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Jackfruit

    ‬孩子媽媽不支援你的理論是什麼呢?關於這事起碼應該找一個這方面的專家諮詢一下吧,孩子媽媽英語很好嗎?她不支援無非是道聽途說或者自己認為漢語都沒學好,幹嘛這麼早學英語,怕到時候對學習拼音有影響,打亂孩子思維其實孩子應該今早啟蒙英語,這是毫無疑問的,英語漢語兩件事互相沒有任何衝突和影響

  • 2 # 皮哥哥暖弟弟

    我聽說過的大部分家庭都是媽媽要給孩子報班,爸爸不同意,您家情況相反。媽媽不支援給寶寶英語啟蒙的真實原因是她說的“漢語沒學好嗎”?有沒有其它原因?比如,你要報班啟蒙英語需要一筆不小的花費,媽媽覺得太貴。或者是孩子學習現在的功課已經使出全力了,沒有時間和精力再去學習英語了。弄清楚真實原因,再和孩子媽媽好好談談你為什麼覺得要對孩子做英語啟蒙了,也許媽媽就沒有這麼反對了。

    其實在孩子小的時候做英語啟蒙是最好的。小孩對聲音的辨別力要好一點,容易準確掌握英語發音。還可以看一些英語的動畫片,孩子小對他看的節目的語言沒有什麼要求,在漢語母語佔了絕對主導地位後,他是會排斥英語動畫片的,在學英語時也是會在大腦中翻譯成漢語來記憶,這樣對學習英語思維方式是不利的。

    英語啟蒙並不需要去報輔導班,可以從聽看兒歌開始。兒歌不僅要聽還要能看見,聽著看著孩子就把聽到的句子和他看到的情景聯絡在一起了。在家啟蒙英語還可以藉助網路資源,原版影片,每天保證一定的時間。

    最後希望你的孩子英語和漢語水平都越來越好。

  • 3 # name0

    第一是漢語先學好,漢語是國語,是祖國的文化和根基。但現代化與國際化接軌,全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學英語也可以從幾歲就開始學,學好英語不管是做生意,旅行,商務,交友乃至瞭解外國的文化與優勢,進而瞭解他們的思維和科技都有幫助和進步。所以漢語始終是第一位的,與英語並行學習也沒有矛盾。

  • 4 # 萌芽研究所BUD

    關於啟蒙的年齡問題和雙語啟蒙,一直都是爸爸媽媽諮詢我最高頻的兩個話題之一,接下來我就來具體說說。

    英語啟蒙多少歲開始比較合適?

    整體來看,孩子在10-12個月之間就已經可以學習雙語,的確如果家庭和生活環境合適,越早開始是越好的。這是因為從10-12個月開始,我們大腦便會逐漸對一些不常聽到的語音減少區分和識別。這是我們的大腦防止資訊過載的策略。

    如果你發現自己家庭的情況,無論是英語發音,還是溝通深度和水平,都不算理想,那麼更好的方法其實是,在孩子3歲前先專注於母語教學,培養起孩子的閱讀、學習和思考的相關樂趣,幫助孩子提升思考的邏輯性等,這些都是有利於孩子接下來更系統地學習英語。

    因為,任何的語言本質上都是為了溝通而服務的,如果沒有思維模式、學習氛圍在後面支撐著,那麼語言學習會因為“無用”和“無趣”,最終也依舊被孩子的大腦所“拋棄”。

    3歲或者4歲,同樣也是第二外語啟蒙比較好的起始時間段,這個時候可以充分結合起系統的學習訓練,基礎比較薄弱的家長也可以綜合運用更多的工具、教具、環境等幫助自己,比如聽、讀、說、溝通和分辨等多種方式進行啟蒙。

    如何進行雙語啟蒙?

    雙語啟蒙對很多父母來說,也許是一個高大上、燒腦又碎鈔的系統工程,但好的雙語啟蒙應該是簡便易行、花費不高、父母和孩子不會累癱,同時又有理論支撐的。這裡有一個基本原則是:孩子是天生的語言學習者,早期的示範質量,以及示範的豐富度,可以幫助延伸和擴充套件孩子語言的能力。

    積極創造“有意閱讀”的氛圍

    什麼叫“有意閱讀”?大家都知道,語言是約定俗成的溝通方式,語言學習是一種社會學習,也是一種場景化的學習。孩子最初學習語言的方法,就是透過模仿周圍人的語言。然而模仿不是終點,模仿的目標最終是為了實現有效的溝通。而有意閱讀,就是指把語言學習放在情境當中,讓孩子瞭解到使用語言是為了溝通的意圖

    針對外語學習,使用有意閱讀策略的一個有效方式,就是給孩子講英語故事,從而把語言教學放在足夠豐富的情境當中,讓孩子能夠明白語言是怎樣用來溝通的。從決定給孩子引入雙語啟蒙的那一刻開始,你就需要持續給孩子讀英語故事書或者繪本,可以先從文字少的、詞彙量簡單和情節易懂的生活繪本開始,再到文字多的,資訊量豐富的繪本。

    讀雙語故事書的方法有很多,比如你可以選擇讀一遍英文、讀一遍中文,等孩子熟悉故事後,就可以換成全英文的朗讀。

    不過有時候,重複讀幾遍得看孩子的興趣。有些孩子喜歡我們重複讀10遍後才全英文朗讀,有些孩子1遍就可以了。(原則上語言學習還是以啟發孩子興趣為核心要素,所以如果孩子真的希望父母可以讀幾十遍,我們就給自己打打氣,然後硬著頭皮上吧。)

    那平時在跟孩子進行雙語讀繪本的時候,我們需要注意什麼呢?

