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是看了魯迅的雜文集,現在看李敖的《快意恩仇錄》,平常會看李敖的演講集和電視節目《李敖語妙天下》。
沒辦法,我實在太喜歡李敖了。他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文如其人也狂放恣肆。有時候跳起來大罵某個道貌岸然的大人物,有時候又得了便宜再笑嘻嘻過去幫扶人家一把。
李敖看起來像個狂人,但他看待問題很理性,既能提出問題,又能找到解決方法。演講時一氣呵成連演講稿都不拿,頗有竹林七賢的獨特個性。
他自愛也自誇,說自己是白話文第一人。他揚言要把魯迅按在地上摩擦,說他寫的文章到處都是病句。
即使他說魯迅不如自己,但也肯定魯迅在新文化運動中的影響力。他很崇拜胡適,卻覺得晚年的胡適少了鬥士的氣魄,有些世俗和虛榮,他看不上了。
他就事論事,也就愛情論愛情。和胡茵夢結婚三個月又倉促離婚,他不能忍受胡蹲在馬桶上臉憋得通紅的樣子,更不能接受她和一些怪力亂神的“妖僧”來往。
他當立法委員時大鬧議會,戴著V字仇殺隊的面具,公然放煙霧彈。他和人對簿公堂時說“閉上你的嘴”,噎得別人啞口無言。
他懂得文人對文人,流氓治流氓的方法。
他揚言喜歡年輕的美女,也喜歡看日本小電影,並能在電視節目中對某個女優評頭論足。
雖然有時看著過分粗鄙,但也算是性情流露。反而讓人覺得像個老頑童,而當他舉手投足點評天下時,又給人一種不容辯駁的霸氣和沉著冷靜的非凡氣質。
他沒把自己捧上神壇,而是比別人多一分清醒的認識,對時局和學問有自己獨到的理解。
他自稱為“大師”,管別人叫“小老弟”“阿兵哥”。他講話時意興盎然、妙語連珠,他倔強且勇敢,敢一人衛道,堅守著知識分子的底限。他也很聰明,懂得在公開場合該講怎樣的話。
這便是李敖大師,真知識分子也真流氓。
而魯迅先生則像是一個嚴肅深沉的學者,思想深邃,文章力透紙背,讓人一看便有高山仰止的感覺。
魯迅不會撒潑打滾,很懂得顧全大局。即使有些筆墨官司,但從未上升為破口大罵或肢體衝突。
魯迅思想很深邃,也很紳士。
魯迅的文章初讀是憤怒,再讀是眼淚,三讀是一群流著鮮血的華人,最後讀又是頹敗後崛起的中國脊樑。
李敖罵華人現在還抱著魯迅不放,言下之意魯迅思想已經有些陳腐過時了。但時隔百年,我們並未擺脫魯迅筆下的現實社會,仍有振聾發聵的效果。
魯迅像一個文明標杆和精神領袖,用文字引導著無數的青年人覺醒過來,立志改變當下的中國。在我看來,魯迅沒具體批判某個人,而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而李敖罵政黨、罵名人,他的攻擊性更明確。他能夠引導輿論集中炮火為他吶喊,他甘願做一個火苗,引領眾人星火燎原。
於是就會出現一個問題,李敖和魯迅誰的地位高?這個問題本身不算問題,地位也分好多種,學術地位、政治地位,或社會影響力。
以我的閱讀經歷來看,魯迅和李敖的知識都很廣博,但說起學術地位,魯迅應該更為厲害一些。《中國古代小說史略》只這一本便可封神。
而李敖的政治地位比魯迅要高些,但從長遠來看,魯迅的社會影響力比李敖要大一些。
李敖譏諷魯迅沒有寫長篇小說便稱為文學家是說不過去的,這個說法有些牽強。拿篇幅確定一個人的文學地位也很可笑。張若虛一首《春江花月夜》,人家孤篇壓全唐,也沒有人敢小聲嗶嗶。
所以李敖有時候會為了證明自己觀點,甚至有些不擇手段挖苦諷刺別人,在我看來有失風度。他非要把別人羞辱到鑽到褲襠為止,這樣符合西班牙鬥牛精神,而在當今社會他鋒芒畢露,活成了一個寧折不彎的鬥士。
這個話題又回來了,如果在兩個偶像之間選擇我會更喜歡哪個?我認真想過,我會選擇李敖。
如果你想當個作家,想拓寬自己的視野和思想的深度,請讀魯迅的書籍。而如果你想做一個走路帶風、將生活過得波瀾壯闊又有趣好玩,那應該向李敖學習,勇敢打破常規,過精彩的一生。
因此我從個人情感上更喜歡李敖一點,因為他不會剋制,暴露了人性的弱點才夠可愛。但若保持對知識分子的崇拜,魯迅先生再合適不過。
在我看來,李敖更像周遊列國的孔子,獎懲子路、痛惜顏回,而魯迅則是那個“吾善養浩然之氣”的孟子,做事一板一眼,時刻為天下計。
再過百年之後,人們也許會忘記這兩個人的名字。
但仍會記得兩句話:
魯迅先生說:“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李敖大師借用陸游詩:“樽前做劇君莫笑,我死諸君思我狂。”
