽在心裡可能還有點不樂意,可在面子上也要順從諸葛亮三分。這樣,就使得劉備集團的團結更加穩固,也就達到了諸葛亮的目的了。華容道之役就以皆大歡喜的結局落下了帷幕。

    不過,在歷史上,關羽放走曹操的事情是不存在的。這一切都是羅貫中的藝術加工,為的是讓關羽的藝術形象更加的豐滿紮實,為我們塑造出關羽這樣一位有血有肉,恩怨分明的英雄形象。

  • 14 # 冷月鉤沉

    赤壁大戰結束後,曹操的80多萬大軍所剩無幾,只能帶著幾十個親信往許昌逃竄。周瑜和諸葛亮都知道,這個時候如果殺了曹操,那麼北方的曹氏家族肯定會出現混亂局面。

    所以,追殺曹操成為當時首要任務,但是周瑜和諸葛亮都不願意承擔殺曹操的罪名。

    最起碼不願意成為曹操手下報復的物件。

    周瑜已經算出曹操肯定會從華容道逃跑,故意讓劉備派人蹲守在這裡,目的就是為了讓劉備承擔殺曹操的責任。

    諸葛亮也不傻,當然知道曹操的用意。

    但這種事情不能明說,只能從人事安排上來操作。

    諸葛亮安排了眾人的任務後,唯獨關羽留了下來。關羽一向高傲,哪裡能夠受得了這種待遇,所以堅持要一起出戰。

    諸葛亮見激將法見效,就安排關羽去守華容道,也是讓關羽報答曹操的知遇之恩。

    果然,關羽帶著幾百人到華容道不久,曹操的殘兵就來了。

    曹操一見是關羽守華容道,已經猜出了諸葛亮的用意,所以他大笑幾聲,向關羽走來。

    雙方見面不免寒暄幾句,說以前共事的一點一滴。

    但關羽已經立下了軍令狀,不得不殺曹操。

    曹操也用激將法,說自己當初給關羽拜官封侯,送赤兔馬,美女,黃金,美食。關羽走的時候還送了錦袍,通關文牒。

    這種恩情在曹操陣營中,是絕無僅有的。

    但關羽以斬顏良,誅文丑回絕了曹操,表示當初已經報答了曹操,雙方互不相欠。

    曹操沒辦法,只能以關羽過五關斬六將來接著聊下去,並且拿著自己的佩劍跪在關羽面前,讓關羽殺了自己。

    關羽這個時候猶豫了,如果殺了曹操自己豈不是不忠不義之人,讓天下人恥笑。

    所以,關羽最後決定放了曹操,自己回去負荊請罪。

    最後,劉備沒有處罰關羽,關羽從此對劉備更加忠心,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劉備也是一個擅長馭人之道的人。而關羽既保留了忠義的名節,也報答了曹操的恩情,還讓三方勢力保持了穩定,也算是一箭三雕的好事。

    —End—

  • 15 # 史學達人

    華容道上關羽去守曹操是諸葛亮的意思,諸葛亮有未卜先知的本領,他既然是派了關羽去,就沒有打算殺害曹操的意思。

    因為曹操對關羽有恩,關羽是個知恩圖報的人。他在見到曹操落難的時候,肯定是不會殺曹操的。

    這就是人們之所以喜歡關羽的原因。

    那麼,為何諸葛亮明知道關羽不會殺曹操,還非要他去守華容道呢?

