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舒暢媽媽就是我
-
2 # 芝媽開花
蛋黃營養豐富,很多媽媽會選擇在寶寶4~6個月的時候給寶寶新增蛋黃。如果混合餵養,可以先嚐試給寶寶吃比較容易消化的米粉,如果寶寶可以接受輔食了,再慢慢嘗試新增蛋黃。如果是純母乳餵養,可以在六個月後需要新增輔食時再新增。六個月後寶寶從孃胎裡帶來的鐵基本上消耗得差不多了,蛋黃中鐵含量高,可以有效幫助嬰兒補鐵,蛋黃中還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卵磷脂,可以促進寶寶大腦發育。此時吃蛋黃還有利於鍛鍊寶寶的吞嚥能力。 新增蛋黃應遵循輔食新增的原則,由少到多,新增時先將 1 個雞蛋煮熟,取 1/4 個蛋黃,碾成粉末用溫開水調成糊狀即可。連續觀察三天吃了蛋黃後的消化情況,若大便正常,可將蛋黃從 1/4 加至 1/3、1/2 個,再觀察 1 周,如無異常反應,則可加至 1 個整蛋黃。在新增蛋黃的過程中,如出現消化不良,可暫時停止,待大便正常後再少量增加,不能操之過急。
-
3 # 喵嗚做輔食
蛋黃中的鐵、卵磷脂、VC等含量非常豐富衾,這些營養物質也是寶寶身體生長所需要的,所以很多媽媽在孩子新增輔食後會蛋黃也是媽媽們常給孩子新增的輔食種類之一。
我寶在7個多月的時候我開始給她新增蛋黃了。也有很多寶媽在6個多月時候就給寶新增蛋黃,我會稍晚一個月一是因為我家寶6個多月時候正在溼疹我怕此時新增蛋黃引起面板過敏或者溼疹更厲害;二是因為寶的腸胃比較弱消化功能差,蛋黃又屬於不太好消化的食物,所以給新增的晚了一些。
剛開始新增蛋黃後的前一兩週,每次也只是適量地餵養幾勺很少吃下整個蛋黃。每次吃完後觀察孩子是否有過敏情況、有無便秘不消化等問題。沒有出現不良反應後才繼續給孩子新增,到後面8、9個月時候就開始吃整個蛋黃了。
-
4 # 卓理超人
混合餵養的寶寶可以4個月之後新增輔食,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可以6個月之後新增輔食。母乳6個月之前是最有營養的,是寶寶最好的食物。新增輔食可以從米粉和蛋黃開始。】
-
5 # 營養百事通
記得20年前女兒出生的時候,提倡的是4~6個月開始新增輔食,而那時候輔食的第一選擇就是蛋黃,雖然也有米粉,但是並不知道那時候的米粉裡面是不是強化了鐵,所以也就覺得蛋黃要比米粉好。 從開始的黃豆粒大小,逐漸增加到1/4,再到1/2,慢慢的就可以吃到一個了。幸運的是並沒有出現過敏的現象。
如今在最新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議,純母乳餵養要6個月,6個月後開始新增輔食,而首選的輔食並不是“蛋黃”而是“加鐵米粉”,因為嬰兒身體內儲備的鐵不足以滿足6個月以後的需要了,所以增加輔食中“鐵”的攝入就顯得尤為重要,而蛋黃是貧鐵食物,所以不能作為首選。 新增蛋黃最好的時機應該是在7個月後,由少量開始,觀察有無食物不耐受及過敏現象,如果沒有不適反應,逐漸增加,到9個月時可以達到每天一個蛋黃或一個雞蛋。過早新增或過晚新增都有可以增加過敏的風險。
-
6 # 爸爸不講理
寶寶吃蛋黃,建議推遲到8~9個月前後比較科學。
寶寶新增輔食的時間,世衛組織推薦在寶寶6個月齡,中國家庭有時候提前到4個月。實際上這種按照月齡劃分並不完全準確,因為每個寶寶的發育程度不一樣。
那麼怎麼判斷寶寶需要新增輔食呢?我的建議是這樣的:1,糾正月齡滿4個月以上。糾正月齡,就是實際月齡減去早產的月齡,打個比方:寶寶6個月了,但早產3個月,糾正月齡就是3個月,這就不適合新增輔食。
2,寶寶挺舌反應消失;
3,寶寶每天奶水總量超過900ml仍然沒有滿足感,仍然要不停地喝奶;
4,寶寶看到粑粑麻麻吃飯的時候,有眼饞的動作和表情,不斷吞嚥口水,或者有要吃的動作並開始哭鬧;
5,寶寶能自由抬頭並能很好地控制頭部,將寶寶抱起坐好時寶寶上肢能自由環抱於胸前。
如果寶寶具備以上5個條件,說明寶寶已經可以新增輔食了。
寶寶第一口輔食不是蛋黃!以往寶寶體檢時通常醫生會建議寶寶新增輔食時選擇蛋黃,目的是給寶寶補鐵。但現在已經不推薦這樣做了,原因如下:
1、蛋黃的含鐵量雖然不錯,但是蛋黃的吸收率太低,大概只有3%左右。如果按照中國營養學會的要求:0~6個月的寶寶每天需要鐵含量0.3mg,7~12個月每天11mg,減去母乳當中0.6~0.9mg的鐵含量,那麼寶寶1天要吃多少蛋黃才能補回來呀?這明顯不科學嘛!