    01 選擇繪本

    首先你需要選擇一些圖文並茂的童謠讀本,這樣我們跟孩子講的時候就可以邊講邊演示。尤其是對詞彙量不多的孩子來說,這些書上的圖片可以幫助我們把單詞和所指的物品聯絡起來。

    例如在這本書裡,我們可以輕易地向寶寶演示小豬、市場、家等詞彙,圖片的色彩鮮亮,可以有利於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即使孩子能表達的詞彙還非常有限,但童謠可以幫助他們更快速地瞭解語音,熟悉母語發音。另外童謠還有助於擴充套件“被動詞彙”,我們會發現年紀小的孩子理解很多指令,比如問“小豬做什麼了?”,孩子可以做出動作,但不能說出這個詞。讀童謠時,可以幫助孩子理解我們的表情、語調,集中注意力,培養孩子與人交流的感覺。

    因此即使孩子還不能用語言讀出童謠,但他們其實已經在參與的過程中,提升了外語能力。

    02 朗讀技巧

    在給孩子們讀英文童謠繪本時,我們還要注意運用童謠的特色,注意朗讀時分段落、語氣要抑揚頓挫,運用表情、語調來增加它的豐富性。例如繪本里的這句話“ This little piggy went to market,This little piggy stayed home.” 我們在讀到“went to market”、“stay home”這些短語時,可以有意識地做“出行”和“回家”的樣子。

    包括後面讀到“This little piggy went ‘wee wee wee’ all the way home.”時,我們也可以來模仿小豬wee wee wee的聲音。

    03 運用道具

    我們還可以使用生活中的道具,比如結合手偶、玩具、摺紙等多種道具把小豬出行的場景擺弄出來,這些都是很好的場景化的語言示範

    在故事當中,我們也可以進行真人角色扮演。例如媽媽說動作時,孩子扮演裡面的角色做出動作;或者假裝兩個人都是繪本里的角色,一起做動作。我們也可以邊唱邊跳,利用童謠的韻律來做手勢和動作。

    04 複述和拓展

    那如果要結合複述和擴充套件的方式,我們又可以如何演繹語言和讓孩子收穫閱讀學習的樂趣呢?角色扮演是很常見的方式,比如跟孩子討論小豬的繪本,那我們可以指著小豬進行提問,問孩子”小豬要去哪裡?” “小豬要去做什麼?” 當孩子說出簡單的話語時,我們可以進行重述,例如:

    媽媽問:“小豬去做什麼?”

    孩子說:“小豬吃。”

    媽媽說:“嗯,小豬在吃烤牛肉。”

    這時孩子可以逐漸學到如何表述更復雜的語句

    媽媽繼續問:“那寶寶喜歡吃什麼呢?”

    注意,這是一個開放式的語句,寶寶要去描述一個情境,而不是簡單地回答是、否,這樣更有助於發展他的敘事能力。

    這些對話的方式其實直接讓孩子和生活中的場景聯絡起來,可以讓孩子在生活中嘗試運用起來,這些也是“鷹架式”的語言學習策略。(腳手架和鷹架式啟蒙策略我在《教養力》書裡詳細講過,大家可以翻書重溫)

    06 重視多元文化的魅力

    無論是英文還是中文,實際上語言學習的背後都是對思維方式和文化底蘊的理解。就中文學習來說,無論是小學一年級教材裡“天地人”背後的含義,還是古詩裡“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所寫的故事,我都會花很長時間跟孩子一起討論、描繪作品裡的情景,讓孩子可以不僅僅只是看到文字、讀出單詞,更重要的是想象畫面。

    比如這首古詩《過故人莊》

    其實給孩子們讀詩原則上也一樣,我對孩子選詩的考量也是循序漸進的,最開始學習的是一些簡單的、朗朗上口的詩,比如《憫農》、《詠鵝》,這些詩多用疊字,詩句非常簡短,與生活息息相關,容易引起孩子的興趣,哪怕他們不理解詩歌的意思,但他們聽到這種有節奏的韻律都會覺得很有趣,會很想跟著學的。

    對於稍大一點的孩子,白居易、陸游、楊萬里的詩都是不錯的選擇,詩歌的層次不會太俗,也不至於太高深,任何一篇古詩文,都可以下筆成畫,深入淺出。

    就英文學習來說,我家孩子很喜歡讀蘇斯博士的童謠,無論是押韻還是故事情節,都充滿著西方文化的典型思維方式。▼

    而就雙語學習的思維方式培養來說,我也喜歡圍繞孩子愛問的STEAM課程體系,跟孩子一起學習,比如關於火山是怎麼爆發的話題.

    我們也會一起做模型,來加深對火山的瞭解和學習。▼

    我們在生活中,隨時都可以進行雙語啟蒙。

    【END】

  • 5 # 琉璃盞6893

    因為咱們是中國,在以後孩子的教育中,學習漢語的機會會特別多。但是英語由於環境的限制,學習機會很少,而且現在孩子的課業不中,適當的語言啟蒙對孩子還是有好處的。在錯過孩子的語言發育期後,學習外語的效率就不高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的意志本質含義是什麼?你有什麼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