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有人說是愛玲愛玲♡
缺愛的童年
童年的張愛玲
1920年出生於上海名門望族的張愛玲,從小就熟讀詩書,很有文學天分和藝術細胞,7歲就開始寫小說,學習英文、繪畫和鋼琴。在小學期間就發表短篇小說《不幸的她》、散文《遲暮》、《秋雨》等。
但張愛玲的童年、少年生活卻並不如意,太缺少愛。
3歲時,因父親去天津謀職,她和沒有多少姐弟情的弟弟張子靜詞條隨同母親舉家遷居天津,不久母親去歐洲遊學,父母就把開始讀私塾的張家玲託付給姨奶奶看管。
8歲時,張愛玲隨同父母又回到上海學習。
因父母性格合不來,兼之父親吸鴉片、逛青樓,母親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在張愛玲10歲的時候,父母協議離婚,張愛玲隨父親生活。
張愛玲與母親黃逸梵
童年的這種遭遇使張愛玲幼小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創傷,這對她的性格產生了重要影響。
不幸的婚姻
第一任丈夫:胡蘭成
張愛玲與胡蘭成
受小時候的陰影所致,張愛玲的愛情和婚姻很不幸。
首先她的觀念就很偏激:我嫁人,就必須要嫁比我大十五歲以上的老男人。
這樣的心理狀態下,年長張愛玲14歲的胡蘭成,時任汪偽政權宣傳部副部長(鐵桿漢奸),在拜讀張愛玲24歲時發表的小說《封鎖》後,輕而易舉地闖入從未談過戀愛的張愛玲的苦命生活。
而當時胡蘭成已經有妻室,為了追求張愛玲,他拋棄自己的妻妾,與張愛玲定下了極不負責的婚約:願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偏偏胡蘭成的風流撩住了張愛玲,張愛玲信了這些鬼話,愛上了他。為他,張愛玲什麼都不介意,甘願低到塵埃,還在給他的相片上深情款款地寫上:
"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然而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她與胡蘭成的婚姻如同海市蜃樓一般,只維持了短短兩年,胡蘭成看上了年僅17歲的小護士之後就斷然離開了張愛玲。
第二段姻緣的錯過:桑弧
張愛玲與桑弧
在柯靈介紹下,與電影導演、年長張愛玲4歲的桑弧相識,兩人有過一段親密的交往,在旁人看來,他們兩人可謂郎才女貌,弧待張愛玲是極盡耐心的,總是細心照料她的小自尊和情緒,並且很珍惜相處的時光,是個會把握二人距離的翩翩君子,而是受過傷的張愛玲自尊心極強,敏感的她害怕桑弧會嫌棄自己,自卑的害怕自己配不上桑弧。
張愛玲對待這段感情的清醒和理智最終讓這份感情無疾而終,兩人還是錯過了。
兩人各自將這段感情留在心裡,而桑弧成為了張愛玲的作品《小團圓》裡燕山的原型。兩人離開後再沒有見過。
或許,愛到深處,是無言。
最後一任丈夫:賴雅
張愛玲與賴雅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這是張愛玲生前對賴雅說的話。
1956年2月,搬到紐英倫州,遇見了美國劇作家賴雅。
賴雅是一位比較有才氣的美國劇作家,年輕的時候也曾意氣風發。但是38歲的愛玲遇見他的時候,他已經65歲,生活拮据,摔斷了腿多次中風,同時在文學上也無大長進。但是這並沒有組織兩人產生忘年戀。
後來張愛玲懷了賴雅的孩子,賴雅向張愛玲求婚,並請求墮胎。隨後兩人結婚,婚後互相照顧,日子還算不錯。
兩人過了13年的婚姻生活,賴雅於1967年去世。
賴雅死後,47歲的張愛玲將名字改成了愛玲·賴雅,此後餘生,她都以“賴雅太太”自居。
他們的婚姻只有十年,可對於張愛玲來說,這十年,是最寶貴的十年。
張愛玲此後孤身直至終老。
最後的孤獨
八十年代的張愛玲,在大陸算是風生水起。可是居住在洛杉磯的她,日子過得並不安穩。那時候,她正在頻繁忙碌一件事,就是搬家。從1984年至1988年,據說她每個星期搬家一次。可見晚年的張愛玲糟了多少罪,過得有多累。
張愛玲是真的離群索居了,她下了決心,過往的人一概不見。直到一年後,只能求助於林式同。據林回憶:“走來一位瘦瘦高高、瀟瀟灑灑的女士,頭上包著一副灰色方巾,身上罩著一件近乎灰色的寬大的燈籠衣,就這樣無聲無息地飄了過來。
1988年,張愛玲結束了搬家生活,有了固定的住所,張愛玲有穩定的稿費,她不缺錢,但缺少的是安定。在這裡,她依舊小心翼翼,儘量少出門。出門也是購物,一次性買很多所需生活用品。去樓下取信的次數也很少,十天半月難得一次,並且是夜深人靜時,她不想見任何人。
晚年的張愛玲
