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要了解隋唐兩朝屢次征伐高句麗的原因,我們首先必須瞭解高句麗這個國家或者這個民族的歷史。為什麼隋唐兩朝,朝代更迭,但是兩朝君王卻對征伐高句麗這一方面達成了一致意見。
8
回覆列表
  • 1 # 笑語千年

    高句麗是發源於中國東北的一支古老民族。

    公元前37年,高句麗人趁西漢政權衰微之際 , 在漢玄冤郡所屬之卒本川(今遼寧省桓仁縣境內)正式建國。此後歷經六百多年的興衰,到唐朝初年佔有今遼河以東及北韓半島北部地區, 首都定於平壤 。當時北韓半島南部還有百濟、新羅兩個政權。

    隋代以前,高句麗與中原王朝之間雖然也曾有些戰事,但大部分時間還是保持著一種比較密切的宗屬關係,高句麗向中原王朝稱臣納貢,接受中原王朝的官職封號。但是到了隋唐時,雙方的矛盾不斷激化,直至發生了多次戰爭,最後導致了高句麗的滅亡。

    隋朝與高句麗的戰爭

    隋文帝開皇九年滅掉了割據的南陳,結束了幾百年的分裂局面。此時盤踞遼東地區的高句麗生怕隋朝接下來會把矛頭對準自己,於是加緊屯糧備戰,並試探性的遣使向隋朝進貢。隋文帝在給高句麗王的璽書中寫道:“王謂遼水之廣,何如長江?高麗之人,多少陳國?朕若不存含育,責王前愆,命一將軍,何待多力!王宜自新,自求多福!”

    這封璽書固然是隋文帝的肺腑之言,但高句麗人卻將其視為一封戰書。不久後,高句麗王率萬餘騎兵,進犯隋朝遼西,向隋朝發起了進攻。隋文帝派大軍三十萬予以還擊,但是隋朝的水軍在海上遭遇大風,許多船隻沉沒;而陸路的軍隊也因為水土不服,多生疾病,所以隋軍這次進攻未戰而敗,草草收場。

    十年後,隋煬帝北巡突厥,命人轉告高句麗國王高元前來朝見,否則將率大軍巡遊高句麗國土。但是這一次高句麗人又未予理會。隋煬帝於是在第二年發全國之兵一百一十三萬,號稱二百萬,由隋煬帝本人親自指揮,殺往高句麗。

    這次戰爭中,高句麗大將乙支文德採取誘敵深入的戰術,吸引隋軍渡過清川江,拉長隋軍的補給線。果然,隋軍很快因為糧盡而不得不撤退,高句麗人趁機四面抄擊,隋軍大敗。之後隋煬帝又發動了兩次針對高句麗的戰爭,雙方都勞民傷財,誰也沒有佔到便宜。而隋朝三徵高句麗也讓自己元氣大傷,且國內矛盾因此爆發,最終走向了滅亡。

    唐朝與高句麗開戰的原因

    唐朝建立後,高句麗王高建武為了緩和雙方關係,採取了積極與唐朝修好的策略,多次遣使與入貢。此時的唐朝因為國家初立,迫切需要休養生息,所以也對高句麗採取安撫的策略,冊封高建武為高麗王,保持了表面的和平。但是雙方都知道,這種和平是脆弱的,兩國早晚必有一戰。

    隋朝和唐朝為什麼一定要揪住高句麗不放呢?這裡面有多種原因。

    首先,隋和唐都認為遼東之地,向來是中國的領土,不允許其發展成獨立的國家。因為遼東在周朝是是箕子北韓,在漢朝是玄菟郡,只是趁漢末天下大亂時獨立出去的。無論是隋或者唐,都秉承了漢朝那種中央王朝的地位,也有讓四夷臣服的決心,所以就隋唐和高句麗雙方來說,是太陽和星星的關係,“理無降尊俯同藩服”,不可能一直承認高句麗的獨立身份。

    第二,唐朝就算接受高句麗是藩屬國,那麼雙方就要建立一種實質性的藩屬關係。這種關係並不僅僅只是稱臣納貢,而是要高句麗派“質子”入唐。關於漢、唐質子問題,我前不久寫過一篇單獨的文章,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所謂“質子”,就是高句麗要把自己的王子派到長安當人質,並且要服從唐朝的各種詔令。而高句麗在這一點上一直陽奉陰違,一直不肯放棄自己在北韓半島的霸主地位。而且高句麗還修築了北起扶余,南到渤海、長達一千里的長城來防禦唐朝,同時屯兵屯糧,為戰爭做準備。這在唐朝看來,是一種叛逆行為,是絕對不能允許的。

    第三個原因就是北韓半島存在三個國家,除了高句麗之外,新羅和百濟都主動向唐朝尋求庇護,並且向唐朝派遣質子。都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相比之下,高句麗人的狂妄就深深的觸怒了唐朝統治者。而且唐朝接受新羅和百濟的質子,就有義務去保護這兩個藩國的安全。而高句麗恰恰總是對這兩個小兄弟侵擾不休,唐朝為了盡宗主國的義務,也需要對高句麗進行打擊,去維護這種宗藩體制。

    對於唐朝來說,如果對高句麗這種表面臣服、實質上獨立的假藩國不聞不問,那麼周邊其他政權必然要效防高句麗。正如唐朝宰相溫彥博說的那樣:“不使背面,則四夷何所瞻仰?”如果放任不管,唐朝對周邊民族和政權就失去了向心力和凝聚力,會對唐朝的地位造成嚴重的影響。

    戰爭的正義性

    客觀上來說,唐朝發動對高句麗的戰爭,理由並不充分。從漢末以來,高句麗獨立了400年,早已被魏晉南北朝的無數政權所承認,其實質已是一個主權國家。而唐朝對高句麗的戰爭,是一個國家對另外一個主權國家發動的侵略戰爭,是為了維護唐朝自己的利益的。但是這種正義或者非正義,是以現代國與國之間處理關係的原則來判斷的,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並沒有這樣的標準。唐朝認為自己是收復漢朝的故地,而高句麗認為自己是保家衛國,雙方都認為自己是正義的。所以我們不能以現代的外交準則去討論古代的戰爭性質。

    我之所以要強調這一點,是因為在網路上看到不少人說這場戰爭的性質是非正義的,是侵略戰爭。其實得出這個結論的人,都是用現代國家之間的關係準則去要求古人,這是不公平的。

