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陽老吳
-
2 # 草莓愛繪畫
(一)回憶中的“故鄉” “我”回憶中的故鄉是一個帶有神異色彩的美的故鄉。 它的“美”,我們至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感受得出來: 1.它是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2.它是一個寂靜而又富有動感的世界: 和諧自然,是一個令人心曠神怡的世界。 3.它是一個遼闊而又鮮活的世界: (二)現實的“故鄉” 它是在現實社會生活的壓力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鄉”。 這時的“故鄉”是由三種不同的人及其三種不同的精神關係構成的。 1.豆腐西施楊二嫂 2.成年閏土
-
3 # 瘦馬飛豬
無意中,在家中翻到的一張故鄉的照片,照片中家鄉的模樣,是那麼懷念,靜靜的望著照片,故鄉的回憶被漸漸地、偷偷地勾了出來……
“好睏啊!”一覺醒來,還是就得很困,便又倒下去繼續睡覺。但不知道為什麼突然睡不著了,也不知道為什麼一躺下去就不想起床了——是因為周圍太冷了呢?還是這清新的空氣“用手”把我“抓”住呢?又或者是窗外鳥兒的歌聲“拉”住了我的腳呢?……懶洋洋的睡在床上——真舒服!真好!
到了中午,我們總會帶上自己的槍、彈弓去玩。什麼都可以是我們的“靶子”,無論是會動的雞、鴨、鵝、貓、狗,還是糞便、杯子。最喜歡射雞,每一次射中雞,它們就會“格嘰格嘰”的傻叫起來,頭還跟著一伸一縮地跑走,特別可愛。斜斜的Sunny地射著地下,微微的清風吹過來。瞧!我們這群玩瘋了的孩子。
晚上的重頭戲,當然是“燒烤了”,偷偷地準備好材料加油、刀、筷子就可以開始了。首先是生火,把木頭、木枝堆成錐形,在中間點燃火,過一會兒,火就生好了。接著的“串”了,這可是大工程了。火腿腸那麼滑,地上那麼髒,筷子那麼粗,只要一不小心串歪了,串出外面來,那算是廢了,因為這樣很容易就會掉下來。好不容易串好,終於可以烤了,放在火上,慢慢的轉動手上的筷子,雖然煙嗆得很,但我們仍然繼續烤,等到烤好的時候,那便是我們最自豪的時候了,細細地品嚐,慢慢地享受——畢竟是我們自己烤的呀!涼涼的風吹我們身上,但我們一點都不冷,因為——我們有香腸“取暖”。
靜靜地回憶著故鄉的回憶,而回憶著的故鄉是一段熱鬧的回憶!……
-
4 # 厚度哥哥
到處綠顏色 樹木植物到處都是 野生植物和果實也很多,鳥也很多,食物雖然匱乏,但只要能吃到嘴裡的肯定綠色無公害而且味道鮮美有滋味,無化學成分,有水的地方就有魚,哪根針木棍栓根線就能釣魚,而且很好釣,民風淳樸,熱情大方,走在上學的路上如果你蹲下假裝肚子疼,很多騎腳踏車上班的大人都會問小朋友怎麼了,叔叔或者阿姨載你一段路,那時候的人性真好,有人味。
回覆列表
二十年前的家鄉很美,樹木茂盛,炊煙裊裊升起映晚霞,村邊環繞小河流,河水清澈見底,游魚結隊,夏天的時候,大人小孩在河裡洗澡,小孩子光溜溜的身子在河水裡打鬧,像是昨天的事情,像放電影一樣歷歷在目。
傍晚站在村外的高崗上,向村子望去,看見村邊慢吞吞回家的老牛,白花花的羊群,急急趕路回家做飯的媽媽,村子上空慢慢升起的炊煙。
村子裡的路還大部分是土路,一場大雨過後,滿街泥濘,鞋子都不跟腳。房前屋後是柴火垛,做飯時大部分家庭還用土爐子,燒柴或者燒煤。不像現在大家用煤氣灶或者電磁爐,再也沒人拾柴火。過去秋後野地裡的柴草都是燒火做飯的好東西,到冬季的時候,田地裡都會光禿禿,揀的乾乾淨淨。現在很少有人撿柴火,沒人動了,野草叢生,就怕野火。
二十年前,農業生產還相對落後,收穫花生、地瓜、小麥,還要用人工,效率低,勞動量大,現在全是機械化,解放了勞動力。以前有個段子:不管你在外面幹什麼工作,無論是當老闆還是上班,麥收時節,你媽叫你回家割麥,你都得乖乖回去脫下西服套裝,拿上鐮刀,彎下身子去割麥。
二十年前,交通不便,除了路窄,路況差之外,村子裡沒有現在的村村通公交車,腳踏車,摩托車還是主要交通工具。
二十年前,村子裡沒有健身廣場,文化大院,但是有不定期的露天電影看。寬頻也沒有普及農村,有線電視沒有普及,人們用電視天線或者衛星鍋收看節目。
一晃二十年,家鄉的變化日新月異,飛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