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豬扒界娛樂

    這麼一個國家,它的國民看病是全部免費的,不管你是什麼身份,不管你生了什麼病,不管你的治療需要多少成本,都不會向你收一分錢。

    在這裡的醫院,甚至都沒有收銀臺,根本沒有一個人會向你提起算賬的事情。看病、做檢查和院內用藥都是全部免費,而你去外面的藥店拿藥,政府也會給你報銷絕大部分,你只負擔一點點零頭就可以了。

    甚至,每一個人還會有分配的專屬家庭醫生,這個醫生會和你進行常年一對一服務,掌握你的全部身體資料,在你生病的時候能迅速判斷病情,送到相應的專科醫生那裡。

    聽了之後,你會不會感覺這簡直就是天堂?

    這就是鼎鼎大名的國家免費醫療體系,一個聽起來非常美好的醫療體系,因病致貧,在這樣的國家裡,是不存在的。

    加拿大,正是這樣一個全民免費醫療的國家,按理說這裡的國民應該生活的非常幸福,至少不會為醫療費用發愁了。

    你說的沒錯,他們的確不用因醫療費用發愁了,但是也看不上病了。

    1等了二年,癌症晚期

    近日,加拿大33歲女子Inez,在臉書上傳了一段影片痛訴加拿大醫療系統。兩年前,Inez感覺身體不舒服,預約了家庭醫生來檢查身體。

    但是由於醫療資源緊張,預約被排到了兩年之後,等輪到Inez時,醫生檢查發現她已經是癌症晚期,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現在只能等死。

    絕望的Inez預約了心理醫生,想開導一下自己,結果被告知心理醫生需要預約在7月才能見到。

    Inez是一位年輕母親,她還有孩子,她不想死。

    是不是醫生翫忽職守,導致Inez的病情被延誤呢?

    不是的,Inez所在省,一名家庭醫生的候診名單上有55801個人!家庭醫生忙的像陀螺一樣。

    也就是說,你今天掛個號預約家庭醫生,你的號碼是55802號,你要等醫生看完前面55801個人,才能輪到你。

    為什麼會出現這麼奇葩的現象,因為在加拿大,看病是免費的啊,不管你是窮人還是富人,不管你是大病還是小病,看病都是免費的。

    所以,不管有病沒病,我都讓醫生看看唄,就當做個體檢了,萬一有病呢?反正是國家的錢,又不是自己的錢,不花白不花。

    甚至現在加拿大人已經養成了一個風氣,這次檢查完畢之後,就立刻預約下一次的家庭醫生,因為排隊時間太長,先排著唄。

    有在加拿大定居的中國朋友稱,她有一個好姐妹在加拿大等了5年都沒等到換骨盆手術,靠輔助工具走了5年,最後心臟病突發去世,結束了自己的排隊之旅。

    在加拿大,醫生鼓勵自愈,依靠自己的免疫系統抵禦小毛病,所以在加拿大止痛藥大行其道,因為看病太難,排隊時間太長,很多疾病就在漫長的排隊中自己就好了。

    沒有醫生的處方,你根本買不到抗生素,在加拿大買抗生素比買槍還難,所以大家就只能多備一點止疼藥,有病就靠這個了,包治百病……

    醫學發展了幾百年,最終返璞歸真,還是要靠自己的免疫系統。

    早知道這樣,當初還費那個勁研究醫藥學幹嘛。

    2公平和效率

    全民市場化醫療能夠讓效率最大化,全民免費醫療能夠讓公平最大化,公平和效率不可兼得,如何平衡公平和效率的關係,是各國醫療體系都面臨的巨大難題。

    但是不管你怎麼平衡這個關係,我們都必須承認一個現實,那就是醫療資源是有限的,醫療人員、醫療器械和藥物都是有限的,再富裕的國家,也不可能讓全國每一個人都無限住ICU,獲得最優質的醫護服務。

