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櫻艾琳

    這種人就是典型的“幫人百次不記恩,半次沒幫就記仇”了……

    做人大方可以,但要遇到知恩圖報的人,不然你的一片好心就是白費;

    做人善良可以,但要碰到通情達理的人,不然你的良苦用心就是浪費;

    做人包容可以,但要給予有心有肺的人,不然你的一直忍耐就是白給。

    一日師傅寫下四道題:

    1+1=2;2+2=4;4+4=8;6+6=13

    徒弟們紛紛說道:師父您算錯了一道。

    師傅抬起頭來,慢慢地說道:是的,大家看得很清楚,這道題是算錯了。可是前面我算對了三道題,為什麼沒有人誇獎我,而只是看到我算錯的一道呢!

    做人也是這樣,你對他十次好,也許他忘記了,一次不順心,也許會抹殺所有。

    這就是100-1=0人性的道理!

    老話說得好:一斗米養個恩人,一石米養個仇人!

    有些人習慣了得到,便忘記了感恩,不是每個人都懂“良心”兩個字!

    縱然你有千般好,一個不好,就推翻了你所有的付出;哪怕你掏心掏肺,一個不對,就會罪上加罪,說你狼心狗肺!

    現實中的有些人類:幫他百次不記恩,半次不幫就記恨!

    非得讓某些人給你上一課,你才知道:竭盡全力的給予,不是贏得一顆真心,就是感受一次寒心!

    非得讓某些事給你一個打擊,你才明白:有情有義的幫助,不是收穫一份真情,就是換來一次教訓!

    社會就是這麼的現實,人心就是這麼的現實,幹得好不如說得好,情義重不如顏值好,心腸軟不如錢財好,講厚道不如人圓滑,吃得開的,永遠是臉皮厚、嘴巴甜的,混得開的,永遠是心腸硬、詭計多的,傷得深的,永遠是善良心軟沒心計的,痛得多的,永遠是重情重義沒顏值的,看清世界,看透人生,珍重自己,不要對別人太好,不要對自己太恨。人在社會,我們每個人都不容易,我們不欠誰的,別人也不欠我們的,做人,也不要太善良,我們誰也不欠誰的。

  • 2 # 空中飛鯊b502

    這種人極端自私自利,是一個利己主義者。在他的心裡只有自己沒有別人,大家都得圍著他轉。所以只要有一次沒幫他,他就不滿意。對待這種人要敬而遠之,讓他知道利己就是害己,就要付出代價,

  • 3 # 可愛的寶寶519

    生活中 確實存在 那樣人 對他十次好 一次因為實在無能為力 就計較 這就叫 不善解人意吧 看看我們 身邊 有一種人 那怕一句好話 幫助一次 永遠記得 還懂得感恩 真是 人與人就是 不同

  • 4 # 陳新鑑

    生活中的確存在著這種人,他們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好像你的存在就是專為他付出的。對待這種人,為什麼要有九次付出呢?事不過三,三次以上就該敬而遠之了。

  • 5 # 夜雨隨風

    這是一種自私自利的表現,也是大多數人的本性之一。

    這種人在生活中並不少見,因為人一旦把某種好處當成理所當然,當這種好處終止,人們就會覺得是給予這種好處的人剝奪了他的好處,很少有人會考慮他本來是沒有這種好處的,所以有一種說法:從不好的生活到好生活容易,從好生活到不好的生活難。這就是人的自私自利的典型表現。

    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幫助別人不要只是給某些好處,而是要讓對方知道獲得這些好處的方法,這樣才能讓一個人真正的走出困境,而不是一味地坐吃山空。如果每次都給一點好處,當時間長了之後,不給了,對方肯定會抱怨的,因為這是人之常情。

  • 6 # 瀚海666

    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生活中,我們要善於說“不”,幫助別人不要為了回報,有些忙,如果自己會耗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就委婉的拒絕,即使被拒之人不滿意,也不會影響自己。我們不能要求每個人都心存感恩的心,也不必為了幫助別人而影響自己正常的生活,或者因為幫不了別人而影響自己的心情,能幫就幫,不能幫就說“不”,這樣的話,就不會因為別人的不知感恩而困擾。

  • 7 # 石斌慧

    這個提問讓我想起母親。

    世上只有一個人可以對我這樣做,那就是母親,最愛我的人!

    當母親年邁衰老,兒女為她所做的每一件事,她會都處誇獎,逢人就說這是兒子給她買的蘋果,買的堅果,拿岀來顯擺和別人分享。

    有一次為母親買了十盒治療腰疼的膏藥,母親拿給鄰居阿姨兩盒,她喜滋滋說是女兒為她買的。母親老了特別粘糊兒女,兒女是她活在世上的寄託。

    如果做了件她認為錯誤的事,甚至一句話,母親毫不留情地指責,話頭尖銳,消滅了兒女平時所有的好。

    母親可以任意的數落我,粗聲大氣,難聽到讓我無地自容,往往覺得母親糊塗的不可理喻。

    但別人說一句兒女不好試試?母親礙於面子不會抹下臉來,但好幾天不答腔那人,在母親心裡只能她有權力批評兒女們。

    這就是深愛我們的母親,以老舊樸素的觀點為人做事。

    母親永遠正確,她就是真理,我們的母親老了,一顆心全栓在兒女身上,孩子們哪一個有點不舒服,她就徹夜不眠。

    母親時時巴望兒女報告好訊息,聽到兒女敲響她的門,急忙拿岀各種好吃的東西,然後,興致勃勃和兒女們聊天,慈愛始終升騰在母親臉龎,不由地感嘆母親是那麼喜歡我們,卻又不斷地嘮叨……

    生活中難到不是唯有母親對我們這樣!?

  • 8 # 園清

    這種現象確實存在,不僅在社會上存在,就是在較親近的人中也會存在。

    究其原因,首先應該是人“習慣成自然”的心理作怪。遇到這種情況的相信不乏其人:你幫某人做一次事,他會感恩戴德,甚至涕泗橫流。做兩次.三次,他會依然很感激你,但仔細體味,你就會發現其感激程度大不如開始那般強烈。再繼續下去,他嘴上對你的誇獎也就只是流於表面形式,沒有感恩了。這時候他會在心目中不自覺地把自己擺的高你一等。他心裡會認為這些事本就應該是你做的,甚至是你必須做的。到了這種地步,他潛意識裡就會要求你每一次事都要做好。你做錯一次的話,他數落你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出現這種現象的另一個原因是有些人的素質存在問題。他們不知好歹,不懂得感恩,自命清高,自我感覺良好,覺得人人都應該以他為中心,應該為他服務。

    第三個原因是我們自身的問題。這種情況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們自找的,是我們給慣出來的。因為我們在為別人做事的時候缺少一定的原則和底線,成了一個“濫好人”。

    當然,生活中我們還是應該多幫助他人的,因為“予人玫瑰,手有餘香”。但我們也應記住另一句話:“鬥米養恩,擔米養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當年東德西德統一後民眾的差距是如何找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