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楊家倫

    曹操向來是個生性多疑之人,對誰都不放心,估計他有時候對自己都產生過懷疑。殺孔融是因為妒賢嫉能,殺孔融年幼的子女是為了斬草除根,不留後患。

  • 2 # 令有話講

    覆巢之下無完卵。

    曹操亂世之奸雄,雄心勃勃,而且生性多疑,演義中夢中好殺人就是體現曹操疑心的最有力證明。

    這樣的性格下,讓曹操真正相信一個人真的很難,尤其是如果這個人犯了曹操的威嚴,曹操絕對不會心慈手軟。所以我猜測孔融幼子的遭遇就是為了斬草除根、不留後患。

  • 3 # 秉燭讀春秋

    孔融是三國時的名士、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知識淵博,滿腹經綸,是曹操手下的重要謀士。

    孔融小時候很聰明,是個神童。他也是我小時候的偶像,“孔融讓梨”的故事至今難忘:四歲的孔融就知道把大個梨讓給哥哥,還說按年齡大小分梨吃,我年紀小就應該吃小個梨,完全一副小大人的樣子……

    不僅如此,孔融從小就顯露出能言善辯的口才。

    比如在他十歲時,經常聽父親講名士李膺如何如何,孔融就想見識一下這個牛人,但李膺有個規定,不是名人或者親戚一律不見。

    孔融的拜訪被門人擋在了外面。這時他靈機一動,對看門人說:“煩請老伯通稟一聲,就說李先生的世交來訪”。

    門人通報了一聲,李膺急忙把孔融迎進了客廳。

    賓主落座後,李膺一看不認識孔融,滿臉疑惑。這時孔融嘿嘿一笑道:“咱倆是世交,我的祖上孔夫子是李先生祖上的學生,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所以我咱倆是世交”。

    原來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孫,孔子最初請教過老子李耳周禮的問題,按說老子還是孔子的老師呢。

    李膺聽罷哈哈大笑,雖然這種關係八竿子打不著,但他被孔融的聰明才智所折服,李膺很願意結交孔融,二人成了忘年交。

    孔融確實是一個天才少年,隨著名氣越來越大,長大後的孔融成了東漢建安七子之一。“學而優則仕”,後被朝廷任命北海太守,太中大夫等職。

    常言道:“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意思是一個人小時候很聰明,長大後未必聰明,這就是俗說的“長丟了”。

    孔融就是這樣的人,在他做了朝廷命官後,不知天高地厚地和曹操槓上了。

    更要命的是他比曹操聰明,時不時在文學知識上拿曹操開涮,曹操也是建安七子之一,孔融經常自創典故,害得曹操翻書本找不到典故的出處,孔融則在一邊竊笑不已,這讓曹操很沒面子。

    這還不算,曹操說往東孔融卻往西,他仗著聰明才智和曹操“逗貓貓”,比如曹操提倡孝敬父母,本來這是儒家思想所倡導的,孔融是孔子後人,應該大力支援和附和。

    可孔融卻大放厥詞,說父母和兒女之間的關係不過是“母雞和雞蛋的關係”,更讓曹操不能容忍的是,曹操為了嚴明軍隊紀律,釋出了“禁酒令”,孔融卻故意違禁喝酒,喝醉就撒酒瘋。

    是可忍孰不可忍,曹操忍無可忍,於建安十三年八月(208年9月),以“招合徒眾”、“欲圖不軌”、“謗訕朝廷”、“不遵超儀”等罪名將他處斬,時年56歲。

    令人驚異的是,曹操竟然株連全家,把孔融年幼的一雙兒女也殺了,這是為什麼呢?

    本來曹操殺了孔融也就算了,但後來聽到孔融一雙兒女的故事,曹操突然後脊樑發冷,他害怕這兩個孩子長大後報復,於是下狠心斬草除根,這也是孔融的女兒太聰明自取其禍所致。

    當時曹操殺孔融時,孔融的一雙兒女因去“同學”家去玩,因此逃過一劫。父親被殺後,有“同學”通知孔融的兒子和女兒趕緊跑,當時兄妹二人正在下棋。七歲的女兒頭也沒抬,說了句“傾巢之下豈有完卵”。和哥哥繼續下完了棋。

    一個七歲的小女孩所表現出了非凡才智和鎮定,其不慌不忙的樣子和年齡相差太大,並且冷靜分析了局勢,迅速得出“逃跑是徒勞的”。

    確實兩個孩子怎麼能逃出曹操的魔爪?