    總體來說,唐朝發動對高句麗的戰爭,是多種因素綜合的結果,根本上來說是雙方政治利益上的衝突。唐朝要維護宗藩體制的完整性,要保護自己的東北地區穩定,要對藩屬國盡到宗主國的義務;而高句麗表面臣服唐朝,卻屢次對唐朝的屬國新羅和百濟發動侵擾,並用修長城來表達自己的唐朝的敵意,想借此打消唐朝的出兵念頭,任由自己在東北地區發展成為地區性霸主,進而能發展成能與唐朝分庭抗禮的政權。這種矛盾是不可調和的,也是雙方爆發戰爭的根本原因。

    地緣政治

    任何一個國家都會從自己的國家利益出發,把國家安全和發展放到領土的四周,去對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進行考察和衡量。國與國的關係,是一種空間利益關係。而高句麗以前曾是中原王朝的領土,唐朝以統一的中原王朝自居,肯定想繼承原來強大的中原王朝的政治遺產,包括擴大自己的統治區域。如果高句麗位於中亞或者南亞地區,自古不是中國的領土,也不去破壞唐朝的宗藩體制,那麼雙方的戰爭很有可能不會爆發。

    隋朝也好,唐朝也好,與高句麗的矛盾,都是此前中原王朝與高句麗矛盾衝突的延續。在五胡亂華之時,高句麗利用中原王朝幾百年的分裂,發展成為東北地區一個大國。當他成為一個地區性大國後,必然會有領土擴張的要求,與魏晉南北朝時的中原王朝早就積攢了不少矛盾。當一個國家想要擴張,另一個國家想要對其遏制,而雙方又沒和平解決的誠意,那麼戰爭是必然的結局。

    李世民在位時,高句麗是東北亞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是唐朝東北的隱患。它位於唐朝和新羅、百濟之間,如果任其發展,只能是阻隔新羅、百濟與唐朝交往的通道。長此以往,弄不好新羅和百濟會被高句麗吞併,或者至少成為高句麗的屬國。這對唐朝的地緣政治來說,不啻是一個極大的安全隱患,也是一個極大的挑釁。所以隋朝也好,唐朝也好,都會對高句麗不遺餘力的打擊。

    隋和唐討伐高句麗的不同點

    很多人對李世民討伐高句麗比較支援,認為這是唐朝想收復漢朝故土的嘗試;但對隋煬帝發動對高句麗的戰爭原因,都以隋煬帝好大喜功而概之,這種戴著有色眼鏡看歷史的態度,對楊廣先生是極大的不公平。

    1、隋朝征討高句麗的戰爭,不否認有楊廣好大喜功的因素,但絕對不是主要因素。對於隋朝來說,結束了四百年的分裂局面,建立了大一統的王朝,所以他是不會允許自己的版圖範圍內還有反抗自己的力量存在。而當時的高句麗對隋朝確實有不敬的地方,也沒有真正的臣服隋朝,所以楊廣認為,隋朝這個大一統是不完美的。

    其實楊廣並不是想滅亡高句麗,他需要的僅僅是高句麗人的臣服就夠了。雖然他發動了百萬大軍。但是並沒有做太多的戰爭準備,而且出征時楊廣直接告訴手下的將領們,如果高句麗人投降,要寬容優待,不可相逼。在楊廣看來,這麼多軍隊去征討一個小國,必然是手到擒來的。然後讓高句麗像新羅和百濟一樣,向隋朝稱臣,成為隋朝實質上的藩國,就可以退兵了。但是讓他沒想到的是,他的三十多萬大軍居然一敗塗地,讓他大大的丟了臉。

    隋煬帝后來幾次討伐高句麗,更多的是想挽回面子,想重新在周邊國家中樹立自己的威信,用一場大勝去掩蓋第一次失利的陰影,重新樹立大隋的威風。也就是說,三次戰爭,楊廣的動機都很單純,這使得最後一次戰爭中,高句麗人提出求和,楊廣就立馬答應了,並且迅速撤兵。

    2、李世民於楊廣不同,他的目標要大得多。李世民汲取了楊廣的教訓,他是喊著“收復故土,拯救漢民”的口號去的,是想一舉征服高句麗,最好是將其滅國,永除後患。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李世民不惜先把已漸漸倒向高句麗的百濟給滅掉,也是為了除去高句麗潛在的後援。

    唐朝對高句麗的戰爭還有一個區別於隋朝的地方,那就是實施持續性的打擊,不求一戰而定,但求以消耗戰去消耗高句麗的國力,達到最後一舉消滅的目的。李世民知道高句麗經過隋朝連續四次的戰爭消耗後,國力已大大衰弱,大唐耗得起,高句麗一定耗不起。這種溫水煮青蛙的戰略方針,其最終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將高句麗從地圖上抹去。

    隋唐與高句麗戰爭對歷史的影響

    在隋朝統一之前,北韓半島的三個國家與中國之間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藩屬關係,而是一種鬆散的冊封關係。這種冊封關係是建立在實力與利益的平衡之上的,是一種並不穩固的關係模式,形式大於內容。而隋唐都想以羈縻體制代替冊封體制,建立一種更加穩固的宗藩關係。從這個方面來說,正是高句麗之戰,使得中原王朝的冊封體制產生了根本的變化。

    高句麗在中原政權分裂的四百年中,由一個長白山邊的小國,不斷的侵吞漢人的土地,發展成遼東一個有一定實力的國家,他與匈奴人、鮮卑人、突厥人並無太大區別。不要認為只有匈奴人或者突厥人才有建立強大的帝國,威脅中原,高句麗人其實也有這樣的想法。這一點,我們可以從後來由遼東地區興起的遼、金政權上找到相同的內容。因此,隋唐都不會允許東北亞出現一個地方霸權。

    隋唐對高句麗連續的打擊,使得高句麗最終滅亡,對唐朝和半島局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改變了東亞地區的地緣關係格局。高句麗滅亡後,東北地區的威脅漸漸消失了,北韓半島與中原地區的交流得到了加強,東北地區的羈縻體制也建立起來了,唐朝的地緣安全也有了保證。

    高句麗和百濟先後被唐朝所滅,結束了北韓半島的分裂局面,為新羅統一半島奠定了基礎。高句麗的一部分人民被唐朝遷到關內,一部分進入新羅。而新羅趁機在半島發展壯大,並和唐朝由友好的羈縻關係漸漸變成唐朝的威脅。當然,這都是高句麗滅亡數十年之後的事了。

