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明育兒
-
2 # 藍天142790181
孩子剛開始對幼兒園很新鮮,所以很開心。過幾天就不新鮮了,就想媽媽。在家裡自己是主角,是皇帝,家人都圍著自己轉。一個班了老師只有一兩個,而小朋友有很多。老師不會圍著自己轉也不會滿足他的所有要求所以就會不想去。
孩子剛開始對幼兒園很新鮮,所以很開心。過幾天就不新鮮了,就想媽媽。在家裡自己是主角,是皇帝,家人都圍著自己轉。一個班了老師只有一兩個,而小朋友有很多。老師不會圍著自己轉也不會滿足他的所有要求所以就會不想去。
一、親子分離+陌生適應=雙重焦慮
1.、陌生適應產生的焦慮
孩子對幼兒園失去部分的新鮮以外,當發現上學並不像他們想的那樣,如:他要長期離開爸媽、在園裡的體驗效果,與小朋友之間發生摩擦、跟老師之間被吵一下、、語言理解,例:也有老師會說:“你們再不聽話晚上媽媽就不來接你了,要乖乖聽話喲”,很隨意的話,他們容易理解真的不來了,或心裡產生害怕的想法;或學習時發現自己跟不上不能融合,因此沒有信心找不到價值感、、、、
孩子是很好的觀察者,確是很差的語言表達者,在過程中他們不知如何處理,這都可能會引起他們不安的情緒而選擇逃避上學。
2.親子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指的是孩子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親子分離只是一時挑戰,例:平常媽媽去上班只是媽媽離開,孩子還在熟悉的環境。更大的挑戰是孩子與父母分開後他們一整天必須應付一個高度社會化的環境。我們也要看見孩子的焦慮,因為對情緒的每一次看見,都是滋養,每一次無視都是深藏!
二、如何應對和引導?
1、分離的另一個面是情感聯結。當你和你的孩子不在一起時,他和誰建立情感聯結呢?要花時間幫助你的孩子和他的老師建立情感聯結。無論是你還是他都需要知道,當你不在身邊時,他可以信任那個人會給他安慰和支援。也可以讓孩子從家裡帶一個小玩具,給他提供一些能感覺到你和他更熟悉的環境的情感聯結的具體途徑。由老師引導和他班裡的小朋友約定一些一起玩耍的活動,或介紹一些新朋友,以拓寬並加強它感受到的與其新朋友的情感聯結。他越能感覺到情感聯結,就越能更好地處理與你不在一起的時間。
2. A、早上送的時候 到學校門口可以跟他做一些小的儀式,抱抱,親一下,我習慣性在我三歲的女兒手上畫一個小愛心,這代表媽媽的愛,給她愛的杯子加水,直到晚上爸媽一定來接她的時間。
B、該離開時,要快點走(拖泥帶水地告別會讓你、你的孩子和老師消耗很多感情),但千萬不要不告而別。要告訴你的孩子你要離開了。隨著這句話而來的可能是孩子的眼淚,但是,如果你是尊重並且真誠的,你的孩子將會知道她能信任你。
C、如果孩子黏著你,要溫和地把他交到老師的懷裡,以便在你離開時有人抱著她並安慰她。或跟老師約定好允許她自由玩耍幾分鐘再由老師引入歸到集體當中。這都有利於返解她的焦慮!
3.晚上接孩子時儘量不要問孩子:“在學校裡開不開心?”“今天有沒有人欺負你”等,無形中似乎提醒他在學校可能會不開心,或有人欺負他,把其他小朋友放對立面。可以嘗試這樣問:“今天在學校裡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啊?(媽媽很期待聽)”、“和我分享一件今天你學到的事吧”、“今天什麼時候你最開心?”這種正面語言提問,孩子在尋找答案中跟我們分享了她的經歷和感受,若有必要時還可以給予適當的引導,這也會成為我們的親子時光!
最後,若是我們還有一些擔憂,也能理解。因為環境和跟小朋友打交道的老師會幫助塑造孩子的未來-----而也是我們的未來。那我們也可以跟學校或老師以一種尊重的方式表達你的擔憂,說出你的想法、希望和要求。但傾聽老師的想法,不評判,一起找出解決方案。入園是孩子踏入社會的第一步人際關係。當父母和老師能夠一起努力真正理解孩子的行為並有效地做出處理,孩子們就會更加很受益!有一個美好的童年!
孩子需要鼓勵,正如植物需要水!願我的回答能給給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