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們愛歷史

    古代地圖主要採用”計裡畫方”法繪製。

    “計裡畫方”之法,是為使地圖圖形正確縮小尺寸而設計的按比例繪格網的方法。

    1、先在圖上佈滿方格,方格邊長代表實地裡數。

    2、派人到處按照一定的標準採集各方面的資料。

    3、收集完資料然後按方格之框定繪製地圖內容。

    擴充套件資料:

    晉代的裴秀(公元223-271年)展出一套繪製地圖的理論並據此繪製,他的理論可以概括為“製圖六體”,即製圖時要考慮的六方面因素:分率(比例尺)、準望(方位)、道里(道路里程)、高下(地勢高低)、方邪(角度)、迂直(彎曲度)。

    “製圖六體”成為中國傳統制圖理論的重要依據,計裡畫方之法則是基本操作法,雙雙沿用1500餘年,歷代著名地圖都少不了計裡畫方,裴秀之後,還有唐代賈耽的、北宋沈括的《天下州縣圖》以及元代朱思本的《輿地圖》。

    歷朝所改良處主要在緯度及里程測量的精準度以及折算的比例。宋朝普遍使用“水平”(水準儀)、“望尺”(照板)、“幹尺”(度幹)等儀器來測量地勢的高低,沈括又以“互同”取代“道里”,可能就是現代的等高線標記。

  • 2 # 魚羊讀史

    早在魏晉時,製圖學專家裴琇便提出了“製圖六體”理論,即地圖測繪時要考慮“分率”、“準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六大要素。這一理論在中國測繪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大大提高了地圖的準確性。雖然有“製圖六體”這一先進理論,但在唐代之前,事實上還沒有哪一張中國地圖是全國範圍內實際測量出來的,其精準度多少要打些折扣。到了唐朝,這種情況發生了改變——中國歷史上第一張全國性測繪地圖《十道圖》的出版,成為中國地圖全國性基本地圖測繪的開端,這水平在當時是世界第一,標誌“大中國”疆域,開始走向精準。

    中國首張全國測繪地圖——《十道圖》

    “凡東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一萬六千九百一十八里”

    ▲唐十道圖

    唐朝規定,每五年(原為三年)須向職方報送地圖,進而編制全國《十道圖》。所謂“十道”,就是自然界限,唐太宗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將全國劃分為十大區域,唐玄宗主政後增至十五道。據《舊唐書·地理志一》,唐朝疆域,“凡東西九千五百一十里,南北一萬六千九百一十八里。”

    唐朝全國地圖《十道圖》,就是在這一背景下繪製出來的,它是依各州定期報送的地圖進行繪編,作為中央政府實施各種政令的依據。

    《十道圖》有三種版本,均為多卷本。據《新唐書·藝文志》記載,有十三卷本《長安四年十道圖》、十卷本《開元三年十道圖》和李吉甫十卷本《十道圖》。前兩種版本的《十道圖》大體有山川、戶口、賦稅、行政區域界線、州縣總數、文武官員數字、薪俸、各州郡疆域等,但均已失傳,甚至連繪製者都無從查考。

    李吉甫十卷本《十道圖》有記載,但原件也已不存,僅在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歷史地圖集、宋刻本《歷代地理指掌圖》中收藏有總圖性質的《唐十道圖》一幅,但後來流落他國,現藏於日本東洋文庫。

    與《秦地圖》一樣,唐朝《十道圖》對中國的影響亦很大。宋太宗時全國地圖《淳化天下圖》,就是參照唐朝舊圖繪製的,此後北宋先後出現了《九域圖》、《十八路圖》等多張全國地圖。

  • 3 # 老林愛影視

    只談中國的。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沒有測量學的理論發展,地圖的繪製根本無從談起。

    理論基礎:劉徽《海島算經》。

    《海島算經》是三國時代魏國數學家劉徽所著的測量學著作,原為《劉徽九章算術注》第九卷勾股章內容的延續和發展,全書共9題,全是利用測量來計算高深廣遠的問題,首題測算海島的高、遠,故得名。《海島算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測量數學事著 ,亦為地圖學提供了數學基礎

    示例:

    今有望海島,立兩表,齊高三丈,前後相去千步,令後表與前表三相直。從前表卻行一百二十三步,人目著地取望島峰,與表末三合。從後表卻行一百二十七步,人目著地取望島峰,亦與表末三合。問島高及去表各幾何?

