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金兆鑫
-
2 # 每日一句詩詞
古代陶瓷碗類
平底碗 又稱實足碗,碗式之一,東漢至唐均可見到。其平底是在製坯過程中對碗足部採用平切工藝製成。東漢時平底碗的平底微向內凹,碗形有半球形和口沿內斂兩種,腹上部鼓,下部內收。三國時期的平底碗內有疊燒支釘痕。西晉碗口較大,腹淺,小平底。東晉碗底出現足臺,平底寬大。南朝時足臺明顯,此式一直沿用到唐。玉璧底碗 碗式之一,流行於唐代中,晚期。碗足部為璧形,中心內凹,足圈較寬。足中心內凹處有不施釉和施釉之分。燒造玉璧底碗的瓷窯有邢窯、定窯、鞏縣窯、越窯、長沙窯、渾源窯、柏井村窯等。四出碗 碗式之一,唐代比較流行。四出是指碗口部有四處下凹而形成四瓣花邊狀。通常下凹處的腹內壁都有凸起的豎向線紋,好似花葉的莖脈。笠式碗 碗式之一,又稱斗笠式、涼帽式、草帽式碗,五代、宋以來流行的一種器形。大敞口、斜直腹、小圈足,似倒置尖頂斗笠,清康熙時期為寬口沿外撇,圓腹,圈足較大。葵口碗 碗式之一,北宋以來較為常見,因碗口沿為四、六、八瓣葵花式而得名。宋代葵口一般作六瓣,如宋官窯燒製的粉青釉碗,敞口,腹部略有弧度,小圈足。明永樂甜白釉印花碗,口作六瓣式,敞口,小足。清乾隆仿官葵花碗作八瓣形。諸葛碗 又稱孔明碗,宋、明時期常見的一種碗式,始見於北宋龍泉窯刻花器。造型為斂口,弧腹,圈足。底與碗心呈雙層夾空,底面有孔與空腹相通。此獨特造型,源於"三國"的傳說:諸葛亮六出祁山,司馬懿屢遭敗績,困守不出。亮修書遣使贈巾幗衣物以羞辱之。據使者回報,懿閱札受禮不怒,卻詳詢丞相寢食辦事之繁簡,繼言:"食少事煩,其能久乎"。亮為惑敵 ,乃於對方來使刺探時,用雙層碗進餐,明示食可盈碗,實僅上層有飯。後世遂稱此種雙層碗為諸葛碗,亦稱孔明碗。用途為供器。龍泉窯燒造數量最多,明、清景德鎮也有燒製。臥足碗 碗式之一。金代開始流行。1980年北京豐臺金墓出土有耀州窯刻花臥足碗,形式為唇沿直口,平底中心內凹,底足無釉。折腹碗 俗稱折腰碗,元代流行的碗式。器形為敞口,腹內削,腹底向內平折,小足。景德鎮元樞府釉器較為常見。除此之外亦有青白釉、青花等品種。雞心碗 碗式之一,流行於明永樂、宣德時期。敞口,深腹,內底下凹,外底凸出似雞心狀,小圈足。有大、中、小之分。釉彩品種多為白釉、青花兩種。清代雍正、乾隆時多有 仿製。宮碗 特指明宣德時期創燒的一種碗式。口沿微外撇,腹部深而寬闊,圈足。這種器型多以青花作裝飾,並歷代相傳。正德時燒製量增大,因此又有"正德宮碗"之稱。當時民窯都競相仿製。盉碗 亦稱合碗,明宣德時景德鎮窯已有燒製。器形為撇口,直壁,折腹,下腹部有兩道凸起的弦紋為飾,上覆圓頂蓋,蓋內與碗心有青花對銘款,字型有楷書、篆書兩種。清代盉碗蓋鈕多作 蹲獸式。骰子碗 俗稱"骰盔子",碗式之一,因與舊時賭博用具相似而得名,明宣德時期景德鎮燒製。器形為平沿敞口,淺弧腹,圈足,胎體厚重。器內素白,器外多為青花或灑藍釉裝飾,署款位置或於外口沿下,或於器內底。攢碗 明萬曆至清代流行的一種成套組合餐具,見"攢盤"。淨水碗 佛教供器,為明末清初常見的器形。口微侈,圓腹下收,假圈足。淨水碗常配有瓷質器座。座呈洗口,長頸,溜肩,收腹,下部外撇,平砂底,預側置對稱獸耳。瓶與座相配,俗稱"海燈",但傳世品往往失其一,不能配套。散存器座多據其器形式樣稱為"號筒尊"或"洗口獸耳瓶"。蓋碗 帶蓋的小碗,茶具,流行於清。清康熙時期蓋碗器形有撇口折沿式、敞口式兩種。二式器腹均下收,圈足。蓋徑多小於碗口徑,扣於碗口徑,少數蓋大於碗口,俗稱天蓋地式。胎質有瓷胎和宜興紫砂陶胎兩種,常見青花、粉彩、琺琅彩及其他單色釉等品種。八方碗 碗式之一,流行於清代。器形作八方形,有敞口、斂口二式,碗腹多內收。雍正時期有直腹內收式。 