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讀寫的雙翼
-
2 # 創新教育者叢叢
看到題目的補充說明,題主講到孩子做事情都是三分鐘熱度、擔心孩子上學以後沒有專注力上課。
作為家長關注到孩子的這個特點並提前做些準備來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這是非常值得肯定和感謝的。
小孩子的注意力和他們成長特點有關係,一般來說3歲以下孩子的專注力在10-15分鐘,3歲以上6歲以下的孩子在20-30分鐘已經算是比較好的了。再大年齡段的孩子,比如6歲的孩子在上一年級上,每節課40分鐘的課程上下來,開始是很不習慣的,很難能時刻集中注意力。但經過相關的培訓之後專注力會提高很多。
我們家6個孩子中,2歲的兒子和10歲的侄子專注力是比較好的,就他們的表現,有以下幾個培養專注力的經驗分享:
1.孩子天生由專注力,有時候可能被大人給破壞了,所以第一條:儘可能不要打擾孩子
我在刻意培養兒子專注力時,不管他小時候盯著自己的小手發呆、還是拿一本繪本卻只停留在一個頁面上,還有時候坐在積木堆裡玩上半天,或者滿房間爬著推小車玩。只要不存在安全隱患,我們就不去打擾他。給他屬於自己的空間和時間,慢慢的就可以培養孩子的專注。
而且還有特點是,玩具不要多,不專注的意思就是很容易分心,玩具多、人多、吃的多就是干擾因素,分散著他們的注意力。
所以現在2歲的孩子繪本閱讀時間專注在15分鐘左右,積木、小車等遊戲時間在20分鐘左右,而跟父母一起遊戲在半小時以上。
2.感興趣的才會專注去做
其實大人也有這個特點,對畫畫感興趣可能一個下午都在畫室,對烘焙感興趣的,也許能在廚房忙上三兩小時都感覺不到。小孩子也是一樣,有他們感興趣的就會一直投入進去,因為喜歡的對自己才有吸引力,才會產生心流的沉浸感覺。我家侄子看書就是一個例子,通常會一個人拿本書在陽臺甚至衛生間看上一小時。他算是喜歡看課外書的孩子,現在三年級,回家來先處理作業,學校的學習也表現不錯。
3.如果有需要,就進行一些專業的訓練
這是對注意力特別分散甚至精神渙散的表現的孩子來說,那麼建議參加專業的注意力培養的培訓課程。這樣的課程會有特別的設計、借用特殊的教具等,比如樂高類、蒙臺梭利教育類。如有需要可以多關注和了解這些方面的資料。
希望以上3點建議夢幫助題主,祝願孩子入學快樂,開心學習、健康成長!
-
3 # 不想長大56605
良好的專注力是孩子以後學習的有利保障,而孩子的專注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後天的培養。當孩子的注意力總是被破壞,得不到保護時,專注力就會慢慢渙散。專注力是孩子自然具備的一項品質。
下面教父母有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方法,供父母參考
1平時多鼓勵孩子,不干擾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情。當孩子專注於做手工或者觀察動物而忘記吃飯時,父母不要干擾孩子,而是耐心等孩子做完,要知道孩子沉浸在她的興趣時,就是在無意中培養自己的注意力。
2不要給孩子買過多的玩具。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父母給孩子買了很多玩具,孩子一會玩這個,一會玩那個,太多的玩具只會讓孩子注意力渙散。
3讓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人的注意資源是有限的,分配在性質不同的事情上,會嚴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尤其是孩子的注意力正在發展過程中,同時進行多見事情,會損害注意力的有效集中,所以,孩子玩玩具時,要關掉電視,不要放音樂。
4跟孩子玩自我約束的遊戲。並把這樣的方式貫徹進孩子生活,可以有意識設定一些情景,幫助孩子增強自我約束能力。
5買一些智力訓練書,每天堅持練習。一些鍛鍊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的圖文,如走迷宮,在一大堆東西中找某樣東西,找不同,比大小,長短等。一定要每天堅持練習,可以給予獎勵或打分。
-
4 # 子夜學習分享
影響孩子專注力有哪些,父母如何培養孩子專注力?