    2.古代地圖繪製的的集大成者---裴秀

    裴秀(224—271)字季彥,魏晉期間河東聞喜(今山西省聞喜縣)人,西晉大臣、學者。歷官三國魏散騎常侍、尚書僕射,晉光祿大夫、司空,封鉅鹿郡公,作《禹貢地域圖》,開創中國古代地圖繪製學。

    裴秀在地圖學方面做出的最大貢獻是他在《禹貢地域圖》序中提出的“製圖六體”,即繪製地圖的六項原則。

    製圖六體:

    一為"分率",用以反映面積、長寬之比例,即今之比例尺;

    二為"準望",用以確定地貌、地物彼此間的相互方位關係;

    三為"道里",用以確定兩地之間道路的距離;

    四為"高下",即相對高程;

    五為"方邪",即地面坡度的起伏;

    六為"迂直",即實地高低起伏與圖上距離的換算。

    注:“六體”中的高下、方邪、迂直三條,後人解釋不一。一般認為,按原文並考慮到測制地圖的基本法則,應理解為:將兩地間的道路長度(包含道路起伏、彎曲而引起的誤差)改化為水平面上的直線長度的 3個因素和方法。

    在此基礎上,裴秀主編完成《禹貢地域圖》18篇,它是中國目前有文獻可考的最早的歷史地圖集,“製圖六體”即出自本書的序言,可惜此書早已散佚。

    裴秀提出的這“製圖六體”,是當時世界上最科學,最完善的製圖理論。除經緯線和地球投影外,現代地圖學上應考慮的主要因素,他幾乎全提了出來。

    賈耽(730~805)師承裴秀六體,繪製了世界上著名的《海內華夷圖》。賈耽是唐代地理學家、地圖製圖學家,他採用裴秀製圖法,在55歲時組織畫工,花了17年的時間,繪製成了《海內華夷圖》巨幅唐代中國全圖。《海內華夷圖》幅面約10平方丈,比裴秀的《地形方丈圖》大10倍,可見唐代製圖事業之規模。

    《海內華夷圖》是繼裴秀之後中國又一著名地圖作品,在中國和世界地圖製圖學史上具有重要意義。它最主要的特點是注重歷史地理的考證,古今地名分別用不同顏色繪注,從而開創了中國沿革地圖的先例。

    《海內華夷圖》也早已散佚,這是宋代的《華夷圖》拓片

    此圖以唐賈耽《海內華夷圖》為底圖編繪,約1117-1125年繪,南宋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上石,石畫現存陝西省博物館。

  • 4 # 陳年大妖

    古時的人們管地圖叫做「輿圖」。「輿」字的本意為「車廂、車輛」,概括了那時人們測繪地圖的方式--坐在車上(或騎馬、乘船、步行等)前往尚待探索的地域,憑藉簡單的定向裝置確定位置,再將親眼偵測到的地理資訊記錄下來,繪製到圖上。古代中國有以下三種比較典型的繪圖形式:以山川為基準的地圖、以行進路線(水路、道路、海洋航線等)為基準的地圖,和以客觀比例為基準的地圖。

    以山川為基準的地圖。

    這種地圖非常常見,比如在地方史志中所附的縣域圖、城池圖等等,基本都屬於這種形式,應該是我接觸最多的一種古地圖了。

    這種「地圖」,說白了,就是給官員們的一份說明書:首先把縣城畫在中央,再把轄區內的山川、名勝按照相對於縣城的大致方位繪製出來,最後把各個村鎮填到相應的山上、河邊。比如這份清光緒十一年版的《大寧縣疆域圖》:

    這張圖並非按照典型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排布方式,而是根據縣域地勢和主要河流走向,將西北設為上,東南設為下。 這與現代的大寧縣(巫溪縣)地圖相比,完全是兩個樣子(一百年間,縣治駐地、地界、水文等均會有些許改變,但疆域輪廓並沒有太大變化)

    第二種是以水路、道路、海洋航線為基準的地圖。

    比如杭州西湖文化廣場上的一幅「京杭大運河沿線圖」的浮雕,就是很典型的以水路為基準的地圖。這幅「地圖」就是在中央畫一條河,在畫卷的首端畫上北京城;作者坐上船,把沿線經過的山川、城池一一劃出,等到到達杭州後,在畫卷末端畫出杭州城,一張地圖便繪製完成了。

    這種「地圖」,可以說就是一套「遊記」。以作者所在的位置為中心,看到什麼就畫什麼。富裕的地方畫大點,無聊的地方少畫點,完全不講究絕對方向與比例尺,「藝術性」要遠高於「紀實性」。想象一下,如果繪圖者的繪畫水平再高一點,或許那就是一幅可以與《清明上河圖》或《富春山居圖》相提並論的名畫了。