  • 2 # 穿插游擊隊

    近代以來來,一些歷史學家把隋唐帝國稱為“世界帝國”,意為隋唐帝國不僅統治了中國,並且來還將影響力及於東亞其他區域,構建了一個以隋唐帝國為中心的“世界”體系。

    華夏本位的中國傳統史學並沒有接受這一觀點。

    傳統史學家認為隋唐帝國的擴張僅及華夏及其邊緣,是對秦漢帝國的直接繼承而非構建一個新的“世界”。

    隋唐時期的佛教雕塑

    判斷一個政權的行為究竟是外向的還是內向的,有一個很好的指標,那就是觀察它的真正目的。一些行為,表面看是外向,但最終的落腳點是內向

    隋代時間雖然短,但在很多方面都奠定了唐代未來發展的基礎,甚至有一些行為是從隋到唐一以貫之的。

    例如:征伐高句麗的戰爭就是其中之一。

    隋唐帝國的統治者前後七次,用近四十年的時間發動的這場征伐戰爭,被人們認為是隋唐帝國外向擴張的標誌之一。

    大祚榮(?-719年),本名祚榮,無姓,粟末靺鞨族人、渤海國建立者

    但對外戰爭,其目的不一定是擴張。高句麗亡後,唐曾經建立安東都護府,但不久其控制力就宣告瓦解。原高句麗部將大祚榮建立渤海國,繼承了大部分原高句麗國土,唐政府沒能統治高句麗地區。

    費了那麼大的勁,送出了多少青年軍士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僅僅是渤海國表面上的“稱臣”,這筆買賣真不划算。

    但在隋煬帝和唐太宗心中,這筆買賣卻可能是不得不做,由不得他們去追究是否划算的。

    這是由隋唐政權的性質和內部形勢決定,最後的戰爭結果也可以說基本達到了隋唐帝國的目標。

    01.高句麗絕非小邦

    在中國的史書裡,對高句麗民族的評價不高,說這個民族“性兇急喜寇鈔”、“尚氣力習戰鬥”,似乎是一個野蠻民族。但是,高句麗這個國家的發展卻並不完全吻合中國史書對它的評價。

    高句麗建國的歷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37年。這一年,西漢元帝選王昭君入宮,希律王重修了猶太第二聖殿。

    高朱蒙後世追封諡號東明聖王,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人,第一代高句驪侯

    在東北亞地區,西漢政權於北韓半島北部設定的四個郡對當地的統治逐漸式微。高句麗的開國君主朱蒙王在紇升骨城建立國都,正式建國。

    因為北韓半島及其以北地區在古代開發程度不高,無法開展大規模農耕,高句麗一直覬覦農業經濟較為發達的遼東

    從立國開始,高句麗並先後與東漢、曹魏、慕容鮮卑反覆爭奪遼東,終於在好太王時期取得了對遼東的控制,疆域一度西達遼河一帶。控制遼東後,高句麗政權改變策略,對當時中國的北魏政權稱臣,雙方實現了短暫的和平。

    北魏時期的高句麗勢力範圍

    在此期間,高句麗人口出現顯著增長。中國史書記載,曹魏時期高句麗只有9萬戶,約30-50萬人,但到了隋代,高句麗增加到70萬戶,數百萬人口。

    在高句麗的發展過程中,並不是單一民族,而是以高句麗人為主,經過征討、招納、擄掠等途徑,吸收融入了眾多的部族。

    初期即有高句麗人和扶余人的結合,後納入沸流、蓋馬、沃沮、靺鞨、烏丸、鮮卑等部民眾。隨著戰爭的深入,大量漢人和百濟、新羅人也成為高句麗華人。

    在高句麗國內,城邑林立,地方行政十分完備。國內城池約176座,設立郡縣,實行有效管理。地方行政長官稱道使、太守、縣令,同時兼任行政長官和軍事指揮官。

    隋唐時代,高句麗國常備軍隊約在60萬左右(不包括為了應戰而臨時徵調的民間武裝)。軍隊駐防地叫做“山城”,大多位於交通要塞、水路要衝、構造堅固、設施完備。

    軍隊由步兵、騎兵、水兵構成,步兵為主,騎兵為輔。武器裝備也十分精良,鐵製兵器為主,長短結合。

    壁畫中的高句麗具裝騎兵

    作為一個地區性的大國,高句麗有其自身的統治利益。它需要保持對周邊國家的壓力,以維持自身安全。

    向東南,不斷侵擾新羅和百濟,向西則對隋保持緊張的防禦態勢。憑藉廣袤的土地和充裕的人口,高句麗漸成東北亞一霸

    隋開皇時期,經過較長時間的休養生息,全國戶達到890萬戶,人口5000多萬。也不過就是高句麗人口的十倍而已。

    隋與高句麗可以用後來的宋遼來做類比,宋人口達七至八千萬,遼人口僅數百萬,不到宋人口的十分之一。

    僅以如此小的體量,就讓宋在宋遼戰爭中付出巨大代價,且對宋總能保持攻勢,在東北亞地區稱得上是“大國”。如此看來,高句麗絕對是大國了。

    02.大小相交之道

    高句麗形式上對北魏稱臣,後來是對北周和隋稱臣。但像高句麗這樣的國家,已經擁有自身的核心文化圈層,並不可能全盤接受漢文化

    高句麗統治者對內是在積極消除漢文化的影響,從史書上高句麗的地名和人名就可以看出,高句麗並非漢化程度較深的國家。

    高句麗勢力範圍

    另一方面,高句麗也不得不借鑑中國的建築、音樂、宗教,以完善其國家形態,這種矛盾和扭曲也深深影響了高句麗的國家方針。

    人們看歷史,容易陷入自我中心主義的窠臼,品評中原政權和相鄰政權的關係,就會不自覺地以中原政權為中心,即所謂“中華中心主義”、“中華沙文主義”。

    周邊國家對中原帝國稱臣,人們很少考察周邊國家稱臣的原因,似乎中原帝國就理應是全世界的主人、普天之下的共主,周邊國家稱臣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其實不然,周邊國家對中原帝國的態度,完全取決於自身的統治需要

    對於高句麗來說,它的體量比不上中原帝國,並且長期以來與中原政權征戰,直至奪佔了原屬於中原帝國的遼東地區。

    高句麗要保住遼東這一塊豐腴之地,就必須思考如何與中原政權相處。既然中原帝國是大國,實力雄厚,其君主又喜歡以天下共主自居,好面子勝過實際利益,與其相鄰的小國就沒有理由捨棄利益而顧面子,硬與中原大國對抗。

    不失時機地俯首稱臣,以面子換裡子,其實是周邊國家與大國相處的政治智慧。

    高句麗王

    同時,小國之間也有衝突和競爭,在多個小國的競賽中,如果有一家率先對大國稱臣,獲得了大國名義上的“冊封”,對於其他小國來說,就意味著被大國冊封的這一家有了大國的實力做後盾,與其他獨立小國相比就不一樣了,也更有利於它與其他小國競爭,也能吸引更多的部族向它依附。