扎古扎雅木碗 仿*喇嘛教木質碗形制燒造的一種碗式。侈口,弧腹,器壁較淺,拱壁足底,內外施木釉。為清代乾隆朝的獨特造型。 陶瓷罐類蓋罐 配有蓋的罐。新石器時代有的陶罐上已配有專用蓋,如甘肅武威皇娘娘臺出土齊家文化蓋罐,蓋的形式似倒置敞口碗。1955年江蘇南京趙士崗出土的紅陶人物飛鳥罐,蓋似倒置直牆洗。南北朝時期比較注重蓋鈕的裝飾,如1965年出土於江蘇句容張廟的青釉覆蓮罐,蓋呈傘狀,鈕作方蓮瓣式。宋以後蓋鈕的裝飾比較豐富,有獅鈕、玉免鈕、塔式鈕、寶珠式鈕等。五聯罐 五罐相聯的一種罐形,是流行於東漢時期的陪葬冥器。造型為置於中心的大罐肩部或周邊附堆起4個小罐或壺,腹間互不貫通:此外器身還堆塑各種瑞獸、飛禽。罐蓋作為雙線半環鈕或鳥形鈕兩種。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收藏的一件五聯罐裝飾比較簡練,4個相同大小的罐排成方形,中間置一較小的罐,五罐相連。這種罐式多流行於廣東、廣西、湖南、福建一帶。五聯罐在三國以後演變為堆塑樓閣的穀倉罐。雙唇罐 又稱復口罐、雙口罐、流行於東漢末至南朝時期的一種罐式,多出土於江南地區。造型為雙重口,內口直,外口略低於內口且外侈,溜肩,圓腹,腹下內收,平底,與今泡菜壇形狀相似。從出土情況看,西晉以前的雙唇罐器身較矮,肩部飾有扁條狀豎系、橫向半環四系;東晉以後,器身增高, 內口直徑較大,肩部亦有半環形系。鳥食罐 盛放鳥食的小罐。江蘇鎮江東漢永元十三年(101年)墓曾出土有黑釉器。傳世品中偶有唐宋時期遺物。從器形方面看,明宣德時期景德鎮燒製的種類最豐富,有缽式、瓜式、橫向竹節式、筒式、罐式、水盂式等。各式鳥食罐的一側均有固定用的環狀系。此後各代所燒製的鳥食罐多仿宣德款式。堆塑穀倉罐 又稱穀倉、喪葬罐、魂瓶,由東漢五聯罐發展而來,是專為陪葬燒製的冥器,流行於三國吳、兩晉時期,有陶、瓷制口。南京博物院收藏有東吳鳳凰二年(273年)紅陶堆塑人物飛鳥穀倉罐,主體為唇口式深腹罐,佛像、麒麟、朱雀、鋪首銜環等紋飾貼塑於罐腹四周,口部有雙闕、人物、鳥雀等,頂部有倒置直牆洗式蓋。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青瓷穀倉罐最有代表性,罐口部不僅有雙闕、樓閣、人物、鳥獸等貼塑,罐的肩部還有伏龜馱碑,碑文有"永安三年"紀年。塔式罐 帶有佛教特徵的一種罐式,多由罐和罐座兩部分組合而成,流行於唐代。出土於陝西銅川黃堡鎮的黑釉塔式罐,罐形作翻沿唇口,短頸,溜肩,圓腹,腹下部漸收,貼有模印葉紋。鏤空多邊形底座飾有佛像、花卉等。罐蓋為七級空塔形,頂端塑有屈腿直身、撫頭按膝、舒目遠眺的小猴。唐代墓葬出土的三彩陶塔式罐最為常見。江西九江市博物館收藏的元代青花牡丹紋塔式罐可謂唐代塔式罐的延續:修長的腹部繪青花紋飾,取代了繁瑣的貼花,肩部堆塑兩對獅、象首,蓋作六稜七級重沿塔式。橫栓蓋罐 又稱夾耳蓋罐、夾梁蓋罐。罐式之一。1955年出土於廣東番禺石碼村五代南漢墓的一件,器形為直口,豐肩,以下漸收,長圓腹,圈足。肩部有兩對對稱的板式帶孔鈕座。平頂蓋兩側對稱的位置伸出長方形帶孔橫栓,蓋合時橫栓插入鈕座,與鈕座的軸孔相合,可以在兩孔中插銷固定,或只固定一側的軸孔,器蓋能自由開合而不脫落。此類罐式標本,在長沙窯、越窯遺址中也有發現。荷葉形蓋罐 罐式之一,流行於元代。南北窯場均有燒製。因罐口覆有荷葉形蓋而得名。1980年11月江西高安出土的青花雲龍紋荷葉形蓋罐,罐體渾圓,荷葉形蓋邊緣有波狀曲折,以蓮杆為鈕,並以鈕為中心用青料繪出旋轉放射狀葉脈紋。此外亦有用凸起的線紋作荷葉脈紋的。明永樂、宣德時期繼續燒製,荷葉蓋沿的曲折起伏比元代大。四靈塔式罐 帶有宗教含義的一種罐式。出現於元代,是從唐代塔式罐發展而來的。