    例如實行全民免費醫療的英國,每年需要花費2000~3000億美元來維持免費醫療體系,大概佔到英國GDP的8~12%,英國政府預算的1/4以上。

    但是,英華人看病依然需要排很久的隊,那也是以月為單位的,不管你投入多少資源在醫療上面,那都是不夠用的,因為人的慾望是無限的。

    哪怕我只是一個感冒,如果你讓我住ICU,給我提供5萬一天的醫療服務,如果不用我花錢,我也不認為這是過度醫療,我認為這是理所應當的。

    畢竟我自己的小命最重要,而且,不用花錢對不對,不用白不用。

    如果英國每年需要花費2500億美元在免費醫療上,佔財政收入的1/4,那麼取消這個免費醫療,英國納稅人就可以減少2500億美元的負擔,所有人的稅收將會降低1/4。

    而對於沒錢的國家,能不能實行免費醫療體系呢,也可以,例如不丹,不丹就是一個免費醫療國家,但是這個國家很窮,非常窮,人均GDP連2000美金都沒有,人均收入世界排名100多名。

    這麼窮的小國家是怎麼實現全面免費醫療呢?簡單,不讓他們看病就可以了。

    不丹,醫療體系形同虛設,基本什麼病都看不了,膽結石都沒能力查,做手術只能出國,甚至不丹連醫學院都沒有。。。

    而且,這套免費醫療體系最大的悖論在於,它表面上是為窮人服務的,實質上並沒有把窮人的生命權放在眼裡。

    歐美的醫療體系,非常擅長花幾百萬美金讓無解的絕症延長几個月的生存期,但是非常不擅長給普通病人及時治療普通疾病,即便是在醫生工資超過中國幾十倍的前提下。

    中國把治病救人當成了事業,而國外把治病救人當成了產業。

    歐美國家特別喜歡研發癌症藥物,在癌症上的研究成果遠遠超過中國,因為這些藥物研發能給公司帶來暴利。因為這些藥物,可以用醫保來買單,哪怕再貴也不愁銷量。

    而那些普通的疾病,則已經很久很久沒有醫療創新出現了。沒有創新也就罷了,連給國民提供最基礎的醫療服務都不願意了,就喜歡讓小病拖成大病,然後來治療你的大病,又能多花錢又能體現自己的愛心。

