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上淺帶男雙胞

    失去父母的孩子,很多外表看似Sunny,其實大多數都是內向的,內心的孤單是什麼都無法撫平的,害怕失去,害怕孤單,內心沒有靠山,沒人可撒嬌,有些時候底氣不足,有些自卑,受到打擊要過好久才能恢復,和人相處什麼滋味都嘗過,可以說閱盡人生百味。因為我們只能靠自己,這個世界不同情弱者,只會讚揚強者.能成大事者都需要各種各樣的歷練,有了這些經歷之後,遇到再大的困難也都能淡然一笑了。沒有人愛,是想磨練你的秉性,是讓你感知愛是一種很偉大的情感,從而懂得珍惜,做到大愛及人。即使經受了磨難仍保持一個善良樂觀的心態,人生就一定會精彩無限,就像鳳凰涅槃一樣。

    而對老一輩來說,可能會心涼,人生最悲就是白髮人送黑髮人。幼無所依,老無所養的場景。一般白髮人很難接受這個事實,特別是過節時會流淚滿面。

  • 2 # 寶蓋下面一群豬

    父母去世給人帶來的影響真的很大,會讓人覺得孤獨和無助。別人怎麼想我不知道,但我真的很想他們。

    也許我是小女兒的緣故,我和父母的感情很深,因為我前面有四個哥哥,父母對我很寵愛。七十年代末的農村,計劃生育剛剛實施,母親生下我之後,農村的計劃生育政策開始嚴格起來,我真的很幸運!母親生下我時三十九歲,父親四十六歲。我是他們的寶貝女兒,父母是我最摯愛的人。我二十五歲結婚時,母親六十四歲,父親七十一歲。這在別人看來很稀奇,但我當時覺得很正常,沒有什麼奇怪的!等到父母去世了,才後悔自己沒有好好珍惜他們健在的日子。母親心臟一直不好,她生病那年我家大寶兩歲,正是黏人的時候。我把他託付給婆婆,回家照顧母親。母親昏迷了一天一夜,醒來後又便秘,難受的直哼哼。用了開塞露也不行。我看她難受,就用溫水給她洗洗屁股,又把手洗淨,給她一點點把大便摳了出來。但母親最終在一年後離開了我,我除了難過還有恐懼,莫名的恐懼。但哥哥們的心情似乎和我不一樣。母親去世之後,我成熟了許多,對父親也更加照顧。父親在二哥家和我家住的最多,我們都很孝順他。因為和我在一起的時間長了,我們的感情也更深了。父親是八十歲的年紀去世的,當時他說想喝一碗麵條,但他的病情不允許他吃飯。醫生全力救治,父親還是走了。我後悔沒有給他做那碗麵條,它成了我心中永遠的痛!也許是渴望親情,也許是兄妹情節太深,也許受母親生我的勇氣影響,意外得知自己懷孕後我選擇了生下他。雖然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也很大,我都會努力克服它。每年的七月十五是回家給二位老人上墳的日子,因為二寶太小我回不去,但我會讓二哥替我買些紙錢給他們,這個夏天有點熱,希望父母在天堂安好。

  • 3 # 明天更會好42

    我的父親走了感覺自己心裡空落落的,有點啥事沒有地方訴苦,母親健在也很關心我的,父母的愛一樣,也不一樣,各有各的好出。

  • 4 # 星座圈兒

    首先,人的精神肯定會到崩潰的狀態

    可能會一蹶不振

    接著,有些人會正作起來

    因為他知道自己的責任更大了,不該一直這樣

    父母也不願意看到他這樣

    希望所有經歷過類似痛苦的人,都快點正作起來,加油!