他們深刻地影響了一代人,倘若忘記,是因為早就沉在了血液裡。
我先是看了魯迅的雜文集,現在看李敖的《快意恩仇錄》,平常會看李敖的演講集和電視節目《李敖語妙天下》。
沒辦法,我實在太喜歡李敖了。他嬉笑怒罵皆成文章,文如其人也狂放恣肆。有時候跳起來大罵某個道貌岸然的大人物,有時候又得了便宜再笑嘻嘻過去幫扶人家一把。
李敖看起來像個狂人,但他看待問題很理性,既能提出問題,又能找到解決方法。演講時一氣呵成連演講稿都不拿,頗有竹林七賢的獨特個性。
他自愛也自誇,說自己是白話文第一人。他揚言要把魯迅按在地上摩擦,說他寫的文章到處都是病句。
即使他說魯迅不如自己,但也肯定魯迅在新文化運動中的影響力。他很崇拜胡適,卻覺得晚年的胡適少了鬥士的氣魄,有些世俗和虛榮,他看不上了。
他就事論事,也就愛情論愛情。和胡茵夢結婚三個月又倉促離婚,他不能忍受胡蹲在馬桶上臉憋得通紅的樣子,更不能接受她和一些怪力亂神的“妖僧”來往。
他當立法委員時大鬧議會,戴著V字仇殺隊的面具,公然放煙霧彈。他和人對簿公堂時說“閉上你的嘴”,噎得別人啞口無言。
他懂得文人對文人,流氓治流氓的方法。
他揚言喜歡年輕的美女,也喜歡看日本小電影,並能在電視節目中對某個女優評頭論足。
雖然有時看著過分粗鄙,但也算是性情流露。反而讓人覺得像個老頑童,而當他舉手投足點評天下時,又給人一種不容辯駁的霸氣和沉著冷靜的非凡氣質。
他沒把自己捧上神壇,而是比別人多一分清醒的認識,對時局和學問有自己獨到的理解。
他自稱為“大師”,管別人叫“小老弟”“阿兵哥”。他講話時意興盎然、妙語連珠,他倔強且勇敢,敢一人衛道,堅守著知識分子的底限。他也很聰明,懂得在公開場合該講怎樣的話。
這便是李敖大師,真知識分子也真流氓。
而魯迅先生則像是一個嚴肅深沉的學者,思想深邃,文章力透紙背,讓人一看便有高山仰止的感覺。
魯迅不會撒潑打滾,很懂得顧全大局。即使有些筆墨官司,但從未上升為破口大罵或肢體衝突。
魯迅思想很深邃,也很紳士。
魯迅的文章初讀是憤怒,再讀是眼淚,三讀是一群流著鮮血的華人,最後讀又是頹敗後崛起的中國脊樑。
李敖罵華人現在還抱著魯迅不放,言下之意魯迅思想已經有些陳腐過時了。但時隔百年,我們並未擺脫魯迅筆下的現實社會,仍有振聾發聵的效果。
魯迅像一個文明標杆和精神領袖,用文字引導著無數的青年人覺醒過來,立志改變當下的中國。在我看來,魯迅沒具體批判某個人,而是說在座的各位都是垃圾。
而李敖罵政黨、罵名人,他的攻擊性更明確。他能夠引導輿論集中炮火為他吶喊,他甘願做一個火苗,引領眾人星火燎原。
於是就會出現一個問題,李敖和魯迅誰的地位高?這個問題本身不算問題,地位也分好多種,學術地位、政治地位,或社會影響力。
以我的閱讀經歷來看,魯迅和李敖的知識都很廣博,但說起學術地位,魯迅應該更為厲害一些。《中國古代小說史略》只這一本便可封神。
而李敖的政治地位比魯迅要高些,但從長遠來看,魯迅的社會影響力比李敖要大一些。
李敖譏諷魯迅沒有寫長篇小說便稱為文學家是說不過去的,這個說法有些牽強。拿篇幅確定一個人的文學地位也很可笑。張若虛一首《春江花月夜》,人家孤篇壓全唐,也沒有人敢小聲嗶嗶。
所以李敖有時候會為了證明自己觀點,甚至有些不擇手段挖苦諷刺別人,在我看來有失風度。他非要把別人羞辱到鑽到褲襠為止,這樣符合西班牙鬥牛精神,而在當今社會他鋒芒畢露,活成了一個寧折不彎的鬥士。
這個話題又回來了,如果在兩個偶像之間選擇我會更喜歡哪個?我認真想過,我會選擇李敖。
如果你想當個作家,想拓寬自己的視野和思想的深度,請讀魯迅的書籍。而如果你想做一個走路帶風、將生活過得波瀾壯闊又有趣好玩,那應該向李敖學習,勇敢打破常規,過精彩的一生。
因此我從個人情感上更喜歡李敖一點,因為他不會剋制,暴露了人性的弱點才夠可愛。但若保持對知識分子的崇拜,魯迅先生再合適不過。
在我看來,李敖更像周遊列國的孔子,獎懲子路、痛惜顏回,而魯迅則是那個“吾善養浩然之氣”的孟子,做事一板一眼,時刻為天下計。
再過百年之後,人們也許會忘記這兩個人的名字。
但仍會記得兩句話:
魯迅先生說:“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李敖大師借用陸游詩:“樽前做劇君莫笑,我死諸君思我狂。”
他們深刻地影響了一代人,倘若忘記,是因為早就沉在了血液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