    以上兩種地圖,均是從作者(旅人、水手)或讀者(縣官、船長)的主觀視角出發,以使用需求為中心,依賴實際觀測與經驗,藉助簡單的定向與測量技術(如司南和天象)所繪製而成的。這與今天嚴格按照比例尺與經緯度座標的地圖,從理念上就大相徑庭--用現代設計中的理論講,這兩種地圖很好地體現了「形式追隨內容」與「形式追隨功能」,不僅不受固定框架約束,還做到了「以使用者體驗為中心」。雖然這兩種地圖因為技術含量太低,在現代地理學、測繪學中一般很少被提到,但是在歷史上均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與現代製圖技術相相容的,以客觀比例為基準的第三種地圖,也是由其使用目的所決定的。

    比如國家疆域圖,作為國防的重要工具之一,若是誤差太大則無法調兵遣將。其中經典的例子有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比例尺約為1:180 000的《長沙國南部地形圖》和《長沙國南部駐軍圖》,和偽齊阜昌七年所刻的《禹跡》與《華夷》兩石刻圖。

    (《長沙國南部地形圖》透過粗細不同的線條來區分幹、支流與上、下游,並藉助類似於等高線形狀的閉合曲線來描繪山脈,這是迄今為止,人類發現的最早的一張透過科學方法描繪地形地貌的「地形圖」。)

    有些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在合作調查之後,發現了人類在地圖繪製方面的起源甚至要早於文字。人類的祖先透過用碳在獸皮上作畫,在洞穴中用礦物顏料繪製等辦法,畫出了生活地區周邊的地圖。

    在中國,最早的關於地圖的傳說就來自於「大禹治水」,相傳,大禹治水時,三過家門而不入,河神看到之後十分感動,於是就給大禹送去了地圖,大禹認真研究,最終成功治理水患。當然,有些小夥伴們可能覺得,這只是個傳說。不過我們國家也出土過古代繪製的地圖哦,在1986年,天水放馬灘的秦朝墓穴就出土了一些地圖,其中就有「禹跡圖」和「華夷圖」兩份非常具有歷史意義的地圖。

    據瞭解,早在西漢時期,當時的統治者就專門按照前朝傳統設立「欽天監」,並且在管天文,掌地理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當時的欽天監官員利用類似現在的勾,股,弦以及相似三角形來進行測繪工作,並且還發明瞭一種記裡鼓車。這種車上面有個小人偶,在齒輪的作用下,除了擊鼓還能打鑼,整座車利用馬來拉動,並且能做到「走一里,擊鼓一下,走十里,打鐲一次」。車上還有司南,記錄著行車軌跡,官員根據車輛行走的距離來繪製地圖。

  • 5 # 執墨三生

    其一:以山川為基準

    以地理狀況為依據劃分區域,這種方式是古代繪圖使用最普遍的方式。它的基本原理如下:首先將縣城設在地圖中心;再把縣域轄區內的主要山川相對於縣城的大致方位描繪出來;最後把村鎮和道路填充到山川中間就完成了。

    當然,這些山川的走向、方位還是需要繪圖人去挨個落實的,也就是用腳去走出來的,不過由於古代沒有定位技術,古人只依照自己的感覺去理解方位,不免會產生誤差,並且隨著地圖範圍的擴大,這種誤差會越積累越多。

    其二:以航線為基準

    航線當然是水運、海運的航線,這種方法操作起來比較簡單,我們以京杭大運河為例分析其原理:首先在地圖中間畫上京杭大運河,在運河的首端畫上北京;然後繪圖人坐著輪渡從北京一路往南,將沿途的城市和山川地貌記錄下來,畫在運河兩側;最後當繪圖人到達杭州時,在地圖的末端畫上杭州即可。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具有良好的方向感,缺點是隻有長度夠長而寬度不夠寬。以上兩種方法都是以繪圖人的主觀印象出發的,接下來介紹一種以客觀條件為主的繪圖方式。

    其三:以比例為基準

    俗話說“兵貴神速”,在冷兵器為主的古代戰場上,熟悉作戰環境、能夠及時調兵遣將,是勝利的重要因素,所以帝王對待這些具有戰略意義的區域,必須採用更加科學更加準確的方式來繪圖,這就衍生出了客觀比例法。

    其實比例法和現代的比例尺是相似的,就是在地圖裡繪製上滿滿的固定比例的方格,一個小格代表固定的里程,也就是所謂的比例尺,比如1:10000,即圖上的一個小格就代表十公里。然後根據實際方位、實際距離將城鎮和地貌填充到方格上,地圖就完成了。不過這種方式對於精度的要求性是很高的。

    雖然前兩種方法在精度和準確性上很難達到完美,但都是古人一步步實踐走出來的,並不是憑空想象得來的,繪製一條線路或者一個小縣城或許就要花上大半年的時間。第三種方法的困難程度更高,需要做的工作量更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垓下之戰和九里山之戰是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