  • 5 # 東昇西落

    父母去世是人一生中最悲痛的時候,所以對人的影響也是巨大的。面對這樣的事情,有些人化悲痛為力量,變得更加堅強,生活也越來越好,有些人卻走不出悲痛的陰影,沉淪下去,生活也越來越糟。

    父母去世帶給人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上。

    一,父母是世界上最親的人,所以父母離世短期內會給人巨大的打擊,巨大的傷痛感。會讓人感覺到孤獨、沒有家的感覺,沒有安全感的感覺,頓時感覺生命的殘酷,時光的短暫。

    二,父母的離世,會讓人更加的堅強。無論何時,只要有父母在,都會感覺到一種依靠,父母就是孩子心靈的港灣,困了痛了都可以向父母述說。父母離世後,所有的事情都必須自己去面對,沒有誰可以幫助你,所以必須要讓自己更加的堅強。

    三,父母離世,讓人更加的有責任感。父母在的時候,看父母在維持大家庭,自己只需要照顧好自己的小家庭,而父母離世,就需要米去承擔父母的責任,在照顧好自己的小家的同時,也要照顧好大家。

    四,父母離世,讓人更加的珍惜健康、珍惜時光、熱愛生活。身邊最親的人的離世,往往會讓人感嘆生命的無常,人生的短暫,所以會更加的注重身體健康,更加的享受生活。

    父母的離世,是每個人不得不面對的事,也是無法改變的事情,要以良好的心態去面對。作為子女,不要因為父母的離世而傷痛欲絕,我們要做的就是,趁父母在的時候好好的去孝敬他們,做到我們作為一個子女應盡的義務。傷痛過後,要及時的走出來,愛自己、愛生活,也是表達對父母的一種愛。

  • 6 # 聽說吧心理諮詢

      死亡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沉重的,死亡總是與恐懼、悲傷、無助、絕望、痛苦關聯起來,不僅影響著當事人的心理,也會影響著身邊親密的人。在臨床中,經常會發現很多臨終陪護者因親人的去世而產生心靈創傷,彷彿自己的一部分也隨之而逝。而且,這種消極的情緒會伴隨陪護者相當長的時間,甚至會影響其一生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

      案例一:至親逝世,陪護者從此覺得不配擁有幸福

      A女士因經常失眠、焦慮、人際關係緊張、工作不順而在家人的鼓勵下走進心理諮詢室,經過詳細的溝通交談,最終找到她的心理癥結所在。

      原來早年A女士父親生病住院時,作為家族中經濟實力、處事能力最弱的子女,因工作清閒,有更多的時間、精力可以照護病床前。於是在近一年時間內,她都以醫院為軸心,一直陪護在生病的父親身邊,負責與醫院、醫生、其他家庭成員所有的溝通聯絡。

      某晚父親半夜醒來,不忍叫醒女兒,自行小心翼翼地繞過女兒的陪人床走向洗手間,結果不慎摔倒受傷,誘發心臟病並不治身亡了。父親的去世,令A女士心懷內疚,同時也倍受親戚們的指責,大家都怪她沒有盡好照護的責任。另一方面她也因與父親的關係過於緊密,父親遭受痛苦而離逝,讓她覺得自己也不配享受幸福,不能重新過上好的生活,工作中不少有可能獲得的升遷機會也無緣無故放棄了,陷入自責、自怨的情緒難以自拔,導致一系列心理障礙而不得不求助於心理諮詢的幫助。

      案例二:害怕求醫,更恐懼疾病遺傳魔咒

      原來B女士8歲時,父親便因胃癌病故,從確診到病逝,前後不足半年。那段時間她一放學便到醫院陪伴父親,看著父親身體每況愈下,一點點走向衰竭、死亡,最後渾身插滿了管子,臨終時連話也說不出來。她因此對醫院也充滿了憤怒和怨氣,覺得醫院無用、醫生無能才難以救治父親,導致父親死亡,白大褂的身影、消毒水的氣味,都令她在醫院裡如坐針氈。而另一方面,父親的離世令她感到生命的脆弱與無力,總覺得自己也會遺傳患上胃癌,在是否求醫中苦苦掙扎,經常做噩夢,夢見自己患病後跟著父親一起走向死亡。

      案例三:被拋棄感,源於應激期重大生活改變

      C小姐婚後對丈夫有很強的依賴性,但又總覺得家婆在干預自己的小家庭,婆媳關係緊張,甚至影響了家族生活。

      經諮詢後發現,原來C小姐11歲時,母親發現患上肝癌,於是被送往省城大醫院住院治療,C小姐也被轉學到省城,邊讀書邊陪伴在側。半年後母親去世了,父親很快在另一城市再娶了,而C小姐則繼續留在省城的重點中學讀書,寄養在孃家的親戚家裡,過著一種寄人籬下的生活。