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這是很多家長的都著急的問題,但對於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很多家長在平時生活中並沒有過多的注意,等到孩子學習時開始著急,如上課不注意聽講,總走神,寫作業不認真,三心二意,一邊玩一邊寫作業,沒有家長陪著就寫不完,總要寫的很晚。
所以,不要等到孩子在學習上出現問題時,才想到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對於孩子的專注力,是越早培養越好,孩子最期的教育,不是讓他學習一些基礎知道點,而應該注重意志品質、性格、注意力等的培養。
那麼孩子為什麼注意力不集中呢?父母又該如何去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
良好的專注力是孩子以後學習和做事的保障,專注力不是天生的,它更重要的是後天的培養。
我們現在來分析一下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因素。
第一、由於孩子的大腦發育不完善,神經系統興奮和抑制發育不平衡,所以專注力差,這是很正常的,只要引導合理,跟著年齡的增長,慢慢的孩子就會做到注意力集中。
第二、病理方面,指的是輕微的,腦組織阻礙,腦內神經抑制異常,可能引發兒童多動症,表現主要有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活動過多、情緒不穩和衝動易怒等。
另外有聽覺或視覺障礙的孩子,也會被出現不注意聽或視若無睹、缺乏學習的意願等。
這些問題是需要專科醫生的治療才可以得到改善。
第三、環境與飲食方面
現在的很我零食、糖果、飲料很多都會加入一些咖啡因或是防腐劑,這些通長都會孩子的情緒,影響他們的專注力,還有環境汙染造成的體內鉛含量過高,也會對孩子有影響。
第四、家庭教育問題
家庭教育態度與生活習慣對孩子的影響也是非常大,也影響孩子的主要原因,但是當局者迷,家長通長都沒有注意到無法找到問題所在,所以,家長在平時對孩子的教育方面要多注意。
家長在平時對孩子的教育方面要注意什麼呢?
第一、父母的態度不一致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態度是不是一致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態度是不是一致的,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態度不一致的情況,就會讓孩子無所適從,不能定性。
第二、對孩子太過寵愛
家長對孩子太過寵愛,這樣就會對孩子過於縱容,這往往會讓孩子隨心所欲,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沒有忍耐,這樣做事就很難靜心,將事情進行到底。
第三、玩具、書籍過多
是否給孩子買了過多的玩具或是書籍,這樣對孩子的外在刺激太多,玩著一個玩具,又會找另一個,一換再換,玩具只帶給孩子短暫的吸引,無法在玩的過程中,發輝想象力。
我家寶寶就是這樣,平時給她很多玩具,他就會手裡拿一個,看到另一個,把手裡的就直接扔了,再去拿下一個,再看到別的手裡的再扔了,就這樣來回的換,沒有認真去玩一個玩具。
所以,平時孩子玩具就給一兩個玩著就行,這個玩完了下次再給其它的,不要一次把玩具都拿出來。
第四、家庭生活節湊太快
父母在工作時,做事講究效率,步調原本比較慢的孩子,被迫在快快中快速打轉,根本不能慢慢的專心的去完成一件事。
第五、家裡活動太多
家裡活動太多就不能給孩子提供安靜的環境,生活總在浮動中度過,除非是自制力很強的孩子,要不然很難建立專注力。
第六、缺乏學習興趣
教給孩子的東西太深,孩子沒有學習興趣,再加上引導的方式不佳,經常造成孩子大哭收場,將始孩子產生排斥學習的心理,這樣學習起來自然不專心。
第七、孩子有壓力
孩子是不是有壓力,當孩子認為無法得到父母的期望等,這樣的壓力讓孩子沒有精神,做事情看起來魂不守舍。
以上七點都會讓孩子看起來,注意力不集中,所以家長對孩子的情況進行分析、思考,學以致用,找到方法改變孩子專注力問題。
回覆列表
有一種說法,成功的人大多擁有常人沒有的專注能力。
首先,我覺得要澄清的一點是:說起孩子的專注力,一般無非就是能專注地寫作業或者聽課什麼的,如何僅僅只是這樣理解,我覺得是遠遠不夠的。
專注能力是一種主動地長期地做某事的能力。能夠專注的看電視玩遊戲,這個不算,因為只是被外界某種刺激吸引,是一種被動地,而不是自發的保持的能力。同時專注能力,還是一種不斷克服困難,百折不撓的的能力,長期的專注某件事情或者某個領域。
其次,通常說的專注能力和真正的專注能力,有某種聯絡但是又不是必然的聯絡。
我們通常所說的專注能力,比如孩子能夠靜下來寫作業聽講,有時候可能只是一種表象,與真正的專注能力還隔著萬水千山。而那些外人看起來不夠專注的孩子,也可能當遇到自己熱愛的事物,能夠迸發出長期的專注力。
如何讓孩子擁有自內而發的專注能力呢?——培養孩子深度思考的習慣和能力,這是保持專注能力最好的方法。
這個需要家長在日常的閱讀和生活當中去進行引導,讓孩子透過表象去追溯更深的內涵。在閱讀中,不能浮光掠影,透過交流和提問,幫助孩子一步步深入;對於生活的事情,不人云亦云,用閱讀所學的建立聯接,引發獨立的思考。
只有擁有了深度思考的習慣和能力,培養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才能說一個人真正的擁有了專注力,在某一個領域才可以不畏艱難,甘之如飴,取得他人無法企及的成就,這也是家長給一個孩子最好的財富之一。不知道各位家長,是不是有不同的方法或者看法,一起共同探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