1995年9月8日,適逢中秋節,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於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動脈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終年75歲,被發現的時候她已經過世一個星期。9月30日,生前好友為她舉行了追悼會,追悼會後,骨灰被撒入太平洋。
她家道中落,卻熱愛市井生活,對普通人的境遇關懷備至;
她命運多舛,卻通達人情世故,把日子過出了別樣的清醒和痛快。
就連她書中的女主角,都具有絕佳的氣質。
比如《傾城之戀》裡的白流蘇,一襲旗袍,眉眼流轉,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充滿內斂含蓄之美。又如《色戒》的王佳芝,一顰一笑皆風情。這樣的女子,無論在哪,都讓人的眼光無法收回。
她筆下的女人,都是典型。
《第一爐香》的交際花葛薇龍,禁不起物質和愛情的誘惑,自甘墮落;
《金鎖記》“刀子嘴石頭心”的曹七巧,壓抑自己,也害了子女。
她寫愛情,始終有一份冷眼旁觀的清醒。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她寫人性,句句扎心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
好人愛聽壞人的故事,壞人可不愛聽好人的故事。
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
作家餘秋雨: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學並不拒絕寂寞,是她告訴歷史,二十世紀的中國文學還存在著不帶多少火焦氣的一角。正是在這一角中,一個遠年的上海風韻永存。
作家於青:張愛玲將女性意識的探索深入於歷史深處,深入於民族文化的深層去透視女性自身的心理上屏障,相對於五四吶喊時期便顯得更深刻和有力。
作家葉兆言:張愛玲的一生,就是一個蒼涼的手勢,一聲重重的嘆息。
《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
笑,全世界便與你同聲笑,哭,你便獨自哭。——張愛玲《花調》
她本身就是一朵詭異之花,有著說不盡的絢爛和傳奇。
繁花落盡,她依舊是臨水照花人。
侵聯刪
2020,有人說是愛玲愛玲♡
缺愛的童年
童年的張愛玲
1920年出生於上海名門望族的張愛玲,從小就熟讀詩書,很有文學天分和藝術細胞,7歲就開始寫小說,學習英文、繪畫和鋼琴。在小學期間就發表短篇小說《不幸的她》、散文《遲暮》、《秋雨》等。
但張愛玲的童年、少年生活卻並不如意,太缺少愛。
3歲時,因父親去天津謀職,她和沒有多少姐弟情的弟弟張子靜詞條隨同母親舉家遷居天津,不久母親去歐洲遊學,父母就把開始讀私塾的張家玲託付給姨奶奶看管。
8歲時,張愛玲隨同父母又回到上海學習。
因父母性格合不來,兼之父親吸鴉片、逛青樓,母親一氣之下離家出走。在張愛玲10歲的時候,父母協議離婚,張愛玲隨父親生活。
張愛玲與母親黃逸梵
童年的這種遭遇使張愛玲幼小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創傷,這對她的性格產生了重要影響。
不幸的婚姻
第一任丈夫:胡蘭成
張愛玲與胡蘭成
受小時候的陰影所致,張愛玲的愛情和婚姻很不幸。
首先她的觀念就很偏激:我嫁人,就必須要嫁比我大十五歲以上的老男人。
這樣的心理狀態下,年長張愛玲14歲的胡蘭成,時任汪偽政權宣傳部副部長(鐵桿漢奸),在拜讀張愛玲24歲時發表的小說《封鎖》後,輕而易舉地闖入從未談過戀愛的張愛玲的苦命生活。
而當時胡蘭成已經有妻室,為了追求張愛玲,他拋棄自己的妻妾,與張愛玲定下了極不負責的婚約:願歲月靜好,現世安穩。偏偏胡蘭成的風流撩住了張愛玲,張愛玲信了這些鬼話,愛上了他。為他,張愛玲什麼都不介意,甘願低到塵埃,還在給他的相片上深情款款地寫上:
"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然而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裡開出花來。"
她與胡蘭成的婚姻如同海市蜃樓一般,只維持了短短兩年,胡蘭成看上了年僅17歲的小護士之後就斷然離開了張愛玲。
第二段姻緣的錯過:桑弧
張愛玲與桑弧