      孤苦無助的她對母親既依戀又怨恨,覺得母親不愛惜自己的身體才生病,覺得被母親無情地拋棄了。她對母親臨終前後的記憶也是模糊不清的,在內心深處,總不肯承認母親已經徹底離開人世。因此,在與他人的親密關係中,缺乏安全感,粘連特別緊密,同時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與稍為年長的婦女相處困難。

      心理諮詢結語:告別才能帶來新的開始

      以上案例,雖然各自的表現有所不同,但究其原因,都是來訪者在經歷了至親死亡後,因沒有得到及時的心靈療愈或合理的生活安排而引致的心理障礙。

      在病床前,通常承擔起照護病患的陪護者,都是家族成員中業餘時間相對較多、地位相對弱勢或弱小的人,他們內心本來就不夠強大。而在陪護親人的漫長過程中,與死者的感情甚為緊密深厚,長期與衰弱、絕望、死亡親密接觸,並承擔醫患溝通的重要責任,而一旦親人病逝,又要承受喪失的痛苦,內心更需要來自親人的強大支援和安慰。

      在面對親人即將病逝的過程中,需注意做好以下的事項:

      1、家族成員應輪流承擔親人照護的責任,而不要將陪護的主要責任都壓在最弱勢的成員身上。有些家族是以“有錢出錢,沒錢出力”的原則來彼此盡孝的,但這種安排既不能成為慣式,更不應成為出錢者對陪護者的居高臨下,無論有錢沒錢,都應以病床前的盡心照護作為對親人最好的孝道。

      2、對於一些重大的醫療決策,最好是家族成員集體討論,共同承擔後果,不應事前互相推卸、事後互相指責。除了不能將責任都推給陪護者來承擔,也要理解和包容陪護過程中出現的意外,所謂“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畢竟陪護者並非專業醫務人員,有些意外確實也是很難避免的。

      3、及時做好陪護者的心理疏導,患者去世後,陪護者要將心中的糾結及時向親人或專業心理醫生進行傾訴,疏解內心的壓力,要明白,導致親人死亡的根本原因是疾病本身,死亡或者可以理解為親人飽受疾病折磨後的一種解脫,最好的告慰逝者的方式便是過好自己的生活。

      4、做好死亡的告別儀式,讓親人們相聚一起,追憶和緬懷死者的生平,寄託哀思,並衷心感謝陪護者最後的傾心守候,讓生者更有力量面對未來的生活,關愛自己的健康,擺脫對死亡的痛苦和恐懼。

      5、對於年幼的孩子,失去至親後不宜急劇變換生活環境或發生重大的生活改變,在適應期內親人應更多陪伴身邊,給予安撫和愛護,教曉他了解死亡、接受死亡並學會告別死亡,避免創傷後的應激障礙影響孩子日後的心理健康。

      另外,作為同樣守護患者生命至最終的醫務人員,也應充分理解家屬的心理變化,給予耐心的解釋。主治醫生要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權威性,承擔起相應的醫療責任,莫將所有的治療決定和生死一線的壓力都交由弱小的陪護家屬。如果時間許可,儘量多召集幾位家族核心成員一起當面溝通。醫生要讓陪護家屬明白,無論作出怎樣的抉擇,都是可以理解的,都不是導致親人死亡的直接原因;無論由誰來跟醫生溝通,所有的責任都是醫患雙方共同承擔的,即使病情愈後不良,簽字人無須揹負內疚感,儘量減少陪護者的心理負擔。

  • 7 # 使用者6809227242002

    我的爸媽在今年3.15日離開了我們,我從此沒有了依靠……我太依賴你們了……今天過端午節,看到到處都是人山人海的,我的爸爸媽媽你們在那裡!生命真的很脆弱……

  • 8 # 使用者7027705860411

    我媽媽給我添麻煩,我也想起媽媽就流淚滿面,因為再也看不到再也摸不到了,媽媽好想您下輩子投個好人家,再也沒有病痛折磨。一路走好!

