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現在APP操作越來越智(傻)能(瓜)化,表現上看會玩很多APP,會操作的東西也增多了,但其實智商卻在下降,因為不用想、不用去鑽研用法了。
1
回覆列表
  • 1 # 薛雙雙

    智慧化會讓人們越來越傻?

    科技讓人變懶變傻在進入了新千年之後的這十年,網際網路正式在世界普及、行動電話人人都有、電腦效能翻了又翻……全球科技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無論是生活家電或是手持電子裝置,自動化和簡單化已經成為了相關終端產品進化的一個大方向;

    而智慧化和高速化則成為了泛IT圈裡的進化座標,為人們節省了大量寶貴的時間和金錢。科技進步之神速,已經突破了人們能夠想象的範圍,在生活更加便利寫意的同時,人,似乎也逐漸變得更懶更傻了,這到底是好是壞呢?

    在進入了新千年之後的這十年,網際網路正式在世界普及、行動電話人人都有、電腦效能翻了又翻……全球科技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無論是生活家電或是手持電子裝置,自動化和簡單化已經成為了相關終端產品進化的一個大方向;而智慧化和高速化則成為了泛IT圈裡的進化座標,為人們節省了大量寶貴的時間和金錢。科技進步之神速,已經突破了人們能夠想象的範圍,在生活更加便利寫意的同時,人,似乎也逐漸變得更懶更傻了,這到底是好是壞呢?

    科技讓人自動化的世界案例1:即使是你媽媽也已經丟掉洗衫板,讓你去買一部全自動洗衣機來洗衣服了,君不見現時有多少個九零後懂得用手去洗衣服?

    案例2:在國外,洗碗機早已成為主婦們的好幫手。

    案例3:榨汁機、豆漿機等的出現,讓鮮榨果汁的製作變得相當方便。

    點評:在給人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上述一切自動化的產品也讓人身上的部分技能退化,假如讓你想魯濱遜那樣居住在一個沒有電的小島上,你又怎麼處置髒了的衣服和餐具呢?你又會怎麼弄你想喝的豆漿和榨汁機呢?什麼都不會的你,能夠倖存下來麼?

    免螺絲安裝案例:現在的機箱大部分都採用免螺絲安裝設計,大大簡化了使用者裝機的難度。

    點評:如果給配件上螺絲也是一種麻煩,那麼人還能承受什麼困難呢?

    身體退化案例:小紅以前家住9樓,每天上下學都要跑一次樓梯,那時候她能夠一口氣跑上9樓而不氣喘,現在她家搬到了22樓的電梯洋房住,回外婆家時要走3樓都覺得累。

    點評:每天報紙都在談人們的體質在不斷下降,其實,這是與平時人們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的。科技的進步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人們過分依賴科技的產物,忽視了常規的體育鍛煉,不知不覺地也讓自己的體質有所退化。

    智慧輸入案例1:搜狗推出“雲“輸入法。

    案例2:瀏覽器的網址自動填充功能。

    點評:當什麼都智慧提醒、自動填充的時候,也許已經沒有幾個人能夠記住自己登陸的準確網站地址是什麼,難怪那麼多釣魚網站能把這堆傻瓜釣上岸。

    GHOST恢復案例:以前裝系統,人們都需要安裝光碟的步驟一步步進行,現時GHOST、整合版的安裝盤到處都是,人們只需要一個按鍵就能恢復系統,並且同時附帶驅動和常用軟體,方便省心。點評:在省心節時的同時,人們的電腦操作知識基礎也越來越薄弱,甚至要裝一個軟體都需要請教“高手”,由此有可能會造就一批新一代的“文盲”。

    資料自動同步案例:無論是郵箱客戶端、輸入法、瀏覽器、遊戲、輸入法或手機等程式或終端身上,我們都不難發現有資料自動同步功能,讓使用者不再時刻留意著有否備份自己的私人資料。點評:資料自動同步很方便,但是萬一雲端資料庫崩潰了,或者我的資料被洩露,誰又會為我買單呢?

    電動牙刷案例:使用電動牙刷,人的手就不能自如的活動,你的手必須為了將就刷毛的旋轉而呈一定角度固定運作,簡稱,就是變成“機械手“。點評:天天刷牙講衛生的好表現,這活應該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動手吧,還要藉助外力

  • 2 # 臉譜君

    對物聯網越瞭解,我越覺得自己陷入了一個虛幻的世界。我剛看了一個製作精良的影片,關於一個叫NotiFly的“隱形使用者介面”,據說當你沒拉上褲子拉鍊時它會提醒你,我原以為這是惡搞。但卻在片尾字幕看到了埃森哲互動數字營銷(Accenture Interactive)的名字——他們並非以搞笑聞名。

    智慧技術的炫目發展既易於理解又令人莫名其妙。產品供給的日益增長並不足為奇。而人們對這些產品的需求卻仍不明朗。市場已向我們提供了消費者不理性的最有力證明,那就是人們總愛在那些沒有用和無謂的東西上多花錢。

    如果我們想要這樣的智慧裝置那我們一定是傻瓜。還不止於此:智慧技術正讓我們越來越傻。假如我們無需再記著拉上褲子拉鍊,或在晾衣服之前先看看天,還有假如我們最愛聊的是誰走路/刷牙/收縮的時間最長,那麼更急需鍛鍊的很快就會是我們的腦子,而不是我們的盆底肌。

  • 3 # 書靈少主

    是,我回答!

    智慧化操作到底會不會讓人變傻,我的觀點是不會。

    不管是APP、軟體、還是人工智慧,作為一個工具,裡面的邏輯都是固定的,有跡可循的,真正進行創作的還是使用工具的人。便利的工具給我們帶來的真正便利,是省去了大量的重複式的,程式式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工具不會思考,工具沒有感情,僅僅只能做量產工作。

    前段時間網上爆料,說人工智慧機器人可以直接進行電影創作。我覺得即使人工智慧可以自動剪影片,但是要出能打動人的作品是不可能的。因為工具沒有情緒,不可能與受眾產生思想共鳴。

    人之所以為人,是因為人會使用工具。至於工具的便利性和智慧化程度,不會讓人失去創造能力,不會讓人變得越來越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企業財務管理如何實現數字化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