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寶寶開始學走路了,彎腰扶著他走路太累,使用學步帶就會方便很多,但是又聽說學步帶會對寶寶身體造成傷害,到底應不應該讓寶寶用學步帶學走路呢?
8
回覆列表
  • 1 # 溫馨5

    如果寶寶的身材比較輕盈靈巧,則早些走路不會對寶寶有多大的影響,若寶寶還沒有達到走路的月齡段,父母就訓練寶寶學走路,這對寶寶的腿腳發育是不利的。嬰幼兒運動功能的發育是個緩慢漸進的過程。

    嬰兒的骨骼組織中含膠質多,含鈣質少,骨質比較軟弱,容易因受外力的牽引而變形。

    若練習走路的時間過早,全身的重量必為雙下肢所承受,由於垂直重力的持續作用,往往使雙腿產生彎曲畸形,甚至形成“X”或“O”形,另外,過早學走路也使嬰兒雙足弓罹受重力壓迫,加之維護足弓部位的肌力又較軟弱,可使足弓漸漸變得扁而平,易於形成“平板足”。

    來說說我家娃學會走路的五個階段:

    我家娃在同一個小區同齡人中,算是較晚開始學走路的,在我的觀念裡,我一直是不讓太早扶走的,什麼學步帶學步車,我家都沒有,基本是順其自然,她想走了才開始學走。

    比她大半月的哥哥10個月就能自己走了。但因為起步比較早,摔過很多次,扶走比較多,到了一歲多時,走路反而沒我家寶寶走得穩。

    1.從爬到站:7個多月時開始爬,從客廳到房間,各種爬。8個多月時,她大姨家小弟弟滿月,看著小弟弟跟姐姐都躺在床上玩,她也在上面各種爬,還想去抱大姨的腿,無意中,我們發現,她扶著大姨的腿自己站起來了。

    2.從站到蹲到扶走:11個月時,自己能蹲下撿玩具,然後又站起來,不用人扶,這個時候,已經能扶著東西行走了。我們家都個高個子,彎腰扶著寶寶走路是件特別累的事,所以一般都是讓寶寶自己扶著茶几,電視櫃來回走,她想要什麼玩具,自己扶著走過去拿,當然,這個時候不能急,遇上比較想要的東西,她還是會趕緊趴下,幾下就爬過去了。

    3.短距離獨走:11個半月,寶爸寶媽在客廳各站一處,拿著寶寶喜愛的玩具,鬆手讓寶寶獨立走過去,經過幾天的練習,從客廳這頭到那頭,然後從客廳到房間(要轉彎)。

    4.自己穩步獨走:過完週歲生日後,慢慢可以獨走了,也不讓人牽。

  • 2 # 南星半夏時光機

    不是很建議用學步帶學走路!

    首先確認下小孩多大了?有想走路的意向嗎?有時候很多家長覺得小孩要走路了而去要求小孩走路,這樣會導致小孩厭煩走路就更加沒法撒手了。

    自然有些小孩是我自願走路,看到別的小朋友蹦蹦跳跳自己也想去走路,所以這學起來就很快樂了!

    再來說下學步帶,學步帶是家長牽著小孩後面防止他跌倒的作用,也可以說要控制平衡,但是事實上並不能如此。家長拉著學步帶小孩容易向前傾更加沒有平衡感,並且長期以往的話養成的走路姿勢不好看,有點前傾的樣子。另外很多用學步帶會勒到小孩的脖子以及胸前,因為往上或者往後拉著學步帶都是會拉扯到小孩衣服。而且小孩要走的階段大人這樣拉著也是很累,有力使不上又要跟著。

    那麼問題來了,小孩學走路我們怎麼辦呢?

    分享下我家小孩的例子:

    1 老大女兒,一歲時是奶奶帶著用學步帶自己拉著有,走幾步就不想走,但是看到小朋友蹦蹦跳跳的她又想走但還是走不了幾步,為此他奶奶很頭疼了,天天唸叨為什麼不會走路。後面我自己帶著用手牽著跑樓梯,這樣腿部就很有力量了,平常在房間靠牆走或者家裡沙發摸著走,不到一個月就完全能有了而且走到小跑之間也就是花了兩個月。這能說明她腿部有力量,平衡感好。但是前期完全被學步帶給耽誤了。

    學走路有很多種方法,有扶著牆走,抓著沙發走,大人牽著手走,放個玩具引誘她有,爬樓底鍛鍊腿部肌肉都是可以的。大人千萬要用心,不能因為腰痛累就想依賴更好的器具,這點是不建議的。

    認可我的觀點就給個贊吧,愛你們哦

  • 3 # 正大氣象

    還是用手,能讓孩子感覺到自己,自己也能感覺到孩子。給孩子以安全感,更重要的是給自己一種參與感和榮譽感。說真的,我看到的是結果,而沒有經歷從不會走到會走這個過程。其實對自己來說,是很遺憾的。不要一時找省勁而錯過孩子陪你的這幾年。為人父母,不就是為了付出和欣賞。學步帶還是不要了。