    接下來有人送來了兩碗肉湯,九歲的哥哥太餓了,端起肉湯就喝了,妹妹卻拒絕喝肉湯,說:“有今天之禍,我還能活多久呢?我沒有必要享受肉味了”。哥哥聽罷號啕痛哭。

    說實話,七歲的妹妹太冷靜和冷酷了,她直面生死的勇氣非常人可及,這是曹操擔心的地方,這樣的奇女子世上少有,不但曹操害怕,就連我也害怕。

    我突然悟出一個道理:有時候聰明反被聰明誤,孔融如此,孔融的女兒也如此。假如孔融的女兒不要表現出如此聰明,哪怕像正常女孩一樣驚慌失措,可能曹操不會殺這兩個孩子,我認為孔融的兒子被妹妹連累了,有時候太聰明會給人壓力,小女孩沒學會司馬懿這一套,該裝傻示弱時千萬別耍小聰明,小女孩還了解曹操的心理,曹操不想有人解讀他的心理,更不想有人超過他的聰明。

    曹操聽到彙報,決定斬草除根殺了兄妹二人。就在行刑時,哥哥嚇得痛哭不已,妹妹卻坦然道:“一會就見到親人了,有什麼好哭的,我們應該高興才是”。這種視死如歸的舉止,恐怕五百年出一個吧?

  • 4 # 我行異

    先回答有沒有這事,孔融在建安十三年,也就是公元208年,被曹操治罪,全家抄斬。全家自然也包括了孔融的子女,但史書記載卻有所不同,據“後漢書”,孔融有一子一女,但“世說新語”卻記載了孔融有二子。後漢書是正統史書,而世說新語則是野史居多,但結局是一樣的,這兩名孔融的子女都被處刑了。

    至於為什麼曹操要殺孔融的年幼子女?因為曹操深恨孔融,無論是私人上還是公務上,曹操都對孔融恨之入骨。

    曹操作為一名統治者,他還是比較仁慈的,比如,對於他最大的政治敵人,袁紹家族,他沒有趕盡殺絕,袁紹一族的後人在唐朝還很活躍。對於負了他的降將於禁,也沒有難為其家人。積極參加了曹氏兄弟爭位的楊修,也沒有株連到楊家。唯有叛亂過的人,曹操才會採用殺全家這種較極端的方式,可見在曹操心目中,孔融等同於一個叛亂分子,那他做了什麼才導致曹操如此恨他?

    孔融可以說是一標準反曹,無論是曹操做什麼,他都是反對,比如說是反對曹丕納袁紹兒媳婦兒甄氏,禁酒令,禁烏桓等,簡直是無論曹操做什麼,孔融都要先噴一遍才舒服。曹操因為孔融有大才,所以對他處處忍讓,但孔融完全沒有收斂,還咄咄逼人,甚至還幻想控制曹操的權力。所以在208年,赤壁決戰前夕,曹操為了穩定後方,所以以殺雞儆猴的方式,在出徵之前,滅了孔融全家,穩定後方反對聲音,統一曹氏陣營的力量。殺孔融有政治上的作用,但殺孔融全家包括年幼子女就是私仇,曹操整天被孔融諷刺反對,表面笑嘻嘻,心裡mmp,既然抓住了機會解決孔融,自然要擴大打擊面,孔融子女就成了曹操洩憤的犠牲品。

  • 5 # 無根樹花正孤

    我們從小聽到大並教授給後代的孝順故事就是孔融讓梨,孔融年紀很小就懂得謙讓的事情是我們值得學習的榜樣,但是他到底經歷了什麼事情,作為文聖人孔子的後代,按道理來說應該是受到社會的推崇和尊敬才對,為什麼長大後的孔融會被曹操殺掉,並且連他的子女都除掉,歷史之中真的存在這件事情嗎?

    孔融和曹操的矛盾使得曹操對他痛下殺手。

    二個人如果無冤無仇是不會想到要殺害對方的,孔融和曹操也是一樣,本來毫無交集的二個人卻因為仇恨牽連在了一起。

    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子孫,從小就表現出了和常人不一樣的智慧,除了他小時候按照年紀輩分大小給哥哥長輩們讓梨之外,還發生過一件趣事。當時年僅十歲的孔融趣拜訪社會名士李膺,但是這個名士的調子也很高,不是名人和熟人他是不會相見的。 但是小孔融卻十分聰明,他趣拜訪的時候對著他說,我們二家是世交,今日來拜訪您,李膺一臉納悶,孔融化解釋道,我們從幾百年的周朝就開始交往了,你怎麼說不認識呢?李膺在後面就一直誇孔融聰明。但是孔融和曹操的仇卻不是因為這個結下的,當時孔融叫囂說父母和子女的關係就是母雞和雞蛋的關係,這一點讓曹操十分生氣,後面一怒之下就把孔融殺害了。 曹操殺孔融子女是為了斬草除根,免得以後孔融子女復仇。