    可以說諸葛亮故意讓關羽去華容道,就是讓他去報恩的。要不這個恩情,一直都是關羽邁不過去的一個砍。

    正所謂解鈴還須繫鈴人。

    若是關羽把曾經的恩情,還給了曹操,他們之間就兩不相欠了。這樣了卻了關羽的一件心事,同時也了卻了諸葛亮的一種擔憂。

    日後關羽在見到曹操的時候,他也可以不留情面了,就可以毫無忌憚的把曹操置於死地了。可以說這些都是在諸葛亮掌控當中的事情。

    當關羽在華容道上真的見到曹操之後,曹操肯定是必死無疑的了。因為他剛打了赤壁之戰,將士們傷亡極其的慘重。

    這時候的他們根本就沒有任何鬥志,若是關羽想要和他一戰,他也只能等死。

    在這種情況下,關羽當然不可能給曹操動手的。事實上我們都知道關羽是把曹操給放走了,他這一行為,肯定是忠義的表現,而非是愚蠢。

    要知道關羽在當時是可以殺了曹操的,但是,殺了曹操又能怎麼樣呢?曹魏政權還在呀,殺了曹操,只不過是給曹魏換了一個領導人而已。

    對於蜀國的政權,是帶不來任何的改變的。

    所以,關羽只能先選擇把欠曹操的人情給還他,這種結果是諸葛亮想要的,是曹操想要的,同時也是關羽想要的。

    所以說關羽的這種表現,從始至終都是忠義的表現。

    恰恰也是因為如此,在後來的襄樊之戰打響的時候,他才能無所顧忌的殺了曹操一個十分狼狽的結局的。

    只不過這一次戰役,關羽還是輸了,因為東吳孫權出賣了他,讓他陷入到了被動挨打置於死地的地步。

    不過孫權殺了關羽之後,還是曹操把關羽給厚葬了的。關羽對曹操不薄,同樣曹操對關羽也不薄。

  • 16 # 趣說古今事

    何謂忠義?忠義者,兩全皆備!既關照到了自己的君主的利益,又不辜負恩人兄弟的情誼,兩全兼顧,此謂忠義!

    何謂愚義?單純為義氣而報義,愚義者,只顧兄弟義氣,情義恩情,而罔顧君主的利益,罔顧自己所在國家的利益,此謂之愚義。

    現在回頭來看關羽的做法。

    首先,曹操此前曾有恩與關羽,又贈赤兔,又贈金銀,可謂恩情深重!所以,關羽在生死關頭放了他,這可以稱得上義薄雲天!

    然後,從忠的角度來講,可能關羽在放走曹操的時候並沒有想到自己所屬陣營的利益,但他放走曹操的做法確實沒有損害到蜀漢的利益,為什麼呢?因為當時的大勢使然!

    殺了曹操,意味著曹魏政權群龍無首,這樣只會讓吳政權做大甚至於可能趁機而一統天下!這樣的結果,對於蜀漢來說,可以說是有害無益!

    放了曹操,意味著北方強敵仍在,孫吳政權就不敢輕舉妄動,而只得與蜀漢聯盟共抗曹魏,這樣蜀漢勢力雖小卻能儲存下來,甚至能有發展壯大的機會!

    所以,兩相比較,關羽放曹操,雖無忠之意,卻有忠之實!這也就是為什麼《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明知關羽會放走曹操,卻故意讓他去的原因了!因為,放了曹操才是對蜀漢最有利的結果,讓關羽去,既能實現目的,還能讓最重情義的關羽還了恩情,一舉兩得豈不美哉!

    所以,關羽放走曹操,雖非出自忠的意願,但也做到了忠之一字,因此,可以擔得上忠義二字!

    一點愚見,還請各位朋友多多指正!多謝各位了!

  • 17 # 我不想說瞎話

    當然是愚義。雖然這個回答會遭眾人罵。關羽做為戰場的主帥,擔負著捉拿敵方將帥的重任,這也是本分和責任。但他從個人情義出發,放了敵方首領曹操,這是嚴重得不能再嚴重的錯誤,真可謂"一放曹一成千古恨"。

    所以講,關羽作為將軍,將和曹操的個人情義用錯了地方,可謂愚義。

  • 18 # 初心如舊

    關羽在華容道放走曹操,是忠義還是愚義?

    這個問題,不能脫離《三國演義》情節,需要結合《三國演義》故事,前後關聯,才能得出答案。就是說,在《三國演義》中,關羽對曹操,有一個從恨不得殺掉,到逐步理解、甚至尊重的過程。先看一下前面曹操、關羽這些糾葛吧!