    大國愛虛名,也並非完全沒有實際意義。由於統治區域十分巨大,再先進的文化、再發達的官僚制度,也無法時刻保障對境內各地維持強有力的控制。

    加強統治就必須加入一些意識形態的說教以及精神上的恐嚇和激勵。一個域外小國的臣服,能夠對境內勢力產生很好的示範作用,促使其心向中央,如果域外小國降而又叛,大國一旦出兵征討取得勝利,又可以對境內勢力產生殺雞儆猴的震懾作用

    這兩種示範和震懾的作用,支撐著統治者所鼓吹的“天命”、“天下”等意識形態理論,對大國統治者帶來統治力的加持。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4月11日)

    所以說,外交是內政的延續,不存在純粹的不可干涉的“內政”,大國冊封小國,小國已經在客觀上干涉了大國的內政。

    大國與小國的這種互動,表面上看是外向型的政治活動,是擴張性的,但目的卻是為了對內加強統治,其本質是內向型的政治活動,是一種收縮。這種情形,即使在現代,也能在一些傳統性很強的國家身上看到。

    由此可見,“隋唐世界帝國”的理論很值得商榷,因為持這一觀點的學者以現代世界秩序的邏輯套隋唐帝國,而忽略了秦漢帝國及其繼承者施政的根本落腳點在維護和加強統治,而非構建更大維度的公共秩序。

    03.衝突的起因

    北周武帝建德六年(公元577年),高句麗王湯被北周冊封為“遼東王”。

    這一冊封可以看作是高句麗的一次重大外交勝利,因為封為“遼東王”意味著即將統一天下的北周,繼續承認高句麗對遼東的佔有。

    而且,高句麗王的新封號,並沒有保留原有的“高句麗王”的封號,只稱“遼東王”,在中原政權看來,高句麗王從化外蠻夷晉升至中原世界的一部分,得以正式在一塊文明的區域列土封疆。

    在那個還不存在國格平等的時代裡,這是中原政權對高句麗國最高等級的外交承認

    然而,僅僅四年後,中原政權已經改頭換面,革周為隋,高句麗再次遣使入朝,卻被隋文帝改封為“高麗王”。

    隋文帝楊堅(541年7月21日 -604年8月13日)

    高句麗在改朝換代之後再次遣使,目的就是要確認新朝能夠繼承前朝的雙邊關係。隋文帝將其改封,實際是改變了隋與高句麗的雙邊關係。

    從“遼東王”到“高句麗王”,高句麗又從列土封疆的一方諸侯改回了化外蠻夷,意味著隋文帝有意將兩國關係降級,且不承認高句麗對遼東的合法佔領。

    為此,高句麗一直在開展外交斡旋,從開皇元年至開皇四年,共遣使入隋七次。

    如此頻繁往復,很可能是有重要事宜要跟隋朝交涉。開皇三年到四年間,隋文帝北伐突厥,消滅了投靠突厥,並與高句麗有往來的營州高保寧集團。

    附近的契丹人聞風歸降隋文帝。此前的外交斡旋似乎沒有結果,高句麗意識到隋的重大威脅,就斷絕了與隋的往來,改為向南陳稱臣

    隋滅陳路線

    開皇九年,隋滅陳,高句麗失去了遠交近攻的盟友。高句麗王湯害怕隋揮兵北上,在邊境大局屯兵。

    不久,高句麗王湯去世,繼位的新王元遣使入隋,竟然只獲得了“襲爵遼東郡公”,連“高句麗王”的封號也沒有得到。隨後再次遣使入隋斡旋,隋文帝才又把“高句麗王”的封號還給了他。

    開皇十八年,高句麗王元聯合靺鞨等族的力量侵襲遼西地區。隋文帝發兵討伐高句麗,但沒有取得理想的戰果。高句麗人見好就收,主動罷兵求和,並向隋文帝上表請罪。

    在謝罪表中,元的自稱是“遼東糞土臣元”,而非“高句麗臣元”,滿滿都是鞏固遼東的心思。高句麗人的態度,隋朝人也全部都看在眼裡,而高句麗與隋關係的癥結所在,就是遼東。

    北魏時期的高句麗勢力範圍

    要說遼東到底歸誰,是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問題。裴矩勸說隋煬帝徵高句麗,其理由是高句麗本是箕子的封地,言下之意高句麗地區應該臣服於中國。

    但箕子恰好是因為不願臣服於周,才遠走遼東,周封箕子為北韓侯只是就坡下驢象徵性的舉動,箕子北韓是不屬於中國的。

    箕子最初並沒有到達北韓半島,只是在遼東地區,遼東就是西周時期的“北韓國”。後來箕子北韓國與燕國發生衝突,燕王發兵征討,北韓侯向東南撤退,才讓出了遼東。

    高句麗人號稱繼承了箕子北韓,自然也有理由繼承箕子北韓當年的遼東之地。

    04.準備出擊

    隋文帝於開皇十八年發兵三十萬討伐高句麗。這次戰爭,緣起於高句麗進犯遼西,隋文帝怒髮衝冠,發動戰爭。

    然而,孫子曰“主不可怒而興師”,怒氣之下所做的決定難免衝動,沒有做好準備,結果便很可能不好。隋軍行軍到一半,遭逢大雨,泥濘難行,根本還沒與高句麗軍接觸,就糧草用淨,狼狽退軍。

    文帝、煬帝征伐高句麗

    另一路水軍在海上遭遇暴風,又折損大半。這次失敗,讓隋文帝樹立了慎進徐圖的方針,沒有再對高句麗用兵。

    到了隋煬帝繼位後,一改其父包容審慎的外交原則,定要平定遼東,攻滅高句麗,以此作為其文治武功的背書,實現他千古一帝的“雄才大略”。

    然而,攻取遼東到底有什麼作用,隋煬帝卻並沒有想好,他的思維僅僅停留在“勝利”、“成功”這樣的空虛概念之上。其實,拋去性格問題,煬帝之所以需要對高句麗用兵,更多還是對自身權力地位層面的考慮。

    文帝本有太子楊勇,後來廢黜楊勇改立楊廣,但並不能得到關隴集團的支援。所以,楊廣才急需一場勝利來鞏固自己的權力

    在煬帝一廂情願的腦袋裡,發動一場戰爭可以重組軍事指揮系統,打亂前朝將領在軍中的人際關係網路,提拔、任用一批新人。如果取得勝利,自己的功績則轉化為鞏固權力的資本,在與政敵爭奪支持者的競爭中佔據上風。

    影視劇中隋文帝形象

    但是隋煬帝忽略了一個最大的前提。統治國家靠的是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要加強統治,應該做能夠真正增強軍事實力和經濟實力的事情。比如整頓內政、勸課農桑、清丈土地、抑制豪強、繁榮商業等。