    中國向來講究完全剷除的道理,而曹操當時對待孔融就是這樣,孔融的子女終究是一個禍害,不除掉是不現實的。

    因為孔融經常違背曹操的律令使得曹操十分煩惱,後面便殺掉了孔融,但是孔子後人的名頭卻讓人不得不警惕,孔融雖然死了,但是他的子女也不是傻子,他們牢牢的記住了父親被殺的仇恨,他們隨時準備向曹操復仇。 孔融子女在面對曹操的追捕時,並沒有逃跑,反而從容淡定的分析說整個北方都是曹操的勢力範圍,再跑又能夠跑到哪裡去,所以就在哪裡安靜等待,這一點可把曹操嚇壞了,因為曹操一直害怕能夠猜透他心思的人。

  • 6 # 西美林

    幼小的孔融之女在父親大難臨頭時的淡定從容令曹操恐懼,小姐弟倆臨危不亂,繼續下棋,他們說出的撼天動地的話讓曹操非殺他們不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 7 # 月淡風青

    根據《後漢書》的記載,孔融有兩子兩女。孔融夫婦長子長女被殺後,幼子幼女隨後也被曹操殺掉了。這件事兒和曹操性格有關,也和孔融的性格有關。

    曹操是政治家,軍事家。不是儒家弟子。

    三國中,曹魏實力最強。當然跟曹操的治理有關。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了政治優勢。但這只是一方面。曹操有氣量,還是個實幹派。平定天下,靠的是人才。曹操政令唯才是舉,品德放在其次。不管是誰,能為我出謀劃策,平定天下的,只要是人才,儘管來。可以說是求才若渴。

    除了吸收人才,他還制定了安民的基本政策。軍屯、民屯,雖說主要是為打仗準備糧草,但客觀上也有效制止了人民流離失所,穩定了後方。

    穩定後方之後,就開始推行教育和教化。初級小學校辦起來,安排村和裡的耆宿老人負責民風教化。

    曹操幹事耍手段,有陰謀。這也是玩軍事的一項基本技能。曹操在三國時期,並不是最聰明的,可是他是最有實力的。生殺予奪,手握重權。奸雄就是這麼個意思。

    楊修智商比曹操高,情商太差。作為臣子,比主子聰明,本身就是很危險的。楊修連這點腦子都沒有,還恃才傲物,最後被曹操隨便隨便安了個罪名,殺掉了。

    楊修自詡有才,禰衡自詡有才,孔融自詡有才。其實都是才疏學淺,在實際中毫無用處。這三位卻毫不自知,一個個趾高氣昂,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嘴臉。一個個才名滿天下。

    禰衡說: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

    孔融說:仲尼不死,顏回復生。

    禰衡還好,曹操礙於臉面,借黃祖之手殺了他。

    孔融一刀扎進曹操命門,“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

    這時曹丕剛剛搶娶袁熙之妻甄氏。曹操想立曹丕為帝,心裡有鬼,問了一句:“出何經典?”

    孔融作死,回答說:“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揭人隱私,還說開個玩笑,簡直就是找死。這個要求,曹操可以滿足。

    類似的事兒孔融幹了好幾回,跟楊修作死的樣子差不多。郗慮使壞,讓祭酒路粹收集了黑材料,告了黑狀。其中有句話:

    父之於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慾發耳。子之於母,亦復奚為?譬如寄物缻中,出則離矣。

    大意就是:兒子只是父親縱慾的副產品,母親只是個暫時的容器。

    操統治天下,忠孝是基本理念,自己可以不遵守,但一定是要別人遵守的。

    畢竟那時是農業國,小農經濟,家庭是基本的社會單位。屁簾還是要掛的。孔融直接給扯了下來,這就是找死。再加上孔融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直接就棄市了。妻子,大女兒(羊祜的前媽,哥哥的媽),大兒子,一塊兒給滅了。因為小女和小兒不滿十歲。給留了下來,寄養到了親戚家。

    本來,還能留後,兒子九歲,女兒七歲,半懂不懂的年紀。裝傻或真傻,就能活下去。可是老爸孔融的基因太好,他們啥都懂。還留下個成語: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孔門弟子遍天下,曹操可以什麼都不怕,他的子孫可未必。萬一那幫子方巾扯著這個兒子作旗,上家門口鬧事兒,他們可能對付不了。殺!

