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孩子三歲多點吃個飯待倆三個小時,就在那墨跡,都快崩潰了
20
回覆列表
  • 1 # 懶貓學習

    首先應該調整自己的心態和心情。孩子吃飯問題是個很普遍的問題,並不是你一個人遇到,其它媽媽都有遇到這個問題。調整好自己,多與你的孩子溫柔地溝通,相信孩子也會懂得媽媽的意思。

  • 2 # 麥倉

    孩子吃飯是大問題,一定要重視起來。首先要查詢原因,孩子不愛吃飯的原因大概有幾個:

    1.積食。夜奶喝的太多太勤,或者孩子不愛運動,吃飯不規律,導致孩子脾胃虛弱,不思飲食。一般可以透過舌苔是否發白,孩子臉上是否有白斑,鼻樑上是否有青筋,是否有口臭,捏孩子肚子是否柔軟等來進行家庭自我判斷。一旦出現上述表現可以透過給孩子按摩或吃益生菌來解決。

    2.缺乏微量元素。一般孩子缺鋅會導致孩子厭食,家長可以適當給孩子補充,可以藥物補充也可以透過新增輔食來解決。

    3.孩子貪玩。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太貪玩,邊吃邊玩,邊吃邊看電視,吃飯時間過長,久而久之,把大人的心情搞的很糟糕,對孩子發火,又使孩子討厭吃飯,形成惡性迴圈。針對這種情況,家長也不要著急,不要對孩子的吃飯期望過高,從糾正不良習慣開始,告訴孩子吃飯的時候不能看手機或電視,不能亂跑,當然可以採取一些策略,比如和孩子比賽吃飯等等。

    4.還有一種可能是孩子不喜歡家長做的飯,這個大人可以花些心思在改善飯菜觀感,口感上下功夫。

    找到問題了,家長要多一點耐心和信心,切不可孩子問題沒解決,自己把自己氣的夠嗆。

  • 3 # 育鄰人

    吃飯是孩子成長最基本的給養來源,是孩子生活習慣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僅有利於孩子獲取成長所需的營養,而且關係到孩子整個良好生活作息習慣的養成。孩子用餐習慣不好的關鍵就在於,正餐不正、零食不零、飯菜不合口、用餐缺乏樂趣。那麼,生活中要如何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呢?

    用餐愉快

    正餐要正

    人們常說:“生活主次要分明”,飲食同樣有主次,一日三餐就是飲食習慣中的正餐。正餐也就是吃米、面、蔬菜、肉類等主食,要將孩子吃主食放到獲取營養的中心位置,引導孩子在正點用餐時間好好吃。有人說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用餐環境,比如放音樂等等,其實這對大部分孩子是一種誤導,孩子聽到或看到他們喜愛的東西不要說吃飯,就是孩子喜歡的任何事物他們都會停下來。也就是說與孩子一起吃飯一定需要“食不言”,最好是沒有與當場就餐無關的言語出現。

    正餐要正還體現在用餐的時間上,用餐時間不能太隨意,需要與孩子約定用餐時間,比如早餐15分鐘、午餐和晚餐20分鐘,約定好時間過後最初可能需要在餐桌上放置計時裝置,引導孩子逐步適應快速用餐。當然,最最重要的是與孩子約定的用餐時間,一同用餐的每個人都應該遵守,不能因為老人或者誰做飯而出現特殊,一旦有特殊情況再要求孩子好好吃飯也就更難了。在陪伴孩子吃飯的過程中還需要給予能夠獨自用餐孩子“自己的飯菜自己吃”,切忌追著能自己用餐孩子喂。

    人們常說:“餓的時候吃什麼都香,當您不餓的時候即使山珍海味,也索然無味。”是的,食物的作用是提供生命活動所必須的能量,而每個人每天對於食物的需求也並不是無止盡的,每個人對於食物能量的需求都會根據運動量的大小而不同。也就是說,孩子的運動量越大對能量的需求也就會越大,孩子對飯食的需求自然也就越多。

    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正餐習慣

    把零食作為“獎品”