    雖然對於病人來說,看病是免費的,但是對於醫院來說看病可不是免費的,而且還很貴,無非就是醫保替你買單了而已,歐美醫院也是要賺錢的。

    某網民弟弟在美國谷歌總部工作,公司給買了商業醫保,上個月她女兒發燒,去醫院檢查,抽了個脊髓液,沒啥事,看完花費3萬美金,保險報銷29500,個人負擔500。

    而同樣的脊髓液抽取檢查,在國內哪怕是自費也只需要200元,單位是人民幣。

    而美國的政策和英國、加拿大又不太一樣,美國的醫療免費那是有前提條件的,就是你平時必須要交醫療保險,政府不做中間人,你的錢直接交給保險公司。

    本質上和英國是一樣的,依然是納稅人出錢,無非是稅收的名義,還是保險費的名義而已,只不過美國更加市場化一點。

    所以,在美國,你必須每個月都交醫療保險,如果你不交,那就沒有免費醫療,一旦生病,那個看病費用會嚇死人。

    沒有醫保的人,在美國看病費用那可不是一般人承受得起的。

    3美華人來中國看病華人去美國看病

    由於美國醫療價格昂貴,所以這些年流行美華人來中國看病,也流行華人去美國看病。

    什麼意思呢,因為近些年中國的醫療技術發展非常迅速,在基礎醫護領域已經和美國不相上下了,但是費用卻非常低,差距達到幾十倍。

    而在美國,醫保費用是非常昂貴的,有時候會有很多人因為各種原因不小心斷繳,一旦斷繳,則免費醫療立刻被終止,續交需要重新等待一段時間。

    在斷繳期,如果生了病,小病小災忍忍就過去了,如果病情稍重,與其在美國看病,還不如花點機票來中國看病,費用要低很多很多。

    而且在美國,由於實行的也是變相免費醫療,所以看醫生排隊時間也是非常的長,雖然沒有加拿大那麼誇張,但是你看個病排隊八九個小時甚至幾天也是很常見的。

    中間再做個檢查,又是排隊一天過去了。

    如果你是有錢人,你可以不去醫保醫院,去私立醫院,那裡可以立刻就診而且服務周到,不過需要自費,費用是天價。

    所以,有很多美國的窮人,窮到斷繳保險費那種,以及部分不願意在美國排隊的中產,他們會有一小部分人,索性選擇來中國看病。

    那為什麼說也流行華人去美國看病呢?因為在尖端醫學領域,尤其是癌症和艾滋等絕症方面,中國和美國的差距非常巨大,在中國,不管你多富,你拿錢也買不到命。

    所以,有很多中國的富人,在身患絕症之時,紛紛跑到美國去接受尖端醫療,在他們看來,10萬美金,100萬美金,只要能治好病,那都不是問題。

    於是,美國窮人來中國治病,中國富人去美國治病,這個奇葩的現象就這麼形成了。

    很多移民歐美的華人,在出現大病的時候依然願意飛回國內自費治療,尤其是留學生群體這一現象最為嚴重。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大家都不傻,知道在哪裡治病最便宜。

    我知道大家天天吐槽中國的醫療體系,但是歐美國家他們也在吐槽自己國家的醫療體系,全天下都一樣,不可能有讓人徹底滿意的體系。

    相對而言,中國是世界上在醫療效率和公平領域平衡的最好的國家,尤其是對窮人而言。

    在其他國家,你要麼看不起病,要麼看不上病,都挺慘的,除非你願意自費。

  • 2 # 手機使用者70261405605

    廣州澳星移民為您解答:

    加拿大政府每年撥款約48億加元用於醫療保健福利。各省也都提供價廉且優質的保健計劃(曼省免費參加)。除牙科和眼科外,病人看醫生,不須支付診金、化驗費、住院和手術等費用,只須支付處方類藥費。如果家庭醫生認為病人需要住院,甚至手術,不論手術大小,一切費用全部由醫療保險計劃負責。在住院期間,病人的伙食、藥費等都不用自己支付分文。65歲以上的老人和領取社會救濟的人,其處方藥大部分為其免費提供。

  • 3 # 浦東張江程式猿

    說一下我的個人真實感受。

    在這邊每個人都得找個家庭醫生,華人家庭醫生不多,所以平時檢查什麼的不是很方便。小病或者抽血什麼的都是去診所,你可以預約你的家庭醫生在診所看病,如果預約來不及,也可以直接去診所找當班醫生。

    診所看病憑健康卡免費!

    如果你覺得病情很嚴重,家庭醫生搞不定,那麼可以直接去醫院的急診室。急診是24*7都有人的。進去後視病情來排隊,特別嚴重的會優先。

    所有的費用憑健康卡免費!

    生小孩,所有的檢查都免費,住院時,免費提供的是四人間,如果要升級到兩人間或者單間,要補差價。我當時住了三天的單人間,空間非常大,有獨立的浴室和洗手間,因為有保險,當時一共花費了150加幣左右

    全民醫保確實給人一種安全感,雖然有時候與醫生預約,要等很久的時間,當你作為一般的家庭,你不用擔心生個病會讓你破產的。

  • 4 # 曉清68

    你保險足額繳納的基礎上,看門診需要預約,拿藥要錢。但是一旦大病,一路綠色通道,一分錢不用花。人家也沒有什麼自費藥進口藥一說!

  • 5 # 有漏皆苦

    老牌移民國家加拿大一直受到移民者的熱捧,加拿大移民為何長久不衰呢?最重要的是還是加拿大完善的福利制度讓移民者紛紛選擇了加拿大移民,加拿大國土面積比中國大,但是人口確比中國少很多,因此移民到加拿大可以充分感受到地廣人稀的舒暢,並且加拿大天高水藍,環境真心不錯的。但是這也許不是我們移民加拿大的必要原因,加拿大醫療福利到底有多好呢?