江西省博物館收藏的元青花釉裡紅四靈塔式罐,平口,短頸,溜肩,腹部下收,平底,腹部貼塑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靈"。帽形蓋覆於罐口,蓋頂作喇嘛塔形,塔基為六稜形須彌座,塔龕內有一尊佛像,塔剎的根部有仰蓮瓣紋。鏤空罐 元、明時期流行的罐式。有陶、瓷製品。陶瓷製品出現的時間較早,甘肅武威皇娘娘臺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紅陶雙耳罐,腹下部有三角形鏤空裝飾;1965年出土於河北保定的元代青花釉裡紅鏤雕蓋罐,腹部採用鏤空透雕工藝作裝飾;明代琺華罐也多采用鏤空技法裝飾罐的腹部。軸頭罐 流行於明、清的一種罐式。明永樂時期創燒,因罐體似卷軸畫的軸頭而得名。造型為上小下大,斜直腹,圜底內凹,頸、腹之間有板沿,弧形帽式蓋。清康熙、雍正朝多有仿製。冬瓜罐 罐式之一。斂口,豐肩,長圓腹,假圈足,寶珠鈕平蓋,形如冬瓜,故名。其形制始見於湖北武漢龍泉明永樂年間楚昭王墓出土物,此後歷朝未再見這一造型,至清代道光朝再度出現併成為晚清時極為流行的器形。道光、咸豐時蓋鈕似寶珠,同治以後則呈燭焰式。法輪式罐 又稱為戟法輪式罐,明宣德朝出現的罐式。直口,豐肩,廣平底,罐肩部有凸起的8個長方形平面扳手,上繪青花折枝花卉;罐身分層飾有青花八吉祥紋、藍查體梵文。蓮瓣紋罐蓋頂部下塌,蓋內書有"大德吉祥場"篆書銘文,罐底亦有同樣的文字與之相對應,為佛教法器。壯罐 罐式之一。流行於明、清時期。造型特徵為直口,折肩,筒腹,腹下內折,帶蓋。罐口、足直徑基本相同。明宣德時製品釉麵肥潤。清代乾隆年間多有仿製,釉層較薄。蟋蟀罐 專門畜養、鬥弄蟋蟀的罐。有陶、瓷製品。燒製地區比較廣泛。瓷製品以景德鎮為主,明宣德時期燒製的器形為鼓式,蓋下凹,有錢形氣孔,蓋內豎寫六字單行青花款,器底有六字雙圈年款。萬曆時期,造型變化較多,有圓、方、梅花、瓜稜、扇面、八方等形式。清代仍有燒製。天字罐 明成化年間的一種小型鬥彩蓋罐,因罐底無邊欄的青花"天"字而得名。器形為直口,短頸,圓肩,鼓腹下部內斂,內挖圈足,附蓋。蓋多平頂微凸,直壁,覆於罐口。罐腹主紋多為海馬紋,還有海水龍紋、纏枝蓮紋等紋飾。天字罐在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均有仿製,康熙朝仿品胎體厚重,雍正、乾隆朝胎薄質細,釉下可見明顯的旋紋。蓮子罐 流行於明崇禎朝的一種罐式。直口,垂肩,長圓形鼓腹,圈足,附蓋,蓋面略鼓,整體造型似一顆蓮子。將軍罐 一種罐式,是佛教僧侶盛斂骨灰的器物。因寶珠頂蓋形似將軍盔帽而得名。初見於明代嘉靖、萬曆朝,至清代順治時基本定型。清康熙朝最流行。罐身為直口,豐肩,斂腹,平面砂底,附寶珠頂高圓蓋。瓜稜罐 罐式之一,明代較為流行,因罐身呈瓜稜形而得名。嘉靖、萬曆時燒製量較大。粥罐 罐式之一。流行於清代,康熙時始創。器形為直口,圓肩,深腹,底微斂,圈足,器肩部有對稱雙孔,可繫繩索或配金屬環以便提攜。同治以後,粥罐使用廣泛,產量猛增。鼓罐 罐式之一,流行於清代康熙至道光年間。器形似鼓,一般無蓋,罐身上下部各飾一週凸起的鼓釘,腹部巾塑一對鋪首銜環。唯有雍正朝的開藍釉鼓罐器口配蓋。日月罐 一種罐式。斂口,溜肩,長圓腹漸收,圈足,弧形圓蓋若太陽,腹側貼雙耳若月牙,故稱"日月罐"或"月牙耳罐"。始見於清代康熙朝,為雍正至道光時期官窯獨特器形之一。西瓜罐 一種罐式。斂口,圓腹,形如西瓜,又似寶珠,故南方稱其為"西瓜罐"或"西瓜壇",北方地區稱為"一顆珠罐"。其形制創始於清代乾隆朝,延續至清末民國。 -
3 # winner謝永勤
答:(1)平底碗又稱實足碗,碗式之一,東漢至唐均可見到。其平底是在製坯過程中對碗足部採用平切工藝製成。東漢時平底碗的平底微向內凹,碗形有半球形和口沿內斂兩種,腹上部鼓,下部內收.
