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1
回覆列表
  • 1 # 九品豬倌

    母豬胃潰瘍的症狀:

      1、隱性型

      病豬無明顯症狀,生長速度和飼料轉化率幾乎不受影響。在屠宰後才被發現。

      2、慢性型

      病豬食慾減退或不食,體表和可視黏膜明顯蒼白,時有吐血或嘔吐時帶血,因虛弱而喜躺臥,漸進性消瘦。開始時便秘,後排煤焦油樣糞便,潛血檢查呈陽性。病情有時惡化,有時緩解,引起消化障礙和腹痛。少數病例有慢性腹膜炎症狀。病程為7-30天。

      3、急性型

      本病急性發作時,由於潰瘍部大出血,病豬可突然死亡。也有的病豬在強烈運動、相互嘶咬、分娩前後突然吐血,排煤焦油樣血便,體溫下降,呼吸急促,腹痛不安,體表和黏膜蒼白,體質虛弱,終因虛脫而死亡。當病豬因胃穿孔引起腹膜炎時,一般在症狀出現後1-2天死亡。

      剖檢病變潰瘍主要在胃的食道區,胃底部和幽門區也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及大小數量不等、形態不一的糜爛斑點和界限分明、邊緣整齊的圓形潰瘍。胃內有血塊及未凝固的新鮮血液,有纖維素滲出物,在腸內也常發現新鮮血液。無臨床症狀的病豬,早期病變有黏膜角化過度以及上皮脫落,而無真正的潰瘍形成。病豬的胃常比正常的胃有更多的液體內容物。也有膽汁自十二指腸逆流至胃使胃黏膜黃染。慢性胃潰瘍引起出血的病豬,因髓外造血而使脾腫大。有的潰瘍自愈豬,可留下瘢痕。若是胃已穿孔,則可見瀰漫性或侷限性的腹膜炎,也常見膈膜炎症,腹腔內容物進入胸腔呈現膈病變。

  • 2 # 養豬人峰哥

    豬胃潰瘍主要是豬胃食道上皮粘膜角質化,糜爛,潰瘍引起的疾病總稱,母豬的發病率為2~3%,死亡率為80~90%。尤其是表現在妊娠母豬在生產過程中極易受到諸多誘因影響發生胃潰瘍從而誘發大出血猝死並導致仔豬成活率下降進而影響其生長潛力的發揮 母豬胃潰瘍主要是症狀有:胃黏膜出現糜爛、角化和壞死,或自體消化,形成圓形潰瘍面,甚至胃穿孔。症狀包括厭食、嘔吐、腹部不適、腸道運動異常導致便秘或腹瀉和某些病例胃出血及黑糞症,面板、粘膜蒼白等症狀。初期胃呈輕微出血,病豬僅表現消化不良,不易被人察覺。多見於50公斤以上生長迅速的豬及飼養在單體限位欄內的母豬。 臨床症狀 (1)無先兆表現而突然死亡,豬胃潰瘍不易察覺,要留意糞便 (2)突然出現呼吸困難,呼吸次數達40~60次/分,口吐白沫,嘔吐、腹痛、腹部顯著膨脹,便秘,糞便乾硬,呈黑色,嚴重時呈串連狀,也見有呈柏油狀的粘便。 (3)體溫下降,食慾減退,消瘦,可視粘膜蒼白,長期不發情,貧血等。 預防 針對發病原因採取相應措施: 1、用銅作促生長劑時,飼料中應加110×10-6的碳酸鋅作抗銅致潰瘍新增劑; 2、減少日糧中玉米含量,少喂粉料; 3、避免飼料粉碎得太細,飼料顆粒度宜在500微米以上; 4、保證飼料中維生素E、維生素B1、硒的含量; 5、保持豬舍冬暖夏涼,加強通風,保證飼養密度適宜,豬舍要留有足夠的空間便於豬的自由活動; 6、飼料中加入草粉或燕麥殼等使日糧中粗纖維量達到7%; 7、減少頻繁的轉群、運輸、驅趕,防止豬相互嘶咬; 8、用聚丙烯酸鈉混飼,濃度為0.1%-0.2%,以改變飼料的物理狀態,使之能在胃內停留時間正常。 治療 治療原則是消除發病因素、中和胃酸、保護胃黏膜。對症狀較輕的病豬,應保持環境安靜,減輕應激反應,可注射鎮靜藥,如用鹽酸氯丙嗪,豬每次每公斤體重用1-3毫克;中和胃酸,防止胃黏膜受侵害,可用氫氧化鋁、矽酸鎂或氧化鎂等抗酸劑,使胃內容物的酸度下降;保護潰瘍面,防止出血,促進癒合,可於飼餵前投服次硝酸鉍5-10克,每天3次,也可喂服鞣酸蛋白,每次2-5克,每天2-3次,連用5-7天。此外,為維持食糜的正常排空,可用聚丙烯酸鈉每天5-20克溶於水中飲服,或以0.5%-5%的比例混於飼料中喂服,連用5-7天。如果病豬極度貧血,證實為胃穿孔或瀰漫性腹膜炎,則失去治療價值,宜及早淘汰。 1、對症狀較輕的病豬,應保持環境安靜,減輕應激反應,可注射鎮靜藥,如用鹽酸氯丙嗪,豬每次每公斤體重用1-3毫克。 2、中和胃酸,防止胃黏膜受侵害,可用氫氧化鋁、矽酸鎂或氧化鎂等抗酸劑,使胃內容物的酸度下降。 3、保護潰瘍面,防止出血,促進癒合,可於飼餵前投服次硝酸鉍5-10克,每天3次,也可喂服鞣酸蛋白,每次2-5克,每天2-3次,連用5-7天。 4、為維持食糜的正常排空,可用聚丙烯酸鈉每天5-20克溶於水中飲服,或以0.5%-5%的比例混於飼料中喂服,連用5~7天。