2,現在的高鐵米粉已經是強化鐵配方,相比蛋黃的含鐵量更科學更利於寶寶吸收。所以,高鐵米粉現在被推薦為寶寶的第一口輔食是有科學依據的。蛋黃的補鐵的作用反而不重要了,因此現在不推薦用蛋黃來給寶寶補鐵了。
蛋黃為什麼建議推遲到寶寶8~9個月齡,與預防寶寶過敏有關。寶寶月齡越小,其腸胃消化功能越不完善。尤其是寶寶的腸壁肌還很薄弱,食物很容易穿透腸壁肌的薄弱環節滲透進入血液,從而誘發寶寶過敏。更何況雞蛋本身就是高致敏食物,在兒童過敏食物中排行第一位,佔到35%左右。
因此,如果寶寶過早餵食蛋黃出現皮疹、血管性水腫和充血,並伴有嘔吐、肚子痛、脹氣、失眠、哮喘、或哭鬧不止等症狀時,應該立即停止。
不過有一點媽咪們可以放心,一般來說隨著寶寶胃腸功能的提高,1歲之前對蛋黃或雞蛋過敏的寶寶到了5~7歲時過敏症狀就會自動消失,這一比例佔到90%以上。當然也有一部分寶寶直到成人之後仍然對雞蛋過敏,這關乎個人體質上的差異,難以改變。
-
7 # 育學園
無論是美國兒科學會還是《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都推薦應該在寶寶滿6個月後再新增輔食。
寶寶的第一口輔食,建議是富含鐵的嬰兒營養米粉。而蛋黃,建議寶寶滿8月齡後再新增,蛋清宜在寶寶滿1歲後新增,同時,新增時要密切觀察寶寶有無過敏反應,比如腹瀉、嘔吐、溼疹等等。
這是因為,寶寶的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全,過早新增雞蛋,不僅可能引起寶寶消化不良,甚至還有可能引起寶寶過敏,對寶寶的生長髮育不利。
另外,給寶寶新增雞蛋時,我們建議從四分之一個蛋黃開始,若寶寶接受沒有問題,再以四分之一為單位逐漸增加至一個雞蛋。
題目中4個月的寶寶,建議母乳餵養至滿6個月後再新增輔食,8個月時再嘗試新增蛋黃。
-
8 # 豌豆媽媽育兒
寶寶幾個月可以新增蛋黃,看了題主的問題,寶寶是四個月,建議最好不要這麼早開始新增蛋黃。
我個人的建議,蛋黃應該是在孩子已經新增輔食一兩個月之後再開始新增。這個時候,孩子已經開始新增輔食,她的腸胃也已經適應了米糊和各種蔬菜、並且很少出現過敏的情況下,父母可以嘗試給寶寶新增蛋黃。
為什麼需要等到已經新增輔食之後才能開始嘗試新增蛋黃,這是因為蛋黃第一不好消化,第二,雞蛋是容易過敏物質。
因為蛋黃不好消化,過早的給孩子新增可能會給孩子的腸胃增加負擔,也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所以需要等孩子的腸胃適應輔食新增之後再來新增。
雞蛋屬於易過敏的食物,如果孩子新增輔食偶爾出現過敏的情況,那麼新增蛋黃之前一定要慎重。因為孩子的過敏情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腸胃功能不完善,伴隨著孩子月齡的增加,過敏現象也會好轉,所以新增蛋黃最好等到孩子新增輔食一段時間之後。
那麼究竟幾個月來新增蛋黃呢?建議寶寶輔食新增兩個月之後嘗試,我女兒是8個月開始新增的,每次新增可以從四分之一個蛋黃開始,逐漸增加。一開始可以把蛋黃拌在米糊中或者周裡,不要直接給孩子吃蛋黃,容易被噎到。
-
9 # 醫教寶育兒助手
國內外公認的新增輔食都定位6個月,當然這個數值是可以有一定波動,波動範圍一定是“不早於4個月,滿6個月”
由於寶寶還處於發育不完全階段,過早新增輔食寶寶消化不良,其次也會增加食物過敏的風險。
目前國內外的嬰幼兒餵養相關指南都將蛋黃排除在嬰幼兒輔食首選列表中,這是由於雞蛋中含有一種被稱為“類卵黏蛋白”的成分,該成分對早期寶Bora說容易導致出現過敏,該物質雖然是存在於蛋清中,但由於雞蛋被煮熟或散黃後,可以從蛋清中迅速擴散至蛋黃,過多的攝入“類卵黏蛋白”就是導致嬰幼兒過敏的主要原因,因此,把蛋黃排除在首選輔食中。
米粉才是寶寶的輔食首選,作為寶寶最容易吸收的糊狀食品,在新增輔食應該遵循輔食新增原則,從一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由少到多,循序漸進。