(2)玉璧底碗,碗式之一,流行於唐代中,晚期。碗足部為璧形,中心內凹,足圈較寬。
(3)笠式碗,碗式之一,又稱斗笠式、涼帽式、草帽式碗,五代、宋以來流行的一種器形。
(4)葵口碗,碗式之一,北宋以來較為常見,因碗口沿為四、六、八瓣葵花式而得名。
(5)諸葛碗又稱孔明碗,宋、明時期常見的一種碗式,始見於北宋龍泉窯刻花器。造型為斂口,弧腹,圈足。
(6)臥足碗,碗式之一。金代開始流行。1980年北京豐臺金墓出土有耀州窯刻花臥足碗
(7)折腹碗:俗稱折腰碗,元代流行的碗式。器形為敞口,腹內削,腹底向內平折,小足。
(8)雞心碗,碗式之一,流行於明永樂、宣德時期。敞口,深腹,內底下凹,外底凸出似雞心狀,小圈足。
(9)宮碗特指明宣德時期創燒的一種碗式。口沿微外撇,腹部深而寬闊,圈足。
(10)盉碗亦稱合碗,明宣德時景德鎮窯已有燒製。器形為撇口,直壁,折腹,下腹部有兩道凸起的弦紋為飾
(11)骰子碗俗稱"骰盔子",碗式之一,因與舊時賭博用具相似而得名,明宣德時期景德鎮燒製。
(12)攢碗,明萬曆至清代流行的一種成套組合餐具,見“攢盤”。
(13)淨水碗,佛教供器,為明末清初常見的器形。口微侈,圓腹下收,假圈足。
(14)蓋碗,帶蓋的小碗,茶具,流行於清。清康熙時期蓋碗器形有撇口折沿式、敞口式兩種。二式器腹均下收,圈足。
(15)八方碗,碗式之一,流行於清代。器形作八方形,有敞口、斂口二式,碗腹多內收。
(16)扎古扎雅木碗,仿西藏喇嘛教木質碗形制燒造的一種碗式。侈口,弧腹,器壁較淺,拱壁足底,內外施木釉。
(17)器形:器物口、頸、肩、腹、壁、脛、底足、流、執、系等的形體特徵和胎體的厚薄、輕重。以景德鎮宋代的碗類產品為例,有斜壁、弧壁、鼓腹碗三大類,其中又有唇口、葵口、撇口、直口以及圈足高低、寬窄和碗身高、矮大、小的變化。
(18)瓷器是古代生活中的重要器物,瓷器的造型大多從實用性出發,按其功能大致可分為:食器、盛器、貯器、飲器、水器、衛生用具、文具、樂器。
(19)食器是瓷器中的大宗,其中碗的數量最多。
盛器多用於盛放糧食,簋、豆、盤、碟、盂皆屬此類。貯器為貯藏物品之用,貯器中以缸、罐最為常見。
(20) 飲水、茶、酒的器具稱飲器,杯、尊為飲器的主要器物,此外碗、盞、缽中也有一些可屬此類。
水器主要指盛貯盥洗用水或做盛移之用的器具,常見的水器有瓶、盆、洗。衛生用具器物形態比較雜,主要有燻爐、虎子、渣鬥。由於瓷器可塑性強,多數文房用具都可以瓷製作,比較常見的有筆筒、筆架、鎮紙、硯臺、筆洗等。
分享意義:
(1)除了實用外,精美的瓷器還是用以裝點家居的理想器物,不僅有專門的花瓶、賞瓶、插屏用於裝飾之用,明清時期,前代許多製作精良的實用器具成為陳設用器。
(2)明器也是瓷器中的一大類,古人事死如事生,講求厚葬,不僅墓主生前所用之物多數陪之入葬,還燒製各式模型、人俑、魂瓶,使逝者在地下仍能享受安逸的生活。
(3) 此外瓷器還有很多充當禮器、祭器及宗教用器。宮廷所用的祭器、禮器,造型莊重肅穆,釉色高貴華麗。宗教用器多模仿金銀樣式,體現出宗教文化對瓷器造型的影響。
-
4 # 今抖雲西西
總結以下幾點,大家一起探討,平底碗又稱實足碗,碗式之一,東漢至唐均可見到。其平底是在製坯過程中對碗足部採用平切工藝製成。東漢時平底碗的平底微向內凹,碗形有半球形和口沿內斂兩種,腹上部鼓,下部內收。三國時期的平底碗內有疊燒支釘痕。西晉碗口較大,腹淺,小平底。東晉碗底出現足臺,平底寬大。南朝時足臺明顯,此式一直沿用到唐。 玉璧底碗碗式之一,流行於唐代中,晚期。碗足部為璧形,中心內凹,足圈較寬。足中心內凹處有不施釉和施釉之分。燒造玉璧底碗的瓷窯有邢窯、定窯、鞏縣窯、越窯、長沙窯、渾源窯、柏井村窯等。 四出碗碗式之一,唐代比較流行。四出是指碗口部有四處下凹而形成四瓣花邊狀。通常下凹處的腹內壁都有凸起的豎向線紋,好似花葉的莖脈。 笠式碗碗式之一,又稱斗笠式、涼帽式、草帽式碗,五代、宋以來流行的一種器形。