    這倆孩子的死,完全是孔融給招的。

    孔融看不慣曹操,你投劉備去呀,他扯的旗不是恢復漢室嗎?你不去就算了,一個秀才,整天堵著殺人不眨眼的曹操家門罵,這是不是傻?不自知的爹沒有教給孩子“惹不起,躲得起”的法寶,這爹當的。小孩子沒有保護意識,死的忒冤了。

  • 8 # 小小嬴政

    曹操殺孔融及其年幼子女是真實的。曹操是個有雄才大略的人,但是在那個爾虞我詐的社會里,他是不可能保持忠厚正直的品行的。曹操有很多奸詐的地方,他先後殺死了很多人,都是一些文官,比如糧官王垕,這讓曹操的名聲一下子壞掉了。

    後來在赤壁之戰前夜又殺了祭酒劉馥,只是因為劉馥的一句話令曹操很掃興,於是藉著酒勁一槊刺死了劉馥。曹操依靠許攸的幫助大敗袁紹,許攸有點驕傲,喊曹操小名,曹操依舊縱容,結果不久許攸又被許褚所殺。而且曹操為了給自己加官進爵還間接殺死了荀彧,當然還有孔融和楊修。

    除了這些人以外,還有一個很著名人物禰衡。禰衡雖然是死在黃祖手中,但是始作俑者是曹操。眾所周知,把禰衡推薦給曹操的是孔融,說是推薦給漢獻帝,實際上是推薦給曹操,因為漢獻帝沒有權力。

    如此算來曹操直接間接殺死的文官謀士是不少的。為什麼曹操會殺死他身邊的謀士和文人呢?他卻很少殺死過自己手下著名的武將。

    再看曹操祭奠過誰?典韋和郭嘉。一文一武。這樣一分析就可以看出曹操對文人謀士是不很重視的,但是對於武將卻是非常重視。為什麼會這樣呢?從曹操殺孔融來解釋這個問題吧。

    曹操想殺孔融肯定不是一天兩天了,從孔融受邀去救徐州陶謙的時候就埋下了最初的種子。曹操的老爹以及宗族人等路過徐州,陶謙為了討好曹操派張闓率兵護送,沒想到張闓半路反叛,殺了曹操父、叔一大家子。

    曹操要興兵雪恥,發病討伐徐州陶謙,還揚言要屠城。其實這只是個奪取徐州的藉口。孔融橫空出世去救陶謙,還約了劉備一起去,這已經就讓曹操很不舒服了。曹操和孔融的過節就此產生。

    後來為了勸降劉表,曹操準備讓孔融出馬,沒想到孔融推薦了禰衡。這個禰衡很是有個性,裸衣罵曹,這讓曹操更加生氣,孔融舉薦的人竟然罵他!

    禰衡到江夏見到黃祖,祖問衡曰:君在許都有何人物?衡曰:大兒孔文舉,小兒楊德祖。除此二人,別無人物。此言一出,直接把曹操和所有文官武將都否定了,曹操能不生氣?而且這也證明孔融和禰衡是同氣連枝的。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從禰衡衡的這句話可以看出孔融和楊修都是禰衡的好朋友。他們能成為好朋友,只能說明他們脾氣相投,在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上十分相近,在很多問題上能夠達成共識,也說明這三個人的為人處世都比較像,都是那種剛直而不柔和,強勢而不後退的人。

    這樣一類人在對人對事上總愛表現自己,不懂得委婉的表達自己的意見,而且喜歡顯露才華,鋒芒畢露,這在什麼時候都是很忌諱的。但是這三個人都不以為意,結果這三個人的下場驚人的相似。為什麼會這樣?就是他們觸及了人性,違背了人性,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高高在上,驕傲自滿,引來了別人的嫉妒。同時,過於剛直嚴厲,觸怒了曹操所以引來了殺身之禍。

    連追隨曹操打江山很多年的荀彧、荀攸,曹操都毫不手軟的殺掉,更何況這個曾經與他為敵的孔融,令人驚訝的是曹操竟然株連全家,把孔融年幼的一雙兒女也殺了。其實孔融的死是他太過自信,太過剛直,太過稜角分明,那些文官謀士也是這樣的秉性才遭曹操毒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得不到的選擇忘記,是逃避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