    外交方面,也要弭兵修好,與民休息,國家的財富才能真正增長起來。這一點,隋文帝做了一大半,國家才有了比較雄厚的家底。

    但人民還遠遠談不上富足,文帝為國家積累的財政力量正好可以給煬帝創造與民休息的空間,真正做到國富民豐。

    可是煬帝完全認識不到這一點,自以為是、剛愎自用,一場歷史悲劇就這樣展開。

    05.屢敗屢戰

    大業八年,煬帝御駕親征,調集水路大軍一百一十多萬人第一次東征高句麗。這場戰爭煬帝其實並沒有準備打一場惡戰,而是虛張聲勢,迫其投降。

    所以隋軍上下都沒有做好充足的作戰準備,麻痺輕敵的情緒瀰漫全軍。一百多萬人的行動十分緩慢,一路上吹吹打打,鑼鼓喧天,從琢郡到達遼河的千餘里的路程竟用了七十餘天

    孫子曰,“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隋軍聲勢浩大,行動遲緩,反而讓高句麗充分佈防。到達遼河之時,高句麗軍已經在對岸嚴陣以待。

    影視劇中隋煬帝形象

    隋軍一邊渡河,一邊被高句麗軍射殺,損失慘重,光渡河就用了兩天。隋軍大部渡河之後,又陷入高句麗山城堡壘的重重阻擊中,兩個多月也不能前進一步。

    同時,宇文述、於仲文等率一支奇兵輕裝疾進,不與高句麗防線糾纏,直接撲向高句麗都城,一般認為是今平壤。

    然而,行軍太急,軍隊行至鴨綠江,糧草就供應不上,無法繼續前進了。高句麗宰相乙支文德率兵四面包抄,隋軍大亂,軍士爭相奔逃,絕大多數人都被殺或者走失在高句麗境內。

    前鋒逃回來的亂兵又攪亂了主力部署,百萬隋軍抱頭鼠竄,殘兵敗將狼狽逃回遼河以西。

    乙支文德

    大業八年第一次東征的失敗,主要原因在於隋軍規模過大,勞師遠征,後勤供應不上,極大損耗了戰鬥力。

    御駕親征的煬帝沒有充分授權麾下將領,事事躬親,等戰報送到煬帝這裡,戰場形勢早就瞬息萬變。同時,高句麗方面依山拒河,以逸待勞,戰術得當,以少勝多。

    這次失敗,並沒有讓煬帝氣餒,在撤退途中,煬帝就下令來年再戰。

    大業九年,煬帝第二次御駕親征。這次隋軍吸取了第一次東征失敗的教訓,千里急行軍,分三路撲向高句麗在遼東的新城和北韓半島的都城。

    煬帝也不再事必躬親,而是充分授予將領臨場指揮之權。在隋軍的猛烈攻勢下,高句麗節節敗退,形勢岌岌可危。

    楊玄感(?~613年8月21日)

    然而,就在最緊要的關頭,負責督運糧草的楊玄感造反了。俗話說“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督運糧草的任務如此重要,交給楊玄感負責,煬帝怎麼就放得下心來呢?

    其實,楊玄感並非蓄謀發動叛亂。

    煬帝讓楊玄感督運糧草,也是為了安撫他的情緒,表示自己對他的重視,並且將楊玄感帶在身邊,既可以隨時監視,又不給他帶兵威脅自己。

    如果一切順利,煬帝的如意算盤應該還是有一定作用。不過由於連續兩年發動大規模戰爭,軍隊所到之處大舉徵發民力以供應軍需,已經引發了民變

    楊玄感看到了煬帝的統治實際上已經風雨飄搖,再加上自己掌握大量糧草,才決定舉兵叛亂。

    與楊玄感同謀的斛斯政叛逃高句麗,將煬帝的軍事部署全部洩漏。如此,這場戰爭無論如何也打不下去了。

    06.不撞南牆不回頭

    第二次東征,敗於楊玄感叛亂。但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東征導致了民變,楊玄感在民變四起的背景下才決心反叛隋朝。

    雖然隋文帝時期高築牆廣積糧,造成了國庫豐盈的局面,有足夠的資本給煬帝揮霍。但國富掩蓋了民窮,隋文帝的財政是建立在充分壓榨民間財富潛力的基礎上,整頓戶口,清丈土地,全國幾乎沒有一個遺漏在編戶齊民之外的人口,也沒有一寸遺漏在皇天王土之外的土地了。

    可是此時距離南北朝亂世不過三十多年,人民還沒有充分恢復生產,民間的財富並不寬裕。

    與高句麗騎兵(右)作戰的隋軍

    隋煬帝發動戰爭,不僅僅需要從國庫花錢供應軍餉,還要沿途徵發地方府庫的糧食,甚至直接向沿途民眾徵收。

    因為古代沒有現代交通工具,後勤補給必須就近運輸。農民種糧依靠天時週期,即使國家徵發糧草向農民付了錢,但被徵糧的農民需要維持生計、準備下一輪耕種,當他們拿著錢再去買糧的時,農民就無法用這筆錢再買回同樣多的糧食。

    而煬帝發動的戰爭動輒上百萬人(包括運輸輜重的民夫等)參戰,所需徵發的糧草數量巨大,當被徵糧的農民拿著國家給的補償款,去市面上購糧時,市場幾乎無可供應了

    這些一無所有的農民走投無路,只能選擇造反。

    東征高句麗的軍隊迅速調轉槍頭,回師鎮壓楊玄感叛亂。楊玄感被滅後,過了一年,煬帝又要東征高句麗了。

    高句麗具裝騎兵

    此時,國內形勢已經風雲變幻,處處都有農民起義的星火,煬帝卻完全不管,一意孤行要東征。也許,在煬帝心裡,他認為只要高句麗一被滅,農民起義軍自然就會懾於天威,不敢再造反。

    大業十年,煬帝第三次東征。然而,各地軍隊根本無人從命,即使被強迫拉入軍中的,也在途中想方設法逃亡。這次行軍士氣低落,從涿郡到遼河的行軍速度竟然比第一次東征還要慢,千里路程走了五個月之久。

    雖然隋軍根本不像能打仗的樣子,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連續三年的戰爭也拖垮了高句麗的經濟,高句麗王趕在隋軍發動進攻之前向煬帝求和。