    在劉備配合曹操,滅掉呂布後,曹操看出劉備在徐州的影響,覺得把劉備放在這裡不放心,於是,不顧當地百姓挽留,敷衍說劉將軍立了大功,另有任用。硬把劉備帶回許都。這大約在建安三年(198)。

    到了許都,曹操把劉備推薦給漢獻帝,聽劉備自稱中山靖王之後,想到曹操目中無人,不把自己放在眼裡,漢獻帝有心利用宗室,套套近乎,借劉備之力,適當制衡曹操,為使人信服,少說閒話,專門叫人查了家譜,隨即任命劉備為左將軍,宜城亭侯。

    雖說到了皇帝身邊,劉備一點也不輕鬆。曹操找藉口,說太尉楊彪與袁術是親戚,暗中讓人告黑狀,乘機把楊彪(楊修父親)給殺了。程昱對曹操說,如今何不行王霸之事?曹操說,朝庭勢力仍強,明天請皇上打獵,先觀看一下動靜再說。第二天,在圍場上,曹操從漢獻帝手裡要過金鈹箭,射中一頭鹿,士兵們看到皇帝專用箭,以為是漢獻帝射中的,紛紛高呼 : “萬歲”!曹操乘機放馬上前,遮在漢獻帝前面,接受歡呼。

    這一幕,被關羽看得一清二楚,這時候的關羽,充滿扶持漢室正義感,馬韁一提,就要衝出去,劉備眼尖,急得擺手、搖頭,又帶使眼色,要不是怕太暴露,真想一把抓住關羽。還好,關羽知道這是大事,自己這一動作,必然牽連劉備、張飛,動手前,瞄看劉備,正看到劉備急成這樣,終於壓下怒火,硬是沒出頭。當然,這時的曹操,也有點心浮氣躁、得意忘形,只不過打垮袁術、滅掉呂布、割據勢力還很強大,特別是比曹操牛逼的袁紹,就在黃河岸邊虎視眈眈。

    僅僅過了兩年,由於劉備在許都期間,暗中參與董承反曹,心裡發虛,藉口堵截袁術,逃回徐州,曹操看到袁紹虛張聲勢,東征徐州,劉備大敗後,投奔袁紹。留守下邳、保護家眷的關羽,被圍土山,在張遼極力撮合下,暫投曹操。關羽在曹操那裡,總共約呆多半年。這期間,曹操對關羽用盡心機,竭力拉攏,封高官、賜美女、送金銀,然關羽就是不動心。時時處處流露返歸劉備之心,這時候的關羽,對曹操、對朝廷的一些大事,有所瞭解,逐漸有點理解曹操、感激曹操。但與劉備仍藕斷絲連,劉備也透過捎話帶信,敘舊引情,關羽真是進退兩難。

    最終,關羽以“某受劉將軍大恩,絕不能喜新厭舊;然必報答曹丞相知遇之恩”為由,在斬顏良、誅文丑之後,請辭曹操遭閉門羹,於是,留下書信拜辭,掛印封金,離開許都,千里迢迢,往尋劉備。曹操聽說關羽已出發,索性好人作到底,帶上一班人,追上關羽再送一領戰袍,實際這是再送一份情。而關羽接下來,卻是義無反顧的出五關、殺六將,在最後的黃河邊,夏侯惇帶三百人馬,截住關羽討說法,正相持不下時,曹操“不計斬將之過,任關羽去尋劉備”的指示,又一次給關羽解圍。

    因與劉備結交在前,這從道理、從大義說,都沒錯,正如張遼所說,劉備待關羽,也不過恩厚,只要善待、厚待關羽,關羽一定回心轉意。關羽雖然最終仍迴歸劉備,但關羽內心深處,一定也很矛盾、很糾結。

    迴歸提問,最後在華容道,放掉窮途末路的曹操,表面上看,對於劉備,關羽似乎不忠,但這需要聯絡前面,劉備、諸葛亮派關羽這一任務的背景 : 當時,因諸葛亮故意不理、關羽面上掛不住,在一再請求、諸葛亮欲擒故縱、雙方來回搬扯下,立軍令狀領受任務,關羽走後,劉備曾不無擔心的問 : “吾弟意氣深重,若真的放掉曹賊,如之奈何”?