  • 4 # 凡凡Ava

    我是二寶媽媽,我家兩個寶寶走路的時間都比較晚。大寶是1歲3個歲學會走路,小寶則是1歲5個月才放手邁開第一步。

    每年帶兩個孩子去體檢的時候,保健科的醫生都建議我不要隨便給寶寶使用輔助的學步工具。因為很多學步工具不僅不能幫助寶寶早點學會走路,還有可能造成安全隱患,假如長期使用還有可能引起寶寶的步態異常現象。

    以下除了學步帶,我還對幾款常見的學步工具做了一些分析:

    學步帶

    兒保科醫生建議我沒必要給寶寶使用學步帶,因為學步帶同樣容易使寶寶誤以為走路只需要踮起腳尖。

    在寶寶腳部力量不夠的情況下,更多的是靠學步帶的拉力支撐,寶寶容易走起來東倒西歪,不利於腿部力量的掌握還容易踮起腳尖走路。當寶寶腿部力量足夠的時候更沒有必要使用學步帶,因為學步帶阻礙寶寶對走路時平衡感的學習。

    等寶寶腿有力了我們稍微彎腰跟寶寶一起練習走路,不但是一次很好的親子互動,還能幫助寶寶更早邁出第一步哦。

    學步車

    每次家裡來長輩看到大寶滿地爬都會善意提醒我可以給大寶買部學步車了,看來寶寶使用學步車練習走路在上一代人的思想中是根深蒂固的。但是現在的媽媽們開始都意識到學步車的危害,學步車也沒有以前那麼普遍了。

    學步車不但不能使寶寶提早學會走路,還有可能造成寶寶腿部變形以及步態發育異常。因為寶寶坐在學步車時只要踮起腳尖就能夠快速滑動,使寶寶誤以為走路是用腳尖走路。當寶寶脫離學步車的時候也會習慣性用腳尖走路,造成腳底受力不均勻。

    坐學步車裡的寶寶只要稍微腳尖用力就可以快速滑行,但寶寶就幾乎不懂得如何去控制速度,所以很多事故發生於學步車的速度過快導致翻車或者大力碰撞到障礙物。

    學步推車

    大寶學走路期間他爸爸買了一款學步推車,但我在大寶學步期的時試用過幾次之後果斷收起來了,因為這種推車更容易引起事故。

    學步推車的輪子是滑動的,學步期的寶寶根本不會用手去控制車子的滑行距離,往往是猛的往前推導致摔倒。另外寶寶扶著推車手柄時完全是上輕下重的狀況,家長必須在旁邊扶穩車身才不至於造成推車翻轉。

    所以寶寶在使用學步推車學習走路的時候家長必須在寶寶身邊穩住車身慢慢推行,還必須要寶寶對車特別感興趣的時候才願意推車走幾步,大部分情況學步推車都是閒置的狀態。

    等大寶學會走路之後我再把這款推車拿出來給他玩,但它已經不是一款學步工具了,而是一款普通的推車玩具。

    妞妞車

    另外我還想說一下上圖的這款扭扭車,很多寶寶都喜歡坐這種扭扭車,但這種車的安全隱患卻不小。

    有一次我去朋友家做客,朋友的寶寶還不會走路,但卻能坐在扭扭車上用腳蹬地緩慢前行,當時朋友還很自豪地說寶寶不會走路就先學會開車了。朋友的話剛說完她寶寶就用力蹬地車一下子使車速度過快,手又沒有抓緊方向盤,整個身體因為慣性往後仰。幸好我在身邊看著立刻過去接住寶寶,不然就是頭先著地了。

    這款扭扭車設計的時候使用了離心力,不需要用腳蹬,只要扭轉方向盤車子就會前行,根本不適合學步期的寶寶。因此一歲多的寶寶還不能把握好平衡感,手容易脫離方向盤,身體也容易慣性往後仰而引起事故。

    個人建議3歲之後才讓寶寶玩這款扭扭車,並且有家長陪同。

    當寶寶從爬行到邁出第一步的時刻,是寶寶成長當中的一件激動人心的事。不管學會走路是早還是晚,給予更多的耐心和等待,才是我們應該做的。與其焦急的和其他孩子比較,不如專注陪伴自己的寶寶,和寶寶一起經歷學步之後的喜悅和成就。

  • 5 # Ann嘖嘖

    可以用。

    剛開始可以鍛鍊寶寶自己扶走,扶著沙發,床邊等,這樣他會更加小心,也不會那麼著急(走的太快會摔);後面可以藉助推行的學步車,學步帶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時候開始準備待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