    醫療保險

    保險在加拿大很普遍的,加拿大各省都提供醫療卡,由政府提供一些基本的醫療服務,稱之為 public plan。有三個主要的醫療專案,主要是看病,檢查手術,牙醫和藥物。各省政府主要提供的是看病,檢查,手術等。對於牙醫和藥物不包括。加拿大政府的保險主要是保證你不會因為看病而傾家蕩產。雖然這些不包括在政府基本的醫療服務範圍之內,但是正規的單位和學生,會有僱主和學校提供的醫療保險,一般這種醫療保險是由社會上的保險公司提供的,可以保個人,也可以選擇保全家。當然這種保險僱主和學校也要承擔一部分保費,當然這種保險你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來選擇不同的保險額度和計劃。

    醫療保健

    加拿大的醫療福利連美國都望塵莫及。它實行全民免費醫療保健,費用是由聯邦政府提供,每年政府大概撥款48億加元,各省政府具體實施,全民免費享受、無區域限制,所有符合資格的人都可以透過公共報銷計劃享受公共醫療護理。換句話說,即使是一個流浪漢無論到加拿大哪個角落,他都有權享受無所不在的免費醫療服務。真正的做到人人有保險,人人都能得到加拿大政府的照顧。 移民加拿大能享受這些高醫療福利的同時,還設立了患病津貼,來幫助患病受傷或者因身體原因不能工作的人,這些人由於沒有工作能力,因此加拿大政府為了保證他們基本的生活,來設立專門的津貼來照顧好每一個加拿大人。 在加拿大,看病的方法與中國大不相同。在中國,有了病自然要上醫院。在加拿大則不成,通常不可以直接上醫院,那裡也沒什麼掛號處之類的機構,有病先要看"家庭醫生"。每個醫生通常有自己的診所,有一兩個秘書或助手。這些醫生往往是"萬金油",從婦產科到精神科什麼都懂點兒,但什麼都不精。小毛病能解決,大病他就會把你轉往醫院或專科醫生。因此,去醫院的病人往往是家庭醫生預約好的。 醫療保險卡是用於享受免費的醫療保險用的。它是要在得到sin卡後才能申請。而且加拿大政府規定新移民在到達加拿大三個月後才能開始享受醫療保險。 辦理醫療保險卡需要申請人攜帶護照、移民紙、sin卡和有效地地址證明(如租房合同、有房東或superintendent簽字的證明等)並且要親自前去辦理。如果沒有有效的地址證明,你可以解釋說房子是你的朋友以他的名義租的,你是借住,或是帶上bell公司的帳單等作為證明往往都能透過。

  • 6 # 海市蜃樓樓管橙子哥

    加拿大屬於全民免費醫療體系!意思就是,所有加拿大人,無論年齡,職業,性別,都有權接受免費醫療。所有在醫院的費用都是由政府買單,病人不需要支付任何的費用,如手術費,藥費,住院費,伙食費等等。但是出了醫院,個人買藥是需要自己支付的,如果公司給上了保險,則報銷80-90%。有一些藥屬於自費藥,保險不管支付。

  • 7 # 味論天竺

    說一下個人感受哈~

    全民醫保!看病一點錢不用花,賬單直接寄到保險公司。別管是感冒發燒這種小病,還是生孩子這種大事,還是癌症這種需要很貴很貴的特效藥的病,還是老年人做換膝蓋這種手術,統統不要錢!!!

    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會時常有種不安全感,知道不至於生個病就傾家蕩產了。當然,前提是上保險,如果你不上保險,那你只要感個冒,立刻就傾家蕩產了.......上次陪同學去看心跳過速,抽了幾管血,做了個心電圖,都是很基礎的檢查。然後一查費用....5000人民幣><好在保險也不併是很貴(還是有點小貴的)...作為留學生,一年就是1000加幣不到.......

    不過就是慢.....加拿大幹什麼都要預約,所以看病也一樣。有時想預約,發現日程都排到下週去了><有時掛急診都要等上六七八個小時。通常掛了急診會先給你測一下血壓心跳之類,看你會不會立刻死掉......如果不會的話,好的,那你就等吧><基本上等做檢查要2個小時.......然後出檢查結果又要2小時......醫生基本不會露面,都是護士來來往往向你詢問病情。然後給你結果又要2個小時。這麼看來,國內的看病速度可能還快一些......