    美味可口的零食對於孩子來說可是難擋的誘惑,幾乎沒有孩子不愛零食的。然而,零食對於孩子養成良好的就餐習慣,既有利也有害,如果將零食作為“獎品”,當孩子好好吃完正餐之後就給予孩子零食獎勵,那麼零食就能成為引導孩子好好用餐的“道具”;如果孩子隨意就能獲得零食,想什麼時間吃零食就吃零食、沒有節制,那麼零食就會成為孩子良好用餐的“攔路虎”。

    零食對於調節孩子的飲食口味,促進孩子的健康飲食具有調劑作用,其關鍵就在於家長如何引導。引導孩子形成良好的用餐習慣就必然需要藥家長髮“狠”心,在對待零食上有充分的耐心與恆心,將零食作為孩子好好用餐過後的“獎品”。

    糕點作為孩子好好用餐的獎勵

    豐富菜品

    俗話說:“物極必反”,用餐也是如此。如果每餐都是老樣子,再好的美味也會吃厭、吃膩。孩子也是如此,要求孩子好好吃飯的前提就是能夠不斷的變換菜品,讓孩子的口欲得到調劑。生活中總有一些菜品是孩子喜愛的,而另外一些菜品他們就沒那麼感興趣,這就需要家長做好搭配。因為,孩子在不同的時期可能對食物有不同的興趣點,比如我們家現在六歲的好,之前一直對豬肉不感興趣,疫情期間一直宅在家裡,偶爾炒了幾次新鮮肉絲,他嘗試過後就對豬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現在,每天都惦記著吃點兒小炒肉......

    豐富菜品是改善孩子飲食習慣中最重要的方法,只有那些能引起孩子進食慾望的食物才能充分的調動孩子的味蕾,讓孩子熱衷於正餐而不是每時每刻惦記著零食。給予孩子多樣化的食物選擇,每種食物都有其不同的微量元素含量,對人體的功用也是不同的。因此,在生活中要給予孩子多樣化的食物選擇,儘可能引導孩子吃到多種多樣的食物,切忌將孩子的食譜定型或者告訴孩子這個不能吃、那個沒營養......因為,食物擁有不同的味覺感受,孩子會因此選擇喜歡上那些適合自己“口感”的事物,而對於口感沒那麼舒適的食物就會產生厭倦。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給予孩子多樣化的食物選擇,轉變他們對於不喜歡事物的認識,摒棄他們因“挑食”而引起的不好好吃飯。

    菜品多樣化

    增加用餐樂趣

    孩子在成長活動中,都喜歡“比一比”,他們會樂意開展各種不同形式的比賽,比如看誰吃飯速度快。所以,家長在吃飯的時候需要做好引導,可適當與孩子進行吃飯比賽。當然,對於孩子該吃什麼的問題上,家長們也需要遵循一個原則,那就是有一個家長給了孩子一個標準之後,其他人應該相互“補臺”,即使您感覺他的方法不對,也不要當場就給孩子另一個選擇,那種為孩子吃飯而爭吵的做法就更不可取了。家長之間的不同意見會成為孩子“不守規矩”、“不好好吃飯”等一些列不聽管教行為的起點,好的家庭教育應該首先做到規則的相對統一,之後就是“持之以恆”的堅守。

    引導孩子參與到食物的製作過程之中,讓孩子能夠享用自己的勞動成果,引導孩子珍惜勞動成果、愛惜食物,對自己能吃多少有較準確的判斷,也就是做到開餐前預定一個飯食量,之後就要吃完這些飯菜、不浪費、不留剩。如果孩子參與制作食物不方便,那麼就可以在準備飯餐的時候與孩子做適當的商議,比如買菜的時候請孩子自己挑選他們喜愛的、做飯之前一起討論待會兒吃什麼......

    邀請孩子一起準備食物

    俗話說:“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生活無大事,生活習慣都是一系列小行為集合而成的,它決定著個人成長、成就的大小與高低。美國成功學大師拿破崙·希爾說:“習慣能夠成就一個人,也能夠摧毀一個人。”習慣的力量是如此強大,習慣讓每個人的人生與眾不同。因此,教導孩子成就美好人生從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開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內向的男孩子怎麼改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