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通識文藝文化

    “克己復禮”此言出自《論語•顏淵》。原文是:“又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克己復禮,意思是“剋制自己的私慾,使言行舉止合乎禮節。”

    孔子“克己復禮”的“禮”是什麼?有些專家說是周禮,有些則說不是周禮。其實後世人是無法清楚的。因為孔子在世時沒有形成明確的理論體系,沒給我們留下他所描繪的“禮”的具體藍圖、設計。綜合《論語》中孔子與學生的對話來看,孔子要求人們在視聽言動方面做到“非禮勿”,就是主張在人際交往中對他人要做到敬、忠、信、義,這可以視作孔子眼中的禮之核心。

    孔子一方面改造周禮,創造了以“仁”為核心的新的“禮”的精神,這具有開創性與很大的價值、貢獻;另一方面,他又對周禮抱有特殊的情感,自覺不自覺地拿周禮的某些規範來看待現實事物。也就是說,他所要求國君、士人以至民眾遵守的禮既有“周禮”,又有他的“仁學”思想。

    但是孔子之世,時勢是由鬆散的大一統而趨於分裂割據,諸侯為了爭霸,無不競求富國強兵,以武力來贏得政治上的獨尊。而孔子則號召人們去履行“禮”,以約束自我的慾望;要求統治者以“仁”者之心來對待民眾,對待他人。孔子的學說被當時的諸侯們看作是“迂遠而闊於事情” “無益於人之國”,而不被採納。可以想象,處在這樣一個不被接納的時代,孔子是尷尬的,無奈的。

  • 2 # 儒者讀書

    “克己復禮”,語出《論語·顏淵》: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要注意這裡是孔子對顏淵說的,而不是對其他人說的。來看看孔子對其他人是怎麼闡述“仁”的:

    樊遲問知,子曰:“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問仁,曰:“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論語·雍也》攀遲問仁。子曰:“愛人。”問知。子曰:“知人。”樊遲未達。子曰:“舉直錯諸枉,能使枉者直。”——《論語·子路》 樊遲問仁。子曰:“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論語·子路》

    這是對樊遲。

    仲弓問仁。子曰:“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仲弓曰:“雍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論語·顏淵》

    這是對仲弓。

    司馬牛問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訒。”曰:“其言也訒,斯謂之仁已乎?”子曰:“為之難,言之得無訒乎?”——《論語·顏淵》

    這是對司馬牛。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論語·陽貨》

    這是對子張。

    可以看出,孔子對不同的弟子解釋的“仁”是不同的,而獨獨對顏回給出了“克己復禮”四個字,為什麼?

    個人差異。

    因為弟子們的學習階段和他們自身特點是不同的。

    對於子張,孔子給出了“恭、寬、信、敏、惠”五個要求,因為子張出身較低,還犯過罪,但是他行動力強,而且與人交往寬宏豁達。所以對於子張,孔子給出的解釋符合他的性格發展。

    對於司馬牛,孔子卻讓他說話要謹慎,因為司馬牛本身就是話多,而眾所周知,禍從口出。孔子讓他說話謹慎,就是在提示他做事也要謹慎。這是針對他的缺點提出的建議。

    對於仲弓,孔子提出的要求很高,因為仲弓本來就是一個德行很高的人,孔子曾稱讚他說“雍也可使南面”。德行高,要求就高。

    對於樊遲,孔子給出的答案看起來有些簡略,而且樊遲還問了好幾次,每次答案都不同。這是因為樊遲本身學習不夠,但是他興趣很廣,所以孔子給出多種答案,就是讓他在各方面去感受“仁”。

    而對於顏淵,這個他最得意的學生,孔子的回答顯然不同於其他幾位,而是直擊人心的修煉,這是因為顏淵本身各方面足夠,但是心境還不是很足。所以孔子說“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朱熹給這段還下了段批語:

    此章問答,乃傳授心法切要之言。非至明不能察其幾,非至健不能致其決。故惟顏子得聞之,而凡學者亦不可以不勉也。程子之箴,發明親切,學者尤宜深玩。

    這說明什麼?說明“克己復禮”首先需要你自己本身達到一定水平,而不是誰都可以採用,不是一個剛開始修習的人也要這樣做。

    如果你不能“至明”“至健”,那你去“克己復禮”,你會得到什麼?你會發現自己要走的路太遠了,甚至根本達不到,那麼你會不會放棄?

