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年齡不斷地增長卻也變得也來越恐慌。
11
回覆列表
  • 1 # 空迴流轉

    年齡的增長的恐懼根源其實就是對死亡的恐懼。

    追求長生是從古到今的人類的追求,煉製仙丹到發展醫學研究基因,無不是對抗疾病增長壽命的驅使。

    認真思考人類的基本慾望,尋找配偶也是對無法長生的補充,那就將自己的基因進行儘量多的傳遞,傳遞給後代傳承下去。所以男人有時候有點好色也是原始本能的驅使。

    死亡後有什麼,沒有什麼,沒有人能說得清楚,去過的人也沒有一個回來告訴還生存的人,死後是什麼樣子的。

    心理學角度說就是對未知的恐懼。對黑暗的恐懼深究也是因為黑暗中人看不到的範圍增大到無窮,眼前都變成了未知,人的恐懼油然而生。

    有這樣一個故事,牛,狗,人去上帝那,上帝說給牛40年壽命,牛說太多了,太多了,每天費力拉犁頭,還活那麼長,20年就夠了;說給狗40年,狗說太多了,太多了,每天看門到深夜,有點動靜睡不著,20年足夠了;說給人40年,人說作為萬物之靈,大家都得聽我的,40年太少了,太少了。於是上帝把牛的20年,狗的20年給了人,於是人在前20年無憂無慮,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接下來40年上有老下有小,過牛的日子。最後四十年,坐在大門口,看見人打個招呼,看看家護護院,過狗的日子……

    如果人能自己決定壽命的話,又有幾個選擇死亡呢?都是無奈的選擇。內心其實是極度恐懼的。

  • 2 # 雪姨心理妙招

    我們恐懼的不是年齡,而是數字背後的生理、自我與社會壓力。

    對於年齡的恐懼,並非單純的數字變化,我總結了以下觀念,在數字增加背後如果沒有強大心理支撐是多麼的可怕:

    1、對“從眾心理”的恐懼:7歲該讀書,20多歲得找工作,26歲該結婚,30歲得有一胎,最好36歲前得有二胎,試問有多少人真正的遵循了年齡的規律與界定。一但我們沒有在應該有的年齡,活成外人給到的標準模樣,年齡的增加就成了恐慌的“開關”。彷彿你就是“大逆不道”的存在。於是到了29歲的最後一天,你連男朋友都沒有時,外人的眼光變得分外的焦灼,一句關心的問候“成家了嗎?”都會令敏感的你內心焦慮不安。

    2、對“衰老”的擔擾:隨著年齡的增加,臉上皺紋的爬升、生殖能力的下降、內分泌的紊亂、體力勞動的不支與思維活躍的下降、記憶力的衰退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事實,這些都會增加人的恐慌感,這時開始懷念青春歲月中的“恢復速度”,疾病恢復得快、做錯事改得快,畢竟青春最珍貴的是犯錯成本低,有無許次可以站起來的“糾錯機會”;

    3、社會危機感:看到招聘資訊上寫著年齡在25-35歲之間,你是不是有些慌亂,甚至有些不堪。我45歲充滿著厚重的經驗與社會閱歷,難道社會已經不需要我了嗎?難道我已經被時代狠狠的拋棄?那些人事經理有時候沒有經過大腦而填寫的年齡階段,已經無形的剝奪了你成就自我的權利,你真的沒有在慌亂中感到一絲絲的恨意嗎?甚至那些恨意中還透著對青春的妒忌?

    4、死亡恐懼:這是每個人都會有的人性本能,因為你可能還沒有在人生的修煉中回答出三個問題“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我們怕的不是數字增加,是理想沒有達成的遺憾、是異性不再追逐的失落、是失去被需要的落差,是不知道接下來去哪裡的彷徨。

    怎麼破這道深深而不可逾越的難題?

    忘記年齡,隨時都要透過計算才知道今天是多少歲?充滿好奇心,探索身邊的未知,新的知識與技能,甚至提高几個維度,看清世界真像與宇宙未來。

    最重要的是活在當下,愛著那些應該被你愛的人,尤其是你自己!

  • 3 # 貓七是個弟弟

    過去的點點滴滴的生活經歷和積累,決定了你得價值觀,你的世界觀,決定了你看問題的方式方法,讓你潛意識的用你最擅長和最有安全感的方式去做你認為對或者你認為讓你感到安全的事情,偏好風險的人,每天折騰風險,厭惡風險的人,每天厭惡風險,盲目相信別人的人盲目相信,總是懷疑一切的的人懷疑一切,每個看上去所謂獨立思考,客觀冷靜分析的結論,很大程度上也只是每個人自己所認為的客觀,獨立而已。

    你要努力成為一個有思想,有內涵,有氣質,有教養,舉止優雅,談吐不凡的人,這樣的你總會有人欣賞,有人愛慕。

    當你“臣服”於內心,臣服於靈魂,相信內在的豐盛,就會慢慢的放下心中的“戒備”和“緊繃”,願相信“這個世界值得我相信,身邊的人們值得我相信”。

    加油!陌生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滷湯裡的抗高溫細菌怎麼殺死?把老湯大火拉開不管用,殺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