大敞口、斜直腹、小圈足,似倒置尖頂斗笠,清康熙時期為寬口沿外撇,圓腹,圈足較大。 葵口碗碗式之一,北宋以來較為常見,因碗口沿為四、六、八瓣葵花式而得名。宋代葵口一般作六瓣,如宋官窯燒製的粉青釉碗,敞口,腹部略有弧度,小圈足。明永樂甜白釉印花碗,口作六瓣式,敞口,小足。清乾隆仿官葵花碗作八瓣形。 諸葛碗又稱孔明碗,宋、明時期常見的一種碗式,始見於北宋龍泉窯刻花器。造型為斂口,弧腹,圈足。底與碗心呈雙層夾空,底面有孔與空腹相通。此獨特造型,源於“三國”的傳說:諸葛亮六出祁山,司馬懿屢遭敗績,困守不出。亮修書遣使贈巾幗衣物以羞辱之。據使者回報,懿閱札受禮不怒,卻詳詢丞相寢食辦事之繁簡,繼言:“食少事煩,其能久乎”。亮為惑敵,乃於對方來使刺探時,用雙層碗進餐,明示食可盈碗,實僅上層有飯。後世遂稱此種雙層碗為諸葛碗,亦稱孔明碗。用途為供器。龍泉窯燒造數量最多,明、清景德鎮也有燒製。 臥足碗碗式之一。金代開始流行。1980年北京豐臺金墓出土有耀州窯刻花臥足碗,形式為唇沿直口,平底中心內凹,底足無釉。 折腹碗俗稱折腰碗,元代流行的碗式。器形為敞口,腹內削,腹底向內平折,小足。景德鎮元樞府釉器較為常見。除此之外亦有青白釉、青花等品種。 雞心碗碗式之一,流行於明永樂、宣德時期。敞口,深腹,內底下凹,外底凸出似雞心狀,小圈足。有大、中、小之分。釉彩品種多為白釉、青花兩種。清代雍正、乾隆時多有仿製。 宮碗特指明宣德時期創燒的一種碗式。口沿微外撇,腹部深而寬闊,圈足。這種器形多以青花作裝飾,並歷代相傳。正德時燒製量增大,因此又有"正德宮碗"之稱。當時民窯都競相仿製。 盉碗亦稱合碗,明宣德時景德鎮窯已有燒製。器形為撇口,直壁,折腹,下腹部有兩道凸起的弦紋為飾,上覆圓頂蓋,蓋內與碗心有青花對銘款,字型有楷書、篆書兩種。清代盉碗蓋鈕多作蹲獸式。 骰子碗俗稱"骰盔子",碗式之一,因與舊時賭博用具相似而得名,明宣德時期景德鎮燒製。器形為平沿敞口,淺弧腹,圈足,胎體厚重。器內素白,器外多為青花或灑藍釉裝飾,署款位置或於外口沿下,或於器內底。 攢碗明萬曆至清代流行的一種成套組合餐具,見“攢盤”。 淨水碗佛教供器,為明末清初常見的器形。口微侈,圓腹下收,假圈足。淨水碗常配有瓷質器座。座呈洗口,長頸,溜肩,收腹,下部外撇,平砂底,預側置對稱獸耳。瓶與座相配,俗稱"海燈",但傳世品往往失其一,不能配套。散存器座多據其器形式樣稱為“號筒尊”或“洗口獸耳瓶”。 蓋碗帶蓋的小碗,茶具,流行於清。清康熙時期蓋碗器形有撇口折沿式、敞口式兩種。二式器腹均下收,圈足。蓋徑多小於碗口徑,扣於碗口徑,少數蓋大於碗口,俗稱天蓋地式。胎質有瓷胎和宜興紫砂陶胎兩種,常見青花、粉彩、琺琅彩及其他單色釉等品種。 八方碗碗式之一,流行於清代。器形作八方形,有敞口、斂口二式,碗腹多內收。雍正時期有直腹內收式。 扎古扎雅木碗仿西藏喇嘛教木質碗形制燒造的一種碗式。侈口,弧腹,器壁較淺,拱壁足底,內外施木釉。為清代乾隆朝的獨特造型。
-
5 # 大漠孤煙1012
碗是中國餐具中最基本、通用性最強的日常必需的飲食器皿,也是餐具中出現最早的器皿之一,起源目前不可考證,不過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泥質陶製的碗。考古發現和史料記載,最早的瓷碗是原始的青瓷製品,基本形狀為大口深腹平底,其形狀與當今無多大區別。不斷變化的只是質料,工藝水平和裝飾手段。
不同時期的瓷碗,其形狀、釉水、紋飾是有著明顯差別的。唐以前的碗,其型多為直口、平底、施釉不到底,基本無紋飾。唐代的碗器型較多,有直口、撇口、葵口等,口沿突有唇邊,多為平底、玉壁底及環條形底,施釉接近底部,精製的產品施滿釉,有簡單的劃花裝飾出現。宋代碗其型多為斗笠式、草帽式、大口沿、小圈足,圈足直徑大小差不多是口沿的三分之一。釉色多為單色,如影青、黑、醬、白等,紋飾用刻、劃、印等手法,將嬰戲、動物、植物文字形象繪在碗的內外壁或內底心上。元代碗型同宋代相比,突出表現為高大厚重,圈足多為內斜多撇,斷面呈八字形。多采用印花、刻花裝飾。明代碗多雞心式、墩子式及口沿外向平折式,圈足較為窄細,大多采用畫花裝飾。
