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二胡大叔

    一個願意拖堂的老師至少說明他還是比較認真負責的。當然大多數情況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學生大多不喜歡老師拖堂,除非老師講得好,或者帥出天際,美貌驚人。

    作為一個習慣性拖堂的人,為自己再辯解幾句,我也不想拖堂,表達欲強烈,又不夠簡潔,講嗨了就忘我了。跟你們打遊戲打嗨了,忘記時間了一樣。

  • 2 # 柳鄉人

    一、教學觀念陳舊。在一些學校,總有一些教師信奉‘‘時間加汗水’’的所謂的教學經驗,他們認為,只要教師和學生多用時間,多寫多做多考多練,死勒硬磨,功到自然成,就一定能考出好成績。甚至一些教師還向學生灌輸這樣的思想,不鑽教法,不研學法,一味滿堂灌,大搞題海戰術,小眼網密撈,眉毛鬍子一把抓,不分重點,面面俱到,沒有時間觀念,致使教學時間不夠,導致拖堂。

    二、教學計劃隨意。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更是一門科學。為達成既定教學目標,需要教師認真備課,既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對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要充分做好預設,並從課堂匯入、新授、交流、展示、鞏固、練習等方面精心設計,方能遊刃有餘。很難想象,一個胸無章法,信口開河,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裡算哪裡的教師,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課講得出彩。如此,不拖堂才不正常呢?

    三、教學缺乏民主。良好的師生關係應建立在互相尊重、民主平等之上。日常教學中,常見一些教師唯我獨尊,高高在上,教學過程中,一切自己說了算,從不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為了突破重難點,死磨硬纏,收效甚微;一個學生不聽講,大發雷霆,喋喋不休地加以訓斥;下課鈴響,無視學生存在,照講不誤。所有這些,反映出教師教研常識的匱乏和對全體學生的漠視。

    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一名教師上課偶爾拖堂在所難免,無可厚非,但如果長時間拖堂占課形成了習慣,那是非常可怕的,因為它不僅增加了學生的課業負擔,還使學生得不到適當的課間休息,長此以往,惡性迴圈,會使學生漸漸對教師產生厭煩和牴觸心理,那你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就可想而知了。

    脫堂占課,是一種教師出力,學生反對的教學行為和習慣。希望每名教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樹立時間觀念,還課間於學生。

  • 3 # 愛旅行的子松老師

    在課堂上老師經常勸誡學生,好的習慣難以養成,但受用終身。而不好的習慣易形成卻很難改掉,習慣成自然總是平時積累的。那麼做為老師的拖堂是不是也是一種不好的習慣呢?

    言傳身教,老師就是要給學生一個榜樣!

    課堂是學生的,老師的職責是參與者與組織者,學生是課堂的主人,老師最大的任務就是給學生引路,讓他們在四十五分鐘內自由而充實地翱翔。 課間也是學生的,是學生的休息時間。一節課後休息十分鐘,這是教育的規律也是常識,十分鐘學生可以做許多事,比如眺望窗外緩解眼睛疲勞,比如到教室附近活動活動調節一下,比如上趟廁所解決內急問題,比如把剛上的課及時總結總結,比如到水池邊洗一把臉,比如…… 所以老師不僅僅要把課堂還給學生,還應當把課間還給學生,讓他們在屬於自己的時間裡自主自由自覺地學習和生活。

    史寧中教授曾經說過,我們教師不能培養數學的敵人。換句話說,我們要培養數學的朋友。同樣,我們教師也要培養課堂上的朋友,如果學生對課堂沒有了好感,還能做成朋友嗎? 做到不拖堂,是要在課後下功夫的,雖然不需要精確到分秒,但至少要留給學生消化吸收的時間,而不是滿堂灌,一直灌倒水溢將出來,還不罷休。

    結束語

    好的習慣是培養出來的,身為師者,更應該以身作則,上課不拖堂,更利於學生的成長!

  • 4 # 我心向月

    拖堂占課的老師在每個學校都會有,這樣的老師大家都不喜歡,但透過拖堂占課可以讓自己學科佔用更多的時間提高成績,從而在考核評比中獲得好處,這也是他們的動力所在。

    首先,拖堂占課是鑽學校管理的空子,本身學校內的各種課程活動都有固定的課程安排,作為老師應該按時上下課,在自己的課節時內完成教學任務,其他時間這屬於學生公用的時間,作為老師遇到特殊情況偶爾調課佔用一下,無可厚非。但經常這樣這屬於違規,一般學校雖然有規定不允許拖堂占課,但並沒有具體的監控措施,所以某些老師就瞅準了這一點,嚐到了甜頭,併成為一種習慣。

    其次,拖堂占課是典型的損人利己的行為,為提高個人成績佔用大家的時間,是一種自私的表現,課間讓學生進行適當的活動,是對下節課順利完成的一種保障,僅為了自己的一門課,而不顧別人的需要則是損人利己了。另外,靠拖堂占課取得成績,這本身就是一種不正當競爭,或者說自己無能的表現,這也是為何招人討厭的原因。

    歸根到底,這也是教師評價機制不完善的一種表現,只要應試教育存在,教師考核評審制度存在,這種現象就會一直存在,希望有一天,教育能夠迴歸本真,還教育一片清明。

  • 5 # 蓮兒老師

    不太認同時常拖堂、占課的老師,自己也很少做這類事。

    01

    當然,與那些踏著下課鈴聲走的教師相比,這些老師的教學積極性,對工作的認真態度,應該肯定。常常見到,鈴聲已然響過,老師還在教室裡,聲嘶力竭地,一遍又一遍地敲黑板。自己沒有休息的時間,學生沒有放鬆的閒暇,還影響了下一節課老師的課前準備。

    02

    如果,一位老師時常拖堂占課,我認為其教學效率低下,教學方法存在問題。

    之所以規定的課堂時間不夠,不外乎以下原因:安排的教學內容過多,取捨不當,比如語文課,這個重點句子要品讀,那個寫作方法要剖析,故事背景說一說,修辭手法講一講,結果是沒有重點,“眉毛鬍子一把抓”,抓到最後,下不了課;有的是教師語言不簡潔,重複嘮叨過多,或者是題外話介入,正課內容還沒展開,紀律問題先講,一講就講了大半節。還有的是擔心班裡的中下生,漏聽了,或者聽不懂,於是像復讀機一樣。而事實上,此時的學生早已“身在曹營心在漢”,教學效果斷崖式下降。

    03

    如果,一位老師時常拖堂、占課,我認為他的心中沒有學生,不尊重孩子的休息權,不關愛孩子的身體,不體諒孩子的心情。

    鈴聲響,學生的思維其實早已飛到教室外,想去看看綠樹、小鳥,想去走廊上會會隔壁班的好朋友,想跳一跳,叫一叫,可是心煩啊,老師還在那無休止的聒噪;焦急啊,寶貴的下課時間如沙漏般逐漸消逝,直到絕望。

    老師拖堂,無視的是孩子的心理、情緒,也因此,在中高年級,被學生們詬病最多的也是這兩樣教學行為。

    總結:一個優秀的老師,不會靠加班加點,以加重負擔、犧牲學生身心健康為代價來提高教學效率。他所專注地,是遵從孩子的心理特點,努力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愛學,樂學,這樣師生皆歡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些人性情高傲、目中無人,這是啥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