    就算你不放棄,那麼你去“克己復禮”,你必然會越來越僵化,你會侷限於各種條條框框,根本達不到心靈的自由,為什麼?因為你只是守禮,你壓根兒就不懂禮為什麼是這個樣子,也分辨不出你守禮的意義何在。

    所以朱熹在這裡說“凡學者亦不可以不勉也”,是作為一個激勵,而不是作為信條,你要是想去深入瞭解,那你去看看二程怎麼說的。

    看,這就是差異性,“克己復禮”是顏淵的成仁之道,“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些,顏淵去做不會違揹他的本心,但我們去盲目模仿八成會成一個失去靈氣的人。

    我們去讀經典,是以經典作參考,而不是作教條,既要注意經典本身的進步性和落後性,也要注意我們自己的差異性。

  • 3 # 水流芳2019

    克己復禮為仁

    孔子很重視仁的品質,認為具備仁 是學習其它知識的基礎。

    《論語·八佾》 之八“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 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 事後素。’曰:‘禮後乎?’子曰:‘起予 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在孔 子看來,仁是最基本的品質,它不是一 種規範和模式,而是融化在骨子裡的個 人品質,在這個基礎之上才能更好的領 會其它知識的真諦。一個具有仁德之心 的心良好品質的人,學習好了禮樂才是 一件錦上添花的事。

    《論語·雍也》“子 謂子夏曰:‘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 儒!’”。

    那麼仁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品質呢? 孔子的六弟子顏淵、仲弓、司馬牛、樊 遲、子張、子貢都曾問仁於孔子。而孔 子也都給予了答案。

    《論語·顏淵》“顏淵問仁。

    子曰: ‘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 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仁乎哉?’

    顏淵 曰:‘請問其目。’

    子曰:‘非禮勿視,非 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顏淵是 孔子最喜歡也是最有才華的弟子之一, 孔子認為顏淵是個賢人並且最接近仁的 品德。

    對於顏淵的問仁,孔子給予了自 己對仁的整體看法,即仁就是克己復禮。 在這裡禮才是終極目的,而仁成為維護 禮的工具,或者說仁只是一種途徑,通 過它來達到禮治。而仁的具體做法就是 “克己”,使自己的行為合乎禮法的規定。

    《論語·顏淵》“司馬牛問仁。

    子曰: ‘仁者,其言也訒。’”

    關於司馬牛《史 記》裡記載其“燥而多言”,所以他來問 仁,孔子就告訴他說話謹慎就是仁。說 話謹慎是當時的禮法要求。

    《論語·陽貨》“子張問仁於孔子。

    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 ‘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 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 則足以使人。’”

    子張即是顓孫師,出生 微賤,並且犯過罪行。孔子告訴他仁就 是不受到別人侮辱,得到信任和擁護。 要很好的融入到這個禮法既成的社會, 要努力成為這個社會中的領導者。對子 張來說做到這些就是仁。

    孔子對弟子的回答,往往具有因材 施教的特點,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給 予不同的答案。

    對仁的回答也是如此, 但是歸結到一點則是“克己”。每個人都 克服各自身上的不合禮法的,或者有可 能不能促進禮法穩固發展的部分,從而 維護髮展鞏固禮法,這個過程便是仁。

    那麼對孔子的克己復禮即為 仁我們又該如何理解呢?

    所謂的禮是指一社會規範,主要靠自 己的自覺遵守,對社會秩序的穩定起到 促進或是阻礙的作用,但是卻不能起到 決定的作用。

    在中國的古代社實行封建 君主專制,如果君主能夠很好的按照禮 來行事所作所為符合禮法,自然天下太平; 可是如果君主不實行禮法呢,暴虐荒淫, 不理政事,置百姓於水火中而不顧,如 果再試圖以禮法來規勸,就會起到效果 嗎?恐怕會給自己招來禍患吧。

    《論語· 微子》“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 而死。

    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被孔子 認為有仁德的三個人帶著赤誠之心去規 勸紂王,卻帶著“剖比干,囚箕子”的 結局而返。禮法應該是使百姓過得更好 的規則制度。

    在治世裡,要克己復禮, 是因為這樣可以更好的遵守維護社會秩 序,促進社會的發展;在亂世裡,百姓 受到亂離之苦,那樣的禮法已不能給百 姓帶來安穩的生活,和克己復禮之“禮” 已含義不同。

    所有的抗爭也是為了要尋 找更合適的新的,能鞏固秩序的禮法。

    所以克己復禮之禮已不僅僅限於周 禮,而是能給百姓帶來安穩生活,維護 社會秩序,是國泰民安,百姓富足的禮 法。而在社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更好的發揮自己的價值,融於環境又更 好改造環境就是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一個糖尿病患者他的血糖數值都在正常範圍內,能否認為他的糖尿病已經治癒?