  • 9 # 正義凜然溪水g0

    父母去世的時間段是不一樣的,其給子女的影響也是大有不同。

    一、父母高齡去世。就當今來說,父母在八十多歲的時候,患病治療一段時間,後來去世。這是很正常的人生老去。兒女不會太悲傷,也不會對兒女以後的生活有什麼影響。

    二、父母在年歲不大的時候去世。如有的父母因意外去世的,如車禍、工傷、突然病故。這樣的父母年紀並不大,在四、五十歲的時候去世。其兒女還沒有成人,單親家庭會給子女帶來巨大的精神打擊。使得他們生活艱難,有著缺少依靠的感覺。

    三、久病、高齡老人去世。久病、高齡的老人,有的在床上躺了十多年,一直靠自己的子女來照顧,兒女被累得不行。最後老人去世,老人享福了,子女也解脫了。

    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夠健健康康的生活,給自己一些時間來孝敬父母。但是能隨心所願的事情,是可遇不可求的。

    願天下老人家健康快樂,願子女們都是孝心常持。

  • 10 # 夢裡花落小艾

    我母親今年4月25日離開了我們。最後這兩年她身體越來越差,三高,腦梗過後,慢慢地不能走路了,坐輪椅了,右手不能吃飯了,需要穿紙尿褲了,我們兄妹六個輪著照顧她。總想讓她舒服點。

    可是她老人家還是離開了我們……

    最讓我不能釋懷的是我被困在上海,沒能回去送送她老人家,讓我崩潰……

    我媽1940年的,也算高壽了,可是我一想起來就心疼。她孤零零的一個人,睡在那冰冷的地下,眼淚就止不住。總覺得她應該是會永遠陪著我的,老去是別人家的事……

    現在離滬還是不自由,最低7+7,煎熬中……好想回去祭拜老媽,陪陪老爸啊!

    不知道踏進爸媽那個院子時會是怎麼樣的心情,再也找不到那個熟悉的身影了,再也聽不到她喊我的名字了,我想我會痛哭流涕……

    媽媽,我還是好想你……

  • 11 # 獨一無二的睡蓮

    父母去世後會感覺世上再沒人心疼自己了!感覺無依無靠!

    在世上只有父母的愛是最無私的!最真誠的!

    許多家庭因父母去世為爭遺產而大打出手,傷了和氣。兄弟姐妹之間的關係也慢慢淡了!

    父母在家就在,父母去世家也就沒了!

  • 12 # 弄不清的人心

    我父親去世三年了,總是在生活中感覺丟掉了什麼?!過去閒時想著回家,想帶什麼吃的?用的,穿的。現在回家次數增加,想母親心情可孤獨?又怕回家,怕看到沒有父親的家。半夜會醒來問自己:爹真的去了?一輩子可能永遠會從心底忽然疼痛,自己永遠沒有父親了!會流淚悲傷,逢年過節會無精打采,心情失落無聊!發脾氣愛生氣想哭泣,常嘆氣。只要你有空閒,父親就會進入腦子,佔了所有腦子揮之不去,向現在一樣傷心從心底升起,爹的一切苦難向電視劇一樣,展示在腦際。行路時看到老年人,你會馬上想到老爹。

    看到父親,爹,爸爸的字型,你會嘆氣傷感,會說一句:原來失去就失去了,時光不會倒流了。

    父母的一生經歷,伴著你以後的生活!思念不斷!孤獨的心靈不斷!沒有歸屬的想法不斷!

  • 13 # 故事從70年代說起

    我母親從病發到去世只用了半個小時,我很愧疚,母親一輩子幹農活,去世前的那半個小時她也在老屋門前曬稻穀,記得當時大哥給我電話我正在順德樂從帶客戶,大哥說母親在醫院搶救,我想和母親說話可電話裡只聽見了她一陣陣的嘔吐聲,才過了一會,大哥說母親已經去世了,我眼淚一下就流了下來,那一刻我感覺到了沒有母親的孤獨,那一刻我也感受到了人生的無常