隨著時代的演進,制瓷工藝的逐步改善以及人們的審美和實用要求的提高,碗的形狀、紋飾、質量也越來越精巧,使用分工也越來越具體多樣,形式也呈現多種多樣。碗造型形態的多樣性,可以說是中國餐具中最為豐富的,以下就來看看古代的陶瓷碗造型。
平底碗
平底碗,又稱實足碗,碗式之一,常見於東漢至唐器,呈直口,弧腹,平底。其平底是在製坯過程中對碗足部採用平切工藝製成。東漢時碗底的微向內凹,碗形有半球形和口沿內斂兩種,腹上部鼓,下部內收。三國時期的平底碗內有疊燒支釘痕。西晉碗口較大,腹淺,小平底。東晉碗以大口小底為多,底出現足臺,平底寬大,腹部裝飾網格紋,造型簡潔實用,腹深中等,平底或假圈足。南朝時口緣變薄,腹深加大,器底小而厚,有餅形足或假圈足,足臺明顯,此式一直沿用到唐。
玉璧底碗
玉璧底碗,碗式之一,流行於唐代中、晚期。因碗足呈玉璧形而得名,中心內凹,足圈較寬。玉璧底碗的品種主要是白瓷和青瓷。口邊有唇口和不帶唇口的兩種;碗壁有的直壁斜出,有的微帶弧度;足一般寬而淺,中心凹處有的施釉、無釉之分,是一種新穎的飲食用具。燒造玉璧底碗的瓷窯有邢窯、定窯、鞏縣窯、越窯、長沙窯、渾源窯、柏井村窯等。
四出碗
四出碗,碗式之一,唐代比較流行。四出是指碗口部有四處下凹而形成四瓣花邊狀。通常下凹處的腹內壁都有凸起的豎向線紋,好似花葉的莖脈。故四出碗實質就是一種仿植物形態花瓣形碗。
笠式碗
笠式碗,碗式之一,又稱斗笠式、涼帽式、草帽式碗,五代、宋以來流行的一種器形。大敞口、斜直腹、小圈足,似倒置尖頂斗笠,清康熙時期為寬口沿外撇,圓腹,圈足較大。
葵口碗
葵口碗,碗式之一,北宋以來較為常見,因碗口沿為四、六、八瓣葵花式而得名。宋代葵口一般作六瓣,如宋官窯燒製的粉青釉碗,敞口,腹部略有弧度,小圈足。明永樂甜白釉印花碗,口作六瓣式,敞口,小足。清乾隆仿官葵花碗作八瓣形。
諸葛碗
諸葛碗,又稱孔明碗,宋、明時期常見的一種碗式,始見於北宋龍泉窯刻花器。造型為斂口,弧腹,圈足。底與碗心呈雙層夾空,底面有孔與空腹相通。此獨特造型,源於“三國”的傳說:諸葛亮六出祁山,司馬懿屢遭敗績,困守不出。亮修書遣使贈巾幗衣物以羞辱之。據使者回報,懿閱札受禮不怒,卻詳詢丞相寢食辦事之繁簡,繼言:“食少事煩,其能久乎”。亮為惑敵,乃於對方來使刺探時,用雙層碗進餐,明示食可盈碗,實僅上層有飯。後世遂稱此種雙層碗為諸葛碗,亦稱孔明碗。用途為供器。龍泉窯燒造數量最多,明、清景德鎮也有燒製。
臥足碗
臥足碗,碗式之一。金代開始流行。1980年北京豐臺金墓出土有耀州窯刻花臥足碗,形式為唇沿直口,平底中心內凹,底足無釉。
折腹碗
折腹碗,俗稱折腰碗,元代流行的碗式。器形為敞口,腹內削,腹底向內平折,小足。景德鎮元樞府釉器較為常見。除此之外亦有青白釉、青花等品種。
雞心碗
雞心碗,碗式之一,流行於明永樂、宣德時期。敞口,深腹,內底下凹,外底凸出似雞心狀,小圈足。有大、中、小之分。釉彩品種多為白釉、青花兩種。清代雍正、乾隆時多有仿製。
宮碗
宮碗,特指明宣德時期創燒的一種碗式。口沿微外撇,腹部深而寬闊,圈足。這種器形多以青花作裝飾,並歷代相傳。正德時燒製量增大,因此又有"正德宮碗"之稱。當時民窯都競相仿製。
盉碗
盉碗亦稱合碗,明宣德時景德鎮窯已有燒製。器形為撇口,直壁,折腹,下腹部有兩道凸起的弦紋為飾,上覆圓頂蓋,蓋內與碗心有青花對銘款,字型有楷書、篆書兩種。清代盉碗蓋鈕多作蹲獸式。
骰子碗
骰子碗,俗稱"骰盔子",碗式之一,因與舊時賭博用具相似而得名,明宣德時期景德鎮燒製。器形為平沿敞口,淺弧腹,圈足,胎體厚重。器內素白,器外多為青花或灑藍釉裝飾,署款位置或於外口沿下,或於器內底。
攢盤