    此時的煬帝終於認清了自己幾斤幾兩,也不敢再戰,給了自己一個面子,接受高句麗的求和。

    隋軍退走,沒有能夠前進遼東一步,而高句麗放低姿態,表面臣服,卻依然保全了國土。誰輸誰贏一目瞭然。

    結語

    隋與高句麗的矛盾,緣起於領土爭端,但背後是兩國統治者對內鞏固權力的內在需求,遼東領土的爭端被統治者當成了籌碼和工具。

    對於古代小國來說,領土非常重要,因為這是國家安身立命之本。

    對於古代王朝來說,領土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百姓的安定和經濟的繁榮。如果能夠捨棄一些利益,讓周邊小國更加安定,增進兩國關係,弭兵修好,無疑是對國家和人民更有利的選擇。

    為了並不重要的蠅頭小利,兵戎相向,必然給國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災難,後來者不可不察。

    隋沒有能夠完成的東征事業後來又被唐繼承,雖然唐最終滅亡了高句麗,但在高句麗故土上又興起了渤海國政權,基本繼承了高句麗所有的遼東之地。

    唐帝國勞師遠征,即使勝利也沒能獲得實際的利益,得不償失。

  • 3 # 兜子白起

    在隋朝時期,高句麗派兵侵入隋朝領地,破壞了臣屬關係,隋文帝派兵30萬,分水路兩方伐高句麗,並削其國王官爵。後經隋煬帝三次征伐,高句麗國力大減。隨後唐朝建立,此時高句麗,百濟,新羅均向唐朝稱臣。但因高句麗與百濟切斷新羅的朝貢之路,大唐勸戒無效,派兵征伐,並於公元668年滅高句麗。

  • 4 # 平凡平淡平靜

    高句麗,位於今日的北韓半島。自古都是中原王朝的附屬國,向中原王朝朝貢。但是隋唐時期高句麗成為了東北亞的小霸主,開始對中央王朝陰奉陽違起來,所以隋唐要征討它

  • 5 # 司馬路的歷史會客廳

    隋唐為什麼要打高句麗,因為不論是隋煬帝楊廣,還是唐太宗李世民,都希望將唐朝領土擴張到跟漢朝一樣大。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拿下高句麗,因為在漢朝,這裡都是屬於中國的地盤。

    在這張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到現在的北韓北部,都是漢朝領土,分別屬於帶方郡、樂浪郡。直到東漢、三國魏晉,都是如此。

    這張三國地圖,表明當時的北韓北部,屬於魏。

    也就從這個時候起,一個叫做高句麗的民族開始興起。

    高句麗是什麼人,史書中記作“高句驪”,簡稱“句麗”或“句驪”,華人認為:高句麗是公元前1世紀至7世紀時期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古代民族。漢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扶余人朱蒙在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建國,故稱高句麗。

    但就是這個高句麗,後來向南征服了圖上的東沃沮和東濊。隨後,又對樂浪、玄菟、遼東三個郡發動攻勢。隨後,又遷都到丸都城。

    漢朝滅亡後,高句麗曾與曹魏聯合對付遼東的公孫氏。但曹魏攻下遼東後,高句麗又終止了與曹魏的合作,併發兵襲擊遼東。於是曹魏反擊,摧毀丸都城,將高句麗人趕往沃沮。

    但在摧毀了丸都城後,曹魏以為高句麗已然滅亡,放鬆了警惕。於是,高句麗重建了丸都,並利用中原的亂局,開始襲擊遼東、樂浪和玄菟,取得了對北韓半島北方的統治。到公元404年,便全部佔領了玄菟、樂浪兩郡。此時已經是南北朝時期,高句麗不斷打擊附近的扶余、靺鞨部落以及南方的新羅、百濟。到427年,遷都到平壤。

    南北朝後期,百濟和新羅曾一度聯手攻打高句麗,奪取了北韓半島中部的漢江流域。但是請注意:百濟在對高句麗的戰爭中付出了很大精力,最後卻被新羅佔了便宜,導致百濟與新羅的決裂——請注意新羅的這一特點,在後來再度上演。

    稍後,隋朝統一了中原,便試圖收復漢朝在半島上的失地。但隋煬帝的戰略戰術均遭失敗,在半島上他難以獲得進展,在國內又發生了連綿不斷的起義,最終以隋朝的覆滅結束了這場戰爭。

    但唐朝建立之後,從唐太宗李世民到唐高宗李治,仍然沒有放棄這塊失地。

    從貞觀十八年,一直打到唐高宗時期,唐軍才真正將高句麗以及此時反而援助高句麗的百濟消滅,收復了遼吉地區以及半島北部,還增加了半島西南部的領土。但此時新羅的反撲,加上唐朝內部政局的動盪,最終,唐朝放棄了半島上的領土,最終唐朝和新羅的國境線,劃在大同江——請注意,不是鴨綠江,而是大同江,這也是漢朝和古北韓的國境線所在地。

  • 6 # 圖影觀史

    因為高句麗是隋唐最大的威脅,高句麗人口比遼還多(遼四五百萬,高句麗五六百萬),軍隊也比遼多,而且是農耕民族,軍隊步兵騎兵配置完善,沒有草原遊牧純騎兵的缺陷。

    高句麗從東漢末年開始逐漸擴張,到隋唐之際已經是一個四五百萬人口的大國,比遼國多,也比唐朝前期的大敵東突厥汗國更多,甚至比永徽年間已成大唐頭號勁敵的吐蕃帝國還要多。

    更重要的是,高句麗的擴張和歷朝歷代都不同,高句麗是城堡擴張法

    高句麗用了上百年才吞掉遼東,是因為他在遼東建了四百多座山城要塞,而且把漢人擠出了遼東,並且自己生育出了五六百萬高句麗人…

    一個人口和軍隊比遼還多,擁有幾百座要塞堪比拜占庭帝國亞美尼亞山區防線的邊境防線,有北韓半島、日本列島、蒙古高原作為擴張路線的北方帝國,同時擁有和中華文化完全不同的獨立文化圈

    這種國家不可能一下子消滅掉,因為不會像中原軍隊戰敗了城市就會陸續投降,高句麗會逐個城市抵抗,一直到死。

    唐太宗說“高句麗不除,後世必為大患。”

    隋文帝隋煬帝的隋朝二帝、

    唐朝一代雄主唐太宗、天皇大帝唐高宗四位皇帝都要硬上高句麗,就是為了不給他恢復的時間,直接把他拖死。

  • 7 # 夜狼文史工作室

    兩個原因,有一個戰略問題一個面子問題

    戰略上講,隋唐中國進入封建時期的黃金盛世顛峰時期,有了爭霸東亞的政治野心,而稱霸東亞高句麗是關鍵的政治板塊。到隋時,高句麗在北韓半島的面積已達到半島面積的1/2。而在中國北部佔據了包括今中國東北大部分,而東最遠延伸到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南部,高句麗是否臣服,事關隋唐兩代北事是否穩定?