    諸葛亮則說 : “吾夜觀天象,曹賊未合身死,留這人情,叫雲長作了,亦是美事”!劉備伸出拇指 : “軍師神算,人不可及”!這說明,不要說這段故事,本來就是虛構,不能違背“七分真實”的寫作原則,即就是真實發生的,劉備早已知情,並默許關羽去執行,這隻能說劉備作弄關羽,怎麼能是關羽不忠?

    至於說“愚忠”,一般是指 : 愚昧忠實,不計後果,不想原因,不衡量利弊,只知道按照命令去做某事,沒自己想法。可是,關羽放走曹操,顯然沒有執行命令,而是按自己的想法,才放掉曹操的。以此類推,“愚義”也就是愚昧的講義氣,沒有自己的主見。這與關羽這裡的作為並不符合。所以,“愚義”兩字用在此處,不合邏輯,講不通,因無法理解,也就不再解釋了。

  • 19 # 青史回聲

    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不能說他是愚義,恰恰說他關羽忠義。雖然關羽埋伏在華容道是他自己請命的,並且還立下了軍令狀,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劉備和諸葛亮設下的“局”。故意把最後一關留給了關羽,目的就是為了讓關羽還掉曹操對他的恩情。

    如果是還恩,這怎麼能說是愚義呢?難道僅僅只是因為放了曹操嗎?不,恰恰正是因為放了曹操,才證明關羽是忠義之士,否則關羽之名怎麼會流傳千古呢?

    當初關羽被困,曹操愛其才,答應了關羽的三個條件,才令其降於曹操,雖然在關羽看來,他是降漢不降曹,可是在曹操,這兩者沒有區別,都是降曹。關羽降曹之後,曹操對他是出奇的好,不管什麼好事,都有關羽的一份,就連曹操的部將都有點嫉妒關羽。後來關羽得知兄長劉備的訊息後,非要就尋找,曹操聽聞後,大度地將他放行,這一恩德,不說曹操是否別有用心,但就曹操這種大度,足見關羽對他感恩戴德。

    而華容道義釋一事,正巧讓關羽還了恩情,又可不讓北方再一次陷入戰亂,一則兩利,何樂而不為呢?

  • 20 # 遊子dream

    《三國演義》中,關雲長一直是以忠義形象示人。至於其在華容道放走曹操,史料雖未有記載,但就演義而言,關羽確是重情重義之人。

    關羽於華容道放走曹操的主要原因

    眾所周知,赤壁之戰是三國時期重要戰役之一,孫劉聯盟透過火燒赤壁,給了曹操最沉重的一擊,致使曹軍幾十萬兵馬所剩無幾。曹操領著潰不成軍的兵馬落荒而逃,一路上,伏兵不斷,曹操在將士們的保護下也算安然無恙,直到進入華容道。

    根據演義記載,埋伏在華容道的正是關羽。曹操見狀,反而鬆了口氣,因他曉得雲長為人,自知命不該絕。接著馭馬向前,與關羽論起舊情。關羽深知,曾得曹操大恩,不過已用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報答過,現在兩軍對戰,何以言恩。曹操知動之以情不好使,又想一計,就是將自己的生死存亡交由關羽處置,唯一要求便是希望關羽能放過其手下兵將。要知道關羽一向吃軟不吃硬,且自視甚高。當關羽看著數十個老兵殘將跪在自己面前請求放過,若殺之,於心何忍。可是自己已簽下了軍令狀,著實為難。

    在經過片刻思索後,關羽最終決定放行。此舉既是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正因他的這一舉動,才有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由此可以看出,關雲長的確是位鐵錚錚的漢子,所謂的忠義莫過於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Angelababy迴應黃曉明和李菲兒關係:認識黃曉明時他說單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