  • 8 # Franz孟

    哈哈哈!一味地挺這個問題的估計都是移民中介。我個人的經驗,僅供參考。加拿大政策雖然好,作為個人是否能夠百分之百從中得力?1老人在加拿大看病有諸多問題,給老人買了醫療保險能解決一部分醫療費的問題。根據所買不同保險,每次看病之後所要交保險之外自己承擔的費用也很多。2看病期間不能自我安排想看病的時間,預約制度導致慢性病被拖延很長時間。3見醫生時,無法準確描述病情。4有可能小病大治,大病沒法治。

  • 9 # 移民幫

    福利體系及兒童福利

    加拿大的社會福利大致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經過不斷的發展和更新,在上世紀80年代,安省制定了第一部省級兒童福利立法,此後,聯邦福利也隨之發展起來,並且一發不可收拾。

    下面這些福利中,除了特別標註的情況裡新移民和本地人會有細微的差別,剩下的只要拿到了楓葉卡,就可以直接享受到和加拿大公民一樣的社會福利和醫療保障啦。

    總的來講,加拿大的福利體系主要分為聯邦層面和各省的福利。主要的國家福利計劃包括社會援助、兒童稅收福利、老年保障等等福利......既然第一部福利法是和孩子相關,那就讓我們先來看看,在加拿大的孩子通常會享有哪些福利保障?

    加拿大兒童福利(CCB):一項名為“兒童稅收優惠”的福利計劃,政府每個月為18歲以下兒童的父母或監護人提供補貼,也就是人們熟知的“牛奶金”。

    不過這個補貼的金額沒有特定的數字,要根據家庭收入、孩子的數量和年齡的不同來“區別對待”,如果一個家庭養育的孩子比較多的話,自然家長領到的“牛奶金”也就越多了。

    具體的計算模式是這樣的:

    加拿大稅務局(CRA)每年都會稽核家長收入的申報表,以調整補貼金額,然後一次性直接補貼12個月的牛奶金,也就是從每年的7月到第二年的6月。從2018年7月開始,加拿大兒童福利與生活成本掛鉤。6歲以下兒童每年的最高福利將增至6,496加元,6至17歲兒童每年最高福利為5,481加元。

    兒童傷殘撫卹金:如果孩子不幸的遭到身體或智力功能嚴重和長期損傷時,那麼在成長到18歲之前,政府也會額外給出補貼進行資助。

    只要專業醫生開了殘疾證明,孩子在生理或心理功能上有嚴重和長期的障礙,並且加拿大稅務局批准,兒童就有資格獲得這筆撫卹金。

    根據最新的規定,在2018年7月到2019年6月期間,每個有資格享受殘疾稅收抵免的孩子可以獲得2771加元(每月230.91加元)的補貼。

    除此之外,雖然還有一項並沒有納入社會福利標準,但是根據加拿大教育部門的規定,所有的孩子都能享受到12年的免費義務教育。

    6歲開始正式讀小學,一般小學是7年。之後是5年的初高中也是全部免費,不交任何學雜費,也沒有班費,書費等費用,可以是真正的免費學習。

    和家庭有關的一切福利

    既然已經說到孩子了,那麼與之密不可分的一個集合就是家庭問題,加拿大有關家庭的福利那就更多啦。

    對於一個家庭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備孕時期,這時加拿大對於剛懷孕的媽媽們有著詳細而健全的保障制度。

    首先,加拿大公共衛生機構制定了健康懷孕指南,為孕婦提供有用的工具和建議。

    產前營養計劃是為孕婦和麵臨挑戰生活環境的新媽媽而設計的,例如剛到加拿大;單身或青少年父母;貧困;社會或地理隔離。

    該專案提供的服務因地點而異,但通常包括:營養諮詢;食物準備培訓;食品、食品券或產前補充維生素;母乳餵養教育和支援;產前健康和產婦生活方式諮詢等一系列服務。

    生完健康的寶寶之後,接下來的就是母嬰健康院福利:也就是懷孕津貼,對於因懷孕或者生產而沒法工作的母親們,政府會直接把生育津貼給她們,也包括代孕母親。

    在不超過15周的產假中,津貼可以在預期出生日期前12周支付,也可以在實際出生日期後17周發放。每週的補貼可以達到最高收入的55%,特殊情況還可以延長領取津貼的週期,讓所有新媽媽們放心生產。