    第二則是面子問題,楊廣上臺後,高句麗一直未遣使上表稱臣,卻跑到大草原和東突厥人勾勾達達,這才有了楊廣三徵高句麗。

    勞師費眾,楊廣的極終政治目的,也不過是想讓高句麗國王說聲:“對不起,我錯了”

    但前兩次的征戰都以失敗告終,最後一次好不容易聽到高句麗國王說句對不起我錯了 , 後方卻起火,斷送了大好江山               

    到了大唐李世民時期,大唐國力更盛,自然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北韓半島,李世民便又想起當年表弟楊廣在遼東丟掉的面子,於是走上了同楊廣一樣的路,結果也同樣裁在了遼東半島。

    一直到了唐高宗這一代,持續對高句麗發力,一改過去單一從陸路進攻的套路,從水陸兩路聯合進攻,一舉平定百濟和高句麗。

  • 8 # 歷史雜談說

    要了解隋唐兩朝屢次征伐高句麗的原因,我們首先必須瞭解高句麗這個國家或者這個民族的歷史。為什麼隋唐兩朝,朝代更迭,但是兩朝君王卻對征伐高句麗這一方面達成了一致意見。

    高句麗又名“高麗”,是位於東北亞的一個古國,發源於今日中國遼寧省吉林省一帶,鼎盛時期疆域曾覆蓋到北韓半島北部、滿洲及今俄羅斯濱海邊疆區的一部分。七世紀被唐朝和新羅聯軍所滅。高句麗在公元5世紀到7世紀的中國東北地區和北韓半島歷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中國近代史學家認為是東北歷史上的割據政權,亦被北韓半島史學家稱為北韓三國之一。

    起源

    高句麗人在其成立的初期是由濊貊人和扶余人組成的。據《三國志》記載,濊的“言語法俗大抵與句麗同”。《三國史記》說高句麗王是來自黃帝之孫高陽氏、黃帝之曾孫高辛氏。

    史書中多記載高句麗為扶余別種。論語疏雲:“東有九夷:一玄菟,二樂浪,三高驪,四滿飾,五鳧臾(扶余),六索家,七東屠,八倭人,九天鄙。”)。高句麗可能出自曾隸屬於扶余人的別支。扶余四出道中(東部)有馬加部,是個以馬為圖騰的氏族,高句麗可能是馬加人的後裔。漢武帝元封年間(前110年),曾在高句麗分佈地區置高句麗縣,隸玄菟郡。高句麗建國後,仍隸屬漢玄菟郡管轄。

    中國史學界更多認為高句麗以扶余等民族為中心建國,屬於中國東北的古代民族國家。高句麗人其實是在高句麗縣中發展的民族(主體是沸流國的高夷)融入貊人、濊人、一部分扶余人,朱蒙未出現在卒本前,沸流部是高句麗族頭人(松讓在見朱蒙時指自己累世為王),後松讓與朱蒙鬥,不勝,讓位朱蒙,高句麗人在桂婁部之下建國。高句麗源出扶余是指朱蒙一族來自金蛙王。高句麗有五部:桂婁部(又稱黃部、內部)是高句麗王族,沸流部(又稱消奴部)是以前沸流國王松讓領那一部,椽那部(又稱絕奴部)由北扶余遺民與曷思構成,桓那部(又稱順奴部)由濊系民族組成,貫奴部(又稱灌奴部)由蓋馬、句荼組成。卒本與沸流的土著才是高句麗人的主流,朱蒙只是帶了一部分扶余人走了。在公元前37年(漢元帝建昭二年)被冊封為高句麗王。高句麗國名晚於句驪胡和高句麗縣出現。高句麗建國得名於玄菟郡的第二個郡治高句麗縣,並長期臣服於玄菟郡,但與玄菟郡時有衝突,404年,高句麗乘中原內戰之機,佔領遼東全境,玄菟郡為其佔領,設玄菟城管領。以上都是史書中對高句麗起源的所做出的種種結論。

    社會文化

    公元前4世紀左右,隨著中國文字、儒家思想和教育制度的傳入,學校教育開始在高句麗出現。高句麗人民以農業、漁獵為生,但農作物產量不多,使人民習慣節食。高句麗社會崇尚厚葬,以石為棺,加以金銀等貴重陪葬物,外層多次封墳,砌成石冢。婚俗方面,高句麗行一夫一妻制,並允許男女以己意自由婚配,即所謂“有婚嫁,取男女相悅,即為之”。高句麗社會雖實行一夫一妻制,但“其俗尚淫”,並不認為男女之間有染可恥。在這種風俗之下,“男女多相奔誘”。可見未婚男女和已婚男女中,兩性關係隨便而不受約束,“兄死妻嫂”,寡婦改嫁,均屬常見。“。高句麗人信仰多神崇拜,是薩滿文化的反映。

    根本原因

    在隋唐時期,高句麗向外擴張迅速,國力明顯提升,在東北亞地區有與隋唐爭奪地區領導權的態勢。隋唐兩朝高層不可能無緣無故對高句麗持續發動幾十年的戰爭。隋朝文帝、煬帝對高句麗發動四次戰爭,唐太宗、高宗兩位君主對高句麗也發動了四次戰爭。

    隋煬帝楊廣屢屢對高句麗發動大規模戰爭的原因其實並不如許多史書寫的,僅僅是因為“高句麗本為箕子所封之地,今又不遵臣禮。”實際上煬帝即位後,對高句麗問題十分重視,征伐高句麗有著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出師理由,高麗王拒絕向隋朝貢稱臣;二是為鞏固邊疆,消除外患;三是當時高句麗暗中與隋的另一外患突厥勾結,聯手抗隋;四是當時高句麗國力的確不容忽視,成為隋向外擴張的一大阻礙。

    結果

    連續三年的大舉用兵使隋朝損失數十萬人,“九軍並陷,將帥奔還亡者二千餘騎,”引起國內對煬帝的強烈不滿。隋第一次征伐高句麗之前的大業六年(610年),國內便爆發了雁門郡人尉文通的起義,到了大業十年(614年)第三次征伐高句麗失敗之後,已無力鎮壓隋末民變了,煬帝被迫遷都江都。隋對高句麗的連年戰爭使經濟受創,國力銳減,煬帝民心盡失。不僅農民起義,連將領也相繼叛變;隋都大興城在617年11月為晉陽留守李淵所據,洛陽城在618年為宇文述之子宇文化及與後來的王世充佔領;618年4月11日楊廣在廣陵郡的江都被宇文化及所殺,王世充並於618年6月23日扶植隋皇泰主楊侗登上帝位,619年5月22日王世充得到隋皇泰主楊侗禪讓後自立為帝,隋朝滅亡。不過隋對高句麗的連年征伐也嚴重消耗了高句麗的國力,再也無力向外擴張,被新羅後來居上。666年12月至668年9月,在唐朝與新羅的聯合夾擊下,高句麗最終滅亡。