    我母親去世後沒多久我父親就癱瘓了,他在床上整整躺了9年,前面三年,我用了很多錢給父親看病吃藥,因為我想讓父親重新站起來,可是父親並沒有站起來,癱瘓在床的他變得消瘦無比臉色慘白,我在廣州闖蕩,那時父親就靠幾個哥哥輪流照顧,我知道哥哥們都各自有家,他們也有自己的壓力和責任,所以那個時候我儘可能用錢去安慰他們,讓他們好好的照顧父親,那個時候我對所有的侄輩們也是來者不拒,因為我無法回家照顧父親,給錢,對他們好,這是我唯一能做的也是他們最在乎的方式。

    父親癱瘓那些年,我年年回家,只要接到家裡電話說父親病危我就會立刻啟程回家,這樣來來回回了無數回,我和父親最後的一次見面是在2010年冬天,我接到大哥電話說父親不行了我立刻趕回了家,我回去陪了父親一週,見他慢慢好轉我就回程廣州,我這人開車從不走回頭路,以前每次回程父親也從不挽留我,可那一次不一樣,父親拉著我的手依依不捨,我開車出了鎮子我竟掉頭回去又陪了父親一陣子,回廣州時,車駛出了邵陽我才開口說話。

    父親去世時我當時正帶著客戶去鶴山裝貨櫃,接到大哥說父親病危的電話我就馬上定機票,可我還在攜程上付款,大哥就打來了電話,說父親已經過世了。我當時眼淚嘩嘩地就流了下來,客戶希丁克問我怎麼了,我咬著牙說,從此以後這人世間我就是一個人啦,我父親去世了!希丁克緊緊地握住我的手,司機把車也立刻調了頭。

    父親的去世讓我明白了人要活在當下的道理,父親養育了7個兒女,他沒享到任何兒女的福,他幹了一輩子農活可離開時除了那一棟老屋身上只有幾百塊錢,父親的死也讓我明白了,生再多兒女也沒有用,一萬個兒女也比不過身邊的那一個人(或者健康的自己),包括我在內,我們都不是合格的兒女,雖然我們都各有苦衷各有說辭。

  • 14 # 自由的柒月

    張寧40歲那年,舉行完婆婆的葬禮後老公抱著她哭得像個孩子:老婆,我從此以後就是個沒有媽媽的孩子了。從那以後,老公徹底地變了一個人。

    張寧的老公劉慶比她大7歲,婆婆在36歲那年才生下劉慶,算是公婆的老生子,公婆對這個小兒子寵愛有加。

    不過在那個年代,無論多大的寵愛也不過比別的兄弟姐妹多吃個雞蛋而已。

    劉慶和大姐之間差了接近20歲,和小姐姐也差了5歲,所以哥哥姐姐陸續結婚後,劉慶就安享了父母的獨寵。

    劉慶30歲那年和張寧結婚,婚後就和公婆住在了一起。

    都說婆媳關係難處,可是張寧和公婆卻相處得親如母女。

    婆婆對張寧說:我年輕時候被婆婆折磨,吃了很多苦,那時候我就想等我自己做了婆婆,一定要對兒媳婦好。兒媳婦也是人家爹媽手心裡寶啊。

    婆婆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張寧不會做飯,婆婆從不嫌棄,操持一家人的一日三餐毫無怨言,婆婆做的包子、油餅、炸的麻花、做的肉丸子都是張寧zui喜歡吃的,婆婆就經常做給她吃。