    5、如果病豬極度貧血,證實為胃穿孔或瀰漫性腹膜炎,則失去治療價值,宜及早淘汰。

  • 3 # 言雞豚

    潰瘍一般發生很快,正常的胃食管區在24h內就可發生病變成為完全潰瘍病灶。臨床症狀可反映出由於胃損傷而致失血的程度。1、急性病例

    由於潰瘍部大出血,病豬可突然死亡,屍體急劇蒼白。有的病豬在強烈運動、相互撕咬、分娩前後突然吐血排黑色瀝青樣血便體溫下降,呼吸急促,腹痛不安,體表和黏膜蒼白,體質虛弱,終因虛脫而死亡。 當病豬因胃穿孔引起腹膜炎時,一般在症狀出現後數小時或數天內死亡。

    2、慢性病例

    食慾降低或不食, 體表和可視黏膜明顯蒼白,有些豬表現出腹疼痛的症狀,如磨牙、弓腰、跪臥,可能會發生嘔吐,發病豬的直腸溫度經常低於正常。漸進性消瘦,貧血,生長髮育不良。糞潛血檢查呈陽性。少數病例有慢性腹膜炎症狀。病程長達8~ 50天。

    3、輕度病例

    與健康豬相似,無明顯可見症狀,對豬的生長速度和飼料轉化率影響不大,只有屠宰後才看到其胃潰瘍的病理變化。

  • 4 # 農村二坤

    豬是一種對應急很敏感的動物,寒涼刺激等一些常見的應急都能引起胃潰瘍.

    潰瘍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分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又叫做消化性潰瘍。它之所以稱之為消化性潰瘍,是因為既往認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是由於胃酸和胃蛋白酶對粘膜自身消化所形成的,事實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潰瘍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還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潰瘍病。由於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病因和臨床症狀有許多相似之處,醫生有時難以區分是胃潰瘍還是十二指腸潰瘍,因此往往診斷為消化性潰瘍,或胃、十二指腸潰瘍。如果能明確潰瘍在胃或十二指腸,那就可直接診斷為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潰瘍病屬於祖國醫學的“胃脘痛“、“肝胃氣痛“、“心痛“、“吞酸“等範疇。民間多稱為“心口痛“、“胃氣痛“、“胃痛“、“飢飽癆“等。 潰瘍病以反覆發作的節律性上腹痛為臨床特點,常伴有暖氣、返酸、灼熱、嘈雜等感覺,甚至還有噁心、嘔吐、嘔血、便血。在胃腸區域性有圓形、橢圓形慢性潰瘍。 [影像學表現] 1.龕影為潰瘍病的直接徵象。切線位,龕影凸出於胃內壁輪廓之處,呈乳頭狀或半圓形;正位,龕影為圓形或橢圓形,其邊緣光滑整齊。 2.龕影周圍粘膜紋:切線位,龕影與胃交界處顯示1~2mm的透明細線影,見於龕影的上緣或下緣,或龕影的整個邊緣。 3.“狹頸徵”:切線位,龕影口部與胃腔交界處有約0.5~1cm一段狹於龕影的口徑,稱為“狹頸徵”。 4.“項圈徵”:在龕影口部有一邊緣光滑細線狀密度減低區,如頸部戴的項圈。 5.龕影周圍的“日暈徵”:正位,龕影周圍有寬窄不一致的透亮帶,邊緣光滑。 6.以龕影為中心的粘膜皺襞糾集;呈放射狀分佈,其外圍逐漸變細消失,為慢性潰瘍的另一徵象。 7.潰瘍病的其他X線徵象: (1)胃大彎側指狀切跡; (2)胃小彎側縮短; (3)胃角切跡增寬; (4)幽門管狹窄性梗阻,胃內滯留液。

  • 5 # 獸醫阿豪

    原因、兩種解決辦法都在這裡!

    https://m.ixigua.com/group/6825159812204986891/?app=video_article&timestamp=1590380411&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android&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豆噴施穀氨酸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