攢碗,明萬曆至清代流行的一種成套組合餐具,如:攢盤,最早見於明萬曆年間,至康熙較為流行。攢盤是以分割成數件的盤相攢組合為一個整體,是由多個盛裝物品的盤子組合起來的禮器。先為大盤,後民間次以小盤,漸次而組合在一起,始成攢盤。
淨水碗
淨水碗,佛教供器,為明末清初常見的器形。口微侈,圓腹下收,假圈足。淨水碗常配有瓷質器座。座呈洗口,長頸,溜肩,收腹,下部外撇,平砂底,預側置對稱獸耳。瓶與座相配,俗稱"海燈",但傳世品往往失其一,不能配套。散存器座多據其器形式樣稱為“號筒尊”或“洗口獸耳瓶”。
蓋碗,帶蓋的小碗,茶具,流行於清。清康熙時期蓋碗器形有撇口折沿式、敞口式兩種。二式器腹均下收,圈足。蓋徑多小於碗口徑,扣於碗口徑,少數蓋大於碗口,俗稱天蓋地式。胎質有瓷胎和宜興紫砂陶胎兩種,常見青花、粉彩、琺琅彩及其他單色釉等品種。
八方碗
八方碗,碗式之一,流行於清代。器形作八方形,有敞口、斂口二式,碗腹多內收。雍正時期有直腹內收式。
扎古扎雅木碗
扎古扎雅木碗,仿西藏喇嘛教木質碗形制燒造的一種碗式。侈口,弧腹,器壁較淺,拱壁足底,內外施木釉。為清代乾隆朝的獨特造型。
-
6 # 一隻萌新ya
一、中國陶瓷碗的歷史回溯
人類最早使用陶瓷碗大約是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位於河南的裴李崗出土了中國早期的陶瓷碗。河北的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紅陶碗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碗。到戰國時代,人們逐漸接受了碗作為日常生活的器皿,到唐代時,飲食文化已然相對成熟,人們廣泛接受了碗作為盛飯器,瓷碗在唐代瓷器裡已經是生產量最大的品種了。從新石器時代至今,碗的造型經歷了青瓷蓮瓣紋碗,海棠碗,花口碗,斗笠碗,折腰碗等,實用功能也逐漸豐富。總的來說,陶瓷碗的完善與社會的進步掛鉤。
二、以口部不同區別陶瓷碗的造型口部是指瓷碗的頂部邊緣部分,又稱碗口。碗口根據時代和用途的不同,已經演化出很多品種,現代超市中多為圓形口的碗,也有正方形、長方形等集合多邊形口,花瓣形,多段弧形層出不窮,從側面觀察,有的是直口、有的是斂口、有的是撇口等。總的來說分為一下幾種口部。
1.撇口碗
這種型別的碗是指口沿向外撇開的碗,較為常見,以下圖為例。撇口碗的腹部一般向外鼓起,和口部弧線方向相反。因此在燒製中,口壁的胚體不能太厚,太厚的口壁往往在燒製過程中容易坍塌。由於這種碗倒扣過來很像一口鐘,所以也可以被稱作“鍾式碗”。
2.侈口碗
這種碗與撇口碗很相似,但區別在於其口部向外撇的角度更小一點,介於撇口和敞口之間,多出現於民間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腹部略微呈鼓形,只是弧度相對於撇口碗來說比較緩和。如下圖:
3.敞口碗
顧名思義,就是指碗口敞開角度很大,底部最窄,沿著腹部直徑逐漸擴大,到碗口直徑最大,是當代華人飯桌上最常見的碗,它有個別稱,叫作“窩式碗”。如下圖:
4.直口碗
它是一種腹部和碗口近乎垂直的碗,碗體腹部一下一般為弧線,弧度根據每一個陶工的習慣而略有不同。形狀與僧人化緣時用的缽相仿,如下圖:
5.斂口碗
這種碗的特點是碗口處向碗內收縮。依據每個城市飲食風俗和菜系的差別,收斂程度沒有固定統一的標準,形狀也不盡相同,但收斂角度一般不大。為了增加斂口碗容量,腹部多鼓出,倒扣時呈蓬狀,碗口較厚。如下圖:
6.幾何口碗
無論從仰視還是俯視的角度看,碗口多為偶數條邊的多邊形,以四邊形和六邊形居多,線條硬朗。以如泉窯青釉印花雙魚紋八角碗為代表,如下圖:
7.花口碗
它是陶工仿大自然創作的陶瓷器,碗口仿照各種花朵的樣式做成多段弧形,多為橢圓形或者蓮蓬形,花瓣以四片、五片、六片居多,也有不規則弧線。整體看上去美輪美奐,藝術造詣很高,具有極高的審美價值。
8.折沿碗