    張寧不好意思總讓婆婆做飯,也主動的跟著婆婆學著做飯、蒸包子、包餃子、包餛飩,婆婆每次都耐心的教給她,一開始做出來的樣子張寧都嫌棄太醜,但是婆婆卻每次都鼓勵她。

    等到張寧生了女兒瑩瑩後,婆婆更是開心的不得了,那時候婆婆已經67歲的年紀,依然不辭勞苦幫他們帶孩子,讓張寧和老公沒有後顧之憂安心工作。

    後來,婆婆不小心摔了一跤,卻因為糖尿病併發症無法手術,只好臥床靜養,張寧和劉慶對婆婆照顧得無微不至。

    一開始,婆婆身體還好,張寧一個人給婆婆洗澡,後來婆婆身體每況愈下,張寧一個人沒辦法給婆婆洗澡,每次劉慶就和她一起給婆婆洗澡。

    每次洗澡,婆婆都會掉眼淚說她拖累了劉慶和張寧。

    張寧就安慰婆婆說:媽,您對我那麼好,照顧我就像親媽,對瑩瑩也是無微不至,我們兩口子伺候和孝敬你都是應該的。

    婆婆臥床三年,張寧和劉慶把婆婆照顧得清爽利索,家裡沒有一絲異味,婆婆身上天天干乾淨淨的,很多臥床老人容易起褥瘡,婆婆卻一直非常乾淨。

    劉慶每天晚上都要親自照顧婆婆的起夜,為了照顧婆婆,他在單位申請了值班四班倒,為的就是能每天在家照顧母親,畢竟婆婆那時候也77歲高齡。

    這天,婆婆中午突然對劉慶說:小慶,我想吃豬頭肉拌黃瓜了,你去給我買點來吃。

    劉慶不同意說:媽,你血脂高不能吃這種肥膩膩的豬頭肉,我給你買黃瓜拌海米吃吧。

    婆婆堅持想吃豬頭肉,張寧覺得無所謂,就吃一點沒大的影響,劉慶卻堅持說婆婆已經臥床,更要控制飲食。

    劉慶去買了新鮮的黃瓜和海米,婆婆眼裡帶著遺憾,說:哎,還不知道我能不能吃得上這一口。

    婆婆去世是在晚飯後,劉慶給她吃完飯後就去上夜班了,到了半夜時候,張寧聽見婆婆傳來呻吟聲,她趕緊起床來到婆婆床邊,看見婆婆的表情不太好,呼吸也粗重起來。

    她趕緊給劉慶打了電話,隨後又打了120把婆婆送到醫院,等到劉慶從單位趕到醫院時,婆婆已經走了。

    劉慶愣愣的看著母親安詳的容貌,彷彿不相信晚飯前還和自己說話母親就這樣永遠的離開了他。

    劉慶竟然一點眼淚也沒有,他全程沉默著辦完了母親的手續,直到母親的告別儀式上,他都冷靜地念著悼詞,沒有眼淚。

    看著劉慶的樣子,張寧心裡很難過,她勸劉慶:老公,你難過就哭出來吧,哭出來會好些,別憋出毛病來。咱媽一定希望咱們都健健康康的。

    劉慶輕輕地說:我哭不出來,我不相信媽她老人家不在了。我還沒咱媽買豬頭肉吃呢。

    直到婆婆安葬入土後的那天晚上,劉慶愣愣的坐在床上,張寧哄著他睡覺,劉慶卻突然抱著張寧痛哭失聲:老婆,我是一個沒有媽媽的孩子了,從此以後我再也沒有媽媽了。

    劉慶問張寧:老婆,你說我是不是不孝順啊?媽臨走要吃口豬頭肉,我都沒讓她老人家吃上。咱媽會不恨我?

    張寧心裡酸澀難耐,只好默默地抱著劉慶,輕輕地拍著他的背哄他。

    婆婆去世後,張寧發現劉慶就像換了個人,他依然堅持四班倒,只是每次在家裡對父親特別溫和,原來還和公公因為意見不合鬧情緒,婆婆去世後,劉慶對88歲的公公簡直就是言聽計從才。

    公公想吃什麼,只要開口,劉慶就趕緊買了做給公公吃;她自己出去遇到什麼好吃的、好喝的,都會買回來讓公公嘗一嘗。

    劉慶不不僅對公公這樣,就是對張寧的父母,劉慶也是孝順有加,每到週末劉慶都會帶著瑩瑩陪著張寧回父母家,陪著岳父母一起吃飯、聊天,還經常帶著老人家去海邊散步、去周邊近郊遊玩。

    劉慶說,父母在世,我們一定要好好孝順,不要給自己留遺憾。

    父母養大了我們,我們就要讓父母在晚年享受到養兒育女帶來的快樂和幸福。

    回答題主問題:

    有句話: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不在人生只剩歸途。

    父母從小養育了我們,等到父母垂垂老去的時候,我們為人兒女的就成為了年邁父母的依靠。

    父母去世是每個人不得不面對的一件事情,像劉慶這樣在母親去世後,更加感覺到親情可貴,並用心承歡父母膝下的人,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為人子女一定要趁著父母在的時候盡心照顧和孝順,而不是在父母去世後感嘆和後悔。

