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流嶺

    如果歷史可以改變,想改變甲午戰爭。

    1876年,日本強迫北韓政府簽訂《江華條約》,北韓進入雙宗主國時代。1882年,北韓發生壬午兵變,中日兩國同時出兵北韓,袁世凱率領的清軍在這次事件中壓制住日軍,但日本還是透過《濟物浦條約》擁有了對北韓的派兵權和駐軍權。1884年,甲申政變,袁世凱率清軍擊敗了日軍,鎮壓了政變。但由於李鴻章的疏忽同日本訂立了《天津會議專條》,規定中日兩國同時從北韓撤兵,兩國出兵北韓須互相通知,這為日本後來耍花招奠定了基礎。

    李鴻章的膨脹來自於數十年的洋務運動,大意輕敵,由於受到朝廷內部的掣肘武器彈藥沒跟上,但這個也有其韜光養晦、個人利益至上、國家民族不顧的缺點。北洋海軍1888年建軍,北洋水師有軍艦25艘,雖然先進性與日本有差距,但絕不至於有代差,這是甲午海戰失利後世不能接受的。1891年以後,據說北洋水師連槍炮彈藥都停止購買,這就是李鴻章的疏忽,朝廷在怎麼剋扣,在這方面他也應該爭取。沒有牙齒的老虎是沒辦法咬人的。

    1894年7月25日日本製造了高升號事件。1894年8月1日中日雙方正式宣戰。

    想要改變這場戰爭應該從平壤之戰開始,主帥由葉志超改為袁世凱,平壤之戰清軍佔盡天時地利人和,最終失敗皆是由於主帥葉志超逃跑,如果換成袁世凱,那麼戰爭將很快進入相持階段,以袁世凱的指揮能力,採取靈活機動的戰法,牽制住日軍,北洋水師抓緊增加武器彈藥,前期已防守為主,按照歷史上的史實描寫,北洋水師前期主要進行近海防守,嚴遼東半島,山東半島,藉助路基炮火,抵抗住日軍的瘋狂進攻,不出半年,日本國內經濟將出現崩潰,軍心渙散,這是清軍在袁世凱的統一指揮下,海陸並進,一舉奪回北韓半島,在北韓直接設立郡縣,脅迫日本簽訂類似《和平憲法》之類的東西,或者直接籤個不平等條約,讓日本喘不過氣來。

    然後,袁世凱回國,帶領北洋回朝,脅迫清廷進行君主立憲制改革,自認首相,李鴻章任外交大臣,勵精圖治,則1914年及一戰以前,中國成為列強之一,國富民強,1918年以後,廢皇帝,建立總統制,袁世凱任兩任大總統,實行聯邦制,充分發揮各省發展積極性,則今日之世界,可與美帝問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兩個年齡差距較大的異性朋友之間會有純友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