由於碗口邊緣明顯的向外曲折,因此得名折沿碗,如下圖。折沿碗造型獨特,碗口向外翻折,使這種碗在人們食用湯類食物時更加方便,其功能與盤子有一定的相似性。為方便進食,碗口翻折角度一般較大,甚至接近平面。因此在焙燒中碗口往往容易塌陷,為此陶工們加寬了腹部的直徑,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
9.圈沿碗
蒙古人受打獵飲食文化的影響,導致元代盛行圈沿碗。與折沿碗不同,圈沿碗碗口有一層鼓圈。從功能上來說,碗是一種進食器,圈沿碗可以適用於多種餐飲,像喝湯、吃飯、盛菜都能滿足。從元代盛行至今日,圈沿碗的造型未發生太大改變。
三、總結碗的種類十分豐富,按照不同的標準劃分可以得到不同的類別,例如還可以按照腰腹、足底的不同進行區分。以上是將陶瓷碗口沿的不同樣式作為劃分的標準,由此可以看出陶瓷碗的悠久歷史、多樣的種類以及優美的造型,同時也折射出中國歷史上匠心藝人的巧奪天工的手藝和無窮的智慧。
回覆列表
陶瓷碗是古代瓷業生產的大眾產品,漢代始見,魏晉流行,唐以後大量生產。碗造型特點是敞口、深腹、平底或圈足,形式多種多樣。具體有:
平底碗又稱實足碗,碗式之一,東漢至唐均可見到。東漢時平底碗的平底微向內凹,碗形有半球形和口沿內斂兩種,腹上部鼓,下部內收。三國時期的平底碗內有疊燒支釘痕。西晉碗口較大,腹淺,小平底。東晉碗底出現足臺,平底寬大。南朝時足臺明顯,此式一直沿用到唐。
玉璧底碗,碗式之一,流行於唐代中,晚期。燒造玉璧底碗的瓷窯有邢窯、定窯、鞏縣窯、越窯、長沙窯、渾源窯、柏井村窯等。
笠式碗,碗式之一,又稱斗笠式、涼帽式、草帽式碗,五代、宋以來流行的一種器形。清康熙時期為寬口沿外撇,圓腹,圈足較大。
葵口碗,碗式之一,北宋以來較為常見,因碗口沿為四、六、八瓣葵花式而得名。宋代葵口一般作六瓣,清乾隆仿官葵花碗作八瓣形。
諸葛碗又稱孔明碗,宋、明時期常見的一種碗式,始見於北宋龍泉窯刻花器。此獨特造型,源於“三國”的傳說:諸葛亮六出祁山,司馬懿屢遭敗績,困守不出。亮修書遣使贈巾幗衣物以羞辱之。據使者回報,懿閱札受禮不怒,卻詳詢丞相寢食辦事之繁簡,繼言:“食少事煩,其能久乎”。亮為惑敵,乃於對方來使刺探時,用雙層碗進餐,明示食可盈碗,實僅上層有飯。後世遂稱此種雙層碗為諸葛碗,亦稱孔明碗。用途為供器。龍泉窯燒造數量最多,明、清景德鎮也有燒製。
臥足碗,碗式之一。金代開始流行。1980年北京豐臺金墓出土有耀州窯刻花臥足碗。
折腹碗俗稱折腰碗,元代流行的碗式。景德鎮元樞府釉器較為常見。除此之外亦有青白釉、青花等品種。
雞心碗,碗式之一,流行於明永樂、宣德時期。釉彩品種多為白釉、青花兩種。清代雍正、乾隆時多有仿製。
宮碗特指明宣德時期創燒的一種碗式。這種器形多以青花作裝飾,並歷代相傳。正德時燒製量增大,因此又有"正德宮碗"之稱。當時民窯都競相仿製。
盉碗亦稱合碗,明宣德時景德鎮窯已有燒製。蓋內與碗心有青花對銘款,字型有楷書、篆書兩種。清代盉碗蓋鈕多作蹲獸式。
骰子碗俗稱"骰盔子",碗式之一,因與舊時賭博用具相似而得名,明宣德時期景德鎮燒製。
攢碗,明萬曆至清代流行的一種成套組合餐具,見“攢盤”。
淨水碗,佛教供器,為明末清初常見的器形。口微侈,圓腹下收,假圈足。淨水碗常配有瓷質器座。瓶與座相配,俗稱"海燈",但傳世品往往失其一,不能配套。散存器座多據其器形式樣稱為“號筒尊”或“洗口獸耳瓶”。
蓋碗,帶蓋的小碗,茶具,流行於清。蓋徑多小於碗口徑,扣於碗口徑,少數蓋大於碗口,俗稱天蓋地式。胎質有瓷胎和宜興紫砂陶胎兩種,常見青花、粉彩、琺琅彩及其他單色釉等品種。
八方碗,碗式之一,流行於清代。器形作八方形,有敞口、斂口二式,碗腹多內收。雍正時期有直腹內收式。
扎古扎雅木碗,仿西藏喇嘛教木質碗形制燒造的一種碗式。為清代乾隆朝的獨特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