    “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是一種人生的悲傷。

    孝順父母就在當下,從今天做起,而不是等到明天。

  • 15 # 風33122704

    父母年齡不很大吋去世,全家像天塌了,萬分悲痛。父母年齡六、七十歲去世,子女都成家了,感覺一般悲痛。父母若高壽去世,八、九十歲且長期病痛折磨,子女大多會有如釋負重之感。

  • 16 # 往事清零感恩當下

    生老病死是人來到這個世間必須的經歷啊!每個人都希望生在富裕的家庭一輩子衣食無憂無病無痛快樂幸福到老,但是,生命的過程就是苦與樂時常相隨,天災人禍與煩惱痛苦隨時隨地都在發生,快樂與幸福也是短暫的不是永遠,宇宙一切都是一直在運動著變化無常的,只有修煉自己的內心,能達到內在不變而能應外在的萬變,才會活的自在

  • 17 # 郎延京

    關鍵是你是在什麼階段?

    三四歲沒有什麼記憶。

    八九歲影響一生。

    十八九歲影響十年。

    三十八九歲影響五年。

    五十歲以上,幾乎不受什麼影響。

    之所以說有影響,主要還是人生髮展階段的影響。

    五十歲往上幾乎不受影響,要說影響,也是父母的養育之恩感情上的傷感。

    五年八年後,也不是時時刻刻掛在心裡的。

    偶而想起。細細核計,人生不過如此,人人都是如此,也就釋懷了!

  • 18 # 尹文江

    “父母在人生尚有來處,父母去人生只剩歸途”,父母健在時,總是想著心中的那個家,每逢節假日,總是情不自禁地向那個家奔去。父母去了那個家也漸漸散去,每當節假日來臨,心中總是充滿了無限的迷茫和惆悵,不知道目的地,也忘記了歸途。雖然弟兄姊妹的感情很好,但大家歡聚一堂時總感覺缺少點什麼,說不出的味道。也體會到再也沒有主心骨,大家很難再聚齊了。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到,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想法。

  • 19 # 茹一吉祥

    我的父親在我還是一歲的時候就離世了,我母親改嫁。這對我是一個沉痛的打擊。雖然我那時候小對父親沒有記憶。但是對我的影響特別大。我爺爺奶奶經歷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而我早年喪父,經受了常人不曾受過苦楚。直到現在雖然我已經長大成人,但是有些東西曆歷在目。只希望往後餘生長安寧多喜樂!

  • 20 # 坦蕩笑笑剪輯

    沒有經歷過的人不會懂。

    一開始我很堅強,在親人去世的第一年,我開始拼盡全力去學習,我告訴我自己,不要傷了家人的心,一定要好好地努力學習,考取優異的成績,這樣才不會對不起親人。

    後來我果真學習超級棒,有一次在初二,我考了全班第一,年級第五,老師和家人們都很開心。

    只有我知道,當時的我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親人已經離開了,人的生命好短暫,人生好短,會不會有一天我也會突然就死去呢?這好可怕啊

    那個時候,我每天都把當天作為我人生的最後一天,我每天都爭分奪秒,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鐘。

    當別人下課出去玩,我在學習,別人上廁所要七八分鐘,我只要三分鐘吧。

    因為廁所也離我的班級挺近的,我每次下課上廁所都跑著去跑著回。

    到了高中有時候學業繁忙也是這樣,我記得我從東和西兩個樓梯各摔了一跤,都是因為跑得太快。

    所以我現在不會跑得太快了,我真的懷疑我在跑快下去,我不止腳踝會受傷,嚴重點我的腿也會斷。

    大學後,我對那個男孩的懷念慢慢變淡,我開始頻繁想起親人對我的好。

    在那一段時間,我開始哭。哭過以後,心裡舒暢不少,我又開始努力學習。

    總之親人們的離開,會更我更加的珍惜生活!如果有來生,我們還是一家人,永遠不分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朋友媽媽去世了,我該去陪陪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