    然後就是護理福利和休假:透過就業保險提供的護理福利,可以獲得高達收入55%的財政援助,每週最高可達547美元。這些福利將幫助你從工作中抽出時間,為重病或受傷的人或需要臨終關懷的人提供照顧或支援。

    托兒補助金:在加拿大,6歲前小孩的學前教育是自費的。一個小孩的月託費要600-800加幣,很多低收入家庭因此無力把小孩送去接受早期教育,因此政府就專門撥款成立托兒補助金。

    政府根據申請人的具體情況,有時補貼一半,有時全額補助。不過這筆錢直接支付給孩子所就讀的幼兒園。

    夭折孩子父母的福利:孩子的死亡或失蹤對家庭而言是一種毀滅性傷害,可能會直接導致父母無法工作。

    父母或法定監護人如因子女死亡或失蹤而請假喪失收入,每週可以享受到450加元的聯邦補助。每兩週支付一次,兩年之內可申請35周。受贈人可以決定在任何時候停止領取福利金,並在兩年內晚些時候重新領取福利金。

    此外,有了孩子之後,父母們還可以註冊教育儲蓄計劃(RESP):開了這個賬戶之後,就可以為孩子在高中畢業後的教育存錢,也會得到其他的儲蓄獎勵,例如額外的加拿大教育儲蓄補助金。

    社會人士及養老福利

    社會福利金:這是加拿大福利體系的地基,一般也可稱作長期失業救濟,受用人群最為廣泛。

    主要用於保證每個加拿大人能保持一個基本的生活標準,即有吃有住有穿,沒有收入且銀行存款在1000元以下的每個人都能申請到這筆錢,單身人士可獲每月500至700加元,三口之家可有1100至1300加元左右,已足夠維持一個低水準生活,如果一直沒有工作,則可以永遠拿下去。是不是,有點想當鹹魚的衝動了?

    但請注意,新移民通常在頭6個月內是不能領這筆錢的,因為理論上,移民來到加拿大來都要帶一筆錢,而且這筆錢能維持6個月的生活。

    失業金/就業保險(EI):為那些由於自身原因(例如,由於季節性或大規模裁員)而失去工作的人提供定期福利,他們可以工作,但卻找不到工作。一旦停止工作的話,就可以申請EI福利。

    現行政策規定,在過去一年中連續工作910小時,失業了即可領到這筆錢,通常是原月薪的56%,可連續拿45周。截至2018年1月1日,每年最高的上限達到了5.17萬加元。

    疾病補貼:這種援助向因疾病、受傷而無法工作的人提供疾病津貼,最多可領15周。對大多數人來說,基本利率就是每週平均最高收入的55%進行補貼。

    醫療保健福利:加國政府每年撥款約48億加元於醫療保健福利上,各省都提供價廉且優質的保健計劃(曼省免費參加)。

    除牙科和眼科外,病人看醫生只用支付處方類藥費。即使是手術,費用也全由醫療保險計劃負責。65歲以上的老人和領取社會救濟的人,很多處方藥直接免費提供。

    上面講的這些,都是和工作有關的福利補貼,接下來就該考慮的是住房問題了。這時的加拿大公民,又有福利了。

    廉租房福利:加拿大政府每年都撥款建造大批的政府房,會以極低的價格出租。什麼人可以申請呢?原則上任何人都可以,基本收費原則是按收入的百分比交租,通常是月收入的25%至30%。

    如你的月收入1000元,只需拿出250元交房錢即可住到二室一廳的、三室一廳的大型公寓。對於剛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來說,沒有蝸居,實在是一項誘人的福利計劃了。

    最後的最後,讓我們來看看加拿大的養老福利:

    配偶津貼(SPA):如果符合下列條件,就可領取配偶津貼,這是用來額外津貼那些只靠一份高齡保障退休金為生的夫婦:

    1、年屆60歲與65歲之間,配偶為領取高齡保障人士

    2、總收入不超過規定的數額

    3、在18歲之後在加拿大居住至少10年

    須按年度重新申請,直至再婚或年屆65歲為止,甚至配偶去世這項津貼仍可繼續發放給你。

    養老金(OAS):加拿大人不論其資產或收入,均可獲得高齡保障退休金。OAS無須供款。由於領取資格視乎若干居留年數規定,因此新移民並不能享有全數退休金。

    但如果你是加拿大公民或移民,年齡在65歲或以上,只要18歲以後在加拿大居住滿10年,就可以獲得部分OAS退休金,其計算方法是根據你在加拿大居住的年期計算。

    由於領取資格視乎若干居留年數規定,因此新移民並不能享有全數退休金。但如果你是加拿大公民或移民,年齡在65歲或以上,只要18歲以後在加拿大居住滿10年,就可以獲得部分OAS退休金,其計算方法是根據你在加拿大居住的年期計算。

    退休金計劃 Pension Plan (CPP):除魁北克省以外,加拿大各省都實施退休金計劃。加拿大居民在每月的收入中扣除一定數額的退休金供款,在退休後或身體長期有障礙的時候,就可以透過這項計劃得到補助。

    退休金必須付稅,申請者不管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以得到。魁北克省有自己的計劃,稱作"魁北克退休計劃" - Quebec Pension Plan。

    可以說,從出生到去世,加拿大人的一生都處在各種社會福利的保護中。在加拿大政府的努力之下,真正做到了幼有所養,老有所依,極大的提高了公民的生活質量,看完這些,才能真正明白,為什麼人人都愛加拿大了。

  • 10 # ken徐

    非常好,真正的免費醫療,就個人體驗遠強於國內。

    自己親身經歷,住院檢查手術,國內可能近百萬費用,加拿大隻用籤一個字,醫院還提供免費三餐,免費病服,免費洗漱,並提供免費護理幫你洗澡,換衣。

    出院時會幫你聯絡好藥房,藥房可送藥上門,如果你經濟困難,醫院會幫你申請政府補助,象我每月藥費可能在3000元,申請後全年10000封頂。

    最後醫院會提供免費計程車把你送回家。

    說到醫術,加拿大不需要你掛專家號,你的病情有疑難自然會找到最好的專家,像我一級一級更換,最後大約6位專家先後會診,確定方案立刻手術,很快就康復。

    診治是很科學的。反覆檢查會診以確定病因,由於是家族病,常規檢查外對我和我孩子還做了遺傳因子檢查。

    環境很好,全部是單人病房,所有飲食有營養師監控,食物也非常好。主食,沙拉,水果,飲料都有。

    我在國內有兩次手術經歷,住的均是所謂高幹病房,拋開費用不算,環境和服務還比不上這裡。

  • 11 # 轉角遇到愛138138

    這個你邀請我回答這個問題 加拿大我沒去過也不清楚 感覺跟歐洲一樣的吧 應該每個公民都有一個醫療卡號 在醫院只要輸入公民居留卡號就會顯示你的資料資訊 歐洲醫院比較厚道 不像國內亂收 孕婦生孩子都是免費的 生後國家都有補貼

  • 12 # CS話海外

    加拿大基礎醫療福利相信很多博主都已詳細列舉出來了,今天想給大家看一下8月2日,加拿大聯邦副總理兼財政部長宣佈的最新疫情補貼政策:

    針對企業的加拿大緊急工資補貼CEWS、租金補貼CERS和封鎖支援補貼。以上三項補貼金的申領期限延長至2021年10月23日;同時在2021年8月29日至9月25日期間,向機構和僱主提供CEWS和CERS計劃的金額將會提高。

    針對個人的包括加拿大經濟復甦福利CRB、康復護理福利CRCB以及康復疾病福利CRSB的申領期限延長至今年10月23日。其中加拿大經濟復甦福利CRB將保持每週$300刀的水平,同樣延長髮放4周,從以前的50周增加至54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能夠順產的條件下,是不是孩子越小越好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