  • 9 # 任源

    當年的高句麗也是一個強國,它不聽從中央王朝的命令。哪裡國險而民附,而且隋唐兩朝到高句麗,補給線過長。再說一句,隋朝滅亡,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打高句麗。到了唐太宗時期也沒能滅掉高句麗,當然,那時候高句麗表面臣服了。一直到了唐高宗事情,唐朝才滅掉高句麗。

  • 10 # 鄧海春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隋朝統一中國,結束了分裂局面,而這時在中國東北的北韓半島地區也分裂為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並立。其中東北亞北韓三國中的高句麗實力最為強大,不斷與百濟、新羅不斷髮生戰爭,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最終高句麗不再安分的在北韓半島征戰,反而將目光投向了中原大地。

    在隋文帝統一中國期間,高句麗便乘中原內亂,不斷與中原政權發生摩擦和碰撞,暗中聯絡陳國,突厥,阻礙隋的統一大業。在破壞中原統一程序中,高句麗不斷地擴張,趁火打劫增加自己的地盤和勢力。隋文帝開皇十八年(598),高句麗主動挑釁,高句麗嬰陽王率靺鞨之眾萬餘騎,攻遼西,被隋營州總管韋衝擊退。這一舉動激怒了隋文帝,隋文帝派出小兒子漢王楊諒、上柱國王世積為行軍元帥,周羅喉為水軍總管,興兵30萬,水陸並進討伐高句麗。在討伐高句麗過程中,隋軍遇到雨季,道路坎坷,軍隊中給養不足,造成隋朝士兵減員嚴重,再加上水軍遇海上颶風,眾多兵士葬身大海,隋朝軍隊可謂是出師不利。而此時高句麗高元見隋大軍壓境,便立馬奉表,上書自稱“遼東糞土臣元”乞求隋文帝的寬恕。隋文帝便順勢班師回朝,史書上記載,士兵生還者十之存一。從此隋朝和高句麗矛盾的種子,已經深深得種下了。

    隋煬帝在親征吐谷渾勝利後,在發現高句麗私下與突厥的聯絡,便明白高句麗的不臣之心,一直以來高句麗都是表面臣服於隋,暗中謀取東北亞地區霸主地位,便以高句麗不尊臣禮為理由,開始了征討高句麗的的戰爭。

    隋大業八年(612),隋煬帝第一次征伐高句麗,發兵113萬人,兵峰指向高句麗國都,因為貽誤戰機,部隊數目過大,所需糧草數以千計,導致後勤跟不上,最終隋軍損失慘重,大敗而歸。

    隋大業九年(613),隋煬帝開始第二次遠征高句麗,這次隋軍準備充分,雙方大戰於遼東城,正在高句麗危在旦夕的時候,隋朝貴族楊玄感在後方起兵反隋進攻東都洛陽,隋煬帝慌忙中下令撤軍,高句麗趁機反擊,隋軍損失慘重,第二次征伐高句麗也以失敗告終。

    隋大業十年(614),隋煬帝再次下令征伐高句麗,這次隋軍進展順利,兵臨平壤,高句麗因年年征戰,兵疲財困,派遣使者,向隋朝乞求投降。然而隋朝國內起義烽火到處蔓延,隋煬帝只好匆匆接受高句麗的乞降,撤兵平息內亂。

    隋朝滅亡後,唐朝唐太宗一樣開始對高句麗進行征伐,並說太宗謂左右曰:“今天下大定,唯遼東未賓,後嗣因士馬盛強,謀臣導以征討,喪亂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遺後世憂也。”這次吸取了隋朝的失敗經驗,唐朝聯合新羅進攻高句麗,接連獲勝,後唐太宗駕崩,由唐高宗先滅百濟,再圖高句麗,最終滅掉了高句麗。

    高句麗在隋唐時期本身是遊牧民族和農耕的結合,政權穩固,人口多達六十萬戶,是東北亞的霸主。高句麗軍隊善戰,猛將輩出,對遼東地區虎視眈眈。一直以來都是中原政權的心頭大患,征服高句麗也可震懾周邊小國,因此隋唐頻繁對高句麗進行征戰。

  • 11 # 爛泥伯伯

    自公元598年至公元668年,歷時70年,經隋文帝、隋煬帝、唐太祖、唐太宗、唐高宗五代君王,終於平定高句麗。既然五代君王不惜耗費巨大的人力、財力、物力,仍執著於徵服高句麗,那必有其原因。我試著分析一二。

    1、故土情懷

    隋煬帝時,重臣裴矩就奏告隋煬帝:“高麗之地,本孤竹國也,周代以之封於箕子,漢世分為三郡,晉氏亦統遼東......當陛下之時,安得不事,使此冠帶之境,仍為蠻貊之鄉乎?

    通俗翻譯過來就是,高句麗這地方,是當年周天子封給箕子的封地,漢朝時在那兒設了四個郡,晉朝也統治著那塊地方,也就是說高句麗自古就是我們的領土,可是現在高句麗竟然不鳥咱們大隋,難道陛下您就這麼不管嗎?

    裴矩說的很明白,高句麗是我們的領土,需要收復。

    2、反覆小人

    隋唐期間,高句麗已經形成一箇中央集權政權,是遼東霸主,但它並不安分,總是喜歡在隋唐邊境處打秋風。試舉幾例,公元590年,高句麗小規模侵襲邊境,被隋文帝致信斥責後上書請罪;公元598年,高句麗率騎兵進攻遼西,隋文帝大怒,派30萬大軍水陸進攻,高句麗王又趕緊謝罪;公元643年,高句麗(當時已是唐朝的屬國)聯合百濟進攻唐朝的附屬國新羅,唐太宗隨即發兵東征高麗。

    高句麗這不斷的小動作,加上反覆小人的嘴臉,已經讓隋唐君主有所厭煩。

    3、狼子野心

    突厥是隋唐大敵,心腹大患。高句麗則長期與突厥保持聯絡,意圖侵犯隋唐。公元607年,隋煬帝就聽聞了高句麗偷偷聯絡突厥的訊息;公元631年,高句麗在遼東修築長城,並正式與突厥聯盟,這下連瞎子都知道高句麗要幹什麼了,如果唐朝任由高句麗繼續在臥榻之側安睡,那唐朝面臨的就是雙線夾攻。

    由此可見,隋唐五代君王早已看清高句麗的野心和對中華大地的威脅,所以採取行動。如果任由高句麗坐大,那真的是遺禍後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太子參如何人工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