在柯靈介紹下,與電影導演、年長張愛玲4歲的桑弧相識,兩人有過一段親密的交往,在旁人看來,他們兩人可謂郎才女貌,弧待張愛玲是極盡耐心的,總是細心照料她的小自尊和情緒,並且很珍惜相處的時光,是個會把握二人距離的翩翩君子,而是受過傷的張愛玲自尊心極強,敏感的她害怕桑弧會嫌棄自己,自卑的害怕自己配不上桑弧。
張愛玲對待這段感情的清醒和理智最終讓這份感情無疾而終,兩人還是錯過了。
兩人各自將這段感情留在心裡,而桑弧成為了張愛玲的作品《小團圓》裡燕山的原型。兩人離開後再沒有見過。
或許,愛到深處,是無言。
最後一任丈夫:賴雅
張愛玲與賴雅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這是張愛玲生前對賴雅說的話。
1956年2月,搬到紐英倫州,遇見了美國劇作家賴雅。
賴雅是一位比較有才氣的美國劇作家,年輕的時候也曾意氣風發。但是38歲的愛玲遇見他的時候,他已經65歲,生活拮据,摔斷了腿多次中風,同時在文學上也無大長進。但是這並沒有組織兩人產生忘年戀。
後來張愛玲懷了賴雅的孩子,賴雅向張愛玲求婚,並請求墮胎。隨後兩人結婚,婚後互相照顧,日子還算不錯。
兩人過了13年的婚姻生活,賴雅於1967年去世。
賴雅死後,47歲的張愛玲將名字改成了愛玲·賴雅,此後餘生,她都以“賴雅太太”自居。
他們的婚姻只有十年,可對於張愛玲來說,這十年,是最寶貴的十年。
張愛玲此後孤身直至終老。
最後的孤獨
八十年代的張愛玲,在大陸算是風生水起。可是居住在洛杉磯的她,日子過得並不安穩。那時候,她正在頻繁忙碌一件事,就是搬家。從1984年至1988年,據說她每個星期搬家一次。可見晚年的張愛玲糟了多少罪,過得有多累。
張愛玲是真的離群索居了,她下了決心,過往的人一概不見。直到一年後,只能求助於林式同。據林回憶:“走來一位瘦瘦高高、瀟瀟灑灑的女士,頭上包著一副灰色方巾,身上罩著一件近乎灰色的寬大的燈籠衣,就這樣無聲無息地飄了過來。
1988年,張愛玲結束了搬家生活,有了固定的住所,張愛玲有穩定的稿費,她不缺錢,但缺少的是安定。在這裡,她依舊小心翼翼,儘量少出門。出門也是購物,一次性買很多所需生活用品。去樓下取信的次數也很少,十天半月難得一次,並且是夜深人靜時,她不想見任何人。
晚年的張愛玲
1995年9月8日,適逢中秋節,張愛玲的房東發現她逝世於加州韋斯特伍德市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因動脈硬化心血管病而去世,終年75歲,被發現的時候她已經過世一個星期。9月30日,生前好友為她舉行了追悼會,追悼會後,骨灰被撒入太平洋。
可可說愛玲她家道中落,卻熱愛市井生活,對普通人的境遇關懷備至;
她命運多舛,卻通達人情世故,把日子過出了別樣的清醒和痛快。
就連她書中的女主角,都具有絕佳的氣質。
比如《傾城之戀》裡的白流蘇,一襲旗袍,眉眼流轉,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充滿內斂含蓄之美。又如《色戒》的王佳芝,一顰一笑皆風情。這樣的女子,無論在哪,都讓人的眼光無法收回。
她筆下的女人,都是典型。
《第一爐香》的交際花葛薇龍,禁不起物質和愛情的誘惑,自甘墮落;
《金鎖記》“刀子嘴石頭心”的曹七巧,壓抑自己,也害了子女。
她寫愛情,始終有一份冷眼旁觀的清醒。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她寫人性,句句扎心
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蚤子。
好人愛聽壞人的故事,壞人可不愛聽好人的故事。
長的是磨難,短的是人生。
作家說愛玲作家餘秋雨:她死得很寂寞,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學並不拒絕寂寞,是她告訴歷史,二十世紀的中國文學還存在著不帶多少火焦氣的一角。正是在這一角中,一個遠年的上海風韻永存。
作家於青:張愛玲將女性意識的探索深入於歷史深處,深入於民族文化的深層去透視女性自身的心理上屏障,相對於五四吶喊時期便顯得更深刻和有力。
作家葉兆言:張愛玲的一生,就是一個蒼涼的手勢,一聲重重的嘆息。
張愛玲代表作《沉香屑·第一爐香》《沉香屑·第二爐香》《茉莉香片》《傾城之戀》《紅玫瑰與白玫瑰》等
結語笑,全世界便與你同聲笑,哭,你便獨自哭。——張愛玲《花調》
她本身就是一朵詭異之花,有著說不盡的絢爛和傳奇。
繁花落盡,她依舊是臨水照花人。
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