不要操之過急,也不要過量餵養,在中國過度餵養是比較嚴重的,經常把小寶寶養成小胖子,在餵養過程中不可過分為寶寶做主,避免選擇過多高能量的食物,還有注意飲食清淡,別總拿大人的口味來評判寶寶的口味,清淡飲食很重要。
每給寶寶新新增一種食物時,應該觀察寶寶是否出現嘔吐、腹瀉等不良反應,懷疑出現過敏,應立即停止,改換其他食物,避免3個月以內再次給寶寶嘗試該食物。
若要改寶寶新增蛋黃,初次應該嘗試拇指肚大小的量,確認沒有不良反應後,才能逐漸增加,一歲後的寶寶每天雞蛋的攝入量也不能超過1個,過多隻會引起寶寶消化不良。
觀察不良反應:寶寶食用後面板無出現皮疹、嘔吐等過敏現象。
-
10 # 鄔家二小
建議把蛋黃新增放在米粉、菜泥、果泥、肉泥之後,寶寶矯正月齡8個月後慢慢新增比較好。
蛋黃在寶寶8月後新增
我家長輩4個月的時候就吵著給寶寶吃蛋黃,喝肉湯,開葷,但是,4~6個月的寶寶腸胃還很虛弱,過早的吃蛋黃容易消化不良。
我家大寶是6個月新增輔食,米粉、果泥、菜泥適應都挺好,之前純母乳,7個月的時候開始⅓個蛋黃開始嘗試,8個月增加到整蛋黃羹,出現反吐現象,甚至某次逛超市,吐得寶寶整個臉都是蛋糊,我整件上衣都溼了,嚇得我把蛋黃停了半個月再半個蛋重新新增。
注意8個月為矯正月齡儘管很多朋友告訴我,6個月前,她家小孩就對蛋黃吸收很好,但是從消化吸收、食物過敏角度考慮,都建議蛋黃新增不要操之過急,最好8個月後慢慢嘗試。
向我家大寶這樣36周的早產兒,8個月大對蛋黃的吸收效果都不太好。所以,按照8個月的矯正月齡,再往後推延1個月更好!
-
11 # zhangyy小胖子
母乳寶寶最早要6個月才可以加輔食的。蛋黃的話建議8月以上新增,不過也要根據寶寶的實際情況。有的寶寶呢,如果有些貧血,可以早點新增,及時補充鐵。不論何時新增都要觀察消化情況,是否出現過敏現象。蛋黃加到米粉粥裡,蛋黃羹,蛋黃麵條,寶寶都可以吃的。
-
12 # 愛豆育兒
你好,我是章醫生,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如果寶寶6個月了並且已經新增輔食了,就可以新增蛋黃了。蛋黃從1/4開始餵養,等寶寶適應一段時間後,再新增至1/3~1/2,漸漸吃到一個。家長需要注意的是首次餵食物時,決不能因為寶寶還想吃而喂的量增加,否則易導致次日寶寶因腸道不耐受拒絕食物。
-
13 # babycare官方
雞蛋雖然營養很豐富,但也是一種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4個月的寶寶腸胃都還比較脆弱,所以是絕對不可以新增的。
最好是在滿7~9個月再新增蛋黃,自1/4個逐漸增加至1個。如果發現寶寶沒有出現過敏現象,在逐漸的新增。等寶寶滿8個月之後在加入蛋清。在寶寶吃了蛋黃之後發現過敏,就不要在給寶寶新增,可以選擇魚肉等食物代替。
還有,記住,沒有煮熟的雞蛋也不能給寶寶吃。
ps:如果是早產出生的寶寶,吃雞蛋的月齡應該在往後推延哦~
而且作為寶寶的輔食,也不應該新增的過早,最好是從滿6個月開始新增輔食。
應該新增精細的穀類食物。新增輔食的順序最好為:穀類食物,含鐵量高的米粉;
蔬菜汁/泥和水果汁/泥(先蔬菜後水果);
動物性食物(順序為蛋黃泥、魚泥、全蛋如蒸蛋羹、禽、畜肉泥/肉末/肉鬆等)。
給寶寶新增的所有輔食,應該先觀察是否有過敏或不適的現象,若沒有,再接著新增。
回覆列表
有研究顯示,母乳對於過敏的預防作用較為輕微,更有效的做法可能是在合適的時機引入輔食,最早不早於4個月,最晚不遲於8個月,食物的多樣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寶寶。
寶寶會在4-6個月做好新增輔食的準備,建議第一口輔食從高鐵米粉開始,考慮到6個月以後的寶寶對鐵的需求量增大,也建議儘快新增肉類。
父母無需按照特定的順序新增輔食,新增種類向家庭餐桌靠攏即可,但最最重要的是遵循一次一種、少量增加的原則。一次新增一種新的食物,觀察2-3天,確定寶寶沒有過敏反應之後再新增下一種,尤其是雞蛋,蛋黃和蛋白要分開新增,引入時新增純蛋黃,1歲後新增蛋白,在蛋黃新增時,要保證熟蛋分離,而不是在雞蛋還是生的時候把蛋白和蛋黃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